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第3章 浮力综合与测试同步达标检测题
展开一、选择题
1.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三种物质,a 物质的密度最大
B.三种物质,b物质放入水中可能悬浮在水中
C.三种物质,a物质的质量最大
D.三种物质,c 物质放入水中将漂浮在水中
2.下面列举的语句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如果从物理学角度来解读,也别有生趣,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
A.“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此过程中铁棒的质量减小
B.“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燃烧时的体积减小
C.“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镂后金石的密度不变
D.“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水流的过程中密度减小
3.将一木块分别浮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中,木块均有一部分露出液面,如果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则( )
A.木块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
B.木块在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
C.木块在甲液体中露出液面的体积较大
D.木块在乙液体中露出液面的体积较大
4.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则可知甲乙两物体的密度关系是( )
A.ρ甲<ρ乙 B.ρ甲>ρ乙
C.ρ甲 =ρ乙 D.无法判断
5.“辽宁号”航母正在黄海进行模拟训练,一架歼—10战机正离开甲板飞向蓝天。在此过程中航母所受到的浮力将( )
A.增大B.减小C.不变D.无法确定
6.一个能装500克水的玻璃瓶,装满水后的总质量是750克,用该瓶装密度是0.8克/厘米3的酒精,则装满酒精后的总质量为
A.650克B.750克
C.850克D.875克
7.有一不吸水木球,其质量为l0g,体积为20cm3,先把它轻轻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当木球球静止时,溢出水的质量为l0g;把它取出擦干,再轻轻放入盛满煤油的溢水杯中,当木球静止时,溢出煤油的质量是(煤油的密度是0.8g/cm3)( )
A.5gB.8gC.l0gD.16g
8.三个体积相同而材料不同的球A、B、C,分别静止在不同深度的水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A球所受的浮力一定大于其自身重力
B.A球所受的浮力最大
C.C球所受的浮力一定小于其自身重力
D.B球所受的浮力一定等于其自身重力
9.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探究甲、乙两种物质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时得到的图像。用这两种物质制成质量相等的两个实心正方体,把它们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两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p甲∶p乙为
A.1∶1B.2∶1
C.4∶1D.8∶1
10.“死海不死”一文中描述道“将奴隶和俘虏扔进海里,屡淹不死”。四位同学运用科学知识对该现象进行了解释,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海水的咸度很高,被扔进海里自然就浮了起来
B.海水的密度等于人体的密度,人被扔进海里后,处于漂浮状态
C.人被扔进海里漂浮在海面上时,浮力大于人体的重力,沉不下去
D.人被扔进海里漂浮在海面上时,浮力等于人体的重力,沉不下去
11.小明利用蜡烛进行下列实验,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切一小块蜡烛放入水中,蜡烛浮于水面,说明蜡烛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B.用空气流可吹灭蜡烛的火焰,说明物质燃烧必须达到着火点
C.在密闭容器中,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D.燃烧的蜡烛质量与收集到的生成物质量相等,说明实验结果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12.将体积相同材料不同的甲、乙、丙三个实心小球,分别轻轻放入三个装满水的相同烧杯中,甲球下沉至杯底、乙球漂浮和丙球悬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个小球的质量大小关系是m甲>m乙>m丙
B.三个小球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是F甲<F丙<F乙
C.三个烧杯中的水对烧杯底部的压强大小关系是p甲>p乙>p丙
D.三个烧杯底部对桌面的压强大小关系是p甲′>p乙′=p丙′
13.一只新鲜鸡蛋,沉没在盛有水的烧杯里,要使鸡蛋离开杯底,可采用的方法有( )
A.加盐B.加热C.加酒精D.加水
二、简答题
14.某同学用圆柱形容器制作了一个测量物体质量的装置,它的底部较重,可以竖直漂浮在水面,总质量为0.21 kg、底面积为3×10-3 m2,不放物体时,在与水面所对应位置处标为质量的“0”刻度线,如图。请解答下列问题:(g取10 N/kg)
(1)不放物体时,该装置所受的浮力是多大?_____
(2)如图所示,在该装置中放入一个体积为1.5×10-5 m3的物块A,它的底部在水面下的深度h=0.11 m。此时,该装置受到的浮力是多大?与水面所对应位置处的刻度线应标为多少克?_____
(3)物块A的密度是多少?____
15.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的底面积为2×10﹣2米2,容器内水的深度为0.2米,且两容器中水和酒精的质量相等。(已知ρ酒精=0.8×103千克/米3,ρ铁=7.8×103千克/米3,ρ铝=2.7×103千克/米3。)
(1)求A容器中水的质量m水。
(2)求B容器中酒精的体积V酒精。
(3)将5400克铝块浸没在水中,质量未知的铁块浸没在酒精中后,发现两个容器中的液面一样高,且液体均没有溢出,求铁块的质量。
16.一个质量为158g的铁球,体积是25cm3,已知铁的密度是7.9×kg/m3,则:
(1)问该球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
(2)求出空心部分的体积?
