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高考复习常考题型:38化学平衡常数
展开www.ks5u.com
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高考复习常考题型:38化学平衡常数
一、单选题(共14题)
1.已知汽车尾气无害化处理反应为:2NO+2CO==N2+2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可使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降低
B.达到化学平衡时,化学反应已经停止
C.时,说明反应达到了化学平衡
D.单位时间内消耗CO和CO2的物质的量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
2.某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则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A. B. C. D.
3.时,反应的平衡常数。该温度下,测得某时刻容器内含,,和,此时该反应的状态是
A.刚好达到平衡 B.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C.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D.容器体积未知,无法判断
4.溶液与溶液发生反应:,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入苯,振荡,平衡不移动
B.加入固体,平衡正向移动
C.经苯2次萃取分离后,在水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呈血红色,表明该化学反应存在限度
D.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5.关于反应CH3COOH(l)+C2H5OH(l) ⇌CH3COOC2H5(l)+H2O(1) ΔH=-2.7 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化学反应方程式前后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和相等,所以反应的ΔS等于0
B.加入高效吸水剂有利于平衡正向移动,该反应平衡常数增大
C.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
D.因为反应的ΔH接近于0,所以温度变化对平衡转化率的影响不大
6.Cl2可用于生产漂白粉等化工产品。Cl2的制备方法有:
方法ⅠNaClO+2HCl(浓)=NaCl+Cl2↑+H2O;
方法Ⅱ4HCl(g)+O2(g)=2H2O(g)+2Cl2(g)ΔH=akJ·mol−1
上述两种方法涉及的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均能自发进行。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利用方法Ⅱ制备Cl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可以提高HCl的平衡转化率
B.提高,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C.若断开1molH-Cl键的同时有1molH-O键断开,则表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D.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7.以甲烷为原料合成甲醇的反应如下:
反应Ⅰ:
反应Ⅱ:
已知:℃时,反应Ⅱ的平衡常数数值为100;℃时,反应Ⅱ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测得、、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0.05、0.1、0.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Ⅰ中,使用催化剂可以减小,提高反应速率
B.反应Ⅱ中,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充入可提高原料气的反应速率及平衡转化率
C.由数据可判断反应Ⅱ的温度:
D.反应能量如图所示
8.在25 ℃时,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表所示:
物质
X
Y
Z
初始浓度/mol·L-1
0.1
0.2
0
平衡浓度/mol·L-1
0.05
0.05
0.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50%
B.反应前后压强之比为2:3
C.反应可表示为X(g)+3Y(g) ⇌2Z(g),其平衡常数为1600
D.改变温度可以改变此反应的平衡常数
9.在25 ℃时,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表:
物质
X
Y
Z
初始浓度/(mol·L-1)
0.1
0.2
0
平衡浓度/(mol·L-1)
0.05
0.05
0.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50%
B.反应可表示为X+3Y2Z,其平衡常数为1600
C.增大压强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
D.改变温度可以改变此反应的平衡常数
10.在恒压、NO和O2的起始浓度一定的条件下,催化反应相同时间,测得不同温度下NO转化为NO2的转化率如图中实线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无法判断反应的的正负
B.X点所示条件下,延长反应时间能提高NO转化率
C.Y点所示条件下,增加O2的浓度不能提高NO转化率
