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河北省邢台市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人教版
展开2020-2021学年河北省邢台市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4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1小题,19分)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所谓“兴”的作用,在中国诗歌传统上可分两个方面来看。
从作者方面而言就是“见物起兴”。《诗经》上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雎鸠鸟“关关”的叫声,引发君子求得配偶的情意,就是“兴”的作用。但宇宙间不只草木鸟兽等种种物象能引发我们的感动,人世间种种事象也能引起我们的感动。《诗经》“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是写对时代动荡不安的感慨,这也是引起人感动的一种重要的因素。
“兴”的作用,不但作者有之,读者亦有之。只要你在读李白、杜甫的诗歌时也能产生与他们同样的感动,那么你也就有了与李白、杜甫同样的诗心。不过,诗在使人感动方面有很多不同的层次。第一层次是一对一的感动,就是闻一知一,不产生更多的联想。可孔子说“诗可以兴”的感动则不仅是一对一的感动,更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感动。诗的作用不仅是使作者有一颗不死的心,而且也使读者有一颗不死的心;不仅有一对一的感动,而且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兴”的感发。晏殊的词“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蝶恋花》)写的是相思爱情,王国维说这是成大事业大学问的第一种境界!王国维的这种感发正是中国诗歌中让人心不死的“兴”的作用。
(摘编自叶嘉莹《什么是好诗》)
材料二
是我们这个民族缺乏文化素养和文化基因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中国诗词大会》圈粉无数,恰恰说明了在每个人的内心中都愿意亲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诗和远方”。
然而不可回避的话题是:既然每个人身上都有中华优秀文化的基因,但这样的基因为何常常被压抑,而不是被唤醒呢?毋庸置疑,这是一个快餐时代,浮躁的气息似乎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即便明白开卷有益的道理,许多人依然缺乏耐心与沉静,不愿去品味诗词歌赋带来的美好意境。
更重要的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上,我们走了弯路。一方面,传统文化的教育曾经被挤到了边缘,近些年才再获重视。课堂中的诗词教育,往往抛却诗词的绝妙词句和美好意境,专注于反复咀嚼诗词的中心思想,专注于由此衍生的各种试题。这样的传授方式,往往让学生瞬间对诗词失去兴趣。另一方面,在许多家长的内心中,过度专注于对孩子“一技之长”的培养,让诗词歌赋等浸润心灵的知识不知不觉间受到冷落。
然而,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除了奋斗的力量,还需要“诗和远方”。希望《中国诗词大会》引起的这股风潮,能够一路走下去,让古老的诗词歌赋再度焕发青春,也让“腹有诗书气自华”成为更多人的追求。
(摘编自《生活中不能没有“诗和远方”》)材料三
中华诗词千百年来一直家弦户诵,广为流传。如“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再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又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等等。大家无不耳熟能详,烂熟于胸,这些经典诗词早与百姓生活融为一体,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历程的最好见证。时至今日,中华诗词已经迎来了有史以来最好的黄金时期,传统诗词的复兴和繁荣也到了最紧要的节点上,诗词的大众化显得至关重要。
诗词如何走向大众化,我以为首在作品自身。作品之语言、内容、风格、意境、韵味等均须符合当下百姓之阅读习惯和审美情趣。而其中诗词语言应被视为重中之重。众所周知,凡在坊间里巷口耳相传之不朽佳作,其语言必清新晓畅,浅显易懂,言浅意深,雅俗共赏。一如清人刘熙载所云:“放翁诗明白如话,然浅中有深,平中有奇,故足令人咀味”(《艺概•诗概》)。如放翁《冬夜读书示子聿》(其三):“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提倡的通俗是典雅之通俗,我们提倡的明白是精美之明白。
