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0-2021学年 高中语文 二轮复习 专题1论述类文本 观点态度题测试含解析

    2020-2021学年 高中语文 二轮复习 专题1论述类文本 观点态度题测试含解析第1页
    2020-2021学年 高中语文 二轮复习 专题1论述类文本 观点态度题测试含解析第2页
    2020-2021学年 高中语文 二轮复习 专题1论述类文本 观点态度题测试含解析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0-2021学年 高中语文 二轮复习 专题1论述类文本 观点态度题测试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 高中语文 二轮复习 专题1论述类文本 观点态度题测试含解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2019·太原高三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殷商末年,周武王继位后四年,得知商纣王的商军主力远征东夷,朝歌空虚,即率兵伐商。当时,周武王率本部及八个方国部落军队,进至牧野。纣王惊闻周军来袭,调动少量的防卫兵士和大量奴隶,开赴牧野迎战。以数量而论,商军的兵力超过了周军,但由于匆忙结阵,士气低落,加上奴隶们阵前倒戈,最后招致惨败。对此,《尚书•武成》篇记载:“受(纣王)率其旅若林,会于牧野。罔有敌于我师,前徒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漂杵。”
    生活于战国中后期的孟子,披览至此,大不以为然,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这里的“书”特指《尚书》,亦即《书经》。《武成》是其中的一篇。孟子认为,《尚书》中的记载未可尽信,并举出了具体实例。这一论断得到了后世学者的认同。宋代理学家张载、朱熹等,还就此做了进一步的引申与发挥,强调读书要“有疑”,且在“无疑处有疑”,要“濯去旧见以求新意”。道理就在于,怀疑方能开启觉悟之门。
    《公羊传》中有所谓“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的说法,其实,成文的历史,又有哪一种不是间接的传闻呢?那类“生无旁证,死无对证”的事,所在多有。何况“俗皆爱奇,莫顾实理”。东汉王充《论衡•艺增》篇,对此做进一步的阐述,专门揭橥了古代一些典籍增溢其事以致失实的现象。他说,《尚书》中赞美帝尧的德政,说是“协和万国”,实际上,当时,“天之所覆,地之所载,尽于三千之中矣”,说是“万国”,“褒增过实”了。他还举出《尚书•武成》篇:“武王伐纣,血流漂杵”“助战者多,故至流血如此”。“案:武王伐纣于牧之野,河北地高,壤靡不干燥。兵顿血流,辄燥入土,安得杵浮?”再者,“周殷士卒,皆赍干粮,无杵臼之事,安得杵而浮之”?
    这种种陈述与批驳,都至为确凿。古时是这样,那么近世呢?王充接着又列举了汉代言过其实的事例:郎中贲光上书光武帝,言汉文帝“时居明光宫,天下断狱三人”,以颂美文帝。光武帝当即予以驳斥:文帝并不居住明光宫,断狱也不是三个人,正式澄清了事实。为此,王充慨叹道:“汉为今世,增溢功美,犹过其实,况上古帝王久远,贤人从后褒述,失实离本,独已多矣。”
    当然,这里还有一层复杂的关系。如果把包括《诗经》在内的经书都看作史书的话,那么,对其所记失实予以切责,当然没的可说;但《诗经》本身又是文学作品,如果句句都去这样要求,就有些失之过苛,甚至是“刻舟求剑”了。比如,《诗》云:“鹤鸣九皋,声闻于天。”王充加以批驳,说其声高远,可以,“言其闻于天,增之也”,“人无在天上者,何以知其闻于天上也”?这就未免吹求过苛了。看来,学术研究应该合理区别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不可一概而论。
    (选自王充闾《国粹人文传承书》,有删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孟子认为周武王是仁君,商纣王是暴君,因而牧野之战不会惨烈到“血流漂杵”的程度。
    B.一些宋代理学家不仅认同了孟子关于《尚书》的怀疑,而且还发展了孟子的“不疑”论。
    C.王充认为从牧野之战的作战地点和行军习惯来分析,当时既无杵,更无“漂杵”的可能。
    D.对《尚书•武成》的质疑,孟子着眼于仁人无敌于天下,而王充更注重亲往实地调查考证。
