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四川省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物质转化与制备
展开2021年四川省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物质转化与制备
一.选择题(共1小题)
1.(2021•成都)下列物质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转化的是( )
A.SSO3Na2SO4
B.ZnZnSO4ZnCl2
C.CuOCuAl
D.NaClNaNO3KNO3
二.填空题(共5小题)
2.(2021•乐山)纳米碳酸钡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工产品,某工厂用含SiO2杂质的BaCO3为原料制备纳米碳酸钡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SiO2难溶于水,且不与常见的酸发生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A的名称为 。SiO2性质稳定,但常温下易与氢氟酸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4HF═X+2H2O,则X的化学式为 。
(2)流程中加入盐酸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副产品的用途 。(写一条即可)
3.(2021•眉山)2009年,我国华为公司推出了5G商用芯片,制造芯片要用到高纯硅,如图为制备高纯硅和二氧化硅的主要工艺流程。
(1)反应①从基本反应类型角度分析,该反应属于 反应。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工艺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
4.(2021•德阳)“绿色化学”是化工生产中的重要理念。如图为利用尿素工厂废气和磷酸工厂废渣(液)联合生产硫酸钙的工艺流程。
回答下列问题:
(1)副产品的化学式为 。
(2)沉淀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工艺流程中体现“绿色化学”理念的设计有 (答一点即可)。
5.(2021•眉山)酸、碱、盐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1)化学实验室有失去标签的硝酸钡、碳酸钠、氢氧化钾、稀硫酸、氢氧化钙五瓶无色溶液,现将其任意编号A、B、C、D、E,然后两两混合进行实验,其部分现象如下表(微溶物视为可溶物)。
实验
A+E
A+B
B+C
B+E
现象
产生沉淀
产生沉淀
产生沉淀
产生气体
①碳酸钠俗称纯碱,属于 类(填字母序号)。
A.酸
B.碱
C.盐
②写出溶液B中溶质的化学式 。
③写出溶液A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我国制碱工业先驱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其主要化学原理:NaCl+H2O+NH3+CO2═NaHCO3↓+X;2NaHCO3Na2CO3+H2O+CO2↑等。则X的化学式为 。
6.(2021•德阳)为探究某化工厂固体废物的成分,以便回收有用物质,除掉有害物质。已知固体废物的主要成分是NaCl,还可能含有Na2CO3、K2SO4、NH4NO3、MgSO4、FeCl3,通过以下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气体乙的化学式为 。
(2)无色溶液A中存在的阴离子有 。
(3)反应生成气体甲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原固体废物中一定存在的物质有 。
三.推断题(共4小题)
7.(2021•乐山)A~E五种初中常见物质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其中A与C的组成元素相同,B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D是一种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加热时D、E均能与黑色固体丙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黑色固体甲的化学式为 。反应①属于基本类型中的 反应。
(2)在D与丙的反应中,D表现出 性。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
8.(2021•达州)已知A~E分别是铁、氢氧化钙、盐酸、碳酸钠、氯化铜中的一种,A与B反应能生成气体,E的溶液呈蓝色。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两种物质之间可以相互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E物质的化学式为 ;
(2)B与D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
(3)B和C反应的实质是 ;
(4)写出A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其基本反应类型是 。
9.(2021•遂宁)学习化学需要熟悉物质的性质、用途及物质间的相互关系。如图中A~K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碳酸氢铵,D、H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E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F是纯碱的主要成分,I是黑色固体,K是蓝色沉淀。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能一步实现,“─”表示相连的物质能发生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J的化学式 。
(2)反应①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反应。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
10.(2021•德阳)已知甲、乙、丙、X、Y、Z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甲、乙、丙为氧化物,X、Y、Z为单质,Z为紫红色金属,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乙→Y在工业上用于赤铁矿冶炼生铁,部分反应物、反应条件和生成物已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1)MnO2中Mn的化合价为 。
(2)有毒气体乙的化学式为 。
(3)Y→Z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为 。
(4)丙为有磁性的黑色固体,则X→丙的化学方程式为 。
四.解答题(共5小题)
11.(2021•广安)工业上处理黄铜渣(含Cu、Zn、CuO、ZnO和杂质)废料时,通常将其转化为硫酸锌并回收铜(黄铜渣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其主要流程如图所示:
查阅资料:
2Cu+2H2SO4+O22CuSO4+2H2O
CuO+H2SO4CuSO4+H2O
ZnO+H2SO4ZnSO4+H2O
(1)黄铜的熔点比铜的熔点 (填“高”或“低”);
(2)过程Ⅱ中分离操作的名称是 ,该操作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填仪器名称);
(3)过程Ⅲ中有气体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反应。
12.(2021•凉山州)2021年5月15日,我国“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探测器采用了钛合金、铝合金等材料制造。冶炼金属钛的部分流程如图:
金红石主要成分为TiO2,无色气体A是一种有毒的可燃性气体,试写出①处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氩气在②处的作用是 。
13.(2021•自贡)自贡市素有“盐都”美誉,盐化工比较发达,烧碱、纯碱、氯化铵等为其主要产品。某化工厂使用食盐和其它原料,采用侯德榜先生的联合制碱法生产纯碱,其主要化工流程如图:
(1)操作Ⅰ的名称是 。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从上述化工流程中看出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14.(2021•泸州)孔雀石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O3,还含有Fe2O3、Al2O3、SiO2杂质,用该矿石制备Cu的流程如图所示(部分产物略去):
(1)过程①中,操作a是溶解和 ,还有一种气体产物是 ,滤液X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为 。
(2)过程①中硫酸略过量,则过程②调pH除杂的最佳试剂是 (选填“CuO”或“Na2CO3”)。
(3)下列关于制取铜的两种方案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方案一”得到的铜产品更纯
B.“方案一”不存在消耗能量的问题
C.“方案二”需考虑废气污染的问题
D.“方案二”得到纯铜的产率更高
(4)过程③发生的反应:2CuSO4+2H2O2Cu+O2↑+ (补充完方程式),当收集到800t氧气时,产生Cu的质量是多少?(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15.(2021•成都)回答下列问题。
(1)某兴趣小组参观火力发电厂,了解到废气中的SO2、NO2、CO、CO2会影响环境,设计如图流程处理废气。
①用生锈铁屑处理废气中的CO,体现CO 性。
②用石灰浆不用石灰水的原因是 。
③固体2中有 (写两种物质)。
(2)A~D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转化关系如图。A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钙盐,C是火力发电厂排放的温室气体。
①B转化为A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若D广泛用于玻璃、洗涤剂的生产,则D转化为B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检验D中阴离子的方法是 。
③将足量C通入石蕊溶液中,现象是 ;测得该溶液pH=4,加热至90s时C完全排出,画出加热过程pH变化图像。
2021年四川省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物质转化与制备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小题)
1.(2021•成都)下列物质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转化的是( )
A.SSO3Na2SO4
B.ZnZnSO4ZnCl2
C.CuOCuAl
D.NaClNaNO3KNO3
【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物质的制备.
【分析】一步反应实现即原物质只发生一个反应即可转化为目标物质,根据所涉及物质的性质,分析能否只通过一个反应而实现即可。
【解答】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不能一步反应生成三氧化硫,该转化不能一步实现,故选项错误。
B、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溶液和氢气,硫酸锌溶液和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锌,物质间的转化能一步实现,故选项正确。
C、碳与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铜和二氧化碳,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铝弱,不能与硫酸铝溶液反应,该转化不能一步实现,故选项错误。
D、氯化钠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硝酸钠与氢氧化钾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该转化不能一步实现,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熟练掌握所涉及物质的性质、抓住关键词“能否一步实现”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共5小题)
2.(2021•乐山)纳米碳酸钡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工产品,某工厂用含SiO2杂质的BaCO3为原料制备纳米碳酸钡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SiO2难溶于水,且不与常见的酸发生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A的名称为 过滤 。SiO2性质稳定,但常温下易与氢氟酸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4HF═X+2H2O,则X的化学式为 SiF4 。
(2)流程中加入盐酸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aCO3+2HCl═BaCl2+H2O+CO2↑ 。
(3)写出副产品的用途 用作氮肥 。(写一条即可)
【考点】酸的化学性质;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物质的制备.
【分析】(1)过滤能够除去不溶于酸的物质;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都不变。
(2)碳酸钡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
(3)副产品氯化铵可以用作氮肥。
【解答】解:(1)操作A的名称为过滤;
反应前硅原子是1个,反应后应该是1个,包含在未知物质中,反应前后氧原子都是2个,氢原子都是4个,反应前氟原子是4个,反应后应该是4个,包含在未知物质中,则X的化学式为SiF4。
故填:过滤;SiF4。
(2)流程中加入盐酸时,碳酸钡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aCO3+2HCl═BaCl2+H2O+CO2↑。
故填:BaCO3+2HCl═BaCl2+H2O+CO2↑。
(3)副产品氯化铵可以用作氮肥。
故填:用作氮肥。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3.(2021•眉山)2009年,我国华为公司推出了5G商用芯片,制造芯片要用到高纯硅,如图为制备高纯硅和二氧化硅的主要工艺流程。
(1)反应①从基本反应类型角度分析,该反应属于 化合 反应。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HSiCl3+H23HCl+Si ,该工艺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HCl 。
【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物质的制备.