其次,传统诗词曾历经百年之冷落,如何改变诗词环境,重建诗词生态,社会引导责无旁贷。当务之急是有关方面应把传统诗词创作纳入主流文学范畴,让新诗与传统诗词双峰并举。新闻媒体应该加大宣传力度,中央电视台连续四届的《中国诗词大会》让传统诗词再次映入人们眼帘,起到了一定的宣传和普及作用,但不能让观众深层次触及诗词的内心,领略诗词的精华。为此,建议开设诗词专栏,主办各种专题,把诗词作为央视的常设栏目来办。天长日久,传统诗词就能深入人心,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当中的一种阅读习惯。
我们希望,不久的将来诗词创作会进入国家教学大纲,进入大中小学的语文校本教材,使万千学子接受诗词业态的熏染。诗词创作也只有成为国家语文教育的一部分,才会迎来诗词真正的繁荣和诗词的大众化。故诗词要走向大众,依然任重道远,需要我们为之付出更多努力和奉献。
(摘编自《诗词复兴与诗词大众化》)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
A.读明月就是明月,读清风就是清风,读落日就是落日,闻一知一,而不产生更多的联想,这便是“一对一的感动”。
B.叶嘉莹认为,就作者方面而言,“兴”的作用既可以包括见物象而起兴,又涵盖了因种种事象而引起的感动。
C.如果诗词创作能进入国家教学大纲,万千学子就可以接受诗词浸润,传统诗词真正的繁荣和诗词的大众化便会到来。
D.当前我们课堂中的诗词教育值得反思,基于实用、应试的古诗词教学难以吸引学生的兴趣,浸润他们的心灵。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
A.中国诗歌中“兴”的感发,在王国维“为学”第一境界中体现得很充分,比如他对写相思爱情的《蝶恋花》的解读。
B.当诗词作品自身符合当下百姓的阅读习惯和审美情趣,语言表达能够做到明白如话,诗词也就走向大众化了。
C.传统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历程的最好见证,在实际教学中,地位理应在新诗词之上。
D.后两则材料虽出处不同,但都对央视的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发表了评论,一致认为该节目办得非常成功。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造成诗词困境的原因的是________
A.社会风气比较浮躁,许多人缺乏耐心与沉静,以至于诗歌生存环境恶劣。
B.当今时代节奏明快,人心过于追求物欲、速成,诗词已不符合时代潮流。
C.诗词教授方式不当,忽略品读优美语言及意境,专注于诗词思想和试题。
D.家长教育认知错误,过于关注培养孩子的特长,冷落能浸润心灵的诗词等。
(4)材料三主要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试分析其好处。
(5)以上三则材料介绍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灯 塔
刘建超 父亲名字叫海,名字叫海的父亲当兵前从来没有见过海。给父亲起名叫海的爷爷也没有见过海。
父亲曾问过爷爷,海是什么?爷爷指着村子里几亩地大的池塘,说,江河湖海都是水,这池塘就是海。去,下海耍吧。父亲光着屁股在池塘里扑腾,那时他以为,天下有水的地方就是村里的这一方池塘。
父亲参军,跟着部队南下。
首长问,你们谁能爬山?父亲把手举得高高的,我从小就上山放羊砍柴,每天翻山越岭如走平地,没啥说的!
首长又问,你们谁会游泳?父亲把手举得高高的,我会。村里的海,我能一口气扑腾几个来回。没啥说的!
父亲的两个没啥说的让父亲变成了一名海军。他以为海军就是上舰艇,开着军舰像开着坦克车一样。
父亲被派去学习航标灯和柴油发电机的维护和保养。他学得很快,成绩也好。学习结束,他被分配到远离大陆的小岛上,岛上只有他一个人,日夜守着航标灯。
排长对父亲说,这个小岛你就是岛长了,所有活着的东西都归你管。岛上活着的东西就是空中的海鸟,海滩上的海龟、螃蟹。
排长说,守护好航标灯就是守护好祖国的领土。能看到航标灯的地方都归你守护,小海,你要自豪呢。
父亲很自豪。父亲每天的日子就是在小岛上巡逻,给航标灯添加柴油。父亲从没有一点儿失落。
日子单调枯燥,父亲却喜爱上了这座小岛。父亲说,守岛的日子里,他真的学会了在大海里游泳,学会了钓鱼,学会了和海鸟说话。
寂寞的时候,父亲就给母亲写信,每周来岛上送给养的船就成了他们传书的鸿雁。父亲的书信封封都是海岛的说明书,岛的静、岛的动、岛的趣、岛的乐,没有半句岛的苦、岛的累。他告诉母亲,坐在礁石上可以看到水中的游鱼,扎个猛子可以捞出红薯大小的海参,晚上睡觉,都会有螃蟹来敲你的柴门。
母亲被父亲的描绘给迷住了,带着红薯干、炒花生到了海岛。母亲上岛的日子遇到了风浪,母亲被颠簸得把胆汁都吐出来了,船还是靠不了岛,只是依稀地看到个人影在挥手。母亲没有上岛,她死心塌地要嫁给父亲。母亲说,那么艰苦的日子父亲都乐观地面对着,跟着这样的男人,靠得住。
