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四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第9课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四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第9课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分析,课程标准,学习目标,学生情况与教学策略选择,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过程,课后作业,课后总结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第9课: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科目: 历史教学对象: 高一学生课时: 1课时一、教学内容分析1.教材内容:本课主要讲述了英法美等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过程等基本史实,讲述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特点和内容,列举了资本主义制度在各国的扩展。2.本课地位: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和历史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是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以此本课在本单元、本册教材和高中历史学习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不容忽视。3.编排特点:首先是本课内容容量极大,涵盖了英美法德意俄日的等多个国家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过程和影响,以及英美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君主立宪政体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相关内容,但逻辑关系清晰明了,各子目之间联系紧密。其次是本课教材叙述简明扼要,比如对革命过程只按照时间顺序罗列出重点事件。最后是本课教材史料等补充资料较为充分,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现象的深入分析和理解。 二、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渊源,认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是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理念的初步实现。三、学习目标1. 唯物史观:理解各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共同背景和具体原因,运用唯物史观及辩证分析看待历史的有关理论,认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是近代西方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和政治思想理念的初步实现。2.时空观念:掌握各国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的具体时间脉络,认识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3.史料实证:通过文献资料记载,掌握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了解资本主义在全球扩展的史实。掌握“光荣革命”、《权利法案》 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等基本史实,理解英国君上立宪制的特点。掌握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4.历史解释:运用文献资料,明确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是19世纪中期世界发展的主要潮流。5.家国情怀:通过对欧美日本等过不同政体的选择,理解我国根据我国国情选择社会主义和人名代表大会制度的现实依据;理解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曲折性和复杂性、进步性。,以及对我国民主制度建设的经验教训。 四、学生情况与教学策略选择本课面对的学生群体为高中一年级学生,经过初中的历史学习,学生对本课主要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尚未形成知识体系,知识点的掌握相对较为琐碎,较为欠缺知识的整合能力。针对此种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逻辑脉络的梳理,以国家、时间为主要线索,帮助学生整合本课重点、难点。本课内容多,除了基本史实之外,对各类知识点可以进行详细或者简略处理。比如有必要对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政体进行对比分析,而没有必要事无巨细第对资产阶级革命过程进行过多介绍。避免照搬老教材的内容,本课涉及内容虽然是历史学习和考察的重点内容,但是作为历史纲要中的某一课,教学中应该将重心放在历史发展线索的把握上,而非对老教材必修一第三单元进行详细的重复,否则会是教学偏离历史纲要教学的方向,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1. 欧美日本等各国资产阶级革命具体原因。2. 英法美等国资产阶级革命进程中的重大事件。3.英、美为代表的资本主义政体的异同。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环节:向学生介绍本课的课程标准,引导学生梳理、搭建本课课程框架。 梳理、搭建本课课程框架明确学习目标,初步建立本课学习的逻辑框架和知识脉络。第一框题: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思考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2.结合时间轴,讲解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传递梳理时间轴的历史学习方法;3.引导学生整理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中的纲领性文件,并用列表呈现;4.师生合作,分析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1.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教材,索取信息;2.按照教师提示,整理时间轴和表格,完善知识体系。1.训练学生资料阅读分析能力;2.培养学生掌握、运用时间轴、列表法等学习方法;3.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第二框题: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确立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比较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两种政治制度; 以图形示例的方式,为学生讲解英国、美国、法国的权力架构; 师生合作,整理英、美、法制度的共同点。1.在教师指导下充分阅读教材;2.通过分析相关史料,类比英、美、法的政治制度。1.提高学生史料阅读和分析能力,培育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素养;2.引导学生直观、科学的认识到知识之间的联系。第三框题:资本主义的扩展1.通过地图介绍资本主义在主要国家的扩展;2.引导学生通过读图和教材,整理各国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容和意义。3.师生合作,辩证分析资本主义制度的进步性和局限性。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进行分析,学习知识,得到结论。1、学生了解基本知识外,培养学生分析图片、地图的能力。2、提高学生辩证分析史实的能力,培育学生的唯物史观;3.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主要的社会制度,培育学生的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培育家国情怀。巩固训练:呈现两道材料选择题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检验学生当堂学习效果,训练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后作业布置与本课小结 完成课后练习提供的材料题;将本课所学知识,以及本课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总结。 完成材料分析题;学生结合课堂所学,进行总结。训练学生阅读材料的能力;学生对知识进行即时的整理与巩固,使之系统化。七、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
2.整理本节课重点知识,并完成课后思考与探究部分题目。 八、课后总结与反思本节课教师较好的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各环节主要围绕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进行,注重进行知识体系和脉络的梳理。本节课教学内容较多,教师在时间的分配上依旧存在不合理的情况,节奏掌握有待提高。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并没有对相关史料进行取舍,导致教学进程过于紧凑,课堂教学不够从容;学生活动不够充分,有的是为了活动而活动,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讲授依旧偏多,这些缺点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进一步改进和提升。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第9课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教案,共1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讲授新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第9课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教案,共1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讲授新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9课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