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华师大版4 运动和力练习
展开第1章单元强化练习(二)2021-2022学年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关于力与二力平衡的认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三要素完全相同,这两个力一定不是平衡力
C.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可能保持静止状态
D.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能产生力的作用
2.不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是( )
A.力的作用点 B.力的方向
C.力的大小 D.力的单位
3.如图所示实验,表示力的作用效果与( )
A.力的大小有关
B.力的方向有关
C.力的作用点有关
D.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有关
4.关于重力的叙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的质量越大,受到的重力也越大,所以物体的重力是由物体的质量产生的
B.重力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C.放在支撑面上的物体受到的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
D.物体的重力是由于地球对它的吸引而产生的
5.放在水平地面上的木箱M,受到一个大小为4N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却处于静止状态,那么
( )
A.木箱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B.如果去掉F,木箱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C.如果去掉F,木箱可能向左运动
D.如果F增大到6N,木块一定向右运动
6.学校趣味运动会上,体重为600牛的张老师沿竖直木杆匀速向上攀爬,此过程中,他受到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是
A.等于600牛,竖直向下
B.等于600牛,竖直向上
C.大于600牛,竖直向下
D.大于600牛,竖直向上
7.“月亮在云中走”,“鱼儿在水中游”它们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
A.云、鱼 B.月亮、鱼
C.云、水 D.星星、水
8.根据机械运动的含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机械运动就是物质的一切运动
B.机械运动就是一切机械的运动,空气的流动不属于机械运动
C.一个物体相对于别的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机械运动
D.物体做怎样的运动跟选择的参照物无关
9.学校趣味运动会上,体重为600N的张老师沿竖直木杆匀速向上攀爬,此过程中,他受到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是( )
A.等于600N,竖直向上 B.等于600N,竖直向下
C.大于600N,竖直向下 D.大于600N,竖直向上
10.下列物体中物重最接近1牛的是( )
A.一名中学生 B.一枚大头针
C.一袋方便面 D.一块砖
11.如图所示,铅球由a处向右上方推出,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后落到地面b处,铅球在飞行过程中,不断改变的是( )
A.惯性的大小
B.运动的方向
C.受到重力的大小
D.受到力的个数
12.如图所示,小车从斜面上某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撞击静止于水平木板上的木块(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车在斜面上下滑的过程中,如果选择木板作为参照物,小车是静止的
B.小车在斜面上的重力方向垂直于斜面
C.木块在下滑过程中惯性增大
D.若木板的表面光滑且足够长,最终木块的动能将保持不变
13.下列有关运动和力的关系中,正确说法是( )
A.子弹从枪膛射出后能继续进行是因为子弹的惯性大于阻力
B.小张沿水平方向用力推地面上的桌子没推动,是因为他的推力小于桌子受到的摩擦力
C.一茶杯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14.如图为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的示意图,关于小球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球不受力 B.小球受平衡力
C.小球受非平衡力 D.小球只受重力
二、简答题
15.有一铁块,在弹簧测力计上称得重力为7.35 N,问此铁块能否用测量范围为500 g的天平测其质量?
16.近年来,我市区周边城镇的道路相继改建成一、二级公路,大大地促进了经济发展,给人们出行带来了方便.遗憾的是在某些岔路口,人车相撞的交通事故有所增加.有人猜想事故的出现与行人横过公路时的错误判断有关。
(1)如图所示,某同学准备横过公路时,正好有一辆汽车从距岔路口100m处以72km/h的速度驶过来,如果公路宽12m.问该同学以1.2m/s的正常步行速度能否在汽车到达岔路口前完全通过公路?
(2)为了减少在岔路口发生人车相撞事故,请你分别向交警部门(或公路建设部门)、汽车司机和过路的行人,各提一项合理的建议.
三、探究题
17.小明同学利用A、B两物体、砝码、泡沫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所示。
(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观察 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2)小华同学实验时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所示。他发现它们对泡沫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
18.一重为12 N的球体用细绳拉住后静止在竖直墙壁上,画出小球所受重力的图示;水平冰面上有一重为300N的雪橇,受到的拉力为35N,方向与水平面成30°角。请在右边画出雪橇所受到拉力的图示。
(________) (_________)
19.小红重400N,站在小车里,随小车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图中画出小红的受力示意图。
__________________
四、填空题
20.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 )
21.离开枪口的子弹在空中飞行时,如果魅力空气阻力,则子弹的受力情况是_________,这是由_________________施于子弹的。
22.在溜冰场上,甲推乙,结果甲、乙同时向相反的方向运动(如图所示),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__.
