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高考必考教材实验探究案新人教版专题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高考必考教材实验三__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探究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高考必考教材实验三__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探究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学案,共12页。
高考必考教材实验(三)——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任务驱动 探究突破任务1 实验原理(1)甲基绿和吡罗红对DNA和RNA的______不同 (2)盐酸
任务2 实验步骤任务3 实验注意的问题(1)实验材料的选择①取口腔上皮细胞之前,应先漱口,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不能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观察DNA与RNA分布的原因是: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不能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做材料的原因是: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________中含有紫色物质,会干扰实验的结果。(2)相关试剂的作用 试剂作用甲基绿使______呈现绿色吡罗红使______呈现红色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保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①改变______的通透性②使染色质中DNA与蛋白质分开蒸馏水①配制染色剂;②冲洗载玻片(3)实验误差分析误差1:低倍镜下观察不到细胞。原因分析:可能水解时细胞从载玻片上脱落,也可能冲洗时,细胞被水流冲走。误差2:视野中,细胞形态不完整。原因分析:可能制片时用蒸馏水替代了生理盐水,也可能水解时间过长。误差3:细胞质和细胞核的着色不明显或看不到着色的细胞。原因分析:染色时间过短或染色剂的配制不合理。任务4 研析深化教材,析因推理归纳,提升学科素养科学思维该实验不能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观察DNA与RNA分布的原因是什么? 科学探究甲基绿、吡罗红染色剂能否分开使用分别对DNA、RNA进行染色? 考向分类 对点落实 实验原理和实验选材的考查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可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2)以新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为材料,经处理和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可观察到红色的细胞核。( )(3)将载玻片用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处理后立即用染色剂染色。( )(4)观察时应选择染色均匀、细胞质色泽较深的区域。( )(5)冲洗载玻片时,要用蒸馏水的缓水流冲洗。( )(6)实验步骤为:制片→水解→染色→观察。( )2.[原创]下列关于“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基绿和吡罗红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实验中应分别加入甲基绿和吡罗红B.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C.该实验用口腔上皮细胞而不用叶肉细胞,是因为叶肉细胞不含RNAD.盐酸有利于染色质中DNA与蛋白质分开,不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实验操作的考查3.“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操作正确的是( )A.染色时先用甲基绿染色,再滴加吡罗红染液B.将涂片用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处理后,直接用染色剂染色C.观察时应选择染色均匀、色泽较浅的区域D.先用低倍镜找到清晰的细胞后,直接转换高倍镜观察4.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正确的操作顺序以及将口腔上皮细胞置于8%的盐酸溶液中水解的主要目的是( )①染色 ②水解 ③冲洗涂片 ④取口腔上皮细胞制片⑤观察A.④①②③⑤,使细胞中的DNA水解成脱氧核苷酸B.④②①③⑤,使细胞中物质全部水解C.④⑤①③②,利用盐酸改变细胞壁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D.④②③①⑤,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网络建构提升][长句应答必备]1.核酸的功能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有重要作用。2.糖类的主要功能是主要的能源物质,大致可以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三类。3.脂肪的主要功能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4.淀粉、纤维素、糖原都是由葡萄糖聚合形成的生物大分子,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葡萄糖分子间的连接方式不同,数量不同。 [示例]1.DNA是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与RNA相比,差异之处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不能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做观察DNA与RNA分布的实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作实验材料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级选考研考向]1.[2020·天津卷,2]组成下列多聚体的单体的种类最多的是( )A.血红蛋白B.DNAC.淀粉D.纤维素2.[2020·江苏卷,2]下列关于细胞中生物大分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A.碳链是各种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基础B.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等有机物都是生物大分子C.细胞利用种类较少的小分子脱水合成种类繁多的生物大分子D.细胞中生物大分子的合成需要酶来催化3.[2020·浙江7月选考,2]下列关于生物体中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淀粉的结构单元是蔗糖B.胆固醇是人体所需的物质C.蛋白质是生物体内重要的贮能物质D.人细胞中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是RNA4.[2020·浙江7月选考,3]某DNA片段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表示胞嘧啶B.②表示腺嘌呤C.③表示葡萄糖D.④表示氢键5.[2020·海南选择性考试]下列关于人体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组成脂肪与糖原的元素种类不同B.磷脂水解的终产物为甘油和脂肪酸C.性激素属于固醇类物质,能维持人体第二性征D.维生素D是构成骨骼的主要成分,缺乏维生素D会影响骨骼发育6.[2019·江苏卷,1]下列关于细胞内蛋白质和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酸和蛋白质的组成元素相同B.核酸的合成需要相应蛋白质的参与C.蛋白质的分解都需要核酸的直接参与D.高温会破坏蛋白质和核酸分子中肽键7.[2019·浙江4月选考,7]脂质在细胞中具有独特的生物学功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油脂可被苏丹Ⅲ染液染成紫色B.磷脂主要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C.胆固醇使动物细胞膜具有刚性D.植物蜡是细胞内各种膜结构的组成成分8.[2018·海南卷]下列与真核生物中核酸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含有DNA分子B.合成核酸的酶促反应过程中不消耗能量C.DNA和RNA分子中都含有磷酸二酯键D.转录时有DNA双链解开和恢复的过程[国考真题研规律] 1.[2020·全国卷Ⅲ,30节选]给奶牛挤奶时其乳头上的感受器会受到刺激,产生的兴奋沿着传入神经传到脊髓能反射性地引起乳腺排乳;同时该兴奋还能上传到下丘脑促使其合成催产素,进而促进乳腺排乳。回答下列问题:(3)牛奶的主要成分有乳糖和蛋白质等,组成乳糖的2种单糖是__________________。牛奶中含有人体所需的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全国卷Ⅰ,29节选]某油料植物的种子中脂肪含量为种子干重的70%。为探究该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干重及脂肪含量的变化,某研究小组将种子置于温度、水分(蒸馏水)、通气等条件适宜的黑暗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测萌发种子(含幼苗)的脂肪含量和干重。结果表明:脂肪含量逐渐减少,到第11d时减少了90%,干重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观察胚乳中的脂肪,常用________染液对种子胚乳切片染色,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________色的脂肪颗粒。(2)实验过程中,导致萌发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________(填“C”“N”或“O”)。 高考必考教材实验(三)【任务驱动 探究突破】任务1 (1)亲和力 甲基绿 吡罗红 (2)通透性 蛋白质 DNA任务2 口腔上皮 吡罗红甲基绿混合染色剂 低倍镜 高倍镜 绿 红 细胞核 细胞质任务3 (1)以免装片中出现太多的杂质 没有细胞核 液泡 (2)DNA RNA 细胞膜任务4科学思维答案: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科学探究答案:不能。若分别使用,会使DNA和RNA都呈绿色或都呈红色。【考向分类 对点落实】1.(1)√ (2)× (3)× (4)× (5)√ (6)×2.解析:实验中加入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的重要作用有:一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二是使染色质中的DNA和蛋白质分开,有利于染色,故B正确、D错误;甲基绿和吡罗红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应配成吡罗红甲基绿混合染液,故A错误;叶肉细胞含有RNA,但含有叶绿素,绿色会干扰实验结果,故C错误。答案:B3.解析:染色时应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液染色;涂片用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处理后,应用缓水流冲洗后染色;在低倍镜下找到清晰的细胞后,应把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再换用高倍镜。答案:C4.解析:该实验的完整步骤是:取口腔上皮细胞制片→水解→冲洗涂片→染色→观察。其中用盐酸水解口腔上皮细胞的目的有两个: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综上所述,D项正确。