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中考语文复习精练课内文言文阅读第3篇马说

    中考语文复习精练课内文言文阅读第3篇马说第1页
    中考语文复习精练课内文言文阅读第3篇马说第2页
    中考语文复习精练课内文言文阅读第3篇马说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中考语文复习精练课内文言文阅读第3篇马说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复习精练课内文言文阅读第3篇马说,共10页。
    版本导航:◎统编八下第23课;◎语文九上第24课;◎苏教八下第4课。
    原文呈现
    教参译文(加粗内容翻译以课下注释为准)
    教参段层
    ①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zhǐ)(只)eq \a\vs4\al(苏 )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枥(lì)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是经常有的,可是伯乐却不经常有。因此即使是很名贵的马,也只能在奴仆的手下受到屈辱,(和普通马)一同死在马槽里,不以千里马而著称。
    第①段:写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伯乐不常有)以及被埋没的情形(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这一形象的概括显出作者愤愤不平之意。
    ②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xiàn),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次有时能吃下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所以)这样的马,虽有日行千里的能耐,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就不能表现在外面,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第②段:从千里马的特点出发,进一步揭示千里马才能得不到施展的原因,把责任归于“食马者”的无知,然后步步紧逼,句末的反诘句,把作者愤怒谴责的感情发展到高潮。
    ③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用马鞭驱赶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它,却不能让它竭尽才能,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反而)拿着鞭子面对(着)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第③段:总结全文,作者用自问自答的形式,把“真无马”和“真不知马”对照起来,对“食马者”的深刻嘲讽跃然纸上。
    【文章中心】本文通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作者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全文寄托了作者的愤懑不平和穷困潦倒之感,并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针砭和控诉。
    【写作特点】(1)托物寓意,中心明确。借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抨击摧残、埋没人才的现实。(2)脉络清晰,结构精巧。正面提问和反面论述相结合。
    知识梳理
    一、重点字词
    1.通假字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________同“__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
    (2)才美不外见
    ________同“__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
    2. 古今异义
    (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古义:_____________
    今义:连词,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
    (2)一食或尽粟一石
    古义:_____________
    今义:或者,表示选择关系的关联词
    3.一词多义
    (1)常:①千里马常有 ________________
    ②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________________
    (2)尽:①一食或尽粟一石 ________________
    ②食之不能尽其材 ________________
    ③进尽忠言(《出师表》) ________________
    ④林尽水源(《桃花源记》)________________
    (3)知: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________________
    ②其真不知马也 ________________
    ③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送东阳马生序》)________________
    (4)能:①虽有千里之能________________
    ②安求其能千里也 ________________
    ③先帝称之曰能(《出师表》) ________________
    (5)策:①策之不以其道 ________________
    ②执策而临之 ________________
    4.重点实词
    (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祗:________________
    辱:________________
    (2)骈死于槽枥之间 骈:________________
    (3)不以千里称也 称:________________
    (4)一食或尽粟一石 石:________________
    (5)是马也 是:________________
    (6)食不饱,力不足 食:________________
    足:________________
    (7)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欲:________________
    等:________________
    得:________________
    (8)安求其能千里也 安:________________
    (9)策之不以其道 道:________________
    (10)食之不能尽其材 材:________________
    (11)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通:________________
    意:________________
    (12)执策而临之 执:________________
    临:________________
    5.文言虚词
    (1)故虽有名马 ________________
    (2)故虽有名马 ________________
    (3)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________________
    ①不以千里称也
    ②是马也
    ③安求其能千里也
    ④其真不知马也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4)也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5)以策之不以其道 ________________
    ①马之千里者
    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________________
    (6)者 ________________
    ①马之千里者
    ②虽有千里之能
    ③策之不以其道
    ④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7)之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8)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________________
    ①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②执策而临之
    ________________
    (9)而
    ________________
    二、重点句子翻译
    1.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2.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3.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4.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5.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6.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
    7.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三、文意理解(正确的打“√”,有误的打“×”)
    ◆内容理解
    1. 第①段提出中心论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强调了伯乐的重要性,这也是怀才不遇之人经常用以抒怀之句。 ( )
    2.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写出了千里马的可悲命运,从反面论述了中心论点。本文也揭示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 ( )
