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达标测试卷(第五六单元)附答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21456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达标测试卷(第五六单元)附答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21456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达标测试卷(第五六单元)附答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21456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达标测试卷(第五六单元)附答案
展开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31分)
1.根据语境写词语。(4分)
春天无处不在。你看,cǎ píng( )变绿了,桃树也结了苞蕾,农民挽起xiù zi( ),卷起裤管,忙着栽种各种nóng zuò wù( ),他们牢记“一年之计在于春”的yàn yǔ( )。
2.[易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藤蔓(màn) 菜畦(qí) B.痱子(fèi) 嘟囔(nɑng)
C.腥味(xīnɡ) 耙地(pá) D.铁锹(qiā) 蹚坏(tāng)
3.[易错]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软棉棉 瀑布B.供献 苔藓
C.讲座 袖筒D.瓦篮 壮观
4.下列汉字不属于形声字的一项是( )。(2分)
A.瀑B.疯C.甩D.酱
5.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如今直∕上银河∕去B.同到∕牵牛织∕女家
C.一水∕护田∕将绿绕D.两山∕排闼送青∕来
6.下列哪一种色彩不是“五彩”之一?( )(2分)
A.赤B.白C.黄D.绿
7.下面哪组关联词语不能用来连接“我们植树造林。我们能保护水土。”?( )(2分)
A.只有……才……B.如果……就……
C.不但……而且……D.因为……所以……
8.下列句子中,哪一项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 )
(2分)
A.麦籽儿躺下去挺舒服。
B.这么松散的地,简直是一张软床……
C.看见自己种的荞麦已经开花,白霎霎的像一片雪。
D.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9.[疑难]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星期日,妈妈为我买来了面包、鸡蛋、苹果、香蕉和食品。
B.经过补充,超市商品的数量和品种都增加了。
C.街心广场挤满了许许多多数不清的人。
D.老师的话音刚落,小明就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10.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夏天里的成长》是围绕“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展开叙述的。
B.《盼》通过对天气和环境的描写,烘托出“我”在下雨前、下雨时不同的心情。
C.《青山不老》运用了篇末点题的写法。
D.《三黑和土地》这篇课文,表现了三黑热爱劳动的品质。
11.[疑难]句子“这个‘早’字有一段来历”插入语段中的哪个位置最恰当?( )(2分)
①鲁迅的书桌上刻着一个小小的“早”字。②字横着,很像一个还没开放的花骨朵,又像一支小小的火把。③鲁迅的父亲害了病。④鲁迅一面上书塾读书,一面帮母亲料理家务,几乎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⑤他把家里的东西拿到当铺去换了钱,再到药铺去给父亲买药。⑥有一天,鲁迅上学迟到了。⑦教书认真的寿镜吾老先生严厉地对他说以后要早到。⑧鲁迅默默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在那张旧书桌上刻了一个“早”字,也把一个坚定的信念深深地刻在心里。
A.①之前B.①②之间C.②③之间D.⑧之后
12.根据所学知识填空。(7分)
(1)《书湖阴先生壁》中,体现湖阴先生生活情趣高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刘禹锡在《浪淘沙》(其一)中描绘黄河磅礴的气势的诗句。杜牧用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花红柳绿的江南春景。
第二部分 阅读与欣赏(39分)
(一)二氧化碳(20分)
提起二氧化碳,人们就会自然地想起它是呼吸器官排出的废气。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多,就会导致动物的死亡。把一只小白鼠放入一个充满二氧化碳的瓶子里,不到几分钟,这只小白鼠就会一命呜呼。人如果进入这种环境中,情况也是如此。但是,你可知道:地球上要是没有二氧化碳,那地球上现有的众多生物就不可能存在!
