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课件PPT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课件PPT第1页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课件PPT第2页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课件PPT第3页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课件PPT第4页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课件PPT第5页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课件PPT第6页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课件PPT第7页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课件PPT第8页
    还剩2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五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图文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五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图文课件ppt,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青铜器,竹木简,造纸术的改进,造纸工序,传播路线,张仲景和华佗,道教和佛教,佛教的传入,释迦摩尼,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思考:在纸发明以前中国古人都有哪些书写材料,这些材料有哪些缺点?
    书写不方便、昂贵、笨重使用不方便﹑不易推广
    西汉时大文学家东方朔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据说有一次,他向汉武帝上一奏本,这个奏本足足用了三千片竹简,需要两个人才能抬动,汉武帝足足看了一个多月,那个累啊,真是难以形容啊!
    语出《庄子·杂篇·天下》篇:“惠施有方,其书五车。”惠施是战国时哲学家,很有才学,是名家的代表人物。这里是说惠施是个有学问的人,他读的书要用五辆车子拉。后来人们便以“学富五车” 来表示对饱学之士的称赞。
    一、造纸术的发明
    此为目前世界上最早的纸。纸面平整、光滑、结构紧密,表面有细纤维渣,可见造纸技术比较原始。其原料为大麻纸上用墨线绘有山、川、崖,路,是一幅世界最早的纸绘地图。
    东汉时,宦官蔡伦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工艺——
    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
    “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范晔的《后汉书》
    从记载中,蔡伦用什么原料造纸?
    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
    ①把树皮、破布、麻头、旧渔网进行漂洗、浸泡
    ②用草木灰除去原料中的油脂、色素
    ④把原料捣成细纤维,并放入水池搅成纸浆
    ⑤用模具捞取纸浆,并晒干使之成型
    造纸术的发明有什么意义呢?
    我国造纸术传播出去以后,大大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普及,推动了世界科学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纸广泛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书写、绘画、印刷、包装、剪纸、纸巾……
    公元8世纪 (阿拉伯国家)
    公元19世纪(大洋洲)
    造纸术的改进是人类文明传播载体的巨大飞跃,加速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进步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张仲景 (150--219年)东汉南阳人,著名医学家。 他从史书上看到了扁鹊望诊齐桓公的故事后,对扁鹊产生了敬佩之情,也为他后来成为一代名医奠定了基础。汉灵帝时,官至长沙太守。
    著有《伤寒杂病论》,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总结了各种疾病的症候,提出在诊断上要辨证分析病情,然后对症治疗,还提出了“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
    历代注释、阐发此书的著作,竟达三四百种之多。今天,日本中医界还喜欢用张仲景方。日本一些著名中药制药工厂如小太郎出品的中成药中,伤寒方一般也占60%以上。《伤寒杂病论》在日本甚至在整个世界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张仲景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被后世称为“医圣”。
    华佗(145--208年)东汉末年安徽人。著名医学家。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
    1、发明“麻沸散” 。
    麻沸散传说是华佗创制的用于外科手术的麻醉药。《后汉书·华佗传》载:"若疾发结于内,针药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无所觉,因刳(kū,剖开)破腹背,抽割积聚(肿块)。"华佗所创麻沸散的处方后来失传。
    华佗给关公"刮骨疗毒"
    2、创造出“五禽戏”,帮助人们强健身体。
    猜一猜这些动作分别模仿什么动物?
    五禽戏是一种外动内静动中求静、动静具备、有刚有柔、刚柔相济、内外兼练的仿生功法,与中国的太极拳、日本的柔道相似。
    医学体操“五禽戏”华佗创编了一种锻炼方法,叫做“五禽戏”,一叫虎戏,二叫鹿戏,三叫熊戏,四叫猿戏,五叫鹤戏,也可以用来防治疾病,同时可使腿脚轻便利索,用来当作“气功”。五禽戏的动作是模仿虎的扑动前肢、鹿的伸转头颈、熊的伏倒站起、猿的脚尖纵跳、鹤的展翅飞翔等。他的学生吴普施行这种方法锻炼,活到九十多岁时,听力和视力都很好,牙齿也完整牢固。
    三、走近司马迁与《史记》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西汉)司马迁:《报任安书》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西汉)司马迁:《报任安书》
    1、少年受业——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学习十分认真,遇到疑难问题总要反复思考,直至明白。2、20岁那年从长安出发,到各地游历;几次同汉武帝出外巡游,到过很多地方。3、38岁那年,司马迁接替父亲司马谈做了太史令,有机会阅读了大量国家藏书。4、50岁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而触怒汉武帝、受了“腐刑”的司马迁做了中书令,发愤著书,全力写作《史记》。
    本纪12篇——记述帝王的事迹 世家30篇——记述诸侯的事迹 列传70篇——记述重要人物 表10篇——编排时间与事件 书8篇——记述典章制度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全书130篇,52万多字。
    以为人物写传记的方式记叙史实的史书体例
