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江苏省如皋市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8月调研语文【试卷+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江苏省如皋市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8月调研语文【试卷+答案】01
    江苏省如皋市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8月调研语文【试卷+答案】02
    江苏省如皋市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8月调研语文【试卷+答案】03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江苏省如皋市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8月调研语文【试卷+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如皋市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8月调研语文【试卷+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情景默写,语言表达,材料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如皋市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8月调研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接受美学诞生之前,通常只是从艺术品的立场出发,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美经验的结晶过程,作品完成就意味着创作完成。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完成并不说明创作已经终结,它只说明创作的第一阶段告一段落,接下来是读者或观众、听众的再创作。由于未被阅读的作品的价值包括审美价值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只有通过阅读,它才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因此对作品的接受具有艺术本体的意义,也就是说,接受者也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之一。
    艺术文本即作品对于接受者来说具有什么意义呢?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德国的伊瑟尔说艺术文本是一个“召唤结构”,因为文本有“空白”“空缺”“否定”三个要素。所谓“空白”是说它有一些东西没有表达出来,作者有意不写或不明写,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所谓“空缺”,是语言结构造成的各个图像间的空白,接受者在阅读文本时要把一个个句子表现的图像片断连接起来,整合成一个有机的图像系统;所谓“否定”指文本对接受者生活的现实具有否定的功能,它能引导接受者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由此可见,文本的召唤性需要接受者呼应和配合,完成艺术品的第二次创作。
    接受者作为主体,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海德格尔提出“前理解”,即理解前的心理文化结构,这种结构影响着理解。理解不可能是文本意义的重现,而只能是文本与“前理解”的统一。这样,文本与接受就呈现出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文本在相当程度上规定了接受者理解的范围、方向,让理解朝它的本义靠拢;另一方面,文本不可能将接受者完全制约住、规范住,接受者必然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作品,于是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误读或创造。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不要希望所有的接受者都持同的理解,也不要希望所有的理解都与艺术家的本旨一致,那样并不意味着艺术作品的成功。
