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备战2022 中考科学 浙江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模拟试卷5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教师
      备战2022 中考科学 浙江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模拟试卷5(教师版).docx
    • 学生
      备战2022 中考科学 浙江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模拟试卷5(学生版).docx
    备战2022 中考科学 浙江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模拟试卷501
    备战2022 中考科学 浙江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模拟试卷502
    备战2022 中考科学 浙江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模拟试卷503
    备战2022 中考科学 浙江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模拟试卷501
    备战2022 中考科学 浙江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模拟试卷502
    备战2022 中考科学 浙江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模拟试卷503
    还剩2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备战2022 中考科学 浙江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模拟试卷5

    展开
    这是一份备战2022 中考科学 浙江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模拟试卷5,文件包含备战2022中考科学浙江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模拟试卷5学生版docx、备战2022中考科学浙江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模拟试卷5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5页, 欢迎下载使用。

    备战2021年浙江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模拟试卷
    科 学
    亲爱的考生:
    欢迎参加考试!请你认真审题,仔细答题,发挥最佳水平。答题时,请注意以下几点:
    1. 全卷共10页,有4大题,33小题。满分2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 答题前,请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a-40 S-32
    4. 本卷g取10牛/千克。

    试卷I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请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下列物理量中,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是
    A.质量 B.重力 C.密度 D.温度
    【答案】B
    【解析】质量、密度、温度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重力不仅有大小,还有方向,方向是竖直向下。因此选B
    2.下列关于宇宙、物质及其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绕地球运动
    B.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常见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微粒构成的
    C.太阳内部氢原子核在超高温下发生裂变,释放出巨大的核能
    D.固体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固体分子排列十分紧密,分子间没有间隙
    【答案】B
    【解析】地球是环绕太阳运动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组成了各种各样的物质
    太阳内部是轻核聚变释放出巨大的核能
    不论是液体、气固体的分子,都具有空隙。因此选B
    3.台州濒临东海,人们很少患“大脖子病”,这是因为人们食用的海产品中含有丰富的碘,碘是合成某种激素的重要成分,该激素是
    A.胰岛素 B.生长激素 C.甲状腺激素 D.肾上腺激素
    【答案】C
    【解析】大脖子病是属于地方性甲状腺,由于甲状腺激素失衡引起的。
    4.2019年12月27日20时45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火箭成功发射实践二十号卫星,该卫星是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图是火箭发射前的场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火箭升空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火箭加速升空过程中,推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
    C.进入预定轨道后,实践二十号卫星相对地面是静止的
    D.卫星巨大的太阳翼能够提供超强电流,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答案】B
    【解析】A.火箭升空时,用力向下喷火,那么喷出的火焰对火箭施加向上的反作用力,因此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A正确不合题意;
    B.火箭加速升空过程中,由于它的运动状态不断改变,所以处于非平衡状态,那么推力和阻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符合题意;
    C.进入预定轨道后,实践二十号卫 星相对地面的位置保持不变,因此是静止的,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卫星巨大的太阳翼能够提供超强电流,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故D正确不合题意。
    5.人类在探索自然规律的过程中,总结了许多科学的研究方法:等效替代法、控制变量法、建立理想模型法等。下列研究方法中,运用了控制变量法的是( )
    A.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
    B.用“水压”类比“电压”
    C.将撬棒抽象为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D.探究电阻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案】D
    【解析】牛顿第一定律的得出是采用的理想实验推理法,故A不符合题意;
    用“水压”类比“电压”是类比法,故B不符合题意;
    将撬棒抽象为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是模型法,故C不符合题意;
    电阻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在探究“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探究其中一个量的关系,必须保持其他的量不变,即运用了控制变量法,故D符合题意。
    6.科学假说在科学发现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需要相应的证据支持,下列证据与假说不对应的是( )
    A.所有星系都在远离地球而去,星系越远退行的速度越快----热大爆炸宇宙论
    B.发现了处于爬行类和鸟类过渡类型的始祖鸟化石---达尔文进化论
    C.地球有昼夜现象---地球绕日公转
    D.大西洋海底山岭两侧的大洋地壳正在缓慢地向大陆方向移动---海底扩张说
    【答案】C
    【解析】A、所有星系都在远离地球而去,星系越远退行的速度越快一热大爆炸宇宙论,证据与假说对应,A错误;
    B、发现了处于爬行类和鸟类过渡类型的始祖鸟化石一达尔文进化论,始祖鸟翅膀上面有爪,是爬行类和鸟类的过滤类型,是达尔文进化论的有力证据,B错误;
    C、地球的昼夜现象是因为地球是个本身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同时间太阳只能照亮半个地球,与地球绕日公转无关,C正确;
    D、大西洋海底山岭两侧的大洋地壳正在缓慢地向大陆方向移动一海底扩张说, 证据与假说对应,D错误。
    7.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丁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分解反应
    C.该反应中乙、丙的质量比为3:17
    D.该反应中甲、丙的质量比为7:10
    【答案】C
    【解析】]由四种物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分数减少了70%-42%=28%,故甲是反应物;同理可以通过图示确定乙的质量分数减少了149%-8%=6%,故乙是反应物;丙的质量分数增加了40%-6%=34%,丙是生成物;丁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
    A、丁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没有参加反应,也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故选项说法错误;
    B、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甲和乙,生成物是丙,符合多变一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C、该反应中乙、丙的质量比为6%:34%=3:17,故选项说法正确;
    D、该反应中甲、丙的质量比为28%:34%=14:17,故D选项说法错误。
    8.下图甲是肺内压随时间的变化示意图,图乙表示人体膈肌收缩和舒张时在胸腔内的位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曲线ac段表示吸气
    B.图甲曲线ab段时,膈肌处于图乙所示的B位置
    C.图甲曲线ce段表示呼气
    D.图甲曲线de段时,膈肌处于图乙所示的A位置
    【答案】B
    【解析】人在平静状态下,肋间肌收缩时,肋骨向上向下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
    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都增大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增大,肺也随着扩
    张,肺内气压小于大气压,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的过程.相反呼气与之过程
    大致相反,即呼气时呼吸肌舒张,胸廓回缩,肺内气压增大,气体出肺。
    A.图甲中,可以看出ab段是肺内气压小于大气压,是吸气的过程,bd段肺内气压大于大气压是呼气过程,A说法错误,A不符合题意。
    B、图甲中,可以看出ab段是肺内气压小于大气压,是吸气的过程,吸气时,膈肌顶部下降,即图乙中的B处,B说法正确,B符合题意。
    C、图甲中cd段肺内气压大于大气压,为呼气过程,de段肺内气压小于大气压,为吸气过程,C说法错误,C不符合题意。
    D、图甲中,在de段肺内气压小于大气压,为吸气过程,吸气时,膈肌顶部下降,即处于图乙中的B位置,D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9、下列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




