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2 中考科学 一轮复习 第3部分 第15讲 物质的检验、分离与提纯 同步练习
展开第15讲 物质的检验、分离与提纯
1.下列区别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D )
A.用燃着的木条区别O2和N2
B.用澄清的石灰水区别CO和CO2
C.用燃烧法区别羊毛织物和棉织物
D.用酚酞溶液区别氯化钠溶液和稀硫酸
2.下列选项中各种溶质的溶液混合,无明显现象的是( D )
A.NaOH、NH4Cl、Fe2(SO4)3
B.KNO3、AgNO3、NaCl
C.KCl、CH3COOH、Na2CO3
D.H2SO4、K2SO4、HNO3
3.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D )
选项
目的
主要操作
A
制取少量熟石灰
将石灰石放入足量的水中
B
除去氮气中少量氧气
将混合物通过灼热的木炭
C
比较铜、银金属活动性
取样分别加入相同浓度的稀硫酸
D
区别蒸馏水和氯化钙溶液
用玻璃棒分别蘸取后在火焰上灼烧
【解析】 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难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故无法制取熟石灰;氮气中含有少量的氧气,通过灼热的木炭会生成一氧化碳,引入新杂质;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都比氢弱,都无法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故无法比较两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蘸有水的玻璃棒在火焰上灼烧不留下任何物质,蘸有氯化钙溶液的玻璃棒在火焰上灼烧,水分蒸发,最后玻璃棒上留下白色固体氯化钙。
4.在无色溶液中,下列各组物质能大量共存的是( C )
A.氯化钠、氢氧化钙、稀盐酸
B.硝酸钾、氯化铜、氢氧化钠
C.硝酸钠、氢氧化钾、氯化钡
D.碳酸氢钠、氯化钾、稀硫酸
5. 有三瓶无色无味的气体X、Y、Z,它们分别是甲烷、氢气、一氧化碳中的一种,分别点燃三种气体,用干燥的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只有X和Z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水滴出现,燃烧后分别向烧杯中注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只有Y和Z的烧杯内石灰水变浑浊。则X、Y、Z分别是( A )
A.H2 CO CH4 B.CH4 CO H2
C.CO CH4 H2 D.CO H2 CH4
6.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C )
A. 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氧化物
B.中和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生成,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碳酸盐与酸反应放出气体,能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碳酸盐
D.阳离子是带正电的粒子,带正电的粒子一定是阳离子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用燃烧法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
B.用水鉴别氢氧化钠和硝酸铵固体
C.氯化钡、硫酸、氯化铁、氢氧化钾能在溶液中共存
D.浓硫酸、浓盐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都会增加
8.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无法将其一一区别的是( C )
A.HCl、Ba(NO3)2、KCl、Na2CO3
B.H2SO4、NaOH、Ba(OH)2、CuSO4
C.BaCl2、Na2SO4、K2CO3、NaNO3
D.HCl、H2SO4、BaCl2、K2CO3
【解析】 A中,只生成气体的是HCl,只生成沉淀的是 Ba(NO3)2、无明显现象的是KCl、既有沉淀又有气体的是Na2CO3,能鉴别开;B中,只有白色沉淀的是H2SO4、只有蓝色沉淀的是NaOH、生成白色沉淀和蓝色沉淀的是Ba(OH)2、生成两种蓝色沉淀的是CuSO4,能鉴别开;C中生成两种白色沉淀的是BaCl2,无明显现象的是NaNO3;另两种都生成一种白色沉淀的是Na2SO4和K2CO3,无法鉴别;D中,只生成气体的是HCl,生成气体和沉淀的是H2SO4,生成两种沉淀的是BaCl2,生成两种沉淀和气体的是K2CO3,能鉴别开。
9.下列有关物质的检验、鉴别以及分离、提纯的做法,正确的是( B )
A.检验食品中是否含有淀粉:用碘化钾溶液
B.鉴别K2SO4和(NH4)2SO4两种固体:加熟石灰研磨
C.除去CaCO3固体中的少量Na2CO3: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D.分离Fe和CuSO4固体混合物: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
