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新教材】2022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同步检测(一)(共96份)
【新教材】2022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同步检测:必修2分子与细胞 综合检测题 能力提升03
展开这是一份【新教材】2022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同步检测:必修2分子与细胞 综合检测题 能力提升03,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综合检测题 能力提升03卷
考试范围:必修2全册 考试时间:90分钟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果蝇的红眼对白眼为显性,由位于Ⅹ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一只红眼雌果蝇,为判断它是否是杂合子,两位同学设计了如下两种不同的方案。
方案一:任选一只红眼雄果蝇与该果蝇杂交,再根据子代来判断。
方案二:任选一只白眼雄果蝇与该果蝇杂交,再根据子代来判断。
能达成实验目的的方案是( )
A.仅方案一B.仅方案二
C.方案一和方案二均可以D.方案一和方案二均不行
2.人类秃发遗传由一对等位基因b+和b控制,b+b+表现正常,bb表现秃发,杂合子b+b在男性中表现秃发,而在女性中表现正常;一对夫妇丈夫秃发妻子正常,生育一秃发儿子和一正常女儿。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根据题意可以确定丈夫的基因型为bb,妻子的基因型为b+b
B.秃发儿子和正常女儿的基因型分别是bb和b+b
C.若秃发儿子和正常女儿基因型相同,父母一定是纯合子
D.这对夫妇再生一女儿是秃发的概率是0或25%或50%
3.在豌豆杂交实验中,为防止自花传粉应( )
A.将花粉涂在雌蕊柱头上B.采集另一植株的花粉
C.除去未成熟花的雄蕊D.人工传粉后套上纸袋
4.孟德尔遗传规律包括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基因的分离定律是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为基础的
B.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用于分析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
C.大肠杆菌遗传性状的遗传也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D.基因的分离定律发生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合子形成的过程中
5.果蝇的体色(黑体、灰体)、翅长(长翅、残翅)和眼色(红眼、白眼)各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三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现将一对黑体长翅红眼果蝇杂交,发现F1的雌果蝇中灰体残翅红眼果蝇占1/16,F1的雄果蝇中黑体长翅白眼果蝇占9/33。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注:若涉及伴性遗传,不考虑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 )
A.黑体、长翅、红眼为显性,且控制翅形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B.F1中的黑体长翅果蝇占1/4
C.让F1自由交配,得到的F2中黑体长翅:灰体长翅=6:1
D.若让一对黑体残翅白眼果蝇杂交,则后代可能有75%的黑体残翅白眼果蝇
6.1923年萨顿发现,孟德尔定律中描述的遗传因子(即基因)的行为和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有着平行的关系。下列不属于依据的是( )
A.染色体和基因在体细胞中都成对存在,在配子中都只有成对中的一个
B.形成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进入配子,也有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进入配子
C.细胞内的基因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D.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染色体和基因都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完整性
7.下列配子的产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的异常行为密切相关的是( )
A.基因型为的个体产生、的配子
B.基因型为的雄性个体产生的异常精子
C.基因型为的雌性个体产生的异常卵细胞
D.基因型为的个体产生、、、四种配子
8.孟德尔运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遗传定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孟德尔提出问题源于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实验
B.“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属于作出的假说
C.为了验证假说,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自交实验
D.与类比推理法相比,假说—演绎法所得结论更可靠
9.鸡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羽毛颜色由位于Z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芦花对非芦花为显性。现有一只雌性芦花鸡与一只雄性非芦花鸡杂交,F1雌雄鸡相互交配得到F2。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鸡的芦花与非芦花的基因型共有5种 B.F1雄性芦花鸡:雌性非芦花鸡=l:1
