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2届高中地理二轮专题复习高考必练必备(解析版)
2022届高中地理二轮专题复习高考必练必备 专题二 考点2 热力环流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中地理二轮专题复习高考必练必备 专题二 考点2 热力环流学案,共7页。
(2019·海南地理)山谷风是山区昼夜间风向发生反向转变的风系。白天太阳辐射导致山坡上的空气增温强烈,暖空气沿坡面上升,形成谷风;反之,则形成山风。祁连气象站位于祁连山中段的山谷中,山谷风环流较为强盛。下图示意2006年8月24日该气象站记录的山谷风风向、风速的变化。据此完成1~2题。
1.祁连气象站所在地谷风的风向是( )
A.偏南风 B.偏东风 C.偏北风 D.偏西风
2.祁连气象站所处山谷段的大致走向及地形特征是( )
A.南北走向,西高东低 B.东西走向,北高南低
C.南北走向,东高西低 D.东西走向,南高北低
答案 1.C 2.D
解析 第1题,材料中提到,“白天太阳辐射导致山坡上的空气增温强烈,暖空气沿坡面上升,形成谷风”,可知谷风主要出现在白天空气增温之后,图中显示, 11时以后,风向以偏北风为主,故正确答案为C。第2题,图中显示晚上以南风为主,白天以北风为主,说明气象站附近南面为高坡,北面为低谷,得出山谷呈东西走向,且南高北低,故正确答案为D。
1.热力环流形成过程的关键点
(1)理清形成过程:两地冷热不均→产生垂直运动→导致同一水平方向上的气压差异→产生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热力环流。
(2)抓住根本原因:两地冷热不均。
(3)明确垂直气压分布特点:垂直方向上,总是近地面气压高于高空气压。
2.热力环流原理应用
3.逆温及其影响
(2020·天津期末)草原犬鼠(土拨鼠)白天活动,善于挖掘洞穴。其洞穴有两个出口,一个是平的,而另一个则是隆起的土堆(如下图),使地面上的风吹进了洞穴,形成了“穿堂风”,给犬鼠带去了习习凉风。据此完成1~3题。
1.上图犬鼠洞穴的 “穿堂风”( )
A.甲为气流出口
B.甲洞口气压比乙洞口较高
C.乙处气温较低
D.甲洞口地面气流流速较快
2.与“穿堂风”成因吻合的地理原理是( )
A.热力环流 B.狭管效应
C.焚风效应 D.温室效应
3.最有利于我国南方山区房屋形成“穿堂风”的是( )
A.房屋东西朝向, 房前石质地面,屋后河流
B.房屋东西朝向, 房前河流,屋后山林
C.房屋南北朝向, 房前山林,屋后河流
D.房屋南北朝向, 房前石质地面,屋后山林
答案 1.B 2.A 3.D
解析 第1题,其洞穴有两个出口,一个是平的,而另一个则是隆起的土堆,水平气流经过土堆时被抬升,形成上升气流,气压较低。甲洞口没有气流抬升,气压较高。所以地面上的风吹进了洞穴,形成了 “穿堂风”。犬鼠洞穴的 “穿堂风”甲洞口气压比乙洞口较高,B对。甲为气流进口,A错。乙处受洞内气流影响,气温较高,C错。乙洞口地面气流流速较快,D错。第2题,来自洞穴内的上升气流,使洞内气压降低,图中甲处气流下沉补充。与“穿堂风”成因吻合的地理原理是热力环流,A对。狭管效应是地形影响风速;焚风效应是地形影响气温;温室效应指的是大气的保温作用。第3题,最有利于我国南方山区房屋形成“穿堂风”的是房屋南北朝向,房前石质地面,是阳面,受热升温快,气流上升,屋后山林是阴面,升温慢,气温低,气流下沉。风由屋后吹向屋前,形成“穿堂风”,D对。房屋东西朝向,房前、屋后受热差异小,A、B错。房前山林,屋后河流,前后受热差异小,不易形成“穿堂风”,C错。
(2020·河南鲁山一中期末)洱海位于云南省大理市,是中国七大淡水湖之一。 洱海四面环山,位于山谷盆地中,独特的地理条件使洱海地区形成湖陆风和山谷风叠加的局地环流。读“洱海地区某时刻沿25°36′N上空的等温面示意图”和“洱海地区地形图”,完成4~6题。
4.图中洱海上空等温面的凹凸现象应该出现在( )
A.冬季晚上 B.夏季晚上
C.冬季白天 D.夏季白天
5.该时刻甲地吹(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6.洱海的存在使周边地区( )
A.气温日较差变大
B.风频变大,山风增强
C.气温年较差变大
D.点苍山东坡夜雨减少
答案 4.A 5.D 6.B
解析 第4题,读图1可知,近地面气温较低,应是冬季;湖区气温高于周围地区,冬季的夜晚由于湖泊降温慢,温度高于周围地区。故选A。第5题,读图分析,湖泊气温高于周边地区,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区,风从湖岸吹向湖面。甲地水平气压梯度力自南向北指向湖区,风向向右偏形成西南风。第6题,结合材料分析,洱海的水热容大于周边陆地,可以调节气候,使得周边地区日较差、年较差变小,故A、C错误;受湖陆风的影响,白天风从洱海吹向陆地,晚上风从陆地吹向洱海;受山谷风的影响,白天风从洱海吹向点苍山,晚上风从点苍山吹向洱海。湖陆风和山谷风在昼夜风向一致,故洱海的存在使周边地区风频变大,山风增强,故B正确;东坡可阻挡夜间洱海水汽,降水增多,故D错误。
考点练
