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年湖南省常德市高二(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人教版
展开1. 下列词语中画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懿范(yì) 多财善贾(gǔ) 捧袂(mèi) 杳无音信(miǎ)
B.毗邻(bì) 前后相属(zhǔ) 酒馔(zhuàn) 犹蒙衿育(jīn)
C.蓬蒿(gā) 人才济济(jǐ) 壶觞(shāng) 博闻强识(zhì)
D.泠然(líng) 蜩与学鸠(tiá) 央浼(měi) 日薄西山(bó)
2. 下面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老当益壮 矜闵愚诚 斐然成章 安然无恙
B.相形见绌 兴高采烈 携幼入室 神情沮丧
C.骄首遐观 夙遭闵凶 乐天安命 唉声叹气
D.天高地迥 三径就荒 垂天之云 如愿以尝
3. 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年轻人不会由于世俗的约束而畏葸不前,这种约束对于成年人而言通常很难超越。
B.本来雌凤蝶一生中可以产出很多的蝶卵,可是这些卵能孵化并长大的却如数家珍。
C.这道题把我难住了,怎么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最后还是经过他的点拨,我才豁然开朗。
D.名牌产品是城市的“亮点”,能给城市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机遇,这是有目共睹的。
4. 下列文学常识解说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杜甫的“三吏”包括《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包括《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B.“唐宋八大家”指“三苏”(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欧阳修、曾巩、韩愈、柳宗元。
C.我国文学史上向来“风骚”并称,“风”指以“国风”为代表的《诗经》,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骚”指《离骚》,它是以屈原为代表的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
D.孟浩然,宋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之一,与唐代的王维齐名,并称“王孟”。
5.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中华文化虽历经劫难,却经久不衰,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_______________。
①所有这一切都唤起游子们浓郁的中华情。
②中华儿女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自己的根。
③不会忘记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的四合院,故乡的竹篱笆。
④还有那端午的龙舟,中秋的月饼,重阳的登高和农历年的春联。
A.②③④①B.①②③④C.③②④①D.②①③④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文字的联想意义最易误用而生流弊。联想起于习惯,习惯老是欢喜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诱性最大,一人走过,人人就都跟着走,愈走就愈平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字被人用得太滥,也是如此。从前做诗文的人都倚靠《文料触机》《幼学琼林》《事类统编》之类书籍,要找词藻典故,都到那里去乞灵。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嫱、西施”,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谈风景必是“春花秋月”,叙离别不离“柳岸灞桥”;做买卖都有“端木遗风”,到现在用铅字排印书籍还是“付梓”“杀青”。像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它们是从前人所谓“套语”,我们所谓“滥调”。一件事物发生时立即使你联想到一些套语滥调,而你也就安于套语滥调,毫不斟酌地使用它们,并且自鸣得意。这就是近代文艺心理学家们所说的“套板反应”。