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句子默写,选择题,基础知识综合,诗歌鉴赏,对比阅读,现代文阅读,综合性学习,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句子默写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2)__________________,笼盖四野。(北朝民歌《敕勒歌》)
(3)山际见来烟,______________。(吴均《山中杂诗》)
(4)_________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______________。
(6)《观沧海》中最能体现诗人博大胸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题的一句: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2.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中学生如果缺乏创新精神,也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B.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是个系统的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完成。
C.新建的儿童公园为小朋友提供了观鱼池、转盘、滑梯、迷宫、超市等游乐设施。
D.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不仅在于它独到的艺术表现形式更在于深刻的思想内涵。
3.下列句子的排序, 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风一吹来,柳枝轻轻地拂过,那平静如镜的水面泛起了一道微波。
②风平浪静的时候,杨柳好像一位温顺的长发姑娘,将满头青丝洒向水面。
③湖畔那依依的杨柳确是大自然的骄子。
④好像一位速滑运动员在冰面上飞快地滑行,身后留下一道浅浅的白杠。
A.②①④③B.③①④②C.③②①④D.①④③②
三、基础知识综合
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生命,因为感知而变得丰富。朱自清看着泛着黄晕的灯光,感受到雨夜的和平和安静;刘湛秋品味静mì( )田野上的秋雨,感悟到一脉悠远的情思;鲁迅回忆在三味书屋人声鼎沸的读书场景,感悟懵懂童年的短暂。冰心见到繁密雨点下遮bì( )红莲的荷叶,感悟到母亲对孩子无私真挚的爱;泰戈尔想象在母亲醒来时变成金色花暗暗匿笑的孩子,表达出孩子对母亲浓浓的依恋。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①静mì(_______) ②遮bì(_______) ③黄晕(_______) ④匿笑(_______)
(2)“鼎”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①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②大;③正当正在”等义项。文中“人声鼎沸”的“鼎”应选的义项是____。(填序号)
四、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唐)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5.下面对这首诗歌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离乡远游,途中路过满目青翠的北固山。这里还不是目的地,他还要乘船继续前行。
B.诗人放眼江面,只见江水碧绿,水波不兴,两岸之间的江面无比宽阔,船儿顺风前行,白帆高高挂起。
C.“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既承接上联的“残夜”、“旧年” ,又照应首联的“客路”写诗人在眼前最物触发下希望大雁捎封家信到洛阳。
D.全诗通过对江南秀丽景色和自己的处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家乡的思念。
6.“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表现了怎样的自然理趣?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五、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各题。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陈太丘与友期行》
(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
(选自《论语十二章》)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人不知而不愠(_____) (2)元方入门不顾(_____)
(3)为人谋而不忠乎(_____) (4)仁在其中矣(_____)
8.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学而/不思则罔B.可以为师/矣
C.下车/引之D.对/子骂父
9.翻译下列句子。
(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10.下列对选文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乙文节选自《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B.乙文中“子”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甲文中“日中”指正午时分。