10.下列有关物质的检验、鉴别、分离、除杂的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D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用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观察火焰是否熄灭
B
除去CO2中少量的CO
通入氧气后点燃
C
分离MgCl2、NaCl固体混合物
依次加入水和适量Ca(OH)2溶液,过滤后向沉淀中加入适量盐酸,再蒸发两种溶液得到固体
D
鉴别CaCO3、NaCl、NaOH、CuSO4四种固体
分别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观察现象
【解析】 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也可能是氮气或稀有气体,故检验二氧化碳只能通过澄清石灰水,故错误;CO2中少量的CO不能被点燃,故错误;MgCl2、NaCl固体混合物加入水形成溶液,加入适量Ca(OH)2溶液后能与MgCl2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但也生成新的杂质CaCl2,使制得的NaCl固体中含有CaCl2,故错误;CaCO3、NaCl、NaOH、CuSO4四种固体分别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呈蓝色溶液的是CuSO4固体,难溶于水的固体是CaCO3,然后将硫酸铜溶液滴加到剩余溶液中,产生蓝色沉淀的是NaOH固体,另一种固体为NaCl,故正确。
11.若利用碱的性质进行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C )
A.分别加入少量Mg(OH)2固体,根据是否溶解,可鉴别稀盐酸和Na2CO3溶液
B.分别加入适量水溶解,根据温度是否明显升高,可鉴别NaOH固体和NaCl固体
C.分别加入Ba(OH)2溶液,根据是否产生沉淀,可鉴别MgCl2溶液和Na2SO4溶液
D.分别加入熟石灰粉末研磨,根据是否产生氨味,可鉴别(NH4)2SO4固体和K2SO4固体
12.某固体可能含有CaCl2、Na2SO4、CuSO4、KNO3、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对其进行如下实验:
① 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适量蒸馏水,固体完全溶解得无色透明溶液;
② 在①所得溶液中,滴加足量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后,在白色沉淀中加过量稀盐酸,沉淀部分溶解,且有气泡产生。
下列对原固体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一定有Na2CO3和Na2SO4,可能含有KNO3、CuSO4、CaCl2
B.一定有Na2CO3,Na2SO4和CuSO4两种物质中至少有一种
C.一定有Na2CO3和Na2SO4,不含CaCl2,可能有KNO3、CuSO4
D.一定有Na2CO3和Na2SO4,不含CuSO4和CaCl2,可能有KNO3
【解析】 步骤①得到无色透明溶液,因为硫酸铜溶液呈蓝色,说明固体中不含硫酸铜;步骤②产生的白色沉淀部分溶于稀盐酸,说明白色沉淀是硫酸钡和碳酸钡的混合物,硫酸钡是由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的,碳酸钡是由氯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的,由此证明原固体中一定含有硫酸钠和碳酸钠,综合步骤①②知固体中不含氯化钙,综上所述:固体中一定有Na2CO3和 Na2SO4,不含CuSO4和CaCl2,可能含有KNO3。
13.某化学小组在课外活动时做了一个实验,在甲试管中装入固体物质,乙试管中装入某溶液,按下图所示组装好仪器(图中铁架台等仪器已略去)。通过分液漏斗加入足量稀盐酸,同时打开止水夹,看到乙试管溶液中有气泡冒出;再关闭止水夹,发现一段时间后乙中溶液变浑浊。符合此实验现象的一组试剂是( C )
选项
甲中固体
乙中溶液
A
KOH
BaCl2
B
Na2CO3
NaOH
C
Zn
AgNO3
D
CaCO3
Ca(OH)2
14.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含有NaOH、Na2CO3、K2SO4、BaCl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Ⅰ: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加足量水,充分搅拌,静置,有固体剩余。
步骤Ⅱ:取步骤Ⅰ所得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再滴入过量稀盐酸,无气泡产生,红色逐渐褪去,得到无色溶液。
步骤Ⅲ:取步骤Ⅱ所得溶液于试管中,滴入过量Ba(NO3)2溶液,无明显现象。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Ⅱ中溶液的红色褪去,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NaOH+HCl===NaCl+H2O__。
(2)分析上述实验过程,关于样品的组成,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该样品中一定含有BaCl2和NaOH,至少含有Na2CO3和__K2SO4其中一种__。
