


2021年福建省福州市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年福建省福州市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简答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新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之后,复学期间学校坚持每天早中晚给同学们测量一次体温。下面属于人体正常体温的是〔 〕
A. 0℃ B. 36.8℃ C. 68℃ D. 100℃
2.给体温计消毒,以下方法可行的是( )
A. 放入沸水中煮 B. 放入温水中泡 C. 在酒精灯上烧 D. 用酒精棉花擦洗
3.在防治新冠肺炎的抗疫战斗中,医护人员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戴上口罩和眼罩,而眼罩的玻璃片常常模糊不清,这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发生了〔 〕
A. 凝固 B. 液化 C. 凝华 D. 汽化
4.工作和生活中, 已成为人们常用的工具。华为智能 的电池电压最接近〔 〕
A. 4V B. 110V C. 220V D. 380V
5.以下描述的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的是〔 〕
A. 买来没多久的冰棒,就开始化了 B. 用吹风机把湿头发吹干
C. 北方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也会慢慢变干 D. 刚出冷库的冻肉上有白色颗粒
6.“飞沫传播〞是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传播方式,口罩能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在口罩防护作用当中,最重要的一步是使无纺布经过驻极处理后具有极好的静电吸附能力,以下哪种材料可以检验口罩静电吸附效果〔 〕
A. 小纸屑 B. 铝块 C. 石块 D. 铜块
7.2021年6月23日,我国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收官之星,组网圆梦。长征系列火箭使用液态氢作燃料,主要是由于该燃料〔 〕
A. 比热容大 B. 热值大 C. 所含热量多 D. 内能大
8.如图是四冲程汽油机循环工作过程中的某一冲程,此时活塞向上,进气门关闭,排气门关闭,据此可以判断该冲程为〔 〕
A. 压缩冲程 B. 做功冲程 C. 排气冲程 D. 吸气冲程
9.以下实例中,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锯木头时的锯条温度升高 B. 用打气筒打气时筒壁发热
C. 电钻打孔时钻头会发热 D. 放入冷水中的热鸡蛋温度降低
10.以下能使蒸发变慢的措施是〔 〕
A. 夏天,人们使用电风扇扇风 B. 用瓶子装酒精时一定要加盖
C. 把湿衣服展开晾在通风向阳处 D. 用扫把将雨水扫开
11.以下因素中,对导体电阻大小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
A. 导体的横截面积 B. 导体两端的电压 C. 通过导体的电流 D. 导体是否接入电路
12.在以下甲、乙、丙、丁四个图中,能正确直接测量通过灯L1的电流的电路是〔 〕
A. B. C. D.
13.假设将完好的电流表、电压表、小灯泡连接成如下列图的电路,各处接触良好。当开关S闭合后,会出现〔 〕
A. 电流表指针明显偏转 B. 小灯泡发光 C. 电压表指针明显偏转 D. 电池被烧坏
14.小明同学按以下列图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甲乙两灯泡均不亮。然后他拿来一根导线直接连在甲灯泡两端,此时甲乙灯泡仍不亮。于是他取下这根导线,直接连在乙灯泡两端,此时发现甲灯亮了起来。根据以上现象可以推断出以下哪个结论是正确的〔 〕
A. 甲灯泡断路 B. 乙灯泡断路 C. 甲乙灯泡都断路 D. 电源坏了
15.如下列图电路中,三个电阻器中有两个的阻值相等,电流表内阻不计,如果电流表A1、A2的示数分别为0.2A和0.3A,那么通过电源的电流可能是〔 〕
A. 0.1 A B. 0.3A C. 0.4A D. 0.5A
16.如下列图,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将滑片P由图示位置向右移动时,变大的是〔 〕
A. 电流表A示数 B. 电压表V1示数和电压表V2示数的和
C. 电压表V1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的乘积 D. 电压表V2示数和电流表A示数的比值
二、填空题
17.“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是我牵着你的手,却看不到你的脸〞,这句话用来形容我国的雾霾天气非常严重。其中雾的形成是近地面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的________〔填一种物态变化〕现象;太阳出来后,雾气会慢慢散去,这是________〔填一种物态变化〕现象,这个过程需要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18.2021年5月5日18时,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搭载新一代载人试验飞船在海南文昌发射,液态氢燃烧释放巨大的内能通过 〔选填“做功〞或“热传递〞〕方式使火箭和实验飞船的机械能增加。发射台下面大水池装满水是因为水的 大且水剧烈汽化时能吸收大量的热量来降低发射台温度。
