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备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备课课件ppt,共4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标要求,重点难点,两汉时间轴,两汉大事记,西汉建立,文景之治,汉武盛世,昭宣中兴,王莽建新,光武中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通过了解秦朝的统一业绩和汉朝削藩、开疆扩土、尊崇儒术等举措,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及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通过了解秦汉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秦朝崩溃和两汉衰亡的原因。
重点: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两汉衰亡的原因;难点:西汉的强盛。
BC202 BC180 BC141 BC51 8 25 106 184
一 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
时 间:公元前202年建立者:刘邦(汉高祖)都 城:先定都洛阳,后迁都长安
材料一: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颜色相同的四匹马),而将相或乘牛车。上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什五而税一。 ——《汉书·食货志》
刘邦建国后,面对的社会状况是什么样的?
经济凋敝,社会生产遭受严重破坏,人民大量逃亡
材料二:“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汉书·主父偃传》
材料三:“(豪强地主)役财骄溢,或至兼并豪党之徒,以武断于乡曲。”——《史记·平淮书》
材料四:丞相入奏事,荐入二千石······上乃曰:’君除吏尽未?吾亦欲除吏!’“——《汉书·田蚡传》
材料五:“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六:(文帝)匈奴连岁入边,烽火逼于长安······(景帝)匈奴五次入边,杀掠人口,动以万计。——《史记·匈奴列传》
①尊奉黄老无为思想,采取“与民休息”政策。②重视农业,以德化民,减轻赋税、徭役和刑罚。③提倡节俭,减少财政支出。
面对这样被动的社会状况,汉初的统治者该如何应对?
材料七: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面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手外,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 …… ----《汉书.食货志上》
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应对措施成效显著。
西汉初年的各种制度基本沿袭秦朝,史称“汉承秦制”1、权力核心:皇帝制度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3、地方制度:郡国并行(继承郡县制,但同时实行分封制);4、军队建设:中央有由卫尉和中尉率领的守卫皇宫和京师的常备军,地方有经过训练的预备军;5、法律建设:依《秦律》制《汉律》,并加以删减完善。
汉承秦制:重建国家机器
楚王 韩信梁王 彭越淮南王 英布赵王 张耳燕王 臧荼长沙王 吴芮韩王 韩王信
1.汉齐王 刘肥 2.汉楚王 刘交3.汉荆王 刘贾4.汉淮南王 刘长5.汉燕王 刘建6.汉赵王 刘如意7.汉梁王 刘恢8.汉代王 刘恒9.汉淮阳王 刘友
汉景帝采用晁错的《削藩策》,先后下诏削楚、赵等诸侯国封地。吴王、赵王等王联合刘姓宗室诸侯王,以“清君侧”为名发动叛乱。在梁国的坚守和周亚夫率领汉军的攻击下,叛乱平定,史称七国之乱。
经过汉初60年的恢复和发展,到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即位以后,西汉王朝达到了空前繁荣的阶段。在此基础上,汉武帝进一步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诸侯稍微,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十余里,上足以奉贡职,下足以供养祭祀,以藩辅京师。” ——司马迁《史记》
平稳过渡、削弱王国势力
中朝即内朝,由皇帝左右的亲信和宾客所构成。外朝也称外廷,指公卿大夫。 中外朝之分出现于汉武帝时。西汉早期,皇帝处理国家大事﹐丞相也参与谋议。武帝为了加强君权而削弱相权的权势,对于重要政事,依靠一些亲信在宫廷之内作出决策,中朝由此而得以形成。有了中朝,自然会有和它相区别的外朝。外朝是指属于丞相、御史大夫和九卿所构成的官僚体制。
汉武帝时,把全国分为十三州部,作为刺史。每州设监察区一名进行监察,刺史负责对辖区内部郡级官员及子弟和豪强势力进行巡视监察。刺史官阶低于郡守,但巡察是代表中央监察地方,权力很大。
思考:汉武帝为什么要建立刺史监察制度?