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如果老是倾向“套板反应”,他就根本与文艺无缘。因为就作者说,“套板反应”和创造的动机是仇敌;就读者说,它引不起新鲜而真切的情趣。一个作者在用字用词上面离不掉“套板反应”,在运思布局上面,甚至于在整个人生态度方面也就难免如此。不过习惯力量的深广非我们意料所及,沿着习惯的去做,总比新创较省力,人生来有惰性,常使我们不知不觉地一滑就滑到“套板反应”里去。你如果随便在报章杂志或是尺牍宣言里面挑一段文章来分析,你就会发现那里面的思想情感和语言,大半都由“套板反应”起来的。韩愈谈他自己做古文,“唯陈言之务去”。这是一句最紧要的教训。语言跟着思想情感走,你不肯用俗滥的语言,自然也就不肯用俗滥的思想情感,你遇事就会朝深一层去想,你的文章也就真正是“作”出来的,不致落入下乘。
(1)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举例说明人们运用文字的联想意义时习惯于走熟路。
B.举例说明人们运用文字的联想意义时应该寻求典故。
C.举例说明人们运用文字的联想意义时易联想到一些套语滥调。
D.举例说明人们运用文字的联想意义时易生流弊。
(2)对选文中“套板反应”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套板反应”是指一件事发生时你立即联想到一些套语滥调。
B.就作者说,“套板反应”是创作动机的仇敌。
C.“套板反应”是近代文艺心理学家们研究的主要内容。
D.就读者说,“套板反应”引不起新鲜而真切的情趣。
(3)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习惯的力量十分深广,沿着习惯去做,就可以轻松地创作出新的文艺作品。
B.韩愈说自己做古文“唯陈言之务去”,这是他自己多次失败后得出的教训。
C.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如果老是出现“套板反应”,就难以创作出优秀的文艺作品。
D.报纸杂志和尺牍宣言中的文章,都是“套板反应”的作品。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最后的沐浴
方 叶
①为母亲洗浴,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②母亲躺在木床上,眼皮微微闭合着,嘴角含着一朵淡淡笑容,仿佛刚刚睡去。
③哦,母亲即将远行,去那一片永远宁静的净土,作为儿女的我们来为她作临行前的梳洗。
④默默松开蓬松的发髻,我的手在颤抖,心更无法平静。沐浴过多少阳光风雨,堆砌过多少羞怯秀丽,编织过多少人生梦幻的秀发云鬓,全都被漫漫的岁月漂白了。
⑤我知道,辛劳而省俭的母亲似乎从来都没有善待过自己的头发,平日连香皂也舍不得多抹几下。今天我们特意煮了一锅清香四溢的檀香木热水,掺和着飘柔香波。轻轻搓揉着,漂洗着,涤尽发际间每一颗结垢,剔去云鬓上每一粒砂尘,让她一尘不染地上路,去寻找等待她多时的夫君。
⑥骨骼本来就粗壮的手脚,因为肌肉萎缩,青筋暴涨,更峥嵘如古松了。渔家女出身的母亲,3岁丧父,9岁失慈,从小跟着叔叔在风波浪涛中讨海为生。当过童养媳,放过牛羊,后来,又随着逃荒大军躲过日本鬼子的炮火,跋涉过万水千山,看手掌上的每一朵茧花,脚板上的每一道裂痕,无不在诉说着生命的艰辛和苦难。
⑦倏忽,脚踝上一道长长的伤疤,如同一团火焰灼亮了我的眼睛。记得我考上中学那年,大哥正在读大学,弟妹又小。这对勉强糊口的我们家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再苦,孩子的书一定要念,我们是睁眼瞎,可不能误了孩子的前程。”母亲斩钉截铁地对父亲说。于是父亲风雨无阻地奔波在乡间小路上。母亲更是起三更睡半夜,跑码头,摆地摊,种菜养猪,一有空闲别了柴刀上山砍柴卖。一天傍晚,刚从溪边码头卸货回来的母亲,顾不上满头汗水,拿起柴刀又要上山去。
我忍不住跟了去。母亲去砍一棵高大的木荷树,那树长得东倒西歪的,倒下时,一根粗壮的树丫打在她的脚踝上,登时鲜血如注……
⑧是的,这伤疤将永远被母亲带去了,轻轻用湿毛巾擦拭着,泪水又一次模糊了我的双眼。
⑨大姐小心翼翼解开母亲身上的蓝布衫,啊,母亲裸露在我们的面前,蜡黄的肌肤,起伏的胸廓,那丰满秀美的曲线哪里去了?母亲说过,我小时像羊羔一样,喜欢跪在地上吃奶。母亲曾很自豪地向左邻右舍夸我,说这孩子将来一定很孝顺。作为女儿的我,真的懂孝道,真的孝敬过父母吗?“古来父母多痴心!”母亲,世上所有的母亲,都曾经用自己圣洁的乳汁哺育过自己的子女。那丰满的乳房却被我们一群兄弟姐妹吸干了,变得那么干瘪、松散,紧紧贴在瘦骨嶙峋的胸脯上。我小时候吸奶,常常顽皮地用乳牙咬着喷香的奶头,让母亲痛得怜爱地拍打着我粉嫩的脸蛋。母亲,还能让我吸一口那甘甜的乳汁,接受一次你怜爱的拍打么?
⑩岁月无情,人生如露。母亲静静躺在灵床上。没有花花绿绿的供品,没有凄凄惨惨的挽联,甚至不敢大放悲声。佛云,悲啼会使死者的灵魂贪恋尘世,进不了圣洁的天国。眼前唯三炷清香,一缕若有若无的诵经声,和着两行无声的心泪。但人又怎能不依恋尘世?回望生命的轨迹,无论甘甜还是艰辛,不都值得回味、眷恋吗?