C.甲文陈元方小小年纪就率真正直、懂礼识义,显示出他成长于方正之家。
D.古人称谓有谦称尊称之别,甲文中的“尊君”“君”“家君”都是敬辞。
六、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①这天上午,我和莎莉文老师为“杯”和“水”这两个词发生了争执。她想让我懂得“杯”是“杯”,“水”是“水”,而我却把两者混为一谈,“杯”也是“水”,“水”也是“杯”。她没有办法,只好暂时丢开这个问题,重新练习布娃娃“dll”这个词。我实在有些不耐烦了,抓起新布娃娃就往地上摔,把它摔碎了,心中觉得特别痛快。发这种脾气,我既不惭愧,也不悔恨,我对布娃娃并没有爱。在我的那个寂静而又黑暗的世界里,根本就不会有温柔和同情。莎莉文小姐把可怜的布娃娃的碎布扫到炉子边,然后把我的帽子递给我。我知道又可以到外面暖和的阳光里去了。
②我们沿着小路散步到井房,房顶上盛开的金银花芬芳扑鼻。莎莉文老师把我的一只手放在喷水口下,一股清凉的水在我手上流过。她在我的另一只手上拼写“water”——“水”,起先写得很慢,第二遍就写得快一些。我静静地站着,注意她手指的动作。突然间,我恍然大悟,有一股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了,知道了“水”这个词就是指正在我手上流过的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
③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④井房的经历使我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啊!原来宇宙万物都各有名称,每个名称都能启发我新的思想。我开始以好奇的眼光看待每一样东西。回到屋里,碰到的东西似乎都有了生命。我想起那个被我摔碎的布娃娃,摸索着来到炉子跟前,捡起碎片, 想把它们拼凑起来,但怎么也拼不好。想起了刚才的所作所为.我悔恨莫及。两眼漫满了泪水这是生平第一次。
⑤那一天,我学会了不少词,譬如“父亲”(father)、“母亲”(mther)、“妹妹”(sister)、“老师”(teacher)等。这些词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记得那个美好的夜晚,我独自躺在床上,心中充满了喜悦,企盼着新的一天快些来到。啊!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
——节选自《再塑生命的人》
11.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莎莉文老师用“杯”和“水”这两个词的区别,来告诉“我”:事物与事物之间是不同的。
B.“我”大发脾气,摔碎娃娃是因为“我”急于想走出黑暗沉寂世界的焦躁不安的心理反应。
C.选段中作者主要运用了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来表现自己学有收获后的心情和感受。
D.“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这句话独立成段来突出“水”对我的意义。
12.按要求赏析下列句子。
(1)想起刚才的所作所为,我悔恨莫及,两眼浸满了泪水,这是生平第一次。(赏析加点词)
(2)啊!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
13.结合选段具体内容,谈谈莎莉文老师教育艺术的高明之处?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温暖的劈柴
肖复兴
①那一年,父亲病故,我从北大荒回到北京,还不到三十岁,也还没有结婚。那时候,我没有意识到母亲已经老了。那时候,我还年轻,心像长了草,总觉得家里狭窄憋屈,一有空就老想往外跑,好像外面的世界真的很精彩,可以让自己散心,也能够让自己成材,便常常毫不犹豫地把母亲一个人孤零零地甩在家里。母亲从来不说什么,由着我的性子,没笼头的马驹子似的到处闲逛。在她的眼里,孩子的事,甭管什么事,总是大事。
②都说年轻时不懂得爱情,其实,年轻时最不懂得的是父母。
③那时候,我在一所中学里当老师,有一次寒假,我没有想到有时间了,可以在家里多陪陪已经老迈的母亲,相反觉得好不容易放假了,像被打开了笼子的鸟,还不使劲儿地飞?便利用假期和伙伴们到河北兴隆的山区玩了一个多星期。
④回来的那天,到家已经是晚上了。推门进屋,屋里黑洞洞的,没亮灯。正纳闷,听见一个老爷子的声音:“是复兴回来了吧?”然后听见火柴噌噌响了好几声,大概是返潮,终于一闪一闪的,点亮了炉膛里的劈柴。正是冬天,我感到屋里一股冷飕飕的寒气。
⑤说话的是邻居赵大爷,年龄比母亲还要大几岁,身板很结实。我摸到开关,打开了电灯,才看见母亲蜷缩在床上的被子里。赵大爷对我说:“你妈两天没出门了,我担心她一人在家别出什么事,进你家一看,老太太感冒,躺在床上起不来了,炉子也灭了,这么冷的天,人哪儿受得了呀。这不赶紧找劈柴生火,连灯都没顾得上开。”
⑥炉火很快就生着了,火苗噌噌往上蹿,屋子里暖和了起来,被子里的母亲也稍稍舒展了腰身。赵大爷一身的灰和劈柴渣儿,母亲对我说:“多亏了你赵大爷。”我连忙谢他,他说街里街坊的,谢什么呀,快给你妈做饭吧。母亲连连摆手,说嘴里一点儿味儿都没有,不想吃,让我先烧壶开水。A我往水壶里灌好水。放在炉子上.回过头看了一眼瘦弱的母亲心里充满愧疚。
⑦赵大爷出门前,回头对我说:“你要不先到我家拿点儿劈柴去,你家的劈柴没有了,我刚才找了半天,才找出一点儿,刚刚够点着火炉子,省得明天火要是又灭了,你没得使。”
⑧我跟着他走到他家,他抱来满满一抱劈柴放到我的怀里,送我走出他家院门的时候,对我说了这么一句话,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了,我还清晰地记得。他说:“复兴呀,原来孔圣人说:‘父母在,不远游’。现在别说是你们年轻人了,就是搁谁也做不到,但改一个字,父母老,不远游,还是应该能做到的。”
⑨那天的晚上,没有星星,天很黑,很冷。走在回家的路上,耳边老响着赵大爷的这句话。B心里很愧疚,怀里的劈柴很沉,但很暖。
(选自《文苑.经典美文》) .