D.380℃下,转化率为50%,则平衡常数
11.O3是一种具有高效、洁净、方便、经济等优点的消毒剂.O3可溶于水,在水中易分解,产生的[O]为游离氧原子,有很强的杀菌消毒能力.常温常压下发生的反应如下:
反应①平衡常数为;
反应②平衡常数为;
总反应:平衡常数为K.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B.压强增大,减小
C.适当升温,可提高消毒效率 D.降低温度,总反应K增大
12.血红蛋白分子(Hb)在人体中存在如下过程:①Hb+O2=Hb(O2)K1;②Hb+CO=Hb(CO)K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高原地区含氧量低,因此该地区人体内的Hb数量普遍较高
B.人体吸入CO会造成缺氧,说明K2>K1
C.CO中毒时,需立即切断CO源,使K2变小
D.CO中毒时,可将病人移入高压氧舱
13.某可逆反应为2X(g)3Y(g)+Z(g),混合气体中X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温度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该反应平衡常数K减小
B.压强大小有P3>P2>P1
C.平衡后加入高效催化剂使Mr(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
D.在该条件下M点X平衡转化率为
14.化学反应Ⅰ、Ⅱ、Ⅲ在不同温度时达到平衡,其平衡常数如下表:
编号
化学方程式
温度
Ⅰ
1.47
2.15
Ⅱ
1.62
b
Ⅲ
a
1.68
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将铁粉磨细可以使平衡Ⅰ向右移动 B.反应Ⅱ、Ⅲ均为放热反应
C.升高温度,反应Ⅲ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
二、填空题(共5题)
15.已知下列两个反应:
反应Ⅰ I2+I-I ΔH1
反应Ⅱ II2+I- ΔH2
反应Ⅰ的化学平衡常数K1与温度的关系如表所示。
T/℃
5
15
25
35
50
K
1 100
841
689
533
409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反应Ⅱ的化学平衡常数为K2,在相同温度下,K1·K2=___________。
(2)反应Ⅰ的ΔH1___________(填“>”“=”或“<”)0,若采用升温,则I2的溶解速率会___________(填“加快”“减慢”或“不变”)。
(3)能判断反应Ⅰ已达到平衡的依据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容器中的压强不再改变
B.溶液的颜色不再改变
C.I-浓度不再变化
D.正、逆反应速率均为0
(4)某温度下,反应Ⅰ的化学平衡常数为800.在该温度下,向甲、乙、丙三个容积相同的容器中分别加入I2和I-,这两种物质的起始浓度如下。
起始浓度(mol·L -1)
甲
乙
丙
c(I2)
0.1
0.2
0.2
c(I-1)
0.2
0.1
0.2
反应速率最快的是___________(填“甲”“乙”或“丙”,下同),平衡时I2的转化率最大的是___________。
16.工业合成NH3的反应,解决了世界约三分之一的人粮食问题。
(1)已知:N2+3H2⇌2NH3,且该反应的v正=k正·c(N2)·c3(H2),v逆=k逆·c2(NH3),则反应N2+H2⇌NH3的平衡常数K=_______(用k正和k逆表示)。
(2)已知合成氨的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常数会减小,则该反应的正反应活化能E1和逆反应活化能E2的相对大小关系为:E1_______E2。(填“>”、“<”或“=”)。
(3)从化学反应的角度分析工业合成氨气采取30 MPa~50 MPa高压的原因是_______。
(4)500 ℃时,向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1 mol N2和3 mol H2,模拟合成氨的反应,容器内的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
0
10
20
30
40
+∞
压强/MPa
20
17
15
13.2
11
11
①达到平衡时N2的转化率为_______。
②用压强表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p=_______(Kp等于平衡时生成物分压幂的乘积与反应物分压幂的乘积的比值,某物质的分压=总压×该物质的物质的量分数)。
③随着反应的进行合成氨的正反应速率与NH3的体积分数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若升高温度再次达到平衡时,可能的点为_______(从点“A、B、C、D”中选择)
17.顺-1,2-二甲基环丙烷和反-1,2-二甲基环丙烷可发生如图转化:
该反应的速率方程可表示为:v(正)=k(正)c(顺)和v(逆)=k(逆)c(反),k(正)和k(逆)在一定温度时为常数,分别称作正,逆反应速率常数。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t1温度下,,,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值K1=_______;该反应的活化能Ea(正)小于Ea(逆),则_______0(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2)t2温度下,图中能表示顺式异构体的质量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填曲线编号),平衡常数值K2=_______;温度t2_______t1(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18.甲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具有开发和应用的广阔前景。工业上使用水煤气(CO与H2的混合气体)转化成甲醇,反应为CO(g)+2H2(g)CH3OH(g)。
