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3章 浮力综合与测试课后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3章 浮力综合与测试课后练习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将木块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容器中,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溢出的水重0.2N,则木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
A.大于0.2NB.小于0.2N
C.等于0.2ND.无法确定
2.在三只完全相同的容器里,放有等量的水,分别将铝、铁、铅三块金属放入容器后,水面上升相同的高度,已知三种金属的密度ρ铅>ρ铁>ρ铝。若铝、铁、铅三块金属的质量分别为m1、m2、m3,则
A.m1>m2>m3
B. m1< m2< m3
C. m1> m2< m3
D. m1< m2> m3
3.我国发射的神舟十一号飞船天宫二号对接成功后,两名航天员进驻天宫二号,并按计划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在天宫二号中,你认为下列实验中能完成的是( )
A.用马德堡半球实验证实飞行器内有气压
B.用弹簧秤、溢水杯等一起探索阿基米德原理
C.用过滤法分离食盐和泥沙
D.用密度计测饮用水的密度
4.一瓶矿泉水喝去半瓶,则剩下的半瓶矿泉水( )
A.质量减半,密度减半 B.质量减半,密度不变
C.体积减半,密度减半D.质量、体积、密度均减半
5.小星发现铜制的钥匙比铝制的重,于是他认为“铜比铝重”。小星所说的“铜比铝重”其实是指
A.铜的体积比铝大
B.铜的密度比铝大
C.铜的硬度比铝大
D.铜的质量比铝大
6.如图所示,将一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正方形金属块缓慢浸入水中,观察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情况。在金属块接触容器底之前,若以浸入水中的深度为横坐标,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纵坐标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能正确反映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化的图像是( )
A. B. C. D.
7.如图,老师用同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形状,放在水面上,观察到甲中橡皮泥沉到杯底、乙中橡皮泥浮在水面上。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图中橡皮泥不受浮力
B.两图中橡皮泥所受到的浮力甲要大些
C.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D.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其排开液体的多少有关
8.如图,把铁块放在空容器中,沿容器壁缓慢向容器中加水至虚线处。加水过程中,铁块受到浮力。则在加水的全过程中,容器底对铁块的支持力F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是( )
A.B.C.D.
9.如图所示,将一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圆柱体金属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在圆柱体接触容器底之前,能正确表示浮力F和圆柱体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h关系的图象是 ( )
A.
B.
C.
D.
10.鱼口中吐出的气泡在升至水面(未破)的过程中如图所示,则气泡在上升过程中( )
A.气泡受到的浮力不变B.水对气泡的压强变大
C.气泡内气体的密度变小D.气泡在水中加速上升过程中处于悬浮状态
11.如图所示,一只未点燃的蜡烛的下端插入一根小铁钉,使蜡烛能直立漂浮在水面上,露出长度为L,当把蜡烛水面以上部分截掉后剩余部分( )
A.还会重新露出水面
B.不会重新露出水面
C.以上两种可能都有
D.无法判断是否会重新露出水面
12.一枚重量为G的鸡蛋悬浮在盐水中,如图所示。往盐水中继续均匀缓慢加盐(盐水未到饱和),鸡蛋所受浮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可能是( )
A.B.C.D.
13.甲、乙两个实心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甲、乙的质量与体积均成正比
B.甲的密度为0.5×103kg/m3
C.乙的密度是甲的4倍
D.甲、乙的密度与其质量和体积有关
14.一个质量为0.25kg的玻璃瓶,盛满水时称得质量是1.5kg,若盛满某液体时称得质量是1.75kg,那么这种液体的密度是( )
A.1.0×10 kg/m3
B.1.16×10 kg/m3
C.1.75×10 kg/m3
D.1.2×10 kg/m3
15.一物体在空气中用弹簧测力计测得它的读数为G,把它浸没在水中后弹簧测力计测得它的读数为1/3G,则这个物体的密度为( )
A.0.33×103千克/米3B.0.67×103千克/米3
C.1.5×103千克/米3D.2×103千克/米3
二、简答题
16.随着全球平均气温的升高,北极地区冰层融化速度加快,北极熊的栖息地不断缩小。北极熊遭遇的生存危机是全球变暖的又一证据。由于全球变暖,冰层变薄而经常开裂,北极熊为了获取食物,常要从一块浮冰跳到另一块浮冰上。
(1)当一只780千克的北极熊跳到一块露出海面部分体积为10米3的浮冰上时,请计算说明这块浮冰能否继续保持漂浮状态? _________ (ρ海水=1.04×103千克/米3,g=10牛/千克)
(2)北极熊跳上浮冰时,承载着北极熊的浮冰受到海水的浮力与承载前相比将____________(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17.将物重为5N的木块放进水里,木块有一半体积露出水面:
(1)求木块的体积
(2)若在木块上再放一个铁块,恰好使木块完全没入水中,而铁块刚好在水面上,求铁块的重力;
(3)若将(2)中的铁块挂在木块下面,试通过计算说明能否使木块全部没入水中?
