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作业(含解析)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作业三十三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含解析人民版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作业三十三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含解析人民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十五世纪时,由商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三十三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40分钟 60分)一、选择题(共12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2020·启东模拟)《印刷史话》中记述:“各地书坊按照朝廷颁布钦定历书的月份朔晦和节令变化翻刻印刷,往往还有对全年的旱涝灾情、农事丰歉、瘟疫饥馁的预测,很受农民和市井工商业者的欢迎。书坊往往在朝廷历书未颁之前争相编印,导致日期有误差,甚至发生争执而对簿公堂。”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材料中“翻刻印刷”指活字印刷B.印刷业开始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C.印刷行业有商业化、市场化趋向D.书坊实为朝廷控制的官营手工业【解析】选C。根据材料“很受农民和市井工商业者的欢迎”可知,印刷行业有商业化、市场化趋向,故答案为C;材料没有明确信息可以判断是活字印刷,排除A;B说法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材料“书坊往往在朝廷历书未颁之前争相编印,导致日期有误差,甚至发生争执而对簿公堂”说明书坊类型为私营手工业,排除D。2.(2020·泉州模拟)“四大发明对于彻底改造近代世界并使之与古代及中世纪划分开来,比任何宗教的信仰、任何星象的影响或任何征服者的伟业所起的作用都要大。”培根的上述言论意在说明四大发明 ( )A.揭开世界近代史序幕B.促进世界近代化进程C.导致宗教信仰的弱化D.遏制殖民扩张的开展【解析】选B。关于世界近代史的开端,主要有两种观点,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四大发明与此无直接联系,故A错误;培根的言论中心意思为“四大发明对于彻底改造近代世界的作用大”,说明对世界近代化进程起了促进的作用,故B正确;“宗教信仰的弱化”不是四大发明引起的,故C错误;四大发明起不到遏制殖民扩张的作用,故D错误。【加固训练】 苏轼曾有这样的感慨:“余犹及见老儒先生,自言其少时,欲求《史记》《汉书》而不可得,幸而得之,皆手自书,日夜诵读,惟恐不及。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万纸,学者之于书,多且易致。”可以看出,从“欲求《史记》《汉书》而不可得”到“多且易致”的原因是 ( )A.造纸术的革新B.雕版印刷的普及C.活字印刷的推广D.科举取士的需要【解析】选C。从材料中的“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来看,“欲求《史记》《汉书》而不可得”到“多且易致”的原因应当是活字印刷的推广,故答案为C。材料中的变化与造纸术的革新无关,排除A;隋唐时期已出现雕版印刷术,并开始科举取士,因此材料中的变化与此无关,排除B、D。3.(2020·南通模拟)“使原料多样化,还能化旧利废,取材方便,提高了植物纤维的质量,便于普遍推广,成为书写不可或缺的材料”。这种工艺带来的变革( )A.造出中国最早的纸张B.奠定了雕版印刷的技术基础C.为兴办太学创造条件D.便利科学文化的传播与推广【解析】选D。由材料“使原料多样化……提高了植物纤维的质量”,结合所学知识可判断为东汉时期。中国最早的纸张出现于西汉,排除A;B和材料无关,排除;太学兴办于西汉,时间不符,排除C;材料“普遍推广,成为书写不可或缺的材料”,显然便利科学文化的传播与推广,故选D。4.(2020·苏州模拟)某书云:“印刷术用于传播古老的观念,而不是新思想;火药加固了皇帝的统治,而不是正在出现的诸民族君主的地位;指南针除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外,并不像西方人那样用于世界范围的探险、贸易和帝国的建立”。作者旨在说明中国三大发明 ( )A.推动了西方社会的转型B.改变了世界面貌和状态C.未能发挥应有的社会和经济效益D.