排长带着送给养的几名战士,为父母亲举办了简单而又热烈的婚礼。母亲留下和父亲相伴在孤岛上守候航标灯,两个人的世界把寂寞过成了快乐。闲暇,父亲教母亲游泳,在滩头捉螃蟹抓海参。他们把钓的鱼晾干,让给养船带回连队的炊事班。
父母最快乐的事就是给未来的孩子起名字。两个人对孩子叫什么名字争执不下,父亲说,周一、三、五,叫我起的名,周二、四、六叫你起的名,星期天咱俩一起带出来玩。
于是经常听到父亲喊着,海星、海带和我一起出操,正步走!母亲会说,岛儿、灯儿开始做饭喽。
母亲怀着我的时候,遇到一场特大风暴。浓雾翻滚,暴雨雷鸣,海天像倒翻过来一样,几十米高的巨浪一排排咆哮着疯了般拍到岛上,航标灯都被震得直摇晃。父母从来没有经历过这么大的阵势,有些不知所措,偏偏柴油机发生了故障。
母亲说,这么大的风浪,不会有啥船只过往,等风浪小了再上塔修理吧。父亲背上工具包说,上级交给我的任务就是维护好航标灯,首长说过,岛上的灯塔,一分钟也不能灭。
父亲登塔,风浪扑得他站立不住。母亲担心,找来绳子系在父亲的腰间,另一端缠在自己身上,两人就这样守护在机器旁,在咆哮的海浪中坚持到天明。
父亲看着累瘫在身边的母亲,抚着她的秀发说,今天该哪个孩子陪咱出操了?母亲抱着父亲哭了,父亲说母亲上岛就哭过那一次。
部队裁军,灯塔移交给地方政府管理,父亲也脱下了军装,可他依然留在岛上。父亲在孤岛上守护灯塔四十年,直到退休。
父亲病重期间,我正带着舰队在波斯湾护航。
母亲说,父亲念念不忘他那座小岛。老海啊,你放心,等我俩都走了以后,让孩子给咱办个海葬,把咱俩的骨灰撒进大海,撒在当年的海岛上,我陪着你一起守护大海。父亲欣慰地笑了,伸出枯瘦的手,抚摸着母亲干瘦的脸,自己的眼角却淌下了泪水。
我是舰长,每次出海执行任务,路过那座小岛,我都会行注目礼。父亲给我起的名字叫洋。我告诉父亲,我给儿子起的名字叫深蓝。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
A.面对首长询问谁“能爬山”“会游泳”,父亲连用两个具有方言特色的“没啥说的”来回答首长问话,这突出了父亲的自信与勇气。
B.排长说“所有活着的东西都归你管”,而“活着的东西”就是海鸟、海龟、螃蟹,语言幽默风趣,暗示了父亲在岛上的孤单、寂寞。
C.“母亲上岛的日子遇到了风浪,母亲被颠簸得把胆汁都吐出来了,船还是靠不了岛”,写母亲的上岛经历,侧面烘托了父亲的性格特点。
D.“路过那座小岛,我都会行注目礼”,“我”行注目礼的原因是“我”留恋那座小岛,那里有父母爱情,有“我”温馨的童年。
(2)文中画线的句子说“母亲抱着父亲哭了”,试分析母亲“哭”的原因。
(3)请探究小说题目“灯塔”的含义。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苏辙,字⋅子由,年十九,与兄轼同登进⋅士⋅科,又同策制举。仁宗春秋高,辙虑或倦于勤,因极言得失。而于禁廷之事,尤为切至。策入,辙自谓必见黜。考官司马光第以三等。逾年,丁父忧。服除,神宗立已二年,辙上书言事,召对延和殿。
王安石以执政与陈升之领三司条例,命辙为之属。安石出《青苗书》使辙熟议,辙尽言其弊:以钱贷民,使出息二分,本以救民,非为利也。然出纳之际,吏缘为奸,虽有法不能禁,钱入民手,虽良民不免妄用;及其纳钱,虽富民不免逾限。如此,则恐鞭箠必用,州县之事不胜烦矣。安石曰:“君言诚有理,当徐思之。”自此逾月不言青苗。
会河北转运判官王广廉奏乞度僧牒数千为本钱,于陕西漕司私行青苗法,春散秋敛,与王安石意合,于是青苗法遂行。安石因遣八使之四方,访求遗利。中外知其必迎合生事,皆莫敢言。辙以书抵安石,力陈其不可。安石怒,将加以罪。陈升之止之,以为河南推官。
宣仁后临朝,用司马光、吕公著,欲革弊事。光以安石私设《诗⋅》、《书新义》考试天下士,欲改科举,别为新格。辙言:“进士来年秋试日月无几而议不时决诗赋虽小技比次声律用功不浅至于治经诵读讲解尤不轻易。要之,来年皆未可施行。乞来年科场,一切如旧,惟经义兼取注疏及诸家论议,或出己见,不专用王氏学。仍罢律义,令举人知有定论,一意为学,以待选试,然后徐议元⋅祐⋅五年以后科举格式,未为晚也。”光皆不能从。
辙性沉静简洁,为文汪洋澹泊,似其为人,不愿人知之,而秀杰之气终不可掩,其高处殆与兄轼相迫。所著《诗传》、《春秋传》、《古史》、《老子解》、《栾城文集》并行于世。
(节选自《宋史•苏辙传》)
(1)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
A.进士来年/秋试日月无几/而议不时决/诗赋虽小技比次声律/用功不浅/至于治经/诵读讲解/尤不轻易/
B.进士来年/秋试日月无几/而议不时决/诗赋虽小技/比次声律/用功不浅/至于治经/诵读讲解/尤不轻易/
C.进士来年秋试/日月无几/而议不时决/诗赋虽小技/比次声律/用功不浅/至于治经/诵读讲解/尤不轻易/
D.进士来年秋试/日月无几/而议不时决/诗赋虽小技比次声律/用功不浅/至于治经/诵读讲解/尤不轻易/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
A.字,又称“表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定字。
B.进士,是科举会试及第者,宋代进士分为三等: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