(1)CO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P1、P2的大小关系是P1______P2(填“>、<或=”)。
②A、B、C三点的平衡常数KA,KB,KC的大小关系是______。
③下列叙述能说明上述反应能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填代号)。
a.v正(H2)=2v逆(CH3OH)
b.CH3OH的体积分数不再改变
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d.同一时间内,消耗0.04molH2,生成0.02molCO
(2)在T2℃、P2压强时,往一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内,充入0.3molCO与0.4molH2发生反应。
①此时的浓度平衡常数K=_____;平衡后再加入1.0molCO后重新到达平衡,则CO的转化率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CO与CH3OH的浓度比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②若以不同比例投料,测得某时刻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如下,CO:0.1mol、H2:0.2mol、CH3OH:0.2mol,此时v(正)_____v(逆)(填“>、<或=”)。
③若P2压强恒定为p,则平衡常数Kp=_____(Kp用气体平衡分压代替气体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气体的物质的量分数,整理出含p的最简表达式)。
19.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基本化工产品,接触法制硫酸生产中的关键工序是SO2的催化氧化:
2SO2(g)+O2(g) 2SO3 △H= -196 kJ/mol
回答下列问题:
(1)某温度下,SO2平衡转化率α与体系总压强p的关系如图(a)所示。
①将2.0 mol SO2和 1.0 mol O2置于10 L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平衡后,体系总压强为0.10 MPa。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等于___________
②平衡状态由A变到B时,平衡常数KA ___________KB(填“>” “<”或“=”)。
(2)在密闭容器中,原料气进料比例按SO2(g)、O2(g)和N2(g) 起始的物质的量分数分别为7.5%、10.5%和 82%,在0.5.MPa、2.5MPa和5.0MPa压强下,SO2平衡转化率α随温度的变化如图(b)所示。
①2.5MPa时,反应平衡常数K(500℃)___________K(600℃) (填“>” “<”或“=”)。
②反应在5.0MPa、550℃时的SO2平衡转化率α=_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
③影响SO2平衡转化率α的因素有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详解】
A.升高温度不论正反应还是逆反应,其反应速率都会升高,A项错误;
B.达到化学平衡时,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但不等于0,即化学反应没有停止,B项错误;
C.均表示正方向,不能体现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不能说明反应达到了化学平衡,C项错误;
D.化学计量数相等,则单位时间内消耗CO和CO2的物质的量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D项正确;
答案选D。
2.B
【详解】
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温度不变,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变,因此相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故答案为B。
3.B
【详解】
A.由反应的平衡常数可知,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是相等的,而此时各物质浓度是不相等的,则此时没有达到平衡,故A项错误;
B.水蒸汽的物质的量是其它物质的2倍,且水蒸汽是反应物,根据平衡常数,则此时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故B项正确;
C.水蒸汽的物质的量是其它物质的2倍,且水蒸汽是反应物,根据平衡常数,则此时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故C项错误;
D.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且无论容器体积是多少,水蒸气的浓度都是其它物质的2倍,因此是可以判断的,故D错误;
本题答案B。
4.C
【详解】
A.单质碘易溶于苯,加入苯,振荡,萃取,平衡向右移动,A错误;
B.加入固体,增大浓度,平衡向左移动,B错误;
C.溶液与溶液反应,经计算可知少量,经苯2次萃取分离后,在水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呈血红色,证明溶液中还存在,说明该化学反应存在限度,C正确;
D.平衡常数表达式中缺少,D错误;
答案为:C。
5.D
【详解】
A.不同的液体的熵不可能相等,即使化学计量数相同也不会相同的,因此反应前后熵变不为0,A错误;
B.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化学平衡常数不变,与改变的外界条件及平衡的移动方向无关,B错误;