19.如下列图,小明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首先将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A,使A带 电荷 ,再用带有绝缘手柄的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那么金属棒中瞬间电流方向为 〔选填“A到B〞“B到A〞〕。
20.华为公司推出首款5G折叠屏 Matex ,给 充电是把 能转化为 ; 此时 相当于 〔选填电源/用电器〕
21.电路元件甲和乙的电流与两端电压的关系如下列图,由图可知,假设将甲、乙并联到电压为2V的两端,干路中的电流是 A;假设将两电阻串联接入电压为3V的电源两端,那么此时电路中电流为 A。
22.利用我们身边的常见物品也可以完成一些物理实验:
将一根塑料绳一端扎紧,从另一端把绳尽可能撕成更多的细丝〔如下列图〕,用手向下捋几下后,观察到的现象是:塑料细丝越来越 〔选填“蓬松〞或“紧密〞〕,是因为塑料细丝彼此之间带上的是 〔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塑料绳下段蓬松的原因是因为 。
三、作图题
23.如下列图是未完成连接的实物电路,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该电路连接。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时灯变亮,导线不能交叉。
24.小华在用妈妈的智能 上网课时发现,妈妈的指纹能解锁 屏幕,输入密码也能解锁 屏幕。如果把 屏幕看作灯泡L,如下列图,指纹解锁看作开关S1 , 密码解锁看作开关S2 , 请在虚线框内补充这两个开关的连接方式,完成电路图。
四、简答题
25.在试管内装些水,用橡胶塞塞住管口,将水加热一段时间后出现如下列图现象,请描述观察到什么现象?解释所发生的现象。
五、实验题
26.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探究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实验装置的安装顺序应该是________〔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
〔2〕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该物质此时的温度为________℃;
〔3〕实验中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物质的温度及对应状态,并记录数据,作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________,该物质是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4〕由图丙可知:该物质在________〔选填“AB〞或“CD〞〕段吸热能力强。
27.如图甲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实验装置,小华用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入质量相等的A、B两种液体,用相同的装置加热:
〔1〕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可通过________来比较,实验中使用玻璃棒的目的是________;
〔2〕如图乙所示,分析图象可知:质量相等的A和B两种液体,在升高相同温度时,________〔选填“A〞或“B〞〕吸收的热量较多;质量相等的A和B两种液体,在吸收相同热量时,________〔选填“A〞或“B〞〕升温较高;
〔3〕冬天,小华想自制一个暖手袋,假设只能从A或B中选一种液体装入暖手袋中作为供热物质,那么应选择________〔选填“A〞或“B〞〕。
28.如下列图是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因素的实验电路,如表中给出了可供选择的几种导体,分别用A、B、C、D四个字母代表。问:
导体
长度〔m〕
横截面积〔mm2〕
材料
A
0.6
0.4
镍铬
B
1.0
0.4
镍铬
C
0.6
0.6
镍铬
D
0.6
0.6
锰铜
〔1〕实验中,通过观察电流表的示数可以判断导体的________大小,该实验中用到的方法有________〔写一个即可〕;
〔2〕通过对________和________导体进行实验,可探究电阻的大小与长度的关系;
〔3〕分别将A和C两导体接入电路进行实验,发现接入;C导体时,电流表的示数比接入A导体时更大,说明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________有关;
〔4〕假设把A、B两导体首尾相连后再接入电路M、N两端,会发现电流表示数变得更小,说明两导体串联后的电阻值将________;