C.诗,指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与《书》《礼》《易》《春秋》合称“五经”。
D.元祐,是宋哲宗赵煦的年号。一个皇帝可以有一个年号,也可以有几个年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
A.苏辙富有才华,胆识过人。十九岁时与兄长同登进士科;在参加制举的策论考试时,大胆议论宫禁朝廷之事,却受到司马光赏识。
B.苏辙为国为民,敢于直言。苏辙敢于直言《青苗法》的弊端;王安石派官员到各地寻求尚未收取的财利,苏辙当面劝说此事不可行。
C.苏辙体谅士子,思虑周全。苏辙认为考试时间将近,建议来年的考试除稍作变动外,一切还照旧,但是司马光没有听从。
D.苏辙性情沉稳,为人淡泊。苏辙性情沉静简洁,他写出的文章气势宏大而淡泊,和他的为人处事很相似,不愿被人知道。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逾年,丁父忧。服除,神宗立已二年,辙上书言事,召对延和殿。
译文:________
②安石曰:“君言诚有理,当徐思之。”自此逾月不言青苗。
译文:________
(5)苏辙认为《青苗书》有哪些不好的地方?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其二)
贯休
水香塘黑蒲①森森,鸳鸯鸂鶒②如家禽。
前村后垄桑柘③深,东邻西舍无相侵。
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
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注]①蒲: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池沼中,高近两米。根茎长在泥里,可食。叶长而尖,可编席、制扇。②鸂鶒(xī chì):一种像鸳鸯的水鸟。③柘(zhè):一种树。树皮有长刺,皮可以染黄色,叶卵形,可以喂蚕,木材质坚而致密,是贵重的木料。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
A.首联写池塘里森森蒲草,传来阵阵清香,水鸟悠闲嬉戏,如家禽一样,一点儿也不怕人,为“东邻西舍无相侵”作了铺垫与烘托。
B.颔联写村庄前后到处是蓬勃生长的翠色葱茏的桑树和柘树,显示物产的富足,村民生活的安宁和睦,也寄托了诗人自己的理想。
C.颈联描写了蚕娘在渌溪边漂洗蚕茧、牧童吹笛和衣而浴的场景,这两句诗既写出了蚕娘丰收的喜悦,又表现出牧童性格的顽皮。
D.这首诗的后四句描写了四个不同的人物,这在同类唐诗中是不多见的,诗人主要运用动作描写和对比手法来勾勒人物形象。
(2)概括尾联中“山翁”的形象特点并分析尾联中蕴含的诗人的情感。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7分)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短歌行》中化用《诗经•郑风•子衿》中的诗句,指出作者渴望得到贤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一句,写的是周瑜的儒将装束。“________”一句,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战功。
(3)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刘裕的儿子刘义隆轻率举兵北伐,结果吃了败仗,张皇南逃,狼狈不堪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读书的同时兼顾劳动,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中国自古就有“负薪挂角”的故事,近代以来教育界也有“学工学农”的倡导。即便在不少“70后”“80后”的记忆里,劳动片段还_____,做些家务、干点农活,把书本带到田间地头都再正常不过。但随着生活条件愈发优渥,劳动逐渐远离学生的生活,也成为教学体系的短板。虽说“德智体美劳”的育人标准十分明确,但“劳”的份额_____。特别是今天,“下了课就上网”是许多学生的“标配”,“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孩子很多。根据统计显示,中国小学生每天平均劳动时间只有12分钟。劳动课确实到了必须补的时候。
( )。眼下,很多“00后”“10后”与自然世界隔阂严重,对许多事物的认知基本来源于课本、网络。然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把《锄禾》背得_____,认识可能不如到田间地头干个把钟头农活来得深刻。当汗水流过脸颊,也就明白为何“一粥一饭来之不易”。这个意义上,将适量劳动融入到教学之中,一方面可以让孩子们亲近自然、强健体魄,去一去“公主病”“巨婴症”;一方面则利于涵养“_____可耻,勤勉耕作光荣”这一最为朴素的价值观。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________