    解析:选D D项,“而王充更注重亲往实地调查考证”无中生有,据“案:武王伐纣于牧之野,河北地高,壤靡不干燥。兵顿血流,辄燥入土,安得杵浮?”王充只是进行合理分析,并未体现出他“亲往实地调查考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以“牧野之战”为立论基础,从古时到近世,列举了史书失实的现象并分析了原因。
    B.本文两次引用了王充对《尚书》的陈述与批驳,这些都能佐证“尽信书不如无书”的观点。
    C.文章运用了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强调了学术研究中怀疑精神的可贵。
    D.王充列举汉光武帝驳斥贲光上书之事是为了证明近世之事尚且易流于不实,况远古之事。
    解析:选C C项,“对比论证”错,文中先是利用武王伐纣事件引出《尚书•武成》的记载;再写孟子的批判,张载、朱熹提出了读书要有“疑”;接着写“成文的历史,又有哪一种不是间接的传闻呢”,进一步写王充的批判;最后得出结论。文中没有对比论证。
    3.(观点推断题)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史书中出现记载失实现象的原因,即记载者为迎合“俗皆爱奇”的风气而穿凿傍说。
    B.要传承国粹人文,就要抱有怀疑的态度。有了怀疑的精神,就能去伪存真,产生新学说。
    C.在学术研究中,文学作品更强调艺术的真实,因而无需关注史实的真实性和合理性。
    D.本文认为王充对《诗经》的质疑过苛,这也从另一面证明了“尽信书不如无书”的观点。
    解析:选D A项,“原因”解说不全面,“为迎合‘俗皆爱奇’的风气而穿凿傍说”只是原因之一。B项,“就要抱有怀疑的态度”“有了……就能”说法过于绝对,据最后一段“看来,学术研究应该合理区别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不可一概而论”,可见应对不同的“书”区别对待。C项,“因而无需关注史实的真实性和合理性”错误,艺术的真实和历史的真实固然不同,但文学作品也当来源于生活,也应关注史实的真实性和合理性。
    二、(2019·重庆高三第二次调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9分)
    作品的结构形式和内容形式,一般说来,均与社会有关。但社会对作品结构形式的影响关系,至今仍不太明了。我们不很清楚为什么唐代没有像宋代那样的词,社会究竟能不能对作品的结构形式产生决定性的影响,社会态度能否成为作品构成的要素。由于作品的结构形式基本上只跟作者或作者族群的思考方式有关,除非实际的社会组织与生活有特殊明确的证据,否则,以上这些问题恐怕都是难以回答的。
    但就作品的内容形式来说,文学和社会的关系就明晰得多了。作品中的事件,往往取材于社会及生活,它所表现的思想,亦需与社会相呼应。因此,有些研究者便很兴奋地主张文学的本质即在于表现社会甚至于可以作为反映时代的社会史文献。以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为例,他自认为是在撰写一部 19 世纪的法国风俗史,但他也深知,凡是艺术家都应该研究社会现象形成的原因、寻找人物与事件的意义、思考自然的法则,并观察社会与永恒法则间的关系,而不可以只是摹写或记录现实。这种讲法,刚好说明了文学作品固然可以选择社会事件为题材,但社会事件并不能决定作品的价值与主题。倘能发掘人生的意义、探寻永恒的法则,则脱离社会与生活,直以冥想幻思为之,亦无不可。
    为什么这样说呢?以作品模仿现实世界,是作家古老的梦。但是,文字本身只是个符号,符号诚然可以代表事物,但它总不等于事物。换句话说,文字这个象征系统与社会实践结构系统之间,只是一种象征的指涉关系,它永远不能等于社会现实。其次,象征系统是由作者主观地安排组织而创造出来的。它表面上仿佛复现了一个客观世界,但实际上这一组有组织的象征经验却来自作者特殊的臆造。所以,莫泊桑才会说:“有才能的现实主义者,倒应该叫做臆想制造者才是。作家除了用他所掌握和能运用的全部艺术技巧,来忠实再现这个臆想之外,就没有其他的使命了。”这种臆造,正显示了作者面对社会事件时,必有他独到的意义追求。在文学作品中,一切事件与人物,均为表达此意义而存在,是否取材于社会及生活,根本无关宏旨。