    本纪:按年计述帝王之事;世家:叙述秦以前各地方政权和诸侯王的历史事迹;列传:记载上至王公贵族,下至隐士、说客、名医、刺客等的事迹。表:按世代或年月分别记载历史大事;书:对古代经济、天文历法、地理等进行专门记载和论述。全书以人物传记为主,辅之以编年和纪事,体例严整,内容丰富,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
    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鲁迅:“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汉书》“司马迁传”评论《史记》的文笔是“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即秉笔直书,实事求是。
    《史记》被称为“实录、信史”。司马迁在《史记》中揭露夏桀、商纣、秦始皇的残暴行径;颂扬了陈胜、吴广起义的作用 ;揭露了汉武帝晚年搜刮人民的情况,抨击他迷信、梦想会仙人的荒唐事。
    柳宗元:朴素凝炼、简洁利落,无枝蔓之疾;浑然天成、滴水不漏,增一字不容;遣词造句,煞费苦心,减一字不能。
    第一句:《史记》在所有史书中地位最高.正所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才称得上是“绝唱”. 第二句:《史记》中司马迁用了文学的笔法来叙述历史,文学性强,可与《离骚》相比。
    张角创立太平道,张陵创立五斗米道。
    青城山位于今天四川都江堰市,相传是道教的发源地,张陵在此讲道。
    1、 道教认为生、老、病、死虽是宇宙中不可抗拒的规律,但通过自身修炼,可以做到长生不死,得道成仙, 2、精神修炼是一种重要的方法,主张修身养性,消极避世; 3、炼制丹药是另一种重要方法,丹药分外丹和内丹,外丹用炉鼎烧炼矿石药物而成,说服之可令不老不死,内丹就是气功。
    道教的兴起对我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那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那些事物与道教有关?
    玉皇大帝为道教的最高神。
    相传汉明帝夜间梦见一个金人,顶上有白光,在殿廷间飞行。第二天将此梦告诉朝臣,问他们是吉是凶。傅毅说,梦见的是佛。于是汉明帝派遣郎中蔡和博士弟子秦景等出使天竺。
    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
    公元前6世纪,印度释迦部落王子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了佛教。他被后人尊称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
    1、佛教认为人生充满痛苦,生老病死等一切皆苦;2、造成痛苦的原因是人的欲望,摆脱痛苦的道路只有消灭欲望,并忍受现世的痛苦。3、虔诚信佛、坚持磨练、积德行善,死后才能够进入无苦的境界,获得来世的幸福。
      而道教呢?主张修身养性,炼制丹药,以求得道成仙,这迎合了统治者追求长生不老的欲望,所以也受到受到推崇。
     按佛教的说法:人死后能够转生来世。今生如果能忍受苦难,虔诚地信佛,那么,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
    这种说法迎合了统治者害怕人民反抗的心理,因此受到了大力扶植。
    1、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2、劳动人民的精神寄托。
    1.四大发明中,对信息的记录、储存和传播,影响最显著、最久远的是(  )A.火药 B.印刷术C.指南针 D.造纸术.2.下列时间轴示意图中,哪一字母所代表时期的史实,在《史记》这部史学名著中能查阅到( )
    3.《史记》记述的内容起止的时间是 ( )A.从春秋到东汉 B.从战国到东汉C.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D.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光武帝4 .东汉明帝时,派人到西域求佛法的主要原因是( )A .宏扬佛教文化 B .用佛教来减轻自己的罪过C .借助佛法维护其统治 D .兴趣所致
    5.佛教传入我国后,受到封建统治者的积极倡导和扶植,其根本原因是(  )A.虔诚地信佛,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 B.对我国的文化发展有深远的影响C.一些封建贵族信佛 D.佛教的说教对封建国家统治有利6.俗语“家家观世音,人人阿弥陀”,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佛教在中国民间的盛行。请问佛教传入我国是在(  )A.秦朝 B.西汉 C.魏晋 D.隋唐
    7.下图中的“纪念园”位于湖南省耒阳市蔡子池畔,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A级旅游风景区。该纪念园的主题是(   )A.纪念蔡伦改进造纸术B.纪念蔡伦造出了世界上最早的纸C.纪念造纸术发明过程D.纪念蔡伦被东汉政府封为“蔡侯” 8、据记载,张仲景生活的东汉末年,战争不断,瘟疫流行,他家族中男女老少原有200多人,在不到10年时间里,就死去2/3。张仲景在痛悼家人之余,认真钻研古代医学著作,又博采众方,结合自己的经验,写成了一部奠定我国中医治疗学基础的医疗专著是( )A、《齐民要术》B、《伤寒杂病论》C、《黄帝内经》D、《神农本草经》

    相关课件

    七年级上册第十五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图片课件ppt:

    这是一份七年级上册第十五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图片课件ppt,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两汉时期,“蔡侯纸”,张仲景,东汉末年,医学家,著有《伤寒杂病论》,“坐堂医生”,被称为“医圣”,汤药外科手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第十五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课堂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第十五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课堂教学课件ppt,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造纸术的出现,造纸术的改进,蔡伦走出中国,第二章,人物档案,张仲景,主要贡献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治未病,飞鸟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第十五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授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十五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授课课件ppt,文件包含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课件PPTpptx、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教案doc、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导学案doc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