A.俯拾即是 不值一提 炉火纯青 不辨菽麦
B.俯拾即是 微乎其微 滚瓜烂熟 不稼不穑
C.层出不穷 微乎其微 滚瓜烂熟 不稼不穑
D.层出不穷 不值一提 炉火纯青 不辨菽麦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__
A.根据统计显示,中国小学生平均每天劳动时间只有12分钟左右。劳动课确实到了必须补的时候。
B.根据统计显示,中国小学生平均每天劳动时间只有12分钟。劳动课确实到了必须补的时候。
C.统计显示,中国小学生每天平均劳动时间只有12分钟。劳动课确实到了必须补的时候。
D.统计显示,中国小学生平均每天劳动时间只有12分钟。劳动课确实到了必须补的时候。
(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__
A.劳动,是一种简单的形式,更是青少年的一种必备经历。
B.劳动,不是一种简单的形式,而是青少年的一种必备经历。
C.劳动,既是一种简单的形式,也是青少年的一种必备经历。
D.劳动,是青少年的一种必备经历,不应是一种简单的形式。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很多高中生在学习中国古代诗歌时,常把“意境”和“意象”混为一谈,(1)________。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是意象,意象的基本规定性是情景交融,所以任何艺术作品(2)________,都要追求情景交融。但并不是情景交融的艺术作品就有意境,意境除有意象基本的规定性外,还有自己特殊的规定性,那就是“境”要突破时间上和空间上有限的“象”,体现为宇宙的本体和生命的“道”。因此,二者相较:(3)________,意境的外延要小于意象。
请对下面这段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80个字。
在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中,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始终发扬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锻造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
四、写作(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劳动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成就幸福圆满的人生的有效途径。劳动教育通过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为成就青少年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坚实基础。
上面的一段话,引发你想起了什么切身经历的故事,故事中有怎样的成长体验?请把你的经历和体验写成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要求,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叙述突出重点,感情自然真挚,不得编造,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0-2021学年河北省邢台市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4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1小题,19分)
1.
【答案】
C
A
B
①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②以诗句为例,说明中华诗词生命旺盛,广为流传。③丰富文章内容,增强其文学意味,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①材料一侧重介绍中国诗歌中“兴”的作用。②材料二侧重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被压抑的原因。③材料三侧重从三个角度具体分析诗词如何才能走向大众化。
【考点】
社会科学类
科普阅读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人体免疫系统对抗病毒的流程,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对,确认正确选项。
(2)本题考查根据材料信息进行理解推断的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相关内容,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对,确认正确选项。