(3)若要进一步确定样品的组成,还需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取少量步骤Ⅰ所得固体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若固体不溶解,则样品中含K2SO4;若固体完全溶解,则样品中含__Na2CO3;若固体部分溶解,则样品中含Na2CO3和K2SO4__。
【解析】 (1)取步骤Ⅰ所得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显碱性,其中可能有氢氧化钠或碳酸钠,再滴入过量稀盐酸,无气泡产生,说明没有碳酸钠,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红色逐渐褪去,得到无色溶液,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2)由(1)可知,样品中有氢氧化钠,步骤Ⅰ: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加足量水,充分搅拌,静置,有固体剩余,分析所给物质,其中碳酸钠与氯化钡,硫酸钾与氯化钡反应均会生成沉淀,肯定有氯化钡,可能有碳酸钠、硫酸钾中的一种或两种,所以样品的组成为一定含有BaCl2和NaOH,至少含有Na2CO3和K2SO4其中一种。(3)若要进一步确定样品的组成,即确定碳酸钠和硫酸钾的存在,需进行的实验是取少量步骤Ⅰ所得固体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若固体不溶解,则样品中含K2SO4;若固体完全溶解,则样品中含 Na2CO3;若固体部分溶解,则样品中含Na2CO3和K2SO4。
15.某实验废液中可能含有Cl-、CO、SO、Na+、Mg2+、Fe3+六种离子中的几种,为确定废液中存在的离子,进行了下面实验:
① 取少量废液,向废液中滴加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 另取少量废液,向其中滴加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
③ 再取少量废液,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稀硝酸后沉淀不溶解。
试分析实验后回答:
(1)废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Mg2+、Cl-__,可能含有的离子是__Na+__。
(2)有同学认为实验③可以省略,理由是__步骤②中向废液中加入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溶液中一定没有CO、SO,故溶液中一定含有阴离子Cl-____。
16.某沿海工业区排放的污水中含有少量的Fe2+、Na+、Ca2+、Cu2+、Cl-,为了达到零污染的目标,将污水进行如下工业流程处理:
(1)步骤Ⅰ的操作名称是__过滤__,写出步骤Ⅰ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Fe+CuCl2===FeCl2+Cu__。
(2)滤渣Ⅰ所含的物质是__Fe__和__Cu__(填化学式)。
(3)加入过量NaOH溶液的目的是__使溶液中的Fe2+全部沉淀(或完全除去亚铁离子)__。
(4)在滤液Ⅲ中加入盐酸使得到的溶液呈中性,要使用__pH试纸__来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5)有人建议因为所加的盐酸可能是过量的,最后的溶液显酸性,会危害海洋生物,故最后的溶液最好是先加热后再排放到大海。你认为合理吗?__合理__;理由是__因为盐酸具有挥发性,加热可以加速氯化氢气体挥发__。
17.某未知溶液,可能含有Na+、Cu2+、Ba2+、SO、Cl-中的几种,为确定溶液中含有的离子,实验如下:① 取未知溶液2~3mL于试管中,滴加足量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静置;②取①中上层清液,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③ 另取未知溶液2~3mL于试管中,滴加NaOH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分析实验过程,回答:
(1)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__Cu2+、SO__。
(2)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Ba2+__。
(3)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是__Na+、Cl-__。
【解析】 (1)硫酸根离子能与钡离子结合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步骤①中向未知溶液中滴加足量BaCl2溶液后有白色沉淀生成,所以未知溶液中一定含有SO,一定不含Ba2+;氯离子能与银离子结合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步骤②中取①中上层清液,滴加AgNO3溶液后,有白色沉淀生成,则①中上层清液中一定含有氯离子,但步骤①加入BaCl2溶液后引入了Cl-,所以未知溶液中可能含有Cl-;铜离子能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蓝色沉淀氢氧化铜,步骤③中向未知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后,有蓝色沉淀生成,则未知溶液中一定含有Cu2+;由上述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无法得出未知溶液中是否含有Na+,则未知溶液中可能含有Na+。
