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故乡》教案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15965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5课《故乡》教案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15965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5 故乡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5 故乡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学习通过人物描写的方法,分析人物性格特征。
2.理解对比的写法及作用。
3.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分析理解部分重点语句的涵义。
4.探讨理解文章主题。
5.激发起学生热爱祖国,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强烈愿望。
【教学重难点】
1.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其变化原因。
2.文章主题的理解
【教学过程】
环节一:设置情景,导入新课
故乡是一首悠扬的歌,总是萦绕在我们的脑海中。故乡的人,故乡的景,对故乡的留恋更是根植于我们灵魂的深处。今天让我们一起跟随鲁迅,回到他阔别二十余年的故乡,看看他又有怎样的心情呢?
环节二:谈谈小说 本单元是小说单元,复习小说的有关常识。
1.什么是小说?小说的分类有哪些?
2.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
3.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有哪些?
4.小说的环境指描写包括什么环境?有什么作用?
提示学生学习小说就抓住小说的三要素来学习,重点是人物形象的刻画。
环节三:走进作者
1.学生交流鲁迅的情况及作品,之后大屏幕出示。
鲁迅,原名周树人,鲁迅是笔名,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篇小说《阿Q正传》,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杂文集《坟》、《二心集》等。
2.背景资料:辛亥革命后的中国农村状况与农民处境。
辛亥革命后,封建王朝的专制政权是被推翻了,但代之而起的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的命脉,而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由于这双重的压迫,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小说写于1921年1月,后编入小说集《呐喊》,它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大多取材于真正的现实生活。1919年12月初,鲁迅从北京回故乡绍兴接母亲,亲眼看到故乡的破旧不堪和农民生活的贫困,百感交集,思绪万千,一年后就以这次经历为素材,创作了小说《故乡》。
环节四:识记字词
1.检查预习情况
阴晦huì 胯下kuà 祭祀sì 五行缺土xíng 鹁鸪bó gū 獾猪 huān 惘然wǎng 潺潺chán 恣睢zì 颧骨quán 髀bì 愕然è 嗤笑chī 瑟索 sè 寒噤 jìn 黛 dài 瓦楞lèng 猹chá 秕谷 bǐ 毡帽zhān
2.解释词义 阴晦:阴沉昏暗。 聚族而居:同族各家聚在一起居住。 无端:无缘无故。愕然:吃惊的样子。 嗤笑:讥笑。 惘然:心里好象失去了什么的样子。 展转:这里形容生活不安定,到处 奔波。同“辗转”。 恣睢:放纵、放任。 隔膜:彼此思想感情不相通。 瑟索:身体因寒冷而蜷缩或兼发抖。即“瑟缩”。
环节五: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结构
我们读小说,最吸引我们的往往是情节,它跌宕起伏,时刻吸引着我们。请大家默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乡》讲了个什么故事?
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明确:“我”回故乡处理搬家事务时的种种见闻与感受。
1.小说以时间为序,以“我”回故乡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可将全文按分为三个部分。概括每部分的内容。
小组讨论明确
回乡时间:严寒的冬天
开端 回故乡1-5 回乡原因:卖屋、搬家
所见景象及心情:萧索、悲凉
母子见面
到家那天 回忆少年闰土
见到杨二嫂
发展和高潮 在故乡6-77 过了三四天 见到了闰土
又过了九天 动身启程
船上谈话
结局 离故乡78-88 “我”的感受
环节六:品味语言,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在课文结尾,文中的“我”这样写到:故乡的山水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使我非常的气闷……又使我非常的悲哀。亲不亲,故乡人;美不美,家乡水。作者千里迢迢回到阔别二十余年的故乡,体会到的不是激动、喜悦,而是悲哀,请大家看课文,找一找故乡使我悲哀的理由。
明确:故乡的景、故乡的人的变化。
1.作者回到故乡看到怎样的景色?他记忆中的故乡是怎样的?将这些语句标出来,读一读,并体会其作用。
明确:现在的故乡(第2段):“天气阴晦、苍黄的天”:勾勒出画面的大背景,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横着”是不整齐、不规则的放着的意思,有一种被遗弃的动感。“萧索的荒村”:写出了村落的荒凉、凋敝。“没有活气”指这样的荒村没有活泼的生活气息,只是一片死寂。写出故乡衰败荒凉的农村景象,衬托“我”悲凉的心情。
记忆中的故乡(第12段),这是一个带有神异色彩的美丽的故乡,它是五彩缤纷的世界,是一个寂静而富有动感的世界,是一个辽阔而又鲜活的世界,“我”记忆中的故乡并不仅仅是一个现实的世界,同时更是一个想象中的世界,是“我”与闰土的接触和情感交流中想象出来的一副美丽的图画,更是“我”少年纯真自然活泼心灵的折射。
2.现实中的故乡与回忆中的故乡相比,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明确:说明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主义统治给农村造成的悲惨现实,以及农民生活的日趋贫困。同时,暗示着小说人物的悲剧命运。这样的世界我们是不是应该打破呢?在课文结尾再次出现海边奇异的图画,作者有什么样的用意?
学生交流明确: 这是作者理想中的故乡(第88段):小说结尾再现记忆中故乡的美丽图画,是“我”的美好希望的象征,对记忆中的故乡的眷恋和怀念正反映了“我”对现实的强烈不满,表达了“我”对新生活的渴求,对未来的一种朦胧的憧憬。
小结:作者没有给我们做出美好未来的许诺,也没有给我们指明前进的道路,他让我们去追求,去创造美好的未来。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故乡教案及反思,文件包含第2课时合金ppt、合金的应用mp4、探究合金的熔点_mp4、比较合金和纯金属的硬度mp4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故乡获奖教案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教学开展,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故乡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作者导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