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政治思品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5 快乐过新年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思品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5 快乐过新年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材分析
本教学设计以“大家一起过春节”为主要内容,旨在引导学生了解春节的风俗活动,感受春节的欢乐祥和。在欢度新年的过程中感受生活的美好。
教学目标
了解有关春节的风俗人情和人们迎接新年的活动。
2、喜爱并积极参加新年庆祝活动,体会节日的热烈气氛,感受亲情的可贵和温馨,保持快乐美好的心情。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验欢乐的节日气氛,感受其中蕴含着的亲情和友情。
教学难点:了解人们迎接新年的活动和一些有关春节的风俗人情。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音频、视频
五、教学过程
㈠导入
同学们,中国有很多的节日。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学习春节的有关知识。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祀活动。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那么大家知道春节的来历吗?如果不知道,我们就一起去下面的故事里寻找答案吧!
㈡学习相关内容
在春节来临之前,人们就已经着手准备迎接它了。那人们都会有哪些活动呢?我们通过一首儿歌来走进这个既忙碌又喜悦的阶段。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你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炸羊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玩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听完之后,你有没有感觉到“年”仿佛已经来到了我们眼前呢?我们做了这么多准备工作,你知道其中一些年俗的寓意吗?跟着老师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第一项习俗就是“扫房子”,因为“尘”与“陈”谐音,岁末扫尘有“除尘布新”的含义,人们相信这样做会使来年的运势越来越好。
办年货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活动,人们采办物品来慰劳辛苦工作的一年,另外拜年时可将年货作为礼物送给亲戚朋友。
贴春联意味着去旧迎新,开始新的一年的学习、工作以及生活。贴福字时经常倒着贴,寓意着福气已经到家。
小孩子们最期待的应该就是收压岁钱了。拜年时长辈把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所以人们在过年时点燃爆竹,这项活动源于驱除鬼怪的行为,但今天人们过年放鞭炮多是为了喜庆热闹,用噼啪的鞭炮声除旧迎新。为了保护环境,现在很多地区已经不允许燃放烟花炮竹了,小朋友们要遵守法律呦。
拜年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习俗,初一早上人们要早早起床,穿上新衣服,先给家中长辈拜年,然后走出家门互相拜年,恭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大吉大利。
美食是每个节日必不可少的重头戏,春节更不例外。北方人们在春节多食水饺,南方人喜欢吃汤圆。此外,过年吃鸡寓意大吉大利,吃鱼寓意年年有余。还有很多其他的食物也被人们赋予了美好的寓意。
除此以外,各地的人们还会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来庆祝新年,如舞龙、舞狮,办庙会等等。学习了这么多和新年有关的习俗,你们是不是也感受到了人们对春节的热情和重视呢。
到了三十晚上应该是最热闹的,全家人一起包饺子,围坐一桌吃年夜饭,寓意来年团团圆圆、和和美美。一边和家人享受美食,一边观看春晚,真是再美不过了!
春节真是个热闹的节日,你还知道哪些关于过年的讲究呢?老师知道初一不扫地,初二结婚的媳妇回娘家,初四家家户户迎灶王爷,初五做生意的人开市迎财神,过年时如果不小心打破了东西,大人们都会说上一句“岁岁平安”的吉利话。
㈢总结
这些各种各样的习俗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春节文化,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们作为中国人,要将春节文化发扬光大。
最后,祝愿同学们快乐学习,茁壮成长!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5 快乐过新年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目标,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15 快乐过新年教学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思品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5 快乐过新年教学设计,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