答案:D课堂总结 网络聚焦大概念网络建构提升①细胞核 ②脱氧核苷酸 ③双螺旋结构 ④细胞质 ⑤核糖核苷酸 ⑥C、H、O ⑦C、H、O ⑧脂肪、磷脂、固醇【示例】1.DNA一般是双链结构,含有脱氧核糖和胸腺嘧啶2.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 紫色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有细胞核,无紫色液泡,对实验显色不产生干扰历届真题 分类集训培素养等级选考研考向1.解析:血红蛋白属于蛋白质,构成蛋白质的单体是氨基酸,约有20种;组成DNA的单体是脱氧核苷酸,有4种;组成淀粉和纤维素的单体是葡萄糖,所以单体种类最多的是血红蛋白。答案:A2.解析:生物大分子都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A正确;糖类中的单糖、二糖和脂质不属于生物大分子,B错误;细胞中利用种类较少的小分子(单体)脱水缩合成种类繁多的生物大分子(多聚体),如许多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后通过肽键相连形成蛋白质,C正确;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过程一般需要酶催化,D正确。答案:B3.解析:淀粉的结构单元是葡萄糖,A错误;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是人体所需的物质,B正确;脂肪是生物体内重要的贮能物质,C错误;人细胞中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是DNA,D错误。答案:B4.解析:分析图示可知,A(腺嘌呤)与①配对,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则①为T(胸腺嘧啶),A错误;②与G(鸟嘌呤)配对,则②为C(胞嘧啶),B错误;DNA分子中所含的糖③为脱氧核糖,C错误;DNA两条链中配对的碱基通过④氢键相连,D正确。答案:D5.解析:脂肪和糖原的元素组成都是C、H、O,A错误;脂肪的最终水解产物是甘油和脂肪酸,B错误;性激素属于固醇,能激发和维持人体第二性征,C正确;维生素D可以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的吸收,但不是构成骨骼的主要成分,D错误。答案:C6.解析:核酸的组成元素是C、H、O、N、P,而蛋白质的主要组成元素C、H、O、N,A错误;核酸包括DNA和RNA,两者的合成都需要相关酶的催化,而这些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B正确;蛋白质的分解需要蛋白酶的参与,而蛋白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因此蛋白质的分解不需要核酸的直接参与,C错误;高温会破坏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但是不会破坏肽键,且核酸分子中不含肽键,D错误。答案:B7.解析:苏丹Ⅲ染液用于检验细胞中的油脂,油脂可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橙黄色,在显微镜的观察下呈现橙黄色的小液滴,A错误;磷脂是细胞内各种膜结构的重要成分,单位膜的基本骨架为脂双层,由磷脂参与构成,B错误;胆固醇安插在质膜的结构中,为质膜的结构提供稳定性,使细胞膜具有刚性,C正确;植物蜡对植物细胞起保护作用,不是膜结构的组成成分,D错误。答案:C8.解析: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A正确;合成核酸的反应为耗能反应,需要ATP提供能量,酶只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不改变能量需求,B错误;DNA通常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构成,RNA通常由一条核糖核苷酸链构成,同一条核苷酸链中的相邻核苷酸分子是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的,C正确;转录过程需要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RNA聚合酶催化DNA双链解开,转录完成后双链恢复,D正确。答案:B国考真题研规律1.解析:(3)组成乳糖的单糖是葡萄糖和半乳糖;必需氨基酸是指人体细胞不能合成的,必须从外界环境中直接获取的氨基酸。答案:(3)葡萄糖和半乳糖 人体细胞自身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获取的氨基酸2.解析:(1)脂肪可被苏丹Ⅲ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Ⅳ染成红色。(2)油料植物种子中脂肪的含量较高,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脂肪会转变为糖类,与糖类相比,脂肪中氧含量较低,所以导致萌发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O。答案:(1)苏丹Ⅲ(或苏丹Ⅳ) 橘黄(或红) (2)O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高考必考教材实验九__观察细胞减数分裂探究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学案,共11页。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高考必考教材实验八__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探究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学案,共16页。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高考必考教材实验七__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探究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学案,共5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