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卢氏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展开2020—2021学年上期期中调研考试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51分)
本部分共17小题,每小题3分,共5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选项按要求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 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句话说明( )
A. 我就是我,与社会无关 B. 我们都是自由人,不受任何限制
C. 在社会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D. 我们每个人的存在和社会息息相关,不可分割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D: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说明我们每个人的存在和社会息息相关,不可分割,所以D说法正确;
A: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社会,A说法错误;
B:自由受道德和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B说法错误;
C:本身说法正确但与题干无关,C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2. 清扫街巷、修剪花木等社区劳动,果蔬种植、木工制作、机床操作等学农学工实践,“医生”“红色旅游景点讲解员”等职业体验……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课程,让同学们在不一样的学习中收获成长。开展劳动教育,旨在引导我们( )
①提高实践能力,实现全面发展 ②明确价值取向,懂得崇尚劳动
③学会职业选择,首选体力劳动 ④加强书本学习,提高考试成绩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有关劳动的意义的相关知识。清扫街巷、修剪花木等社区劳动,果蔬种植、木工制作、机床操作等学农学工实践,“医生”“红色旅游景点讲解员”等职业体验……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课程,让同学们在不一样的学习中收获成长。开展劳动教育,旨在引导我们提高实践能力,实现全面发展,明确价值取向,懂得崇尚劳动。①②选项表述正确。③选项表述错误,学会职业选择,明白自己的兴趣爱好,并不是首选体力劳动,根据自身情况而定。④选项表述错误,开展劳动教育,并不是为了提高考试成绩,而是要培养我们实践能力,自立自强的品质。综上所述,选A。
3. 疫情发生以来,网络上类似“用淡盐水漱口可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钟南山院士被传染了”“城市上空喷洒防疫药剂”等谣言在网络上扩散蔓延,严重危害社会生活,引发社会焦虑恐慌。面对网络谣言,青少年应该( )
①不经思索,一味认同 ②冷静判断,学会查证
③顺手转发,不管后果 ④尊重事实,遵守法律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在网络时代,人能够参与信息发布,信息变得丰富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因此,面对网络谣言,青少年应该冷静判断,学会查证;尊重事实,遵守法律;做到不传谣、不信谣、不造谣,所以②④说法符合题意。不经思索,一味认同;顺手转发,不管后果是不懂得辨析网络信息的表现,①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择C。
4. 网上有一篇文章,《要想毁掉一个孩子,给他一部手机就够了》,这不是危言耸听。线上学习期间,有的同学边玩手机边上课,甚至以学习为幌子打手游,平时在家也是手机不离手,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和学习效果。为预防手机依赖,我们应( )
A. 严格自律,不使用手机上网
B. 正确使用手机,不迷恋手机
C. 增强自制力,拒绝使用手机
D. 不用手机做与学习无关的事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合理利用网络。分析材料可知,许多同学沉迷于网络危害大,启示我们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要正确认识网络的两面性,用其所长、避其所短;为预防手机依赖,我们应正确使用手机,不迷恋手机,故B正确;“不使用手机上网”“拒绝使用手机”等说法均与实际不符,故AC错误;D错误,手机可用来通信等,不只学习。故选B。
5. 近两年来,短视频迅速风靡,纷繁多样的视频很容易吸引青少年的眼球,但视频内容良莠不齐。对此,我们应该( )
①抵制短视频,避免受到不良影响
②学会辨析信息,少看不健康内容
③提高媒介素养,获取新知促成长
④利用网络平台,传播社会正能量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随着网络的发展、短视频的盛行,不少青少年沉迷于此。短视频良莠不齐,我们要自觉抵制不良诱惑,提高辨别觉察能力,提高媒介素养,利用网络平台,传播社会正能量。所以③④说法正确;短视频中也有积极向上的内容,抵制短视频的做法不妥,①说法错误;对于不健康的内容,我们应该坚决不看,②说法错误;故选D。
6. 共享单车进驻卢氏了,因其便捷、环保受到不少人青睐,但同时也衍生出一些问题,比如:乱停乱放、被恶意损毁、遭盗窃、涂改二维码等。此现象( )
A. 暴露出部分市民不遵守规则 B. 阻碍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C. 只需政府部门加强监管 D. 让市民出行更加方便高效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遵守规则。
A:题干中共享单车乱停乱放、被恶意损毁、遭盗窃、涂改二维码等现象都是不遵守规则的表现,A正确;
B:题干中的行为会阻碍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不是生态文明建设,B错误;
C:要改变题干中不遵守规则的行为,既需要政府部门加强监管,也要靠公民的自觉行动,C错误;