    但话虽如此,我们却不能说作品所表现的思想和意义追求与社会无关。因为作品的思想,通常总是跟社会相呼应的。所谓呼应,是指以下三个方面:与社会流行价值观的关系、与社会组织的关系和对社会的批评。文学作品有时会响应、鼓动、顺从社会流行的价值观,但有时也会对时代风气提出反面的意见,或对抗或超越,一如它也必然会对社会现状有所认同或批判。一部文学作品,在此必有其选择,只不过这种抉择,我们不宜遽视为作品优劣的衡量依据,因为反抗或批判有时虽是一桩好事,有时也会变成毒杀苏格拉底与耶稣的愚蠢暴行。顺从时代思潮,未必是开明;逆抗流俗,也未必即是前进,一切都须审慎考量。至于文学作品中独立的思想建构与价值呈现,有时候当然会与社会组织有关,像《黑奴吁天录》这类作品,显然就不是没有黑奴制度的地区所能产生的。然而,作品的思想是否即受社会“基础”或“背景”的制约呢?那倒也不见得。反而是愈跟社会组织关系密切的作品,愈限制了它意义的可能和流传的时空。一般作品的思想,虽往往呼应了社会的组织关系,但其思想本身也自能发光,《红楼梦》就是个绝佳的例子。
    (摘编自龚鹏程《文学散步》)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作品的结构形式受作者或作者族群的思考方式影响,但与社会的关系并不明确。
    B.就作品内容而言,作品的取材以及所表现的思想总是与社会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C.模仿现实是作家的梦想,但文字的象征性与作者的主观性决定了此梦想无法实现。
    D.文学作品鼓动、顺从时代思潮是有积极意义的,但对时代风气进行批判更有价值。
    解析:选A B项,“总是”“紧密”与原文“往往取材于社会生活”不符。C项,模仿现实的梦想当然可以实现,原文只是说作品价值不在于是否取材于社会生活,而在于意义追求。D项,“但对时代风气进行批判更有价值”理解错误,原文没有对二者的意义和价值进行比较。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以作品与社会的关系为话题,着重从作品内容形式中的取材和思想意义两个角度进行论述。
    B.文章援引巴尔扎克的例子,旨在证明文学本质在于表现社会甚至可以作为社会史文献的主张。
    C.文章第二、三段提出了文学的取材可以脱离社会与生活的观点,并且从两个方面分析了原因。
    D.文章认为作品的思想和意义追求与社会总是相呼应的,并且详细地阐释了这种呼应的具体内涵。
    解析:选B B项分析错误,援引巴尔扎克的例子证明的是“文学作品固然可以选择社会事件为题材,但社会事件并不能决定作品的价值与主题”。
    6.(观点推断题)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宋代的社会组织和生活对词这种诗歌形式在宋代的发展和繁荣有影响,但这种影响未必是决定性的。
    B.在文学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上,莫泊桑比巴尔扎克激进,后者遵守取材于现实的原则,而前者不受此限制。
    C.虽然作品的取材与社会及生活无必然关系,但只有作品的思想和意义与社会呼应,作品才是优秀的。
    D.作品跟社会组织关系愈密切,其意义的可能愈受限制,可见《红楼梦》与社会组织的关系并不密切。
    解析:选D D项,从文中“那倒也不见得”等信息,可见作品思想与社会组织的密切度之间并无必然联系,所以不能由《红楼梦》思想“自能发光”推出其与社会组织关系不密切。
    第三练 关注表述,分析推断——观点态度题
    一、(2019·重庆高三调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①文化自信问题,在当下的中国再次凸显为重要的实践问题和学术课题,这是历史、时代、现实多重因素促成的。这一问题的求解方式、求解向度等与我们的文化走向、社会发展,与我们的文化梦想、复兴伟业深深融涵一体。
    ②涤除仍客观存在的文化上的不自信,是一个现实课题。中华民族有着早醒的文化自觉、骄傲的文化自视,曾长期饮誉潮头。然而,近代以来接踵而至的外力侵犯,使得中华民族的自信心不断遭遇重创。“忍见铜驼卧荆棘,神州遍地劫灰飞。”民族命运的困厄消顿,使得自信心的丧落、缺乏,逐渐成为面积不小的、笼盖于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的阴霾。在顽强抗争、拼搏、逐梦中站起来、强起来的中华民族,改变着现实命运,也改变着精神面貌和文化心理。但漫长历史积淀而成的文化心理,其调适提升绝非旦夕之功。