〔5〕生活中,通常选择铜芯线、铝芯线作为输电线,而不选择铁芯线,是因为导体的电阻还与导体的________有关。
29.小明探究灯泡的电阻与灯泡两端电压的关系,连接了图甲所示的电路,①~⑤是局部导线的序号,A~N是局部接线柱的编号。
实验次数
1
2
3
4
电压U/V
1.0
2.0
2.8
3.8
电流I/A
0.12
1.00
0.30
电阻R/Ω
8.3
2.0
12.7
〔1〕在连接电路过程中,开关应处于________〔选填“断开〞或“闭合〞〕状态,滑动变阻器滑片P应处于________〔选填“最左端〞或“最右端〞〕;
〔2〕小明在检查电路时发现自己的电路连接有误。此时,只需要将④导线的H端改接到________〔选填“E〞或“F〞〕端即可;
〔3〕电路连接无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8V,电流表读数如图乙所示为________A,此时灯丝的电阻为________Ω。接下来小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继续测量,探究灯泡在不通电压下的电阻的变化特点;
〔4〕实验中测得的数据及计算的电阻值如表。在分析实验数据时,会发现其中一个数据是读数时出现错误,该数据是1.00;产生这一错误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
〔5〕结合器材和数据分析,第________组数据一定是小明臆造出来的,原因是________。
六、计算题
30.如下列图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4.5V不变,开关S1闭合。当开关S2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A;当开关S2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9A,此时小灯泡正常发光。求:
〔1〕R0的电阻值;
〔2〕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
31.十一期间,小明一家开车从福州自驾游去往厦门。到了目的地后,从油量表上估算出消耗汽油约14kg。求:
〔1〕这些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汽油=4.5×107J/kg〕
〔2〕假设不计热损失,这些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可以使多少千克的水从25℃加热至沸腾?﹝本地气压为标准大气压,c水=4.2×103J/〔kg•℃〕﹞
32.在如下列图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4.5V且不变,当同时闭合开关S1、S2时,通过电阻R1的电流为0.3A,求:
〔1〕电阻R1的阻值?
〔2〕当闭合开关S1 , 断开开关S2时,通过R2的电流为0.2A,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求此时R2两端的电压和R2的电阻值?
答案解析局部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 B
【解析】【解答】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温度单位摄氏度的认识,选出符合实际的选项。
2.【答案】 D
【解析】【解答】解:A、体温计的工作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其量程为35°C~42℃。由于沸水的温度为100℃,超出了体温计的量程,会损坏体温计。A不符合题意;
B、一般温水的温度在40℃左右,起不到消毒的作用。B不符合题意;
C、酒精灯火焰的温度超出了体温计的量程,会损坏体温计。C不符合题意:
D、用酒精棉花擦洗,既不会损坏温度计又能起到消毒作用。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对体温计消毒,不能超过体温计的量程,结合选项求解即可。
3.【答案】 B
【解析】【解答】A.眼罩的玻璃片常常模糊不清,这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发生了液化现象,形成的小水滴,A不符合题意;
B.眼罩的玻璃片常常模糊不清,这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发生了液化现象,形成的小水滴,B符合题意;
C.眼罩的玻璃片常常模糊不清,这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发生了液化现象,形成的小水滴,C不符合题意;
D.眼罩的玻璃片常常模糊不清,这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发生了液化现象,形成的小水滴,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4.【答案】 A
【解析】【解答】家庭电路电压为220V,而 电池为锂电池,电压较小。
故答案为:A。
【分析】 电池电压较低,约4V。
5.【答案】 C
【解析】【解答】A.冰棒由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熔化现象,A不符合题意;
B.吹风机吹出的热风,将头发上的水由液态变为气态,属于汽化现象,B不符合题意;