D:观点的说法正确,但与题干主旨不符,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7. 晚三秒再关门是生活中的小细节。当朋友到你家做客离开时,目送朋友,待脚步声渐远后,再轻轻关上门。这种做法是:( )
①道德提倡,法律强制的责任②尊重他人,体现修养的细节
③明辨是非,弃恶从善的选择④换位思考,温暖他人的做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尊重他人、换位思考的认识和理解。题文中,当他人从自家中离去,我们应该目送他人离开,这是尊重他人,体现修养的细节;也体现了换位思考,温暖他人。所以②④说法正确;这不具有强制性,①说法错误;这也没有体现出弃恶从善的内容,③与题意不符;故选C。
8. 案例一:疫情防控期间,一男子在微信群发布“本市出租车25日起全面停运公告”谣言信息,产生不良影响。公安机关依法对其行政拘留10日。
案例二:赵某冒充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将虚假信息“权威发布!延迟本市企业复工!”发至多个微信群,使其在网上大量传播,很多市民信以为真。赵某犯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被判处拘役6个月。
对比两则案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案例一 | 案例二 |
① | 社会危害性相对轻微 | 社会危害性严重 |
② | 民事违法 | 构成犯罪 |
③ |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理管理处罚法》 |
④ | 行政处罚 | 刑罚处罚 |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违法行为。案例一:该男子发布谣言,公安机关依法对其行政拘留,说明该男子的行为属于行政违法行为,社会危害性相对轻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理管理处罚法》,应当受到行政处罚。案例二:赵某犯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被判处拘役6个月,说明赵某属于犯罪行为,即刑事违法行为,社会危害性严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综上所述,②③错误,①④正确。故选B。
【点睛】根据危害社会的行为,违法行为包括一般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和犯罪(刑事违法行为)。根据所违反的法律,违法行为包括民事违法行为(违反民事法律)、行政违法行为(违反行政法律)、刑事违法行为(违反刑事法律)。
9. 雕塑是城市里一道无言的风景,然而某市的一些雕塑却遭到人为损毁:割头、断臂、削皮……令人惨不忍睹。此种现象折射出个别社会成员( )
A. 文明素养的缺失 B. 审美观念的独特
C. 兴趣爱好的广泛 D. 探索精神的执着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做文明有礼的人。
A:题干中描述了某市的一些雕塑却遭到人为损毁,折射出个别社会成员不讲文明礼貌,文明素养的缺失,A符合题意;
BCD:说法与题干不符,应排除;
故本题选A。
10. 2020年2月8日,新郑市第三人民医院副院长楚某辉在回家途中,与疫情检查卡点工作人员发生争执,拒戴口罩,造成不良社会影响,被暂停副院长职务。这一事例说明( )
①临时性规则不需要遵守②守规则全靠他人监督
③社会生活需要规则保护④守规则是自我保护的最佳方式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副院长楚某辉与疫情检查卡点工作人员发生争执,拒戴口罩,是没有规则意识的表现,造成不良社会影响被暂停副院长职务,说明社会生活需要规则保护,守规则是自我保护的最佳方式,违法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③④观点正确;临时规则同样需要遵守,①观点错误;守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不全靠他人监督,②观点错误,所以本题选择D答案。
11. “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数据显示,2019年“醉驾”成为刑事追诉第一犯罪。这警示人们要( )
A. 承担责任,管理社会治安 B. 低碳出行,减少交通拥堵
C. 珍爱生命,自觉遵守法律 D. 积极维权,勇于承担过错
【答案】C
【解析】
【详解】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规则和生命的认识,题文中最高人民法院的数据显示2019年“醉驾”成为刑事追诉第一犯罪,警示人们要珍爱生命,自觉遵守社会规则,遵守法律法规等,A管理社会秩序不是公民的角度,不符合题意;BD没有正确理解漫画寓意,观点错误,所以正确答案选C。
12. 李某因谎报险情,被公安机关拘留;某出版社未经作者同意发表其作品,作者将该出版社告上法庭。李某、某出版社的行为分别属于
A. 严重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 B. 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
C. 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 D. 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教材所学可知,生活中最常见的行政违法行为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为,题文中李某谎报险情,被公安机关拘留,属于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如欠债不还、侵犯著作权等行为,故题文中某出版社的行为属于民事违法行为,故C项符合题意,B项错误;A项不符合题意,违法行为根据对社会危害程度,可以分为一般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即犯罪)。D项错误,出版社的行为不构成刑事违法,故排除,故选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需要清楚违法行为根据对社会危害程度,可以分为一般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即犯罪),其中民事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如欠债不还的行为;行政违法行为是指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应当受到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的行为,如扰乱社会治安的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是指违反刑事法律规范,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如故意杀人的行为。在此基础上分析做出选择即可。