17.有一玻璃瓶,质量10克,当瓶内装满某种液体时,瓶和液体的总质量是40克。当瓶内装一金属块时,瓶和金属块的总质量是90克。若在瓶内先装入该金属块,再加满上述液体,这时瓶的总质量为100克。已知金属块密度是8000kg/m3。
求:(1)金属块的体积。(2)液体的密度。
三、填空题
18.一个不会游泳的人,屏住气也能在水中悬浮,可知人的密度接近____________g/cm3,质量为50千克的中学生,体积约为_____________米3,浸没在水中时的浮力约为_______________N。(g=10N/Kg)
19.如图呈现的是体积相同、未打开的普通可乐和无糖可乐浸入水中时的浮沉状况,则质量较大的是______,受到浮力较大的是______。
20.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有不同浓度的盐水,将同一只鸡蛋先后放入其中.当鸡蛋静止时,两杯中液面相平,鸡蛋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请判断:
(1)鸡蛋在甲、乙杯中受到的浮力分别记作F甲和F乙,则F甲______F乙(选填“>”“=”或“<”)
(2)________________杯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较大(选填“甲”或“乙”)。
21.一个质量为160克、体积为200厘米3的物体,将它完全浸没在水里,松手后,物体将________(填“上浮”“悬浮”或“下沉”)。(g取10牛/千克)
22.如图所示,将一个体积为1.5×10-3 m3,重4N的木块用细线系在底面积为的圆柱形容器的底部,当容器中倒人足够的水使木块被浸没时,求:
(1)木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_____
(2)细线对木块的拉力;_____
(3)剪断细线,木块处于静止时,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多大? _____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由图象可知,横轴是体积,纵轴是质量;由图象可知,当体积都为2m3 时,a的质量为4×103kg,b的质量为2×103kg,c的质量为1×103kg,在相同体积的情况下,质量大的物体密度较大,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当b的体积为2m3时质量为2×103kg,可计算出b的密度为1×103kg /m3;即b物质与水的密度相同,因此放入水中可能悬浮在水中,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题干中没有说明体积大小,故不能确定三种物质的质量大小,故C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c物质体积为2m3 时,质量为1×103kg,可得c物质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因此放入水中将漂浮在水中,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2.ABC
【详解】
A. 铁棒在磨成针的过程中,有一部分铁去掉了,因而铁棒中所含铁比原来减少了,所以其质量减小,故A正确;
B. 根据生活经验可判断蜡烛燃烧时的体积减小,故本选项B正确;
C. 镂后金石这种物质没有改变,所以它的密度不变,故C正确;
D. 水流的过程中,水的位置虽然发生了变化,但这种物质没有改变,所以其密度不会改变,故D错误.
3.C
【详解】
AB.木块漂浮在甲、乙两种液体中,根据物体的漂浮条件可知受到的浮力都等于木块重,所以在两种液体中木块受到的浮力都等于木块受到的重力.即:F浮甲=F浮乙=G木;故选项AB不符合题意;
CD.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得:ρ甲gV排甲=ρ乙gV排乙,
∵ρ甲>ρ乙,
∴V排甲<V排乙,即木块在甲液体中露出液面的体积较大.
故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D不符合题意。
4.B
【解析】
【分析】
解答本题可以采用两种方法:在横轴上取体积相同,然后比较这两种物质的质量,质量大的密度大;在纵轴上取质量相同,然后比较这两种物质的体积,体积大的密度小
【详解】
由图象可知,当V甲=V乙时,m甲>m乙,因为ρ=mV 所以ρ甲>ρ乙;或当m甲=m乙,时,V甲<V乙;因为ρ=mV 所以ρ甲>ρ乙。
故选B
5.B
【详解】
当架歼−10战机起飞离开“辽宁号”后,“辽宁号”的总重力减小,则它所受到的浮力减小。
故B正确。
6.A
【分析】
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抓住体积相同,体积等于质量除以密度.那么水的质量与密度之比等于酒精质量与密度之比。
【详解】
由于杯子的体积不变,所以装满的水和酒精的体积相同,可得: 即:=400g,杯子的质量:=m总-m水=750g-500g=250g,
所以,装满酒精后的总质量为:m总′=m酒精+m杯=400g+250g=650g;
故选A.