【分析】(1)多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是化合反应。
(2)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及其质量守恒定律可以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根据工艺流程可以判断循环利用的物质。
【解答】解:(1)反应①中,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从基本反应类型角度分析,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故填:化合。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HSiCl3+H23HCl+Si,该工艺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HCl。
故填:HSiCl3+H23HCl+Si;HCl。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4.(2021•德阳)“绿色化学”是化工生产中的重要理念。如图为利用尿素工厂废气和磷酸工厂废渣(液)联合生产硫酸钙的工艺流程。
回答下列问题:
(1)副产品的化学式为 CaO 。
(2)沉淀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H3+CO2+H2O+CaSO4=CaCO3↓+(NH4)2SO4 。
(3)工艺流程中体现“绿色化学”理念的设计有 尿素工厂废气再利用或磷酸工厂废渣(液)再利用或煅烧炉生成的二氧化碳再利用等 (答一点即可)。
【考点】绿色化学;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物质的制备.
【分析】(1)高温条件下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2)氨气、二氧化碳、水、硫酸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硫酸铵。
(3)工艺流程中体现“绿色化学”理念的设计有尿素工厂废气再利用、磷酸工厂废渣(液)再利用、煅烧炉生成的二氧化碳再利用等。
【解答】解:(1)副产品的化学式为CaO。
故填:CaO。
(2)沉淀池中,氨气、二氧化碳、水、硫酸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硫酸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CO2+H2O+CaSO4=CaCO3↓+(NH4)2SO4。
故填:2NH3+CO2+H2O+CaSO4=CaCO3↓+(NH4)2SO4。
(3)工艺流程中体现“绿色化学”理念的设计有尿素工厂废气再利用、磷酸工厂废渣(液)再利用、煅烧炉生成的二氧化碳再利用等。
故填:尿素工厂废气再利用或磷酸工厂废渣(液)再利用或煅烧炉生成的二氧化碳再利用等。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5.(2021•眉山)酸、碱、盐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1)化学实验室有失去标签的硝酸钡、碳酸钠、氢氧化钾、稀硫酸、氢氧化钙五瓶无色溶液,现将其任意编号A、B、C、D、E,然后两两混合进行实验,其部分现象如下表(微溶物视为可溶物)。
实验
A+E
A+B
B+C
B+E
现象
产生沉淀
产生沉淀
产生沉淀
产生气体
①碳酸钠俗称纯碱,属于 C 类(填字母序号)。
A.酸
B.碱
C.盐
②写出溶液B中溶质的化学式 Na2CO3 。
③写出溶液A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a(NO3)2+H2SO4═BaSO4↓+2HNO3 。
(2)我国制碱工业先驱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其主要化学原理:NaCl+H2O+NH3+CO2═NaHCO3↓+X;2NaHCO3Na2CO3+H2O+CO2↑等。则X的化学式为 NH4Cl 。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
【分析】(1)B+E,产生气体,稀硫酸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B能与A、C反应生成沉淀,E能与A反应生成沉淀,碳酸钠能与硝酸钡、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沉淀,稀硫酸能与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沉淀,则B为碳酸钠,E为稀硫酸,A为硝酸钡,C为氢氧化钙,进行分析解答。
(2)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①碳酸钠俗称纯碱,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
②B+E,产生气体,稀硫酸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B能与A、C反应生成沉淀,E能与A反应生成沉淀,碳酸钠能与硝酸钡、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沉淀,稀硫酸能与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沉淀,则B为碳酸钠,E为稀硫酸,A为硝酸钡,C为氢氧化钙,D为氢氧化钾,溶液B中溶质的化学式为Na2CO3。
③溶液A与E反应反应,即硝酸钡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NO3)2+H2SO4═BaSO4↓+2HNO3。
(2)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前钠、氯、氢、氧、氮、碳原子个数分别为1、1、5、3、1,1,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钠、氯、氢、氧、氮、碳原子个数分别为1、0、1、3、0、1,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X分子由1个氮原子、4个氢原子和1个氯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NH4Cl。
故答案为:
(1)①C;②Na2CO3;③Ba(NO3)2+H2SO4═BaSO4↓+2HNO3;
(2)NH4Cl。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解题时往往需要从题目中挖出一些明显或隐含的条件,抓住突破口(突破口往往是现象特征、反应特征等),获得结论,最后把结论代入原题中验证。
6.(2021•德阳)为探究某化工厂固体废物的成分,以便回收有用物质,除掉有害物质。已知固体废物的主要成分是NaCl,还可能含有Na2CO3、K2SO4、NH4NO3、MgSO4、FeCl3,通过以下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气体乙的化学式为 CO2 。
(2)无色溶液A中存在的阴离子有 OH﹣、CO32﹣、NO3﹣、Cl﹣ 。
(3)反应生成气体甲的化学方程式为 NH4NO3+NaOH=NaNO3+NH3↑+H2O 。
(4)原固体废物中一定存在的物质有 NaCl、NH4NO3、Na2CO3 。
【考点】盐的化学性质;物质的鉴别、推断;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框图型推断题.
【分析】根据NH4NO3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生氨气,MgSO4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生白色沉淀,FeCl3溶液为黄色且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生红褐色沉淀,现固体废物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产生有刺激性的气味的气体甲和无色溶液A可知,固体混合物中含有NH4NO3,没有MgSO4和FeCl3;由于硫酸钡沉淀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碳酸钡沉淀能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现将固体废物加水溶解后加入适量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白色沉淀中加入稀硝酸,产生气体乙和无色溶液C可知,白色沉淀为碳酸钡,则固体混合物中含有Na2CO3,没有K2SO4,据此答题。
【解答】解:NH4NO3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生氨气,MgSO4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生白色沉淀,FeCl3溶液为黄色且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生红褐色沉淀,现固体废物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产生有刺激性的气味的气体甲和无色溶液A可知,固体混合物中含有NH4NO3,没有MgSO4和FeCl3;由于硫酸钡沉淀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碳酸钡沉淀能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现将固体废物加水溶解后加入适量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白色沉淀中加入稀硝酸,产生气体乙和无色溶液C可知,白色沉淀为碳酸钡,则固体混合物中含有Na2CO3,没有K2SO4,由于固体废物的主要成分是NaCl,所以固体废物中一定含有NaCl、NH4NO3、Na2CO3;
(1)根据推断过程可知,白色沉淀为碳酸钡,加入足量的稀硝酸发生的反应为:BaCO3+2HNO3=Ba(NO3)2+H2O+CO2↑,因此气体乙是二氧化碳,故填:CO2;
(2)根据推断过程可知,固体废物中一定含有NaCl、NH4NO3、Na2CO3,当向其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后发生的反应为:NH4NO3+NaOH=NaNO3+H2O+NH3↑,因此得到的无色溶液A中含有的溶质为NaCl、Na2CO3、NaNO3、NaOH,其中含有的阴离子为:OH﹣、CO32﹣、NO3﹣、Cl﹣,故填:OH﹣、CO32﹣、NO3﹣、Cl﹣;
(3)根据推断过程,固体废物中一定含有NaCl、NH4NO3、Na2CO3,当向其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后发生的反应为:NH4NO3+NaOH=NaNO3+H2O+NH3↑,故填:NH4NO3+NaOH=NaNO3+NH3↑+H2O;
(4)根据推断过程可知,固体废物中一定含有NaCl、NH4NO3、Na2CO3,故填:NaCl、NH4NO3、Na2CO3。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所给物质的性质和两两之间的反应,然后依据题中的现象判断各物质的存在性,最后进行验证即可。
三.推断题(共4小题)
7.(2021•乐山)A~E五种初中常见物质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其中A与C的组成元素相同,B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D是一种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加热时D、E均能与黑色固体丙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黑色固体甲的化学式为 MnO2 。反应①属于基本类型中的 分解 反应。
(2)在D与丙的反应中,D表现出 还原 性。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C+H2OH2+CO 。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框图型推断题.
【分析】根据A~E五种初中常见物质,B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B为氧气;B与铜反应生成氧化铜,黑色固体丙为氧化铜;A与C的组成元素相同,A可以在黑色固体甲作用下生成B(氧气)和C,则A为过氧化氢,C为水;D是一种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D为一氧化碳;加热时D、E均能与黑色固体丙反应,D、E都具有还原性,所以E为氢气,黑色固体乙为碳,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解答】解:(1)A~E五种初中常见物质,B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B为氧气;B与铜反应生成氧化铜,黑色固体丙为氧化铜;A与C的组成元素相同,A可以在黑色固体甲作用下生成B(氧气)和C,则A为过氧化氢,C为水;D是一种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D为一氧化碳;加热时D、E均能与黑色固体丙反应,D、E都具有还原性,所以E为氢气,黑色固体乙为碳,经过验证,推导正确,黑色固体甲的化学式为MnO2。反应①为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生成水和氧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
(2)黑色固体丙为氧化铜,D为一氧化碳;在D与丙的反应中,D表现出还原性。
(3)反应②为水蒸气与碳在高温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C+H2OH2+CO。
故答案为:(1)MnO2;分解;
(2)还原;
(3)C+H2OH2+CO。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8.(2021•达州)已知A~E分别是铁、氢氧化钙、盐酸、碳酸钠、氯化铜中的一种,A与B反应能生成气体,E的溶液呈蓝色。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两种物质之间可以相互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E物质的化学式为 CuCl2 ;
(2)B与D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固体溶解,溶液变为绿色,有气泡产生 ;
(3)B和C反应的实质是 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 ;
(4)写出A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2CO3+Ca(OH)2=CaCO3↓+2NaOH ,其基本反应类型是 复分解反应 。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框图型推断题.