    A.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
    B.用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双氧水制取氧气
    C.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D.某温度,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
    A.A B.B C.C D.D
    【答案】C
    【解析】解:A.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完全分解后剩余固体质量不为零,故错误;
    B.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时,利用催化剂时反应速率快,需要时间短,但是等质量的过氧化氢完全反应后得到的氧气质量相等,故错误;
    C.氢氧化钠溶液的pH>7,稀盐酸的pH<7,向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后溶液的pH慢慢变大,当恰好中和时,pH=7,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的pH>7,故正确;
    D.在一定温度下的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不能继续溶解,因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错误。
    10.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
    A.除去氨气中的水蒸气:通过装浓硫酸的洗气瓶
    B.检验甲醛中是否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在空气中点燃后检验生成的产物
    C.探究铁锈蚀的条件:将一枚光亮的铁钉放在潮湿的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
    D.用一种试剂一次性鉴别出硝酸铵溶液、硫酸铵溶液、稀硫酸和氯化钠溶液:分别取样装于四支试管中,再分别滴加氢氧化钡溶液,微热,观察现象
    【答案】D
    【解析】A、浓硫酸能与氨气反应,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A不合题意;
    B、甲醛在空气中点燃后,生成CO2和H2O,这两种物质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物氧气中只含有氧元素,则甲醛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而是否含有氧元素无法确定,故B不合题意;
    C、将一枚光亮的铁钉放在潮湿的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由于没有做对比实验,不能探究铁锈蚀的条件,故C不合题意;
    D、氢氧化钡溶液能与硝酸铵溶液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与硫酸铵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和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与氯化钠溶液不反应,可以鉴别,故D符合题意。
    11.下列从原料及有关试剂分别制取相应的最终产物的设计中,理论正确,操作可行,经济合理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A、碳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操作不可行,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实验操作复杂;
    B、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硝酸铜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硝酸钠,但是银比铜贵重,经济上不合理;
    C、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理论正确,操作可行,经济合理;
    D、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不是氧化铁,理论错误。
    12、人的生活离不开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还要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使得机体内各种物质的含量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的稳定状态,如图曲线代表一段时间内血液中某种成分含量变化的趋势,该曲线不能代表(  )

    A.血液流经小肠时葡萄糖的含量变化
    B.从平原进入高原后一段时间内人体红细胞数量的变化
    C.血液流经肌肉时二氧化碳的含量变化
    D.血液流经肺部时二氧化碳的含量变化
    【答案】D
    【解析】A、为小肠绒毛内毛细血管,则此血液循环是体循环。途径为:左心室→主动脉→肠动脉→小肠绒毛处毛细血管→肠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经过体循环,血液在组织细胞内进行物质交换,由于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所以经过小肠绒毛毛细血管的血液含养料增加,血液由含氧较多、颜色鲜红的动脉血变为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因此,血液流经小肠时葡萄糖含量的增加,故不符合题意;
    B、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当海拔高度越高时,大气压力就越低,空气的密度越小,所以空气中的含氧量也就越少。为了结合更多的氧气,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就增多。因此,从平原进入高原后人体红细胞数量的增加。故不符合题意。
    C、当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供给肌肉细胞利用,将肌肉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这样,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了含氧较少的静脉血;因此,血液流经肌肉时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故不符合题意;
    D、当血液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时,由于吸入肺泡内的空气中,氧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肺泡内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由含二氧化碳较多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气较多、二氧化碳较少的动脉血,即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二氧化碳的含量逐渐减少不是增加。故符合题意;
    13.平面镜水平放置且镜面朝上,在镜面上方竖直放置一个凸透镜,在凸透镜左侧主光轴上两倍焦距处有一点光源S,关于点光源在该光具组中成像情况的判断,正确的是(   )
    A.一个实像,两个虚像 B.两个实像,两个虚像
    C.两个实像,一个虚像 D.一个实像,三个虚像

    【答案】B
    【解析】由题知,凸透镜主光轴上两倍焦距处有一点光源S;首先可以确定点光源S在凸透镜右侧两倍焦距处可以成一个等大的实像S1,这个实像又可以通过平面镜成一个虚像S2(平面镜成像)。
    点光源S通过平面镜可以成一个虚像S3,形成的这个虚像S3(相当于一个发光点)又可以通过凸透镜再成一个等大的实像S4(因S3在两倍焦距处的正下方,且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由于通过S4的光线不能被平面镜反射(或不能再射向平面镜),所以S4不能在平面镜中再成一个虚像。所以,会出现两个实像,两个虚像,即S能成四个像。如下图所示