(3)本题考查根据材料信息进行理解推断的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三则材料,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对,确认正确选项。
(4)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查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5)本类题一般的答题模式为:第一步,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语,确定筛选对象;第二步,在把握全文内容要点的基础上,在文中找到题干信息对应的语句或段落并加以概括。
【解答】
C.“如果……便会……”太过绝对。原文表述为“只有成为国家语文教育的一部分,才会迎来诗词真正的繁荣和诗词的大众化”。
B.原文表述为“诗词要走向大众,依然任重道远,需要我们为之付出更多努力和奉献”,诗词语言表达只是其中一方面因素而已;C.文中表述为“当务之急是有关方面应把传统诗词创作纳入主流文学范畴,让新诗与传统诗词双峰并举”;D.“一致认为”错,作者在材料三中肯定了“中国诗词大会”所带来的积极的社会影响,但也指出其不足。
B.“诗词已不符合时代潮流”错,结合“诗词创作也只有成为国家语文教育的一部分,才会迎来诗词真正的繁荣和诗词的大众化。故诗词要走向大众,依然任重道远,需要我们为之付出更多努力和奉献”可知,诗词依然是时代的潮流。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等诗句的引用,展现出中华诗词的旺盛生命力;“众所周知,凡在坊间里巷口耳相传之不朽佳作,其语言必清新晓畅,浅显易懂,言浅意深,雅俗共赏。一如清人刘熙载所云:‘放翁诗明白如话,然浅中有深,平中有奇,故足令人咀味’(《艺概•诗概》)。如放翁《冬夜读书示子聿》(其三):‘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提倡的通俗是典雅之通俗,我们提倡的明白是精美之明白”举清人刘熙载、放翁之例,意在说明被大众视为佳作的诗词语言必是清新晓畅、浅显易懂、言浅意深、雅俗共赏,也进一步争抢了文本的说服力。
结合“‘兴’的作用,不但作者有之,读者亦有之。只要你在读李白、杜甫的诗歌时也能产生与他们同样的感动,那么你也就有了与李白、杜甫同样的诗心。不过,诗在使人感动方面有很多不同的层次。第一层次是一对一的感动,就是闻一知一,不产生更多的联想”可知,材料一侧重介绍中国诗歌中“兴”的作用。结合“然而不可回避的话题是:既然每个人身上都有中华优秀文化的基因,但这样的基因为何常常被压抑,而不是被唤醒呢?毋庸置疑,这是一个快餐时代,浮躁的气息似乎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即便明白开卷有益的道理,许多人依然缺乏耐心与沉静,不愿去品味诗词歌赋带来的美好意境”可知,材料二侧重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被压抑的原因。结合“中华诗词千百年来一直家弦户诵,广为流传”“诗词如何走向大众化,我以为首在作品自身”“其次,传统诗词曾历经百年之冷落,如何改变诗词环境,重建诗词生态,社会引导责无旁贷”可知,材料三侧重从三个角度具体分析诗词如何才能走向大众化。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5分)
【答案】
D
①母亲哭是因为战胜了风浪,表现了劫后余生的欣喜与后怕。②“母亲”哭是因为对“父亲”为维护好航标灯(或守护好祖国领土)而不顾个人安危的感动与佩服。
①灯塔指孤岛上的航标塔。②灯塔是国家主权的象征。③灯塔象征父亲的爱国精神,这精神指引“我”人生的方向,“我”传承了这种精神。
【考点】
小说阅读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层次的概括,思想情感赏析、写作手法的评价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2)本题考查分析作品内容的能力。解答时要重点把握文章的主要特点,从而准确分析。
(3)本题考查标题作用的鉴赏能力。把握标题的作用:贯穿全文,起线索作用;概括主要事件;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烘托人物的思想性格,突显人物形象;揭示主旨,深化主题;从给读者带来的感受角度来说,还有吸引读者,引发阅读冲动的作用。概括起来有情节、环境、人物、主题和效果五个方面。
【解答】
D.“我”行注目礼的原因,是感动于父亲的精神。
结合“母亲被父亲的描绘给迷住了,带着红薯干、炒花生到了海岛。母亲上岛的日子遇到了风浪,母亲被颠簸得把胆汁都吐出来了,船还是靠不了岛,只是依稀地看到个人影在挥手。母亲没有上岛,她死心塌地要嫁给父亲。母亲说,那么艰苦的日子父亲都乐观地面对着,跟着这样的男人,靠得住”“排长说,守护好航标灯就是守护好祖国的领土。能看到航标灯的地方都归你守护,小海,你要自豪呢”“闲暇,父亲教母亲游泳,在滩头捉螃蟹抓海参。他们把钓的鱼晾干,让给养船带回连队的炊事班”等句子可以具体概括。