⑪我慢慢地跪下去,跪在母亲身旁,泪水滑过她的胸脯。母亲即将去那砣砣追求了一生的净土,此时此刻我们在为她作最后一次梳洗,尽最后一次孝心。
(1)文章第②段的描写,表现了母亲临终时怎样的心态?
(2)第④⑤段写为母亲洗发,请对其中的画线句略作分析。
(3)第⑪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4)文章巧妙地勾勒了母亲的生命轨迹,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析母亲的形象。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本,完后下列问题。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①,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②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③,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注】①四方之事,指陶渊明接受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的任命令出使的事。四方,意为到各处去。②归欤,《论语·公冶长》有“子在陈曰:‘归欤归欤。’”的话,表怀乡之情。③骏奔,《诗经·周颂》“清庙”篇有“骏奔走化庙”的话,即去祭祀。
(1)对画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未见其术(办法)B.脱然有怀(轻快的样子)
C.寻程氏妹丧于武昌(寻找)D.非矫厉所得(勉强去做)
(2)下列句子中的“以”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舟遥遥以轻飏B.问征夫以前路C.园日涉以成趣D.云无心以出岫
(3)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错误的一项是( )
A.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等到过一些日子,便产生留恋故园的怀乡感情。
B.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本性任其自然,这是勉强不得的。
C.饥冻虽切,违己交病:饥寒虽然来得急迫,但是违背本意去做官,身心都感到痛苦。
D.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就盼望遇上丰年,便辞官归乡。
(4)下列选项是对本文文意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陶渊明做官单纯是为了养家糊口,他做彭泽令,仅以“有酒可饮”为理由。
B.陶渊明去做官,既有家贫、求生无术的原由,也有亲故劝告、诸侯惠爱、家叔引荐、彭泽县离家不远的因素。
C.陶辞官罢去最根本的理由也是质性自然,感到官场拘束,出仕违背平生志向。
D.当然其妹新亡,前去奔丧也应成为辞官因素之一。
四、文言文翻译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②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五、古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①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注】的卢,古代有名的战马。
这首词是辛弃疾写给他的朋友陈同甫(陈亮)的,下阕所言“君王天下事”指抗击金兵,收复中原。全词通过_______________的对比,表达了词人_______________的悲愤心情。
六、默写题
名句默写。
(1)《归去来兮辞》中表现自己摆脱束缚,重返自然的欢快舒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滕王阁序》中着力表现水光山色的色彩变幻,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内无应门五尺之僮。__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
(4)渔舟唱晚,_______________;雁阵惊寒,_______________。
七、填空题
根据下面的提示,完成后面的题目。
语言交际中,有一些话说出来可能会引起听者的不快或反感,因此,就有必要变通一下说法,这就需要使用“委婉语”,例如《祝福》中短工把祥林嫂“死了”说成“老了”。现实生活中,对别人提出请示或批评别人也最好把话说得委婉些:
①不想让别人抽烟,说“_______________”,一般会比说“不要抽烟”更容易让人接受。
②不允许别人践踏花草,说“_______________”,一般会比说“禁止践踏花草”更容易让人接受。
③劝别人不要在阅览室喧哗,说“_______________”,一般会比说“严禁喧哗”更容易让人接受。
八、写作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生活中许多事情,只要我们主动一些,往往会出现新的局面。“毛遂自荐”是主动推荐自己,从而脱颖而出;“负荆请罪”,是主动承认错误,终于化解了矛盾;“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主动追求,以达到更高的目标。
请结合你对生活的体验,以“主动”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0-2021年湖南省常德市高二(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一、单选题
1.
【答案】
D
【考点】
识记字音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项,“杳”应读作“yǎ”;
B项,“毗”应读作“pí”;
C项,“蒿”应读作“hā”。
故选D。
2.
【答案】
B
【考点】
识记字形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项,“矜闵愚诚”应写作“矜悯愚诚”;
C项,“骄首遐观”应写作“矫首遐观”;
D项,“如愿以尝”应写作“如愿以偿”。
故选B。
3.