任用酷吏治理地方,严厉镇压豪强、游侠等社会势力的不法行为。
张汤在惩治“陈皇后”案和“淮南王谋反”案中表现令武帝满意,后又帮助武帝推行盐铁政策、打击富商豪强,先后升任太中大夫、廷尉、御史大夫。 杜周也是一名酷吏。他特别会揣测武帝的心思,判决案件以武帝的喜好为依据。
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用五铢钱代替半两钱
由政府垄断盐铁的生产和销售
03 推行均输平准,国家插手并经营商业贸易,增加收入,平抑物价;名词解释:均输平准均输:设均输官,把应由各地输京的物品转运至各地贩卖;平准:在长安和主要城市设立掌管物价的官吏,利用均输官所出物资,根据市场物价,贵时抛售,贱时收购。04 抑制工商业者,征收财产税。
抑制富商大贾的实力,加强中央集权,增加政府收入,抑制工商业者(重农抑商)。
1.大一统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天谴论3.三纲五常
任用儒生为官设五经博士设置太学
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
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
设立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
西汉对东南沿海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
经汉武帝的开拓,西汉的疆域较秦始皇时扩大了近一倍。汉民族形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得到巩固加强。
社会矛盾激化,动荡不安
公元9年-23年外戚王莽建立新朝
23年,王莽政权被推翻
25年,西汉宗室刘秀(汉光武帝)重建汉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平定了一些割据政权,实现了全国统一。
外戚宦官的腐朽黑暗统治,使东汉王朝面临崩溃的边缘。面对这种情况,以开明官僚、太学生及郡国生徒为主的统治阶级,开始对东汉政权的前途感到忧虑。他们议论政治,品评人物,对外戚与宦官进行猛烈的抨击。这些抨击触犯了宦官利益,引起了宦官集团的嫉恨,被诬陷为“党人”,遭到了严厉镇压,许多“党人”及其亲属被免官甚至被杀。党锢发生两次,第二次达十余年之久。直到黄巾大起义后,东汉政府才宣布赦免“党人”,起用他们镇压农民军。
思考:阅读教材P22-P23的相关内容,分析东汉末年农民起义的原因
1、政治腐败,外戚宦官交替专政,东汉政治腐朽黑暗;2、豪强地主势力在东汉发展迅速,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日益尖锐;3、水旱蝗灾连年不断,人民生活极端困苦;
4、张角创立民间秘密宗教“太平道”,聚集了大量信徒。
结果:失败影响:严重动摇了东汉王朝的统治基础,军阀割据局面出现,东汉政权名存实亡。
《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以本纪、表、书、世家、列传的形式,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史记》文字精炼,叙事生动,是一部兼具史学和文学特色的不朽巨著。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作者是东汉的班固。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29年的史事。
文体特征:介于韵文与散文之间的文体,讲究铺陈排比,辞藻华丽。代表作: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班固《两都赋》
内涵特征:国家专管音乐的机构采集民歌修改而成的诗,具有现实主义特点。代表作:乐府《江南》
阅读课本学思之窗内的三段内容:司马相如《上林赋》、乐府《江南》、《行行重行行》,谈谈阅读上述诗赋的感受体会。
东汉华佗还发明了一种从植物中提取、适用于外科手术的麻醉药,即麻沸散
成书于战国至两汉之间,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东汉张仲景所著,他被称为“医圣”
公元105年,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后来,纸成为主要书写材料,大大促进了中国和世界文化的传播。蔡伦千百年来备受人们的尊崇,甚至被纸工奉为造纸鼻祖、“纸神”。麦克·哈特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蔡伦排在第七位。美国《时代》周刊公布的“有史以来的最佳发明家”中蔡伦上榜。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特别展示了蔡伦发明的造纸术。
它是一本综合性的历史著作,是当时世界上最简练有效的应用数学,它的出现标志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周髀算经》记载了用竿标测日影以求日高的方法,最早引用了西周初年勾股定理的特例商高定理。
《氾胜之书》是西汉晚期的一部重要农学著作。书中记载黄河中游地区耕作原则、作物栽培技术和种子选育等农业生产知识,反映了当时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中国劳动人民积累了数千年的耕作经验,留下了丰富的农学著作。氾胜之书总结了当时黄河流域劳动人民的农业生产经验,记述了耕作原则和作物栽培技术,对促进中国农业生产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课文ppt课件,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时空坐标,西汉的强盛,汉武帝时西汉的强盛,东汉的兴衰,光武中兴,外戚干政宦官专权,党锢之祸太学清议,两汉的文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优质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科素养,知识点三东汉的兴衰,知识点四两汉的文化,完成课时作业四,Homework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课前预习ppt课件,共5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