7.C
【详解】
木球的密度
,
因为木球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所以木球放在水中时是漂浮的,则F浮=G木,
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
F浮=G排水
则
F浮=G排水=G木
因为木球的密度比煤油的密度小,所以木球放在煤油中也是漂浮的,则
F浮′=G木
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
F浮′=G排油
则
F浮′=G排油=G木
因此
G排油=G排水,m排油=m排水
由于
m排水=10g
所以
m排油=10g
故选C。
8.D
【详解】
AD.A漂浮,B悬浮,由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AB球所受的浮力一定等于其自身重力,故A错误,D正确;
B.A漂浮,则三球排开水的体积关系:VA
9.C
【详解】
由图可知,当甲的体积为1cm3时,质量为8g,所以甲的密度为8g/cm3;当乙的体积为4cm3时,质量为4g,所以乙的密度为1g/cm3;
所以ρA:ρB=8:1;
已知mA:mB=1:1,由ρ=可得V=,
所以,VA:VB=1:8;
由V=L3可得,A、B两正方体边长(高)之比:
LA:LB=1:2;
因为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强:
p======ρLg,
所以,两正方体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
pA:pB=ρALAg:ρBLBg=(8×1):(1×2)=4:1.
故像C.
10.AD
【详解】
A. 海水的咸度很高、密度大,大于人体的密度,人被扔进海里就自然浮起来,沉不下去,故A正确;
B. 如果海水的密度等于人体的密度,人被扔进海里后,因为F浮=ρ海水Vg=G人=ρ人Vg,人将悬浮在海水中,人会被淹死,故B错误;
CD、人被扔进海里漂浮在海面时,浮力等于人体的重力,沉不下去,故C错误、D正确。
故选AD.
11.D
【详解】
A、蜡烛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蜡烛能浮在水面上,选项正确;
B、空气流动虽然带来充足的氧气,但空气的流动也带走了蜡烛燃烧产生的热量,使蜡烛周围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使蜡烛熄灭,选项正确;
C、密闭的容器内空气(氧气)量是一定的,燃烧一段时间后空气内的氧气耗尽,蜡烛熄灭,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选项正确;
D、燃烧蜡烛的质量加氧气的质量与收集到的生成物质量相等,说明实验结果符合质量守恒定律,选项错误,故选D。
12.D
【详解】
A、B项,三球体积相同,质量不同,甲和丙排水量相同,所受浮力相同,而甲沉底,丙悬浮,说明甲球重于丙球,乙球漂浮,排水量最低,受到的浮力最小因此乙球最轻,因此三球质量大小关系应为m甲>m丙>m乙,所受浮力关系为F乙< F甲=F丙,故A、B错;
C项,烧杯中水对烧杯底部压强大小,因为三烧杯中水面高度相同,因此水对烧杯底部压强大小相同,故C错;
D项,三个烧杯底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烧杯重力、球重力和水重力之和,由上面分析可知乙球和丙球排出水重力等于球重力,因此乙丙烧杯放入球后对桌面压力不变;甲球排出水重力小于球重力,因此甲球重力和甲杯中水重力之和大于原烧杯中的水重力,故放入球后甲烧杯对桌面压力增大,三烧杯对桌面压力关系为F乙=F丙< F甲=F丙,因为三烧杯相同,因此压强大小关系为p′甲>p′乙=p′丙,故D对;
综上所述,答案为D。
13.A
【详解】
A.向杯中加盐,盐溶解后,使水的密度增大,在鸡蛋排开水的体积不变的情况下,根据F浮=ρ水V排g可知,鸡蛋受到的浮力增大,当受到的浮力大于鸡蛋重时,鸡蛋将上浮,故A正确。
BC.而给杯中的水加热、向杯中加酒精,只能使杯内水的密度减小,使鸡蛋受到的浮力减小,不能使鸡蛋上浮,故B C错误;
D.向杯内加水,不会改变水的密度,不能增大鸡蛋受到的浮力,不能使鸡蛋上浮,故D错误。
14.2.1N 0.12kg 8×103kg/m3
【详解】
(1)该装置的重力:
G0=mg=0.21kg×10N/kg=2.1N,
∵装置漂浮,
∴F浮=G0=2.1N;
(2)放入A后,该装置排开水的体积:
V=Sh=3×10−3m2×0.11m=3.3×10−4m3,
所受浮力:
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3.3×10−4m3=3.3N,
∵该装置仍漂浮,
∴G总=F浮′=3.3N,
物块A的重力:
GA=G总−G0=3.3N−2.1N=1.2N,
物块A的质量:
mA===0.12kg;
(3)物块A的密度:
ρA===8×103kg/m3。
15.(1)4kg;(2)5×10-3m3;(3)7.8kg
【详解】
解:(1)容器中水的体积
V水=Sh水=2×10-2m2×0.2m=4×10-3m3
由ρ=可得,A容器中水的质量
m水=ρ水V水=1.0×103kg/m3×4×10-3m3=4kg
(2)B容器中酒精的质量
m酒精=m水=4kg
则酒精的体积
V酒精= =5×10-3m3
(3) 5400克的铝块的体积
V铝= =2000cm3=2×10-3m3
发现两个容器中的液面一样高,所以
V铁+V酒精=V铝+V水
则V铁=1×10-3m3,铁块的质量
m铁=ρ铁V铁=7.8×103kg/m3×1×10-3m3=7.8kg
16.(1)空心(2)5cm3
【解析】
空心铁球的体积可以看成是铁的体积和空心部分体积之和,故要求空心部分的体积,应先求出158g铁的体积有多大.
