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全国(新高考)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物理(2) (word版含答案)练习题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221564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届全国(新高考)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物理(2) (word版含答案)练习题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221564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届全国(新高考)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物理(2) (word版含答案)练习题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221564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届全国(新高考)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物理(2) (word版含答案)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届全国(新高考)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物理(2) (word版含答案)练习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光滑水平面上一运动质点以速度v0通过点O,如图所示,与此同时给质点加上沿x轴正方向的恒力Fx和沿y轴正方向的恒力Fy,则( )
A. 因为有Fx,质点一定做曲线运动
B. 如果Fy<Fx,质点向y轴一侧做曲线运动
C. 如果Fy=Fxtan α,质点做直线运动
D. 如果,质点向y轴一侧做曲线运动
【答案】C
2.质量为m的某同学在背越式跳高过程中,恰好越过高度为h的横杆,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起跳阶段,地面对人的弹力不做功
B.上升过程中,重力势能增加mgh
C.从起跳最低点到上升最高点过程先失重后超重
D.刚接触海绵垫时,在竖直方向即做减速运动
【答案】A
3.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以恒定功率启动,汽车受到的阻力恒定,则在汽车加速运动过程中( )
A.汽车克服阻力做功的功率恒定
B.汽车克服阻力做功的功率越来越小
C.汽车合力做功的功率恒定
D.汽车合力做功的功率越来越小
【答案】D
4.如图所示,一小段钢管套在竖直固定的直杆PQ上,一段铁棒焊接在钢管上,铁棒与竖直杆成一定的角度,一段轻绳一端连接在铁棒的A端,一端连接在竖直杆上的B点,光滑挂钩吊着重物悬挂在轻绳上,当将钢管缓慢向上移动时,则轻绳上的拉力大小( )
A.一直增大 B.一直减小
C.保持不变 D.先减小后增大
【答案】C
5.如图是传感器记录的某物体在恒力作用下沿x轴运动的x-t图象,已知图象为一条抛物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做曲线运动
B.物体前5 s内的平均速度为1.4 m/s
C.物体运动的初速度为9 m/s
D.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 m/s2
【答案】D
6.如图所示,长木板AB倾斜放置,板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在板的A端上方P点处,以大小为v0的水平初速度向右抛出一个小球,结果小球恰好能垂直打在板面上;现让板绕A端顺时针转过一个角度到图上虚线的位置,要让球从P点水平抛出后仍能垂直打在板面上,则水平位移x及抛出的水平速度v。不计空气阻力,则( )
A.x变大,v大于v0
B.x变小,v小于v0
C.x变大,v等于v0
D.x变化不确定,与v大小关系不确定
【答案】A
7.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在着陆前,“天问一号”需要先被火星捕获进入运行周期约为1.8×105 s的椭圆形停泊轨道,该轨道与火星表面的最近距离约为2.8×105 m。已知火星半径约为3.4×106 m,火星表面处自由落体的加速度大小约为3.7 m/s2,则“天问一号”的停泊轨道与火星表面的最远距离约为( )
A.6×105 m B.6×106 m C.6×107 m D.6×108 m
【答案】C
8.一质量为m的飞机在水平跑道上准备起飞,受到竖直向上的机翼升力,大小与飞机运动的速率平方成正比,记为F1=k1v2;所受空气阻力也与飞机运动的速率平方成正比,记为F2=k2v2。假设轮胎和地面之间的阻力是正压力的μ倍(μ<0.25),若飞机在跑道上加速滑行时发动机推力恒为其自身重力的0.25倍。在飞机起飞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飞机一共受5个力的作用
B.飞机可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飞机的加速度不可能随速度的增大而增大
D.若飞机做匀加速运动,则水平跑道长度必须大于