造成中国人的盲目自大固步自封【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可以看出,四大发明传到西方以后,为西方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建立资本主义制度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在中国却没有发挥重要的作用,未能推进社会的根本变革,故C正确;A、B只是说了西方的影响,与材料的主题意图不符;D只是材料体现的一个方面。5.右图是明末清初画家八大山人的写意画《孤禽图》,对于该作品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追求个性和神韵意境B.注重对景物的逼真摹写C.特别讲究布局与构图D.具有气势雄壮的特色【解析】选A。《孤禽图》整幅画的画面,仅在中下方,绘一只水禽,鸟的眼睛一圈一点,眼珠顶着眼圈,一副白眼向天的神情。禽鸟一足立地,一足悬,缩颈、拱背、白眼,一副既受欺又不屈,傲兀不群的情态。形象洗练,造型夸张,表情奇特,流露出愤世嫉俗之情,反映出孤愤的心境和坚毅的个性,具有奇特新颖、出人意表的艺术特色,这是典型的文人画特征,故选A。B是工笔画的特征,而题干中的《孤禽图》是写意画,故排除B;C不是文人画的主要特征,而是欧洲新古典主义的绘画风格,故排除C;写意画具有强调意趣、借物抒情的特点,不具有气势雄壮的特点,故排除D。6.(2020·扬州模拟)清沈宗骞《芥舟学画编》记:吴道子应诏图嘉陵山水,他人累月不能就者,乃能一日而成,此又速以取势之明验也;山形树态,受天地之生气而成,墨滓笔痕,托心腕之灵气以出,则气之在是,亦即势之在是也。对吴道子的绘画风格理解有误的是 ( )A.重在表现山水的意境B.体现出宏放与洒脱C.追求疏放闲雅的趣味D.客观描摹地理形貌【解析】选D。根据所学,山水画讲求的是意境,是写意的,不会客观描摹地理形貌,D符合题意;A、B、C都描述正确,不符合题意。7.(2020·苏州模拟)“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可以用来印证上述观点的是 ( )A.坊市制度被打破 B.话本和散曲C.风俗画和文人画 D.元曲和京剧【解析】选C。风俗画体现了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文人画体现了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故选C;坊市制度被打破与“高雅文化倾向”无关,排除A;话本和散曲、元曲和京剧都体现了文化世俗化倾向,无法体现高雅文化倾向,排除B、D。8.(2020·无锡模拟)从汉武帝到东汉中期,规模宏大、歌颂为主的“大赋”兴盛;东汉中后期始,以抒情为主的“小赋”逐渐取代鸿篇巨制的“大赋”。这说明 ( )A.皇帝喜好决定汉赋兴盛B.士人热衷于颂扬国运C.汉赋的风格受时代影响D.赋是汉代的官方文学【解析】选C。结合所学可知,西汉时期国力强盛,东汉时国力衰弱,故反映出汉赋的风格不同,故C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不同时期盛行汉赋的不同风格,文学艺术的盛行与政治经济发展状况相关,与皇帝喜好无绝对联系,排除A;题干不能反映士人颂扬国运导致盛行汉赋风格不同,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西汉和东汉盛行的汉赋风格不同,不能体现赋是汉代的官方文学,排除D。9.京剧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它是在18世纪下半叶经徽戏、秦腔、汉调的交融,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的。京剧的形成体现了 ( )A.各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异彩缤纷B.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和一脉相承C.中华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兼容性D.不同文化都能够实现融会贯通【解析】选C。根据材料可知,京剧的形成过程吸收了百家之长,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兼容性,C正确。材料强调京剧的形成过程吸收了百家之长,与文化艺术异彩缤纷无关,排除A。京剧的形成并非是文化的薪火相传而是文化的吸收借鉴,排除B。D说法过于绝对,并非所有的文化都能实现融会贯通,排除。【拓展延伸】脸谱的三大特点美与丑的矛盾统一,与角色的性格关系的密切,程式化的图案。脸谱多种多样,红脸表现忠义耿直,白脸表现奸诈多疑,蓝脸表现性格刚直,黑脸表现性格严肃,金脸表现威武庄严,黄脸表现勇猛、暴躁,紫脸表现肃穆、稳重,银脸表现奸诈多疑或威武庄严,绿脸表现勇猛莽撞。10.有学者认为,《诗经》多反映黄河流域的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等;楚辞则多反映楚地神鬼巫术、自然崇拜、山川人物、历史风情等。