【分析】E的溶液呈蓝色,则E为氯化铜,A和B反应生成无色气体,可以是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也可以是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A和B从盐酸、碳酸钠和铁中选择,而氯化铜可与铁、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所以C和D从铁、氢氧化钙和碳酸钠中选择,而铁只可以与盐酸和氯化铜反应,所以A或D有一个为铁,若A为铁,则B为盐酸,C只能是氯化铜,与E为氯化铜冲突,所以D为铁,铁只能与盐酸和氯化铜反应,则B为盐酸,盐酸可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A为碳酸钠,剩余C为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可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符合上述逻辑框图关系,因此可知A为碳酸钠,B为盐酸,C为氢氧化钙,D为铁,E为氯化铜,据此分析回答此题。
【解答】解:(1)根据题目信息可知E的溶液呈蓝色,则E为氯化铜,A和B反应生成无色气体,可以是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也可以是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A和B从盐酸、碳酸钠和铁中选择,而氯化铜可与铁、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所以C和D从铁、氢氧化钙和碳酸钠中选择,而铁只可以与盐酸和氯化铜反应,所以A或D有一个为铁,若A为铁,则B为盐酸,C只能是氯化铜,与E为氯化铜冲突,所以D为铁,铁只能与盐酸和氯化铜反应,则B为盐酸,盐酸可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A为碳酸钠,剩余C为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可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符合上述逻辑框图关系,因此可知A为碳酸钠,B为盐酸,C为氢氧化钙,D为铁,E为氯化铜;
故答案为:CuCl2。
(2)B为盐酸,D为铁,盐酸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氯化亚铁溶液显绿色,所以看到固体溶解,溶液变为绿色,有气泡产生;
故答案为:固体溶解,溶液变为绿色,有气泡产生。
(3)B为盐酸,C为氢氧化钙,是酸碱发生的中和反应,实际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
故答案为: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
(4)A为碳酸钠,C为氢氧化钙,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及沉淀符号,所以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反应符合反应物相互交换组分生成新物质的特点,所以为复分解反应;
故答案为:Na2CO3+Ca(OH)2=CaCO3↓+2NaOH;复分解反应。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
9.(2021•遂宁)学习化学需要熟悉物质的性质、用途及物质间的相互关系。如图中A~K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碳酸氢铵,D、H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E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F是纯碱的主要成分,I是黑色固体,K是蓝色沉淀。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能一步实现,“─”表示相连的物质能发生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J的化学式 CuSO4 。
(2)反应①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复分解 反应。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C+CO22CO 。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根据A为碳酸氢铵,碳酸氢铵在受热的条件先分解成为氨气、水和二氧化碳,D、H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则D是二氧化碳、H是一氧化碳,E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则E是氢氧化钙,B能反应生成E,说明B是水,F是纯碱的主要成分,F是碳酸钠,E能与F反应生成G,则G是碳酸钙或氢氧化钠,K是蓝色沉淀,则K是氢氧化铜,G和J能反应生成K,说明G是氢氧化钠,则J是硫酸铜,H能与I反应,I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J,说明I是氧化铜,据此解答。
【解答】解:A为碳酸氢铵,碳酸氢铵在受热的条件先分解成为氨气、水和二氧化碳,D、H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则D是二氧化碳、H是一氧化碳,E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则E是氢氧化钙,B能反应生成E,说明B是水,F是纯碱的主要成分,F是碳酸钠,E能与F反应生成G,则G是碳酸钙或氢氧化钠,K是蓝色沉淀,则K是氢氧化铜,G和J能反应生成K,说明G是氢氧化钠,则J是硫酸铜,H能与I反应,I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J,说明I是氧化铜,带入验证,满足题意;
(1)根据推断过程,J是硫酸铜,故填:CuSO4;
(2)根据推断过程,E是氢氧化钙、F是碳酸钠,反应①为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基本反应类型属于复分解反应,故填:复分解;
(3)根据推断过程,D是二氧化碳,H是一氧化碳,反应②为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故填:C+CO22CO。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10.(2021•德阳)已知甲、乙、丙、X、Y、Z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甲、乙、丙为氧化物,X、Y、Z为单质,Z为紫红色金属,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乙→Y在工业上用于赤铁矿冶炼生铁,部分反应物、反应条件和生成物已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1)MnO2中Mn的化合价为 +4 。
(2)有毒气体乙的化学式为 CO 。
(3)Y→Z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为 置换反应 。
(4)丙为有磁性的黑色固体,则X→丙的化学方程式为 3Fe+2O2Fe3O4 。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根据甲、乙、丙为氧化物,X、Y、Z为单质,甲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生成X,则甲是过氧化氢,X是氧气,Z为紫红色金属,则Z是铜,乙→Y在工业上用于赤铁矿冶炼生铁,乙是一氧化碳,Y是铁,据此解答。
【解答】解:甲、乙、丙为氧化物,X、Y、Z为单质,甲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生成X,则甲是过氧化氢,X是氧气,Z为紫红色金属,则Z是铜,乙→Y在工业上用于赤铁矿冶炼生铁,则Y是铁,X能反应生成乙,则乙可能是一氧化碳或铁的氧化物,带入验证,满足条件;
(1)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为零,MnO2中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则锰元素化合价为+4,故填:+4;
(2)根据推断过程,乙为氧化物且是有毒气体,则乙是一氧化碳,故填:CO;
(3)根据推断过程,Y为铁,Z为铜,则Y→Z的反应为铁与可溶性铜盐的反应,反应类型属于置换反应,故填:置换反应;
(4)根据推断过程,X为氧气,Y为铁,丙能反应生成Y,若丙为由磁性的黑色固体,则丙为四氧化三铁,X→丙的反应为铁丝燃烧,故填:3Fe+2O2Fe3O4。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四.解答题(共5小题)
11.(2021•广安)工业上处理黄铜渣(含Cu、Zn、CuO、ZnO和杂质)废料时,通常将其转化为硫酸锌并回收铜(黄铜渣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其主要流程如图所示:
查阅资料:
2Cu+2H2SO4+O22CuSO4+2H2O
CuO+H2SO4CuSO4+H2O
ZnO+H2SO4ZnSO4+H2O
(1)黄铜的熔点比铜的熔点 低 (填“高”或“低”);
(2)过程Ⅱ中分离操作的名称是 过滤 ,该操作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漏斗 (填仪器名称);
(3)过程Ⅲ中有气体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Zn+H2SO4=ZnSO4+H2↑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置换 反应。
【考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合金与合金的性质;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物质的制备.
【分析】(1)考查合金性质;
(2)考查固液分离的常用方法以及使用仪器名称;
(3)根据题目信息书写化学方程式;根据反应特点总结反应类型。
【解答】解:(1)黄铜属于合金,合金熔点低于原金属熔点;
故答案为:低。
(2)经过操作Ⅱ实现了固液分离,常用方法为过滤;过滤需要烧杯盛取滤液,玻璃棒引流,还需漏斗过滤滤液;
故答案为:过滤;漏斗。
(3)为了得到纯铜和硫酸锌,需要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足量锌,所以B为锌,固体C为锌和铜的混合物,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及气体符号,所以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反应符合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的特点,所以为置换反应;
故答案为:Zn+H2SO4=ZnSO4+H2↑;置换。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
12.(2021•凉山州)2021年5月15日,我国“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探测器采用了钛合金、铝合金等材料制造。冶炼金属钛的部分流程如图:
金红石主要成分为TiO2,无色气体A是一种有毒的可燃性气体,试写出①处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TiO2+2C+2Cl2TiCl4+2CO ,氩气在②处的作用是 隔绝空气,防止镁与空气中的成分(O2、N2等)反应 。
【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物质的制备.
【分析】根据题意,金红石主要成分为TiO2,无色气体A是一种有毒的可燃性气体,镁能与空气中的氧气、氮气等反应,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金红石主要成分为TiO2,将金红石、焦炭混合通入氯气制得TiCl4,同时生成无色气体A,A是一种有毒的可燃性气体,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生成的可燃性气体是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TiO2+2C+2Cl2TiCl4+2CO。
镁能与空气中的氧气、氮气等反应,在过程②中,氩气的作用是隔绝空气,防止镁与空气中的成分(O2、N2等)反应。
故答案为:
TiO2+2C+2Cl2TiCl4+2CO;隔绝空气,防止镁与空气中的成分(O2、N2等)反应。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理解冶炼金属钛的部分流程,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质量守恒定律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3.(2021•自贡)自贡市素有“盐都”美誉,盐化工比较发达,烧碱、纯碱、氯化铵等为其主要产品。某化工厂使用食盐和其它原料,采用侯德榜先生的联合制碱法生产纯碱,其主要化工流程如图:
(1)操作Ⅰ的名称是 过滤 。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HCO3Na2CO3+CO2↑+H2O 。
(3)从上述化工流程中看出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CO2 (填化学式)。
【考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物质的制备.