(1)由上述分析可知,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Cu2+、SO。(2)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Ba2+。(3)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是Na+、Cl-。
18.“铜的循环”如图所示。其中,箭号表示能一步实现的物质转化方向,X、Y、Z是初中科学常见的物质。
(1)若反应①为3Cu+8HNO3(稀)===3Cu(NO3)2+4H2O+2NO↑,预测该反应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__有气泡产生(或“溶液变为蓝色”“铜片变小”“铜片溶解”等其他合理答案)__(写一个)。
(2)反应②中,X的化学式是__NaOH(或其他合理答案)__(写一个)。
(3)Y是黑色固体,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CuO+H2SO4===CuSO4+H2O__。
(4)利用反应⑤的转化原理,除去FeSO4溶液中的少量CuSO4。需要的药品和分离方法分别是____铁粉__、__过滤__。
(5)已知:同一化学反应中,若有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必有元素的化合价降低。铜暴露在空气中生成铜锈[主要成分为Cu2(OH)2CO3]的过程中,空气中参与反应的物质是__O2、H2O、CO2(或“氧气、水、二氧化碳”)__。
【解析】 (1)3Cu+8HNO3(稀)===3Cu(NO3)2+4H2O+2NO↑,故可观察到:产生气泡,溶液变蓝色,铜片逐渐溶解。(2)硝酸铜转化为氢氧化铜,可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硝酸铜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硝酸钠,故X可能是NaOH。(3)Y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若Y是黑色固体,则Y可能是氧化铜,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H2SO4===CuSO4+H2O。(4)利用反应⑤的转化原理,除去FeSO4溶液中的少量CuSO4,可加入过量铁粉,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过滤,除去多余的铁和生成的铜。(5)铜暴露在空气中生成铜锈,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生成物中含Cu、C、H、O,故反应物中也应含Cu、C、H、O,空气中含氢元素的是水,含碳元素的是二氧化碳,故水和二氧化碳参与了反应,在该反应中,铜由游离态变为化合态,化合价升高,氢、碳元素的化合价不变,故氧元素的化合价一定降低,故氧气参与了反应。
19.无标签试剂瓶中的一种黑色不溶于水的固体可能是硫化铜或硫化亚铜。查资料可知:硫化铜(CuS)和硫化亚铜(Cu2S)在空气中灼烧分别发生下列化学反应:
2CuS+3O22CuO+2SO2
Cu2S+O2CuO+SO2(没配平)
(1)请写出配平后的Cu2S在空气中灼烧的化学方程式__Cu2S+2O22CuO+SO2__。如要确定灼烧的Cu2S是否完全反应,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_不再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或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悬于灼烧容器上方,试纸不变色(其他合理答案也可)__。
(2)根据这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固体物质的质量变化,某同学仅用天平、酒精灯、坩埚、三脚架等常用仪器(无其他试剂),通过三个实验步骤鉴别出某黑色固体是硫化铜还是硫化亚铜。他的实验步骤一:用天平准确称量一定质量的待测黑色固体。
请写出后两个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二:____将称量好的黑色固体分别置于坩埚中充分灼烧__。
实验步骤三:__冷却至室温后称量其剩余固体的质量__。
20.图甲中A、B、C、D、E、F为初中科学常见的六种物质。其中B、C、F都是氧化物,E、A、D是酸、碱、盐,炉具清洁剂中含有A,E的浓溶液可做干燥剂,F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图中用“—”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反应,用“→”或“”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单向或双向转化,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图中部分反应需在溶液中进行,物质是溶液的只考虑溶质)。
(1)分别写出A、D物质的化学式。A__NaOH__,D__Na2SO4__。
(2)E的稀溶液与过量的F发生反应的现象为__红棕色固体逐渐减少,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__。
(3)图乙是炼铁高炉的示意图,a处流出的物质是__生铁__(填名称)。炉内产生图甲中气体C的化学方程式为__CO2+C2CO__。