C.根据平衡常数的含义可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C错误;
D.因为该反应的ΔH不大,所以温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不大,故改变温度对化学平衡转化率的影响就不大,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D。
6.C
【详解】
A.该反应一定条件下能自发,即可以满足ΔG=ΔH-TΔS<0,反应为气体系数之和减小的反应,ΔS<0,则只有ΔH<0才可能满足ΔG<0,所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HCl的转化率减小,A错误;
B.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B错误;
C.若断开1molH-Cl键的同时有1molH-O键断开,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C正确;
D.该反应中水为气态,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C。
7.C
【详解】
A.催化剂会改变化学反应过程中的活化能,不能改变焓变,故A错误;
B.反应Ⅱ中,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充入He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浓度或分压均不变,因此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不变,故B错误;
C.在℃时,反应Ⅱ的平衡常数数值为=200,该反应正向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会使化学平衡正向移动,平衡常数将增大,由此可知,故C正确;
D.根据盖斯定律可知,可由-(反应Ⅰ+反应Ⅱ)得到,因此= -(-90+247)kJ/mol= -157 kJ/mol,反应为放热反应,即该反应的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故D错误;
综上所述,说法正确的是C项,故答案为C。
8.B
【详解】
A.反应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0.1mol/L−0.05mol/L)/ 0.1mol/L=50%,故A正确;
B.在恒温密闭容器中,由PV=nRT,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则反应前后压强之比为(0.1+0.2):(0.05+0.05+0.1)=3:2,故B错误;
C.根据反应速率之比等于浓度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c(X):△c(Y):△c(Z):=0.05:0.15:0.1=1:3:2,则反应的方程式为X(g)+3Y(g) ⇌2Z(g),K= c2(Z)/ c(X)c3(Y) =0.12/(0.05×0.053)=1600,故C正确;
D.化学反应必然伴随着能量变化,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改变温度可以改变此反应的平衡常数,故D正确;
故选:B。
9.C
【分析】
由表中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可知,Z为生成物,X、Y为反应物,且消耗X、Y、Z的浓度比为(0.1-0.05):(0.2-0.05):(0.1-0)=1:3:2,则反应为X+3Y2Z,以此来解答。
【详解】
A.反应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100%=50%,故A正确;
B.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反应可表示为X+3Y2Z,25℃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1600,故B正确;
C.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系,因此平衡常数不变,故C错误;
D.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系,改变温度可以改变此反应的平衡常数,故D正确;
故选C。
10.B
【分析】
解本题时需要注意:实线中在最高点之前反应没有达到平衡状态,主要讨论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最高点之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可以研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详解】
A.随温度升高NO的转化率先升高后降低,说明温度较低时反应较慢,一段时间内并未达到平衡,分析温度较高时,已达到平衡时的NO转化率可知,温度越高NO转化率越低,说明温度升高平衡向逆方向移动,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分析该反应为放热反应,∆H<0,故A错误;
B.根据上述分析,X点时,反应还未到达平衡状态,反应正向进行,所以延长反应时间能提高NO的转化率,故B正确;
C.Y点,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此时增加O2的浓度,使得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可以提高NO的转化率,故C错误;
D.设NO起始浓度为amol/L,NO的转化率为50%,则平衡时NO、O2和NO2的浓度分别为0.5amol/L、(5×10-4-0.25a)mol/L、0.5amol/L,根据平衡常数表达式K=>=2000,故D错误;
故选B。
11.B
【详解】
A.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③=①+②,反应方程式相加,化学平衡常数相乘,所以,A正确;