二氧化碳是空气中的一种成分,它是由两个氧原子和一个碳原子组成的。在地球上开始出现生命的时候,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非常高,动物所需要的氧气的含量却微乎其微,后来,在生命的发源地——海洋中出现了植物。它们吸收了水、二氧化碳,在阳光的照射下进行光合作用,于是,大气中氧气的含量逐渐增加,而二氧化碳的含量却慢慢减少。随着岁月的流逝,地球上陆续出现了一些动物,最后出现了人。动物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于是,大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就基本不变了。可以设想一下,大气中要是不存在二氧化碳,那么,地球上便不会出现彩色的生命,植物也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而也就不能出现各种各样的动物,更不会有这样发达的人类社会。
在今天的人类社会中,二氧化碳还能为我们做许多事。
由于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也比较稳定,二氧化碳灭火器,就成了人们灭火时的有效工具。二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当它从灭火器中喷射出来,就迅速覆盖在火的上面,隔绝了火与大气中氧气的联系,火得不到氧气的助燃,最终只有熄灭了。
用机器把二氧化碳制成晶体——干冰,用飞机把它撒在干旱地区上空的云层里,可以吸收周围的水分,达到人工降雨的目的,缓解旱情。
夏天,清凉可口的饮料——汽水中也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当人们喝汽水时,二氧化碳能带着大量热量从人体中跑出。
总之,别看二氧化碳无色、无味、无形,但它却和我们有着密切的关系。
1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二氧化碳无色、无味、无形。
B.二氧化碳灭火器是利用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且比空气重的特性进行灭火的。
C.由于地球上出现了动物、植物和人,大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就基本不变了。
D.把小白鼠放进充满二氧化碳的瓶子里,不久,小白鼠就死了,是因为二氧化碳有毒。
14.“大气中氧气的含量逐渐增加,而二氧化碳的含量却慢慢减少。”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是( )。(2分)
A.地球上的人越来越多。
B.地球上的动物越来越多。
C.地球上的植物、动物、人越来越多。
D.地球上的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15.在文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 )。(2分)
A.提起二氧化碳,人们就会自然地想起它是呼吸器官排出的废气。
B.随着岁月的流逝,地球上陆续出现了一些动物,最后出现了人。
C.在今天的人类社会中,二氧化碳还能为我们做许多事。
D.总之,别看二氧化碳无色、无味、无形,但它却和我们有着密切的关系。
16.文章的中心句是( )。(2分)
A.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多,就会导致动物的死亡。
B.在今天的人类社会中,二氧化碳还能为我们做许多事。
C.提起二氧化碳,人们就会自然地想起它是呼吸器官排出的废气。
D.总之,别看二氧化碳无色、无味、无形,但它却和我们有着密切的关系。
17.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二氧化碳的作用。(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疑难]“于是,大气中氧气的含量逐渐增加,而二氧化碳的含量却慢慢减少。”句中“逐渐”“慢慢”可以去掉吗?为什么?(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土地的颜色(19分)
①有一句歌词“我家住在黄土高坡”,民间亦有“脸朝黄土背朝天”的说法。人的生命融入土地后,最后的结局是剩下“一抔黄土”。由此可见,土地的主色调是黄色,在一般人的眼里,这种色彩带有单调和悲凉的味道。
②其实,土地的颜色并不单调。土地是神奇多彩的,她是所有陆地生命的家园。古人说的“大块文章”,不是今天所指的作家或学者写出的长篇著作,而是指大地上的斑斓景观。这可以从李白的“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中得到权威性的证明。“大块”就是大地,“文章”是指错综复杂的色彩花纹。我们有“五色土”的叫法,还有黄土地、红土地、黑土地的分类,这些都说明土地五彩缤纷,迷幻多姿,妖娆动人。
③面对地图,就是面对五色焕然的土地。而实实在在的土地,其颜色要比地图上的丰富得多,复杂得多。在喜马拉雅山上,土地是银色的,呈现出白皑皑的景观;在西部广阔的沙漠里,土地是苍黄的,留下无穷的关于生命的思索;在东北广袤的原野上,土地是黑色的,把丰收和喜悦送给人间;在南方的丛山丘陵中,土地是绿色的,孕育着无限生机和希望;在坦荡无垠的平原上,土地是金色的,现代神话正在天天演绎;在革命老区,土地是红色的,培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④春天的土地是( )的,金黄的菜花、殷红的杜鹃花及各色的野花铺天盖地。夏天的土地是( )的,浓绿的草木、深蓝的河水、火热的阳光写满山川。秋天的土地是( )的,金色的稻浪、橙黄的水果、红红的高粱透着喜气。冬天的土地是( )的,晶莹的霜花、洁白的山川,银色的世界玲珑剔透。
⑤土地不仅表面上璀璨耀眼,而且其内心也藏着一个缤纷的世界。黄灿灿的金子、清亮亮的石油、灰色的铅和铁、乌黑的煤、翠绿的翡翠、血红的玛瑙、亮晶晶的宝石等,都是土地本身的颜色。
⑥如今,银色的冰川在消融,大地上的绿色在减少,黑土地正在流失,黄土地上流走的泥沙危及千里沃野,白花花的盐碱地挤走了良田肥地,苍黄的沙尘暴席卷城市村庄,地下宝藏被乱采滥挖……这样的行为,如果任其发展,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就会真的变得色彩单调,不再神奇,人类将会面临严重的环境危机。
⑦我们只要对土地带有一份感情,就会觉得它是一个斑斓的世界。陆地生命的多姿多彩,源于神奇的土地。保护土地的颜色,就是保卫地球的蔚蓝色!