C.F2雏鸡可以根据羽毛的特征区分性别 D.F2芦花鸡:非芦花鸡=1:1
10.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妻,夫妻双方的父亲都是红绿色盲。这对夫妻如果生育后代,则理论上( )
A.女儿正常,儿子中患红绿色盲的概率为1
B.儿子和女儿中患红绿色盲的概率都为1/2
C.女儿正常,儿子中患红绿色盲的概率为1/2
D.儿子正常,女儿中患红绿色盲的概率为1/2
11.人类进入 20 世纪后,在遗传物质基础的研究上取得了很多重大突破,下列有关脱氧核苷酸、基因、DNA以及染色体关系的描述中 , 错误的是()
A.大部分随机排列的脱氧核苷酸序列都不曾出现在生物体内 , 因此基因不会是碱基随机排列成的 DNA 片段
B.脱氧核苷酸是 DNA 的化学组成单位 , 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 , 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C.基因与 DNA 都是描述遗传物质的概念,基因侧重对遗传物质的功能描述, DNA 侧重对遗传物质的化学组成的描述
D.生物界每个特定的 DNA 分子的碱基排列顺序都是千变万化的 , 这体现了 DNA 分子的多样性
12.有人参照孟德尔的实验方法开展了玉米种子的萌发实验。玉米幼苗的绿色(A)和黄色(a)是一对相对性状。他分别在光照和黑暗的条件下播种100粒种子,在其他条件适宜且相同的情况下,获得如下实验结果。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两组实验对照,说明光是决定幼苗颜色的最根本原因
B.生物性状由遗传因子决定,也受环境条件影响
C.黑暗环境下全为黄色幼苗,说明该性状遗传不符合分离定律
D.光照条件下绿色幼苗:黄色幼苗≈3:1,说明该性状遗传符合分离定律
13.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是关于探究什么才是遗传物质的两个经典实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两个实验均采用了对照实验和同位素标记的方法
B.两个实验的关键设计思路都是把DNA与蛋白质分开,单独观察其结果
C.赫尔希与蔡斯同时采用35S和32P分别对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
D.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4.下列对“证明遗传物质本质”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格里菲斯的实验中,把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活的R型细菌混合注射给小鼠后小鼠死亡,原因是小鼠体内大部分R型细菌完成了转化
B.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本质是R型细菌发生了基因突变
C.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用35S标记噬菌体的一组,最后离心的结果是上清液的放射性很低而沉淀物放射性很高
D.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保温时间不能过长,否则子代噬菌体会从宿主细胞中释放出来,导致实验结果异常
15.用15N标记了两条链含有1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个,该DNA分子在含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3次。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DNA分子含有的氢键数目是260个
B.该DNA分子复制3次共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320个
C.子代DNA分子中含15N的单链与含14N的单链之比为1︰7
D.子代DNA分子中含15N的DNA分子与含14N的DNA分子之比为1︰4
16.科学家在人体快速分裂的活细胞(如癌细胞)中发现了DNA的四螺旋结构,形成该结构的DNA单链中富含G,每4个G之间通过氢键(解旋酶能打开该键)等作用力形成一个正方形的“G-4平面”,继而形成立体的“G-四联体螺旋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G-四联体螺旋结构”是DNA单链螺旋而成的高级结构
B. 该结构可能在DNA复制或转录过程中形成
C. 该结构中(A+G)/(T+C)的值与DNA双螺旋中的比值相等且都等于1
D. 该结构的发现为癌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17.下图为某果蝇染色体上相关基因转录的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由图可知,一个DNA上不同基因的转录模板可能在DNA的不同链上
B.图示过程与mRNA的翻译过程的碱基互补配对现象一致
C.图中mRNA可直接与核糖体结合,边转录边翻译以提高效率
D.果蝇细胞质中一个核糖体上可结合多个mRNA,以提高翻译的效率
18.由于基因中某个位点突变,使野生型大肠杆菌(his+)转变为组氨酸缺陷型突变株(his-),下表是his+和 his-的相关基因中控制某氨基酸的突变位点的碱基对序列。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部分密码子 组氨酸:CAU、CAC; 色氨酸:UGG;苏氨酸:ACC、ACU、ACA、ACG;终止密码:UGA、UAA、UAG。
A.上述实例体现了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进而控制组氨酸的合成
B.控制产生组氨酸所需的酶的基因,在转录时所用的模板链为②号链
C.his+菌株控制产生组氨酸所需的酶中一定含有苏氨酸
D.his-菌株中控制上述有关酶的基因突变后导致翻译提前终止
19.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共同点是( )