【答案】
B
【考点】
成语的使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项,畏葸不前:畏惧退缩,不敢前进。
B项,如数家珍:好像数自己家里藏的珍宝那样清楚。比喻对所讲的事情十分熟悉。这里用来形容能够长大的雌凤蝶很少,使用不当,可用“寥寥无几”。
C项,豁然开朗: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D项,有目共睹:形容人人都可以看到,极其明显。
故选B。
4.
【答案】
D
【考点】
文学常识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D项,“宋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之一”错误,孟浩然是唐代诗人。
5.
【答案】
A
【考点】
句子衔接与排序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文段阐明了中华文化虽历经劫难,却经久不衰,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分析所给句子可知,③句中“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的四合院,故乡的竹篱笆”紧承②句“不会忘记自己的根”,因此②③相连;④的“还有……”紧承②的“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的四合院,故乡的竹篱笆”;①的“所有这一切”指代②③④的内容,应放在最后。故正确排序为:②③④①。故选A。
二、现代文阅读
【答案】
B
C
C
【考点】
信息筛选与概括
咬文嚼字(朱光潜)
理解重要概念、句子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B项,“应该寻求典故”理解错误。作者在这里举例是为了说明人们往往因追寻典故而落入俗套,使文章缺少新意。
(2)C项,“套板反应”不是近代文艺心理学家们研究的主要内容,而是近代文艺心理学家们给“一件事物发生时立即使你联想到一些套语滥调,而你也就安于套语滥调,毫不斟酌地使用它们,并且自鸣得意”的情况下的定义。
(3)A项,“沿着习惯去做,就可以轻松地创作出新的文艺作品”理解错误。原文表述是“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
B项,“这是他自己多次失败后得出的教训”不符合作者的观点。作者引用这句话是为了说明创作要力求不落窠臼,要创新。
D项,“都是”一词太绝对。原文表述是“大半都由‘套板反应’起来的”。
故选C。
【答案】
(1)表现出母亲临终时非常坦然、无悔无憾的心态。
(2)“沐浴过多少阳光风雨……”一句,运用排比修辞和象征手法,简要概括了母亲生命的历程。
(3)①通过“慢慢地跪下去”“泪水滑过她的胸脯”的细节描写,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感激、眷恋与负疚,深化了文章主旨;②点题并呼应开篇,使全文首尾圆合。
(4)①母亲一生坎坷,历经艰辛和磨难,尝尽人间百般酸甜苦辣,但坚强勇敢,从未被困难打倒;
②母亲勤劳节俭,善良无私,从来都没有善待过自己;
③母亲宽厚慈爱,为儿女耗尽心血,无怨无悔,不求回报。
【考点】
分析人物心理情感变化(散文)
表现手法(散文)
尾段的作用(散文)
分析人物形象(散文)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眼皮微微闭合着,嘴角含着一朵淡淡笑容,仿佛刚刚睡去”是对母亲的神态描写,写出了母亲安详、恬静的面容,“嘴角含着一朵淡淡笑容”表现出母亲临终时非常坦然、无悔无憾的心态。
(2)“沐浴过多少阳光风雨,堆砌过多少羞怯秀丽,编织过多少人生梦幻的秀发云鬓”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全都被漫漫的岁月漂白了”写母亲头发颜色的变化过程,运用象征手法,写母亲的人生经历。画线句是对母亲生命历程的简要概括。
(3)分析文章结尾段的作用,可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入手。内容上,结尾段“慢慢地跪下去”“泪水滑过她的胸脯”运用了细节描写,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感激、眷恋与负疚,深化了文章主旨;“此时此刻我们在为她作最后一次梳洗,尽最后一次孝心”巧妙点题,并与开篇“为母亲洗浴,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相呼应,使文章首尾圆合。
(4)根据“渔家女出身的母亲,3岁丧父,9岁失慈……跋涉过万水千山,看手掌上的每一朵茧花,脚板上的每一道裂痕,无不在诉说着生命的艰辛和苦难”可知,母亲一生坎坷,历经艰辛和磨难,尝尽人间百般酸甜苦辣,但坚强勇敢,从未被困难打倒;根据“我知道,辛劳而省俭的母亲似乎从来都没有善待过自己的头发,平日连香皂也舍不得多抹几下”可知,母亲勤劳节俭,善良无私,从来都没有善待过自己;根据“再苦,孩子的书一定要念,我们是睁眼瞎,可不能误了孩子的前程”“母亲更是起三更睡半夜,跑码头,摆地摊,种菜养猪,一有空闲别了柴刀上山砍柴卖。一天傍晚,刚从溪边码头卸货回来的母亲,顾不上满头汗水,拿起柴刀又要上山去”“那丰满的乳房却被我们一群兄弟姐妹吸干了,变得那么干瘪、松散,紧紧贴在瘦骨嶙峋的胸脯上”可知,母亲宽厚慈爱,为儿女耗尽心血,无怨无悔,不求回报。据此概括归纳即可。