    14.飞翔是人类的梦想,如图甲的飞行背包就能帮助我们实现梦想。在一次飞行过程中,速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空气阻力不变),则飞行背包对人的推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应该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由乙图可知0-t1处于加速状态,此时推力大于阻力;t1-t2处于匀速状态,此时推力等于阻力;t2-t3处于减速状态,此时推力小于阻力
    因此F0-t1 > Ft1-t2 > Ft2-t3选D
    15.有一包只含有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为了测定其含量,小柯同学称取三份该样品溶于水后分别滴加相同浓度盐酸溶液100克,充分反应,产生CO2的质量与加入样品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不考虑CO2在水中的溶解、反应)。
    已知,Na2CO3与HCl反应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反应:Na2CO3+HCl=NaCl+NaHCO3,
    第二步反应:NaHCO3+HCl=NaCl+H2O+CO2↑,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三次实验中,盐酸过量的是第三次
    B.样品中Na2CO3和NaHCO3的质量比为53:21
    C.若加入的Na2CO3和NaHCO3混合物质量为5.18克,则产生CO2的质量为2.64g
    D.图中第三次实验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NaHCO3、NaCl、Na2CO3

    【答案】B
    【解析】A、由题意和图中数据可知,图中三次实验中,盐酸过量的是第一次和第二次,第三次是盐酸的量不足,A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B、如图所示,根据第一次的数据可知1.48g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0.66g,设碳酸钠的质量为x,碳酸氢钠的质量为y,由,可知,每106份质量的碳酸钠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每84份质量的碳酸氢钠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则有,,联立二式可得x=1.06g,y=0.42g,则,B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C、如图所示,第一次和第二次的稀盐酸都过量,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均完全反应,由图中数值关系,要使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64g,在盐酸足量的情况下,参加反应的固体的质量为,C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图中数据可知,第三次实验稀盐酸的量不足,由于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是分两步进行的,先生成碳酸氢钠,再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再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生成了二氧化碳1.32g,由可知,每84份质量的碳酸氢钠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则参加反应的碳酸氢钠的质量为,根据B选项的计算,6.66g固体中含有碳酸氢钠的质量为,则有2.52g-1.89g=0.63g碳酸氢钠来自于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该反应一定有氯化钠生成,由于未知盐酸的浓度,无法通过计算确定6.66g固体中的碳酸钠是否完全反应,因此不能确定第三次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成分,D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试卷Ⅱ
    二、填空题(本题有8小题,20个空格,每空格2分,共40分)
    16.如图甲所示是一种紫外线杀菌的筷子盒,内置有一盏紫外灯,装入干燥筷子只需3-5分钟即可完成杀菌消毒。取筷子的原理结构示意图如图乙所示,按压A端一次能取出一根筷子,既环保又卫生。

    (1)随着A处的按压,B处的弹簧由于被压缩而具有的 (填一种能量形式)也越大。
    (2)“84消毒液”是一种常用灭菌的消毒剂,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空气中的 CO2溶解于次氯酸钠溶液中可以与次氯酸钠参加反应得到具有漂白性的次氯酸(HClO)。其化学方程式为:2NaClO+CO2+H2O=X+2HClO,则X的化学式是 ▲ 。
    【答案】(1)弹性势能 (2)Na2CO3
    【解析】当物体发生形变且能恢复回原来的样子,具有弹性势能;
    由元素种类与原子个数守恒可得化学式
    17.如图是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像,将相同的木块分别放入盛有甲、乙两种液体的容器a和b中,待木块静止时,两容器液面相平,请回答下列问题:

    (1)b容器盛的是 液体。
    (2)木块在a容器内排开液体的质量 木块在b容器内排开液体的质量。(填“>”“<"或“=”)
    (3)a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 b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填“>”“<”或“=”)
    【答案】乙 = >
    【解析】(1)木块在a、b两个容器中都是漂浮,那么受到的浮力Fa=Fb=G;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因为排开液体的体积Vaρb。根据左边的图像可知,当体积相等时,甲液体的质量小于乙液体的质量,根据公式p=m/V可知,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因此b容器内盛的是乙液体;
    (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可知,因为木块受到的浮力Fa=Fb,
    所以G排a=G排b,
    即m排a=m排b,
    那么木块在a容器内排开液体的质量等于木块在b容器内排开液体的质量。
    (3)根据公式P=ρ液gh可知,当深度相同时,压强与液体密度成正比。
    因为深度相同,且ρa>ρb,
    所以a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
    18、某班一同学出现发热、咳嗽、胸痛、夜间盗汗等症状后,班里陆续有几名同学出现类似症状。经医生诊断,他们都患上同一种传染病﹣肺结核,该传染病主要通过患者咳嗽或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进行传播。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医务人员通过对患者取样分析,发现致病根源是结核杆菌,它是肺结核病的   (选填“传染源”或“病原体”)。
    (2)传染病防控中心要求加强教室等人群聚集场所的通风换气,发现肺结核疑似患者或确诊患者及时报告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传染病防控中心的文件中用到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   (写出一种即可)。
    (3)小星同学接种过流感疫苗,他认为自己体内有抗体,不会患上肺结核,请你对他的这一想法进行评价并阐述理由   。
    【答案】(1)病原体;(2)切断传播途径、控制传染源(3)不对,一种抗体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解析】(1)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结核杆菌是肺结核的病原体。
    (2)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传染病防控中心要求加强教室等人群聚集场所的通风换气,属于切断传播途径;发现肺结核疑似患者或确诊患者及时报告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属于控制传染源。
    (3)抗体具有特异性,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此小星接种过流感疫苗,他认为自己体内有抗体,该抗体只对流感病毒有免疫作用,对肺结核没有免疫作用。因此还有可能会患肺结核。故他的这种想法不对,一种抗体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19.如图1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两电压表的示数与电路中电流变化如图2所示。根据图象的信息可知:
    (1)表示电压表V1示数变化的图象是   (选填甲或乙),电源电压为   V。
    (2)在上述电路中,只将电阻R1的阻值改为40Ω,则两电压表的示数与电路中电流变化的图象最接近于下列图中的_______ ____。