A.产生了新的基因B.产生了新的基因型
C.都属于可遗传变异D.改变了基因的遗传信息
20.央视一则报道称,有的孕妇防辐射服不仅不能防辐射,反而能够聚集辐射。辐射对人体危害很大,可能导致基因突变。下列选项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可能造成某个基因的缺失
B.辐射能导致人体遗传物质发生定向改变
C.环境所引发的变异可能为可遗传变异
D.DNA中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都会导致基因突变
21.下列关于单倍体、二倍体及染色体组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单倍体生物的体细胞中都没有同源染色体
B.21三体综合征患者的体细胞中有三个染色体组
C.人的初级卵母细胞中的一个染色体组中可能存在等位基因
D.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幼苗的芽尖后,芽尖的细胞中都含有4个染色体组
22.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伴X显性遗传(D、d表示等位某因)。丈夫正常的孕妇(甲)为该病患者。现用放射探针对孕妇(甲)及其丈夫和他们的双胞胎孩子进行基因诊断(检测基因d的放射探针为d探针,检测基因D的放射探针为D探针),诊断结果如图(空圈表示无放射性,深色圈放射性强度是浅色圈的2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个体1、3为性别不同的双胞胎孩子
B.抗维生素D佝偻病具有交叉遗传特点
C.孕妇和个体2的基因型分别是XDXd、XdY
D.个体1与正常异性婚配,所生女儿有一半患病
23.现有两个非常大的某昆虫种群,个体间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无突变,自然选择对A和a基因控制的性状没有作用。种群1的A基因频率为80%,a基因频率为20%;种群2的A基因频率为60%,a基因频率为40%。假设这两个种群大小相等,地理隔离不再存在,两个种群完全合并为一个可随机交配的种群,则下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是( )
A.75%B.50%C.42%D.21%
24.狮子鱼多分布于温带靠海岸的岩礁或珊瑚礁内,但在马里亚纳海沟7000米以下的深海环境(该环境具有高压、终年无光等特殊极端条件)生存着通体透明的一个新物种——超深渊狮子鱼。我国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超深渊狮子鱼基因组中与色素、视觉相关的基因发生了大量丢失,这些遗传变异共同造成了这一物种的奇特表现型和对超深渊极端环境的适应能力。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超深渊狮子鱼基因组中与色素、视觉相关的基因发生了大量丢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
B.超深渊狮子鱼与温带靠海岸分布的狮子鱼基因库存在明显差异
C.种群基因库的改变必将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D.群体中出现可遗传的有利变异和环境的定向选择是适应形成的必要条件
25.某小岛上的部分原种昆虫逐渐进化成新种的昆虫,对该生物进化过程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该原种昆虫进化过程中自然选择和变异都是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B. 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C. 共同进化的结果是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所谓共同进化就是指不同生物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D. 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和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
二、填空题
26.某雌雄同株植物花色产生机理为:白色前体物→黄色→红色,其中A基因(位于2号某雌雄同株植物花色产生机理为:白色前体物→黄色→红色,其中A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控制黄色,B基因(位于5号染色体上)控制红色。研究人员用纯种白花和纯种黄花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实验结果如下表中甲组所示。
(1)根据甲组实验结果,可推知控制花色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________定律。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和________。
(2)研究人员某次重复该实验,结果如表中乙组所示。经检测得知,乙组F1的2号染色体部分缺失。研究人员据此提出假说:含该缺失染色体的某一种性别的配子致死。则发生染色体缺失的是________(填“A”或“a”)基因所在的2号染色体,乙组中F1的2号染色体的缺失部分________(填“包含”或“不包含”)A或a基因。
(3)若要进一步探究是雄配子致死还是雌配子致死,请以亲本中的白花植株和乙组中的F1红花植株为材料,设计相互印证的两组实验加以证明。(写出实验思路、结果和结论)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测结果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科学家布里吉斯发现白眼雌果蝇和红眼雄果蝇杂交所产生的子一代中发现了白眼雌果蝇,并且2000~3000只红眼雌果蝇中就会出现一只白眼雌果蝇,同样2000~3000只白眼雄果蝇中也会出现一只红眼雄果蝇。已知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与性别的对应关系如表(其他性染色体组成的个体胚胎致死),其中XO雄性个体不育。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人员对异常性状的出现提出了两种假设:第一种是控制果蝇红白眼的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第二种是减数分裂时性染色体发生了染色体变异。为探究变异类型,请以题干中果蝇为材料,设计一次杂交实验进行判断(要求写明实验设计思路、实验现象及结论)。__________