三、文言文阅读
【答案】
C
B
D
A
【考点】
其他文言实词
归去来兮辞并序(陶渊明)
以的用法
文言翻译
内容概括与分析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C项,句意:不久,嫁到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寻:不久。
(2)A项,连词,表修饰;
B项,介词,拿,用;
C项,连词,表修饰;
D项,连词,表修饰。
故选B。
(3)D项,正确译文:只想着等到庄稼成熟以后,就收拾行装,星夜离去。
(4)A项,分析错误,根据原文“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可以看出,陶渊明做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四、文言文翻译
【答案】
①我因为命运不好,小时候就遭到不幸。
②我进退两难,处境十分狼狈。
【考点】
文言翻译
陈情表(李密)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①险:坎坷。衅:祸患。闵:通“悯”,指可忧患的事(多指疾病死丧)。凶:不幸。
②狼狈:形容进退两难的情状。
五、古诗词鉴赏
【答案】
梦想与现实,壮志未酬
【考点】
理解内容,概括归纳要点(古代诗歌鉴赏)
把握主旨情感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词中的“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描绘出一幅将军率领铁骑,快马加鞭,神速奔赴前线,弓弦雷鸣,万箭齐发的画面。同时词人仿佛看到了敌人纷纷落马,残兵败将,狼狈溃退,将军身先士卒,乘胜追杀,一霎时结束了战斗,凯歌交奏,欢天喜地,旌旗招展的画面。然而,在词的最后,作者却发出一声长叹:“可怜白发生!”从感情的高峰猛地跌落下来。原来,那壮阔盛大的军容,横戈跃马的战斗,以及辉煌胜利,千秋功名,不过全是梦境。全词的这种壮烈和悲凉、理想和现实,形成了强烈的对照。而词人的一腔忠愤,无论在醒时还是在醉里、梦中都不能忘怀,是他高昂而深沉的爱国之情、献身之志的生动体现,更表现了词人壮志未酬的悲愤之情。
六、默写题
【答案】
(1)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2)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茕茕孑立
(4)响穷彭蠡之滨,声断衡阳之浦
【考点】
名篇名句默写
归去来兮辞并序(陶渊明)
滕王阁序(王勃)
陈情表(李密)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根据“表现自己摆脱束缚,重返自然的欢快舒畅”可推知答案,注意“飏”的书写。
(2)根据“着力表现水光山色的色彩变幻,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写尽九月之景”可推知答案,注意“潦”的书写。
(3)注意“茕”“孑”的书写。
(4)注意“蠡”的书写。
七、填空题
【答案】
①朋友,吸烟有害健康,②小草有生命,脚下请留情,③此时无声胜有声
【考点】
表达得体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本题要注意从说话委婉的角度去思考,结合生活实际作答。
①“禁止别人吸烟”,可从他人自身的角度去规劝,可以说“朋友,吸烟有害健康”。
②本题可采用拟人的修辞,从小草的角度来出发,唤起人们对小草的同情,可以说“小草有生命,脚下请留情”。
③该句的场景是阅览室,是安静读书的地方,可以说“此时无声胜有声”。
八、写作
【答案】
略。
【考点】
命题作文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略。
2020-2021年湖南省常德市高二(上)月考语文试卷人教版: 这是一份2020-2021年湖南省常德市高二(上)月考语文试卷人教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古诗词鉴赏,默写题,综合读写,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年湖南省郴州市高二(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人教版: 这是一份2020-2021年湖南省郴州市高二(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人教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古诗词鉴赏,默写题,综合读写,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常德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人教版: 这是一份湖南省常德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人教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情景默写,选择+简答,语言表达,材料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