13. 2020年5月28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十三届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部民法典成为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法典化的法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我国正式进入民法典时代。这部民法典被誉为“保障民事权利的宣言书”,从胎儿期到去世后遗体捐献,人生的每一步几乎都浓缩在民法典里;大到开公司、签合同,小到物业费、离婚纠纷,一生的每一个民事行为基本都与民法典息息相关。这说明( )
①公民行使权利,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
②民事违法行为是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③在生活中,公民受到法律的保护和约束
④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都是犯罪行为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法律的作用、违法行为的含义。
①③:根据题文、结合所学可知,“……每一个民事行为基本都与民法典息息相关”,说明在生活中,我们既受到法律的约束,又受到法律的保护,体现了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所以①③说法正确;
②:刑事违法行为是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②说法错误;
④:犯罪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14. 小刘和同学约定周日上午9点到学校排练节目,但因睡懒觉迟到了半小时。同学批评他,他说你们等我一下有什么关系。对此,你的正确看法是( )
①应该信守承诺,做一个诚信的人②不必小题大做,小事失信没关系
③勇于承认过错,争取他人谅解④不诚信的行为,会失去他人的信任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诚信。
①④:依据教材知识,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题干中小刘是不讲诚信的表现,这样会失信于人,失去他人的信任,我们应该信守承诺,做一个诚信的人,①④正确;
③:我们要树立诚信意识,如果我们的行为产生了不良影响,就要勇于承认过错,争取他人的谅解,③正确;
②:失信会处处碰壁,甚至无法立身处世,②错误;
故本题选B。
15. 录制广场舞教学视频,创作方言快板等文艺节目,打造在线“云展览”……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不少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闭馆不闭网,线上服务“不打烊”。这说明( )
①网络是获取更多新知的唯一渠道
②网络可以让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③网络提供海量信息,需要辨析网络信息
④网络打破地域界限,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网络的积极作用。题干表述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不少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闭馆不闭网,线上服务“不打烊”,这说明了网络可以让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也说明了网络打破地域界限,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②④是正确的。①是错误的,网络是获取更多新知渠道之一,不是唯一渠道,排除。③表述的内容不是题干的主旨,排除。故本题选C。
【点睛】做选择题可用排绝法,一般带有彻底、绝对、唯一等字样的句子均是过于绝对的表述,要排除。
16. 一位农民工上公交车后,将袋子铺地,坐了上去。乘客问:“有座位,您为什么不坐?”农民工说,担心自己身上脏弄脏了座位。乘客说,“人人平等,您跟我们都一样。”一句话打消了农民工的顾虑。这一幕场景表明( )
①做文明有礼的人,要做到仪表整洁
②尊重是相互的,能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③学会欣赏有利于形成互敬互爱的融洽关系
④平等待人要求我们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人格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尊重他人。对于农民工自卑的举动,乘客的做法体现了他的高素质,也说明了人人平等,可见尊重是相互的,能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从中也感受到平等待人要求我们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人格,②④是正确的。①不符合题意,排除。③与题干的主旨不符,排除。故本题选C。
17. 中学生陈某原本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自从结识了社会上的一群游手好闲的“朋友”,他逐渐无心学习,经常旷课。后来逐渐放纵自己,因为偷东西受到学校的纪律处分,后又因偷窃财务被公安机关拘留。有一次,他为了搞到钱去网吧玩游戏,他和另外两个“朋友”竟拦路抢劫,在短短几天内多次作案,最终因抢劫罪被判刑。这启示我们( )
①不良行为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②未成年人实施犯罪行为不应承担刑事责任
③加强自我防范,不必多在小事上过于计较