标题“灯塔”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既指大海上的灯塔,又暗示了灯塔代表了国家的主权。父亲守护岛上的航标灯,体现了父亲爱岗敬业、不怕艰苦、保卫祖国的精神。这种精神就像灯塔,指引着儿子守护好海洋,守护好国家的领土和主权。可从一语双关、隐含意义的角度组织语言答题。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20分)
【答案】
C
B
B
过了一年,(苏辙)遭父丧。为父亲服完丧后,神宗已即位二年,苏辙上书论政事,在延和殿被神宗召见并对答。,王安石说:“您说的确实很有道理,值得慢慢地思考这些事。”从此过了一个月不再谈论《青苗法》。
官员小吏狼狈为奸;良民可能胡乱使用,富裕的农民还款也可能逾期;刑法严苛,州县将会不堪忍受这些烦恼。
参考译文:
苏辙,字子由,十九岁时,和哥哥苏轼一同考中进士科,又一同参加制举的策论考试。宋仁宗年岁已高,苏辙想他或许会对勤于政事感到疲倦,于是详尽地论说为政的得失。而对宫禁朝廷的事,论述得尤为激切。策论文章送达皇帝后,苏辙自认为一定会被黜免。考官司马光将他置于第三等,(注:制举考试的合格者分为五等,因一、二等为虚设,所以三等为最高。)过了一年,(苏辙)遭父丧。为父亲服完丧后,神宗已即位二年,苏辙上书论政事,在延和殿被神宗召见并对答。
当时王安石以宰相身份与陈升之管三司条例司,叫苏辙入三司条例司作为属员。王安石拿《青苗书》出来让苏辙仔细说说意见,苏辙详尽地说了它的不足之处:把钱贷给农民,让农民拿出两分的利息,本意是拯救百姓,不是为了利息。但这一出一进之间,官员小吏狼狈为奸,即使有法令的限制也不能禁止(这种行为),贷款的钱进入百姓手中,即使是良民也免不了胡乱使用;到了还款的时候,即使是富裕的农民也有可能逾期。像这样,就怕法令苛刻,州县将会不堪忍受这些烦恼。王安石说:“您说的确实很有道理,值得慢慢地思考这些事。”从此过了一个月不再谈论《青苗法》。
恰逢河北转运判官王广廉上奏请求发给几千份度僧牒作为本钱,在陕西转运司私自实行青苗法,春天发放秋天收还,和王安石意见相合,于是青苗法实行。王安石派八位官员到四方各地,寻求尚未收取的财利。朝廷内外知道这些人一定会迎合王安石心意添加事情,都不敢说。苏辙将书信送给王安石,竭力陈说这件事不可行。王安石大怒,想要施加罪名给他。陈升之劝阻,任为河南推官。
宣仁后垂帘听政,起用司马光、吕公著,想革除弊政。司马光因王安石私自设《诗经》、《尚书新义》来考试天下士人,于是想改变科举,另立新的条例。苏辙说:“进士来年秋天考试,没有多少日子了,而议论没有及时决定。诗赋虽然是小技,但要讲究声律,用的功夫不浅。至于治经书,诵读和讲解,尤其不是轻易的事。总之,来年都还不能实行。请求来年的考试,一切还照旧,惟有经书的释义兼取注疏及各家议论,或提出应举者自己的见解,不专用王安石的学说。并罢去对律令释义的考试,使应举的人知道有定论,一心一意做学问,以待选拔考试,然后慢慢地议论元祐五年以后科举的条例,也不算晚。”司马光都不听。
苏辙性情沉静简洁,写文章气势宏大而淡泊,和他的为人相似,不愿被人知道,而俊秀杰出之气终究不可掩饰,他的高超大致和哥哥苏轼相近。所著《诗传》、《春秋传》、《古史》、《老子解》、《栾城文集》都流传于世。
【考点】
文言文比较阅读
【解析】
(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该题可以根据文意、虚词和结构判断。
(2)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答题的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与识记。
(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注意将选项与原文作细致比较。
(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看有无特殊句式,词类的活用,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出来的句子做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5)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筛选和理解。找到相关内容,在仔细理解的基础上,抓住关键信息,仔细概括。
【解答】
根据句意断句。“进士来年”句意不够完整,来年做什么没有表述,不能就此断句,应是“进士来年秋试”,排除AB;“诗赋虽小技”大意是诗赋虽然是小技,“比次”的宾语是“声律”,要连在一起,指讲究声律,所以“小技”后要断句,排除D。故选C。译文:进士来年秋天考试,没有多少日子了,而议论没有及时决定。诗赋虽然是小技,但要讲究声律,用的功夫不浅。至于治经书,诵读和讲解,尤其不是轻易的事。