【分析】(1)操作Ⅰ能将碳酸氢钠固体与氯化铵溶液分离,进行分析解答。
(2)反应②是碳酸氢钠固体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既是某个反应反应物,也是某个反应的生成物的物质,可以循环使用,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操作Ⅰ能将碳酸氢钠固体与氯化铵溶液分离,操作Ⅰ的名称是过滤。
(2)反应②是碳酸氢钠固体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CO2↑+H2O。
(3)由主要化工流程图,二氧化碳既是反应物也是生成物,可循环利用,其化学式为CO2。
故答案为:
(1)过滤;
(2)2NaHCO3Na2CO3+CO2↑+H2O;
(3)CO2。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理解生产纯碱的主要化工流程,掌握物质分离的原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4.(2021•泸州)孔雀石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O3,还含有Fe2O3、Al2O3、SiO2杂质,用该矿石制备Cu的流程如图所示(部分产物略去):
(1)过程①中,操作a是溶解和 过滤 ,还有一种气体产物是 二氧化碳(或CO2) ,滤液X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为 铜离子、铁离子、铝离子(或Cu2+、Fe3+、Al3+) 。
(2)过程①中硫酸略过量,则过程②调pH除杂的最佳试剂是 CuO (选填“CuO”或“Na2CO3”)。
(3)下列关于制取铜的两种方案的说法,正确的是 AC 。
A.“方案一”得到的铜产品更纯
B.“方案一”不存在消耗能量的问题
C.“方案二”需考虑废气污染的问题
D.“方案二”得到纯铜的产率更高
(4)过程③发生的反应:2CuSO4+2H2O2Cu+O2↑+ 2H2SO4 (补充完方程式),当收集到800t氧气时,产生Cu的质量是多少?(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物质的制备;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1)根据流程图分析实验操作;根据Cu2(OH)2CO3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水和二氧化碳,氧化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氧化铝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水,二氧化硅与硫酸不反应分析;
(2)根据除杂的原则分析;
(3)根据两个实验的流程分析;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题目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
【解答】解:(1)从流程图可看出经过操作a得到了滤液和二氧化硅固体,因此操作为过滤;Cu2(OH)2CO3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水和二氧化碳,氧化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氧化铝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水,二氧化硅与硫酸不反应,因此还有一种气体产物是二氧化碳,滤液X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为铜离子、铁离子、铝离子(或Cu2+、Fe3+、Al3+);故填:过滤、二氧化碳(或CO2);铜离子、铁离子、铝离子(或Cu2+、Fe3+、Al3+);
(2)除杂的原则是不引入新杂质,因此过程①中硫酸略过量,则过程②调pH除杂的最佳试剂是氧化铜;故填:CuO;
(3)A、从图中可以看出“方案一”得到的铜是纯铜,“方案二”得到的粗铜,因此“方案一”得到的铜产品更纯;正确;
B、“方案一”③是电解,“方案一”存在消耗能量的问题;错误;
C、“方案二”是焦炭作还原剂,会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因此“方案二”需考虑废气污染的问题;正确;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因此“方案一”、“方案二”得到纯铜的产率相同,错误;
故选:AC;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反应前铜原子2个,硫原子2个,氢原子4个,氧原子10个,反应后铜原子2个,氧原子2个,因此
还少4个氢原子,2个硫原子,8个氧原子,故补充为:2H2SO4;故填:2H2SO4;
设当收集到800t氧气时,产生Cu的质量为x
2CuSO4+2H2O2Cu+O2↑+2H2SO4
128 32
x 800t
=
x=3200t
答:产生Cu的质量为3200t。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性质以及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注意解题规范,计算准确。
15.(2021•成都)回答下列问题。
(1)某兴趣小组参观火力发电厂,了解到废气中的SO2、NO2、CO、CO2会影响环境,设计如图流程处理废气。
①用生锈铁屑处理废气中的CO,体现CO 还原 性。
②用石灰浆不用石灰水的原因是 相同体积下,石灰水中氢氧化钙的含量少,吸收效果差 。
③固体2中有 碳酸钙、亚硫酸钙 (写两种物质)。
(2)A~D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转化关系如图。A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钙盐,C是火力发电厂排放的温室气体。
①B转化为A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
②若D广泛用于玻璃、洗涤剂的生产,则D转化为B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复分解反应 ;检验D中阴离子的方法是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则为碳酸根离子 。
③将足量C通入石蕊溶液中,现象是 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 ;测得该溶液pH=4,加热至90s时C完全排出,画出加热过程pH变化图像。
【考点】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物质的鉴别、推断;常见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治理.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框图型推断题.
【分析】(1)根据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根据反应物的浓度、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
(2)根据物质间的关系、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离子的检验方法等来分析。
【解答】解:(1)①在高温的条件下,一氧化碳能与铁锈中的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这体现了一氧化碳的还原性;故填:还原;
②相同体积下,石灰水中氢氧化钙的含量少,吸收效果差,所以用石灰浆不用石灰水;故填:相同体积下,石灰水中氢氧化钙的含量少,吸收效果差;
③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亚硫酸钙和水,亚硫酸钙微溶于水,所以固体2中有碳酸钙和亚硫酸钙;故填:碳酸钙、亚硫酸钙;
(2)①A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钙盐,C是火力发电厂排放的温室气体,由图示转化关系可知,A是氯化钙、C是二氧化碳,所以B是碳酸钙,B转化为A的过程是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故填:CaCO3+2HCl=CaCl2+H2O+CO2↑;
②若D广泛用于玻璃、洗涤剂的生产,则D是碳酸钠,碳酸钠转化为碳酸钙可以通过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该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检验D中阴离子(碳酸根离子)的方法是: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则为碳酸根离子;故填:复分解反应;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则为碳酸根离子;
③C是二氧化碳,将足量C通入石蕊溶液中,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测得该溶液pH=4,加热至90s时C完全排出,则液体的pH变为7,加热过程pH变化图像为;故填: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
【点评】本题考查了废气的处理以及物质的推断,解题时根据物质的性质、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解答即可。
考点卡片
1.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知识点的认识】如图所示,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跟液体分离开来的一种混合物分离的方法;它根据滤纸能够透过液体和溶于液体的物质的特殊功能,将混合物分离开来的;常用来分离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跟液体等等.所需器材有铁架台、漏斗、滤纸、烧杯、玻璃棒等.要想过滤,首先要制过滤器,具体如图所示:
,
将一张滤纸对折两次后,展成圆锥形,用水润湿倒贴在漏斗内壁水即可.过滤的具体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有:
一贴,即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中间不要留有气泡.
二低,即漏斗内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边缘,漏斗内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即倾倒液体时,盛浑浊液的烧杯嘴紧靠玻璃棒;玻璃棒末端轻靠漏斗内三层滤纸处;漏斗下端紧靠承接滤液的烧杯内壁.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考查过滤的原理、实验操作、注意事项和滤液浑浊的原因分析等等.题型有操作题、选择题、填空题和实验探究题.中考的重点是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和滤液浑浊的原因分析等等.
【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熟记过滤的方法、原理、所需器材、操作及注意事项等等;然后,结合问题情景,细致地分析题意或者图示信息,并根据所学的相关知识,设计好实验方案,或者是按照给出实验方案,进行细心探究即可.
2.绿色化学
【知识点的认识】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其特点是:
1.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
2.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减少向环境排放废物;
3.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消纳,实现“零排放”;
4.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环境友好的产品. 其核心就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国际上对此十分重视.1996年,美国设立了“绿色化学挑战奖”,以表彰哪些在绿色化学领域中作为杰出贡献的企业和科学家.绿色化学将使化学工业改变面貌,为子孙后代造福.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从它的四个特点上,通过设置相关的问题情景,来考查学生对绿色化学的理解和掌握情况.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重点是凭借着绿色化学能实现“零排放”的特点,设置相关化学问题,来考查学生对其理解和运用的能力.
【解题方法点拨】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对绿色化学有个大致的了解,熟记绿色化学的特点和核心,特别是对其中的实现“零排放”的特点,要充分理解好.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信息,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以及从电视新闻、报刊杂志或网上了解到的相关知识和典型事例,细心地分析、推断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选择或填写即可.因此,平时注意多观看、收听、阅读或收集有关绿色化学的时事事件和相关信息,对分析解决这类题目是非常有帮助的.另外,对实现“零排放”的理解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考虑.
一是从化学反应类型方面,通过分析实现“零排放”的含义,不能理解它就是指“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消纳”,即所有的原料经过化学反应,都转化为所需要的产品;而没有副产品生成.由此可见,该反应的类型应该是化合反应.因此,可以从化学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的角度,来理解、分析、推断之;相对来说,这样是比较容易的.
二是从质量守恒定律方面,同理可知,实现“零排放”就是指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通过化学反应,重新组合后,都被产品所消纳;而没有原子的流失.也就是说,原料中的原子种类、个数比等,分别与反应生成的所需产品中的完全一样(即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这样通过分析原料的化学式中的原子种类、个数比等,就不难推断出产品的化学式,进而得出正确的答案.
3.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知识点的认识】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主要有:
1.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以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变成二氧化碳,火焰呈蓝色,放出大量的热(可用作燃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O2点燃¯2CO2.
2.一氧化碳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能把金属从它们的氧化物中还原出来(工业上常用来冶炼金属).例如,CO+CuO△¯Cu+CO2,Fe2O3+3CO高温¯2Fe+3CO2.