④要防微杜渐,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通过陈某的经历,意在告诉我们,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并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有过一般违法行为的人,如果不及时改正,很可能发展到违法犯罪的道路上去。为此,我们要增强法治观念,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所以①④说法正确;未成年人实施犯罪行为也应承担刑事责任,②说法错误;小节无害论是错误的,③说法错误;所以本题选择B。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4小题,49分)
18. 冷不丁打断他人讲话、公共场合大吵大闹、待人刁钻没礼貌……“熊孩子”给公共生活和家庭生活造成不良影响。有家长认为“他还是个孩子”。但更多人认为,对“熊孩子”的不当言行父母应在第一时间给予纠正,淘气固然是孩子的天性,但应以尊重他人、礼貌待人为前提。有专家指出:规则教育要加强,文明礼貌助成长。
请你运用学过的相关知识对专家的观点进行简要评析。
【答案】(1)无规矩不成方圆,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井然有序的社会生活离不开社会规则的维系。父母要从小加强对子女正确的是非观教育,提高子女的规则意识,遵守规则、敬畏规则,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讲文明、有礼貌是人们在交往中共同遵守的一种道德规范,是尊重他人的表现。是否文明礼貌不仅关系自身生活和发展,更影响社会风气和国家民族形象。父母要以文明礼貌的言行教育引导子女,使子女养成关心、尊重、理解他人的良好习惯,提升家庭幸福感,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解析】
【详解】本题为观点评析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涉及规则和自由的关系、文明有礼等知识点。专家认为“规则教育要加强,文明礼貌助成长。”的说法是正确的。理由结合材料信息,联系教材知识,从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父母要教育子女遵守规则,自觉遵守规则,文明礼貌的重要性,父母要以文明礼貌的言行教育引导子等方面来分析作答。
19. 材料一:在病毒肆虐的时候,卢氏县张闪烁等7位医护人员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美好时光,义无反顾,勇敢地冲向抗击疫情第一线,在战场上坚守了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驰援武汉,齐心战“疫”!在这场与病毒斗争,与时间赛跑的战役中,他们把希望带给了别人,却把离别留给了自己;把健康带给别人,却把危险留给了自己。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他们无怨无悔地踏上“病毒之战”的征程。她们是全国医护战士的缩影。致敬,逆行的“白衣战士”!
材料二:在疫情期间,我们许多中学生在家或认真上网课学习,或帮父母做家务,或戴上口罩到社区做志愿者……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我们为什么要对在疫情防控中的逆行者、志愿者等致以崇高的敬意?(两个方面即可。)
(2)学习生活中,我们还可以参加哪些公益活动,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两个方面即可。)
(3)结合生活,请你谈谈我们身边有哪些履行社会责任却不计代价和回报的人。(两个方面即可。)
示例:医生:他们救死扶伤,把希望和健康带给了病人。
【答案】(1)他们的行为体现了强烈的回报社会的意识,是一种亲社会行为;他们用实际行动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他们的行为弘扬了中华民族团结互助友善的传统美德;他们的行为有利于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展现当代公民的精神风貌和文明素质;他们在承担责任、帮助他人、奉献社会中实现了人生价值。
(2)街道卫生大扫除;义务植树活动;向居民宣传防火知识、环保知识、避险自救知识;去福利院或养老院做义工;向贫困地区、灾区捐款捐物;自觉维护交通安全;做车站排队引导员;等等。
(3)公益捐献者:他们挤出自己并不充裕的生活费,为的是捐给更需要的人。乡村教师:他们把自己青春的热情播撒在偏远的山村,只为那里有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见义勇为者:他们在刺骨的寒风中跳入水中救人,事后却悄然离去。野生动物保护者:他们为保护珍贵的野生动物与偷猎者周旋,甚至献出宝贵的生命。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亲社会行为、承担责任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1)题干要求分析要对在疫情防控中的逆行者、志愿者等致以崇高敬意的原因,可从行 为特点、行为意义等角度分析。依据教材知识,具体可从他们的行为体现了强烈的回报社会的意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弘扬了中华民族团结互助友善的传统美德、有利于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他们在承担责任和奉献社会中实现了人生价值等方面分析。
(2)题干要求列举参加的公益活动,答案具有开放性,符合题意即可。如:街道卫生大扫除、义务植树活动、去福利院或养老院做义工等。
(3)题干要求列举履行社会责任却不计代价和回报的人,答案具有开放性,符合题意即可。如:公益捐献者:他们挤出自己并不充裕的生活费,为的是捐给更需要的人;乡村教师:他们把自己青春的热情播撒在偏远的山村,只为那里有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
20. 材料一:今日,我县交警大队执勤人员在安保巡逻时,发现一名年轻男子驾驶非法改装的“鬼火”摩托车,车身噪音非常大,经询问后,了解到该驾驶人属未成年人,故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并宣讲了相关的交通法规及驾驶“鬼火”摩托车上路的严重危害性,并依法查扣。根据我国法律规定,驾驶改装车辆上路的,除了要处罚款500元外,还要勒令当事人将车辆恢复原状;如果追逐竞赛达到危险驾驶标准的,可以追究刑事责任。