18.某同学用圆柱形容器制作了一个测量物体质量的装置,它的底部较重,可以竖直漂浮在水面,总质量为0.21 kg、底面积为3×10-3 m2,不放物体时,在与水面所对应位置处标为质量的“0”刻度线,如图。请解答下列问题:(g取10 N/kg)
(1)不放物体时,该装置所受的浮力是多大?_____
(2)如图所示,在该装置中放入一个体积为1.5×10-5 m3的物块A,它的底部在水面下的深度h=0.11 m。此时,该装置受到的浮力是多大?与水面所对应位置处的刻度线应标为多少克?_____
(3)物块A的密度是多少?____
19.为了判断一个小铁球是不是空心的,某同学测得如下数据:(ρ铁=7.9×103kg/m3)
(1)该小铁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写出计算过程.
(2)若小铁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大?
三、填空题
20.用手将一重为5N的物体全部压入水中,物体排开的水重8N,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N放手后物体将____________(选填“上浮”、“下沉”或“悬浮”)。
21.木块的密度是0.6×103kg/m3,其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如图所示的木块沿虚线切除2/3,留下1/3部分,密度将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2.2013年5月28日清晨,美国男子乔纳森用一大簇氦气球绑在椅子上将自己送上天空(如图),实现了人类首次靠氦气球穿越英吉利海峡的壮举。
(1)若整个装置的总体积为100米3,空气的密度为1.29千克/米3,则整个装置受到空气的浮力为_______牛。
(2)乔纳森为了降落,剪断了几个气球的绳子,则整个装置所受的浮力__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3.我国首台载人潜水器“姣龙号”将“接触”5000米深海,当其排开海水的体积为3米3时,受到浮力的大小约为____牛;该潜水器从1000米深处继续下潜的过程中,受到的压强将______;浮力将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海水的密度近似取:1×103千克/米3;g取10N/kg)。
24.小明探究怎样使物体上浮或下沉,用手将质量为150 g、体积为1.6×10-4m3的苹果浸没水中,苹果受到的浮力为______N。松手后苹果将________(填“上浮”“下沉”或“悬浮”),最后静止时,苹果受到的浮力是______N。
铁球的质量m球/g
量筒内水的体积V水/mL
量筒内水和铁球的总体积V总/mL
79
60
75
参考答案
1.C
【详解】
根据题意知道,容器盛满水,所以木块排开的水与溢出的水相同,即其重力为0.2N,由阿基米德原理知道,浮力就等于它排开的水的重力,所以,木块受到的浮力也等于0.2N,故选C。
2.B
【详解】
三个容器相同,放有等量的水,分别将铝、铁、铅三块金属放入容器后,水面上升的高度相同,所以铝、铁、铅三块金属的体积相同。根据m=ρV可知,V相同,ρ越大,m越大。又因为ρ铅>ρ铁>ρ铝,所以m1< m2< m3.
故B正确。
3.A
【分析】
天宫二号处于失重状态,根据各实验是否受重力影响分析答题。
【详解】
A.用马德堡半球实验证实是否有气压实验不受重力影响,在天宫一号中可以用马德堡半球实验证实飞行器内有气压,则A正确;
B. 天宫二号处于失重状态,用弹簧秤无法测量物体的重力,所以不能探索阿基米德原理,则B错误;
C. 天宫二号处于失重状态,泥沙不能下沉,不能用过滤法分离食盐和泥沙,则C错误;
D. 天宫二号处于失重状态,不能用密度计测饮用水的密度,则D错误。
故选A。
4.B
【详解】
一瓶矿泉水喝掉一半后,质量减为一半,同时体积也减为一半,由ρ=可知,此时密度保持不变
故B符合题意。
5.B
【详解】
A、体积是指物质或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占据一特定容积的物质的量;制同样的钥匙,铜和铝的体积应该相等,题中所指的“重”并非指体积;故A错误。
B.在体积相等的前提下,质量大的物质密度大,“铜比铝重”,指的就是“铜的密度比铝的密度大”;故B正确。
C.金属的硬度是指金属材料抵抗硬物压入的能力,题中所指的“重”并非指硬度;故C错误。
D.质量是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物体所含物质越多,质量越大,题中的“重”是比较铜和铝两种不同物质密度不同的特点,并非指质量;故D错误。
6.A
【解析】
【详解】
由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可知,金属块未浸没时,随着浸入深度的增加,受到的浮力增大;重力是一定的,浮力变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当金属块浸没水中后,受到的浮力与深度无关,浮力不变,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随着深度的变化是:先变小,后不变。BCD项不符合题意、A项符合题意。
7.D
【详解】
A.甲图中橡皮泥浸没在水中,因此它肯定受到浮力,故A错误;
B.甲图中,橡皮泥下沉,它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乙图中,橡皮泥漂浮,它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因此甲中浮力小于乙中浮力,故B错误;
C.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无关,故C错误;
D.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其排开液体的重力有关,故D正确。