【解析】 炉具清洁剂中含有A,同时A又是一种碱,因此A是氢氧化钠;E的浓溶液可做干燥剂,E是一种酸,因此E是硫酸;A(氢氧化钠)与D之间能相互转化,同时E(硫酸)能生成D,因此D是硫酸钠;F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因此是三氧化二铁,F(氧化铁)和E(硫酸)都能生成B,而B能够与A(氢氧化钠)反应,因此B是二氧化碳;B(二氧化碳)和C能够相互转化,同时C和F(氧化铁)能够反应,因此C是一氧化碳。(1)A是氢氧化钠,化学式为NaOH;D是硫酸钠,化学式为Na2SO4。(2)E是硫酸,F是氧化铁,氧化铁为红棕色固体,与稀硫酸反应后会生成+3价的铁离子,溶液呈显黄色,稀硫酸和过量的氧化铁发生反应的现象为红棕色固体逐渐减少,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3)炼铁高炉,a是出铁口,b是出渣口,因此a处流出的物质是生铁;在高炉中二氧化碳气体被碳还原生成一氧化碳气体,化学方程式为CO2+C2CO。
21.实验室现有一瓶氢氧化钠药品,同学们为了确定其是否变质,取少量样品进行了以下实验:
(1)无色气体A是__二氧化碳__;
(2)原氢氧化钠药品的成分是__氢氧化钠和碳酸钠__;
(3)关于溶液C的应用正确的是__AB__。
A.鉴别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B.检验原药品是否变质
C.若C溶液无色,则可以作氮肥
【解析】 (1)样品中加入盐酸产生无色气体A,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故气体A是二氧化碳。(2)样品假如使酚酞试液变红,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得到的溶液B能与氯化铵反应产生氨气,说明B中含有氢氧化钠,故说明样品中含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3)溶液B中含有氯化钙和氢氧化钠,与氯化铵混合,则氯化铵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生氯化钠,说明溶液C中含有氯化钙和氯化钠,还含有酚酞,故其中的酚酞能检验盐酸和氢氧化钠,含有的氯化钙能检验是否含有碳酸钠,溶液C中不含氮元素的物质,不能作氮肥。
1.某混合溶液中大量存在四种离子,其个数比为Fe3+∶Cl-∶SO∶M=1∶3∶2∶4,则M为( C )
A.Ag+ B.Cu2+
C.Na+ D.CO
【解析】 因为溶液不显电性,则假设Fe3+有1个,则Cl-有3个,SO有2个,M有4个,设M带电量为m,有(+3)×1+(-1)×3+(-2)×2+m×4=0,解得m=+1,又因为混合溶液中大量存在四种离子;Ag+ 能与Cl-形成沉淀;由于Cu2+带2个正电荷;故M为Na+。
2.为区别N2、H2、CO2、CH4四种气体,小丽进行了下面实验:
① 点燃四种气体,将气体分为可燃性气体和不可燃性气体;
② 在可燃性气体火焰上方分别罩一内壁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白色浑浊的气体是气体Ⅰ,无明显变化的是气体Ⅱ;
③ 将不可燃性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其中,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气体Ⅲ,无明显变化的是气体Ⅳ。
根据实验推断,Ⅰ、Ⅱ、Ⅲ、Ⅳ对应的气体分别是( B )
A. CH4、CO2、H2、N2
B.CH4、H2、CO2、N2
C.CH4、H2、N2、CO2
D.CO2、H2、 N2、CH4
【解析】 ① 四种气体中甲烷和氢气可燃,二氧化碳和氮气不可燃。② 烧杯内壁出现白色浑浊,说明该种气体燃烧产生二氧化碳,故该气体中含有碳元素,为CH4,无明显变化的Ⅱ为氢气,因为燃烧生成物为水。③ 将不可燃性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Ⅲ为二氧化碳,无明显变化的Ⅳ为氮气。
3.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A )
选项
A
B
C
D
需区分
的物质
磷矿粉和碳铵
酒精和水
呼出气体和空气
黄金和黄铜
方法一
加水,搅拌,观察
测pH
滴入氢氧化钠溶液
加入氯化铝溶液
方法二
闻气味
观察颜色
滴入酚酞溶液
加入稀盐酸
【解析】 A.磷矿粉难溶于水,碳铵易溶于水;磷矿粉无气味,碳铵有刺激性气味,符合题意;B.酒精和水的pH=7,都是无色液体,不符合题意;C.呼出的气体和空气中的CO2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但无现象;两者都不能使酚酞变色,不符合题意;D.黄铜是锌和铜的合金,黄金和黄铜都不能与氯化铝溶液反应,无现象;黄铜与稀盐酸反应有气泡产生,黄金与稀盐酸不反应,无现象,不符合题意。
4.为鉴别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和硫酸钠四种物质的溶液,设计如下实验:
下面对试剂①、试剂②和试剂③的选择,合理的是( A )
A.① 酚酞 ② 稀盐酸 ③ 氯化钡
B.① 酚酞 ② 稀盐酸 ③ 稀盐酸
C.① 石蕊 ② 氯化钡 ③ 稀盐酸
D.① 石蕊 ② 氯化钡 ③ 碳酸钠
