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复习练习题
展开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课后篇巩固提升
1.马克思说:“在工场手工业和手工业中,是工人利用工具,在工厂中,是工人服侍机器。在前一种场合,劳动资料的运动从工人出发,在后一种场合,则是工人跟随劳动资料的运动。”由此可见,工厂制度区别于工场手工业的本质特点是( )
A.使用大机器生产 B.工人参加集体劳动
C.生产资料私有化 D.工人的受剥削程度
答案A
解析由材料可知,在马克思看来,工场手工业是工人利用工具,工人掌握着劳动主动权;在工厂制度下,工人围绕着机器(劳动资料)运动,工人处在被动地位。这说明工厂制度的本质特征是使用机器生产而不是手工操作,故选A项。
2.有学者指出:18世纪晚期工厂制度出现了,到19世纪中叶,英国所有棉布都已经在工厂里生产,工厂制度代替了分包制,工厂代替了原工业的工场,成为工业经济特有的生产方式。对“特有”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完成
B.全新的生产组织形式
C.产生了比蒸汽机更大的影响
D.促进了工业革命深入发展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19世纪中叶……成为工业经济特有的生产方式”可知,工业革命后,工厂成为新的生产组织形式,故B项正确。机器制造业机械化的实现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基本完成,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生产组织形式的转变,没有体现出动力方面的变革,两者的影响无法进行比较,故C项错误;“特有”强调的是生产组织形式的独特性,促进工业革命发展的因素很多,无法体现“特有”,故D项错误。
3.工业革命以来,工业生产中越来越多地使用机器,最终促成了现代工厂的出现,但这些工厂却有着共同的局限。这种“局限”直接导致了( )
A.工厂制度的诞生
B.火车机车的创制
C.蒸汽机的改良和应用
D.机器制造业的兴起
答案C
解析工厂在不断增加的过程中,机器使用的动力主要是自然力,所以工厂中机器的动力是其“局限”,结合所学工业革命期间的发明可以得出,在改良蒸汽机发明之前,工厂几乎无一例外地都选择了靠近河流的地方作为厂址,而改良蒸汽机的应用使得工厂不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从而突破上述局限,故选C项。
4.18世纪前期和中期的英国,科学家主要是些实验家,并且多半是从实践中来的工程师、仪器制造者和工匠。伯明翰的太阳学会,曼彻斯特的曼彻斯特学会纷纷涌现,会员都是些注重实用的人。他们组织科学团体,建立自己的学校,广泛吸收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科学研究更加普及,科学学术活动日趋高涨。英国的这些变化( )
A.为英国工业革命准备了人才基础
B.使发明机器成为社会生产的必然趋势
C.奠定了英国“世界工厂”的历史地位
D.开始了英国教育领域的近代化进程
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了18世纪前期和中期的英国科学研究更加普及,为英国工业革命技术发明准备了人才基础,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了当时英国科学研究的普及,与生产领域对机器的发明与需要无关,故B项错误;工业革命奠定了英国“世界工厂”的历史地位,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了当时英国科学研究的普及,与教育领域的近代化无关,故D项错误。
5.有学者指出,徘徊在曲折历史命运中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创造者们——张謇以状元之尊奔波筹款,其……不容被历史抹杀;荣德生等实业家在抗日战争期间发起“国难自救会”,其……不容被历史磨灭;民族企业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与英美烟公司一直斗争着也一直经营着,其……不容被历史遗忘。其中,省略号处的内容分别是( )
A.“民族救亡意识”“实业救国之心”“产业革命精神”
B.“实业救国之心”“产业革命精神”“民族救亡意识”
C.“产业革命精神”“民族救亡意识”“实业救国之心”
D.“实业救国之心”“民族救亡意识”“产业革命精神”
答案D
解析“张謇以状元之尊奔波筹款”体现了实业救国之心,“荣德生等实业家在抗日战争期间发起‘国难自救会’”体现了民族救亡意识,“民族企业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与英美烟草公司一直斗争着也一直经营着”体现了产业革命精神,故D项正确。
6.17—18世纪的英国,教育由国教教会管理,学校课程设置带有浓重的宗教色彩。1870年颁布《福斯特法案》,成立免费学校,实行强制性的世俗教育,强迫初等教育,标志着英国公立初等教育制度正式确立,到1900年,基本实现了初等教育普及。这说明近代英国( )
A.经济发展促进了教育的变革
B.思想解放的历程较为缓慢
C.宗教束缚限制了教育的发展
D.最早实现初等教育的普及
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了英国近代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工业革命的展开和近代英国经济飞速发展,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也要求教育变革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故A项正确。材料并没有体现思想解放,故B项错误;C项表述与材料意思相违背,故排除;材料中并没有涉及英国教育与其他国家教育比较的情况,故D项错误。
7.工业革命后,酒吧、咖啡馆成为流行的小型聚会和休闲解闷场所,歌剧、舞剧、马戏和舞会等成了雅俗共赏的文娱活动。这表明工业革命后( )
A.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生活节奏加快
B.贫富分化差距拉大,社会关系发生变化
C.家庭规模日渐缩小,教育日益普及
D.生活内容日益丰富,生活质量提高
答案D
解析“酒吧、咖啡馆”是人们休闲的场所,“歌剧、舞剧、马戏和舞会”是人们的娱乐方式,这反映了工业革命后,人们生活丰富多彩,生活质量提高,故D项正确。
8.17—19世纪,英国爆发了以圈地运动、机械化、育种培育等为主要内容的农业革命,农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粮食产量大增的同时分流出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这表明英国的农业革命( )
A.推动了民主政治的不断完善
B.为工业革命创造条件