(2)若果蝇的有眼无眼基因由常染色体上的A/a控制,现有一无眼雌果蝇和红眼雄果蝇,杂交子一代的发现型为无眼雌果蝇:红眼雌果蝇:无眼雄果蝇:红眼雄果蝇:白眼雄果蝇=2:2:2:1:1。
①根据以上实验结果是否可以判断有眼为显性性状,为什么?__________
②请以子代果蝇为材料,进行一代杂交实验,判断有眼无眼性状的显隐性关系(要求写明实验设计思路、实验现象及结论)。__________
28.阅读下表内容,围绕细胞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中生物大分子的合成来完成下表。
(1)_________ (2) _________ (3) _________ (4) _________ (5) _________ (6)_________
29.遗传学上的平衡种群是指在理想状态下,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都不再改变的大种群。某种马的平衡种群中,皮毛颜色(栗色和黑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回答下列问题。
(1)在马的种群基因库中,A基因的频率是指_________平衡种群保持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不改变,需要满足的条件是:种群非常大、所有雌雄个体间都能自由交配并产生后代、没有迁入和迁出_______、________。
(2)若该马的平衡种群由AA、Aa和aa三种基因型的个体组成,且这三种基因型个体数量之比为1:4:4,那么该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是_______。该平衡种群随机交配三代后获得F3,则F3代显性个体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
(3)假设母马每胎只能生育一匹小马,请通过一代杂交实验完成皮毛颜色性状的显隐性判断,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结果及结论。
三、实验题
30.已知红玉杏花朵颜色由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A基因控制色素合成,该色素随液泡中细胞液pH降低而颜色变浅。B基因与细胞液的酸碱性有关。其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见下表。
(1)纯合白色植株和纯合深紫色植株作亲本杂交,子一代全部是淡紫色植株,该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认为A、a和B、b基因是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也有人认为A、a和B、b基因分别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利用淡紫色红玉杏(AaBb)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步骤:让淡紫色红玉杏(AaBb)植株自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红玉杏花的颜色和比例(不考虑交叉互换)。
实验预测及结论:
①若子代红玉杏花色为_____________,则A、a和B、b基因分别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②若子代红玉杏花色为________________,则A、a和B、b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A和B在一条染色体上。
③若子代红玉杏花色为__________________,则A、a和B、b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A和b在一条染色体上。
(3)若A、a和B、b基因分别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淡紫色红玉杏(AaBb)自交,F1中白色红玉杏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其中纯种个体占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
2.答案:D
解析:
3.答案:C
解析: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将花粉涂在雌蕊柱头上,说明雌蕊已经成熟,此时已经完成了自花传粉,A错误;采集另一植株的花粉,不能阻止其自花传粉,B错误;花蕾期,除去未成熟花的雄蕊,可以防止自花传粉,C正确;人工传粉后套上纸袋,可以防止异花传粉,D错误。
4.答案:B
解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以基因分离定律为基础的,A错误;
B、基因自由组合定律适用范围是两对或两对以上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遗传,B正确;
C、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生物无细胞核,其遗传性状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错误;
D、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形成配子的过程中,D错误。
故选B。
5.答案:D