解:158g铁的体积为:V铁="m" /ρ铁 ="158g" /7.9g/cm3=20cm3,
25cm3>20cm3,所以铁球空心,空心部分体积为:V空=V球-V铁=25cm3-20cm3=5cm3
17.(1)10cm3;(2)2g/cm3
【详解】
(1)金属块的质量为:
m金=m总-m瓶=90g-10g=80g
金属块的体积为:
;
(2)金属块缝隙间液体的质量为:
m=100g-90g=10g
装满时液体质量为:
m满液=40g-10g=30g
设液体的密度为ρ,根据题意得:
解得:
答:(1) 金属块的体积为10cm3;
(2) 液体的密度2g/cm3。
18.1 0.05 500
【详解】
第一空.人悬浮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等于人的体积,因为ρ=,
所以人的质量m=ρV,人的重力G=mg=ρVg,人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排=ρgV,
人悬浮在水则,则F浮=G,即ρ水gV=ρgV,则人的密度ρ=ρ水=11g/cm3。
第二空.因为ρ=,所以人的体积V===0.05m3;
第三空.人悬浮,处于平衡状态,浮力F浮=mg=50kg×10N/kg=500N。
19.普通可乐 普通可乐
【详解】
[1]两个可乐瓶的体积相等,普通可乐完全浸没,无糖可乐是漂浮,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普通可乐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无糖可乐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普通可乐的密度大于无糖可乐的密度,根据公式m=ρV可知,普通可乐的质量大于无糖可乐的质量。
[2]普通可乐排水水的体积等于可乐瓶的体积,无糖可乐漂浮排开液体的体积小于可乐瓶的体积,根据F浮=ρ液gV排知,普通可乐受到的浮力大于无糖可乐受到的浮力。
20.= 乙
【详解】
(1)[1]由图可知,鸡蛋在甲、乙两杯中分别处于悬浮和漂浮状态,由于物体漂浮或悬浮时,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则同一只鸡蛋在两杯中受到的浮力都等于鸡蛋的重力,所以F甲=F乙;
(2)[2]由于物体悬浮时ρ液=ρ物,物体漂浮时ρ液>ρ物,所以,乙杯中盐水的密度大于甲杯中盐水的密度,由图可知两杯中液面相平,根据p=ρgh可知:乙杯底受到的液体压强大于甲杯底受到的液体压强。
21.上浮
【详解】
物体自身的重力为G=mg=160×10-3kg×10N/kg=1.6N;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F=ρgV排=1×103kg/m3×10N/kg×200×10-6m3=2N>1.6N,故松手后,物体将上浮。
22.15N 11N 1.1×10-3m3
【分析】
(1)已知木块的体积,则就可以知道它浸没时排开水的体积,那么知道了V排和水的密度,则可以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公式就可以算出木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2)根据F拉=F浮-G可求得细线对木球的拉力;
(3)由题意可知,剪断细线后,木块时漂浮在水面上的,则F浮=G,知道了木块受到的浮力大小,就可以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公式的变形式算出此时木块在水中的V排,最后用木块的体积减去V排就算出了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
【详解】
(1)木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F浮=ρ水gV排=ρ水gV木=1.0×103kg/m3×10N/kg×1.5×10-3m3=15N
(2)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细线对木球的拉力:
F拉=F浮-G=15N-4N=11N
(3)因为木块浸没在水中时的浮力大于木块的重力,
所以剪断细线后,木块会上浮直至漂浮在水面上,由于漂浮,所以F浮′=G=6N,由F浮=ρ水gV排得此时排开水的体积:
V排′==4×10-4m3
则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
V露=V-V排′=1.5×10-3m3-4×10-4m3=1.1×10-3m3
【点睛】
本题考查了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液体压强公式的计算,本题中的第(3)问要把握V排的变化会引起h的变化。
初中科学第3章 浮力综合与测试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第3章 浮力综合与测试课后练习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3章 浮力综合与测试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3章 浮力综合与测试巩固练习,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第3章 浮力综合与测试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第3章 浮力综合与测试巩固练习,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