    文本一经产生就成为历史,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所反映的生活,都只能是过去的,而理解总是现在进行时。当我们接受历史上的艺术作品时,当然可以设身处地想象古人的生活,体验古人的感情,但我们毕竟是现代人,只能按照我们的心理文化结构去理解古人。当然,任何理解都只能是个体的理解,但个体毕竟是与群体相通的,所以个体的理解中也有普遍性。理解作为现实的行为具有通向实践的品格,艺术品正是通过理解走向现实,并在生活中发挥作用的,不是别的,正是理解擦亮了艺术品的生命之光。
    (摘编自陈望衡《艺术是什么》)
    材料二:
    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完成之后,在没有和读者发生关系之前,还不能算是真正的作品,而只能被称为“第一文本”。经由阅读之后,文学作品才能摆脱孤立的“自在”存在状态,成为“自为”的存在,即作为审美对象“第二文本”而存在。由此可见,“第二文本”是在“第一文本”的基础上,经由读者再创造的结果。
    (一)对话
    德国接受美学理论家伊瑟尔指出,文学文本只是一个不确定性的“召唤结构”,它召唤读者在其可能范围内充分发挥再创造的才能。与之相近,德国阐释学理论家伽达默尔也早已指出,艺术存在于读者与文本的“对话”之中,作品的意义与作者个人的体验之间没什么关联,而是在读者与文本的“对话”中生成的。文本是一种吁请、呼唤,它渴求被理解;而读者则积极地应答,理解文本提出的问题,这就构成了“对话”。因为文本属于无限绵延着的历史,历史不断,对话便永在绵延之中。因此,文学作品的意义往往是多重的,不确定的,变动不居的。一段文本或一件艺术作品的真正意义的发现永远没有止境,是一个与历史本身相同的无限过程。所以,伽达默尔强调艺术作品是“开放”的,流动的,随着不同读者的参与对话,同一文本必会生出无数不同的“第二文本”。
    (二)兴味
    中国古代文论中强调“兴味”。孔子“诗可以兴”的见解,按宋人朱熹的解释,即为“感发志意”,也就是说,读诗可以激发人们通过想象和联想,感悟体味诗中的意蕴。南北朝时钟嵘的《诗品序》中提出了“滋味说”,所谓“滋味”,主要是指当时的五言诗“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的特征。唐人司空图亦从阅读欣赏的角度指出,诗的高妙境界在于其“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也就是说,在优秀的文学作品中,读者借助自己的想象和体味,可以在有限的文字中得到无限丰富的意蕴和旨趣。中国古代文论中诸如此类的“兴味”之说,与西方现代文论中的“召唤结构”“对话”等见解,显然有着相通之处。
    不论伊瑟尔的“召唤结构”说,还是伽达默尔的“对话”说,以及中国古代的“兴味”观,所揭示的都是文学作品阅读接受过程中的再创造特征,它所指明的正是文学作品构成审美价值的固有方式和特征。
    (摘编自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只有通过阅读才能将未被阅读的作品可能存在的价值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因此接受者也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之一。
    B.理解不受文本意义的影响,而受理解前的心理文化结构“前理解”影响,因而理解不可能是文本意义的重现。
    C.艺术作品的成功就是所有的接受者对这一艺术作品都持不同的理解,所有的理解都与艺术家的创作本旨不一致。
    D.文学作品完成之后,在没有和读者发生关系之前,是孤立的“自为”存在状态,还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作品。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读者或观众、听众按照自己的方式来理解作品,擦亮了艺术品的生命之光。
    B.艺术文本对于接受者的意义无关其个人的生活经验,而是在作品召唤下,完成对艺术品的第二次创作。
    C.中国古典美学含蓄、简洁,有限的文字常常引发读者脑海中的丰富意象,体现了艺术文本的“召唤结构”。
    D.与文木“对话”的不同读者使同一文本生出无数不同的第二文本,这也造就了文学作品意义的多重性。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文学作品再创造的一项是( )
    A.想象《红楼梦》中黛玉的一颦一笑
    B.对白居易《长恨歌》主题的把握
    C.对“红杏枝头春意闹”画面的想象
    D.《大话西游》对《西游记》的改写
    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第二文本”下一个简要定义。
    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黄昏里的男孩(节选)
    余华