这反映了当时 ( )A.南北方之间的社会经济发展差异B.北方政治动荡,社会经济发展受限C.南方物产丰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D.祖先崇拜以及宗法制度影响扩大【解析】选A。根据题干内容可知,《诗经》和楚辞所反映出的社会状况有较明显的差别,这种差别根本上是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造成的。北方经济发展较为成熟,人们会去关注一些爱情、婚姻或者徭役、风俗方面的事情;南方经济较落后,人们生活也较为原始,所以会有更多的巫术、自然崇拜,故A正确。材料并未表现北方社会政治情况,动荡之说无从得到,故B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在经济重心完成转移之前,总体上来讲北方的经济发展程度比南方更高,故C错误。根据题干,《诗经》和楚辞表现的社会内容十分多样,并未集中于祖先崇拜和宗法制度,故D错误。11.(2020·南通模拟)《宋代文化特征》认为:“这种文学形式是‘小道’,不是载道的工具、治国平天下的手段。但是,在诗歌走上‘雅正’道路而较少表现纯粹的个人生活情感,特别是男女恋情的情况下,它正是以其娱乐艺术的性质,不够堂皇正大却也较少拘谨的地位,而弥补了诗的不足,获得意外的兴旺。”据此可知,这种文学形式 ( )A.采用楚国方言,表现手法夸张B.讲究自我节制,强调责任感C.句式工整对仗,讲究平仄押韵D.形式自由活泼,趋于平民化【解析】选D。依据材料中“宋代”“娱乐艺术”“弥补了诗的不足”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这种文学形式是宋词。宋代是词发展的鼎盛时期,具有娱乐艺术性,形式自由活泼,趋于平民化,更能表达个人情感,又因词是由诗发展而来并被认为是诗的降一格的文学式样,故称“诗余”,故D正确。A是楚辞的特征,不符合题意;B错误,依据材料信息可知,该文学形式具有娱乐艺术性,较少拘谨,并非讲究自我节制,强调责任感;C是唐诗的特征,不符合题意。12.(2021年江苏适应性测试)明代中后期出现一批要求冲破“天理”教条束缚的思想家,其中罗汝芳以人之“赤子之心”来诠释“良知”,肯定人性中正常情欲的合理性。深受罗汝芳影响的戏剧家汤显祖在作品《牡丹亭》中彰显一个“情”字。这说明 ( )A.封建等级观念受到强烈冲击B.文学创作迎合市民需要C.心学的发展影响到戏曲创作D.宋明理学统治地位动摇【解析】选B。根据题干材料中“罗汝芳以人之‘赤子之心’来诠释‘良知’,肯定人性中正常情欲的合理性”“深受罗汝芳影响的戏剧家汤显祖在作品《牡丹亭》中彰显一个‘情’字”等信息可得出,随着明代中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市民要求冲破“天理”的束缚,因此出现了一批符合市民需要的文学作品,故B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等级,故A错误;材料反映的不是心学的发展,故C错误;宋明理学统治地位动摇发生在新文化运动时期,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错误。二、非选择题(共24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 宋朝时期出版的书籍有历史、经典古籍和有关农业及文学的著作等,数量逾五百种,其中部分得以大量印行。本时期中国的雕版印刷拥有极高的水平,而当时欧洲却正处于黑暗时代。十一世纪还出现了活字版印刷术。毕昇发明的胶泥活字在当时应该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事实并非如此。“毕昇去世后”,沈括这么写道,“他的活字技术成为我表亲名下的财产,直到今天仍被珍藏。”由此可知,活字版成为私人的传家之宝,而非全国人民得以享用的资源。材料二 公元十四、十五世纪时,由商人、贸易家与工匠组成的新都市阶级出现。他们需要阅览账册、航海书籍以便于转运货物。教会同样需要印制赎罪券、圣经等书册。由谷登堡开启的金属活字印刷蓬勃发展起来。当然这也得益于欧洲的字母系统,中国人从事印刷至少需要八千个活字。随着印刷品的激增,西方图书馆与学校数目也跟着激增,古希腊罗马经典广泛传播。印制插图的技术则对自然科学及地图制作的贡献甚大,地球及其栖息生物的崭新面貌遂一一浮现。——均摘自施拉姆《人类传播史》(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毕昇与谷登堡活字印刷技术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毕昇与谷登堡发明的活字印刷技术命运不同的原因。(6分)【解析】第(1)题,第一问依据材料一“十一世纪还出现了活字版印刷术”“活字版成为私人的传家之宝,而非全国人民得以享用的资源”以及材料二“谷登堡开启的金属活字印刷蓬勃发展起来”的信息归纳回答;第二问“背景”结合所学从北宋时期政治、经济和思想等角度分析回答;西方从文艺复兴等角度思考回答。