C.保持了农业的经济主体地位
D.不利于城市化的进程
答案B
解析农业革命主要是提高农业效率和带来大量劳动力,与民主政治的完善无关,故A项错误;农业发展,粮食增产,拥有大量劳动力,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故农业革命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故B项正确;18世纪英国以工场手工业经济为主,农业不是经济主体,故C项错误;农业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会推动人口流向城市,推动城市化进程,故D项错误。
9.19世纪初期,当蒸汽机车轰鸣奔驰的时候,衣冠楚楚的绅士、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别人让路。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民主人士拍手称快,“我看到火车真髙兴,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返了”。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先进科技( )
A.极大地冲击了封建等级关系
B.改变了落后的经济制度
C.扩大了社会交往的范围
D.造成了社会秩序的混乱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可知火车的出现冲击了原有的封建等级制度,使封建贵族特权出现动摇,社会关系出现变化,故选A项。
10.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用蒸汽机驱动的轮船,揭开了蒸汽轮船的序幕。1811年,英国人造出了自己的汽船。于是,一次次预定日期和远洋航线的航行迅速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并促进各地区之间的贸易。这反映了( )
A.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拓展
B.跨越大西洋的海上交通线已开通
C.英国将成为海上强国和殖民霸主
D.交通运输业因专利技术发展而发展
答案A
解析从题干中可看出美国人富尔顿发明的蒸汽轮船和英国人自己制造的汽船主要起到的作用是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并促进了各地区之间的贸易,故A项正确。题干中未涉及具体的海上交通线,故B项错误;题干没有体现英国成为海上强国和殖民霸主,故C项错误;题干中未涉及技术专利问题,故D项错误。
11.萨维尔在《英格兰和威尔士农村人口的减少》一书中,根据对英国某镇18个教区手工业者情况的调查,发现那里在1850年有鞋匠、木匠、石匠、铁匠、水轮工、茅屋工共238人,到1910年已降至118人。出现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A.工厂机械化的冲击
B.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C.人口流动的频繁
D.圈地运动的结果
答案A
解析由材料信息可以看出手工业者数量大大减少,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由于1850年英国已经完成工业革命,机器大生产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机器生产冲击了手工业生产,故选A项。
12.下表是英国1751—1851年人口变化表。据此可以推断出,影响英国人口变化趋势的主要因素是( )
年份 | 年均增长率(%) | ||
总人口 | 城市人口 | 农村人口 | |
1751—1800 | 0.89 | 2.17 | 0.52 |
1801—1851 | 1.88 | 4.42 | 0.67 |
A.英国殖民者从海外大量掠夺人口
B.工业革命导致人口从农村转向城市
C.粮食依赖进口影响人口增长
D.圈地运动导致农村人口锐减
答案B
解析从题干中可看出,英国城市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农村人口增长速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带来的城市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故B项正确。英国殖民者从海外掠夺大量人口主要是运往美洲地区,故A项错误;从题干中无法得出粮食依赖进口,故C项错误;英国的圈地运动自新航路开辟后就逐渐开始了,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13.18世纪的英国保持着一种独特的土地制度,一端是一些大地主,另一端则是大量没有土地、以工资为生的劳动力,自耕农的数量在持续减少。英国农村发生的变化表明( )
A.英国封建租佃关系大量存在
B.英国农业生产力有较大进步
C.英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
D.英国农村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的英国出现严重的土地兼并,资本主义性质的大农场产生,出现了以工资为生的劳动力,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自耕农向雇佣劳动力的转变,体现了农村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故D项正确。题干所述劳动现象为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并非封建性质的租佃关系,故A项错误;题干无法体现农业生产力取得较大进步,故B项错误;题干反映的是农村生产关系的变化,未体现城市化现象,故C项错误。
14.英国议会通过了一项条例,它规定:“……工厂必须为男女两性儿童安排分别的宿舍……工作时间绝不允许超过十二小时……教育是必须要做的事……”依据所学知识判断,该项条例通过的背景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
B.现代工厂制度逐步确立
C.19世纪中期工人斗争的胜利
D.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答案B
解析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实现了从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工业的飞跃,开启了一个新时代——工业时代。从题干中可知这是英国的工厂制度细致分工、管理严格的表现,故选B项。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据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二 1854—1856年,英国进出口贸易三种类型商品所占份额图