    图1 图2 A B C D
    【答案】(1)乙 12 (2) C
    【解析】(1)由图1可知,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零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电压表V1测电源的电压(V示数最大) , 电压表V2被短路( V2示数为0) , 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由图2可知,电路中的最大电流I= 0.6A , 此时乙两端的电压最大为12V ,甲两端的电压最小为0V ,所以,乙是R1的U-I图象即电压表V1示数变化的图象;甲是R2的U-I图象即电压表V2示数变化的图象,且电源的电压U=12V ;
    (2)电阻R1的阻值改为40Ω时,电流最小为0.3A,按图2甲乙的交点右边即可,因此选C
    20.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同一物体分别逐渐浸入到水和酒精中,为了便于操作和准确收集数据,用升降台调节溢水杯的高度来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他们观察并记录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及排开液体的体积,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
    液体种类
    实验
    序号
    物体重力G物(N)
    弹簧测力计示数F(N)
    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N)
    排开液体体积V排(cm3)

    ρ水=1.0g/cm3
    1
    2
    1.5
    0.5
    50
    2
    1.0
    1.0
    100
    3
    0.5
    1.5
    150
    酒精
    ρ酒精=0.8g/cm3
    4
    2
    1.6
    0.4
    50
    5
    1.2
    0.8
    100
    6
    0.8
    1.2
    150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和3(或4、5和6)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3)实验中小明同学观察到将同一个物体浸没在密度越大的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小。于是他灵机一动,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了一个重1.5N的物块,如图甲所示,当他把物块浸没在水中时,如图乙所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0.5N,他就在0.5N刻度线处标上1.0g/cm3;当他把物块浸没在酒精中时,如图丙所示,应该在弹簧测力计刻度盘________N处对应标上0.8g/cm3字样,聪明的他就将图甲所示装置改装成了一个能测液体密度的密度秤。
    【答案】(1)当物体密度相同时,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受到浮力越大。
    (2)1、4或2、5或3、6
    (3)0.7
    【解析】(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和3(或4、5和6)可知,液体的密度相同,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不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根据称重法求出受到浮力的大小,即可得出结论;液体的密度相同,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越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小,即所受的浮力变大,因此可得结论:当物体密度相同时,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2)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时,应控制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改变液体的密度,据此选择实验序号1、4或者2、5或者3、6;
    (3)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同一个物体浸没在密度越大的液体中所受的浮力越大,根据称重法可知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物体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根据称重法求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为此时在弹簧测力计刻度盘的位置。
    当他把物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G-F′=1.5N-0.5N=1N,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得:1N=ρ水gV排-----①
    当他把物块浸没在酒精中时,F浮酒=ρ酒gV排-----②
    ∵两者排开液体的体积相等,
    ∴①②两式相比可得:1NF浮酒=ρ水ρ酒;
    即:1NF浮酒=1g/cm30.8g/cm3
    解得:F浮酒=0.8N;
    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酒=G-F浮酒=1.5N-0.8N=0.7N。
    因此应该在弹簧测力计刻度盘的0.7N处对应标上0.8g/cm3字样。
    21.电视台综艺节目《是真的吗?》自开播以来收视率不断创新高,节目中许多蕴含科学原理的实验让大家津津乐道。如图所示选取了2个精彩实验,请你结合所学的科学知识进行解释。

    (1)《小球不会被流水冲走?》如图所示,将漏斗保持竖直状态,将兵乓球放在漏斗口,在漏斗的末端有塑料管接上流水。发现流水不断从兵乓球和漏斗的缝隙中流下而兵乓球却没有掉下,请解释原因。   
    (2)实验二:《用三根火柴就能把瓶装水吊在桌边?》如图所示,如果仅将挂在火柴上的细线向右移动,那么细线所吊的瓶装水数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请结合杠杆平衡条件进行解释。   
    【答案】(1)漏斗口水流速度大压强小,兵乓球被下方的大气压给托住了;
    (2)减少;由杠杆平衡条件F1 L1=F2 L2可知,其它条件均不变的情况下,移动细线的悬挂点使得力臂增大,则所承受的力将减小。那么细线细线所吊的瓶装水数量也将减少。
    【解析】(1)流水不断从兵乓球和漏斗的缝隙中流下时,漏斗口水流速度大压强小,兵乓球被下方的大气压给托住了,所以乒乓球不会掉下来。
    (2)减少;由杠杆平衡条件F1 L1=F2 L2可知,其它条件均不变的情况下,移动细线的悬挂点使得力臂增大,则所承受的力将减小。那么细线细线所吊的瓶装水数量也将减少。
    22.某兴趣小组在探究金属化学性质时,将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加入到盛有一定量硝酸银和硝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实验结果有图1、图2两种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是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知识背景:AgNO3+HCl=AgCl+HNO3)
    ①滤液中一定含有的物质为 (填化学式);
    ②写出一个产生滤渣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图2是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观察到有无色气体产生。
    ①滤渣中一定含有 (填化学式,下同);
    ②滤液中可能含有
    【答案】(1)Zn(NO3)2、Fe(NO3)2、Cu(NO3)2、AgNO3
    Zn+2AgNO3=Zn(NO3)2+2Ag,Fe+2AgN03=Fe(NO3)2+2Ag
    (2)Ag、Cu、Fe Fe(NO3)2
    【解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列在氢之前的金属能和酸反应,前面的金属能把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两种金属在活动性顺序中相距越远,优先反应
    (1)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观察到白色沉淀产生,是因为盐酸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即硝酸银过量,硝酸铜没有反应,滤液中一定含过量硝酸银、没有反应的硝酸铜、铁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的硝酸亚铁,锌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的硝酸锌,故填:Zn(NO3)2、Fe(NO3)2、Cu(NO3)2、AgNO3
    ②滤渣是银,即硝酸银和锌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和铁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Zn+2AgNO3=Zn(NO3)2+2Ag,Fe+2AgN03=Fe(NO3)2+2Ag
    (2)图2是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观察到有无色气体产生,是因为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或铁、锌和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即滤渣中含有银、铜、铁,或有银、铜、铁、锌;
    ①滤渣中一定含有Ag、Cu、Fe,可能含有Zn.故填:Ag、Cu、Fe
    ②滤液中一定含有反应生成的硝酸锌,可能含有反应生成的Fe(NO3)2故填:Fe(NO3)2.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4小题,15空格,每空格3分,共45分)
    23. 小临的书桌放在南窗边,冬日的暖阳斜射在书桌玻璃台板上,在房间竖直雪白的墙壁上留下一块规则的光斑。有一次他将一支铅笔放在玻璃圆镜正上方约10厘米处,墙上光斑中出现了两个黑色的阴影,小临在思考:
    (1)墙上光斑的形成是由于光的 。
    (2)为什么墙上有两个黑影呢?小临进行了探究,如图甲和乙所示,当笔放在玻璃圆镜上时,两个黑影变为紧挨着。改变铅笔和玻璃圆镜的距离。发现两个黑影对称着变化移动,于是他认为两个黑影中一个是铅笔的影子,另一个是铅笔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请你分析他的猜想是否有道理? 。
    (3)为什么一只笔出现了两个影子呢?小临再次移动铅笔偏离镜面的正上方,结果发现影子只剩下一个,如图丙所示。请你在丁图中用光学作图来说明光斑中为什么会出现两黑影的道理。