3.一氧化碳还具有毒性,极易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与氧气结合,失去携氧能力,造成生物体内缺氧,而发生中毒现象.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设置实验、问题情景,让学生阅读、思考后,根据所学的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以及反应现象、化学方程式等,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并且,经常将其与“碳及含碳物质的不完全燃烧”、“氧气的化学性质”、“炼铁的原理及金属的冶炼”、“一氧化碳的毒性及煤气中毒”、“一氧化碳的用途”等联系起来考查.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中考重点是考查学生对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特别是,经常考查一氧化碳的前两个化学性质,以及有关的化学方程式等.
【解题方法点拨】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尤其是有一氧化碳参与的反应的现象、化学方程式等,以及碳酸或紫色的石蕊试液的性质等;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以及实验装置图等相关信息,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联系起来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
4.合金与合金的性质
合金与合金的性质
【知识点的认识】合金是在某种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其它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合金的性质主要是:合金的强度和硬度一般比组成它的纯金属更高,抗腐蚀性能等也比组成它的纯金属更好;但是,大多数合金的熔点比它的纯金属的熔点低,导电、导热性能比它的纯金属差;总之,合金的性能主要决定于合金的成分.具体如下表所示:
其中,青铜是人类历史上使用最早的合金;生铁和钢是人类利用最广泛的合金.另外,钛的合金(如钛镍合金)具有“记忆”能力,可记住某个特定温度下的形状,只要复回这个温度,就会恢复到这个温度下的形状,又被称为“记忆金属”.此外,钛还可制取超导材料,美国生产的超导材料中的90%是用钛铌合金制造的.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的理解或掌握情况,以及对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金属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用途等相关问题的分析、推断、表达的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等;并且,经常将其与“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金属的性质及用途”等关联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命题方式是根据合金与合金的性质来推断、选择或解答其用途或合金的制备及其组分分析问题,或者是给出常见合金的用途来反推其特性,或者是对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判断,等等.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的性质及用途、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等相关知识的理解或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特别是,对我们身边生活中常用、常见金属及合金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的重中之重.
【解题方法点拨】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和理解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的性质及用途、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等相关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从生活、电视、网络中了解到的有关金属及合金的信息,细致地阅读、分析题意等,联系着生活实际,细心地进行探究、推理,最后,按照题目的要求,认真地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
爱心提示:要想做好这方面的题目,除了学好教材中的有关金属及合金的知识以外,还要做到以下两点:
1.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注意留意、理解、搜集和熟记我们身边经常用到和见到的金属及合金的有关知识,以及最新的有关金属方面的科技前沿信息,等等.
2.要特别注意灵活运用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相互联系(即性质用途),根据它们之间的联系来分析、推断和解答,将会是事半功倍的.
5.酸的化学性质
酸的化学性质
【知识点的认识】酸的化学性质主要有如下五个:
1.酸溶液能跟酸碱指示剂起反应.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变色情况可以简记为:“石红酚无”.
2.酸能跟多种活泼金属起反应,通常生成盐和氢气.只有位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前面的金属才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而位于氢后的金属却不能.例如,常见的镁、铝、锌、铁、铜五种金属分别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具体的现象、结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如下表所示.
3.酸能跟金属氧化物(即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例如,铁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分别与盐酸、硫酸反应,具体现象、结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如右表所示.
4.酸能跟碱起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例如,NaOH+HCl=NaCl+H2O、2NaOH+H2SO4=Na2SO4+2H2O、Ca(OH)2+2HCl=CaCl2+2H2O、Ca(OH)2+H2SO4=CaSO4+2H2O、H2SO4+Ba(OH)2=BaSO4↓(白色沉淀,不溶于硝酸)+2H2O.
5.酸能跟某些盐反应生成新酸和新盐.例如,H2SO4+BaCl2=BaSO4↓+2HCl、HCl+AgNO3=AgCl↓(白色沉淀,不溶于硝酸)+HNO3.有时生成的新酸不稳定,会继续分解;例如,CaCO3+2HCl=CaCl2+CO2↑+H2O、Na2CO3+2HCl=2NaCl+CO2↑+H2O、NaHCO3+HCl=NaCl+CO2↑+H2O.
另外,碳酸不稳定,容易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酸的化学性质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用途、中和反应、二氧化碳和氢气的实验室制取原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灭火器的反应原理、物质的推断和鉴别、碳酸根离子的检验、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与实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有关实验操作(或现象、结论)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和计算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酸的化学性质、用途、反应现象和化学方程式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来反推酸的化学性质和用途,或评价表达的正误,或实验注意事项等.特别是,对后四个化学性质(包括反应现象、化学方程式)和用于金属除锈的用途等,以及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
【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酸的化学性质、用途、反应现象和化学方程式,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的生活经验所得,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实验、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联系起来综合分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六点:
1.酸溶液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不同的酸溶液里都含有相同的氢离子.
2.酸与酸碱指示剂反应时,显色的物质是指示剂,而不是酸溶液.
3.根据活泼金属与酸反应的快慢和盐酸的挥发性,可以推断出实验室里制取氢气时,应该选用锌和硫酸反应为好.
4.根据铁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能与盐酸、硫酸反应,不难推出可以用稀盐酸或稀硫酸来除铁锈;反过来亦然成立.也就是根据“性质用途”的关系来巧记这类知识,将会是事半功倍的!
5.在做中和反应的实验时,一般都要用指示剂酚酞试液来帮助判断反应是否完成.也就是,事先在碱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使溶液成红色),然后再慢慢地向其中滴入稀酸溶液,边滴边振荡(或搅拌溶液),直到溶液颜色恰好变成无色.
6.根据酸能与碳酸盐(即含有碳酸根的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性质,结合反应速度的快慢(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反应太快,常被用作灭火器的反应原理)和生成物的溶解性(碳酸钙与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会覆盖在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石灰石或大理石的表面上,使反应慢且不连续,甚至会中断),可以推断出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时,应该选用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为好.
6.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
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
【知识点的认识】酸雨的产生是这样的:在正常情况下,由于大气中含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碳,降雨时二氧化碳会溶解在水中,形成酸性很弱的碳酸,因此正常的雨水呈微酸性,pH值约为5.6~5.7.在1982年6月的国际环境会议上,国际上第一次统一将pH值小于5.6的降水(包括雨、雪、霜、雾、雹、霰等)正式定为酸雨.酸雨中的酸绝大部分是硫酸和硝酸,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和民用生活中燃烧煤炭或石油等排放的,以及汽车尾气释放的硫氧化物(主要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主要是二氧化氮)等酸性物质.
酸雨的危害:酸雨对河湖、植物、土壤等均有影响,破坏了自然生态,势必危及野生动物的生存,乃至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如图所示:.
综合起来说,酸雨的危害主要表示在以下几个方面:
1.酸雨直接危害的首先是植物.植物对酸雨反应最敏感的器官是叶片,叶片受损后光合作用降低,抗病虫害能力减弱,林木生长缓慢或死亡,农作物减产.
2.酸雨可破坏水体环境,引起经济损失,危及生态平衡.当pH值降至5.0以下,鱼卵多不能正常孵化,即使孵化,骨骼也常是畸形的;加之河底淤泥中的有毒金属遇酸溶解,更加速了水生生物的死亡.
3.酸雨也可使土壤酸化,影响和破坏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群落结构,抑制了土壤中有机物的分解和氮的固定,淋洗与土壤粒子结合的钙、镁、锌等营养元素,使土壤贫瘠化,导致生长在这里的植物逐步退化.正因为这些,酸雨被冠以“空中死神”、“空中恶魔”、“空中杀手”等令人诅咒的名字.
4.酸雨还可对文物古迹、建筑物、工业设备、通讯电缆、铁路桥梁等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腐蚀,令人十分心痛.许多刚落成或装饰一新的建筑在几场酸雨之后变得暗淡无光,例如,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雅典古城的大理石建筑和雕塑已千疮百孔,层层剥落.重庆嘉陵江大桥,其腐蚀速度为每年0.16毫米,用于钢结构的维护费每年达20万元以上.也有人就北京的汉白玉石雕做过研究,认为近30年来其受侵蚀的厚度已超过1厘米,比在自然状态下快几十倍.
5.酸雨还可能危及人体健康.含酸性物质的空气能使人的呼吸道疾病加重.酸雨中含有的甲醛、丙烯酸等对人的眼睛有强烈的刺激作用.硫酸雾和硫酸盐雾的毒性比SO2要高10倍,其微粒可侵入人体的深部组织,引起肺水肿和肺硬化等疾病而导致死亡.当空气中含0.8mg/L硫酸雾时,就会使人难受而致病.或者是人们饮用酸化的地面水和由土壤渗入金属含量较高的地下水,食用酸化湖泊和河流的鱼类等,一些重金属元素通过食物链逐渐积累进入人体,最终对人体造成危害.
酸雨的防治:防治酸雨最根本的措施就是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要想实现这个目标,主要有以下两个途径:
1.调整以煤、石油等矿物燃料为主的能源结构,增加无污染或少污染的能源比例,比如发展太阳能、核能、水能、风能、地热能等不产生酸雨污染的能源.