    ③要引导我们的文化自信由自发恢复走向自觉成长,要涵养应对当今时代激烈展开的文化竞争的精神底气。随着我们国际影响力的迅速提升,当下国人的民族自信心也不断恢复、增强。这是与民族振兴进程必然伴行的文化自信的自发恢复。强调文化自信的涵养,就是要引导这种自发恢复走向自觉成长。一方面, 要引导人们克服一时的虚骄、自负的膨胀等非理性的成分;但另一方面,更要引导人们认识当代中国向前向上的大局,认识增进文化自信之于文明重振、民族复兴的意义,促进国人民族自信、发展自信、文化自信的普遍性增进。虽然我们的文化实力在不断增强,但文化的魅力还亟待增强。提振我们的文化自信,在新的时代场景中展现有着悠久文明底蕴的中华民族的文化新创造新风采,赢得优势,展现魅力,时不我待。
    ④我们所要涵养的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构成,推进这样的文化建设,需要的是与之相应的文化自信。这是我们所要涵养的文化自信的本质所在。
    ⑤我们所要涵养的文化自信是立足当下、继往开来的文化自信。辉煌璀璨的历史文化,是我们文化自信的重要底气。但是,这种底气只有在旧邦新命的历史接续中、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当下实践中,才会更加充盈浩荡。对本民族优秀传统的高扬,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清“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对于在当代文化境遇持守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不过,现实中不同文化猛烈激荡,如果我们应对现代的西方只能求助于古老的传统,那即是对当代国人文化责任的逃避。当代中华民族,不能做望“洋”、望“古”兴叹者,而要有承于古、强于今的雄心和作为。
    ⑥我们所要涵养的文化自信是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不等于文化上的自我迷恋、自我封闭,它既要体现在对自我文化的确信,也内含着开放包容的气度。既要坚守中国文化的主体性,作出具有中华民族主体性原创性的文化开拓,又要注重对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的吸纳镜鉴。
    ⑦立足当下继往开来、 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当今时代中华民族向新而行的文化自信,也是我们的自觉追求。当代中国所需要的文化自信,既体现在对自我文化的确信,也内含着美人之美的雅量、开放包容的气度、择善而用的从容。
    ⑧涵养向新而行的文化自信,重要前提是普遍性地增进、提升对于我们自己文化的认知、理解,进而走向认同与确信,增强传承好、发展好自己民族文化的自觉,增强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创新发展的责任意识与使命感。概言之,文化自信立基于文化自知之上,包括对优秀传统文化之“知”,对近代以来革命文化革命传统之“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知”。系统推动中国文化的社会化普及,激发普遍的文化建设的当下意识、责任意识,需要我们基于时代特点、受众特点顶层规划与落地设计。同时,还需要聚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这个核心,抓住全民族文化能力建设这个关键,用好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这个最大的教育资源。
    (摘自沈壮海《涵养向新而行的文化自信》,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中华民族重新站起来、强起来,不断改变着现实命运,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民族文化心理也得到快速调适提升,很快就能彻底改观。
    B.虽然民族振兴进程会伴随着文化自信而自发恢复,但是我们仍需自觉努力,深刻认识提振文化自信的意义,不断增强民族文化的魅力。
    C.面对西方现代文化的激烈竞争,仅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给予我们的文化自信底气是不够的,还非常有必要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