【解析】 A.试剂①酚酞,遇碱变成红色,遇中性溶液不变色,因此可以区分碱性溶液(氢氧化钠、碳酸钠)和中性溶液(氯化钠和硫酸钠);试剂②稀盐酸,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有气泡生成,可以区分碳酸钠和氢氧化钠;试剂③氯化钡,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可以区分氯化钠和硫酸钠,符合题意。B.试剂①酚酞,遇碱变成红色,遇中性溶液不变色,因此可以区分碱性溶液(氢氧化钠、碳酸钠)和中性溶液(氯化钠和硫酸钠);试剂②稀盐酸,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有气泡生成,可以区分碳酸钠和氢氧化钠;试剂③稀盐酸,不能区分氯化钠和硫酸钠,不符合题意。
5.下列各实验方案能达到其实验目的的是( A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分别取样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B
除去NaOH 溶液中混有的Na2CO3
加入足量稀盐酸
C
除去 CO2 中混有的少量 CO
在足量的氧气中点燃
D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气体中
【解析】 加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是盐酸,变蓝色的是氢氧化钠;盐酸与碳酸钠和氢氧化钠都反应;由于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二氧化碳中的少量一氧化碳不能与氧气反应;氮气和二氧化碳都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所以用燃着的木条不能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6.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氢氧化钙、碳酸钙、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这包白色粉末的成分展开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氯化钡溶液显中性。
步骤(1):取少量白色粉末于烧杯中,加足量水,搅拌、静置后烧杯底部有白色固体。
步骤(2):取少量步骤(1)所得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
步骤(3):取该白色粉末10.6g,滴加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生成4.4g二氧化碳。
结合以上探究过程,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C )
A.由步骤(1)可知,白色粉末中一定含碳酸钠和氢氧化钙
B.步骤(2)结束后所得溶液中溶质除酚酞外,只有氯化钠和氢氧化钠
C.该白色粉末的组成可能是碳酸钠、氢氧化钙和碳酸钙
D.该白色粉末中可能含碳酸钙
【解析】 步骤(1)烧杯底部有白色固体,可能含有碳酸钙,也可能含有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的碳酸钙沉淀,或者含有以上三种物质;步骤(2):取少量步骤(1)所得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所以步骤(1)所得清液中一定含有碳酸钠,一定无氢氧化钙,过滤,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一定含有氢氧化钠,步骤(2)结束后所得溶液还含有过量的氯化钡;步骤(3):取该白色粉末10.6 g,滴加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生成4.4 g二氧化碳。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44
10.6g 4.4 g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10g 4.4g
步骤(1)所得清液中的碳酸钠一定来源于原粉末,而氢氧化钠可能是原固体中的,也可能是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的,所以原固体样品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钙中的一种,而10.6g不纯的碳酸钠还能生成4.4g 二氧化碳,说明样品中一定含有产生二氧化碳能力强的碳酸钙。
7.实验室内有一包不纯的氯化钾粉末,含有的杂质可能是氯化铜、氯化钠、硝酸钾、硝酸钙、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1)取少许该粉末,加入足量的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只得到无色澄清溶液,则杂质一定不含__CuCl2(氯化铜)__。
(2)取(1)中无色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杂质一定含有__Na2CO3(碳酸钠)__。
(3)另称取14.9g该粉末于烧杯中,加入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充分反应后生成28.7g白色沉淀,则杂质还一定含有__NaCl(氯化钠)__。
通过以上三个实验还不能确定含有的杂质是__KNO3(硝酸钾)__。
