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新教材】2022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同步检测: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7讲 免疫调节 基础训练B卷

    【新教材】2022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同步检测: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7讲 免疫调节 基础训练B卷第1页
    【新教材】2022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同步检测: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7讲 免疫调节 基础训练B卷第2页
    【新教材】2022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同步检测: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7讲 免疫调节 基础训练B卷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新教材】2022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同步检测: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7讲 免疫调节 基础训练B卷

    展开

    这是一份【新教材】2022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同步检测: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7讲 免疫调节 基础训练B卷,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基础训练B卷
    一、单选题
    1.当病原体进入细胞内部,就要T细胞直接接触靶细胞来“作战”,下列有关T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辅助性T细胞可在体液免疫中发挥作用
    B.成熟的细胞毒性T细胞活化后,分裂并分化为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细胞
    C.大多数T细胞必须依靠某种B细胞才能增殖、分化
    D.若使病人的T细胞增殖分化受阻,器官移植成功率将会明显提高
    2.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免疫可以直接消灭寄生在宿主细胞内的抗原
    B.骨髓遭破坏会影响机体特异性免疫的功能
    C.过敏体质的人要避免接触过敏原
    D.HIV病毒主要攻击T细胞导致免疫功能严重缺陷
    3.注射百白破混合制剂可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这三种疾病可严重威胁婴儿的健康与生命。接种该疫苗需在满3月后到2岁间间隔多次注射。接种疫苗后,人体会产生相应抗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接种疫苗后,人体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都可合成抗体
    B.该抗体可与多种抗原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
    C.接种百白破疫苗比注射抗体可获得更长时间的免疫力
    D.间隔多次注射能增强体内吞噬细胞对抗原的免疫记忆
    4.下列关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叙述,正确的是( )
    A.HIV能合成脂类膜B.HIV能经昆虫传播
    C.HIV在活细胞外能大量增殖D.HIV的RNA不能自我复制
    5.非洲猪瘟是一种由非洲猪瘟病毒(双链DNA与蛋白质外壳组成)感染各种家猪和野猪引起的急性、出血性、烈性传染病,对猪的致死率接近100%。非洲猪瘟不是“人畜共患病”,不传染人。下列有关非洲猪瘟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其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后,可得到脱氧核糖、磷酸和碱基
    B.猪被其侵染后,在内环境中会迅速增殖形成大量的病毒
    C.猪被其侵染后,体内会产生相应的效应T细胞和特异性抗体
    D.其基因组庞大且大多数基因功能未知,给开发疫苗带来难题
    6.新型冠状病毒检测的方法有核酸检测试剂盒法(荧光 PCR 法)和抗体检测试剂盒法,后者用于快速定性检测人类全血、血清、血浆中的新型冠状病毒 IgM/lgG 抗体,最快可在15分钟内获得检测结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与 IgM抗体合成、分泌有关的具膜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
    B.无症状感染者可能会出现核酸检测呈阳性,而抗体检测呈阴性的情况
    C.新冠病毒只攻击人体的 T淋巴细胞,是因为只有 T 细胞有其相应的受体
    D.已被治愈的患者体内将终生存在该病毒的抗体和记忆细胞
    7.接种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通过人工减毒、灭活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