C.冰冻的衣服慢慢变干,是冰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属于升华现象,C符合题意;
D.刚出冷库的冻肉因温度过低,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由气态变为固态成为白色冰晶颗粒,属于凝华现象,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固体直接变为气态是升华现象,冰冻的衣服变干是升华现象。
6.【答案】 A
【解析】【解答】无纺布经过驻极处理后具有极好的静电吸附能力,说明无纺布带电,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故答案为:A。
【分析】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一种是正电荷,一种是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吸引,同时带电物体它也能吸引轻小物体,结合题目给出的小球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析即可。
7.【答案】 B
【解析】【解答】A.运载火箭采用液态氢作为火箭的燃料,原因是液态氢具有较高的热值,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氢时,可以释放出更多的热量,A选项不符合题意;
B.运载火箭采用液态氢作为火箭的燃料,原因是液态氢具有较高的热值,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氢时,可以释放出更多的热量,B选项符合题意;
C.热量不能用含有,只能是释放或者吸收,C选项不符合题意;
D.内能的大小与燃烧时释放热量的多少无关,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不同的燃料热值不同,热值是燃料的特性,和燃料的种类有关。
8.【答案】 A
【解析】【解答】由图可见,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因此是压缩冲程。
故答案为:A。
【分析】汽油机的气门关闭,活塞上行,是压缩冲程。
9.【答案】 D
【解析】【解答】A.锯木头,克服摩擦做功,锯条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A不符合题意;
B.用打气筒打气,压缩空气做功,筒壁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B不符合题意;
C.电钻打孔,克服摩擦做功,钻头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C不符合题意;
D.放入冷水中的热鸡蛋放出热量,温度降低,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物体间温度不同时,可以利用热传递改变内能。
10.【答案】 B
【解析】【解答】A.夏天,人们使用电风扇扇风,增大液体外表的空气流动速度,加大了蒸发的速度,不符合题意
B.用瓶子装酒精时一定要加盖,减小酒精外表的空气流动速度,可以减慢蒸发的速度,符合题意;
C.把湿衣服展开晾在通风向阳处,这里增大了液体外表积、提高了液体温度和增大了空气流动速度,加大了蒸发的速度,不符合题意;
D.用扫把将雨水扫开,这里是增大了液体外表积,加大了蒸发的速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温度、液体外表积、液体上空气流动速度。
11.【答案】 A
【解析】【解答】导体电阻大小和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有关,与导体中的电流、导体两端的电压、导体是否接入电路无关。
故答案为:A。
【分析】导体的电阻和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
12.【答案】 D
【解析】【解答】A.两灯并联,电流表测量干路电流,A不符合题意;
B.两灯并联,电流表测量灯L1支路电流,但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B不符合题意;
C.两灯并联,电流表测量灯L2支路电流,C不符合题意;
D.两灯并联,电流表测量灯L1支路电流,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利用电流表测量电流时,电流表和所测量的位置测量,接线柱正入负出。
13.【答案】 C
【解析】【解答】由图知道电压表与电流表、灯泡串联,由于电压表的内阻很大,所以电路的电流几乎为零,故电流表指针几乎没有偏转、灯泡不会发光、电池也不会被烧坏;根据串联分压原理知道,电压表两端的电压几乎等于电源电压,故电压表指针明显偏转,故只有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电流表、电压表和灯泡串联,电压表电阻很大,使得电路中的电流几乎为零,同时分得了大局部的电压,故电流表为示数,电压表示数为电源电压。
14.【答案】 B
【解析】【解答】由电路图知,甲乙两灯泡串联,闭合开关后发现,甲乙两灯泡不亮,说明电路处于断路状态;用一根导直接连在甲灯泡两端,此时甲乙灯泡仍不亮,说明甲灯泡之外的电路处于断路状态;用一根导直接连在乙灯泡两端,此时发现甲灯了起来,说明此时已经通路;所以,断路故障在乙灯泡上,即乙灯泡断路。