    【答案】(1)光的反射 (2)没有道理,平面镜成的是虚像,不可能在光屏上呈现
    (3)
    【解析】(1)墙上的光斑通过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2) 实像可以在光屏(墙壁)上成像,而虚像不能在光屏上成像,当把笔放在平面镜上时成的是虚像,故不能在墙壁上成像
    (3) 由于阳光与铅笔有一定的夹角,铅笔有一定长度的阴影,当光线照射时通过光的反射笔头处有光斑,同时由于光的直线传播,阴影处通过反射也有光斑,利用光的反射定理画图即可
    24.2020年是脱贫计划的收官之年,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开展以来,我区以提质增效为出发点,因地制宜的引导农村发展设施农业,目前,我区许多贫困户因大棚蔬菜种植已逐渐脱贫。请据图回答:
    (1)为了帮助大棚种植户提高产量,某校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他们在春季的一个晴天,对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进行一昼夜测定,并绘制如图甲所示的曲线。在曲线AB段二氧化碳浓度逐渐升高,原因是此时植物主要进行 作用。
    (2)为了探究植物的生理特点,他们设置了如图乙、丙的实验装置,乙内装有正在萌发的蚕豆种子(瓶中有适量的水),丙为一盆蚕豆苗(经过暗处理)。将丙用无色透明玻璃箱密封好后与乙装置进行连接(阀门处于关闭状态),并将其放在阳光下。
    ①蚕豆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因此属于 植物。
    ②在实验过程中他们发现玻璃箱内壁上有水珠,主要是因为叶片进行 作用的结果。③打开阀门后,乙装置中的 气体会进入丙装置。

    【答案】(1)呼吸 (2)①被子 ②蒸腾 ③二氧化碳;
    【解析】(1)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与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与水,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与水,产生氧气与有机物,题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是由于呼吸作用引起的
    (2)①被子植物的特点是种子有果皮包被,因此蚕豆种子是被子植物
    ②丙图中在阳光照射下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因此产生的水珠主要是因为植物进行蒸腾作用
    ③蚕豆种子萌发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当打开阀门时二氧化碳气体将会进入到丙装置中
    25、李华利用生活中常见物品巧妙地测出一石块的密度,实验过程如下:
    A.取一根筷子,用细线将其悬挂,调节悬挂位置,直至筷子水平平衡,悬挂位置记为O点,如图甲所示;
    B.将矿泉水瓶剪成烧杯形状,倾斜固定放置,在瓶中装水至溢水口处,用细线系紧石块,将石块缓慢浸入水中,溢出的水全部装入轻质塑料袋中,如图乙所示;
    C.取出石块,擦干水分;将装水的塑料袋和石块分别挂于筷子上O点两侧,移动悬挂位置使筷子仍水平平衡,用刻度尺分别测出O点到两悬挂点的距离l1和l2,如图丙所示。