    B.注射疫苗是一种人工被动免疫
    C.疫苗在体内引起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可形成记忆,一旦注射可终生免疫
    D.灭活的疫苗和减毒的疫苗所形成的免疫效应完全相同
    8.为预防狂犬病发生,国家规定要为宠物狗注射由灭活狂犬病毒制成的疫苗。疫苗在狗体内可引起的免疫反应是( )
    A.刺激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分化成为记忆T细胞
    B.刺激B细胞分化为浆细胞进而产生抗狂犬病毒抗体
    C.可促进浆细胞释放出淋巴因子
    D.刺激巨噬细胞产生抗狂犬病毒抗体
    9.下列关于免疫失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过敏反应是机体第一次接受过敏原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
    B.艾滋病、类风湿、风湿性心脏病等都属于免疫缺陷病
    C.因为过敏反应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所以不危及生命
    D.艾滋病患者最终常常死于复合感染或者肿瘤
    10.请根据人体内某种免疫失调病的致病机理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细胞可能是由记忆细胞产生的,其对红细胞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
    B.红细胞的细胞膜上有抗原物质,能与抗自身红细胞抗体特异性结合
    C.b细胞是吞噬细胞,能吞噬消化抗原一抗体复合物
    D.艾滋病的发病机理与该免疫失调病的致病机理不同
    11.角膜移植手术是角膜病治疗的主要手段。虽然角膜因其无血管、无淋巴管的特性,属于相对免疫赦免区,但仍不能完全避免免疫排斥这一器官移植所面临的困扰。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眼球血液中含有淋巴细胞、免疫活性物质
    B.移植后角膜的免疫排斥反应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C.使用免疫抑制剂可降低人体免疫系统的敏感性
    D.对于接受者来说,移植的角膜中含有抗原类物质
    12.某种致病性极强的细菌外毒素由α和β两个亚单位组成,其中β亚单位无毒性,但能促进α亚单位进入宿主细胞发挥毒性作用。因此,研制疫苗时应选择该细菌的( )
    ① 外毒素
    ② 减毒外毒素
    ③ 外毒素α亚单位
    ④ 外毒素β亚单位
    A.① 或②B.① 或③C.② 或④ D.③ 或④
    二、填空题
    13.流感是一种流感病毒引起的常见病,流感病毒有不同的类型。回答下列问题:
    1.现有多种流感疫苗,有人注射了一种流感疫苗后,在流感流行期间未患流感,但流感再次流行时,却患了流感,分析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2.科研工作者用H1N1流感病毒分别感染A或Q品系小鼠,7天后杀死小鼠,取其脾脏细胞(含效应T 细胞),再取以54Cr标记的经H1N1病毒处理的A或Q品系小鼠的吞噬细胞,将获得的脾脏细胞与吞噬细胞混合培养一段时间,测定54Cr的释放率,结果如表所示。
    小鼠体内的吞噬细胞是H1N1病毒侵染的__________。①、④组中的吞噬细胞在实验期间由于自然死亡等原因裂解而释放54Cr。②、⑤组实验说明,经免疫后的效应T细胞__________的对吞噬细胞没有裂解作用。②、③组及⑤、⑥组说明,经免疫后的效应T细胞只能裂解__________中受病毒感染的吞噬细胞。
    3.研究发现效应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诱导更多效应T细胞生成,则这是一个__________调节过程。
    14.轮状病毒(RV)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主要感染小肠上皮细胞,引起腹泻,其进入人体细胞后RNA能直接进行复制。回答下列问题:
    (1)免疫系统是由免疫细胞、 和免疫器官组成,胸腺、骨髓、淋巴结、脾、胰腺中,不属于免疫器官的是 。婴幼儿通过食物感染RV时,胃酸和小肠粘膜对病毒有一定的阻挡作用,这属于人体的第 道防线。
    (2)RV进入人体后可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 。从而产生相应的抗体,抗体的化学本质是 ,其作用是 。抗原抗体结合后可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 。
    三、实验题
    15.疫苗对预防传染病具有重要意义。为研制抗某种病毒的灭活病毒疫苗,研究人员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1.制备疫苗需先将纯化的某种病毒在特定的__________中培养、增殖。
    2.用实验动物检测疫苗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能力。
    ①实验原理:通过接种疫苗,灭活病毒进入实验动物体内可刺激B 细胞,使之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并产生相应的__________;当__________病毒再次入侵时,机体能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包括__________。
    ②实验过程:将健康的实验动物分成对照组和多个实验组,每组若干只动物。
    对照组的处理:接种不含疫苗的接种物,一段时间后再__________。
