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后练习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24655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后练习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24655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后练习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246554/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后练习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后练习答案,共7页。
1.白鹭
1.白鹭颜色、身段搭配的和谐美;白鹭与白鹤、朱鹭、苍鹭相比,有其独特的小巧美和寻常美。(可结合课文中的相关词句作答)。
2.白鹭觅食图 白鹭栖息图 白鹭低飞图。
2落花生
1.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四个方面的内容。
2.从课文中的对话可以看出花生具有默默无闻、朴实无华的特点。父亲想借花生告诉“我们”: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3桂花雨
1.看到桂花,“我”便想起了家乡院子里的那棵桂花树,想起了它的花香,想起了摇桂花时的幸福、快乐,想起了桂花茶、桂花糕,更勾起了“我”对家乡的思念。
2.第一句:形象地写出了桂花的香气,不仅开花时香,晾干了泡茶、做糕饼也同样香气弥漫。桂花,不仅香在人们的心里,也香甜了人们的生活。
第二句:这段话描述了作者摇花时的欢乐场景,表达了作者摇花时高兴的心情。
3.不是说其他地方的桂花不香,而是在故乡,桂花已充盈了母亲的生活,馈赠桂花,吃桂花做的食品,喝桂花茶,是母亲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母亲是用情感在体味桂花,因而觉得家乡的桂花香。这句话表达了母亲对家乡深深的思念之情。
5塔石
2.课文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画面是让搭石。我从“上了点儿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两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等语句中感受到了乡亲们为他人着想的心灵美。
6将相和
3.赵王得到一块璧,秦王想强占,蔺相如机智化解了危机,并拿回了璧。因渑池会面中,蔺相如以死相逼,迫使秦王为赵王击缶,维护了国家尊严,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招来了廉颇的不满。廉颇想让蔺相如下不了台,但蔺相如一直回避他。廉颇得知蔺相如回避他的原因后,背上荆条,主动上门请罪。从此他们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4.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爱国。如蔺相如在渑池会面中以死相逼,迫使秦王为赵王击缶,体现了蔺相如为维护国家尊严,不畏强暴的品质。
廉颇:知错就改、爱国。如廉颇得知蔺相如为了维护国家大局回避他,便向蔺相如负荆请罪,体现了廉颇知错就改的品质。
7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
2.1光2流星体3火箭4喷气式飞机5游隼6猎豹7鸵鸟8人
8冀中地道战
2.取得成功的关键是人民团结一心,冀中人民利用冀中平原的特点,开展地道战,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只要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就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
9猎人海力布
1.救龙女受感谢、得宝石知灾难、救乡亲变石头。
2.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创作,可以小组合作进行。
10牛郎织女
1.牛郎照看老牛很周到,总是挑很好的草地,让牛吃又肥又嫩的青草,喝干净的溪水。因为牛郎对老牛好,所以老牛也把他看成自己的亲人。在老牛的指点下,牛郎偷走了偷偷下凡游泳的织女的衣裳,牛郎和织女便相识了。
2.想象只要合情合理即可。
第一句:示例:老牛,今天隔壁家的阿牛娶了个漂亮媳妇,我去吃了酒,我什么时候也能娶个媳妇呢?
第二句:示例:“大姐,听说人间有很多有趣好玩的地方,我们什么时候去玩玩呢?”“听说人间还有很多美食。”
“我们哪天趁着王母娘娘喝多了的时候溜出去吧!”
12古诗三首
2.“示儿”,意思是给儿子看。从题目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儿子的。
“题临安邸”,题,题写;临安,南宋都城;邸,旅店。从题目中,我们了解到这首诗是诗人在南宋都城的旅馆里写的。
“己亥杂诗”,“己亥”表示年份,说明这首诗是诗人在己亥年所作。
3.◇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意思是: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了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我。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渴望收复失地的信念。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意思是:暖风熏得游人如痴如醉,简直把杭州当成了故都汴梁。这两句诗讽刺了那些忘了国难、苟且偷安、寻欢作乐的南宋统治阶级,也表达了诗人担忧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思想感情。
◇我劝天公重抖撒,不拘一格降人材。
意思是: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规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这两句诗既揭露矛盾批判现实,更憧憬未来、充满理想,表达了诗人解放人才、变革社会、振兴国家的愿望。
13少年中国说(节选)
2.(1)“红日初升”比作少年中国蒸蒸日上,前程灿烂。
“河出伏流”比喻少年中国潜力无穷,前途不可限量。
“潜龙腾渊”表示少年中国崛起之必然。
“乳虎啸谷”“鹰隼试翼”比作少年中国的巨大声威。
“奇花初胎”比喻少年中国的幸福美好生活。
“干将发硎”比喻少年中国初试锋芒,必将奋发有为。
(2)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的关系:少年聪明,国家就聪明,少年富裕,国家就富裕,少年强大,国家就强大,少年独立,国家就独立,少年自由,国家就自由,少年进步,国家就进步,少年胜过欧洲,国家就胜过欧洲,少年称雄于世界,国家就称雄于世界。
14圆明园的毁灭
2.作者用大量的笔墨去描绘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主要有三个目的:(1)因为第1自然段中作者指出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有必要再现圆明园辉煌的往昔。(2)描述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3)把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与英法联军的强盗暴行进行对比,一扬一抑,一美一丑,把美的东西毁掉,这就是一个悲剧,这样写更能激起读者的悲愤与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发愤图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第一句:圆明园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是我国宝贵的历史财富。第二句:我想到了英法联军的滔天罪行,感受到了圆明园面积之大,物品之多,损失之惨重。