B.化学平衡常数是温度的函数,当化学方程式确定时,K只与温度有关,所以压强增大,不变,B错误;
C.由题中信息:O3可溶于水,在水中易分解,产生的[O]为游离氧原子,有很强的杀菌消毒能力,可知[O]浓度越大杀菌消毒能力越好,升高温度,反应①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应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均增大[O]浓度,提高消毒效率,C正确;
D.总反应,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总反应K增大,D正确;
答案为:B。
12.C
【详解】
A.由Hb+O2=Hb(O2)可知,氧气浓度低,则Hb浓度较高,即高原地区含氧量低,因此该地区人体内的Hb数量普遍较高,A正确;
B.人体吸入CO会造成缺氧,说明Hb结合CO的能量强于氧气,相同条件下反应②程度更大,则K2>K1,B正确;
C.平衡常数K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K不变,因此CO中毒时,立即切断CO源,K2不变,C错误;
D.CO中毒时,可将病人移入高压氧舱,使Hb与氧气结合,使反应①正向移动,Hb浓度降低,反应②逆向移动,从而解毒,D正确;
选C。
13.D
【详解】
A.根据图象可知,升高温度,X的物质的量分数降低,说明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常数K增大,A项错误;
B.该可逆反应的正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反应,减小压强,X的物质的量分数减小,所以,压强大小关系有:P3<P2<P1,B项错误;
C.催化剂不会使平衡发生移动,故平衡后加入高效催化剂,Mr不变,C项错误;
D.由图可知,M点对应的平衡体系中,X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1,设起始时加入X的物质的量为1mol,反应过程中转化了2xmol,则有:
根据题意,有:,解得:x=,则M点时X的平衡转化率=,D项正确;
答案选D。
14.B
【详解】
的K1=c(CO)/c(CO2),的K2=[c(CO2)•c(H2)]/[c(CO)•c(H2O)],的K3=c(H2)/c(H2O),同温度下,K2=K3/K1,K3=K1•K2,979K平衡常数a=1.47×1.62≈2.38,1173K平衡常数b=1.68÷2.15≈0.78。
A.铁是固体,将铁粉磨细可以加快反应速率,但平衡不移动,故A错误;
B.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反应Ⅱ的平衡常数随温度升高减小,说明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Ⅲ平衡常数随温度升高减小,说明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故B正确;
C.计算得到平衡常数,反应Ⅲ平衡常数随温度升高减小,升高温度平衡逆向进行,故C错误;
D.计算分析可知a>b,故D错误;
故选B。
15.1 < 加快 BC 丙 甲
【分析】
(1)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平衡常数,反应Ⅰ、Ⅱ互为可逆反应,则其化学平衡常数互为倒数;
(2)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常数减小,说明平衡逆向移动,则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3)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百分含量以及由此引起的一系列物理量不变;
(4)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碘的浓度越小,碘的转化率越大。
【详解】
(1)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平衡常数,反应Ⅰ、Ⅱ互为可逆反应,则其化学平衡常数互为倒数,所以在相同温度下,K1·K2=1;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1。
(2)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常数减小,说明平衡逆向移动,则正反应是放热反应,△H<0;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所以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加快。
(3)A.该反应中没有气体,压强始终不变,则不能据此判断平衡状态,故A错误;
B.该反应中只有碘有颜色,当溶液的颜色不再改变时,碘浓度不变,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B正确;
C.反应前后碘离子浓度降低, 当I−浓度不再变化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C正确;
D. 化学平衡状态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为0,故D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选B、C。
(4)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碘的浓度越小,碘的转化率越大,根据表中数据知,丙中反应物浓度最大,所以反应速率最快,甲中碘浓度最小,所以转化率最大;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丙;甲。
16. < 加快反应速率,同时使平衡正向移动,提高原料气的利用率和产品的产率 90% 48 MPa-2 A
【详解】
