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常德市202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试卷(物质运动)Word版含答案
展开2022届高三地理复习试卷(三)
一、选择题
《大真探——迷失百慕大海域》中描述了探险家迈克和露丝夫妻在海洋上利用水循环原理获取淡水求生的经历。左图为迈克制作的简易集水装置,右图为某日塑料薄膜上下气温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该集水装置在获取淡水的过程中,未体现出的水循环环节是( )
A.蒸发 B.降水
C.水汽输送 D.径流
2.据图2推断获取淡水的最佳时段是( )
A.日出前后 B.中午前后
C.日落前后 D.午夜前后
3.目前沿海地区没用此法建设海水淡化厂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效率低 B.破坏环境
C.成本高 D.技术不成熟
据地理工作者考察,在黄海中部海面以下20~30米处,存在一个明显的温跃层(垂直方向出现突变的水层),抑制了海水的上下对流,在海底洼地的下层海水表现为相对低温,称为黄海冷水团。读图,完成第4~6题。
4.一年中,黄海海域上下层盐度差最小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5.黄海温跃层表现最明显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6.影响黄海海域表层水温的主要因素是( )
A.太阳高度 B.洋流
C.盐度 D.海陆位置
热盐环流是因海洋表层海水温度和盐度变化,海水密度大的海水下沉到深层和底层,表层海水在水平压强梯度力作用下做水平运动,最后在其他海域流到表层的热力海洋环流系统。研究发现,全球气候变暖对热盐环流影响很大。下图为大西洋热盐环流示意图。据此完成第7~8题。
7.在北大西洋中,表层海水大量下沉的海域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8.若北大西洋热盐环流减弱,则会导致( )
A.欧洲西部地区夏季降水增加
B.北美东部地区气温降低
C.北海渔场渔业资源更加丰富
D.墨西哥湾暖流势力增强
下图是某地区2020年3月6日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单位:hPa)。读图,完成9~10题。
9.关于西安、满洲里的叙述,最正确的是( )
A.西安的气压大于满洲里
B.西安的风速大于满洲里
C.西安晴朗、满洲里阴雨
D.西安吹偏北风,满洲里吹偏南风
10.与图中M-N情况最符合的天气系统是( )
正压大气是一种假设的大气状态。在这种大气中,等压面和等温面在所有高度上都相重合。斜压大气更接近实际情况,指等压面和等温面出现交角的情况。下图是北半球1月某地近地面垂直方向的斜压大气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1~12题。
11.图中M地正东方向吹(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12.根据M地附近的大气状态判断,M地可能( )
A.受西伯利亚高压控制
B.是位于华北平原的某城市
C.位于地中海沿岸
D.位于台风中心
下图为某月沿0°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读图,完成第13~14题。
13.上述“某月”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14.该月份( )
A.甲地盛行东北风
B.甲地盛行西南风
C.乙地的气候特征是炎热干燥
D.乙地的气候特征是高温多雨
2018年1月7日,艾因塞弗拉镇迎来了38年来第三场雪(前两次降雪分别在2016年和2017年)。当地气象局解释,本次降雪是欧洲的高气压迫使冷空气向南扩展至北非所致。下图为艾因塞弗拉镇周边地形分布示意图。有关气象专家认为该镇连续三年出现降雪与北极地区海冰融化加快有关。据此完成15~17题。
15.艾因塞弗拉镇冬季形成降雨的有利条件是( )
A.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
B.地势较高,气温较低
C.地处迎风坡,多地形雨
D.地处撒哈拉沙漠的边缘
16.艾因塞弗拉镇受来自欧洲的冷空气影响较小,主要是因为( )
A.终年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
B.地处背风坡,有焚风效应
C.周围的高山阻挡了冷空气