    实验组的处理:接种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再接种病毒。
    为确定该疫苗的有效浓度,不同实验组动物需接种__________疫苗。
    ③分析实验结果:统计实验组和对照组动物的发病率、存活率。
    若该疫苗可以刺激机体产生足够的抗体,则实验组比对照组发病率__________、存活率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B细胞被激活后,辅助性T细胞开始增殖、分化,而细胞毒性T细胞的增殖、分化与B细胞无关,本题选C。
    2.答案:A
    解析:
    3.答案:C
    解析:只有浆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抗体,记忆细胞在二次免疫过程中能迅速增殖分化成相应效应细胞,不能直接产生抗体,A错误;抗体只能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B错误;接种百白破疫苗属于主动免疫,可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记忆细胞能在体内长期留存,而注射抗体是获得免疫力,不能长期留存,C正确;间隔注射疫苗的目的是增多机体内的记忆细胞,导致应答效果显著增强,D错误。
    4.答案:D
    解析:
    5.答案:B
    解析:
    6.答案:B
    解析:IgM抗体属于分泌蛋白,与之合成、分泌有关的具膜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核糖体不具有膜结构,A错误;无症状感染早期,新冠病毒的核酸已进入 机体,但机体可能尚未进行体液免疫产生抗体,此时期会出现能检测出核酸而检测 不出抗体的情况,B正确;新冠肺炎通常被认为是呼吸道传染病,当载有病毒的飞 沫被吸入后,新型冠状病毒就会进入鼻腔和咽喉,进而感染人体肺脏,并引起重症 甚至致死性新冠肺炎,C错误;抗体和记忆细胞在体内存活的时间是有限的,尤其 抗体存在的时间较短,所以已被治愈的患者体内不会终生存在该病毒的抗体和记忆 细胞,D错误。
    7.答案:A
    解析:
    8.答案:B
    解析:
    9.答案:D
    解析:A、过敏反应是机体再次接受过敏原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A错误;
    B、艾滋病属于免疫缺陷病,而类风湿、风湿性心脏病属于自身免疫病,B错误;
    C、过敏可能会危及生命,C错误;
    D、艾滋病患者免疫能力逐渐降低,甚至丧失,最终常常死于复合感染或者肿瘤,D正确。
    故选:D。
    10.答案:A
    解析:图中a细胞产生了抗体,为浆细胞,可以由记忆细胞或B细胞分化而来,其产生的抗体对红细胞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能与红细胞膜上的抗原特异性结合,A错误,B正确;b细胞是吞噬细胞,能够吞噬抗原一抗体复合物,C正确;该病是自身免疫病,艾滋病是免疫缺陷病,二者的致病机理不同,D正确。
    11.答案:B
    解析:淋巴细胞位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免疫活性物质主要分布在内环境中,因此眼球血液中含有淋巴细胞、免疫活性物质,A正确;移植后角膜的免疫排斥反应属于特异性免疫,B错误;使用免疫抑制剂可降低人体免疫系统的敏感性,进而可提高移植器官的成活率,C正确;对于接受者来说,移植的角膜中含有抗原类物质,会引起免疫排斥反应,D正确。
    12.答案:C
    解析:疫苗应能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但不会使机体致病.由于该外毒素致病性极强,因此应选用减毒外毒素或无毒性的β亚单位.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免疫。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疫苗的特点。属于中档题。解题关键是注意该外毒素致病性极强,否则可能B选项。
    13.答案:1.流感病毒发生了突变;流行的流感病毒与注射的流感疫苗不是同种类型
    2.宿主细胞(靶细胞); 未感染H1N1病毒; 同一品系
    3.正反馈
    解析:1.本题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学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同时掌握免疫学原理的应用,能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的知识合理解释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免疫预防是指通过人工免疫使人增强或获得对某些病原体或细胞(如肿瘤细胞)特异性抵抗力的方法。人工免疫包括人工主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人工主动免疫是通过接种疫苗使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力(如对某种病原体的免疫力)的方法。人工被动免疫是给机体注射含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血清等生物制品,以治疗或预防感染性疾病或其他疾病的方法。给人注射的流感疫苗是抗原,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会产生相应的抗体,这种抗体只对特定的流感病毒起作用。如果流感病毒发生了突变,或者流行的流感病毒与注射的流感疫苗不是同种类型,产生的抗体就不能消灭侵入人体的流感病毒,人就会患上流感。