    此刻,有一个名叫孙福的人正坐在秋天的中午里,守着一个堆满水果的摊位。明亮的阳光照耀着他,使他年过五十的眼睛眯了起来。他的双手搁在膝盖上,于是身体就垂在手臂上了。他花白的头发在阳光下显得灰蒙蒙,就像前面的道路。这是一条宽阔的道路,从远方伸过来,经过了他的身旁以后,又伸向了远方。他在这里已经坐了三年了,在这个长途汽车经常停靠的地方,以贩卖水果为生。一辆汽车从他身旁驶了过去,卷起的尘土像是来到的黑夜一样笼罩着他,接着他和他的水果又像是黎明似的重新出现了。
    他看到一个男孩站在了前面,在那一片尘土过去之后,他看到了这个男孩,黑亮的眼睛正注视着他。他看着对面的男孩,这个穿着很脏衣服的男孩,把一只手放在他的水果上。他去看男孩的手,指甲又黑又长,指甲碰到了一只红彤彤的苹果,他的手就举起来挥了挥,像是驱赶苍蝇一样,他说:“走开。”
    男孩缩回了自己黑乎乎的手,身体摇晃了一下后,走开了。男孩慢慢地向前走去,他的两条手臂闲荡着,他的头颅在瘦小的身体上面显得很大。
    这时候有几个人向水果摊走过来,孙福收回了自己的目光,不再去看那个离去的男孩。那几个人走到孙福的对面,隔着水果问他:“苹果怎么卖……香蕉多少钱一斤……”
    孙福站了起来,拿起秤杆,为他们称苹果和香蕉,又从他们手中接过钱。然后他重新坐下来,重新将双手搁在膝盖上,接着他又看到了刚才的男孩。男孩回来了。这一次男孩没有站在孙福的对面,而是站在一旁,他黑亮的眼睛注视着孙福的苹果和香蕉。孙福也看着他,男孩看了一会儿水果后,抬起头来看孙福了,他对孙福说:“我饿了。”
    孙福看着他没有说话,男孩继续说:“我饿了。”
    孙福听到了清脆的声音,他看着这个很脏的男孩,皱着眉说:“走开。”
    男孩的身体似乎抖动了一下,孙福响亮的声音又响起:“走开。”
    男孩吓了一跳,他的身体迟疑不决地摇晃了几下,然后两条腿挪动了。孙福不再去看他,他的眼睛去注视前面的道路,他看到一辆长途客车停在了道路的另一边,车里的人站了起来。透过车窗玻璃,他看到很多肩膀挤到了一起,向着车门移动,过了一会儿,车上的人从客车的两端流了出来。这时,孙福转过脸来,他看到刚才那个男孩正在飞快地跑。他看着男孩,心想男孩为什么跑,他看到了男孩甩动的手,男孩甩动的右手里正抓着什么,正抓着一个很圆的东西,他看清楚了,男孩手里抓着的是一只苹果。于是孙福站了起来,向着男孩跑去的方向追赶。孙福喊叫了起来:“抓小偷!抓住前面的小偷……”
    这时候已经是下午,男孩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逃跑,他听到了后面的喊叫,他回头望去,看到追来的孙福。他拼命向前跑,他气喘吁吁,两腿发软,他觉得自己快要跑不动了。他再次回头望去,看到挥舞着手喊叫的孙福,他知道孙福就要追上他了,于是他站住了脚,转过身来仰起脸呼哧呼哧地喘气。他喘着气看着追来的孙福,当孙福追到他面前时,他将苹果举到了嘴里,使劲地咬了一口。
    追上来的孙福挥手打去,打掉了男孩手里的苹果,还打在了男孩的脸上,男孩一个趔趄摔倒在地。倒在地上的男孩双手抱住自己的头,嘴里使劲地咀嚼起来。孙福听到了他咀嚼的声音,就抓住他的衣领把他提了起来。衣领被捏紧后,男孩没法咀嚼了,他瞪圆了眼睛,嘴里的苹果在两腮鼓了出来。孙福一只手抓住他的衣领,另一只手去卡他的脖子。孙福向他喊叫:“吐出来!吐出来!”
    很多人围了上来,孙福对他们说:“他还想吃下去!他偷了我的苹果,咬了我的苹果,他还想吃下去!”
    然后孙福挥手给了男孩一巴掌,向他喊道:“你给我吐出来!”
    男孩紧闭鼓起的嘴,孙福又去卡他的脖子:“吐出来!”
    男孩的嘴张了开来,孙福看到了他嘴里已经咬碎的苹果,就让卡住他脖子的手使了使劲儿。孙福看到他的眼睛瞪圆了。有一个人对孙福说:“孙福,你看他的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你会把他卡死的。”
    “活该。”孙福说,“卡死了也活该。”
    然后孙福松开卡住男孩的手,指着苍天说道:“我这辈子最恨的就是小偷……吐出来!”
    男孩开始将嘴里的苹果吐出来,一点一点地吐了出来,就像是挤牙膏似的,男孩将咬碎的苹果吐在了自己胸前的衣服上。男孩的嘴闭上后,孙福又用手将他的嘴掰开,蹲下身体往里面看了看后说:“还有,还没有吐干净。”
    于是男孩继续往外吐,吐出来的全是唾沫,唾沫里夹杂着一些苹果屑。男孩不停地吐着,吐到最后只有干巴巴的声音,连唾沫都没有了。这时候孙福才说:“别吐啦。”
    (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孙福是一个社会地位低下的普通小商贩,他麻木不仁,凶狠残暴,没有同情心、怜悯心,直接拒绝了男孩的求助。
    B.男孩被抓到后,还被逼着把吃到嘴里的苹果吐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人在围观,却无人出来帮忙。
    C.本文以记叙、描写为主,辅以抒情和议论,以极其冷峻的笔调揭露了人性的丑陋和阴暗,给人以强烈的震撼之感。