    3. 作者借千里马表达“有了伯乐,才能发现人才”的观点,并指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寄寓了作者对人才遭屈辱、被埋没的感慨、悲愤之情。( )
    ◆写作特色
    4. 本文虽短,但结构精巧。先从正面提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然后笔锋一转,指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从反面展开议论。( )
    5. 本文托物寓意,将人才比作千里马,将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比作食马者。( )
    6. 这篇短文仅一百余字,多次提到“千里马”,却不显得啰唆。如“故虽有名马”“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表述委婉,虽不直呼其名,却意在其中。 ( )
    金题演练
    一、文言文阅读。(10分)
    1. 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 )
    A.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主人日再食
    B. 才美不外见 曹刿请见
    C.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常有高猿长啸
    D. 执策而临之 临表涕零
    2. 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A. 而伯乐不常有 择其善者而从之
    B.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行者休于树
    C. 一食或尽粟有石 或异二者之为
    D. 其真无马邪 谓其妻曰
    3. 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 《马说》通篇采用托物寓意的手法,借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将人才比作千里马,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明主难寻贤才。
    B. 第①段以千里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的遭遇,写有才之人终身不得其用的遭际,表现了有才之人得到的不公正待遇。
    C. “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这些句子中的“其”“之”等代词,都代指千里马,表意简洁含蓄。
    D. 全文寄托了作者愤懑不平和穷困潦倒之感,并对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行为,进行了无情的讽刺、针砭和控诉。
    4.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
    (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不以千里称也。
    虚词样板文
    其:①代词;②副词,表示推测,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③表示加强诘问语气
    用法1:代词
    (一)第一人称代词,指自己的
    1. 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
    2.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
    (二)第三人称代词,它(的),它们(的);他(的),他们(的)
    1. 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2. 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
    3. 飞漱其间(《三峡》)
    4.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
    5. 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6.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桃花源记》)
    7. 望其旗靡(《曹刿论战》)
    8. 醉能同其乐(《醉翁亭记》)
    9.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送东阳马生序》)
    10. 必先苦其心志/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1.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桃花源记》)
    12. 俟其欣悦(《送东阳马生序》)
    13. 既出,得其船(《桃花源记》)
    14. 此之谓失其本心(《鱼我所欲也》)
    15. 其乡人曰(《曹刿论战》)
    (三)指示代词,这、那
    1. 仁在其中矣(《论语》)
    2. 其间千二百里(《三峡》)
    3. 其喜洋洋者矣(《岳阳楼记》)
    (四)指“既克”这件事
    公问其故(《曹刿论战》)
    用法2:副词,表示推测,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
    1. 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2.其此之谓乎(《虽有嘉肴》)
    用法3:表示加强诘问语气
    其真无马邪(《马说》)第3篇 马 说
    知识梳理
    一、1. (1)食 饲 喂(苏:喂养) (2)见 现 表现
    2. (1)这样之后 (2)有时
    3. (1)①常常,经常 ②普通的 (2)①完 ②竭尽 ③穷尽④尽头 (3)①知道,懂得 ②认识,识得 ③感到,觉得 (4)①才能,能耐 ②能够 ③能干 (5)①马鞭,这里是动词,用马鞭驱赶(语:马鞭。这里是以鞭打马的意思;苏:竹制的马鞭,引申为鞭打,这里意为驱使)②名词,马鞭
    4. (1)只,仅(语:只是) 受屈辱 (2)本义为两马并驾,引申为并列(语、苏:两马并驾) (3)著称 (4)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5)这样 (6)吃 足够,充足 (7)想要,希望 相等,同样(语、苏:等同,一样) 办到(8)疑问代词,怎么 (9)正确的方法(语:规律,方法;苏:方法) (10)才能、才干(苏:同“才”) (11)通晓,懂得 意思 (12)持,握(苏:握) 面对[苏:到(它)跟前]
    5. (1)即使 (2)所以,因此 (3)介词,在 (4)①表感叹,不译 ②用于句中,表停顿 ③表反问,可译为 “呢”④表感叹,不译 (5)按照 (6)①辅助表示,定语后置 ②……的人 (7)①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②结构助词,的 ③代词,代指千里马 ④补足音节,不译(8)犹,尚且 (9)①表转折,却 ②表修饰,不译
    二、1. 也只能在奴仆的手下受到屈辱,(和普通马)一同死在马槽里。
    2.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次有时能吃下一石粮食。
    3. 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就不能表现在外面。
    4. 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5. 用马鞭驱赶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它,却不能让它竭尽才能。
    6. 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反而)拿着鞭子面对(着)它。
    7. 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三、1. √
    2. × 【解析】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的无知,其“不知马”,不是“食不饱,力不足”。
    3. √ 4. √ 5. √ 6. √
    金题演练
    一、1. (2分)D 【解析】A项中“食”,前者同“饲”,意思是“喂”;后者意思是“供养,给……吃”。
    B项中“见”,前者同“现”,意思是“表现”;后者意思是“拜见”。C项中“常”,前者意思是“普
    通的”;后者意思是“经常、常常”。D项中“临”,意思都是“面对”。
    2. (2分)B 【解析】A项中“而”都是连词,前者表转折,译为“但是”;后者表承接,可不译。B项中 “于”都是介词,译为“在”。C项中“或”,前者意思是“有时”;后者意思是“或许、也许”,表示委婉的语气。D项中“其”,前者是语气词,表示加强诘问语气;后者是代词,他的,代指“邹忌”。
    3. (2分)A 【解析】《马说》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A项中“比喻明主难寻贤才”理解有误。
    4. (1)(2分)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
    (2)(2分)不以千里马而著称。

    相关试卷

    中考语文复习精练课内文言文阅读第11篇出师表: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复习精练课内文言文阅读第11篇出师表,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重点字词,重点句子翻译,文意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语文复习精练课内文言文阅读第9篇曹刿论战: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复习精练课内文言文阅读第9篇曹刿论战,共15页。

    中考语文复习精练课内文言文阅读第7篇鱼我所欲也: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复习精练课内文言文阅读第7篇鱼我所欲也,共12页。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