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海市普陀区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年上海市普陀区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作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一本八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 〕
A. 20克 B. 200克 C. 2千克 D. 2000 亳克
2.关于声音,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
A.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 固体、液体、气体均可以发声
C. 相同温度时,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 D. 如果声音响度够大,也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3.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而在旷野中要“高声〞呼喊才能让远处的人听见.这里“轻声〞和“高声〞是指声音的〔 〕
A. 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频率
4.紧邻居民区的城市高架路安装全封闭的隔音屏,这是为了〔 〕
A. 控制噪声源 B. 保护受噪声影响者 C. 控制噪声的传播途径 D. 控制噪声的音调和音色
5.以下有关光的现象中,不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 我们能看到自身不发光的物体 B. 桥在湖水中的“倒影〞
C. 在水中看到岸上的路灯比实际位置偏高 D. 用潜望镜观察海面的敌情
6.去年暑假,小梦陪着爷爷到湖里去叉鱼。小梦将钢叉向看到鱼的方向投掷,总是叉不到鱼。如下列图的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叉不到鱼的原因的是〔 〕
A. B.
C. D.
7.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入射角为45°, 那么折射角可能是〔 〕
A. 0° B. 28° C. 45° D. 55°
8.如圈所示的透镜中,对光有会聚作用的有〔 〕
A. 一个 B. 两个 C. 三个 D. 四个
9.在森林里随地丢弃瓶子,雨水进入透明的瓶子后,被阳光照射可能会引发火灾,图中与此光学原理相同的是〔 〕
A. 凸透镜会聚光线 B. 小孔成像
C. 凹透镜发散光线 D. 平面镜成像
10.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和透镜放在图所示的位置时,移动光屏到55cm刻度处,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假设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25cm刻度处,那么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 〕
①移动光屏,一定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
②移动光屏,可能在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
③移动光屏,再次成像的像距为30cm
A. 只有① B. ①和② C. ①和③ D. ②和③
二、填空题
11.世界上第一只摆钟是根据________原理制成的,该原理是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发现的;测量的目的是为了进行可靠的________, 测量首先要有一个大家公认的比较标准,这个标准叫做单位;时间的国际单位是________, 体积的国际单位是________。 测量还需用适宜的测量工具,实验室质量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
12.“闻其声而知其人〞,这主要是依据声音的________特征。“曲高和寡〞主要描述声音的________特征,它与发声体振动的________有关。隆隆的雷声震耳欲聋,沙沙的细雨须侧耳倾听,这是由于声音的________不同,它与发声体振动的________有关。
13.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________传播,光在其他各种介质中的速度都比它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________,让太阳光垂直照射在一个很小的方形孔上,在小孔另一侧较远的地面上形成的光斑形状为________〔选填“圆形〞或“方形〞〕。
14.当入射光线跟平面镜的夹角是30°时,入射角为________度;假设入射光线与镜面垂直,那么反射角为________度,光的传播方向改变了________度;城市建筑物有些玻璃幕墙会造成光污染是因为发生了图中________〔选填a或b〕的现象。
15.某同学身高是17.5________〔填单位〕,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他与像之间的距离是6米,当他向镜面前进2米,那么他与像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米。此过程镜中像的大小将________〔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
16.如下列图,光斜射到两种透明物质时发生折射的现象。假设以AB为界面,那么________为入射角,________为折射角;假设以CD为界面,那么________为入射角,________为折射角,CD的________〔选填“上面〞或“下面〞〕是空气。
17.如下列图的照相机,它的镜头是________透镜,拍摄时,底片上成的是________〔填成像性质〕,如果将照相机镜头靠近被拍摄的物体时,像的大小将________,像距将________〔后两空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8.如图〔a〕中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为________毫米,所测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厘米。如图〔b〕所示是________〔填写物理量和仪器的名称〕,它是测量________的工具。
三、实验题
19.如下列图,用DIS声学系统探究声音的特征,当声波传感器置于音量不变的音箱旁,系统就能记录声音的波形,并通过屏幕显示。现通过改变传感器与音箱的距离进行实验,如图中a、b所示。请观察比较两次实验中波形图,并分析相关条件答复:
〔1〕观察两次实验的波形图可得出:传感器接收到的两次声音的音调________,响度________〔均选填“相同〞或“不同〞〕
〔2〕比较a和b两图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
20.如下列图,是小芳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装置和白纸上标记的镜面位置。
①在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
②在竖立的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M,玻璃板后放一根等大的未点燃的蜡烛N。小芳从________这一侧观察并移动________找像,图中镜面的位置是在________〔均选填“M〞或“N〞〕 这一侧沿镜面在白纸中央划出的一条细线。
21.某同学探究光的反射规律,他在实验中所使用的器材如下列图。
〔1〕实验中,使用一块小尺寸的________〔选填“玻璃板〞或“平面镜〞〕作为反射面。
〔2〕实验记录的光路图如下列图,其中________是法线。实验时,当入射光线为AO时,反射光线为OB;当入射光线为CO时,反射光线为OD;当入射光线为EO时反射光线为OF,从这一现象可以发现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始终在法线的________〔选填“两侧〞或“同一侧〞〕
〔3〕按图示光路示意图,将每次实验的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度数填入表格中相应的空白处。
以上数据分析后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光发生反射时________。
22.某小组探究光的折射规律中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关系,小组合作完成以下实验。让激光以不同的入射角分别从玻璃和水斜射入空气,观察光线偏折的方向,测量入射角大小及对应的折射角大小,记录在表格中。