    D.“这个穿着脏衣服的男孩”,在“把一只手放在他的水果上”的时候,已经表现出了偷盗心理和侥幸心理,而后来的“我饿了”则表现了他的乞讨心理。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首段通过“卷起的尘土像是来到的黑夜一样笼罩着他”的环境描写,渲染出一种令人压抑的氛围。
    B.小说多处描写了男孩受到惊吓后动摇以及不得不屈服的心理,这些描写都直接表现了孙福的凶恶。
    C.文中描写了围观场面,这让人想到鲁迅先生所说的“看客”,也显示了小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
    D.文中两次描写了男孩的 “我饿了”和孙福的“走开”,在这简单的语言重复中显现出各自的人性。
    8.文中划横线的句子含义深刻,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赏析。
    9.小说的标题“黄昏中的男孩”,有什么作用?谈谈你的理解。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王丘,光禄卿同皎从兄子也。父同晊左庶子丘年十一童子举擢第时类皆以诵经为课丘独以属文见擢由是知名弱冠又应制举拜奉礼郎丘神气清古,而志行修洁,尤善词赋,族人左庶子方庆及御史大夫魏元忠皆称荐之。长安中,自偃师主簿擢第,拜监察御史。开元初,累迁考功员外郎。先是,考功举人,请托大行,取士颇滥,每年至数百人。丘一切核其实材,登科者仅满百人。议者以为自则天已后凡数十年,无如丘者,其后席豫、严挺之为其次焉。三迁紫微舍人,以知制诰之勤,加朝散大夫,再转吏部侍郎。典选累年,甚称平允。擢用山阴尉孙逖、桃林尉张镜微、湖城尉张晋明、进士王泠然,皆称一时之秀。俄换尚书左丞。开元十一年,拜黄门侍郎。其年,山东旱俭,朝议选朝臣为刺史以抚贫民,以丘为怀州刺史,又以中书侍郎崔沔等数人皆为山东诸州刺史。至任,皆无可称,唯丘在职清严,人吏甚畏慕之。俄又分知吏部选事,入为尚书左丞,丁父忧去职。服阕,拜右散骑常侍,仍知制诰。二十一年,侍中裴光庭病卒,中书令萧嵩与丘有旧,将荐丘知政事,丘知而固辞,且盛推尚书右丞韩休,嵩因而奏之。及休作相,遂荐丘代崔琳为御史大夫。俄转太子宾客,袭父爵,寻以疾拜礼部尚书,仍听致仕。丘虽历要职,固守清俭,未尝受人馈遗,第宅舆马,称为敝陋。致仕之后,药饵殆将不给。上闻而嘉叹,下制曰:“王丘夙负良材,累升茂秩,比缘疾疹,假以优闲。闻其家道屡空,医药靡给,久此从宦,遂无余资。持操若斯,古人何远!其俸禄一事已上,并宜全给,式表殊常之泽,用旌贞白之吏。”天宝二年卒,赠荆州大都督。
    (节选自《旧唐书·王丘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父同晊左庶子/丘年十一/童子举擢第/时类皆以诵经为课/丘独以属文/见擢由是知名/弱冠/又应制举/拜奉礼郎/
    B.父同晊/左庶子/丘年十一/童子举擢第时/类皆以诵经为课/丘独以属文见擢/由是知名/弱冠/又应制举/拜奉礼郎/
    C.父同晊/左庶子/丘年十一/童子举擢第时/类皆以诵经为课/丘独以属文/见擢由是知名/弱冠/又应制举/拜奉礼郎/
    D.父同晊/左庶子/丘年十一/童子举擢第/时类皆以诵经为课/丘独以属文见擢/由是知名/弱冠/又应制举/拜奉礼郎/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长安,在本文中指年号,不指地名。年号是皇帝纪年的名号,汉武帝时始建。
    B.尚书,该句中指官名,为尚书省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之长官,副职为侍郎。
    C.服阕,指守丧期满脱除丧服,又称服竟、服除。服,指丧礼规定应穿戴的丧服。
    D.致仕,指交还官职,亦即辞官之意。致事、致政、休致等词与它的意义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丘进贤任能,为国选拔真才。任考功员外郎时,他一改前任的做法,不徇私情,从严甄拔,登第者仅百人。之后任吏部侍郎,处理公务公平妥当。
    B.王丘尽职尽责,善于治理地方。山东大旱,朝廷十分重视,派大臣数人外任刺史。王丘在任清廉严正,政绩显著,当地官吏和百姓都尊敬仰慕他。
    C.王丘淡泊名利,极力推荐他人。中书令萧嵩与他有老交情,向皇帝推荐他任宰相,他知道后坚决推辞,并极力推荐韩休。韩休后来果然担任宰相。
    D.王丘为官清廉,受到皇帝赞誉。他虽然历任要职,但清廉俭朴,退休后连药物也不足。皇帝闻知此事,大为赞叹,特地下诏褒奖,改善他的待遇。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先是,考功举人,请托大行,取士颇滥,每年至数百人。
    (2)俄又分知吏部选事,人为尚书左丞,丁父忧去职。
    14.中书侍郎崔沔等人到山东任职,“至任,皆无可称”。此句在刻画王丘时,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提封①
    杜甫
    提封汉天下,万国尚同心。
    借问悬车②守,何如俭德临?
