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超声与次声》课时同步训练(二)2021-2022年物理沪科新版八年级全一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15505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3.3 超声与次声》课时同步训练(二)2021-2022年物理沪科新版八年级全一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15505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3.3 超声与次声》课时同步训练(二)2021-2022年物理沪科新版八年级全一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15505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三节 超声与次声随堂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三节 超声与次声随堂练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所示,说明了,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3.3 超声与次声》课时同步训练(二)2021-2022年物理沪科新版八年级全一册一.选择题(共10小题)1.超声波探测仪发出超声波时,人耳不能察觉,原因是超声波的( )A.速度太快 B.响度太小 C.音色太差 D.频率太高2.在地震救援中,常采用音频生命探测仪(如图所示),它的多个探头接触废墟,收集废墟下幸存者微弱的呼救声、呼吸声、心跳声等,然后将音频信号放大,救援人员就可以发现幸存者。关于该仪器的工作原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探测仪收集声音信号时利用了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的原理 B.幸存者发出的声音与外界噪声的音色不同 C.幸存者能听见探测仪发出的超声波 D.白天噪声较大,这种探测仪更适合在安静的夜晚使用3.声音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的“倒车雷达”是通过次声波测距,从而获得车后障碍物信息的 B.通过居民区的高速公路或铁路需加装隔音屏障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超声波可以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这是利用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D.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4.如图所示,说明了( )A.鱼能听到火山爆发产生的超声波而人不能 B.鱼能听到火山爆发产生的次声波而人不能 C.鱼能听到火山爆发产生响度很小的声音而人不能 D.鱼可以通过水的传播听到火山爆发的声音而人不能5.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耳听不到次声波,是因为响度太小 B.物体振动得越快,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快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D.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学生可以免受噪声干扰6.“B超”机是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的,但是人们都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 )A.声音太大 B.声音频率大于人能听到的最大频率 C.声音太小 D.声音频率小于人能听到的最小频率7.地震、海啸前,会激发次声波,虽然次声波超出了人类的听觉范围、但会引起某些动物的听觉反应。由表格数据可知,因对次声波保持听觉从而对地震、海啸具有一定预警能力的动物是( )一些动物的听觉范围(Hz)蝙蝠1000~120000海豚150~150000猫咪60~65000大象1~20000A.蝙蝠 B.海豚 C.猫咪 D.大象8.现代社会里,养狗成为一种“时尚”,但遛狗伤人事故也时有发生。超声驱狗器(如图所示)应运而生。实验结果显示:对着狗按开关,狗好像听到巨大的噪声而躲开,而旁边的人什么也没听见。这是因为驱狗器( )A.发出的声音不是振动产生的 B.发出声音的响度小 C.发出声波的频率不在人耳能够感受的频率范围内 D.发出的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9.随着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的出现,指纹识别手机越来越普及。下列对超声波的理解错误的是( )A.有较强的穿透能力,能够穿透屏幕 B.频率超过20000Hz,人类听不到 C.速度比普通声波快,解锁时间短 D.能够传递信息,分析比对指纹10.下面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宇航员在太空中远远听见某星体巨大的爆炸声 B.人们听不到次声波,是因为次声波的振动幅度太小 C.向开水瓶里倒水的声音随着水量的增加而音调升高 D.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二.填空题(共4小题)11.B超是利用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获得信息,这种声音人的耳朵无法直接听到,因为它的频率高于 Hz,这种声音 (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12.地震时产生的 (填“超声波”或“次声波”)会使人产生恶心、晕眩、旋转感等症状,严重的会造成内脏破裂,危及生命,由于它的频率低于 Hz,且破坏性大,人耳无法直接听到,所以要尽量远离地震源。13.连日来,16省对口支援湖北医疗队,纷纷奔赴抗疫战争的最前线,体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守望相助精神。医护人员在救治伤员时,使用的“B超”是利用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获得信息。14.如图所示为倒车雷达,倒车雷达是利用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来工作的;若以正在倒车的汽车为参照物,障碍物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三.