(1)当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即v正=v逆,即k正·c(N2)·c3(H2)=k逆·c2(NH3) ,则反应N2+H2⇌NH3的平衡常数K= ;
(2)已知合成氨的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常数会减小,则说明升温平衡逆向移动,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则该反应的正反应活化能E1和逆反应活化能E2的相对大小关系为:E1
(4)假设到平衡时氮气转化浓度为x mol/L,则有
根据压强比等于物质的量比分析,有关系式: =,解x=0.45;
①达到平衡时N2的转化率为×100%=90%;
②用压强表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p= =48 MPa-2;
③合成氨的反应为放热反应,若升温,则反应速率增大,平衡逆向移动,氨气的体积分数减小,可能的点为A。
17.3 小于 B 大于
【详解】
(1)t1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时,v(正)=v(逆),则=1,代入数据可得=3,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值K1==3;该反应的活化能Ea(正)小于Ea(逆),说明断键吸收的能量小于成键释放的能量,所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则<0,故答案为:3;小于;
(2)随着反应的进行,顺式异构体的质量分数不断减少,符合条件的曲线是B;设顺式异构体的起始浓度为x,该可逆反应左右物质的化学计量系数相等,均为1,则平衡时,顺式异构体为0.3x,反式异构体为0.7x,所以平衡常数K2==,得K1>K2,对于放热反应,升高温度时,平衡向逆反应移动,K减小,所以温度t2>t1,故答案为:B;;大于。
18.< KA=KB>KC abd 400 减小 增大 >
【详解】
(1)①反应CO(g)+2H2(g)CH3OH(g)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在温度相同时,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CO的平衡转化率增大,则P1<P2,故答案为:<;
②由图可知,压强一定时,温度升高,CO的平衡转化率降低,说明平衡逆向移动,则该反应的正向ΔH<0,所以随着温度升高,该反应平衡常数减小,A、B、C三点的平衡常数KA,KB,KC的大小关系是:KA=KB>KC,故答案为:KA=KB>KC;
③a.当v正(H2)=2v逆(CH3OH)时,说明该反应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故a选;
b.CH3OH的体积分数不再改变时,说明该反应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故b选;
c.该反应过程中气体总质量和总体积都不变,则混合气体密度不变,当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c不选;
d.同一时间内,消耗0.04molH2,生成0.02molCO,说明该反应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故d选;
故答案为:abd;
(2)①在T2℃、P2压强时,往一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内,充入0.3molCO与0.4molH2发生反应,平衡时CO的平衡转化率为0.5,列出三段式
平衡常数K===400;平衡后再加入1.0molCO后平衡正向移动,但CO的转化率减小;CO与CH3OH的浓度比=,平衡正向移动,c(H2)减小,增大,故答案为:400;减小;增大;
②若以不同比例投料,测得某时刻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如下,CO:0.1mol、H2:0.2mol、CH3OH:0.2mol,Qc===200
③列出三段式
p(CO)=p=0.375p,p(H2)=p=0.25p,p(CH3OH)=p=0.375p,Kp===,故答案为:。
19.800L/mol = > 0.975 该反应正反应气体分子数减少,增大压强转化率提高,5MPa>2.5MPa=P2,P1=5MPa。 温度、压强和反应物的起始浓度(组成)或原料投料比。
【详解】
(1) 因为反应达平衡后,体系总压强为0.10MPa,所以平衡时二氧化硫的转化率为80%,则有,所以平衡浓度分别为除以体积10L,,从A点到B点温度不变,所以平衡常数相等。
(2)由图像可知温度越高二氧化硫转化率越小,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越高平衡常数越小,该反应正反应气体分子数减少,增大压强转化率提高,5MPa>2.5MPa=P2,P1=5MPa,由图像转化率为0.975,反应是非等体反应,所以温度压强均能影响二氧化硫的转化率,由图像原料投料比不同二氧化硫的转化率也不同。
2022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常考题型38化学平衡常数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常考题型38化学平衡常数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高考复习常考题型:01化学与STSE: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高考复习常考题型:01化学与STSE,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高考复习常考题型:43化学能与热能: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高考复习常考题型:43化学能与热能,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