14.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写“我”一有空就往外跑,母亲由着”我”的性子,是因为她认为”我”在外面有重要的事情要办。
B.第⑥段“赵大爷一身的灰和劈柴渣儿”,表现了赵大爷因年老体弱,干活不很利索的状态。
C.文章结尾“我心里很愧疚,怀里的劈柴很沉,但很暖”,暗示了文章的主题。
D.文中的赵大爷,既关心邻居安危冷暖,又委婉地对“我”的行为提出了批评,是个朴实厚道的老人。
15.文章第④段描写了家里的环境,有什么作用?
16.第②段,作者为什么说“年轻时最不懂得的是父母”?
17.文中A、B两句都写到“愧疚”,分析产生这种心理的原因有何不同?
18.文章以“温暖的劈柴”为题目,有什么妙处?。
七、综合性学习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材料一:
世界卫生组织研究报告称,目前我国近视患者人数多达6亿,高中生和大学生的近视率均已超过七成,高居世界第一。相比之下,美国青少年的近视率约为25%,澳大利亚仅为13%。德国的近视率一直控制在15%以下。专家预言称,按照这个趋势、速度发展下去,到2021年,我国近视患病人口将超过7亿,其中10——18岁青少年为近视患病的重灾区。
今年,教育部、国家卫健委共同起草《综合防控儿童近视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拟将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等纳入政府绩效考核指标。青少年近视问题已经不再是个人戴不戴眼镜的问题,而是事关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问题。
材料二:
在诱发近视的三大因素(遗传、环境和营养)中,科学家们认为环境因素对近视的发生起的作用更大。环境因素中,生活方式特别是户外活动不够、学业负担过重等引起的近视明显增多。再加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的经常使用,使青少年视力更趋下降。电子屏幕、不良光线、姿势不正确、用眼时间太长以及看的物品距离眼睛太近等,都是不良的用眼环境或习惯。
材料三:
19.下列表述符合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
A.专家预言,一年内我国近视患者人数的增长势头将得到遏制。
B.青少年近视问题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引起了国家的重视。
C.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青少年的近视率与中国大体相当。
D.科学家研究发现,遗传因素导致中国青少年近视高发。
20.阅读材料三“中国城乡学生近视率”统计图,说说你从中发现了什么?(写出两点)
21.预防“近视”,你有什么好的建议?请写出两点。
八、填空题
22.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受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冰心写出了“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这首明白晓畅晶莹明丽的哲理短诗,赞扬了母爱的伟大。(_____)
(2)《琐记》中,父亲故去后,沈四太太唆使“我”偷用母亲的钱,偷拿母亲的首饰去变卖。(_____)
(3)我们]熟知的“龟兔赛跑”“农夫和蛇”“狐假虎威”等有趣的故事,都出自著名的寓言故事集《伊索寓言》。(_____)
(4)《无常》中,戏中的无常去勾魂,因不忍看母亲悲哭儿子,放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自己遭罚。(_____)
23.请写出下面两段文字所属的篇名。
①“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________________》
②“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 _______________》
九、作文
24.微笑是拂过田野的春风,可以唤醒沉睡的心灵;微笑是流过大地的溪流,可以滋润干涸的土地;微笑是绽放在心田的玫瑰,可以给人以爱的力量。请以“给别人一个微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不套作、不抄袭,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不少于600字。③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地名等;请用化名代替。④一律不能使用试卷中阅读材料作为写作素材。
参考答案
1.影入平羌江水流 天似穹庐 竹中窥落日 杨花落尽子规啼 不舍昼夜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断肠人在天涯
2.D
3.C
4.