【答案】B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9.如图所示,竖直面内半径为R的半圆轨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A为半圆轨道的最低点;光滑木板(不计厚度)固定在轨道的A、B两点之间,A、B两点的高度差为h,小球(视为质点)由B点静止释放,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求出小球在A点的动能
B.可以求出小球在A点的速度大小
C.无法求出小球沿木板运动的时间
D.可以求出小球沿木板运动的时间为
【答案】BD
10.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随后与天和核心舱进行对接,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如图所示,已知空间站在距地球表面高约400 km的近地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间站的运行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
B.空间站里所有物体的加速度均为零
C.对接时飞船要与空间站保持在同一轨道并进行加速
D.若已知空间站的运行周期则可以估算出地球的平均密度
【答案】AD
11.半径为R的圆桶固定在小车上,有一光滑小球静止在圆桶的最低点,如图所示,小车以速度v向右匀速运动,当小车遇到障碍物突然停止时,小球在圆桶中上升的高度可能是( )
A.等于 B.大于
C.小于 D.等于2R
【答案】ACD
12.如图所示,ABC为在竖直平面内的金属半圆环,AC为其水平直径,AB为固定的直金属棒,在金属棒上和半圆环的BC部分分别套着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M、N(视为质点),B固定在半圆环的最低点。现让半圆环绕对称轴以角速度ω=2eq \r(5) rad/s匀速转动,两小球与半圆环恰好保持相对静止。已知半圆环的半径R=1 m,金属棒和半圆环均光滑,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 m/s2,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M、N两小球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之比vM∶vN=eq \r(3)∶1
B.M、N两小球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之比vM∶vN=eq \r(5)∶1
C.若稍微增大半圆环的角速度,小环M稍许靠近A点,小环N将到达C点
D.若稍微增大半圆环的角速度,小环M将到达A点,小环N将稍许靠近C点
【答案】AD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60分。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6分)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
(1)除带夹子的重物、纸带、铁架台(含铁夹)、打点计时器、导线及开关外,在下列器材中,还必须使用的两种器材是______;
A.交流电源 B.刻度尺
C.秒表 D.天平(含砝码)
(2)图乙是该同学在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O是重物开始下落时打出的点,A、B、C是按照打点先后顺序选取的三个计数点,通过测量得到O、A间距离为h1,O、B间距离为h2,O、C间距离为h3。已知计数点A、B间和B、C间的时间间隔均为T,重物质量为m,从重物开始下落到打点计时器打B点的过程中,重物动能的增加量为______;
(3)该同学在纸带上选取多个计数点,测量它们到起始点O的距离为h,计算对应计数点的重物速度为v,得到如图丙所示的v2-h图像,由图像可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_____m/s2。
【答案】(1)AB (2) (3)9.70 (每空2分)
14.(6分) 为测量弹簧劲度系数,某探究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角度传感器与可转动“T”形螺杆相连,“T”形螺杆上套有螺母,螺母上固定有一个力传感器,力传感器套在左右两个固定的套杆(图乙中未画出)上,弹簧的一端挂在力传感器下端挂钩上,另一端与铁架台底座的固定点相连。当角度传感器顶端转盘带动“T”形螺杆转动时,力传感器会随着“T”形螺杆旋转而上下平移,弹簧长度也随之发生变化。
(1)已知“T”形螺杆的螺纹间距d=4.0×10-3 m,当其旋转300°时,力传感器在竖直方向移动_______m。(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2)该探究小组操作步骤如下:
①旋转螺杆使初状态弹簧长度大于原长
②记录初状态力传感器示数F0以及角度传感器示数θ0
③旋转“T”形螺杆使弹簧长度增加,待稳定后,记录力传感器示数F1,其增加值ΔF1=F1-F0角度传感器示数θ1,其增加值Δθ1=θ1-θ0
④多次旋转“T”形螺杆,重复步骤③的操作,在表格中记录多组ΔF、Δθ值:
图丙已描出5个点,请将剩余点在图中描出并连线。
⑤若上图中的直线斜率a,则用d、a写出弹簧的劲度系数的表达式为k=___________
【答案】(1)3.3×10-3 (2)见解析图 (每空2分)
15.(10分)现今社会,科技飞速发展,无人驾驶汽已经成为智能化交通工具必然的发展方向。
(1)无人驾驶汽车车头装有一个激光雷达,就像车辆的“鼻子”,随时“嗅”着前方80 m范围内车辆和行人的“气息”。若无人驾驶汽车在某路段刹车时的加速度为3.6 m/s2,为不撞上前方静止的障碍物,汽车在该路段匀速行驶时的最大速度是多少?