    时征俊乂入,莫虑犬羊侵。
    愿戒兵犹火③,恩加四海深。
    (注)①提封:疆域辽阔。②悬车:喻极险要之地。③兵犹火:语出《左传·隐公四年》:“夫兵,犹火也。弗戢,将自焚也。”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借汉喻唐,一方面表现国家疆域辽阔,一方面表现天下同心同德。
    B.颔联为上下相承的流水对,而从修辞上看又运用了比喻、设问等手法。
    C.颈联中“俊乂”指贤德之人、俊杰之士,“犬羊”是对异族入侵者的蔑称。
    D.本诗语言深沉凝重,体现了诗人一贯的忧国忧民思想和沉郁顿挫的风格。
    16.全诗表达了诗人的哪些看法?请简要分析。
     
     
    五、情景默写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里仁》中,既强调要向贤能的人学习,强调要自我反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维《山居秋暝》中用月光水声衬托山林清幽,苏轼誉为“诗中有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把人生与长江相对照,慨叹人生短暂,羡慕自然无穷。
     
    六、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笔名“思果”终于抢走了真名的风采,认识他的人仿佛全忘了他叫蔡濯堂,①    ,是蔡先生。上世纪六十年代认识他,我说“濯堂”二字飘着烟雨江南古老宅院的几丝秋意,亦庄亦严,雅秀极了;他喃喃说好是好,稍嫌封建,比不得“语堂”空灵。“你不喜欢思果这名字吗?”蔡先生愕然一问。我说十分喜欢,又带禅意又好听!蔡先生释然一笑。一辈子那样认真做人,一辈子那样认真做事,难怪思果始终在乎人家怎么看他这个人和他做的事情,连他自己起的笔名也上心。
    蔡先生爱说他②   ,一生靠自修,我半信半疑:他的中文和英文实在好,比名门高徒还要好。初识那年他是《读者文摘》中文版编辑,跟汤新楣、张复礼鼎足扛起林太乙挂头牌的这本杂志,那是中文《读者文摘》珠玑字字的年代,香港台湾年轻一代读书界深受沐恩。蔡先生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布道似的传布文字的品德。他在《读者文摘》退休后一度在中山大学比较文学与翻译中心做访问研究员,跟乔志高、宋淇、余光中、陈之藩消受沙田的清风明月。
    18.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我说‘濯堂’二字……”中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B.说句心里话,像你这种损人利己的“聪明人”,我看还是少一些好。
    C.有时候“一行白鹭上青天”,背后还衬着黛青的山色和釉绿的梯田。
    D.对了!男人懒。紧毗连着懒的是“馋”,男人大概有好胃口的居多。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一辈子那样认真做人、做事”,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下面是我校汉字书写大赛获得市中学生冠军后县科教体局向其拟发送的贺信的片段,其中有五处措辞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
    惊闻你校在全市第四首届汉字书写大赛中痛击对手,勇获冠军,展现了我县中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为我县赢得了荣誉!谨向你们致以诚挚的祝贺。同时务必以这次比赛作为新的起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新的征程中不忘初心,再接再厉,为我县素质教育发展添砖加瓦。
    2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筛选信息,给“拍客”下定义。不超过40个字。
    互联网时代出现了这样一群人。他们富有社会责任心和爱心,眼界开阔,留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从中择取社会“热点”,用手机、数码相机或数码摄像机等数码设备拍下图像或视频,用来表达对百姓生活和人文历史的理解与思考,然后以发彩信或电子邮件的方式,上传到网络,进行分享、传播。他们被称作“拍客”,不需要高超的摄影技术,妇孺皆可,老少皆宜。
     
    七、材料作文
    23.根据下面材料,完成作文。
    被称为“史上最温暖图书馆”的杭州图书馆实行“零门槛”阅览,对所有读者免费开放,允许乞丐、拾荒者和农民工进门阅览,这是尊重的体现。
    2015年12月7日,屠呦呦在卡罗琳医学院讲座。为了让屠呦呦能舒服地坐在讲台上演讲,主持人——诺贝尔医学奖评审委员会委员、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教授安德森,单膝跪地,一只手拿着话筒,另一只手扶着屠呦呦,这个动作持续了26分钟,这也是尊重的体现。
    以上材料引发你关于“尊重”的哪些思考?请据此写一篇800字的议论文。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严密。
     





    参考答案
     
    1.A
    2.B
    3.D
    4.①“第二文本”是在“第一文本”的基础上,②读者或观众、听众按照自己的方式,③对“第一文本”进行再创造的结果,④是艺术作品审美价值的体现。
    5.①首先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提出“接受者也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之一”这一观点,②然后从“艺术文本对于接受者的意义”和“接受者对艺术文本的理解”两个方面谈了接受者和文本的关系,③最后总结接受者的理解对于艺术品的意义。
    【解析】
    1.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B.“理解不受文本意义的影响”,曲解文意,材料一第三段“文本与接受就呈现出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表明理解受文本的影响。
    C.逻辑推断错误,材料一第三段“不要希望所有的接受者都持同样的理解,也不要希望所有的理解都与艺术家的本旨一致,那样并不意味着艺术作品的成功”,由此不能推断出“所有的接受者对这一艺术作品都持不同的理解,所有的理解都与艺术家的创作本旨不一致”就是成功的作品。
    D.“是孤立的‘自为’存在状态”错误,根据材料二第一段“经由阅读之后,文学作品才能摆脱孤立的‘自在’存在状态,成为‘自为’的存在,即作为审美对象‘第二文本’而存在”,可见选项偷换概念张冠李戴,应将“自为”改为“自在”。
    故选A。
    2.