【解析】 (1)取少许该粉末,加入足量的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只得到无色澄清溶液,则杂质一定不含氯化铜,否则溶液为蓝色,也不能同时含有硝酸钙和碳酸钠,二者会反应生成沉淀。(2)取(1)中无色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杂质一定含有碳酸钠,故一定无硝酸钙。(3)另称取14.9g该粉末于烧杯中,加入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充分反应生成的白色沉淀为氯化银,根据沉淀的质量关系:
KCl ~ AgCl
74.5 143.5
x 28.7g
74.5∶143.5=x∶28.7 g x=14.9g
因为粉末中一定有碳酸钠,故粉末中氯化钾不到14.9g,因此含有相同质量的物质产生沉淀质量更大的氯化钠;故确定粉末中一定有氯化钾、氯化钠、碳酸钠,无氯化铜、硝酸钙,无法确定是否有硝酸钾。
8.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碳酸钠、硫酸钠、碳酸钙、硫酸铜粉末和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某同学想确定其组成成分,按如图所示步骤进行了如下实验(各步骤中加入的试剂均为足量);请回答:
(1)固体粉末中肯定存在的物质是__碳酸钠、硫酸钠__。
(2)在判断固体粉末中是否有“可能存在的物质”时,简述现象和结论:____将固体粉末溶于水,加入过量的硝酸钡溶液,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若有沉淀产生,则说明固体粉末中含有氯化钠__。
【解析】 碳酸钙难溶于水,碳酸根离子和钡离子会生成碳酸钡沉淀,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会生成硫酸钡沉淀,碳酸钡沉淀会溶于酸,硫酸钡沉淀不溶于酸。
取固体粉末加水搅拌充分溶解,得到澄清溶液,所以固体粉末中一定不含碳酸钙,加入氯化钡会生成白色沉淀,白色沉淀部分溶于硝酸,所以沉淀中含有碳酸钡和硫酸钡,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硫酸钠、碳酸钠,固体粉末中是否含有氯化钠,不会影响题中的实验现象,所以固体粉末中可能含有氯化钠。
(1)通过推导可知,固体粉末中肯定存在的物质是碳酸钠、硫酸钠。
(2)要检验可能含有的物质氯化钠,可以用硝酸银检验,但是硫酸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会对氯离子的检验造成干扰,要先加入硝酸钡除去,但不能加氯化钡,因为会引入氯离子,因此实验步骤是:取澄清溶液少许,加入足量硝酸钡溶液,过滤,在滤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若能观察到有沉淀产生,就可以确认固体中有氯化钠存在,否则就不存在氯化钠。
9.某固体混合物中可能含有氢氧化钠、硝酸钠、氯化钠、硫酸钠、碳酸钠。为了研究该混合物的成分,某同学按下列流程进行了实验(各步均恰好完全反应):
根据流程图回答问题:
(1)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CO2__+__Ca(OH)2__===CaCO3↓+__H2O__,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AgNO3__+__NaCl===AgCl__↓__+__NaNO3__。
(2)根据实验现象推断该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Na2CO3__、Na2SO4__(填化学式)。
(3)该同学为了进一步确定固体混合物的组成,取样品20.9g(其中含钠元素质量为6.9g),按上述流程图进行实验,产生11.65g白色沉淀A,产生2.2g气体W。通过计算,确定该混合物中还含有的物质是__NaNO3__(填化学式),其质量为__8.5__g。
【解析】 由题意可知,取固体粉末溶于足量水,得到溶液,加入适量稀盐酸得气体W,W与石灰水产生白色沉淀B,则W为二氧化碳,B为碳酸钙,溶液中一定含有碳酸钠;加入适量氯化钡,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A,则A一定是硫酸钡,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钠;加入硝酸银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C,则C一定是氯化银。溶液中含有氯化钠,但是之前加入的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产生氯化钠,所以不能确定原混合物中是否含有氯化钠。根据化学方程式BaCl2 + Na2SO4 === BaSO4 ↓+2NaCl,由11.65g白色沉淀A,可计算得出硫酸钠的质量为7.1g,含钠元素质量为2.3g;由Na2CO3 + 2HCl === 2NaCl + CO2 ↑ + H2O,产生2.2g气体W,可计算得出碳酸钠的质量为5.3g,含钠元素质量为2.3g,20.9g-7.1g-5.3g=8.5g,若8.5克固体为硝酸钠,所含钠元素质量为2.3g,符合混合物含钠元素质量为6.9g,则混合物中还含有8.5g硝酸钠。
10.如图1所示,小瑾将反应后试管中的物质全部倒入烧杯时,发现烧杯内白色沉淀明显增多。为了探究烧杯内物质的成分,她立即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硝酸,并不断搅拌,烧杯内沉淀的质量随加入稀硝酸的质量变化如图2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所示,烧杯内的白色沉淀是__BaCO3、BaSO4____(写化学式)。
(2)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BaCO3+2HNO3===Ba(NO3)2+CO2↑+H2O____。