材料二: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中删除了“敢于斗争”“见义勇为”等内容,不再鼓励中小学生牺牲自我“敢于斗争”,而是要求他们“珍爱生命保安全”、“会自护懂求救”。
请联系课本知识回答:
(1)近年来,青少年犯罪呈上升趋势,请你谈谈青少年应如何预防犯罪?(三个方面即可)
(2)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如何做到有勇有谋,应对违法犯罪?(三个方面即可)
【答案】(1)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杜绝不良行为;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等。
(2)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掌握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常见方法;(答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常见方法,如①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②与违法犯罪分子巧妙周旋;③设法记住违法犯罪分子相貌;④了解违法犯罪分子去向;⑤保护好作案现场等)。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预防犯罪、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1)此题考查学生对青少年怎样预防犯罪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可从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杜绝不良行为;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等方面回答即可。
(2)分析题干可知,解答时要从“中学生”角度分析有勇有谋应对违法犯罪的做法,根据教材知识,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具体可从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与违法犯罪分子巧妙周旋、设法记住违法犯罪分子相貌、了解违法犯罪分子去向、保护好作案现场等方面回答即可。
21. “人无信不立,家无信不睦,业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宁。”中华民族的这句古训道出了诚信的不可或缺性。诚信作为一种价值理念,是社会不可或缺的运行规则,是社会进步无比珍贵的精神财富。某校团委开展了“打造诚信校园,做诚信学生”主题教育活动,下面是八年级某班设计的部分活动内容,你作为其中一员参与活动,希望你能成为大家最佳的合作伙伴。
【请你设计】(1)你认为学校开展“打造诚信校园,做诚信学生”主题教育活动的形式有哪些?(至少两个)
【请你思考】(2)为什么该校团委要开展“打造诚信校园,做诚信学生”的主题教育活动?
【请你调查】(3)同学们在主题教育活动前,对校园的不诚信行为展开调查。请你列出三种校园不诚信行为。
【请你行动】(4)针对调查中存在的种种不诚信行为,以“你我携手共建诚信校园”为题向全校同学发出倡议,请你写出下面倡议书中的倡议要点。
“你我携手共建诚信校园”倡议书
xxx学校的同学们:
为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促进诚信校园建设,打造诚信校园,也为了我们做一个诚信的人,我真诚地向大家发出如下倡议:
①
②
③
④
XXX学校团委
2020年1月5日
【答案】(1)以诚信为主题的黑板报、手抄报、宣传栏,主题班会、演讲比赛等。
(2)①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②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③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④诚信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项民法原则;⑤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
(3)校园中不诚信的行为:考试作弊、抄袭作业、不按时交作业、值日生逃避值日、向同学许诺却未做到等。
(4)①自觉树立诚信意识,培养对人守信、对事负责良好习惯;②积极参与共建诚信校园的各项活动并提出自己的建议;③在学习生活中,自觉从小事做起,如诚信考试、不抄袭作业、不说谎话、答应别人的事努力做到等;④对于身边的不诚信行为,敢于批评指正。
【解析】
【详解】(1)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所答形式符合“打造诚信校园,做诚信学生”主题教育活动的要求,言之有理即可。如,以诚信为主题的黑板报、手抄报、宣传栏,主题班会、演讲比赛等。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诚信重要性的认识,属于基础知识识记,结合所学进行作答即可。根据所学,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诚信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项民法原则;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
(3)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列出的行为符合校园不诚信的要求,言之有理即可。如,考试作弊、抄袭作业、不按时交作业、值日生逃避值日、向同学许诺却未做到等。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主要可以从树立诚信意识;积极参与共建诚信校园的各项活动;自觉从小事做起,践行诚信;对于身边的不诚信行为,敢于批评指正等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南召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河南省南召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闭卷考试,18B, 下列概念间的关系表示正确的是, 人们常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