(1) 谧 蔽 yùn nì
(2)①
5.D
6.时序交替(时间变化、季节交替、新旧更迭)
示例一:通过描写景物,在残夜未退红日已出、旧年未尽新春已到的画面中表现了自然理趣。
示例二: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入”赋予“日”“春”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理趣。
7. 生气,恼怒 回头看 竭尽自己的心力 仁德
8.C
9.(1)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
(2)学习了知识,然后按时去温习它,不也高兴吗?
10.D
11.C
12.(1)“浸”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满眼都是泪水的样子,深刻真实地写出了“我”内心的自责和愧疚。
(2)运用反问手法,写出了“我”内心浓烈的幸福感,说明莎莉文老师为“我”开启了知识的大门,我感到无比快乐和幸福,感到了世界的美好。
13.莎莉文老师讲求教育方法的艺术,做到了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善于抓住时机,开启思维智慧和情感,并在教育学生方面有着因材施教的教育特点。同时还有着特殊教师的耐心,给予了一个盲童所缺少的关爱和理解。
14.B
15.描写家里黑暗寒冷的环境,推动了下文找劈柴生炉子的情节发展,从侧面写出母亲在家里的无助与孤单,也为作者的自责埋下伏笔。
16.自己不喜欢待在家里,总是往外面跑,而忽略了母亲被遗忘的孤独感(意思对即可)
17.A是看到母亲蜷缩在被子里,不想吃东西,心里既难受又自责;B是赵大爷的一席话触动心扉,使作者感到内疚,对不住母亲。(意思对即可)
18.题目 “温暖的劈柴”既串联了故事情节,又暗含了文章的情感主线,一是赵大爷的帮助所带来的温暖,二是“我”愧疚后感到了沉甸甸的亲情。标题新颖,奠定了感情基调,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19.B
20.示例:(1)中国学生的近视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一路攀升。(2)城市学生的近视率高于农村。
21.示例:(1)减轻孩子学习负担并引导其合理使用电子产品(2)多参加户外活动(具体可操作性强,切实可行,合理即可)
22.× × × √
23.①《阿长与〈山海经〉》②《五猖会》
24.例文:
给别人一个微笑
“杀死一个人只需要一夜时间,治愈一个人仅需要一个微笑。”
——题记
春
柳枝随风飘动着,喜鹊在风中飞舞,蝴蝶停在花蕊上轻轻扇动着它一双美丽的翅膀。一粒石子打破了这难得的宁静。几个孩子飞奔过来,突如其来的脚步踩坏了路边的花朵,折下了陶醉在春风中的柳枝,惊醒了在花蕊中小憩的蝴蝶。孩子们玩着玩着又将目光投向了不远处涓涓流淌的小溪,伸着手捉着里面的鱼儿。鱼儿被吓得东躲西藏,但一不留神还是被捉住了,窒息感袭来,鱼儿无力地挣扎着。一个稍大些的孩子从他们手中抢过奄奄一息的鱼儿放回湖中,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微笑。给人以微笑,像一泉涓涓细水。
夏
夏日炙热的阳光照在大地上,知了不耐烦地趴在树上叫着,一个男孩推着轮椅在大树下乘凉,几个孩子把他推倒后扬长而去。“站不起来……”他内心那些思绪一涌而出,一位女孩微笑着向他伸出手。那一刻,一阵清风袭来,给人以微笑,像夏天的清风。
冬
寂寞的东风走了,皑皑雪地中的最后一抹绿与它作伴。
一位老人迈着沉重的步子走在雪地上,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手中的搪瓷碗也这缺一块那少一块的,身上的衣服看起来只是几块破布,跟随他走在茫茫白雪中,走着走着仿佛永远走不到尽头般。停下了,老人在一户人家门前停下了。“咳……咳……能给我些水吗?”
他已经记不起上一次吃饱饭是什么时候了。主人二话不说把老人请进屋。老人找了一个角落坐下,一位小女孩跑过来微笑着说:“老爷爷请喝水!”那一刻老人心中的冰雪化开了,给人以微笑,像冬日的暖阳。
给别人一个微笑吧!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名句名篇默写,基础知识综合,名著阅读,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期中语文试题(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作文,选材立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