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质量评价35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功能含解析中图版 试卷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19782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质量评价35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功能含解析中图版 试卷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19782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质量评价35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功能含解析中图版
展开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功能
(建议用时:40分钟)
一、选择题
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近些年来,上海正主动融入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构建上海大都市圈,打造具有全球化、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下图为上海大都市圈局部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关于图中上海大都市圈城市等级与服务种类、范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都市圈各城市服务级别大致相同
B.苏州与无锡的服务范围层层嵌套
C.上海的服务范围覆盖全国
D.嘉兴的服务种类大大多于南通
2.上海大都市圈形成的主要条件有( )
①上海经济辐射带动能力强大 ②该都市圈内人口数量众多 ③高速公路和高铁通勤发展迅速 ④该都市圈内矿产资源丰富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C 2.B 解析:第1题,图中城市最高级别为直辖市(上海),其次为省会(杭州、南京),最低级别为省辖市和县,则图中城市级别不同,分为三级。据此,该都市圈各城市服务级别不同,苏州与无锡级别相同,二者的服务范围不交叉;上海作为直辖市,其服务范围覆盖全国;嘉兴与南通城市级别相同,服务种类接近,故选C。第2题,上海大都市圈形成的主要条件有:上海是直辖市且经济发达,其经济辐射带动能力强大;该都市圈内人口数量众多,但人口众多并不是形成大都市圈的主要区位优势;高速公路和高铁通勤发展迅速,交通便利,可以扩大区域的影响;该都市圈内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缺乏,需要区外引进。①③正确,故选B。
(2020·青岛模拟)特色小镇是相对独立于市区,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和一定社区作用的发展空间平台。浙江省特色小镇类型丰富,国家级和省级特色小镇189个,特色小镇的空间分布规律与集聚特征明显。下表为浙江省8类特色小镇的地理集中指数(反映浙江省特色小镇在产业类别上的集聚程度)。据此完成3~5题。
特色小镇类型 | 地理集中指数 |
信息经济 | 49.487 |
环保 | 45.812 |
健康 | 48.524 |
旅游 | 33.197 |
时尚 | 39.223 |
金融 | 62.324 |
高端装备制造 | 37.081 |
历史经典 | 42.426 |
3.特色小镇类型的划分体现了城市中心地理论的( )
A.服务等级 B.服务人口
C.服务功能 D.服务范围
4.下列特色小镇数量多且布局分散的是( )
A.信息经济、金融
B.环保、健康
C.时尚、历史经典
D.高端装备制造、旅游
5.下列哪类特色小镇主要分布在经济欠发达地区?( )
A.信息经济类特色小镇
B.环保类特色小镇
C.历史经典类特色小镇
D.时尚类特色小镇
3.C 4.D 5.B 解析:第3题,据表中数据分析,特色小镇类型多样,地理集中指数多数在40以上,特色小镇的地理集中指数反映产业类别的集聚程度,指数越高,说明该类产业在小镇集聚越明显,因此特色小镇类型的划分体现了城市中心地理论的服务功能,C正确。第4题,高端装备制造小镇、旅游小镇地理集中指数是选项中地理集中指数最低的两个,因此这两类特色小镇数量多且布局分散,D正确。第5题,经济欠发达地区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破坏较小,生态环境比经济发达地区好,因此环保类特色小镇较多,可以吸引经济发达地区群众参观旅游,B正确。信息经济类特色小镇一般布局在经济发达地区、技术较发达地区,A错误。历史经典类特色小镇说明历史上人类活动集中,一般是发达地区,C错误。时尚类特色小镇消费较高,应该在发达地区,D错误。
(2020·衡水模拟)流域型城市是指一个地区城市的人、财、物的流动,存在着类似河流一样的主流和支流,支流汇入主流,最终融入更广阔的市场。“经济河流”发源于通达性较差的上游城市,向通达性较好、联系程度强的中下游城市流动,最终汇入通达性更强的下游城市。下图为某年东北地区流域型城市空间格局图。读图,完成6~8题。
6.位于流域型城市上游的城市( )
A.所在地区海拔较高、地势起伏较大
B.多为下游城市提供劳动力
C.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生态环境保护较好
D.所在地区水质清洁
7.图中各城市( )
A.哈尔滨“流域范围”最大,“流域范围”内各城市间联系最紧密
B.长春“流域范围”最小,“流域范围”内各城市间联系最紧密
C.沈阳位于河流下游,水运最发达
D.大连虽距各“流域范围”内其他主要城市较远,但与其他城市联系密切
8.在城市流域中,下列关于“河流”流动方向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吉林→长春→沈阳 B.抚顺→沈阳→哈尔滨
C.大连→沈阳→长春 D.哈尔滨→长春→吉林
6.B 7.D 8.A 解析:第6题,根据题干可知,流域型城市上游的城市并不等同于河流上游的城市,因此其海拔不一定高,水质也不一定清洁,故A、D错误。流域型城市上游的城市一般规模较小、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下游城市,因此劳动力流向下游城市,故B正确。流域型城市上游的城市以初级农矿产品开采和加工为主,容易带来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故C错误。第7题,在流域型城市中,各城市之间的联系程度不能依据城市间的距离和“流域范围”来判断,而是要依据城市间人、财、物的流动程度来判断,故A、B错误。沈阳“流域范围”不是以河流划分的,所以并非位于河流下游,故C错误。大连虽然距各“流域范围”内的主要城市较远,但其扼守东北地区的出海通道,在城市流域中处于重要位置,与其他城市联系十分密切。故D正确。第8题,“经济河流”发源于通达性较差的上游城市,向通达性较好、联系程度强的中下游城市流动,最终汇入通达性更强的下游城市。根据图中各城市在流域中的干支流位置可以判断吉林→长春→沈阳能正确表示“河流”的流动方向。
