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练习高频考点20 气候的形成因素(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练习高频考点20  气候的形成因素(解析版)第1页
    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练习高频考点20  气候的形成因素(解析版)第2页
    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练习高频考点20  气候的形成因素(解析版)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练习高频考点20 气候的形成因素(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练习高频考点20 气候的形成因素(解析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影响乙地气候形成的因素有,图示②地气候,图中①地1月、7月的温差可能为,图中四地,年实际蒸发量最少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影响乙地气候形成的因素有( )
    ①寒流 ②地形 ③东南信风 ④暖流
    A.①②④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下图为“欧洲南部沿42°N纬线部分地区剖面示意图”和“①②两地降水量统计图”。读图回答2~3题。
    2.图示②地气候( )
    A.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B.冬暖夏凉,降水均匀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D.全年高温,干湿分明
    3.造成①②两地年降水量差异显著的主导因素是( )
    A.洋流 B.大气环流
    C.地形 D.纬度位置
    (2020·陕西省西安市月考)下表是“亚欧大陆40°N~50°N四地气温距平值和降水距平值(距平值是该地气温、降水量与同纬度气温、降水量平均值之差)”。读下表,回答4~5题。
    4.关于四地气候特征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因受西风带控制,降水较丰富,且季节分配均匀
    B.②地受地形影响,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夏季降水多
    C.③地位于大陆内部,远离海洋,气温年较差大
    D.④地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稀少
    5.导致②地所属气候类型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海陆位置
    C.地形、洋流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下图为“某地1月、7月等温线分布图(单位:℃,等温距为4 ℃)”。据此完成6~7题。
    6.图中①地1月、7月的温差可能为( )
    A.8 ℃ B.12 ℃
    C.16 ℃ D.20 ℃
    7.导致图中②地7月等温线弯曲的因素是( )
    A.洋流 B.海陆热力性质
    C.地形 D.冬季风的影响
    (2020·赣粤湘三省六校联考)读“我国2019年11月各地‘避冬锦囊’图”,回答8~10题。
    8.数据显示我国各类裤子成交量区域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降水 B.气温 C.光照 D.风
    9.华北地区的“避冬锦囊”中不仅有棉裤,还有“润肤乳、加湿器、防静电、搓澡巾”。该地区使用这些物件“避冬”的主要原因是( )
    A.距冬季风源地近 B.纬度较高
    C.距海洋近 D.大气对流旺盛
    10.此时,与赣州小亮的调侃诗“闻君将至惊坐起,急问秋裤在哪里”中的“君”相伴而至的最相符的是( )
    A.窗含西岭千秋雪 B.东风无力百花残
    C.寒雨连江夜入吴 D.梅子黄时日日晴
    (2020·黑龙江顶级名校期中)气象学上,若连续5天的日平均气温一年中的第一次(北半球)均≥10 ℃,则以第一天作为春季的开始日。下图为“我国30°N附近各地入春时间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1~12题。
    11.①地与②地入春时间分别可能是( )
    A.①为5月15日,②为2月20日
    B.①为3月18日,②为2月25日
    C.①为3月18日,②为3月20日
    D.①为2月20日,②为5月15日
    12.造成③④两地入春时间差异的原因是( )
    A.③地太阳高度较大,获得太阳辐射多
    B.③地大陆性较强,春季气温回升较快
    C.④地受海洋调节作用强,春季来得早
    D.④地受冬季风影响较大,春季来得晚
    (2020·福建福州检测)潜在蒸散量表示在一定气象条件下水分供应不受限制时,某一固定下垫面可能达到的最大蒸发蒸腾量。下图示意甲、乙、丙、丁四地多年平均月降水和潜在蒸散量分布。据此完成13~15题。
    13.图中四地,夏季潜在蒸散量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
    A.降水较少 B.气温较高
    C.云量较多 D.风速较小
    14.图中四地,年实际蒸发量最少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5.丁地春季多雨的主要原因是( )
    A.热带气旋活跃 B.空气对流旺盛
    C.受东北信风控制 D.锋面长时间滞留
    下图是“马达加斯加岛沿海的图阿马西纳(18.1°S,49.4°E)与迈因蒂拉努(18°S,44°E)气候资料统计图”(两气象站海拔均小于30米)。读图完成16~17题。
    16.造成两地日平均日照时数及月降雨天数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太阳辐射
    C.地形 D.洋流
    17.迈因蒂拉努12月~次年2月降雨天数较多,其主要的降水类型最可能是( )
    A.对流雨 B.锋面雨
    C.台风雨 D.地形雨
    一年中最大降雨强度的1小时内降雨量相等点连成的线,叫年最大1小时雨量等值线。下图为“我国年最大1小时雨量均值等值线图(单位:mm)”。读图,回答18~20题。
    18.我国年最大1小时雨量均值的最大值出现在( )
    A.四川 B.广西 C.上海 D.台湾
    19.我国西北地区年最大1小时雨量均值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