解析:假设控制体色、翅长和眼色的基因分别为A和a、B和b、C和c。由题意可知,一对黑体长翅红眼果蝇杂交,F1的果蝇中出现灰体、残翅、白眼性状,所以黑体、长翅、红眼为显性性状,如果黑体、灰体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那么亲本杂交组合为BbCcXAXa×BbCcXAY,F1的雌果蝇中灰体残翅红眼果蝇占1/4×3/4×0=0,雄果蝇中黑体长翅白眼果蝇占3/4×1/4×1/2=3/32;如果长翅、残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那么亲本杂交组合为AaCcXBXb×AaCcXBY,F1的雌果蝇中灰体残翅红眼果蝇占1/4×3/4×0=0,雄果蝇中黑体长翅白眼果蝇占3/4×1/4×1/2=3/32;如果红眼、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那么亲本杂交组合为AaBbXCXc×AaBbXCY,F1的雌果蝇中灰体残翅红眼果蝇占1/4×1/4×1=1/16,雄果蝇中黑
体长翅白眼果蝇占3/4×3/4×1/2=9/32,由以上分析可知,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由亲本组合AaBbXCXc×AaBbXCY,可推出F1中的黑体长翅果蝇占3/4×3/4=9/16;F1自由交配,通过逐对分析求出基因频率,F1中的AA:Aa:aa=1:2:1,所以A的基因频率为1/2,a的基因频率也为1/2,所以F2中A_基因型频率为3/4,aa基因型频率为1/4,同理可得,F2中B_基因型频率为3/4,bb基因型频率为1/4,因此F2中黑体长翅:灰体长翅=A_B_:aaB_=(3/4×3/4):(1/4×3/4)=3:1;若让一对黑体残翅白眼果蝇杂交,则基因型组合为A_bbXcXc×A_bbXcY,当组合为AabbXcXc×AabbXcY时,则后代的黑体残翅白眼果蝇所占比例为3/4×1×1=3/4=75%。
6.答案:C
解析:
7.答案:B
解析:基因型为的个体产生、的配子是基因突变的结果;基因型为的雄性个体产生的异常精子,是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同源染色体和没有分离,而是同时进溶入到次级精母细胞中;基因型为的雌性个体产生的异常卵细胞,是由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条X染色体同时进入到卵细胞中;基因型为的个体产生、、、四种配子是正常的情况。
8.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査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査考生的理解能力。孟德尔根据纯合亲本杂交,后代只出现一种表现塑,以及 F1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从而提出问题,A正确;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属于假说的内容,B正确;为了验证假说,孟德尔设计了测交实验,C错误;假说一演绎法通过测交实验进行了验证,因而,该方法所得结论比类比推理法更可靠,D正确。
9.答案:C
解析:
10.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红绿色盲的遗传规律。红绿色盲是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假设红绿色盲是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由于该夫妇都表现正常,则丈夫的基因型为XBY,但妻子的父亲患红绿色盲,则妻子的基因型为XBXb,因此,这对夫妻所生女儿正常儿子(XBY、XbY)患红绿色盲的概率是1/2,C正确。
11.答案:D
解析:生物界大部分随机排列的脱氧核苷酸序列都不曾出现在生物体内,因此真正的基因不会是减基随机排列成的 DNA片段,故A项正确;脱氧核苷酸是DNA的化学组成单位, 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故B项正确;基因与DNA都是描述遗传物质的概念,基因侧重对遗传性状的控制这一功能描述,DNA侧重对遗传物质的化学组成的描述,故C项正确;生物界不同的DNA分子的碱基排列顺序是千变万化的,这体现了 DNA分子的多样性,而每个特定的DNA分子都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这体现了 DNA分子的特异性,故D项错误。
12.答案:B
解析:B、生物的性状受遗传物质的控制,但同时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如黑暗条件下100粒种子全部发育为黄色幼苗,但在光照条件下,有绿色个体的出现,说明A-的个体在黑暗条件下不能形成叶绿素,B正确;
A、遗传物质是决定幼苗颜色的最根本原因,如aa的个体在光下和黑暗条件下均发育为黄色,A错误;
C、黑暗条件只是影响个体的表现型,对基因的传递规律不影响,仍符合分离定律,C错误;
D、光照条件下绿色幼苗∶黄色幼苗≈3∶1,只能说明100粒种子中的基因型可能为AA、Aa、aa,其中A-的为75粒,而aa的为25粒,不能说明该性状遗传符合分离定律,D错误。
1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相关内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没有采用同位素标记的方法;离心管的沉淀物中留下被感染的大肠杆菌,该实验标记的是T2噬菌体的蛋白质,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后未经搅拌,则仍然吸附在大肠杆菌表面的35S标记的噬菌体在离心后会出现在沉淀物中,导致上清液的放射性强度下降,两个实验的关键设计思路都是把DNA 与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观察各自的作用;赫尔希与蔡斯分別采用35S和32P分别对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14.答案:D
解析:
15.答案:B