    D.要涵养向新而行的文化自信应在对传统优秀文化、近代以来革命文化及传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知的基础上推动普及和聚焦核心。
    解析:选A A项,“民族文化心理也得到快速调适提升,很快就能彻底改观”错误,原文是“但漫长历史积淀而成的文化心理,其调适提升绝非旦夕之功”。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第②段结合我国近现代历史阐明了现实中文化不自信客观存在的原因,论证了涵养文化自信的必要性。
    B.文章在第③~⑦段中,从多个方面条分缕析地阐释了我们中国当下所要涵养的文化自信的丰富内涵。
    C.第⑧段是文章的结论部分,重在解决问题,主要阐述了涵养向新而行的文化自信所应选择的路径和方法。
    D.文章围绕“涵养向新而行的文化自信”的论题,逻辑严密地依次阐述了为什么、是什么和怎么办的理性思考。
    解析:选B B项,“在第③~⑦段中”错误,第③段论证的是涵养文化自信的必要性、迫切性,而不是“涵养的文化自信的丰富内涵”。
    3.(观点推断题)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中华民族文化的脆弱性,并没有因早醒的文化自觉和骄傲的文化自视而根本改变,当其面对外力入侵时因缺乏必要的自信而不堪一击。
    B.在国际影响力日渐提升的当下中国,只要克服文化自信中的一时虚骄、自负膨胀等非理性成分,就能普遍增进国人的文化自信。
    C.增强文化自信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国家竞争力,反之亦然。可见,文化自信力与国家竞争力二者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
    D.涵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需要立足当下继往开来,这足以说明文化开拓创新发展的重要性要远远超过文化传承。
    解析:选C 此题考查对文中观点态度的推断能力。A项,“并没有因早醒的文化自觉和骄傲的文化自视而根本改变”错误,根据原文“曾长期饮誉潮头”和“在顽强抗争、拼搏、逐梦中站起来、强起来的中华民族,改变着现实命运,也改变着精神面貌和文化心理”可知,中华民族文化的脆弱性发生了改变。B项,“只要……就”的分析,过于武断、片面。D项,无中生有,“文化开拓创新发展的重要性要远远超过文化传承”于原文无据。
    二、(2019·安徽淮南市高三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9分)
    一体多元的文化格局是中国文化长期延续发展的保障。在中国历史上,对于龙文化的崇拜始终是主流的文化,无论是伏羲女娲时期还是夏商周时期,甚至是明清时期,这种信仰始终没有改变过。到了晚清时期,黄龙旗还成为国旗在国际上交流,代表中国形象在世界上传播。历史上无论是哪一个民族主导国家政权,总是将龙作为帝王的化身,作为国家最高权力的化身,同时也是整个民族最为吉祥的符号,这是共识。在传统国家体制下,民众也有自己的信仰空间,各民族也有自己的信仰,多元化保障了文化的多样性。一体与多元形成一种稳定的结构,也形成和谐的文化生态,这样就避免了尖锐的文化冲突。中国历史上曾经有着民族间的征战,但是并不存在尖锐的内部的文化冲突,文化是多元共生的,又是统一的。
    中国文化的包容开放与创新支持文化长期延续。中国的龙文化不是保守的,而是不断调适的、包容的,形成了博大丰富的内涵。曾经有帝王想独占龙文化的资源,但是这份全民族的宝藏必须由民族成员共享。所以我们看到,民间也在享用龙文化这一符号,比如龙舟竞渡。两宋以来,民间社会龙舟竞渡蔚为大观,极大地促进了文化认同,形成了官民一体的共同习俗。外来的佛教龙文化进入中国,很快就加入了中国龙文化体系,而随着海洋文化的拓展,龙王的文化发展起来了,于是有了四海龙王。现在我们分不清哪些是原始的龙文化,哪些是后期加入的龙文化,也分不清哪些是外来的龙文化,哪些是本土的龙文化。龙文化的发展容纳中外古今文化精华为一体,所以与时俱进,日新其业,生生不息。中国文化连续不断是一种发展的创新性的延续,绝不是固步自封。
    龙文化符号成为智慧的化身,也保障了中国文化的连续不断。《周易》之《乾》卦,以龙为喻,深刻表现了中庸平和的生活态度。强调潜龙在渊、见龙在田、飞龙在天不同状态下的不同的生活态度。终日乾乾之谨慎始终是正面的态度,而亢龙有悔则是对于冒进的警告。这样一种以龙为喻的生活智慧,保障了文明的稳健发展、持续发展,防范轻率的态度造成文明的中断。在今天看来,这种态度依然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的基本姿态。