表一: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
表二:当光空气斜射入水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得到初步结论:
①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或水时,折射角________入射角。〔选填 “大于〞、“等于〞 或“小于〞〕
②当入射光线逐渐远离法线时,入射角________,折射角________。〔均选填 “增大〞或“减小〞〕
③________〔选填“玻璃〞或“水〞〕对光的折射本领强。
2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①实验器材有:________、 光屏、凸透镜、蜡烛和火柴等。
②安装实验装置时,应使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
③实验中,小明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在如下列图位置。点燃蜡烛,光屏上出现了圆形亮斑,此时光屏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 〕像距。在找像的过程中,小明将光屏一直向右移动,当出现了清晰的像,便开始记录数据,同组的小华认为小明的找像过程不妥,两人商量后进行了必要的操作并找到了像的位置,请写出他们的必要操作过程________。在归纳实验结论时,要将从光具座上读出的物距和像距的值分别跟凸透镜的________和________相比较,并记录相应的成像情况。
24.在“光的反射〞学习过程中,老师让同学们用牙签模拟入射光和反射光的,模拟作品如下列图,结合模拟作品老师提出两个问题。模拟反射光、入射光的位置〔模拟活动,请忽略入射点的位置〕
问题①为什么牙签只能模拟入射光和反射光的“位置〞即光的传播路径,而不能模拟“光线〞?
问题②如何在原有的器材根底上进行改进,以到达可以模拟“光线〞的目的?
针对这两个问题,请表达你的观点或建议。
针对问题①写出你的观点________。
针对问题②写出你的建议________。
四、作图题
25.在图中,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画出相应的折射光线。
26.在图中,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画出在水中的折射光线。
27.在图中,根据给出的反射光线OB画出入射光线AO,并标出入射角的大小。
28.在图中,AB为物体, MN为平面镜,试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
答案解析局部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 B
【解析】【解答】两个鸡蛋的质量约为100克,一本八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200克,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常见物体的质量解答。
2.【答案】 D
【解析】【解答】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振动,均可以发声,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相同温度时,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真空不可以传声,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如果声音响度够大,声音也不能在真空中传播,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真空不能传声;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3.【答案】 A
【解析】【解答】解: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指声音的响度要小;旷野中要“大声〞喊叫,是指声音的响度要大.所以这里的“轻声〞和“高声〞是指声音的响度.
应选A.
【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上下,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4.【答案】 C
【解析】【解答】防治噪声的途径有: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人耳。从题来看,紧邻居民区的城市高架路安装全封闭的隔音屏,所谓隔音屏,就是通过阻断噪声的传播,以此减弱噪声,它并不能控制噪声源,也不能保护受噪声影响者,更不能控制噪声的音调和音色。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掌握防治噪声的途径: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人耳。然后根据题意结合三条途径即可得出正确的选项。
5.【答案】 C
【解析】【解答】A.我们能够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A不符合题意;
B.桥在湖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B不符合题意;
C.在水中看到岸上的路灯比实际位置偏高,是利用了水与空气折射率的不同,属于光的折射现象,C符合题意;
D.潜望镜是指从海面下伸出海面或从低洼坑道伸出地面,用以窥探海面或地面上活动的装置,利用了平面镜对光的反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光在介质外表发生反射,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发生折射。
6.【答案】 D
【解析】【解答】在光的折射中,光从水或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到的就是水中的鱼的虚像〔是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虚像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些.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题考查了光的折射规律,我们看到水中的鱼,是因为鱼身上反射的光经过水和空气进入人眼,注意方向不要画错.
7.【答案】 B
【解析】【解答】光的折射定律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由于入射角等于45°,所以折射角小于45°,且只有垂直入射时,入射角和反射才等于0°,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8.【答案】 C
【解析】【解答】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图中的凸透镜有三个,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凸透镜中间后边缘薄,对光有会聚作用。
9.【答案】 A
【解析】【解答】雨水进入透明的瓶子后形成了一个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所以被阳光照射可能会引发火灾;小孔成像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平面镜成像利用了光的反射。
故答案为:A。
【分析】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
10.【答案】 C
【解析】【解答】得到清晰的像时,物距为30cm,像距为15cm,满足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那么像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即说明f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上海市普陀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共5页。
这是一份2023年上海市普陀区中考二模物理试卷含答案,共8页。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上海市普陀区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一模)(含答案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105帕B,【答案】B,【答案】A,【答案】D,【答案】220 并联,【答案】2,【答案】203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