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4课 微观世界教案及反思
展开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新课标的精神,我充分调动学生的“眼、手、脑”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采用观察发现——鉴赏分析——创作体验——欣赏评述等方法设计教学。让学生眼中发现美,脑中形成美,手中表现美。
2教学目标
1、通过对微观世界的认识、了解,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省视、探究事物的另一构造世界,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
2、让学生尝试运用不同的表现方式,自由表达自己领略到的微观世界画面,体验观察与绘画的乐趣
3、提高学生对抽象美的认识和熏陶.
3学情分析
让学生感受经过放大后的图片竟是一幅幅精美的图案,那么宏大,那么神奇。强烈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强了学生细致观察的欲望。进而让学生用点、线、面,国画,水粉,彩泥等各种表现方式,描绘自己心中、眼中的奇妙世界,再现自己领略到的微观世界画面,在过程中体验观察与创作的乐趣,在欣赏自己创作出的美丽的画面的中,感受创作艺术带给他们的成就感。本课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动手能力都得到了锻炼.
4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微观事物的细致观察与表现
教学难点:微观世界的表现
5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引导阶段
1. 多媒体欣赏几种海洋与陆地的动、植物(如:海星、海螺、多种植物的根、茎及昆虫等)在不同生存环境中的生活情境,观察它们外在的形状、颜色和质感
2. 欣赏与比较的几种方法
由远到近的观察对比方法:
A、海星外在的整体形状是多角形刺状
B、局部观察时面部凹凸有所晰。
C、在显微镜下表面呈各式星状且形态各异,还参差着无规则的小圆点。
剖面观察法:
A、两种不同植物的根、茎横切,虽都以圆为元素,但由于它们的轨迹不同,形成两种截然同的图象
B、螺是一种贝类海洋动物,其质的坚实外表由外往里是旋状纹样。横剖切后,是发射式渐变状,色彩也从蓝灰逐渐变成黄灰色。
活动2【讲授】发展、表现阶段
A、通过线条的粗细、蔬密、曲直组织,能表达出微观物体的运动态势。
B 以点的大小为排列基数,通过运动轨迹来体现形象的节奏感。
C、运用色彩要素体现各种不同的色彩倾向或冷暖变化,使学生懂得色彩能传递人们的思想感情。
D、注入自身的情感,更能创造出美丽丰富的微观世界,并从美的角度进行塑造,使其更具艺术性。
活动3【作业】布置课堂作业
根据所观察的对象,用笔把见到的微观世界描绘下来。
活动4【测试】作品展示与评价
1、作品让学生通过教学多媒体开展自评、互评与师评活动
2、谈运用哪些奇思妙想与作画方式来完成作业?
3、通过微观世界的观察与描绘你们有何收获?
活动5【活动】教学延伸与拓展
通过仔细观察和大胆想象相结合,鼓励学生运用点、线、面和色彩方法来组织表现许多抽象作品,描绘出更多的微观世界画幅。
小学美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4课 微观世界优秀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a href="/ms/tb_c117161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14课 微观世界优秀教学设计</a>,共3页。
2021学年第14课 微观世界教案: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14课 微观世界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指南,学习任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美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4课 微观世界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4课 微观世界教案设计,共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本课的亮点,今后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