    本题考查筛选提取信息并理解文中句子含义的能力。
    B.根据材料一第二段原文“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可知“无关其个人的生活经验”的说法错误,表述绝对。
    故选B。
    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原文相关内容并确定论据的能力。
    根据文意来判断其他三个选项都是读者对艺术文本的个体想象或理解,超越了原著,更丰富更具体,属于再创造。D项是改写,根据原著进行改编,是在原有的基础上一个新的艺术文本的创作,一般仅是形式的变化,内容上还是原著的特色,所以不是再创造。
    故选D。
     
    6.A
    7.B
    8.①借助细节描写和比喻修辞,形象写出男孩的矛盾心理,他因饥饿难耐宁愿被打也要吃苹果,但又因被卡住脖子不得不吐出。②与前文孙福的“我这辈子最恨的就是小偷”相呼应,借助男孩痛苦的表现衬托出孙福的凶狠残暴。
    9.①“黄昏”实指时间,交代故事发生的自然背景。②在黄昏中,男孩被暴打,众人围观,却无人真正出手相助,凸显了男孩的孤立无援和孙福的凶狠残暴。③以此为标题,意在折射人们对弱势群体人文关怀的缺失,以及对看客现象的抨击。
    【解析】
    6.
    本题考查综合理解分析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B项,“却无人出来帮忙”说法错误。根据原文,“有一个人对孙福说:‘孙福,你看他的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你会把他卡死的’”,可见还是有一个人出声劝说的,并不是“无人出来帮忙”。
    C项,“辅以抒情和议论”说法错误。文章记叙了孙福逼迫一个偷了自己苹果的小男孩将吃进去的苹果吐出来的故事,描写了这个过程中孙福和小男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但没有运用抒情和议论。
    D项,“已经表现出了偷盗心理”说法错误。根据原文,小男孩“把一只手放在他的水果上”时,孙福让他走开;走开后不久,“男孩回来了。这一次男孩没有站在孙福的对面,而是站在一旁,他黑亮的眼睛注视着孙福的苹果和香蕉”,这次男孩对孙福说自己饿了,含有乞求的意味。可见在“把一只手放在他的水果上”的时候,小男孩没有表现出偷盗心理,他并不是一开始就想偷的。
    故选A。
    7.