2.加强技术研究,减少不达标的废气排放,积极开发利用煤炭的新技术,推广煤炭的净化技术、转化技术,改进燃煤技术,改进污染物控制技术,采取烟气脱硫、脱氮技术等重大措施.由于二氧化硫是我国酸雨的主要祸根,国家环保总局已在全国范围对二氧化硫超标区和酸雨污染区进行了严格控制(即“两控区”).控制高硫煤的开采、运输、销售和使用,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发展脱硫技术,推广清洁能源技术.
另外,作为政府职能部门还应制定严格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调整工业布局,改造污染严重的企业,加强大气污染的监测和科学研究,及时掌握大气中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和迁移状况,了解酸雨的时空变化和发展趋势,以便及时采取对策.
还有,在酸雨的防治过程中,生物防治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在污染重的地区可栽种一些对二氧化硫有吸收能力的植物,如垂山楂、洋槐、云杉、桃树、侧柏等.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措施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常用燃料的使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空气的污染、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及其用途、中和反应及其应用、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溶液pH的测定、有关实验操作(或现象、结论)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措施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或评价表达的正误,或实验注意事项等.特别是,对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即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及其来源、酸雨对雕像(或建筑物、铁路桥梁等)腐蚀及其反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防治酸雨最根本的措施及其实现途径和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的考查,以及对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
【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措施等相关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的生活经验所得,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实验、图表信息)等,联系起来综合分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1.识记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即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时,可以联系着空气的污染或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等)来理解和识记,效果会更好些.
2.对于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即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来源,不仅仅是煤炭或石油等矿物燃料的燃烧和汽车等尾气的排放;主要是使用含有硫元素或氮元素的物质,都会有可能生成二氧化硫或二氧化氮等硫的氧化物或氮的氧化物,导致或加重酸雨的形成.例如,如果使用黄铁矿(主要成分是FeS2)来冶炼生铁时,就会使废气中含有二氧化硫等,排放到空气中造成空气的污染或酸雨的产生.
3.酸雨对雕像(或建筑物、铁路桥梁等)腐蚀过程中的化学反应,主要是碳酸钙(或金属铁)与相应的酸发生的化学反应;还有,使用熟石灰(或生石灰)来改良酸雨造成的酸性土壤时,涉及到的化学反应是氢氧化钙与相应的酸发生的中和反应(若用的是氧化钙,则还有氧化钙与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等.
7.盐的化学性质
盐的化学性质
【知识点的认识】盐的化学性质主要有如下几点:
1.某些盐能与某些金属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金属(该金属一定要比盐中的金属活泼才可以把它给置换出来);例如,CuSO4+Fe=FeSO4+Cu、3CuSO4+2Al=Al2(SO4)3+3Cu、2AgNO3+Cu=Cu(NO3)2+2Ag.
2.某些盐能与酸发生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例如,BaCl2+H2SO4=BaSO4↓+2HCl、AgNO3+HCl=AgCl↓(白色沉淀,不溶于硝酸)+HNO3.有时生成的新酸不稳定,会继续分解;例如,CaCO3+2HCl=CaCl2+CO2↑+H2O、Na2CO3+2HCl=2NaCl+CO2↑+H2O、NaHCO3+HCl=NaCl+CO2↑+H2O.
3.某些盐能与碱发生反应生成新盐和新碱;例如,Na2CO3+Ca(OH)2=CaCO3↓+2NaOH、CuSO4+2NaOH=Na2SO4+Cu(OH)2↓(蓝色沉淀)、FeCl3+3NaOH=3NaCl+Fe(OH)3↓(红褐色沉淀).
4.盐能与盐发生反应生成两种新盐;例如,NaCl+AgNO3=AgCl↓+NaNO3、CuSO4+BaCl2=BaSO4↓+CuCl2.
5.某些盐受热分解;例如,2KClO32KCl+3O2↑、2KMnO4 K2MnO4+MnO2+O2↑、CaCO3高温¯CaO+CO2↑、2NaHCO3Na2CO3+CO2↑+H2O.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盐的化学性质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酸(或碱)的化学性质、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物质的推断和鉴别、碳酸根离子(或硫酸根离子、氯离子)的检验、氧气(或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原理、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与实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常用盐的用途、有关实验操作(或现象、结论)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和计算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盐的化学性质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或评价表达的正误,或实验注意事项等.特别是,对盐的化学性质中的反应现象和化学方程式的考查,以及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
【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酸的化学性质、用途、反应现象和化学方程式,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的生活经验所得,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实验、图表信息)等,联系起来综合分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由于不同盐的溶液里,含有的阳离子(或阴离子)不尽相同,所以盐没有必然的相似化学性质.但是,组成中具有相同成分的少部分盐,也是具有一定的规律的.
2.某些盐和某些金属的反应与否,可以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来判断(切记:“前置后,盐可溶,钾、钙、钠不能够”);而所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可以根据置换反应的定义(或特点)来进行.
3.某些盐和酸(或碱、盐)的反应与否,可以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来判断;而所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可以根据复分解反应的定义(或实质、特点)来进行.
4.某些盐的分解,可以联系着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原理和二氧化碳的工业制取反应原理,来理解和识记相关的化学反应即可.
5.根据碳酸盐(即含有碳酸根的盐)能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性质,结合反应速度的快慢(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反应太快,常被用作灭火器的反应原理)和生成物的溶解性(碳酸钙与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会覆盖在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石灰石或大理石的表面上,使反应慢且不连续,甚至会中断),可以推断出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时,应该选用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为好.
8.物质的鉴别、推断
物质的鉴别、推断
【知识点的认识】物质的鉴别就是指根据常见的物质的性质或相互关系,尤其是它们的特性或反应时的现象等,通过细致地分析、推断,来鉴别出它们究竟是哪一种具体的物质的复杂过程.这类鉴别的类型和方法有多种,现点两种类型及其原理、方法和典型例题等,以图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一剂鉴别(即限用一种试剂来鉴别多种物质),其原理是选择一种试剂,分别加入到待测物质中,会出现明显不同的现象;然后据此将其逐一鉴别开来.常用的方法如下:(1)若物质间有明显的溶解性差异、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差异以及水溶液的颜色差异时,可用“水”来鉴别(如碳酸钙、氢氧化钠、硫酸铜和氯化钠的鉴别).(2)若物质间有明显的酸碱性差异,可选用紫色石蕊溶液或pH试纸来鉴别(如盐酸、氯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的鉴别).(3)鉴别一组溶液时,若其中有酸,可选用碳酸钠等可溶性碳酸盐来鉴别(如盐酸、氯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的鉴别).若其中有碳酸盐,可从酸入手;当同时有含银离子的化合物时,应选用盐酸(如碳酸钠、氯化钠和硝酸银的鉴别);当同时有含 Ba2+的化合物时,则选用硫酸(如碳酸钠、氯化钡和硝酸钾的鉴别).若阴离子相同而阳离子不同,可用强碱溶液(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钡)来鉴别(如氯化铜、氯化镁、氯化亚铁和氯化铵的鉴别).(4)若被鉴别的物质为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和金属氧化物时,可选用稀盐酸、稀硫酸为试剂来鉴别(如铁粉、碳粉、氧化铜).
2.无剂鉴别(即不用任何其它试剂鉴别多种物质),其原理是一般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溶解性等)不同,通过感观找到突破口,然后利用已鉴别出来的物质作为试剂将其余物质依次鉴别出来.例如:不用其它试剂,用最简单的方法鉴别下列物质(1)氢氧化钠溶液;(2)氯化镁溶液;(3)硫酸铜溶液;(4)氯化钾溶液.正确鉴别顺序是( )
A.(1)(2)(3)(4)B.(3)(2)(1)(4)C.(4)(1)(2)(3)D.(3)(1)(2)(4)
通过观察发现,只有硫酸铜溶液为蓝色,其余溶液均为无色.就以硫酸铜溶液为已知试剂,用来鉴别本组另外三种溶液.分别取这三种待测溶液少量于3支试管中,分别滴加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沉淀的原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再以氢氧化钠溶液为已知试剂鉴别另外2种溶液,方法同上,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氯化镁溶液,无明显现象的是氯化钾溶液.因此,正确答案为D.
当然,有时也利用物质的化学性质,通过比较它们两两化学反应时的不同现象,来将其鉴别开来.例如,不用其它试剂,将稀盐酸、氯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钡溶液四种物质鉴别开的顺序是碳酸钠溶液→稀盐酸或氯化钡溶液→氯化钠溶液.方法是将这四种物质,分别取样,然后两两进行反应;既可和其中的一种物质反应生成沉淀,又可和其中的另一种物质反应生成气体(即冒气泡)的是碳酸钠溶液;那么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气体(即冒气泡)的是稀盐酸,而生成沉淀的氯化钡溶液,最后剩余的一种就自然而然的是氯化钠溶液了.
而物质的推断是指根据给出的某种物质的可直接的物理、化学特性,确定部分物质后,再顺藤摸瓜地逐一推断出每一种物质的过程.
这类题的解题方法或思路是:首先,分析好题意,既关注明显信息,又要挖掘出有用的隐含信息;然后,根据所学的掌握的基础知识,抓住关键信息,寻找突破口(即物质的特性或反应时的特殊现象等),细心地全面地思考、推断即可.