23.由于地球的_______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地面上一切物体都受到____,重力的施力物是_____,重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_______,重力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
24.在研究滑动摩擦的实验中,必须使木块在水平面上做____________运动,若水平拉力为5N,则摩擦力为_______N。
25.如图所示,将一袋大米放在匀速向右运动的输送带上,开始米袋与输送带间有一段距离的相对滑动,然后米袋随输送带一起匀速运动。当输送带突然制动时,米袋会继续向前滑动一段距离后停下。
请回答下列小题,选填以下合适的字母标号:
A.受到方向向右的摩擦力 B.受到方向向左的摩擦力 C.不受力
(1)米袋刚放上输送带的瞬间,米袋在水平方向上受力情况为________;
(2)当米袋随输送带一起匀速运动时,米袋在水平方向受力情况为_______;
(3)当将输送带突然制动时,米袋在水平方向受力情况为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详解】
A.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叫做力,一个力必然涉及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一个是受力物体,因此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故A正确;
B. 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由于力的方向相同,所以两个力一定不是平衡力,故B正确;
C.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C正确;
D.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不一定有力的作用,如:自然站立靠近墙壁的人,对墙壁没有压力,故D错误。
2.D
【详解】
试题分析: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决定了力的作用效果,叫做力的三要素.
解: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决定了力的作用效果,力的单位与力的作用效果无关;
故选D.
3.B
【详解】
因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有关;由图可知,金属片受力的方向不同,观察到金属片形变的方向不同;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4.D
【详解】
A重力并非由物体的质量产生的,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故A错误;
B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重力不是,故B错误;
C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故C错误;
D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故D正确。
5.B
【解析】
【详解】
A. 据图可知,此时木箱有一个向右的运动趋势,所以此时所受的摩擦力一定是向左的,故A错误;
B. 如果去掉F,此时木箱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所以其原来是静止的,此时一定保持静止状态,故B正确;
C. 如果去掉F,此时木箱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所以其原来是静止的,此时一定保持静止状态,故C错误;
D. 此时木箱处于静止状态,即此时的推力和摩擦力相等,即都等于4N,但F增大到6N后,不知道摩擦力是多大,所以无法判断木箱的运动状态,故D错误;
6.B
【详解】
由题意知:张老师沿竖直的木杆匀速上攀,那么他在竖直方向上受到一对平衡力的作用:重力和摩擦力;由二力平衡的条件知:他所受的重力和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条直线上;因此,他受到的摩擦力f=G=600N,方向竖直向上。
故选B。
7.C
【详解】
“月亮在云中走”是以云为参照物,月亮相对于云的位置发生了变化;“鱼儿在水中游”是以水为参照物,鱼与水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故选C.
8.C
【解析】
【详解】
A.机械运动是指宏观物体的位置的变化,不是物质的运动,故A错误;
B.机械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不能简单理解成是一切机械的运动,而空气的流动是空气发生了位置的变化应属于机械运动,故B错误;
C.一个物体相对于其他的物体的位置改变叫做机械运动,故C正确;
D.由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可知,要判断物体的运动首先要选定某个其他物体做参照物,所选的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也会不同,故D错误。
9.A
【解析】
【详解】
由题意知:张老师沿竖直的木杆匀速上攀,那么他在竖直方向上受到一对平衡力的作用:重力和摩擦力;
由二力平衡的条件知:他所受的重力和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条直线上;因此,他受到的摩擦力f=G=600N,方向竖直向上。
故A正确。
10.C
【解析】
【详解】
A.一名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受到的重力在G=mg=50kg×10N/kg=500N左右;
B.一枚大头针的质量在50mg=5×10-4kg左右,受到的重力在G=mg=5×10-4kg×10N/kg=5×10-3N左右;
C.一袋方便面的质量在100g=0.1kg左右,受到的重力在G=mg=0.1kg×10N/kg=1N左右;
D.一块砖的质量在3kg左右,受到的重力在G=mg=3kg×10N/kg=30N左右。
11.B
【详解】
A. 整个过程中,小球的质量不变,所以惯性的大小不变,故A不符合题意。
B.小球做曲线运动,所以运动方向不断改变,故B符合题意。
C.小球质量不变,所受重力不变,故C不符合题意。
D.小球始终受重力和空气阻力作用,只有两个力,故D不符合题意。
12.D
【详解】
A.小车在斜面上下滑的过程中,如果选择木板作为参照物,小车是运动的 ,故A错误;
B.小车在斜面上的重力方向也是竖直向下的,故B错误;
C.木块在下滑过程中惯性大小不变,故C错误;
D.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若木板的表面光滑且足够长,小车将作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最终木块的动能将保持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13.D
【详解】