    A.太阳辐射强 B.空气对流弱
    C.空气中水汽含量低 D.植被覆盖率低
    20.影响我国横断山区年最大1小时雨量均值变化较大的关键因素是( )
    A.西南季风 B.东南季风
    C.距海远近 D.地势
    答案精析
    1.C [乙地远离赤道却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应是受洋流、信风和地形影响。乙地位于中低纬大陆东岸,有东澳大利亚暖流流过,增温增湿;乙地受东南信风影响,西侧为大分水岭,来自海洋湿润的东南信风受大分水岭阻挡,气流沿山坡爬升,形成地形雨。]
    2.A 3.C [第2题,材料显示该地位于北半球,则夏季为6~8月。图中显示②地夏季降水少、冬季降水多,则该地为地中海气候,故A项正确。第3题,图中显示①地年降水量明显小于②地,结合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以及图示地形可知,①地位于背风坡,②地位于迎风坡,故地形是导致两地年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原因。]
    4.A 5.D [第4题,从表中数据看出,①地冬季比同纬度地区气温高,夏季比同纬度地区气温低,冬暖夏凉;降水丰富,季节分配较均匀,为亚欧大陆西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是受西风带影响,故A正确。②地冬季比同纬度地区冷,夏季比同纬度地区热,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降水量冬季比同纬度少,夏季又大大超过了同纬度地区,降水季节变化大,雨热同期,为温带季风气候,成因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③地气温年较差很小,降水变化幅度大;④地位于40°N~50°N,不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第5题,由上题分析可知,②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故D正确。]
    6.B 7.C
    8.B 9.A 10.C [第8题,从图中显示不同种类裤子成交量看,北方偏厚的裤子成交量多,南方反之,故可反映出不同区域温度的差异,降水、光照、风不是影响穿衣厚薄的主导因素,故A、C、D排除,答案选B。第9题,华北地区的“避冬锦囊”中有棉裤,还有“润肤乳、加湿器、防静电、搓澡巾”等,反映出其温度低、天气干燥、多风沙等特点。华北地区距冬季风源地近,冬季风寒冷干燥引起华北地区降温快、天气干燥、有时带来风沙天气等,A符合题意。纬度较高主要导致温度低,其他特点不明显,B不对。距海洋近则不会太干燥,C不符合题意。大气对流旺盛会带来降水天气,不符合题意,D不对。第10题,“闻君将至惊坐起,急问秋裤在哪里”中的“君”指冷空气到来,降温天气。“窗含西岭千秋雪”指在冬季降雪天气,气温低,与找秋裤不符合,A不对。东风会带来较温暖的天气,B不对。“寒雨连江夜入吴”指冷空气带来的降雨天气,因此与题意相符合,C对。“梅子黄时日日晴”描写的是夏季,故与题意不符合,D不对。]
    11.A 12.B [第11题,由图中经纬度定位可知①②地分别为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受地形影响,①地海拔高,气温较低,入春迟;②地位于四川盆地,北部有高大山脉阻挡冷空气,气温较高,入春早。结合图中所示的同纬度其他地区的入春时间可知,①入春时间应迟于川西高原3月18日,②地则早于2月25日。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第12题,结合图示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③地入春时间在2月25日到3月18日之间,②→ ③→ ④入春逐渐推迟,所以④地入春时间在3月18日之后。③④地纬度相同,太阳高度相同,获得太阳辐射差异不大,A项错误;③地地处陆地内部,大陆性较强,春季陆地比热容小,气温回升较快,入春早,B项正确;④地受海洋调节作用强,升温慢,春季来得晚,C项错误;③④两地都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纬度相同,受冬季风影响差异不大,D项错误。]
    13.B 14.C 15.D [第13题,由材料可知,潜在蒸散量是水分供应不受限制时,可能达到的最大蒸发、蒸腾量,故影响潜在蒸散量的主要因素是气温和空气流动的速度(风速)。夏季气温较高,蒸发、蒸腾旺盛,潜在蒸散量较大。降水、云量对潜在蒸散量影响相对较小。风速较小时,潜在蒸散量较小。第14题,年实际蒸发量受下垫面水分条件的限制。图中甲、乙、丙、丁四地虽然都在北回归线附近地区,但丙地位于世界上最大的沙漠中,年降水量很少,地面十分干燥,水分少,年实际蒸发量最少,故选C。第15题,丁地位于我国南部沿海地区,4、5月份受锋面雨带影响,降水较多,D正确。丁地夏秋季对流旺盛,热带气旋活跃,A、B错。丁地主要受季风影响,C错。]
    16.C 17.A 18.B 19.C 20.D
    地点
    气温(℃)
    降水量(mm)
    1月
    7月
    1月
    7月

    10.1
    -2.2
    24
    17.3

    -12.4
    4.7
    -30.7
    117.7

    2.3
    0.8
    44.3
    -28.3

    -4.3
    6.7
    -24.7
    -41.3

    相关试卷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复习特训卷高频考点21影响气候的因素: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复习特训卷高频考点21影响气候的因素,共5页。

    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练习高频考点24 全球气候变暖(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练习高频考点24 全球气候变暖(解析版),共4页。

    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练习高频考点22 气候类型的判读(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练习高频考点22 气候类型的判读(解析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属于,吊脚楼架空建造的主要原因是,甲地气候类型为,该地的气候类型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