第(2)题,第一问结合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思想以及文字特点回答;第二问从谷登堡的活字印刷技术比毕昇更加先进、西方资本主义萌芽、商业与文化的发展对印刷的需要更加强烈角度思考回答。答案:(1)特点:毕昇:比西方早三四百年;胶泥材质;国内影响有限,没有得到推广;对欧洲影响深远。谷登堡:金属材质;蓬勃发展;影响和贡献都较大。(3分)背景:毕昇:印刷技术的成熟提供技术支持;商品经济的繁荣;宋代重文轻武形成重视文化与书籍的风气;科举考试的推动;宋词等文学繁荣的推动等。(答对3点即可)谷登堡:新都市阶级出现;商业的繁荣;教会传教的需要;文艺复兴的推动;中国活字印刷术的传入。(3分)(2)原因:中国汉字系统较为复杂;雕版印刷水平高,阻碍了新技术的应用;自然经济的保守性、封闭性;农耕社会对文化的需求相对不足;中国传统观念对先进技术不重视,推广意识不足。(答对3点即可)西方字母系统便于活字制作;谷登堡的活字印刷技术比毕昇更加先进;西方资本主义萌芽,商业与文化的发展对印刷的需要更加强烈。(6分)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 文学作品往往含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卖炭翁作者:白居易(唐)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望海潮作者:柳永(宋)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音yǎn)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提取表中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可以从唯物史观角度,也可以从其他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对两个时期城市经济或文学发展状况加以说明。【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市列珠玑,户盈罗绮”“菱歌泛夜……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可拟出论题:唐宋文学与城市经济。然后结合所学说明,唐诗反映了唐代对市场交换行为存在严格的时空限制;宋词反映了宋代城市经济更加繁荣。最后得出结论:一定时期的文学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答案:示例一:论题:唐宋文学与城市经济。(2分)说明:《卖炭翁》中“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的描述反映出唐代对市场交换行为存在严格的时空限制;《望海潮》中“市列珠玑,户盈罗绮”“菱歌泛夜……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的描述则反映出宋代市场分散于宅屋之间,经营时空不再有限制。这说明宋代政府放松对城市的市场交换行为的直接管理,宋代城市经济更加繁荣,唐诗宋词的内容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特色,说明一定时期的文学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以上说明包括史料实证、史料解释、历史解释、唯物史观)(10分)示例二:论题:市民生活与文学发展。(2分)说明:唐诗《卖炭翁》在形式上整齐划一,讲究格律,题材偏重政治主题。宋词《望海潮》的句式参差不一,句法灵活多样,以个人的感受描绘了杭州的繁荣。宋代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数量增加,词更容易抒发情感,适应了市井的生活需要,这说明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是由一定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状况所决定的。(以上说明包括史料解释、唯物史观)(10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作业三十一汉代儒学含解析人民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安作璋主编《秦汉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作业三十百家争鸣含解析人民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作业二十四“蒸汽”的力量含解析人民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