(2)若一辆有人驾驶的汽车在该无人驾驶汽车后30 m处,两车都以20 m/s的速度行驶,当前方无人驾驶汽车以3.6 m/s2的加速度刹车1.4 s后,后方汽车驾驶员立即以5.0 m/s2的加速度刹车,试通过计算判断两车在运动过程中是否会发生追尾事故?
16.(10分)如图所示,两个半圆柱A、B和一个光滑圆柱C紧靠着静置于水平地面上,C刚好与地面接触,三者半径均为R,C的质量为m,A、B的质量都为0.5m,A、B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现用水平向左的力推A,使A缓慢移动而抬高C,直至A的左边缘和B的右边缘刚好接触,整个过程中B始终静止不动,且B所受摩擦力的最大值恰好等于B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求:
(1)C被抬高的过程中,A给C的弹力的最小值;
(2)A、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17.(12分)如图,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倾斜轨道AB与水平面的夹角θ=30°,水平固定轨道BC在B点与AB平滑相连,竖直墙壁CD左侧地面上紧靠墙壁固定一倾斜角α=37°的斜面。小物块(视为质点)从轨道AB上距离B点L=3.6 m处由静止释放,然后从C点水平抛出,最后垂直打在斜面上,小物块运动过程一切阻力不计,重力加速度g=10 m/s2,sin 37°=0.6,cs 37°=0.8,≈122。求:
(1)小物块从C点平抛时的速度大小;
(2)竖直墙壁CD的高度H;
(3)改变小物块从轨道上释放的初位置,求小物块击中斜面时速度的最小值。
(1)对小物块从A到B过程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gsin 30°=ma (1分)
vB2=2aL (1分)
解得:vC=vB=6 m/s。 (1分)
(2)物块落在斜面上时 (1分)
得到平抛的时间t=0.8 s
设水平位移为x,竖直位移为y,对平抛运动,有
x=vCt=4.8 m (1分)
y=eq \f(1,2)gt2=3.2 m (1分)
结合几何关系,有CD的高度H=y+xtan α (1分)
解得H=6.8 m。 (1分)
(3)设小物块从轨道上A′点静止释放,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为vB′,从C点离开平台做平抛运动
x=vB′t
y=eq \f(1,2)gt2
落在斜面上瞬时速度 (2分)
当且仅当时,即时,速度最小
代入数据,解得vmin=4eq \r(6) m/s。 (2分)
18.(16分)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上PP′、QQ′之间粗糙,且长为3L,其余部分都光滑。形状相同、质量分布均匀的三块薄木板A、B、C沿斜面排列在一起,但不粘接。每块薄木板长均为L,质量均为m,与斜面PP′、QQ′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2tan θ。将它们从PP′上方某处由静止释放,三块薄木板均能通过QQ′,重力加速度为g。求:
(1)薄木板A在PP′、QQ′间运动速度最大时的位置;
(2)薄木板A上端到达PP′时受到木板B弹力的大小;
(3)释放木板时,薄木板A下端离PP′距离满足的条件。
(1)将三块薄木板看成整体,当它们下滑到下滑力等于摩擦力时运动速度达最大值
(2分)
得到
即滑块A的下端离P处1.5L处时的速度最大。 (2分)
(2)对三个薄木板整体用牛顿第二定律: (1分)
得到
对A薄木板用牛顿第二定律: (1分)
。 (2分)
(3)要使三个薄木板都能滑出QQ′处,薄木板C中点过QQ′处时它的速度应大于零。薄木板C全部越过PP′前,三木板是相互挤压着,全部在PP′、QQ′之间运动无相互作用力,离开QQ′时,三木板是相互分离的,设C木板刚好全部越过PP′时速度为v。
①对木板C用动能定理
(2分)
(2分)
②设开始下滑时,A的下端离PP′处距离为x,对三木板整体用动能定理
(2分)
得到
即释放时,A下端离PP′距离。 (2分)
序号
ΔF(单位:N)
Δθ(单位:°)
1
0.121
499.7
2
0.247
999.9
3
0.373
1500.5
4
0.498
2000.2
5
0.623
2500.6
6
0.747
3000.3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届江西省七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 物理 word版含答案练习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 物理(word版含答案)练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m/s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届全国百强名校高三上学期9月联考 物理(word版含答案)练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9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