综合能力题(共3小题)15.已知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Hz到20000Hz.低于20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超声波具有许多奇特的特性:净化效应一超声波能在水中产生气泡气泡破裂时释放出高能量,产生强冲击力的微波水柱,它不断冲击物体的表面使物件表面及缝隙中的污垢迅速剥落,从而达到净化物件表面的目的;传播特性﹣﹣它的波长短,在均匀介质中能够定向直线传播,根据这一特性可以进行超声波探伤、测厚、测距、医学诊断等。(1)人耳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超声波。(2)超声波能够清洗物件是因为声波具有 。(3)定位和测量海域的深度时都要用到超声测位仪,若某海域的深度是4.5km,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是1500m/s,则超声测位仪竖直向海底发出超声波后,需经过 s才能接收到信号。1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超声波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是将超声波信号转换成其他能量信号(通常是电信号)的传感器。超声波是振动频率高于20kHz的机械波。它具有频率高、波长短、绕射现象小,特别是方向性好、能够成为射线而定向传播等特点。超声波对液体、固体的穿透本领很大,尤其是在阳光不透明的固体中。超声波碰到杂质或分界面会产生显著反射形成反射回波,碰到活动物体能产生多普勒效应(反射回波的频率发生变化),即碰到远离的物体时,反射回波的频率变低,碰到靠近的物体时,反射回波的频率变高。活动物体移动越快,多普勒效应越明显。超声波传感器通过检测反射回波的频率即可测出活动物体的速度。超声波传感器广泛应用在工业、国防、生物医学等方面。(1)超声波是 的机械波。(2)超声波的特点有 、 (写出两点即可)。(3)根据我们学过的知识可知超声波在水中传播的速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4)小明说可以利用超声波的优点,结合超声波传感器来测量地球和月亮的距离。该方法是否可行? ;原因是 。(5)请你说出超声波传感器还可以应用于哪方面: (写出一点即可)。17.阅读短文,完成问题:雪花落水也有声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是有科学道理的,但是却缺少发现它们的眼睛。一般的常识告诉我们,雪花落水静悄悄,毫无声响。不过,雪花落水真的发生声波。在3月份一期的《自然》杂志上,几个科学家联名发表文章,宣布了他们的上述结论。首先要说明的是,雪花落水发出的声波频率在50000Hz到2×105Hz之间,高于人们能听见的声波频率。但是,海里的鲸鱼就能听到雪花落水所产生的声响,并且这些声响令鲸鱼异常烦躁。然而,请不要想当然,这些声音不是雪花与水面撞击发出的,而是……冷战时期,当时美国海军要监视苏联潜水艇的活动,他们发现,在下雨的时候,水下声呐工作效果不好,常有噪声干扰,甚至干脆无法监听。著名的约翰•霍甫金斯大学机械工程系的普罗斯佩勒提教授是个奇才。普罗斯佩勒提断定,这些声音不是雨滴撞击水面发出,而是含在雨滴中的气泡振动发出的。克拉姆有一个设备:一个每秒可拍摄1000张照片的高速水下摄影机。利用这台摄影机,他们确实在下雨时发现水中产生气泡,这些气泡还在不断地收缩、膨胀、振动。普罗斯佩勒提的理论基础和数学能力也很高,他通过计算得出,下雨时哪些噪声的频率和衰减情况确实与气泡的振动状况协调一致,从而证实他们的理论完全正确。他还发现,大气泡振动产生低频声波,小气泡振动产生高频声波。普罗斯佩勒提通过理论分析指出,气泡是要将自己的体积与水的密度相适应,才不断收缩和膨胀的。事情还没有结束,人们告诉他们,渔民常抱怨,在下雪时他们的声呐也常常侦听不到鱼群。一开始,他们也不信,因为雪花中含有90%以上的水,空气不多。但是,他们不是简单否认,而是要用实验来验证。在一个风雪的夜晚,他们在一个汽车旅馆的游泳池找到了证据,雪花落水时也产生气泡,同样,这些气泡也振动,从而发出声波。其实,无论是人们打水漂时所听到的细微声响,还是瀑布的隆隆震响,都不是(或主要不是)来自石块及岩石与水的碰撞,而是由于气泡。你看,大自然是何等奇妙,而从事科研的人们在发现真理的时候又是多么幸福。(1)雪花落水发出的声波属于 (选填“超声波”、“次声波”)。(2)声呐装置是利用仿生学原理制成的,它模仿的是下列哪种生物 。A.蝙蝠B.猫C.狗D.大象(3)雪花落水发出的声音对人来讲不是噪声,站在鲸鱼的角度看 (是/不是)噪声。(4)科学家们发现,不论是雪花落水,还是雨滴落水,都会引起气泡的 ,这个声音都能被鲸鱼听到,说明 能传播声音。(5)在探究雨滴落水产生声音的过程中,科学家们进行了下列的过程,请你把它们按正确的顺序排列起来 (填序号即可)。A.归纳分析 B.进行实验 C.提出假设 D.得出结论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0小题)1.解:A、探测仪通过探头将声音传到人耳,利用了固体可以传声的原理。故A正确;B、音色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决定;音调取决于物体振动的频率;人发出声音的音色与噪声不同,但有可能音调相同,故B正确;C、超声波是指频率高于人的听觉上限的声波,人耳不能听到,故C错误;D、白天受噪声的干扰不如夜晚听得清楚,所以这种探测仪更适合在安静的夜晚使用,故D正确。故选:C。2.解:超声探伤仪是利用超声波的频率高和穿透力强制成的,超声波的频率在20000Hz以上,超出了人的听觉范围,因此人耳不能察觉,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3.解:A、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故A错误;B、通过居民区的高速铁路需加装隔音屏障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音,故B错误;C、超声波可以击碎人体内的结石,可以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故C错误;D、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响度大,故D正确。故选:D。4.解:ABC、火山爆发产生的是次声波,次声波指的是频率在20赫兹以下的声波,这种声波不在人耳的听觉范围之内,所以人耳听不到火山爆发时产生的次声波,若听到了声音,那么听到的也不是次声波,而鱼能听到次声波,故B正确,AC错误;D、鱼可以通过水的传播听到火山爆发的声音,人也能通过水的传播听到火山爆发的声音,故D错误。故选:B。5.解:A、人耳听不到次声波,是因为音调太低,在人耳的听觉范围之外,故A错误;B、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等因素有关,与振动频率无关,故B错误;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因为不同人的音色一般不同,故C正确;D、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只能监测噪声的强弱,不能减弱噪声,故D错误。