⑧丰富多彩的土地,孕育一个美丽的主题!
19.人们心目中土地的主色调是( )。(2分)
A.红色B.黄色C.绿色D.蓝色
20.古人说的“大块文章”中的“大块”指的是( )。(2分)
A.大地B.斑斓景观
C.色彩花纹D.长篇著作
21.填入选文第④段括号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激情 灿烂 厚重 洁净 B.灿烂 激情 厚重 洁净
C.灿烂 厚重 激情 洁净 D.灿烂 洁净 激情 厚重
22.选文第①段与第②—⑤段的关系是( )。(2分)
A.总分B.并列C.转折D.因果
23.选文从哪些方面说明了“土地是神奇多彩的”?(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丰富多彩的土地,孕育一个美丽的主题!”“美丽的主题”指的是什么?(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 表达与交流(30分)
25.对于“垃圾分类”你有什么好的建议?请你就这个问题写一份倡议书,倡议居民对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垃圾进行合理分类。做到格式正确,表达得体。
第三次月考达标检测卷(第五、六单元)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
1.草坪 袖子 农作物 谚语
2.A3.C4.C5.C6.D7.C
8.A9.B10.D 11.C
12.(1)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王安石
(2)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第二部分 阅读与欣赏
(一)13.D14.D 15.C16.D
17.①有了二氧化碳,地球才有众多生物存在。
②人们用二氧化碳制成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③人们用二氧化碳制成干冰进行人工降雨,缓解旱情。
④人们用二氧化碳制成汽水,清凉解渴。
18.示例:句中“逐渐”“慢慢”不可以去掉。“逐渐”“慢慢”在句中指的是逐步,不是一下子,去掉就改变了句子的原意。这两个词的运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二)19.B20.A 21.B22.C
23.示例:①借用古人文章说明土地的神奇多彩。②从不同区域实实在在的土地说明土地的神奇多彩。③从不同季节的土地展现的不同色彩说明土地的神奇多彩。④从土地蕴藏各色矿藏说明土地的神奇多彩。
24.示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第三部分 表达与交流
25.略。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2词语专项突破卷
时间:40分钟
1.[字形]看拼音,写词语。
zhuàng liè guān cè xuān nà kū jié hūn chén
( ) ( ) ( ) ( ) ( )
dàng yàng jǐng xiàng jù lí qīng tīng
( ) ( ) ( ) ( )
2.[字形]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马蹄 检阅 眺望B.日寇 忧虑 抽屈
C.神密 目睹 琴键D.讲座 后恼勺 坦克
3.[词语的感情色彩]下列词语的感情色彩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自作自受B.威风凛凛
C.技高一筹D.斩钉截铁
4.[词语结构]下列词语的结构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轻手轻脚B.自作自受
C.断断续续D.如痴如醉
5.[逻辑关系]下列各项中,前后两个词语词义相近的一项是
( )。
A.陶醉——苏醒B.微弱——强烈
C.唱和——合唱D.抱怨——埋怨
6.[词语搭配]下列词语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
A.险要的地形B.胜利的喜悦
C.沸腾的群山D.热情地接待
7.[逻辑关系]下列词语中,与“水笔:写字”关系相同的一项是
( )。
A.茶壶:茶叶B.书包:书本
C.电灯:照明D.衣服:布
8.[词语积累]把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分类。
大( )流星 一望无( )( )音绕梁居( )临下
汹涌澎( ) 全神( )注心惊( )跳 ( )钉截铁
热血沸( ) 巧夺天( )聚精会( ) 粉身( )骨
描写神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写内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写艺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词义理解]结合语境,句子中“沸腾”的意思是( )。
看到支援湖北抗击新冠肺炎的勇士们凯旋,人们热血沸腾。
A.液体达到一定温度时急剧转化为气体,产生大量气泡。
B.形容情绪高涨。