——据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材料三 在英国的工业总产值中,出口商品额在全部产品中的比重,1851年为1/4,1861年为1/3,1871年达到了3/5。
——摘编自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材料四
1833年 | 《工厂法》通过,对工人的劳动安全、卫生、福利作了规定 |
1842年 | 通过《矿业法》,禁止使用妇女和不满10岁的儿童从事井下劳动 |
1870—1907年 | 颁布7项《教育法》,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并对学生提供食品和医疗保障 |
1875—1909年 | 先后有5个《住房法》出台,重点解决工厂宿舍及工人居住区的住房和环境问题 |
——据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
(1)简述材料一、二、三反映的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
(2)概括材料二、三所反映的英国经济特点。
(3)结合材料四,谈谈你对英国制度建设的认识。
参考答案(1)联系:工业革命加快了英国城市化的进程,大量农业人口涌向城市。为满足工业革命和城市人口大量增加的需要,英国进口商品以原材料和食品为主,出口则以工业制成品为主,且额度在全部产品中的比重逐年增加。工业化导致英国贸易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2)特点:工业化水平高;依赖世界市场,发展外向型经济。
(3)认识:工业革命期间,英国政府为维护资本主义经济持续发展,通过社会立法,给予劳动者必要的社会保障。社会立法从法律上一定程度保障了社会底层民众的一些基本权利,改善了工人的生活条件,缓和了社会矛盾。制度建设成为西方各国体制内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但离实现社会公正公平还有差距。
解析第(1)问,材料一反映的是英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急剧降低,即城市化进程加快,这是因为工业革命的进行,使大量农业人口涌向城市;材料二反映的是英国进出口商品的情况,正是因为城市化进程加快,为满足工业革命和城市人口大量增加的需要,英国进口商品才会以原材料和食品为主,出口则以工业制成品为主;材料三反映的是英国贸易结构的变化,出口商品额度在全部产品中的比重逐年增加,而这是工业化导致的。第(2)问,材料二反映了英国出口贸易以工业制成品为主,且其所占比重较大;材料三反映的是英国贸易结构的变化,即出口商品在全部产品中的比重大幅度增加,最终在1871年达到了3/5,所以据此可以得出当时英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是依赖世界市场,发展外向型经济;工业化水平高。第(3)问,材料四反映的是工业革命期间,英国政府为满足工业化发展的需要,通过法律对劳动者的工作条件、教育、住房等给予必要的社会保障,并使之制度化。解答本题时需要首先说明材料四所提供的内容是什么,然后再对此作出一分为二的评价;评价既可以着眼于对当时英国的发展,也可以立足于对其他国家所起到的作用。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765年,詹姆斯·瓦特改良蒸汽机成功。1784年,瓦特又成功研制出万能蒸汽机,将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18世纪末期,英国棉纺织率先实现机械化生产。1806年,英国基本完成了棉纺织业机械化、动力化,使用蒸汽发动机的织布工厂不断增加。英国棉布产量和质量随之大为提高,成为欧洲上流社会竞相追逐的对象。1800年英国棉纺织品出口额占据出口总值的25%,1828年高达出口总值的一半,棉布成为人类史上的第一个全球化商品。英国棉纺织逐渐成为工业的中坚,推动着工业革命的发生与发展。
——摘编自《经济史真相:现代帝国崛起
与衰落的样本
——英国工业革命的成果是如何付之东流的》
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一个历史史实,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史实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参考答案示例
历史史实:棉布成为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全球化商品。
历史现象:这一历史史实反映出英国工业革命和国际贸易的发展。
概述和评价:英国工业革命最早开始于棉纺织领域,并引发了生产、动力、交通运输等部门的连锁反应,使英国最早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形成国际贸易的垄断地位。工业革命带来生产技术的飞跃性发展,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工业革命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形成了西方主导世界发展的格局,工业革命带来社会生活、观念的进步和贫富分化,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解析根据材料提取历史史实,如棉布成为人类史上的第一个全球化商品。结合所学可知,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英国工业革命和国际贸易的发展。概述和评价:英国工业革命最早开始于棉纺织业,英国最早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确立了英国在国际贸易的垄断地位,然后再结合所学工业革命的影响,分别从生产力、生产关系、思想以及世界市场的形成等方面回答即可。
高中人教统编版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当堂检测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休米勒,18世纪,英国某思想家认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习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表是全伦敦各等级比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历史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综合训练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