故选:C。6.解:B超”机是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的,但是人们都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超声波的频率在20000Hz以上,大于人能听到的最大频率。故ACD错误;B错误。故选:B。7.解:因为地震产生的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而表格中的大象听觉频率是1Hz~20000Hz,正是在此范围之内,所以大象会有较为明显的反应,故D正确。故选:D。8.解:A、超声驱狗器发出的超声波也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B、狗好像听到巨大的噪声而躲开说明响度较大,故B错误。C、人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超声波的频率是高于20000Hz,超声波不在人的听觉范围内,所以人不能听到,故C正确。D、超声驱狗器发出的超声波可以在空气中传播,故D错误。故选:C。9.A、超声波的穿透能力很强,故A正确;B、人类的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故B正确;C、各种声音在相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故C错误;D、声音能够传递信息,故D正确;故错误选项为C,故选:C。10.解:A、真空不能传声,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够听见某星体巨大的爆炸声,故A错误;B、物体在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只有频率范围在20~20000Hz之间的,人才能听到,并不是所有振动产生的声音都能被人听到,故B错误;C、向水瓶中倒水时,瓶中的空气柱振动,水越多空气柱越短,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故C正确;D、人的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物体振动产生声音,但人不一定听见,故D错误。故选:C。二.填空题(共4小题)11.解:超声波具有较强的穿透性,并且能够传递信息,所以医学中B超是利用超声波可准确获得人体内部疾病的信息;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高于20000Hz的是超声波,超声波的频率不在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内,所以不能听到;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答案为:超声波;20000;不能。12.解:人耳能听到的声波的频率范围通常在20~20000Hz之间,频率低于20Hz的声是次声波;地震可以产生能量很大的次声波,这种声对人体危害极大,而且它的频率低于20Hz,由于人无法直接听到,所以一旦受到伤害,后果就很严重。故答案为:次声波;20。13.解:超声波具有较强的穿透性,并且能够传递信息,所以医学中B超是利用超声波可准确获得人体内部疾病的信息。故答案为:超声波。14.解:(1)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来测量车尾到障碍物的距离;(2)以正在倒车的汽车为参照物,障碍物与汽车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因此障碍物是运动的。故答案为:超声波;运动。三.综合能力题(共3小题)15.解:(1)超声波的频率范围是大于20000Hz,不在人耳的听觉范围之内,所以人耳不能听到超声波;(2)超声波能够清洗物件是因为声波具有能量;(3)超声波来回通过的距离s=4.5km×2=9km=9000m,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是1500m/s,由v=得,超声波传播的时间为:t===6s。故答案为:(1)不能;(2)能量;(3)6。16.解:(1)超声波是振动频率高于20kHz的机械波;(2)超声波具有频率高、波长短、绕射现象小,特别是方向性好、能够成为射线而定向传播等特点;(3)超声波在水中传播的速度大于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4)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所以不能用超声波传感器来测量地球和月亮的距离;(5)超声波可以用来清洗精密仪器。故答案为:(1)高于20 kHz;(2)绕射现象小;方向性好;(3)大于;(4)不可行;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5)清洗精密仪器。17.解:(1)由于雪花落水发出的声波频率在50000Hz到2×105Hz之间,高于人们能听见的声波频率,故其所发出的声波是超声波;(2)声呐装置是利用仿生学原理制成的,它模仿蝙蝠的回声定位的原理制成的,故选A;(3)“海里的鲸鱼就能听到雪花落水所产生的声响,并且这些声响令鲸鱼异常烦躁”,故这些声音对于鲸鱼来说是噪音;(4)不论是雪花落水,还是雨滴落水,都会引起气泡的振动而产生声音,这个声音能被鲸鱼听到,说明液体能传播声音;(5)据原文的描述,在探究雨滴落水产生声音的过程中,科学家先提出假设,然后进行试验,后分析归纳,最后得出结论,故正确的次序是CBAD。故答案为:(1)超声波;(2)A;(3)是;(4)振动;海水;(5)CBAD。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课时作业,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张吉怀高铁,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声音的三个特征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三节 超声与次声课时练习,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据我省地震局测定,下列事例中,与次声波有关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一节 动与静当堂达标检测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自行车是节能环保的交通工具,《龟兔赛跑》新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