C.形容喧嚣嘈杂。
10.[词语辨析]填入下列句中括号里最恰当的一组词是( )。
(1)为了给孩子创造好的学习、生活条件,有些父母只顾赚钱,一点儿不( )自己的身体。
(2)时间一去不复返,因此我们要加倍( )它。
(3)“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要( )每一粒粮食。
A.爱惜 顾惜 珍惜B.珍惜 爱惜 顾惜
C.爱惜 珍惜 顾惜D.顾惜 珍惜 爱惜
11.[一词多义]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①他在公司里是个唱白脸的角色,容易得罪人。
②家庭教育中,总要有人唱白脸。
B.①在科学研究上,搞花架子出不了成绩。
②把剪彩仪式搞得这么隆重,纯粹是摆花架子。
C.①与其在别人的生活里跑龙套,不如精彩做自己。
②京剧里有许多跑龙套的演员,他们同样需要勤学苦练。
D.①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科班出身的人越来越多。
②很多舞蹈名家都是科班出身。
12.[关联词语运用]不能用来连接下面两个句子的关联词语是
( )。
红军不怕艰难险阻。红军取得了长征的胜利。
A.因为……所以……B.之所以……是因为……
C.……因此……D.不仅……而且……
13.[词语运用]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三国演义》以其曲折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使读者欲罢不能。
B.文艺作品脱离了人民群众,难免陷入曲高和寡的尴尬境地。
C.每当听到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炎黄子孙无不热血沸腾。
D.小明处事公道,在同学当中很有威信,是大家公认的德高望重的学生干部。
14.[逻辑关系]照样子,填词语。
例:温暖对春天正如寒冷对冬天。
(1)坚强对不屈正如( )对屈服。
(2)( )对前进正如胆怯对退缩。
(3)幽静对( )正如热闹对大街。
15.[逻辑关系]按一定的顺序排列下列词语。
(1)汹涌澎湃 微波粼粼 水平如镜微风鼓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 贝多芬 杜牧 老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城街道 福建 新罗 龙岩北门社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词语积累]从下列四字词语中各选一字,组成孟浩然的两句诗。
火树银花 心旷神怡 山清水秀眼高手低
漫山遍野 翻江倒海 伤天害理 月华如水
近水楼台 人杰地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语专项突破卷
1.壮烈 观测 喧闹 枯竭 昏沉 荡漾景象 距离 倾听
2.A 3.A 4.C 5.D 6.C 7.C
8.步 际 余高
湃 贯肉 斩
腾 工 神 碎
全神贯注聚精会神
心惊肉跳 热血沸腾
余音绕梁 巧夺天工
9.B 10.D 11.C 12.D 13.D
14.(1)软弱 (2)勇敢(3)小巷(路)
15.示例:(1)水平如镜 微波粼粼 微风鼓浪 汹涌澎湃
(2)杜牧 苏轼 贝多芬 老舍
(3)福建 龙岩 新罗 中城街道北门社区
16.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次月考(五六单元)综合测试卷(试题+答案)2024年春 部编版: 这是一份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次月考(五六单元)综合测试卷(试题+答案)2024年春 部编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阅读感悟,习作天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次月考(五六单元)综合测试卷(试题+答案)2024年春 部编版: 这是一份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次月考(五六单元)综合测试卷(试题+答案)2024年春 部编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阅读感悟,习作天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五六单元测试卷(无答案): 这是一份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五六单元测试卷(无答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按要求写句子,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习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6d7a0b383f1fc30b799c63fb30b9fca4.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