    本题考查分析鉴赏小说艺术特色的能力。
    B项,“这些描写都直接表现了孙福的凶恶”说法错误。文章描写了小男孩被孙福第一次驱赶后,“缩回了自己黑乎乎的手,身体摇晃了一下后,走开了”;被第二次驱赶后,“男孩的身体似乎抖动了一下”;被第三次驱赶后,“吓了一跳,他的身体迟疑不决地摇晃了几下,然后两条腿挪动了”;捏紧小男孩的衣领后,“他瞪圆了眼睛,嘴里的苹果在两腮鼓了出来”;孙福卡住他的脖子,“男孩开始将嘴里的苹果吐出来,一点一点地吐了出来,就像是挤牙膏似的,男孩将咬碎的苹果吐在了自己胸前的衣服上”“男孩继续往外吐,吐出来的全是唾沫,唾沫里夹杂着一些苹果屑。男孩不停地吐着,吐到最后只有干巴巴的声音,连唾沫都没有了”。这些描写,都是通过小男孩受到惊吓不得不屈服的心理,间接地表现了孙福的凶恶。
     
    10.D
    11.B
    12.C
    13.(1)这之前,考功员外郎举用人才,以私事相托之风盛行,选取士人过多,每年达数百人。
    (2)不久,王丘又分管吏部选拔人才之事,入朝担任尚书左丞,遭遇父亲丧事离职。
    14.反衬或对比,将崔沔等人的政绩平平与王丘的政绩优异进行对比,起到突出后者的作用。
    【解析】
    10.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
    “童子举擢第”指应童子科考试登第,至此语意已完整,“时”是下一句的状语,指当时,所以应在“时”前断开,排除BC;
    “以属文”是“见擢”的状语,指凭借撰写文章受到拔擢,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
     划线句子的意思是:父亲王同晊,官至左庶子。王丘十一岁时,应童子科考试登第,当时大多数人以背诵经书为业,唯独王丘凭撰写文章受到提拔,因此知名。二十岁时,他又参加制举科考试,授官奉礼郎。
    故选D。
    11.
    本题考查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B项,“尚书,该句中指官名”错误。根据语境,“尚书”应指尚书省,不指官名。“尚书左丞”才是官名,是尚书令及仆射的属官,隋、唐时秩正四品。本题中A项“长安”为年号,选项中特地指出它“在本文中不指地名”,这其实已对B项需结合语境来判断正误作了一定暗示。
    故选B。
    12.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
    C项,“向皇帝推荐他任宰相”理解错误。原文是“将荐丘知政事”,可见尚未予以推荐,而“向皇帝推荐他任宰相”变未然为已然。    
    故选C。
    13.
    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
    (1)“先是”:这以前;“举”:举用;“大行”:推行,盛行;“滥”:过多;
    (2)“知”:管理; “丁父忧”:父亲去世;“去”:离开。
    14.
    本题考查把握和把握人物形象以及表达技巧的能力。
    原句“至任,皆无可称”是指中书侍郎崔沔等人到山东任职后,其他人都没有什么可称道的,是指中书侍郎崔沔等人政绩平平,没有大的作为;
    而结合下文原句“唯丘在职清严,人吏甚畏慕之”是指王丘在任时清廉严正,官吏和百姓都敬畏仰慕他,是写王丘政绩清廉,深受百姓等的爱戴。
    所以运用的是对比的表现手法,其目的是突出王丘的品质。
    参考译文:
    王丘,是光禄卿王同皎堂兄的儿子。父亲王同晊,官至左庶子。王丘十一岁时,应童子科考试登第,当时大多数人以背诵经书为业,唯独王丘凭撰写文章受到提拔,因此知名。二十岁时,他又参加制举科考试,授官奉礼郎。王丘神情气质清雅古朴,志向操行高尚纯洁,尤其擅长词赋,族人左庶子王方庆和御史大夫魏元忠都称赞举荐他。长安(武则天年号)年间,在偃师主簿任上(进士)及第,授官监察御史。开元初年,多次迁升官职,担任考功员外郎。这之前,考功员外郎举用人才,以私事相托之风盛行,选取士人过多,每年达数百人。王丘一律考核其实际才能,登第者才满百人。人们认为自武则天以后共数十年间,(考功员外郎)没有比得上王丘的,之后席豫、严挺之比他稍差一点。王丘三次升迁,担任紫微舍人,因任知制诰勤勉尽职,加授朝散大夫,又转任吏部侍郎。连年掌管选拔人才授官事务,十分公平妥当。他提拔任用的山阴县尉孙逖、桃林县尉张镜微、湖城县尉张晋明、进士王泠然,都被称为当时优秀的人物。不久调任尚书左丞。开元十一年,授官黄门侍郎。这一年,山东大旱歉收,朝廷决议选用朝官为刺史,来安抚贫苦的百姓,任命王丘为怀州刺史,又任命中书侍郎崔沔等数人为山东各州刺史。到任后,其他人都没有什么可称道的,唯有王丘在职清廉严正,官吏和百姓都敬畏仰慕他。不久,王丘又分管吏部选拔人才之事,入朝担任尚书左丞,遭遇父亲丧事离职。守孝期满,授官右散骑常侍,仍兼知制诰。开元二十一年,侍中裴光庭因病去世,中书令萧嵩与王丘从前有交情,准备推荐王丘(参与)掌管政事,王丘得知后坚决辞谢,并且极力推荐尚书右丞韩休,萧嵩因此而推荐韩休。等到韩休做了宰相,便推荐王丘代替崔琳担任御史大夫。没过多久调任太子宾客,继承父亲的爵位,不久因病授官礼部尚书,于是准许(他)辞去官职。王丘虽然历任要职,却固守清廉俭朴,未曾接受他人馈赠,宅第车马,堪称破旧简陋。辞官以后,生病后(几乎)连买药钱都很困难。皇帝听说后赞叹不已,下诏道:“王丘一向富有才华,多次升任高官,近来由于患病,才准许他辞官过安闲的生活。听说他家中贫困,医药都不能供给,长期任官,竟无余资。操守如此,与古人不远!王丘的俸禄及其他待遇,都应全部给予,以此非同寻常之泽,表彰清白守正之吏。”天宝二年王丘去世,追赠荆州大都督。
     