A.子弹离开枪膛后,不受到高压气体的推力,但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高速向前飞行,惯性是物体本身具有的一种性质,阻力是一种作用,无法比较两者大小关系,故A错误;
B.桌子没动,为静止状态,即平衡状态,所以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推力和摩擦力是一对是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这两个力是相等的,而不是推力小于摩擦力,故B错误;
C.茶杯对桌面的压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茶杯,受力物体是桌面,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桌面,受力物体是茶杯,这两个力不共物,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而不是平衡力,故C错误;
D.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故D正确。
故选D。
14.C
【详解】
AD.地球表面上的物体没有不受力作用的,因此空中的小球,一定受到重力的作用,由于小球在绳子的拉力作用下做圆周运动,所以还受到绳子的拉力作用,故AD不符合题意;
BC.小球在水平面内做的圆周运动,它的运动方向时刻在发生改变,即它的运动状态在时刻改变,所以小球一定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故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15.不能
【解析】
【详解】
质量为500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
所以不能用测量范围为500g的天平测量铁块。
16.(1)不能(2)见解析
【详解】
(1)当汽车到达岔路口时运动的时间t车,v车=72km/h=20m/s
由v=得:
t车== =5s
行人所需时间:
t人= = =10s
t人>t车,所以不安全
(2)建议:
交警部门或公路建设部门可在岔路口处安装红绿灯;或安装人行道处减速注意安全的警示牌;
17.(1)泡沫的凹陷程度 (2) 没有控制压力不变
【详解】
(1)实验中,泡沫的凹陷程度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故是用泡沫的凹陷程度来反映压力作用效果;
(2)研究压力作用效果和受力面积的关系时,应该保持压力不变。小明实验时没有保持压力不变,实验过程中压力和受力面积同时变化,无法研究压力作用效果和受力面积的关系。
18.
【详解】
小球的重心在小球的球心,过球心作竖直向下的力(即重力),如下图所示:
拉力的作用点就画在绳子和雪橇的连接处,拉力的方向是沿绳子向上的,拉力用F表示,并标出力的大小,如图所示:
19.
【解析】
【详解】
小红随小车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其与小车之间没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所以不受小车的摩擦力,即小红在水平方向不受力。则小红只受到重力和支持力一对平衡力作用。从小红的重心竖直向下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并标上G=400N,为重力示意图;再从小红的重心竖直向上画一条与重力等长的带箭头的线段,并标上F=400N,为支持力示意图。如图:
20.√
【详解】
在物理学里,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整个宇宙都是运动的,运动是物体的普遍规律,我们所说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绝对静止的物体是没有的。故答案为对√。
21.只受重力 地球
【解析】
【详解】
[1][2]因为地球附近的任何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引力作用,所以空中飞行的子弹受到重力作用,并且施力物体是地球。
2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解析】
【详解】
甲推乙,甲给乙一个力,同时乙也给甲一个相反的力,所以甲、乙同时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3.吸引 重力 地球 重心 竖直向下
【详解】
第一空.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第二空.地面上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
第三空.重力的施力物是地球;
第四空.重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
第五空.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
24.匀速直线 5
【解析】
【详解】
[1]实验中,必须使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样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与摩擦力才是一对平衡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才等于摩擦力的大小;
[2]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摩擦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即摩擦力的大小为5N;
25.A C B
【详解】
(1)[1]输送带是向右匀速运动的,米袋刚放上时,由静止变为向右运动,水平方向没有其他拉力或推力,所以只受向右的摩擦力,故选A。
(2)[2]物体匀速直线运动时,或者不受力,或者受平衡力。米袋向右匀速运动时,水平方向上如果受摩擦力,一定有另一个力与它平衡,因为没有其他力,所以不受力,故选C。
(3)[3]输送带制动时,米袋由向右运动变成静止,只有摩擦力方向向左,才能阻止米袋继续向右运动故选B。
七年级上册走近科学综合与测试练习题: 这是一份七年级上册走近科学综合与测试练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探究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1章 运动和力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1章 运动和力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时作业,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探究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2 力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2 力同步练习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探究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