这类题的常见类型有如下四种:
1.反应式型;例如,
2.描述型;例如,
3.网络型;例如,
4.表格型;例如,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物质的鉴别、推断及其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由于该考点具有考查知识面广、综合性强等特点,是化学知识在一个较高层次上的巩固和应用,所以经常它倍受命题人的青睐.并且,经常将其与常见酸碱盐的性质、元素单质和化合物知识、物质的特色、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及现象、典型反应及现象、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特例、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表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物质的鉴别、推断及其方法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特别是,对常见酸碱盐、典型单质和化合物的鉴别、推断及其相关问题的考查,以及对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
【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物质的鉴别、推断及其方法,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的生产或生活经验所得,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实验、图表信息)等,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解答这类题目时,一定要先找突破口或题眼;然后再根据题意,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顺藤摸瓜即可.值得一提的是,当被鉴别的是同类物质(即有相同的阳离子或阴离子)时,可以联系着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及现象,从它们所含的不同离子上着手突破.
2.所谓的突破口或题眼,就是指物质的特殊颜色、溶解性、气味、反应时的特殊条件或现象和典型的检验方法等.(1)有特殊颜色的物质,重点记住暗紫色的高锰酸钾(其溶液呈紫红色),黑色的二氧化锰、氧化铜、碳、四氧化三铁等,红色的铜和红磷等,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和铜盐溶液,黄色的铁盐溶液和金,浅绿色的亚铁盐溶液,等等;(2)有特殊的溶解性的物质,重点记住白色沉淀碳酸钙、碳酸钡、氯化银、硫酸钡和氢氧化镁等,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氯化银和硫酸钡,溶解时放热(升温)的氢氧化钠和浓硫酸(生石灰遇水反应放热)等,溶解时吸热(降温)的硝酸铵(另外,冰和干冰也有降温的作用);(3)有特殊气味的物质,重点记忆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氯化氢、氨气和酒精等;(4)有特殊条件或现象的反应主要有:二氧化锰催化的过氧化氢和氯酸钾(还需要加热)的分解反应,通电时的电解水的反应,冒白烟的磷燃烧,火星四射的铁燃烧,黑变红的氧化铜还原,蓝紫色火焰的硫燃烧,蓝色火焰的氢气、一氧化碳和甲烷燃烧,等等;(5)典型的检验方法,例如:氧气、二氧化碳、氢气、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铵根离子、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检验方法;等等.
3.利用化学反应来对物质进行鉴别、推断时,一定要抓住反应现象的不同,细心的辨别、推断.
9.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
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
【知识点的认识】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主要是指以氧气、氢气、碳、硫、磷等为代表的非金属单质,以铝、镁、锌、铁、铜为代表的金属单质,以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为代表的非金属氧化物,以氧化铜、氧化铁等为代表的金属氧化物,以盐酸、硫酸、碳酸等为代表的酸,以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为代表的碱,以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等为代表的盐,等等物质之间的相互和制备.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和制备如图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图中的各规律为各物质间相互转化的一般规律,具体到某些物质时有些规律要具体分析,未必都能适用.例如,根据图示的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来制备氯化锌和硫酸铜时,能够采用的方法分别有7种和3种(由于不同原因,图示的其它制备盐的方法就不可取了),具体转化是这样的: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由于该考点具有考查知识面广、综合性强等特点,是化学知识在一个较高层次上的巩固和应用,所以经常它倍受命题人的青睐.并且,经常将其与常见酸碱盐的性质、元素单质和化合物知识、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及现象、典型反应及现象、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及其应用、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表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方法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特别是,对氧气、氢气、碳、硫、磷等非金属单质,铝、镁、锌、铁、铜等金属单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非金属氧化物,氧化铜、氧化铁等金属氧化物,盐酸、硫酸、碳酸等典型的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重要的碱,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等常见的盐,物质鉴别、推断等相关问题的考查,以及对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
【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方法,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的生产或生活经验所得,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实验、图表信息)等,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一定要掌握好以氧气、氢气、碳、硫、磷等为代表的非金属单质,以铝、镁、锌、铁、铜为代表的金属单质,以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为代表的非金属氧化物,以氧化铜、氧化铁等为代表的金属氧化物,以盐酸、硫酸、碳酸等为代表的酸,以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为代表的碱,以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等为代表的盐,等等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等相关知识.
2.还要弄清各类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规律和典型物质的制备方法等.
3.要理解和熟记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及其应用、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和元素周期表等有关图表的内容,并且还要学会利用它们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10.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知识点的认识】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是指根据化合价的原则,结合着常见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来推算化学式中某种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或者是来推断化学式;或者是推算化学式中某原子或原子团的个数;等等.
例如,计算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多少?
解析:在SO2里,O为﹣2价,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硫元素肯定为正价.设:硫元素的化合价为x,列:x+(﹣2)×2=0,解得:x=+4.答: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
又如,含有氯元素的酸有多种,高氯酸是其中的一种.已知高氯酸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7价,则高氯酸的化学式是( )
A.HCl B.HClO C.HClO3 D.HClO4
解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结合高氯酸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7价,氢元素为+1,就不难看出选项A是明显不对的;观察比较后三个选项可得,它们只是含有的氯原子的个数不同而已;又知氧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价.因此,可以设:氯原子的个数为x,列:(+1)+(+7)+(﹣2)x=0,解得:x=4.故选项D是正确的.
同理可得,交通警察常用装有硫酸酸化的重铬酸钾(K2CrxO7)的仪器检测司机是否酒后驾驶,因为乙醇分子可以使红色的重铬酸钾变为绿色硫酸铬.已知重铬酸钾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那么,重铬酸钾的化学式中x的值为 2.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常见元素与原子团的化合价、化合价的规律和原则、化合价和离子的表示方法、化学式的书写和有关计算”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特别是,对化学式与化合价的相互推算或根据化合价推算化学式中的原子个数等相关问题的考查,以及对有关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
【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原理和方法,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根据化学式推算化合价时,首先要辨析一下物质的类别,如果是单质,其中的元素的化合价也就不用推算了,根据“在单质中,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的原则可知,其化合价为零;如果是化合物,然后再设未知量,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结合已知元素的化合价(即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或题中给出的某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等),列等式求解即可.但是,列等式时,一定要注意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下角的个数不能忽略了;还有,化合价的正、负(特别是负价)也不容忽视.最后,求解的结果一定要带有正、负号,特别是,正号不能省略不写.
2.根据化合价推断化学式或推求化学式中的部分原子(或原子团)的个数时,比较明显的采用交叉正、负化合价数值的方法即可,复杂一点的,要先设未知量,然后,再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结合已知元素的化合价,列等式求解即可.
11.反应类型的判定
反应类型的判定
【知识点的认识】反应类型的判定主要是指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即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的判定.判定的方法就是结合它们的概念和相应的通式,根据它们各自的特点来细心地判定.当然,有时也对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进行判定.判定方法是从物质得、失氧(即氧元素)的角度来判定的;物质得氧的反应是氧化反应,物质失氧的反应是还原反应.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反应类型的判定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化合反应及应用、分解反应及应用、置换反应及应用、复分解反应及应用、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文字表达式或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反应类型的判定方法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特别是,对文字表达式或化学方程式的反应类型的判别等相关问题的考查,以及对有关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
【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反应类型的判定方法,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等.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对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判定,一定要分析好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在判定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时还要同时关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
2.对于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判定,主要看物质是得氧还是失氧,并且,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往往是同时发生在同一个化学反应中,也就是常说的氧化还原反应(这些在高中化学中会进一步地学习).
12.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知识点的认识】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从微观来说,该定律成立的原因是:“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三不变”.该定律的含义是:“宏观上的‘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元素的种类、各元素质量’和微观上的‘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原子的质量不变’六不变”.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主要有如下四个方面:
1.解释一些实验事实,例如,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的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细铁丝的质量大了.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即六不变)中的“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可知,参加化学反应的铁和氧气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四氧化三铁的质量;所以,生成物四氧化三铁的质量比原来细铁丝的质量大了”.
2.推测一些物质的元素组成,例如,生物的呼吸作用可以表示为“有机物+氧气 二氧化碳+水+能量”.以下有关有机物的组成元素推断正确的是( )
A.只含碳元素 B.只含碳元素和氧元素 C.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D.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即六不变)中的“元素的种类不变”可知,生成物所含的碳、氢、氧三种元素中的碳元素和氢元素一定来自于有机物,至于氧元素可能全部来自于氧气,也可能部分来自于氧气,另一部分则来自于有机物;所以,选项D是正确的.
3.推断一些物质的化学式,例如,一氧化氮是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近年来又发现生物体内存在少量一氧化氮,它有扩张血管、增强记忆的功能;这成为当前生命科学的热点.工业上制取一氧化氮的化学方程式为:4X+5O2=4NO+6H2O,则X的化学式为 NH3 .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即六不变)中的“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不变”可知,X中应该含有氮元素和氢元素,其化学式中应该含有氮原子和氢原子,并且其原子个数分别是1和3;所以,答案应该是“NH3”.
4.计算有关物质的质量,例如,现将10gA和足量的B混合加热,使它们发生化学反应,10gA完全反应后,生成15gC,则参加反应B的质量是 5g .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即六不变)中的“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可知,反应物B的质量等于生成物C与反应物A的质量之差(即15g﹣10g).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常见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反应,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物质的元素组成,元素在化学变化过程中的特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化学反应的实质,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化学方程式的配平、书写、判断对错和有关计算”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特别是,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及其成立的原因、含义和4个方面应用等相关问题的考查,以及对有关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
【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的生产或生活经验所得,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对于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要抓住概念中的“参加”、“化学反应”、“质量”、“总和”这样四个关键词.由此可知:(1)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不能计算在内;(2)质量守恒定律的使用范围是使用于所有的化学反应(即化学变化),而对物理变化无效;(3)质量守恒定律是指质量守恒,而非体积守恒等;(4)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而非某物质的质量.
