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东南亚同步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东南亚同步测试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章 了解地区第一节 东南亚一、选择题(第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小明暑假随父母到“新马泰”旅游,获得了以下两点深刻的感受:①东南亚的城市大多分布在河流沿岸;②有的地方基本上每天下午有一场雨.据此,回答1、2题。1.对东南亚城市沿河分布的原因进行探索后,小明得出如下结论,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 )A.河流沿岸地形平坦,为城市提供建设用地 B.河流沿岸形成的冲积平原土地肥沃C.河流是水运通道,为城市对外交通提供方便 D.河流是重要的水源地,为城市提供用水2.小明获得“基本上每天下午有一场雨”的感受可能是在( )A.越南 B.缅甸 C.泰国 D.新加坡[来源:Z.xx.k.Com]3.缅甸2008年发生强烈的热带风暴,给该 国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此次热带风暴的发源地是( )A.印度洋 B.太平洋 C.大西洋 D.北冰洋4.有关东南亚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处亚洲与非洲、印度洋与 太平洋“十字路口”位置B.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是平原面积广阔,平原、山脉相间分布[来源:学&科&网]C.世界上咖啡、油棕、椰子、蕉麻的最大产区D.世界上华人、华侨最集中的地区[来源:Zxxk.Com] 2009年元旦前后,上海市一经贸代表团赴东南亚参加订货会,并观光考察。根据材料,回答5-8题。5.下列物品中,代表团成员没有必要携带的是( )A.雨伞 B.御寒衣物 C.摄像机 D.地图6.该代表团在东南亚参观考察期间的生活主食是( )A.面食 B.牛羊肉 C.大米 D.鱼7.下列产品最有可能出现在订货合同中的是( )A.棉花、小麦 B.橡胶、椰子 C.牛肉、水稻 D.蔬菜、牛奶8.以下是代表团某成员在东南亚期间的见闻,你认为可信的是( )A.当地居民是黑皮肤,头发卷曲 B.居民生活用品中锡器很多 C.每天正午电闪雷鸣大雨倾盆 D.居民主食为面包、牛肉9.某同学家住在昆明,暑期去东南亚旅游过程中,他会遇到哪个障碍( )A.语言交流障碍 B.对湿热天气不适应 C.主食不适应 D.出境交通方式单一10.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北部于2004年12月26日早上8点左右曾发生里氏8。9级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这是因为该地位于( )A.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带 B。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带C.印度洋板块与南极洲交界带 D。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带11.“泰国黑米、香米……”这些稻米相信大家都尝过,它们以其优良品质赢得了消费者的喜爱。不仅泰国,越南、缅甸也是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国。这里适宜水稻生长的气候条件是( )A.炎热干燥的气候 B.温和多雨的气候 C.高温多雨的气候 D.寒冷干燥的气候12.东南亚成为世界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之一的主要原因是( )A.热量、水分充足 B.山地多,土壤肥沃 C.种植历史悠久 D.世界对热带经济作物的需求量大13.中南半岛上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 )A.内陆高原地区 B.关东平原地区 C.沿海地区 D.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地区14.东南亚中既跨两大洲又跨两半球的国家是( )A.印度尼西亚 B.马来西亚 C.菲律宾 D.日本15.一艘从中东波斯湾往我国运送石油的船只需要经过的海峡是( )A.直布罗陀海峡 B.白令海峡 C.马六甲海峡 D.莫桑比克海峡16.东南亚主要的气候类型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C.地中海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17.下列关于东南亚居民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南亚人口稠密,大部分是华人和华侨 B.居民都是黄种人,东南亚是黄种人的的主要分布区C.泰国是东南亚人口最多的国家,该国人口的一半以上分布在沿海、沿江地区D.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在东南亚都有广泛的传播,其中泰国是世界上惟一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家18.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是( )A.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B.地形崎岖、火山众多C.南高北低,以平原为主 D.西高东低、以高原为主[来源:学科网]19.东南亚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下列旅游景点属于越南的是( )A.大金塔 B.婆罗浮屠 C.吴哥窟 D.下龙湾二、综合题20.读图并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来源:学§科§网]材料:东盟一-湄公河海底城开发合作第五次部长级会议于2008年8月19日在云南昆明举行,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在会议开幕式上说,中国是东盟---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只要各国遵循“平等协商,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不断开拓合作领域,就能开创本地区和平、稳定、繁荣的新局面。 (1) 湄公河在图的数码是______,它在中国境内被称为___________江,最终流入_______海。(2) 该流域所在半岛的地形特征是_______________分布,这种地形分布特征是在__________和__________强烈挤压抬升形成的(3) 该流域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产区,其发展稻米生产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我国下列各省区中,与湄公河流域开发头条最为密切的是( )A.贵州省 B.云南省 C.青海省 D.西藏自治区(5)图中A、B、C、D、E代表的国家中,世界重要的橡胶生产国和出口国的代码是________,世界稻米出口量最大的国家的代码是________。21.读材料及东南亚地区图,回答问题。 材料:2008年,特强热带风暴“纳尔吉斯”在缅甸伊洛瓦底江江口登陆,它以第小时190公里的时速袭击了仰光市,缅甸政府确认,热带风暴“纳尔吉斯 ”已造成22500人死亡,另有41000人失踪。缅甸稻米出口国,灾区位于主要稻米产区。 (1)热带风暴“纳尔吉斯”来源于________洋。(2)热带风暴“纳尔吉斯”带来大量降水,其降水类型属于________。(3)缅甸临中国云南省的风景旅游区___________。(4)本区的许多 家联合起来成立的区域性组织是____________。(5)日本把A海峡称为“海上生命线”的原因是什么? 22.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印度耕地面积约1亿公顷,是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但其有限的土地资源和急剧增长的人口已经形成尖锐的矛盾。印度从20世纪60年代起推行“绿色革命”,经过20年的努力,虽基本解决了粮食自给问题,但过多的人口给住房、医疗、教育、交通和就业等带来极大的压力。因此,印度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控制人口和增长。 在印度把人口增长过快视为阻碍经济发展的因素的同时,马来西亚却把人口增长看作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近十年来,马来西亚经济的飞速民展主要得益于廉价劳动力与进口技术相结合的经济增长模式,即所谓“派生增长”。 亚洲两个地区性大国对人口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却持截然不同的观点,就如何看待这两种不同的观点呢? 参考答案: 一、CDADB CBBDD CADAC BDAD 二、20.(1) ③ 澜沧 南 (2)山河相间 亚欧板块 太平洋板块 (3)气候湿热、土壤肥沃、劳动力丰富、水稻生产历史悠久 (4)B (5)C C 21.(1)印度 (2)台风雨 (3)西双版纳 (4)东盟 (5)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对石油的需求量增加;中东地区是世界上石油的最大输出地,马六甲海峡是中东石油运往日本的必经之地,所以,日本把马六甲海峡称为“海上生命线”。 22.两国的观点不同,主要是因为国情不一样。关键是要使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 了解地区第一节 东南亚巩固练习,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共32分,填空题(共10分,判断题(共10分,解答题(共48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东南亚精品第1课时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非洲一课一练,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