故答案为:B。
【分析】在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互相影响,灯泡都不发光时,可能断路。
15.【答案】 C
【解析】【解答】设R1、R2、R3中的电流分别为I1、I2、I3 , 电流表A1、A2、A3的读数分别为IA1、IA2、IA3。由于电流表的内阻不计,相当于导线,三个电阻并联,电流表A1测量通过R2、R3的总电流,电流表A2测量通过R1、R2的总电流,电流表A3测量通过三个电阻的总电流,由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有
三个电阻器中有两个的阻值相等,假设R1=R2 , 那么I1=I2 , 由②得
由①得I3=IA1-I2=0.2A-0.15A=0.05A
那么通过电源的电流〔即干路电流〕I=I1+I2+I3=2×0.15A+0.05A=0.35A
假设R1=R3 , 那么I1=I3 , 由①②可得:IA1应等于IA2 , 与题不符,不可能;假设R2=R3 , 那么I2=I3 , 即
由②得I1=IA2-I2=0.3A-0.1A=0.2A
那么通过电源的电流〔即干路电流〕I=I1+I2+I3=0.2A+2×0.1A=0.4A
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支路的电阻相等时,电流相等。
16.【答案】 D
【解析】【解答】A.该电路为串联电路,电源电压一定,滑片P向右移动,电路总电阻变大,电流变小,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A不符合题意。
B.电压表V1和电压表V2分别测量的是两个电阻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分压的原理,电压表V1示数和电压表V2示数的和为电源电压,电源电压保持不变,B不符合题意。
C.该串联电路中,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也变小,电压表V1测的是定值电阻的电压,故电压表V1的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的乘积变小,C不符合题意。
D.电压表V2测量的是滑动变阻器的电压,电压表V2示数和电流表A示数的比值为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滑片P向右移动时阻值变大,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在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分压之和等于电源电压;电压和电流的比值是电阻大小,电阻不随电流、电压而改变。
二、填空题
17.【答案】 液化;汽化;吸热
【解析】【解答】雾的形成是近地面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清晨低温的环境下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太阳出来后,雾气会慢慢散去,是因为液体的小水滴吸收热量发生了汽化。
【分析】液体变为气体是汽化现象,汽化吸收;气体变为液体是液化现象,液化放热。
18.【答案】 做功;比热容
【解析】【解答】液氢燃烧时燃气对火箭做功,即液氢燃烧释放巨大的内能通过做功的方式使火箭和实验飞船的机械能变大。
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吸收的热量多;火箭发射时,高温的火焰向下喷射,水可以吸收大量的热量,使水池中的水汽化为水蒸气,水汽化会吸收大量的热量,所以能大大降低发射台的温度。
【分析】能量相互转化是做功在改变能量形式;水的比热容较大,便于对高温物体降温。
19.【答案】 负;B到A
【解析】【解答】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接触验电器A后,A也带负电。
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与负电荷定向运动的方向相反,负电荷从A到B使B带负电荷,故电流方向为从B到A。
【分析】毛皮摩擦的橡胶棒带负电;电流的方向和负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相反。
20.【答案】 电;化学;用电器
【解析】【解答】给 充电时,消耗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电池内;
此时 消耗电能所以相当于用电器。
【分析】对电池充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路中消耗电能的是用电器。
21.【答案】 0.6;0.2
【解析】【解答】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压与电源电压都相等,即:U甲=U乙=U=2V,
由图可知,当甲两端电压为2V时,通过甲的电流为0.4A,通过乙的电流是0.2A,此时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特点可得干路电流:
I=I甲+I乙=0.4A+0.2A=0.6A;