解析:已知用I5N标记的双链DNA分子共有A+T+G+C=200个碱基,其中C有60个。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推知,在该DNA分子中,C=G=60个,A=T=40个。在每个DNA分子中,碱基对A与T之间有2个氢键,碱基对C与G之间有3个氢键,因此该DNA分子含有的氢键数目是3×60+2×40=260个,A项正确;若该DNA分子在含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3次,则共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数=(23-1)×40=280个,B项错误;该DNA分子在含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3次,共产生23=8个DNA分子,依据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原则,在这8个DNA分子中,有2个DNA分子的一条链含15N、另一条链含14N,有6个DNA分子的两条链均含14N,因此子代DNA分子中含15N的单链数与含14N的单链数之比为2︰14=1︰7,含15N的DNA分子数与含14N的DNA分子数之比为2︰8=1︰4,C、D两项正确。
16.答案:C
解析:
17.答案:A
解析:由图可知一个DNA上不同基因的转录模板可能在DNA的不同链上,A正确;图示过程与mRNA翻译的过程相比,存在特有的T与A配对,B错误;图中mRNA转录完成后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才能与核糖体结合,C错误;果蝇细胞质中一个mRNA上可结合多个核糖体以提高效率,D错误。
18.答案:C
解析:
19.答案:C
解析:只有基因突变能产生新基因,A错误。基因重组不能产生新基因,但能产生新的基因型,B错误。三者都是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变异,都属于可遗传的变异,C正确。只有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重组与染色体变异不改变基因所携带的遗传信息,D错误。
20.答案:C
解析:
21.答案:C
解析: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的个体,若是多倍体生物的单倍体,则可以含多个染色体组,存在同源染色体,A项错误;21三体综合征患者的体细胞中有两个染色体组,21号染色体有三条,B项错误;人的初级卵母细胞中的基因已经复制,如果发生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则在一个染色体组中可能存在等位基因,C项正确;多倍体通常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使其染色体加倍,但不一定都加倍,D项错误。
22.答案:D
解析:题图中空圈代表无放射性,深色圈放射性强度是浅色圈的2倍,则图中孕妇甲既含有D基因,也含有d基因,其基因型为 XDXd;个体1只含有D基因,不含d基因, 基因型为XDY;个体2只含有d基因,不含 D基因,基因型为XdY;个体3只含有d基 因,不含D基因,且放射性强度是浅色圈的 2倍,基因型为XdXd。个体1、3为双胞胎孩子,但基因型不同,二者性别不同.A正确;交叉遗传指男性患者的致病基因来自母亲,又必定传给女儿,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男患者的致病基因来自其母亲,该男患者必将致病基因传给其女儿,具有交叉遗传特点,B正确; 由前面分析可知,孕妇甲和个体2的基因型分别是XDXd、XdY,C正确;个体1的基因型为XDY,其与表现正常的女性(XdXd) 婚配,个体1一定将致病基因传给其女儿, 故其女儿全部患病,D错误。
23.答案:C
解析:由于两个种群的个体数相同,因此两个种群合成一个种群后,该种群A的基因频率=(80%+60%)÷2=70%,a的基因频率=(20%+40%)÷2=30%。由题意知,该种群遵循遗传平衡定律,下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2×70%×30%=42%。
24.答案:C
解析:
25.答案:D
解析:A、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变异是不定向的,A错误;
B、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B错误;
C、共同进化就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C错误;
D、突变和基因重组、选择和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D正确。
故选:D。
26.答案:(1)自由组合(或分离和自由组含);aaBB;AAbb(2)A;不包含
(3)思路:用这两种植株进行正反交实验,分别观察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
结果和结论:若红花作父本时,后代全为白花,而红花作母本时,后代中既有红花也有白花,则为雄配子致死;若红花作父本时,后代中既有红花也有白花,而红花作母本时,后代全为白花(即:正反交实验现象与上述结果相反),则为雌配子致死
解析:
27.答案:(1)实验设计思路:让子一代中出现的白眼雌果蝇与正常的红眼雄果蝇进行杂交,统计子代的性别比例。实验现象及结论:若子代中雌:雄=1:1,则发生了基因突变;若子代中雌:雄=5:3,则发生了染色体变异。
(2)①否,因为无论有眼为显性还是无眼为显性,后代中都可能出现上述比例
②实验设计思路:选择子代中无眼雌果蝇与无眼雄果蝇(或有眼雌果蝇和有眼雄果蝇)进行杂交,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实验现象及结论:若子代全部为无眼,则无眼为隐性,有眼为显性;若子代中无眼:有眼=3:1,则无眼为显性,有眼为隐性(或若子代全部为有眼,则有眼为隐性,无眼为显性;若子代中有眼:无眼=3:1,则有眼为显性,无眼为隐性)。
解析:(1)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假设红眼由B基因控制,白眼由b基因控制,如果特殊表现型的产生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那么亲代个体的基因型为XbXb和XBY,子代白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bXb,红眼雄果蝇基因型为XBY;如果特殊表现型的产生是由性染色体数目变异引起的,那么亲代个体的基因型为XbXb和XBY,子代白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bXbY,红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BO。方法一:子代白眼雌果蝇与亲代红眼雄果蝇杂交,统计子代表现型及比例。若子代红眼都是雌性,白眼都是雄性,则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若子代雄性中出现红眼,则说明是由染色体变异引起的。