(2020·济南模拟)现代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指在城市中利用电力使车辆在固定导轨上运行并主要用于城市客运的交通系统,一般包括地铁、轻轨以及有轨电车。轨道交通站点地区的功能也由单一的交通换乘地带转变为兼有购物、娱乐、集会等综合社会活动发生的场所(下图)。据此完成9、10题。
9.现代轨道交通不仅能够有效疏散人流和产业流,还能对城市空间的发展起到有效的支撑和引导作用。该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会( )
A.使城市空间结构紧凑
B.导致人口向农村地区迁移
C.延缓职住分离的趋势
D.加快郊区的商业中心形成
10.图中商业中心服务范围不同,可以推断甲处( )
A.大气环境质量最优 B.换乘线路数量最多
C.常住人口密度最大 D.消费人群分布最广
9.D 10.D 解析:第9题,由材料可知,现在交通站点功能由单一的交通换乘地带转变为兼有购物、娱乐等场所的职能,大量人流会加快郊区的商业中心形成(商业的重要因素:交通和市场),D正确;城市空间结构主要指城市功能区的组合和分布,现代轨道交通主要作用是疏散人流和产业流,交通便利可能会让功能区更分散,A错误;交通便利后,可以加大工作和居住地距离,加大职住距离等,C错误;轨道交通主要建设在城区,对人口是否前往农村没有多大影响(我国城市尚未发展到逆城市化阶段),B错误。第10题,甲地区商业中心的等级最高,服务的范围最广,周围消费人群的分布也是最广,故选D;商业中心等级越高不能说明环境质量最优,居住区的常住人口密度往往最大,A、C错误;由图可知甲处换乘数量线路并不是最多的,B错误。
二、非选择题
11.(2020·太原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湾区是由一个或若干相连的海湾、港湾、邻近岛屿共同组成的区域。在优越的自然条件基础上,湾区依托海港城市的交通枢纽和门户优势,高效配置资源,形成了具有开放经济结构的湾区经济,成为带动区域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引领技术变革的领头羊。
粤港澳大湾区具备建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良好基础。2017年7月,《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在香港签署,三地将在国家支持下,建设成为更具活力的经济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和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的示范区,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形成“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四个核心城市”的格局。下图示意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1)概括湾区经济的主要特征。
(2)分析国家选择粤港澳规划湾区经济的特色优势条件。
(3)推测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可能遇到的障碍。
(4)提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措施。
解析:第(1)题,对“具有开放经济结构”“区域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引领技术变革的领头羊”“宜居宜业宜游”等信息进行提炼即可得出答案。第(2)题,从位置、交通、经济与城镇化优势、科技、政策等角度分析即可。第(3)题,三地经济、政治制度不同,协调发展有一定难度。第(4)题,可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资源、技术与产业的合理分工与合作角度分析。
答案:(1)湾区区域高度开放;经济高度发达;科技创新;强大的集聚外溢功能和发达的国际交往网络;宜居宜业等。
(2)粤港澳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网发达,对外经贸合作便利;有广阔的经济腹地;经济发展水平高、速度快,产业体系完整,市场竞争力强;城市密集,城镇化水平较高;资金雄厚,基础设施完善;国家政策支持,对外联系经验丰富;高科技产业密集,引领经济发展的能力强。
(3)政治制度不同;经济体制不同;城区差异明显等。
(4)加强区域交流合作,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信息网络;合理布局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深化对外开放,打造高水平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平台;汇聚创新资源,加强中高端产业发展。
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质量评价37城市的辐射功能: 这是一份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质量评价37城市的辐射功能,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第二章 区域发展第一节 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功能精品练习: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二章 区域发展第一节 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功能精品练习,文件包含21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功能精选练习-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同步备课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解析版docx、21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功能精选练习-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同步备课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质量评价37城市的辐射功能: 这是一份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质量评价37城市的辐射功能,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