    15.B
    16.①陈兵守险,比不上以节俭之德治理百姓;②安危之际,诗人渴盼朝廷能任贤用能;③切勿轻易用兵,而应加恩于百姓。
    【解析】
    15.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的能力。
    B项,“而从修辞上看又运用了比喻、设问等手法”理解有误,“设问”不对,应为反问。设问是有问有答,自问自答;反问是只问不答,答在问中。“何如”在这里指“何似,比……怎么样”,是用反问的语气表示胜过或不如。
     
     
    17.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    
     
    18.C
    19.①作者要强调的不是蔡先生的“做人”与“做事”,而是他“做人”与“做事”的态度,原文“一辈子那样认真”重复出现,就是对他这种一以贯之、自始至终的“认真”态度的强调,给读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②改写后的文字看似简洁,其实句子的重心就转移到“做人”与“做事”上去了,对该强调的内容反而轻描淡写,一笔带过,不能给人深刻的印象。
    20.    只记得他是蔡思果    没有受过正规教育    
    【分析】
    18.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能力。
    C项中的引号与“濯堂”的引号都是表示引用。
    A项,表示特殊含义,这里的“招牌”当然不是挂在商店门前标明名号与经营内容等的牌子;
    B项,表示讽刺;
    D项,表示强调。
    故选C。
     
    21.示例:“惊闻”修改为“欣闻”;“你校”修改为“贵校”;“痛击对手”修改为“战胜对手”;“务必”修改为“希望”;“添砖加瓦”修改为“再谱新篇”(“添砖加瓦”是谦词)。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得体的重点是分清文学类语体色彩、实用类语体色彩和口语类语体色彩,前两种属于书面语,并且还要正确应用日常交际中的谦辞、敬辞。表达得体要注意恰当地选用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得体类题考查包括用词得体、分寸得当、身份相符、场合相配、角色转换、语体转换等。本次材料为县科教体局向某校获奖学生拟发送的贺信的片段。其中,“惊闻你校在全市第四首届汉字书写大赛中痛击对手”中“惊闻” “你校”和“痛击对手”用语不得体。“惊闻”是吃惊地听说。这是县局向得奖的学生所发的贺信,不应用“惊闻”,应用“欣闻”,很欣喜的听说。“你校”不够尊重,可以改为“贵校”。“贵校”是你们学校的意思,贵是敬辞。“痛击对手”,同学比赛不是敌我斗争,不能用“痛击”,应改为只表达胜利的词“战胜”。“同时务必以这次比赛作为新的起点”中“务必”用语不得体,“务必”指一定,必须的意思。语境是表达祝贺之意,因此可改为带有勉励和期望的词“希望”。“为我县素质教育发展添砖加瓦”中“添砖加瓦”用语不得体,原来指建房屋时给不断地添砖块加瓦片。后比喻做一些工作,尽一点力量。该词是谦词,不能用于说别人,因此可以改为带有勉励意义的“再谱新篇”。
    22.示例:拍客是一群互联网时代利用数码设备拍摄图像或视频,上传到网络,进行分享、传播的人。

    相关试卷

    江苏省如皋市2023-2024学年高三第一学期学情调研考试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如皋市2023-2024学年高三第一学期学情调研考试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共12页。

    江苏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江苏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江苏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共8页。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