    (1)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则石块密度ρ石= (用字母ρ水和所测得的物理量表示);
    (2)采用上述实验方法,筷子粗细不均匀对实验结果 (选填“有”或“无”)影响;
    (3)图乙所示步骤中,若瓶中的水未装至溢水口,实验结果将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答案】(1);(2)无;(3)偏大
    【解析】(1)图丙中,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可得:G水L1=G石L2,
    由于G=mg=ρVg可得:ρ水V水L1=ρ石V石L2;
    石块体积等于它排出水的体积,所以,V石=V水,则:ρ水L1=ρ石L2,
    所以,ρ石=;
    (2)由于实验时调节悬挂位置,直至筷子水平平衡,此时重力的作用线通过支点,支点到重力的作用线的距离为零,则消除筷子自身重对杠杆平衡的影响,所以筷子粗细不均匀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3)若瓶中的水未装至溢水口,则溢出的水的体积小于实际排开的水的体积,则溢出的水的重力小于排开的水的重力,当在图丙实验时,L1变大,根据ρ石=可知ρ石偏大;
    26.在化学实验技能考试中,有一题目是鉴别氢氧化钙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写出试管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当看到不同现象时停止通气体,将两支试管中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烧杯中,并将废液进行过滤,同学们对滤液成分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除水外还含有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氯化钡溶液呈中性.
    【猜想假设】甲同学认为:只含有氢氧化钠.乙同学认为:只含有碳酸钠.
    丙同学认为:含有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丁同学认为含有氢氧化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钙.
    你认为还可能是________(写一种猜想).
    (3)【分析讨论】有同学认为丁同学的猜想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
    (4)【实验设计】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正确.
    实  验  步  骤
    实 验 现 象
    解 释、结 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过滤
    现象产生白色沉淀
    该步骤的目的是________
    取上述实验所得滤液少量,向其中滴加酚酞溶液.
    现象溶液变红
    结论:猜想成立.
    (5)【实验分析】甲同学验证你的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  验  步  骤
    实 验 现 象
    实 验 结 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入少量稀盐酸.
    无明显现象.
    猜想不成立.
    你认为甲同学对实验结果判断是否正确?并且说明理由
    【答案】(1)Ca(OH)2+CO2=CaCO3↓+H2O
    (2)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3)因为Na2CO3和Ca(OH)2能发生反应,不能共存
    (4)检验并除去碳酸钠
    (5)不正确;因为丙猜想均可出现上述现象
    【解析】(1)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的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方程式是:Ca(OH)2+CO2=CaCO3↓+H2O;故填:Ca(OH)2+CO2=CaCO3↓+H2O;
    (2)【猜想假设】根据反应原理可知,①②试管中二氧化碳与两种碱的反应,可能是两者恰好完全反应,也可能其中的一种过量,结合已有的猜想,可猜想混合液中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故填: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分析讨论】碳酸根离子和钙离子会直接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因此丁同学猜想不合理,因为Na2CO3和Ca(OH)2能发生反应,不能共存.故填:丁;因为Na2CO3和Ca(OH)2能发生反应,不能共存;
    【实验设计】由于两者的溶液均显碱性,所以可以加入只和碳酸钠反应的物质氯化钙,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既有碳酸钠,再取反应后的上层清液检验其是否具有碱性,如果显碱性则原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因此需在上层清液中滴加酚酞进行检验,溶液变红,则含有氢氧化钠;故填:
    实  验  步  骤
    实 验 现 象
    解 释、结 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过量(填“少量”或“过量”)的BaCl2溶液,过滤.
    现象产生白色沉淀
    该步骤的目的是检验并除去碳酸钠
    取上述实验所得滤液少量,向其中滴加 酚酞溶液.
    现象溶液变红
    结论:猜想成立.
    【实验分析】盐酸也可以和氢氧化钠反应也可与氢氧化钙反应,反应时均无现象出现,因此无法区分甲和丙的猜想;故填:不正确;因为丙猜想均可出现上述现象.在做此类题时,首先弄清所要鉴别的物质的不同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进行鉴别,出现不同的现象,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反应物的过量问题.
    【分析】(1)根据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的反应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2)【猜想假设】根据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氢氧化钠反应时,可能刚好完全反应,也可能其中的一种过量,结合题中的猜想进行分析;
    【分析讨论】根据碳酸钙离子和钙离子会生成沉淀进行分析;
    【实验设计】根据猜想,只要设计实验验证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存在进行分析;
    【实验分析】根据盐酸也可以与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反应进行分析.

    四、解答题(本题有7小题,第27题5分,第28题6分,第29、30题7分,第31题9分、第32题10分,31题11分,共55分)
    27.某型号挖掘机的实物图甲和作业范围图乙以及部分相关数据(如下表)。

    求:⑴挖掘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不工作时(如图甲),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⑵挖掘机在4s内将装满铲斗的泥土(密度为2.5×103kg/m3),从最大挖掘深度处送到位于最大卸料高度的装载车上。则铲斗内泥土的质量为多少?在此次移送泥土的过程中,挖掘机的功率为多大?
    【答案】(1)G=mg=50000N
    P=F/S=G/2S=50000N/4m2=12500Pa
    (2)m=pV=0.5m3*2.5×103kg/m3=1250Kg
    挖机F=G=mg=12500N
    H=HA+HB=8m
    W=FS=105J
    P=W/t=25000w
    【解析】(1)G=mg由图可得m=5000Kg,因此G=50000N
    根据P=F/S可得P=G/2S=50000N/4m2=12500Pa
    (2)由图可得标准斗容为0.5立方米,m=pV=0.5m3*2.5×103kg/m3=1250Kg
    因此挖机对土的作用力为F=G=mg=12500N
    H=HA+HB=8m
    根据W=FS可得W=105J
    因此P=W/t=25000w
    28.84消毒液对新型冠状病毒有很好的杀灭作用,其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常用于物体表面和环境消毒。
    ⑴次氯酸钠溶液能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得到次氯酸(HClO)和碳酸氢钠(NaHCO3),化学方程式为 ;次氯酸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
    ⑵现有84消毒液(含氯的质量分数为5%)需要稀释后才能使用,若要配制有效含氯量1000mg/L的稀溶液5L,需要84消毒液的质量是多少?
    ⑶传染病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切断任何一环节,流行即可终止。为了防止新冠肺炎流行,我们采取了多种措施,例如“用84消毒液消毒——切断传播途径”,请按上述方式再从切断每一个环节中各举出一个实例。
    【答案】(1)NaC10+C02+H20=HCl0+NaHCO3 +1
    (2)m(cl)=1000mg/Lx5L=5000mg=5g
    m(84消毒液)=5g/5%=100g
    (3)详见解析
    【解析】(1)根据题意写出方程式即可NaC10+C02+H20=HCl0+NaHCO3
    Na为+1,0为-2,则Cl为+1
    (2)由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保持不变,先得出溶质为5g,再利用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可得溶液为100g
    (3)传染病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如控制传染源:将被感染者进行负压病房诊治;切断传播途径:每日酒精消毒;保护易感人群:让群众在家避免外出等