2.对于定律成立的原因,可以从化学反应的实质上来推断(即“三不变”造成的).
3.对于定律的应用,一定要抓住它的含义(即“六不变”),细心地进行套用.
13.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知识点的认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一般有四步:
1.根据实验事实,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分别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画一条短线;当反应物或生成物有多种时,中间用加号(即“+”)连接起来.
2.配平化学方程式,并检查后,将刚才画的短线改写成等号(表示式子左、右两边每一种元素原子的总数相等).
3.标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因为化学反应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如点燃、加热(常用“△”号表示)、催化剂、通电等.并且,一般都写在等号的上面,若有两个条件,等号上面写一个下面写一个,等等.
4.注明生成物中气体或固体的状态符号(即“↑”、“↓”);一般标注在气体或固体生成物的化学式的右边.但是,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或固体时,其状态符号就不用标注了.
书写文字表达式的步骤一般分为两步:
1.根据实验事实,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名称分别写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标出一个指向生成物的箭头(即“→”);当反应物或生成物有多种时,中间用加号(即“+”)连接起来.
2.标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因为化学反应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如点燃、加热、催化剂、通电等.并且,一般都写在箭头的上面,若有两个条件,箭头上面写一个下面写一个,等等.
书写电离方程式的步骤一般也分为两步:
1.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分别写出反应物的化学式和电离产生的阴、阳离子符号,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画一条短线;阴、阳离子符号的中间用加号(即“+”)连接起来.
2.将阴、阳离子的原形的右下角的个数,分别配在阴、阳离子符号的前面,使阳离子和阴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的总数相等(即溶液不显电性);检查好后,将刚才画的短线改写成等号即可.当然,也可以,根据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利用最小公倍数法,在阴、阳离子符号的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即溶液不显电性).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或电离方程式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常见物质的化学性质、元素符号和化学式的书写和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化学方程式的读法和含义、溶解现象和溶解原理、物质的微粒性、物质的构成、物质的电离、溶液的导电性及其原理分析、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或电离方程式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特别是,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相关问题的考查,以及对有关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
【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或电离方程式,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等.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对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可以联系着质量守恒定律、元素符号和化学式的书写及其意义、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常见物质的状态等相关知识细心地进行书写.并且,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可以简记为“写、配、标、注”四个字.
2.在书写电离方程式时,可以联系着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物质的电离、溶液的导电性及其原理分析、化学式和离子符号的书写、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等相关知识,来理解、分析和书写即可.其中,最关键的是从化学式的哪个地方电离开来,产生相应的阴、阳离子;技巧是根据元素或原子团的正、负化合价来将其分离开来,切记原子团要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不可将其划分开来.还要注意,电离出来的阴、阳离子的电荷总数一定是相等的,即整个溶液不显电性.
14.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知识点的认识】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的步骤一般分为六步:
1.设未知量,即﹣﹣﹣的质量为x.
2.书写用到的化学方程式(即写→配→标→注),特别是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是至关重要的.
3.将用到的物质的质量关系标注在相应的化学式的正下方;上行是相对质量关系(即利用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乘以相应的化学计量数得来的),下行是纯物质质量(即已知量和未知量x).
4.列计算用到比例式,即上行的相对质量比等于下行的实际质量比.
5.求算结果,注意一定要有单位.
6.写出简明的答案,一般是问什么就答什么.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的格式,以“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主要成分为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如果制取10t氧化钙,需要碳酸钙多少吨?”为例,介绍如图所示:.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步骤和格式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书写化学方程式、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元素符号和化学式的意义、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化学方程式的读法和含义、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含杂质物质的化学反应的有关计算”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和计算题;主要是以计算题为主.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步骤和格式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特别是,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化学方程式的读法和含义、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含杂质物质的化学反应的有关计算”等相关问题的考查,以及对有关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
【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步骤和格式,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等.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的审题是非常关键的,一般是抓住“三找”;即一找化学反应方程式,二找已知量和未知量x,三找用到的相对质量关系.
2.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步骤和格式,一般可以简记为:“六步七行”.其中的“六步”,又可以对应着简记为:“设、方、质(分为相对质量和实际质量两行)、比、算、答”.
3.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1)设未知量x时,x的后面不要带单位;(2)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时候,切记严格地按照“写→配→标→注”步骤细心书写;(3)找质量关系时,最好先找下一行的实际质量关系(即已知量和未知量),然后再对应着找上一行的相对质量关系.并且,切记将它们都写在相应的化学式的正下方,分居上下两行.(4)列比例式时,要按照“上一行的相对质量比等于下一行的实际质量比”的顺序来列;保证是对应比相等.(5)求算x时,可以参考着化学方程式下面的两行质量关系中的上下或左右的倍数关系来求算.当没有倍数关系时,再按照一般的方法来求算便是.(6)在写答案时,只需要简明扼要地答出关键语句即可.
15.常见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治理
常见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治理
【知识点的认识】常见污染物的来源主要是工业上的“三废”(即废水、废气、废渣),农业上的化肥、农药和地膜及秸秆等废弃物不合理使用,建筑业上的废弃物、粉尘和噪音等,生活中的废弃物(如废旧金属、电池、塑料、橡胶、玻璃、没有用完的化妆品、上彩釉的碗碟等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常用化石燃料等的燃烧,汽车、轮船等机动交通工具的尾气排放,油船与油井漏出来的原油,核原料开采、大气层核爆炸散落的放射性微粒,等等.
常见污染物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种:
1.污染空气,进而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以及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造成酸雨;等等.例如,来自工厂、汽车、发电厂等化石燃料燃烧放出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和硫化氢等,能直接侵袭人的呼吸器官,每天都有人因接触了这些污浊空气而染上呼吸器官或视觉器官的疾病,等等.如图所示:.
2.污染土壤,导致土壤性质恶化,肥力下降,并对土壤中生长的作物产生危害(产量和品质下降),更为严重的是土壤对污染物具有富集作用,一些毒性大的污染物,如汞、镉等富集到作物果实中,人或牲畜食用后发生中毒.如图所示:.此外,有些掩埋的污染物潜在的危害更是可怕的,影响也将遗传至数种生物的后代,这种影响是深远的,往往会持续多年.例如,矿山的尾矿、废石、粉煤灰、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及其中带有的各种病菌和有害生物等,还有核原料开采、大气层核爆炸散落的放射性微粒等放射性污染物质或者射线等现象;所造成污染危害都是非常巨大.
3.污染水资源,导致使水质恶化,对人类健康、生活、和生产活动等造成损失和威胁.例如,农田用的杀虫剂和化肥,工厂排出的污水,矿场流出的酸性溶液,还有从油船与油井漏出来的原油等;使得大部分的湖泊海洋都受到污染,结果不但水生生物受害,就是鸟类和人类也可能因吃了这些生物而中毒,从而进入生物链,造成恶性循环.如图所示:.
另外,污染物在环境中发生物理的和化学的变化后就又产生了新的物质.好多还都是对人的健康有危害的.这些物质通过不同的途径(呼吸道、消化道、皮肤)进入人的体内,有的直接产生危害,有的还有蓄积作用,会更加严重的危害人的健康.同时,对动植物也会造成极大的危害.
常见污染物的治理措施是:
1.工业上,加强对“三废”排放的监测,通过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同时对污染物作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等等;
2.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施用化肥、农药等,对地膜、秸秆等废弃物进行回收,实现集中处理、综合治理或再利用,连续种植几年一些重金属超累积植物(即对某些重金属具有很强的吸收和富集能力的植物)可明显地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还可以采用换土、客土、翻土深埋等方法稀释污染物浓度,等等;
3.生活上,对废弃物进行分类回收进行集中处理并再利用,还可以用垃圾产生的热量来发电,从而实现综合治理和节能环保,还有,要少用、甚至不用含磷的洗衣粉或洗涤剂等,生活污水也应该逐步实现集中处理和排放.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常见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治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目前环境污染问题、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金属回收利用及其重要性、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酸雨的产生和危害及其防治、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原油泄漏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及其处理、塑料制品的回收利用和降解、白色污染与防治、‘三废’处理的必要性和一般原则、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液的危害、富营养化污染与含磷洗衣粉的禁用、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对环境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化学在环境监测与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常见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治理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特别是,对常见污染物的来源和治理的措施等相关问题的考查,以及对有关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
【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常见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治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从生产、生活、电视、报纸或网络中了解到相关信息等,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21/8/3 14:30:08;用户:jun赵;邮箱:z_j1985@126.com;学号:20374781
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6 物质的相互反应与转化(教师版):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6 物质的相互反应与转化(教师版),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简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16 物质的相互反应与转化(学生卷+教师卷): 这是一份2021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16 物质的相互反应与转化(学生卷+教师卷),文件包含2021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6物质的相互反应与转化教用doc、2021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6物质的相互反应与转化学用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3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1年江苏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之物质的制备: 这是一份2021年江苏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之物质的制备,共4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中的铜,部分实验流程如图,已知,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碳酸氢铵是一种常用的化学肥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