D.北部海洋对冷空气有增温作用
17.下列对艾因塞弗拉镇近三年出现降雪的成因的分析中,最可信的是
A.极端天气增多,海冰融化致使北极地区海水温度降低,寒流增强
B.全球气候变暖,海冰融化致使北极地区海水盐度降低、海面上升,空气变冷
C.北大西洋暖流增强,海冰融化致使高纬地区气温升高,湿度增加,气压降低
D.海冰融化吸热增多,致使中高纬地区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冷空气强盛
雅丹地貌,现泛指干燥地区一种风蚀地貌,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地貌组合。下图为两种常见的雅丹地貌示意图。据此,完成18~19题。
18.左图为平顶山状雅丹,推测该地貌顶部平坦的主要原因( )
A.风力堆积形成
B.流水沉积作用
C.风力侵蚀残留
D.地壳运动产生地形抬升
19.右图为鲸背状雅丹,多出现在常年高速大风的地方,分析两侧坡度差异的成因( )
A.陡坡,迎风坡侵蚀而成 B.缓坡,迎风坡堆积而成
C.陡坡,迎风坡堆积而成 D.缓坡,迎风坡侵蚀而成
亚速海是世界上最浅的海,海水盐度低,沿岸有常年存在的海流,海底地形普遍平坦,冬季盛行偏北大风。西部有狭长的沙嘴(从陆地凸入海中的狭长沙滩)与锡瓦什湾相隔(下图)。锡瓦什湾海水盐度很高,大部分水体深度在0.5米到1米之间,海底有厚达5米的淤泥,由于微生物的作用,常散发出腐败的气味,夏季尤臭。1920年11月7日,苏俄红军步兵突破了被防守克里米亚半岛的白军自恃为“天险”的锡瓦什湾,打响了解放克里米亚半岛的战役。据此,完成20~21题。
20.哪个季节“沙嘴”面积增加得最快(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1.关于夏季锡瓦什湾“尤臭”的自然原因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沙嘴阻挡了内外海水的交换
B.夏季蒸发量大、降水少,湾内水位浅
C.夏季气温高,微生物生长活跃
D.夏季亚速海的洋流较弱
河口地区(范围指从潮汐影响下的上界至水下三角洲的末端)可视为径流与潮流相互作用的区域。下图为常见的河口类型示意图。据此完成第22~23题。
22.关于两种类型河口地区描述正确的是( )
A.甲河口地区更容易出现咸潮现象
B.乙河口更有利于三角洲的形成
C.甲河输沙量明显大于乙河
D.乙河口受潮流和海浪的冲刷更严重
23.近几年甲河口地区“前缘急坡”后退明显的原因可能为( )
A.中上游地区修建水库
B.陆地地壳相对上升
C.流域内植被破坏严重
D.全球变暖使海平面上升
《徐霞客游记》中曾记录:“……路侧有窞(dàn)深坑一圆,名龙井。下坠五六丈,四围大径三丈,俱纯石环壁。坠空缀磴而下,下底甚平,东北裂一门,透门以入,其内水声潺潺,路遂昏黑。践崖扪隙,其下忽深不可测。久之,光渐启,回见所入处,一石柱细若碧笋,……”据此完成第24~25题。
24.“龙井”的形成过程可能是( )
A.沉积作用—地壳凹陷—流水侵蚀
B.地壳抬升—流水侵蚀—重力崩塌
C.流水侵蚀—地壳抬升—重力崩塌
D.地壳抬升—沉积作用—流水侵蚀
25.该地貌类型对本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可能有( )
①土层浅薄,土壤贫瘠 ②光热充足,降水多 ③易引发地质灾害 ④利于地表水存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综合题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伊塞克湖属于内陆湖,湖面平均海拔约1 608米,面积约6 200平方千米,是世界最深的高山大湖,湖水清澈澄碧,终年不冻。该湖东西两岸年降水量差异大,东岸地区有常年积雪。
材料二 伊塞克湖的沿岸地区是吉尔吉斯斯坦的重要产棉区和畜牧区。随着灌溉技术的提高,灌溉用水量明显减少。湖中有20多种鱼类,由于地理位置特殊,该湖已成为候鸟迁徙、过冬和繁殖之地。
材料三 左图为伊塞克湖地理位置示意图。右图为1990—2015年湖泊面积变化曲线。
(1)简述伊塞克湖“清澈澄碧、终年不冻”特点的成因。
(2)分析伊塞克湖入湖径流量东多西少的自然原因。
(3)推测伊塞克湖1998年以来湖泊面积变化的影响因素。
(4)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伊塞克湖开发利用的价值。
27.读世界某两区域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简述图中⑤⑥两地气候成因的不同点。
(2)图中标数码的地区中有世界著名的葡萄种植区,请说出是哪一个并说明判断理由。