4.这说明圆明园在我国建筑史、文化史上占有极高的地位,它包含了不同世纪的不同文化,也包含了不同国家的不同文化,圆明园对我国与外国的文化交融和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不只是一座清代园林,更体现了中国古代造园艺术之精华,堪称人类文化的宝库之一。圆明园,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群、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享誉于世,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和“万园之园”。随着圆明园的毁灭,世界上最大的一座博物馆就此消失,只剩断垣残壁,供游人凭吊。
16太阳
1.课文介绍了太阳远、大、热的特点以及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人类的吃、穿、住、行等都要依靠太阳,太阳光还可以杀菌,预防和治疗疾病。
2.(1)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写出了太阳“远”的特点。
(2)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写出了太阳“大”的特点。
(3)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写出了太阳“远”的特点。
17松鼠
1.(1)外形特征: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尾巴美丽。(2)性格特征:不接近人的住宅,喜欢住在高大的老树上;活动时间是晚上,不骚扰人类。(3)行为特征:一旦有人触动松鼠所在的大树,它们就会立刻做出反应;秋天拾榛子,冬天用爪子把雪扒开,在雪下面寻找榛子;搭窝,干净暖和,舒适安全,还能避雨。(4)生活习性:一胎生三四个;过冬换毛,勤梳理,身上光溜干净。
18慈母情怀
1.文中描写母亲工作环境的段落,让我感受到了“慈母情深”。母亲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做着如此艰辛的工作,然而在“我”向她要钱买书的时候,她不顾别人的阻拦,仍然毫不犹豫地将钱给了“我”。这让我感受到了母亲对“我”深沉的爱。
2.(1)提示:三个“我的母亲”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和崇敬之意。
(2)提示:四个“立刻”写出了母亲为了一家人的生活,抓紧每分每秒,拼命挣钱,十分辛苦。这与母亲慷慨地给钱让“我”买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慈母情深。
19父爱之舟
1.“我”的梦中出现的场景有:父母添桑叶,父亲卖了茧子,给“我”买枇杷吃;父亲同“我”住客栈;父亲带“我”看庙会,给“我”买豆腐脑,给“我”糊万花筒;父亲背“我”上学;父亲凑钱给“我”缴学费;父亲摇船送“我”上学,给“我”缝补棉被等。示例:我对父亲背“我”上学的场景印象最深,从中我不仅感受到了父亲对“我”的爱,也感受到了父亲对“我”满满的期望。
2.(1)“新滋味”指的是“我”明白了父亲为供自己上学凑钱的艰难;说明了“我”对父亲的依恋;感受到了自己肩上责任的沉重。(2)从这句话中我体会到了作者对父亲的怀念和感激之情。
3.①“父爱之舟”把父爱与渔船联结起来,形象地揭示了父爱对“我”早期成长的承载作用。②“父爱之舟”实指姑爹的渔船,虚指父亲的爱,以此为题,化抽象为具体。③“父爱之舟”是全文的线索,父亲总是以此舟送“我”考学、读书,此舟在文中反复出现,串联起全文内容。④“父爱之舟”情感内涵丰富,以此为题,既写出了父爱的伟大,也见证了“我”的成长。
21古诗词三首
2.◇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提示]明月松间照(静态)清泉石上流(动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提示]动态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提示]月落乌啼(动态)霜满天(静态)江枫渔火(静态)
22四季之美
2.[提示]蒙蒙雨夜,空中一两只萤火虫闪着微光,如同黑夜中的星光,万分迷人;夕阳西照,乌鸦急急归案,成群大雁,比翼而飞,画面生动,令人感动。这三个句子都描写出了景物的动态美,刻画得鲜明、生动,使人如临其境,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23鸟的天堂
1.这棵大榕树,繁茂而充满生命力,为鸟儿们提供了美好的生活环境,是鸟儿们理想的栖息之地,也是鸟几们的乐园。鸟儿们生活在这里,自由、快乐,就像生活在天堂里一样,因此作者感叹“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2.
25故人谈读书
2.第一则第一句的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第二句的意思是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第三句的意思是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第四句的意思是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的东西,勤奋敏捷地追求知识的人;第五句的意思是学习(就像追赶什么似的)生怕赶不上,学到了还唯恐会丢失了;第六句的意思是我曾经整天不吃,整夜不睡,思考问题,(但并)没有益处,还不如去学习。
第二则的意思是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叫作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不专心致志,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就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要紧。心既然已经到了,眼和口难道会不到吗?
26忆读书
1.作者回忆了七岁时听舅父讲《三国演义》,后来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三国演义》以及第一次读时的感受;对《水浒传》和《荡寇志》的比较;十二三岁时读《红楼梦》,到中年才理解其中的含义;1980年因腿伤不能出门,所读到的书更多了;读的书多了,会辨别书的“好”、“坏”。作者认为能感染人,陶冶人,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有助于扩大知识面,有助于写作的书,才能算是好书。这样的书,首先必须人物个性鲜明故事情节感人。具体地说就是古典文学作品要精彩而不烦琐,引人人胜而非索然无味;现代文艺作品须充满真情实感、质朴浅显。
2.作者最大的快乐来自读书,读书充实了她的人生,成为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读书不仅能扩大知识面,还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书中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能激起人的各种感情,让人获得多种美的享受
3.示例:我赞同作者的这种读书方法。虽然文章里有些生字我们并不认识,但对我们理解文章大意影响并不大。读书越多,知识积累越多,理解能力就会越强。次数
不同时间
看到的不同景象
原因
第一次
傍晚
看到了高大、茂盛、充满生机的大榕树,但没看到一只鸟。
傍晚日时分,鸟儿们已经在树上栖息了。
第二次
早晨
看到了千鸟竞飞、百鸟齐鸣的热闹景象,也看到了鸟儿们在“鸟的天堂”里自由快乐地生活的情景。
早晨,正是鸟儿们最活跃的时候,鸟儿们
开始嬉戏觅食了。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