    29.洗过菠菜后的水是无色的,而烧成的菠菜汤是绿色的。某同学猜测是控制物质进出的细胞膜被沸水破坏,导致细胞内色素离开细胞。通过煮沸的方法是不是真的可以破坏植物细胞的细胞膜呢?为此,他用玉米作了如下探究:
    [实验原理]观察玉米种子中胚内部的着色深浅象来判断红墨水中的色素是否进入胚细胞,从而说明细胞膜是否被破坏。
    [实验器材]清水,已稀释的红墨水(色素不能通过细胞膜进入玉米胚的细胞内),已放水中泡胀的新鲜玉米种子若干,大烧杯若干,三角架,酒精灯,镊子,刀片,滴管,培养皿等仪器,还需要以下哪种器材( )
    A.长颈漏斗 B.药匙 C.石棉网 D.蒸发皿
    [实验过程]
    (1)提出问题:沸水能破坏玉米种子中胚细胞的细胞膜吗?
    (2)建立假设:沸水能破坏玉米种子中胚细胞的细胞膜。
    (3)设计实验步骤:
    【答案】(1)C
    (2)详见解析过程
    【解析】(1)使用酒精灯加热时,若使用底面积较大的加热仪器,需要使用石棉网,加热时均匀受热避免破裂
    (2)答题要点:
    1.本点要体现:多粒种子和控制变量;
    2.两组分别加热和不加热,能体现对照;
    3.两组有体现浸染操作
    4.写出需要观察的现象,得出结论
    5.玉米胚需要切开,可以体现在第一步,也可以体现在第三步后
    满分答案示例1:
    1.将若干籽粒饱满、大小相似等的玉米种子纵切后分成两组;
    2.将两组放在装有一定量水的烧杯里,一组放酒精灯上煮沸一段时间,另一组不作处理
    3.将两组种子捞出,放入装有已稀释的红墨水的培养皿中,浸染一段时间,取出用清水冲洗
    4.观察胚内部的着色情况,得出结论
    满分答案示例2:
    1.将若干籽粒饱满、大小相似等的玉米种子分成两组;
    2.将两组放在装有一定量水的烧杯里,一组放酒精灯上煮沸一段时间,另一组不作处理
    3.将两组种子捞出,放入装有已稀释的红墨水的培养皿中,浸染一段时间,取出用清水冲洗
    4.将两组浸染后种子纵切
    5.观察胚内部着色情况,得出结论
    30.在载人航天活动中,比较难解决的是宇航员的供氧问题。科学家发现,在太空舱内“饲养”小球藻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因为在一般光照条件下,每千克小球藻(鲜重)经光合作用每小时约可释放氧气0.64克,并产生相应质量的葡萄糖。
    (光合作用最简表达式为:6CO2+6H2O 光 叶绿体 C6H12O6+6O2)
    (1)小球藻细胞与宇航员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2)每千克小球藻在光照条件下,1小时可产生 克葡萄糖,同时消耗了 克二氧化碳(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3)过去人们一直对于光合作用产物O2的来源感到疑惑。若宇航员利用中子数不同的两种氧原子18O和160标记水和二氧化碳分子中的氧原子,进行了如图实验。请你判断光合作用产生的O2来自
    A.CO2 B.H2O
    C.部分来自CO2,部分来自H2O D.无法判断
    (4)18O和160称为
    【答案】(1)有无细胞壁和叶绿体; (2)0.6克; 0.88克; (3)B; (4)同位素原子
    【解析】(1)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除此之外,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叶绿体和大的液泡。小球藻细胞是植物细胞,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宇航员细胞是动物细胞,其基本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由此可见:小球藻细胞与宇航员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有无叶绿体(或有无细胞壁、有无大的液泡)
    (2)化学方程式能表示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化学反应中各成分的质量。
    设每千克小球藻在光照条件下,1小时可产生x克葡萄糖,同时消耗y克二氧化碳
    6CO2+6H2O 光 叶绿体 C6H12O6+6O2
    144 180 192
    y X 0.64克
    144/y = 180/x = 192/0.64克
    解得x=0.6克, y=0.88克
    (3)科学上把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如氧元素就是所有核电荷数为8的原子的总称,属于同位素示踪法。根据是CO2中的氧原子与氧气中不一样,而氧气中的氧原子与水中一样,证明氧气中的氧原子来自水中的氧原子,B符合题意。
    (4)18O和160它们的质子数都是8,18O中中子数为10,16O中中子数为8,它们是同位素原子。
    31.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2020年5月8日13时49分,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在轨飞行2天19小时后,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成功着陆,试验取得圆满成功。12时21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控制试验船完成返回制动,进入返回轨道。13时33分,服务舱与返回舱成功分离。试验船返回舱安全着陆后,搜救分队第一时间发现目标并到达着陆现场开展处置,经现场确认,舱体结构完好。

    (1)飞船正常运行期间,处于失重状态的宇航员的质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飞船在太空遨游,它 力的作用(填“受到”或“不受”),你判断的依据是:
    (3)飞船在太空遨游飞行时间长达33天,约2小时左右可绕地球1圈,飞行约4.3万km,则飞船速度约为 m/s;
    (4)试验船返回舱返回地球时,在距地面1m高处,若反推发动机向地面喷火,进一步减速,最后落地。请写出这一过程中包含的一条力学知识。
    (5)火箭在发射过程中,由于速度极快,与大气气摩擦会生热,产生高温,易熔化一些金属。因此在火箭头部和返回舱的表面涂一层‘烧蚀层”的特殊物质,在汽化时能____从而起到保护作用。该特殊物质有什么特点: (写2个即可)
    【答案】(1)不变;(2)受到,飞船绕地球运动时,运动方向(状态)在不断改变,肯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3)5972; (4)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或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5)吸热 比热容大,密度小,熔点高等
    【解析】(1)宇航员从地球到太空,虽然他的位置发生变化,但他的质量不会发生变化;
    (2)飞船在太空遨游,它受到力的作用,依据是:飞船绕地球运动时,运动方向(状态)在不断改变,肯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
    (3)飞船的速度为:v=s/t=43000km/2h=21500km/h≈5972m/s;
    (4)返回舱返回地球时,在距地面1m处,反推发动机向地面喷火,飞船进一步减速,说明飞船受到了地面给它的反作用力,即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飞船受到阻力后减速,即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5)由于物质汽化吸收热量,吸收因大气摩擦产生的热量,因此是汽化吸收热量,特殊物质要有质量轻,耐融化的特点,因此要密度小熔点高等特点。