8.C
【详解】
在铁块浸没水中之前,V排变大,因为F浮=ρ水V排g,所以铁块受到的浮力变大;在铁块浸没水中之后,V排不变,因为F浮=ρ水V排g,所以铁块受到的浮力不变;可见铁块受到的浮力是先变大、后不变;∵F支=G-F浮,F浮先变大、后不变;∴F支先变小、后不变,故选C。
9.D
【解析】
【详解】
圆柱体逐渐浸入水中的过程中,在浸没之前,随着浸入水中深度的增加,它排开水的体积增大,受到的浮力增大;浸没后,随着浸入水中深度的增加,它排开水的体积不变,受到的浮力不变; ABC项不符合题意、D项符合题意。
10.C
【分析】
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会逐渐变大即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大,所处的深度变小;根据公式判断气泡内气体密度变化,由p=ρgh可知气泡所受压强的变化,根据公式F浮=ρgV排可知气泡所受浮力的大小变化。
【详解】
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会逐渐变大,气泡内气体质量不变,根据可知气泡内气体的密度变小;气泡所处的深度变小,由p=ρgh可知气泡受到的压强不断减小;气泡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大,根据F浮=ρgV排可知气泡受到的浮力不断变大;由此可知气泡在水中加速上升过程中处于上浮状态。
故选C。
11.A
【详解】
第一次漂浮时,物体重力分为三部分:铁钉重G铁、水面以下的蜡烛重G1、水面以上的蜡烛重G2,浸入水中的体积设为V1,此时物体受到总浮力为F1=ρ水gV1,此时浮力等于重力,则F1=G铁+ G1+ G2;
切掉G2后放入水中,假设完全浸没,则所受浮力F2=ρ水gV1=F1>G铁+ G1,物体将上浮,所以物体不会被浸没,将有一部分露出水面。
故选项A符合题意。
12.A
【分析】
鸡蛋悬浮在盐水中时,浮力等于鸡蛋的重力,逐步加入盐,盐水的密度增大,浮出水面前鸡蛋排开水的体积不变,由浮力公式判断鸡蛋所受浮力变化情况即可。
【详解】
由悬浮条件知道,当鸡蛋悬浮在盐水中时,浮力等于鸡蛋的重力;当往盐水中继续均匀缓慢加盐时,盐水密度增大,而浮出水面前鸡蛋排开水的体积不变,由F浮=ρgV排知道,鸡蛋所受浮力逐渐增大,鸡蛋向上运动;当浮出水面后鸡蛋漂浮时,所受浮力等于鸡蛋的重力,浮力不再变化;所以,鸡蛋受到的浮力F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应该是:盐水密度增大时,开始浮力变大,后来不变。
故选A。
13.D
【详解】
A.由图象可知,横轴代表物体质量,纵轴代表物体体积,甲、乙的质量与体积均成正比,A不符合题意;
BC.由图象可知,当V甲 =V乙 =2×10-3 m3时,m甲 =1kg,m乙 =4kg,
则甲、乙的密度分别为:
则ρ乙 =4ρ甲 ,即乙物质的密度是甲物质密度的4倍,B、C不符合题意;
D.因为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所以甲、乙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无关,D符合题意。
故选D。
14.D
【详解】
水的质量:
m水=1.5kg−0.25kg=1.25kg,
由ρ=得水的体积:
V水== =1.25×10−3m3,
瓶子的容积:
V容=V水=1.25×10−3m3,
某液体的体积:
V液=V容=1.25×10−3m3,
某液体的质量:
m液=1.75kg−0.25kg=1.5kg,
某液体的密度:
ρ液= ==1.2×103kg/m3.
故选项D符合题意。
15.C
【详解】
由题意可知,物体的重力为G,浸没在水中后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G,
则物体受到的浮力
F浮=G−F′=G−G=G,
因物体浸没时排开液体的体积和自身的体积相等,
所以,由F浮=ρgV排可得,物体的体积
V=V排===,
物体的质量
m=
则物体的密度
ρ= ==1.5ρ水=1.5×1.0×103kg/m3=1.5×103kg/m3
故C正确。
16.能 变大
【详解】
(1)[1] 浮冰还能增大的最大浮力为:
F浮=ρ海水V排g=1.04×103kg/m3×100m3×10N/kg=1.04×106N,
北极熊的重力:
G=mg=780kg×10N/kg=7.8×103N,
因为F浮>G,所以浮冰可以继续漂浮。
(2)[2] 如果一只北极熊跳上一块浮冰后,浮冰仍然处于漂浮状态,此时浮力等于浮冰与熊的总重力,所以浮冰受到的浮力变大;
17.(1)1×10-3m3. (2)5N(3)不能完全没入水中
【详解】
(1)木块漂浮,则浮力等于木块的重力:
F浮=G木=5N;
由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体排开的水的体积为:
V排== =5×10−4m3
由题意可知,排开的水的体积为木块体积的一半,则木块体积为1×10−3m3.
(2)木块完全没入水中,受到的浮力为:
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1×10−3m3=10N,
木块受到三个力的作用:竖直向下的重力和压力、竖直向上的浮力,则压力的大小为:
F=F浮−G=10N−5N=5N;
铁块的压力等于铁块的重力,故铁块重力为G′=5N.
(3)假设此时木块全部浸入水中,由(2)知F′浮=G木+G铁,此时,
G木+G铁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第3章 浮力综合与测试课时训练,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3章 浮力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第3章 浮力综合与测试达标测试,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