    2.根据题干中信息“再取以54Cr标记的经H1N1病毒处理的A或Q品系小鼠的吞噬细胞,将获得的脾脏细胞与吞噬细胞混合培养一段时间,测定54Cr的释放率”可推知:感染了H1N1病毒的小鼠可以产生相应的效应T淋巴细胞,其与靶细胞结合,可使靶细胞裂解,靶细胞裂解后才可以释放54Cr,因此小鼠体内的吞噬细胞是H1N1病毒侵染的宿主细胞(靶细胞)。据②⑤表格数据分析可知,感染了H1N1病毒的吞噬细胞的54Cr的释放率远远大于未感染H1N1病毒的吞噬细胞的54Cr的释放率,说明经免疫后的效应T细胞对未感染H1N1病毒的吞噬细胞没有裂解作用。据②、③组及⑤、⑥组的实验数据可知,同一品系的脾脏细胞与感染H1N1病毒的吞噬细胞混合培养,吞噬细胞的54Cr的释放率远远大于不同品系间的两种细胞的混合培养时吞噬细胞的54Cr的释放率,说明经免疫后的效应T细胞只能裂解同一品系中受病毒感染的吞噬细胞。
    3.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的工作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其中正反馈调节是指反馈信息不是制约控制部分的活动,而是促进与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负反馈调节是指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的作用方向相反,因而可以纠正控制信息的效应。根据正反馈与负反馈的概念可知,效应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诱导更多效应T细胞生成,则这是一个正反馈调节过程。
    14.答案:(1)免疫活性物质胰腺一
    (2)浆细胞蛋白质抑制病原体的繁殖或对让体细胞的黏附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解析:
    15.答案:1.活细胞; 2.抗体; 同种;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接种病毒; 疫苗(含疫苗的接种物) ; 等量的不同浓度的病毒; 低; 高
    解析:病毒营寄生生活,不能用普通培养基培养,只能用活细胞(如活鸡胚、培养的动物细胞等)进行培养;在制备疫苗时,有两点要求:第一,疫苗进入动物体后,不能引起动物患病;第二,能刺激动物体,使其产生抗体。这就意味着制备疫苗时,必须使其核酸失活(或不要其核酸),丧失感染能力,但不能使蛋白质失活,使其保持抗原的特点。病毒进入动物体后,要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才能被消灭。
    组别
    效应T细胞的来源
    吞噬细胞的来源
    吞噬细胞的54Cr的释放率(%)
    品系
    是否注射H1N1
    感染了 H1N1病毒
    未感染H1N1病毒

    A

    A
    49.6*2.5
    43.5±1.6

    A

    A
    77.5 ±4.2
    47.0±3.5

    A

    Q
    44.0±2.9
    41.0±2.4

    Q

    Q
    46.5 ±3.6
    44.4*6.2

    Q

    Q
    72.5 ±5.2
    40.0*2.9

    Q

    A
    52.9 ±3.0
    48.6*3.9

    相关试卷

    【新教材】2022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同步检测: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7讲 免疫调节 能力提升B卷:

    这是一份【新教材】2022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同步检测: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7讲 免疫调节 能力提升B卷,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教材】2022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同步检测: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8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基础训练B卷:

    这是一份【新教材】2022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同步检测: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8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基础训练B卷,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教材】2022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同步检测: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7讲 免疫调节 基础训练A卷:

    这是一份【新教材】2022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同步检测: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7讲 免疫调节 基础训练A卷,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