(2)①判断显隐性两种常用的方法有定义法(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若子代只有一种表现型,则该表现型为显性性状)和自交法(3:1性状分离比)。根据题意分析,只能选用第二种方法。只需要看A/a这对等位基因即可,不需要考虑另外一对位于X染色体上的眼色基因。因为亲本有相对性状的个体杂交后代,具有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不能判断有眼为显性性状,当有眼性状为隐性性状时,后代中同样可以出现相应的表现型及比例。②亲本杂交子代中有两种表现型,并且比例为1:1,说明亲本中显性个体和子代中的显性个体一定为杂合子,所以让子代中相同表现型的雌雄个体相互杂交,看子代是否发生性状分离就能判断显隐性。
28.答案:(1)脱氧核糖核苷酸
(2)氨基酸
(3)能量 RNA聚合酶
(4)密码子和反密码子(A-U U-A G-C C-G)
(5)基因的一条链
(6)RNA
解析:
29.答案:(1).A基因占A、a基因总数的比率;不产生突变,不发生自然选择;
(2)2/3;1/5; (3)方案一:选择多对黑色(或栗色)马交配,若子代均为黑色(或栗色),则说明黑色(或栗色)为隐性,若子代中出现栗色(或黑色),则说明黑色(或栗色)为显性方案二:选择多匹栗色马和多匹黑色马交配,若子代中黑色多于栗色,则说明黑色为显性,若子代中栗色多于黑色,则说明栗色为显性方案三:选择一匹栗色(或黑色)雄马和多匹黑色(或栗色)雌马交配,若子代都为栗色或黑色)或栗色:黑色=1:1,则栗色(或黑色)是显性,若子代中全为黑色(或栗色)或黑色(或栗色)多于栗色(或黑色),则黑色(或栗色)为显性。
解析:
30.答案:(1)AABB×AAbb或aaBB×AAbb
(2)深紫色:淡紫色:白色=3:6:7 淡紫色:白色=1:1 深紫色:淡紫色:白色=1:2:1 (3)5 3/7
解析:(1) 依表中信息可知:纯合白色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aaBB和aabb,纯合深紫色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二者杂交,产生的子一代全部是淡紫色植株(A_Bb),说明亲本纯合白色植株的基因型中必然含有B基因,所以该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是:AABB×AAbb或aaBB×AAbb。
(2) ①若A、a和B、b基因分别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淡紫色红玉杏(AaBb)植株产生的配子及比例为AB:Ab:aB:ab=1:1:1:1,其自交子代红玉杏花色及比例为深紫色(3A_bb):淡紫色(6A_Bb):白色(3A_BB+3aaB_+1aabb)=3:6:7。
②若A、a和B、b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A和B在一条染色体上,则淡紫色红玉杏(AaBb)植株产生的配子及其比例为AB:ab=1:1,其自交子代红玉杏花色及比例为淡紫色(2AaBb):白色(1AABB+1aabb)=1:1。
③若A、a和B、b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A和b在一条染色体上,则淡紫色红玉杏(AaBb)植株产生的配子及其比例为Ab:aB=1:1,其自交子代红玉杏花色及比例为深紫色(1AAbb):淡紫色(2AaBb):白色(1aaBB)=1:2:1。
(3) 若A、a和B、b基因分别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淡紫色红玉杏(AaBb)自交,F1中白色红玉杏的基因型有5种,它们之间的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aaBb=1:1:1:2:2,其中纯种个体占3/7。
环境
绿色幼苗/株
黄色幼苗/株
黑暗
0
98
光照
72
25
组别
亲本
F1
F2
甲
白花×黄花
红花
红花:黄花:白花=9:3:4
乙
白花×黄花
红花
红花:黄花:白花=3:1:4
染色体组成
XX
XO
XXY
XY
性别
雌
雄
雌
雄
合成场所
主要在细胞核
主要在细胞核
核糖体
原料
(1)____
核糖核苷酸
(2)____
条件
能量、解旋酶、DNA聚合酶
(3)____
/
碱基配对原则
A-T T-A G-C C-G
A-U T-A G-C C-G
(4)____
模板
DNA的两条脱氧核苷酸连
(5)____
信使RNA
产物
DNA
(6)____
多肽链
基因型
A_bb
A_Bb
A_BB、aa_ _
表现型
深紫色
淡紫色
白色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教材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分子与细胞综合检测题能力提升02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三阶段减弱,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教材】2022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同步检测:必修2分子与细胞 综合检测题 能力提升02,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教材】2022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同步检测:必修1分子与细胞 综合检测题 能力提升2,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三阶段减弱,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