读图可知,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甲、乙串联时I甲′=I乙=0.2A,
元件甲两端的电压为1V,元件乙两端的电压为2V,此时的电源电压正好是1V+2V=3V。
【分析】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分压和等于电源电压,电流处处相等。
22.【答案】 蓬松;同种;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解析】【解答】用手向下捋几下后,观察到的现象是:塑料细丝越来越蓬松,是因为在捋的过程中,通过摩擦使塑料细丝彼此之间带上了同种电荷,根据电荷的性质,塑料绳下段蓬松的原因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分析】带电体中,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三、作图题
23.【答案】
【解析】【解答】由题知,变阻器能改变灯泡的亮度,所以变阻器应与灯泡串联,滑片向左移动时灯变亮,说明滑片左移时变阻器连入阻值减小,所以应将其左下接线柱接入电路,实物连接如下列图:
【分析】滑动变阻器连接时,一上一下,滑片远离下面的接线柱电阻变大,将电路元件顺次连接。
24.【答案】
【解析】【解答】由题意可知,指纹开关S1或密码开关S2均可以解锁,指纹开关S1和密码开关S2可以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即为并联,然后与灯泡、电源组成电路,如以下列图所示:
【分析】多个开关分别控制用电器时,开关并联,再和用电器串联。
四、简答题
25.【答案】 观察到的现象:会听到“砰〞的一声,塞子被水蒸气冲出;看到有“白气〞出现。解释所发生的现象:水蒸气对塞子做功,水蒸气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水蒸气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发生液化现象,出现小水滴,即“白气〞。
【解析】【分析】内能对外做功时,转化为机械能;气体温度降低变为液体,是液化现象。
五、实验题
26.【答案】 〔1〕自下而上
〔2〕2
〔3〕不变;晶体
〔4〕CD
【解析】【解答】(1)因酒精灯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所以应处于酒精灯火焰的外焰加热,先安装下面器材,再安装上面器材,便于调节器材间的距离。
(2)温度计进行读数时,看清楚量程、分度值,图乙中从0℃到5℃间隔5个小格,说明分度值为1℃,对应示数即为2℃。
(3)从图丙中可以看出,该物质在BC段随着加热进行,不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因此可以看出该物质有固定的熔点,故为晶体。
(4)AB、CD段升高相同的温度,AB段需要吸热2min,CD段需要吸热4min,CD段吸收的热量较多,所以CD段吸热能力更强。
【分析】〔1〕探究熔化规律时需要加热,组装器材从下到上;
〔2〕根据温度计中液柱位置,测量温度;
〔3〕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4〕在质量和吸收热量相同时,温度变化小,吸热能力强。
27.【答案】 〔1〕加热时间;使液体受热均匀
〔2〕A;B
〔3〕A
【解析】【解答】(1)由于使用相同的酒精灯进行加热,所以,根据转换法可知,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可通过加热时间来比较;实验中使用玻璃棒可以使液体受热均匀。
(2)分析图乙的图象可知:质量相等的A和B两种液体,在升高相同温度时,A的加热时间长,说明A吸收的热量较多;质量相等的A和B两种液体,在吸收相同热量时〔即加热相同的时间〕,B升温较高。
(3)质量相等的A和B两种液体,在升高相同温度时,A加热时间长,A吸收的热量较多,A的吸热能力强,即A的比热容大;根据Q=cmΔt可知,质量相同的A、B两种液体,降低相同的温度时,A放热多,故小华应选A液体作为供热物质装入暖手袋中。
【分析】〔1〕物体吸热热量的多少,可以通过加热时间表示;加热时搅拌棒可以使物体受热均匀;
〔2〕在质量和温度差相同时,加热时间长的物体吸热多;在质量和吸热相同时,吸热能力小的物体温度变化大;
〔3〕利用吸热能力强的物体,放热能力强。
28.【答案】 〔1〕电阻;控制变量法〔或 转换法〕
〔2〕A;B
〔3〕横截面积
〔4〕变大
〔5〕材料
【解析】【解答】(1)实验中,通过观察电流表的示数可以判断导体的电阻的大小,运用了转换法。
(2)探究电阻的大小与长度的关系,运用控制变量法,要控制导体的材料和横截面积一定,改变导体的长度,故答案为:取A、B导体进行实验。
(3)选取A、C导体进行实验时,导体的材料、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发现接入C导体时,电流表的示数比接入A导体时更大,故说明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
(4)假设把A、B两导体首尾相连后再接入电路M、N两端,两导体串联后的电阻值等于AB两导体的电阻之和,即电阻变大,电路中的电流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
(5)通常选择铜芯线、铝芯线作为输电线,而不选择铁芯线,主要应用其导电性好的特性,因为导体的电阻还与导体的材料有关。