(3)A点,烧杯内的溶液中一定大量含有的离子为__Na+、Cl-、SO__(写离子符号)。B点,烧杯内沉淀由__2__种物质组成。
(4)检验D点溶液中是否含有氯离子的方法:____静置,取上层清液少许于洁净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说明含有Cl-,反之则无__。
【解析】 (1)由图1所示,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烧杯内的白色沉淀是BaCO3、BaSO4。(2)硫酸钡沉淀不溶于硝酸,而碳酸钡沉淀溶于硝酸,BC段沉淀逐渐减少,说明发生的反应是碳酸钡和硝酸反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O3+2HNO3===Ba(NO3)2+CO2↑+H2O;(3)从AB段沉淀增加,说明该段有碳酸钡沉淀转化成硫酸钡沉淀,可知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为硫酸钠和氯化钠,即硫酸钠有剩余,而两个反应均生成氯化钠,故A点,烧杯内的溶液中一定大量含有的离子为 Na+、Cl-、SO;B点之前沉淀增多,说明有硫酸钡沉淀生成,B之后沉淀减少,说明有碳酸钡沉淀被反应掉,B点烧杯内的沉淀由碳酸钡、硫酸钡两种物质组成。(4)氯离子能和银离子反应生成不溶于硝酸的氯化银沉淀,检验D点溶液中是否含有氯离子的方法是静置,取上层清液少许于洁净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说明含有Cl-;反之则无Cl-。
11.某白色粉末,可能含有硫酸钠、硫酸铜、氯化钠、硝酸钡、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成分,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所加试剂均足量)。
(1)操作Ⅰ、Ⅱ的名称是__过滤__。
(2)无色气体的质量是__2.2__克。
(3)固体甲的成分是__硫酸钡、碳酸钙__。
(4)这种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有__硫酸铜__。
(5)求白色粉末中肯定含有的物质总质量。
__11.87g。__
【解析】 硫酸铜在溶液中显蓝色,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会生成硫酸钡沉淀。
(1)白色粉末加水溶解经过操作Ⅰ,得到了固体甲和溶液A,加入硝酸钡后经过操作Ⅱ得到了溶液B和固体丙,所以操作Ⅰ、Ⅱ的名称是过滤。
(2)7.33g固体甲,充分灼烧得到了5.13g固体乙和无色气体,所以无色气体的质量是7.33g-5.13g=2.2g。
(3)固体甲经过加热灼烧,得到了固体乙和无色气体,所以固体甲中一定含有碳酸钙和硫酸钡。
(4)白色固体加水溶解,过滤后,得到无色溶液,所以这种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有硫酸铜。
(5)依据二氧化碳的质量计算碳酸钙的质量和生成氧化钙的质量,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钙质量为x,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y。
CaCO3CaO + CO2↑
100 56 44
x y 2.2g
==
x=5g y=2.8g
所以固体乙中含有硫酸钡的质量为5.13g-2.8g=2.33g。
设样品中参加反应的硫酸钠的质量为m,硝酸钡的质量为n。
Na2SO4 + Ba(NO3)2===BaSO4↓ + 2NaNO3
142 261 233 170
m n 2.33g
==
m=1.42g n=2.61g
设第二次加硝酸钡后参加反应的硫酸钠的质量为z,
Na2SO4+Ba(NO3)2===BaSO4↓+2NaNO3
142 233
z 4.66g
=
z=2.84g
白色粉末中肯定含有的物质总质量为5g+2.61g+2.84g+1.42g=11.87g。
备战2022 中考科学 一轮复习 第3部分 第10讲 化学反应的应用 同步练习: 这是一份备战2022 中考科学 一轮复习 第3部分 第10讲 化学反应的应用 同步练习,文件包含备战2022中考科学一轮复习第3部分第10讲化学反应的应用巩固练习学生版doc、备战2022中考科学一轮复习第3部分第10讲化学反应的应用巩固练习教师版doc、备战2022中考科学一轮复习第3部分第10讲化学反应的应用讲解部分doc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备战2022 中考科学 一轮复习 第3部分 第6讲 金属 同步练习: 这是一份备战2022 中考科学 一轮复习 第3部分 第6讲 金属 同步练习,文件包含备战2022中考科学一轮复习第3部分第6讲金属巩固练习学生版doc、备战2022中考科学一轮复习第3部分第6讲金属巩固练习教师版doc、备战2022中考科学一轮复习第3部分第6讲金属讲解部分doc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备战2022 中考科学 一轮复习 第3部分 第3讲 水和溶液 同步练习: 这是一份备战2022 中考科学 一轮复习 第3部分 第3讲 水和溶液 同步练习,文件包含备战2022中考科学一轮复习第3部分第3讲水和溶液巩固练习学生版doc、备战2022中考科学一轮复习第3部分第3讲水和溶液巩固练习教师版doc、备战2022中考科学一轮复习第3部分第3讲水和溶液讲解部分doc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