    32.沼气是有机物质在一定的温度、湿度、酸碱度的条件下,通过微生物发酵作用产生的,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经研究可知,有机物变成沼气的过程,首先是分解细菌将粪便、秸秆、杂草等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化合物和二氧化碳;然后在甲烷细菌的作用下,将简单的化合物和二氧化碳氧化或还原成甲烷。甲烷是一种可燃气体,浓度在5%~15%范围内,遇到明火会发生爆炸。请分析回答:
    (1)沼气属于 (单质、化合物或混合物) 。
    (2)分解细菌、甲烷细菌的代谢类型属于 ;
    A.需氧性异养型 B.需氧性自养型 C.厌氧性异养型 D.厌氧性自养型
    (3)请写出由 CO2和 H2生成甲烷和水的化学方程式 。
    甲烷气体浓度%
    0
    20
    40
    60
    80
    100
    Rx/Ω
    25
    20
    15
    l0
    7
    5



    (4)用二氧化锡制成的电阻 Rx的阻值随空气中甲烷气体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利用电压为 6V 的电源、阻值为10Ω 的定值电阻 R0、电流表和电阻 Rx制作成甲烷气体浓度检测仪(如图)。当甲烷气体浓度增大时,电流表的示数 (变大、变小或不变)。
    (5)用该检测仪测某沼气池上方空气样品中甲烷气体浓度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0.2A,若该沼气池中的甲烷气体遇到明火, (会或不会)发生爆炸?

    【答案】(1)混合物 (2)C (3)CO2+H2==CH4+H2O
    (4) 变大 (5)不会发生爆炸
    【解析】(1)分解细菌、甲烷细菌的代谢类型是厌氧异养型,故选C;
    (2)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生成甲烷和水,写出其化学方程式并配平;CO2+H2==CH4+H2O
    (3)Rx的阻值随甲烷气体浓度的增大而减小,Rx与Ro串联,根据欧姆定律得出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当甲烷气体浓度增大时,根据I=U/R可知,电流增大,则电流表的示数将变大;
    (4)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路的总电阻,总电阻减去Ro得出Rx的阻值,再对应表查出甲烷的浓度,从而判断出遇到明火,否发生爆炸。
    (4)电路的总电阻为:R=30Ω,Rx=R-Ro=20Ω,从表中可以查出,甲烷气体浓度为20%,遇到明火不会发生爆炸;
    33.如图1是一种浮球液位开关,由浮球和重锤组成,重锤可固定在导线的任一位置。它应用于供水和排水的控制电路中(如图2)。工作原理:当储水罐内液面下降,浮球向下运动,头部向下达到一定角度,浮球内的钢球在卡槽内向头部运动,带动连杆,触动微动开关,使动触头A与触头B接通(如图3),使水泵进水。水位上升时,浮球上浮,当浮球的头部上仰至一定角度时,钢球往尾部移动,连杆离开微动开关,动触头A在弹性作用下与触头C接通(如图4),使水泵停止工作。

    已知浮球及其内部所有物体总重G=6N,电线重力和体积不计。.
    (1)计算浮球的体积至少要多大?
    (2)重锤的作用是
    (3)某科技小组利用该液位开关等器材设计了一个自动注水装置如图5所示。接线柱A、B、C分别与微动开关中的触头A、B、C相连接,电磁铁通电时,电磁继电器的触头接通,水泵工作,断电时,触头弹开,水泵停止工作.请你按照如图所示的器材,连接一个可以实现自动注水的电路。(导线不得交叉)
    (4)安装时由于未到预定水位水泵就停止了,请分析原因: 。
    (5)浮球的密封性是浮球液位开关的关键技术,如果密封性不好导致漏水,以下哪些现象会发生
    A.接触到水管内的水会触电
    B.浮球不能浮起
    C.水泵不会工作
    D.水泵连续工作,不能停止

    【答案】
    (1) 由题知,浮力至少为:F浮=G=6N
    根据F浮=ρ水gV排,

    =6×10-4m3
    ∴浮球的体积至少:V=6×10-4m3=600cm3;
    (2)重锤的作用:水位上升时,浮球上浮,重锤通过导线拉住浮球的尾部,使浮球的头部上仰至一定角度,
    (3)如下图。





    (4)原因:浮球到重锤之间的线太短
    (5) BD
    【解析】(1) 浮球在水中漂浮,当物体漂浮时浮力=重力,由题知浮力至少为F浮=G=6N
    根据F浮=ρ水gV排,
    =6×10-4m3
    ∴浮球的体积至少:V=6×10-4m3=600cm3;
    (2)仔细审题,由题中的工作原理:当储水罐内液面下降,浮球向下运动,头部向下达到一定角度,浮球内的钢球在卡槽内向头部运动,带动连杆,触动微动开关,使动触头A与触头B接通,使水泵进水。
    可知重锤的作用:水位上升时,浮球上浮,重锤通过导线拉住浮球的尾部,使浮球的头部上仰至一定角度
    (3)根据工作原理水位上升时,浮球上浮,当浮球的头部上仰至一定角度时,钢球往尾部移动,连杆离开微动开关,动触头A在弹性作用下与触头C接通,使水泵停止工作。
    如下图






    (4)当水位下降或向上,浮球向下或向上浮动时,由于线长不够就不能达到相应的水位。因此原因:浮球到重锤之间的线太短
    (5)当密封性不好进水时,由于重力大于浮力,浮球将下沉会误认为水位下降,将会一直工作,因此选择BD
    相关试卷

    备战2022 中考科学 浙江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模拟试卷7: 这是一份备战2022 中考科学 浙江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模拟试卷7,文件包含备战2022中考科学浙江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模拟试卷7学生版docx、备战2022中考科学浙江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模拟试卷7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2页, 欢迎下载使用。

    备战2022 中考科学 浙江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模拟试卷1: 这是一份备战2022 中考科学 浙江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模拟试卷1,文件包含备战2022中考科学浙江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模拟试卷1学生版docx、备战2022中考科学浙江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模拟试卷1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5页, 欢迎下载使用。

    备战2022 中考科学 浙江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模拟试卷10: 这是一份备战2022 中考科学 浙江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模拟试卷10,文件包含备战2022中考科学浙江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模拟试卷10学生版docx、备战2022中考科学浙江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模拟试卷10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6页, 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