(2020·山东济南模拟)街谷由街道两侧建筑群和路面构成,研究街谷的空气运动和热力性质对缓解热岛效应和城市污染物扩散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某研究团队在北京选择一街谷开展研究,该街谷为东西向街道,宽26 m,南北两侧为长、宽、高40m×14m×20m的均质、长方体建筑,建筑物和街道都是正向排列。研究人员根据测量结果绘制了该街谷在夏至日13:00沿南北方向垂直剖面上的位温(单位:℃)分布(下图),其中位温表示同一标准气压时的温度,图示范围内位温数值越大,则示意温度越高。据此完成1~2题。
1.图示时刻,街谷中①②③④四地温度从大到小的排序是( )
A.②①④③ B.③②①④
C.③①②④ D.②④③①
2.只考虑热力条件,关于图中③⑤两处相对方位及气流运动方向判断正确的是( )
A.③处偏南,气流下降 B.③处偏北,气流上升
C.⑤处偏北,气流下降 D.⑤处偏南,气流上升
答案 1.C 2.B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等温距为2℃,故10℃<①<12℃、8℃<②<10℃、18℃<③<20℃、2℃<④<4℃,选C。第2题,该地为北京,从位温值分布来看,该地图示右侧建筑物气温高,说明右侧建筑位于南侧,故③处偏北、⑤处偏南。读图可知,③处温度大于⑤处温度,只考虑热力因素,③处温度高、气流膨胀上升,⑤处温度低、气流收缩下沉。选B。
纳木错位于拉萨市区北偏西200多千米处,是西藏第二大湖泊。2007年8月,某科研小组在纳木错进行了为期12天的湖陆风观测(观测点位置如图a),但仅在12日、13日获得连续观测资料。图b为“13日某时统计的风向随高度变化图”。据此完成3~5题。
3.影响该科研小组进行湖陆风观测的主要因素是( )
A.交通不便 B.地质灾害多发
C.天气多变 D.牧业活动干扰
4.图b中风向随高度变化情况的大致时间可能是( )
A.2:00 B.8:00 C.14:00 D.17:00
5.纳木错湖区湖陆风环流的高、低空风过渡地带大致位于相对高度( )
A.1 000 m左右 B.2 000 m左右
C.3 000 m左右 D.4 000 m左右
答案 3.C 4.A 5.B
解析 第3题,“为期12天的湖陆风观测,但仅在12日、13日获得连续观测资料”,证明此区域湖陆风不够明显。西藏地区夏季为雨季,天气多变,温差减小,水平气压梯度力减小,湖陆风不明显,选C。第4题, 根据图示信息显示,近地面1 000米以下风向角度为90~180°之间,吹东南风,属于陆风,陆风一般发生的时间是在夜晚,选A。第5题,纳木错湖区的低空风是从陆地吹向湖泊(90°~180°),高空风是从湖泊吹向陆地(270°~360°),因此,高、低空风过渡地带大致位于相对高度2 000 米左右(180°~270°),B正确。
6.(2020·山东青岛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区风力、风向多变,一旦发生火灾,山火较难扑灭。消防人员常采用喷水、喷洒灭火剂、复土、扑打和砍伐隔离带等方式扑灭森林大火。如果风力很小,也会用“点倒火”方式快速灭火。图1示意某山区森林大火位置。图2示意“点倒火”灭火方式。
(1)从地形角度分析图示山区森林大火难以扑灭的原因。
(2)运用热力环流原理,说明“点倒火”可以灭火的原因。
(3)有人说,山火对森林的危害很大;有人说,山火对森林也有益处。请选择一种观点并说明理由。
答案 (1)山区地形复杂,风力、风向不定,火势难以预测;山高坡陡,交通不便,机械设备难以进入;地势高,山上取水非常困难。
(2)山火火源处气温高,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水平气流由四周流向火场,吸引“倒火”向火场方向燃烧;当两火相遇时,可燃物的氧气都已燃烧殆尽,山火自然熄灭。
(3)有害:山火导致物种减少,森林生物多样性减少;森林资源破坏,木材蓄积量减少;山区自然环境变化,森林生态环境恶化。
有益:增加土壤肥力;杀灭害虫,降低森林虫害风险;促进耐火植物生长和森林更新,更新生态系统。
海陆风
山谷风
城市风
白天
海风
谷风
风由郊区吹向城市
夜晚
陆风
山风
风由郊区吹向城市
影响
海陆风使滨海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降水增多
山谷风使夜晚的谷底形成逆温层,加剧大气污染
一般将绿化带布置在气流下沉处及城市热力环流内,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置在城市热力环流之外,避免对城市造成严重污染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中地理二轮专题复习高考必练必备 专题三 考点2 河流学案,共7页。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中地理二轮专题复习高考必练必备 专题二 考点5 天气系统学案,共8页。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中地理二轮专题复习高考必练必备 专题二 考点4 气候学案,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