    所以,作为“龙的传人”,中华文明起源于八千年前,经过了三千年的演进,在五千年前形成了成熟的文明与多元一体的形态,形成了具有认同感的符号,开始“龙的传人”的整体进程。经过五千年的包容创新性发展,具有不可战胜的韧性与活力,在当今世界呈现出无限的活力。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就是建立在这样坚实的文化基础之上。
    (节选自田兆元《“龙的传人”文化符号形成的历史依据》,有删改)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只在夏商周到明清这段时间,中国历史的主流文化才保持对龙文化的崇拜。
    B.无论哪一个民族主导国家政权,总是将龙作为帝王与国家最高权力的化身。
    C.正因为中国龙文化具有博大丰富的内涵,所以它具有不断调适包容的特点。
    D.龙文化容纳中国古今文化精华为一体,故其发展表现为创新性的文化延续。
    解析:选B A项,“只……才”不当,缩小了时间范围。原文是“在中国历史上,对于龙文化的崇拜始终是主流的文化,无论是伏羲女娲时期还是夏商周时期,甚至是明清时期,这种信仰始终没有改变过。到了晚清时期,黄龙旗还成为国旗在国际上交流,代表中国形象在世界上传播”。C项,因果倒置,原文有“中国文化的包容开放与创新支持文化长期延续。中国的龙文化不是保守的,而是不断调适的、包容的,形成了博大丰富的内涵”。D项,张冠李戴,原文是“龙文化的发展容纳中外古今文化精华为一体,所以与时俱进,日新其业,生生不息”。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论述了一体性龙文化崇拜与多元化民族信仰,分析了一体多元文化的意义。
    B.文章以龙舟竞渡、佛教龙文化与龙王文化为例,证明中国古代龙文化起源不清。
    C.文章以《乾》卦中龙的比喻为例,证明龙文化智慧保障了中国文化的连续不断。
    D.文章论证结构是分总式,在分析中国文化各种特点基础上得出文化自信的结论。
    解析:选B B项,论据与论点不对应。文章以龙舟竞渡、佛教龙文化与龙王文化为例,证明的是“中国文化的包容开放与创新支持文化长期延续”。
    6.(观点推断题)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中国历史上并不存在尖锐的内部文化冲突,文化多元共生且统一是重要的原因。
    B.虽然曾有帝王想独占龙文化资源,但是中国民间仍然可以分享龙文化这一符号。
    C.因为龙文化智慧保障了文明的稳健持续的发展,所以中华民族今天依然屹立于世界。
    D.中华文明成熟并且多元一体,这是它在当今世界上呈现出无限活力的唯一保证。
    解析:选D 此题考查把握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D项,“唯一”一词错误,原文是“在五千年前形成了成熟的文明与多元一体的形态,……具有不可战胜的韧性与活力,在当今世界呈现出无限的活力”。

    相关试卷

    适用于老高考旧教材2024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1论述类文本阅读突破练3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与推断(附解析):

    这是一份适用于老高考旧教材2024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1论述类文本阅读突破练3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与推断(附解析),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考点训练:分析概括观点、态度: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考点训练:分析概括观点、态度,共30页。

    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考点突破:作者观点态度: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考点突破:作者观点态度,共3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