(3)③地和④地纬度大致相当但气候类型不同,分析各自的形成原因。
(4)澳大利亚热带沙漠气候直逼西海岸,简述其原因。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新西兰东南部(图甲)的摩拉基海滩上约有50个圆形巨石(图乙),最大的直径逾两米,重达数吨,散布于海滩中部。据研究,圆石与珍珠的形成原因异曲同工,即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由围绕着核心物质(如贝壳、珊瑚碎片等)的钙和碳酸盐慢慢结晶,层层凝聚而成。直径两米左右的圆石至少需要400万年的时间形成,要覆盖10到50米厚的海泥才足以提供充分的矿物质。某些圆石长期暴露在水面之上的部分会开裂并逐渐形成龟甲状花纹。
(1)推测摩拉基圆石形成后出现在海滩的地质过程。
(2)说明圆石龟甲状花纹的形成机理。
(3)有人认为摩拉基圆石奇景终将彻底消失,请从自然地理方面为其提供依据。
参考答案(3)
CBADB AABDB ABCCC DDBAB DDABB
26.(1)入湖径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泥沙含量少;湖水处于静水环境,泥沙大量淤积;北部山脉阻挡了冷空气的侵入,冬季水温较高;湖水盐度较高,不易结冰;湖泊深度和容积较大,不易结冰。
(2)盛行西风经过湖面后,暖湿气流受山地阻挡抬升,水汽凝结,在湖泊东岸形成丰富的降水(雪);东岸海拔高,气温低,有常年积雪,补给水源充足;东岸河流发育较多,入湖径流量大。
(3)全球气候变暖,冰雪融水增加;全球气候变暖,水循环加快,大气中水汽含量增加,降水增多,入湖径流量增大;灌溉技术提高,灌溉用水减少,入湖径流增多。
(4)生态价值:维持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经济价值:湖内可通航,提供丰富的渔业资源,旅游观光。科研价值:为地质、气候变化及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了良好条件。
27.(1)⑤地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且受暖流影响,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⑥地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2)②地。理由:②地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光照强且昼夜温差大,适宜葡萄种植。
(3)③地位于大陆西岸,处于西风迎风坡,形成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而④地位于安第斯山脉的雨影区(背风坡),降水稀少,形成了温带大陆性气候。
(4)位于回归线附近,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西侧海域有寒流流经;大分水岭阻挡了湿润气流。
28.(1)圆石存在于海底海泥之中,后来地壳抬升使海底升高,最终圆石上覆物质被侵蚀而出露。
(2)圆石长期暴露于水面之上,易热胀冷缩或脱水收缩,导致圆石表面产生裂隙,这些裂隙又逐渐被其他物质填充。
(3)圆石遭受风化、侵蚀、搬运作用;海平面上升淹没圆石。
2021年湖南省常德市高三模拟考试地理试卷: 这是一份2021年湖南省常德市高三模拟考试地理试卷,共7页。
2022届湖南省常德市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地理试卷PDF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届湖南省常德市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地理试卷PDF版含答案,共10页。
湖南省常德市2022-2023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检测考试试题(Word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湖南省常德市2022-2023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检测考试试题(Word版附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 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