【分析】〔1〕通过观察电流表示数大小,判断电阻大小,利用转换法;
〔2〕探究电阻和长度的关系,选择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的物体进行实验;
〔3〕导体的材料和长度相同时,横截面积越小,导体的电阻越大;
〔4〕导体的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时间,长度越长,电阻越大;
〔5〕导体的电阻和材料有关。
29.【答案】 〔1〕断开;最左端
〔2〕E
〔3〕0.28;10
〔4〕电流表选用小量程却按大量程读数了
〔5〕4;电压3.8V大于电源电压
【解析】【解答】(1)为了保护电路中的元件不被损坏,在连接电路的时候,开关应断开。
为了防止电路中元件因电流过大而损坏,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调节至阻值最大处,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因此,滑动变阻器滑片P应处于最左端。
(2)从实物图的电流方向分析知,灯泡与电流表并联,导致电路连接错误,应将灯泡与电流表串联,与电压表并联,故应将只需要将④导线的H端改接到E端。
(3)电流表选择的量程为 ,由表盘读数为0.28A。
灯泡两端的电压为电压表的示数2.8V,电路电流为0.28A,由 知,电阻为10Ω。
(4)按电流表 及表格分析可知,电流的示数将会变为在 之间,而此时的数据为1.00A,可能的原因为读数时将电流表的量程选错,电流表选用的是小量程却按大量程读数。
(5)因电压表的量程为3V,表格中第4组数据的电压为3.8V,超出了电压表的最大量程无法测得,因此第4组数据为小明臆造出来的。
【分析】〔1〕连接电路时,开关要断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阻值最大处;
〔2〕连接电路时,电压表和所测量的位置并联,电流表在电路中串联;
〔3〕根据电流表选择的量程和指针位置测量电流,利用电压和电流的比值计算电阻;
〔4〕读取电流表示数时,要根据选择的量程;
〔5〕根据电源的电池数目,判断电源电压的大小。
六、计算题
30.【答案】 〔1〕解:当S2断开时,电路为电阻R0的根本电路,此时电流表测量R0的电流I0=0.5A,由 可得
答:R0的电阻值为9Ω。
〔2〕当开关S2闭合时,电阻和灯泡并联,此时小灯泡正常发光,电流表测量干路电流,通过小灯泡的电流
答: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为0.4A。
【解析】【分析】〔1〕利用电压和电流的比值计算电阻;
〔2〕根据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计算支路电流。
31.【答案】 〔1〕解:由热值公式知
答:这些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6.3×108J。
〔2〕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由水吸收进行加热,因此
根据比热容公式,得
答:不计热损失,这些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可以使2000千克的水从25℃加热至沸腾。
【解析】【分析】〔1〕根据燃料的质量和热值的乘积,计算热量的多少;
〔2〕利用物体吸热,结合比热容、温度差,计算物体的质量。
32.【答案】 〔1〕解:当同时闭合开关S1、S2时,电阻R2被短路,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电阻R1的阻值:R1= =15Ω;
答:电阻R1的阻值为15Ω
〔2〕解:当闭合开关S1 , 断开开关S2时,R1和R2串联,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所以,R1两端的电压:U1=I1R1=I2R1=0.2A×15Ω=3V,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R2两端的电压:U2=U-U1=4.5V-3V=1.5V,
R2的电阻值:R2= =7.5Ω。
答:当闭合开关S1 , 断开开关S2时,R2两端的电压为1.5V,R2的电阻值为7.5Ω。
【解析】【分析】〔1〕利用电压和电流的比值计算电阻;〔2〕根据电流和电阻的乘积计算电压,根据并联电路电流规律计算支路电流,利用电压和电流的比值计算电阻。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福建省福州市平潭县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简答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福建省福州市2023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附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福建省福州市九年级(上)期末物理模拟练习试卷(含答案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2A和0,【答案】A,【答案】D,【答案】B,【答案】C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