B.“进士,是科举会试及第者”有误。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
B.“苏辙当面劝说此事不可行”分析有误,原文为“辙以书抵安石,力陈其不可”,苏辙是写信劝说王安石。
①丁父忧,“遭逢父亲丧事”或“为父亲守丧”;服除,“服完丧后”或“为父亲守完丧”;立,继位。译文:过了一年,(苏辙)遭父丧。为父亲服完丧后,神宗已即位二年,苏辙上书论政事,在延和殿被神宗召见并对答。
②诚,确实;徐,慢慢;之,指代前面苏辙的看法;逾,超过、过了。译文:王安石说:“您说的确实很有道理,值得慢慢地思考这些事。”从此过了一个月不再谈论《青苗法》。
原文说到“然出纳之际,吏缘为奸,虽有法不能禁,钱入民手,虽良民不免妄用”,大意是“一出一进之间,官员小吏狼狈为奸,即使有法令的限制也不能禁止(这种行为),贷款的钱进入百姓手中,即使是良民也免不了胡乱使用”,归纳为:官员小吏狼狈为奸;良民可能胡乱使用。原文说到“及其纳钱,虽富民不免逾限”,意思是“到了还款的时候,即使是富裕的农民也有可能逾期”。原文说到“如此,则恐鞭箠必用,州县之事不胜烦矣”,刑法严苛,州县将会不堪忍受这些烦恼。
答案:(1)C(2)B(3)B(4)①过了一年,(苏辙)遭父丧。为父亲服完丧后,神宗已即位二年,苏辙上书论政事,在延和殿被神宗召见并对答。
②王安石说:“您说的确实很有道理,值得慢慢地思考这些事。”从此过了一个月不再谈论《青苗法》。(5)官员小吏狼狈为奸;良民可能胡乱使用,富裕的农民还款也可能逾期;刑法严苛,州县将会不堪忍受这些烦恼。
参考译文:
苏辙,字子由,十九岁时,和哥哥苏轼一同考中进士科,又一同参加制举的策论考试。宋仁宗年岁已高,苏辙想他或许会对勤于政事感到疲倦,于是详尽地论说为政的得失。而对宫禁朝廷的事,论述得尤为激切。策论文章送达皇帝后,苏辙自认为一定会被黜免。考官司马光将他置于第三等,(注:制举考试的合格者分为五等,因一、二等为虚设,所以三等为最高。)过了一年,(苏辙)遭父丧。为父亲服完丧后,神宗已即位二年,苏辙上书论政事,在延和殿被神宗召见并对答。
当时王安石以宰相身份与陈升之管三司条例司,叫苏辙入三司条例司作为属员。王安石拿《青苗书》出来让苏辙仔细说说意见,苏辙详尽地说了它的不足之处:把钱贷给农民,让农民拿出两分的利息,本意是拯救百姓,不是为了利息。但这一出一进之间,官员小吏狼狈为奸,即使有法令的限制也不能禁止(这种行为),贷款的钱进入百姓手中,即使是良民也免不了胡乱使用;到了还款的时候,即使是富裕的农民也有可能逾期。像这样,就怕法令苛刻,州县将会不堪忍受这些烦恼。王安石说:“您说的确实很有道理,值得慢慢地思考这些事。”从此过了一个月不再谈论《青苗法》。
恰逢河北转运判官王广廉上奏请求发给几千份度僧牒作为本钱,在陕西转运司私自实行青苗法,春天发放秋天收还,和王安石意见相合,于是青苗法实行。王安石派八位官员到四方各地,寻求尚未收取的财利。朝廷内外知道这些人一定会迎合王安石心意添加事情,都不敢说。苏辙将书信送给王安石,竭力陈说这件事不可行。王安石大怒,想要施加罪名给他。陈升之劝阻,任为河南推官。
宣仁后垂帘听政,起用司马光、吕公著,想革除弊政。司马光因王安石私自设《诗经》、《尚书新义》来考试天下士人,于是想改变科举,另立新的条例。苏辙说:“进士来年秋天考试,没有多少日子了,而议论没有及时决定。诗赋虽然是小技,但要讲究声律,用的功夫不浅。至于治经书,诵读和讲解,尤其不是轻易的事。总之,来年都还不能实行。请求来年的考试,一切还照旧,惟有经书的释义兼取注疏及各家议论,或提出应举者自己的见解,不专用王安石的学说。并罢去对律令释义的考试,使应举的人知道有定论,一心一意做学问,以待选拔考试,然后慢慢地议论元祐五年以后科举的条例,也不算晚。”司马光都不听。
苏辙性情沉静简洁,写文章气势宏大而淡泊,和他的为人相似,不愿被人知道,而俊秀杰出之气终究不可掩饰,他的高超大致和哥哥苏轼相近。所著《诗传》、《春秋传》、《古史》、《老子解》、《栾城文集》都流传于世。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答案】
D
①山翁形象特点:淳朴善良、热情好客、勤劳能干。在“西坡瓜豆熟”的时节“留我宿又宿”,既写出山翁的勤劳能干,又表现出山翁对诗人的深厚情谊,突出山翁的淳朴善良,热情好客。②寓情于事,抒发了诗人对宁静美好、民风淳朴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与向往之情。
译文:
池塘黑水飘香蒲草长得密森森,鸳鸯鸂鶒在水中嬉戏好像家禽。村前村后田间地头桑柘多茂盛,东邻西舍界限分明彼此不相侵。养蚕女在前面清澈的溪中洗茧,牧童吹着短笛穿衣在水中洗浴。山翁好客热情挽留我一住再住,笑着指点西坡说瓜豆就要成熟。
赏析:
从“山家”一家一户的小环境扩大到周围的大环境。前三句写自然景色。“前村后垄”犹言“到处”。这三句中虽无一字赞美之词,然而田园的秀色,丰产的景象,静穆的生活气息已是触目可见,具体可辨,值得留恋。且不说桑柘的经济价值,单说蒲,蒲嫩时可食,成熟后可织席制草具,大有利于人。再说鸳鸯鸂鶒尚且宁静地生活着,何况乎人。这就又为第四句“东邻西舍无相侵”作了铺垫与烘托。而且植物的蓬勃生长,总离不开人的辛勤培植。诗句不言村民勤劳智慧,而颂扬之意俱在言外。
在上述景色秀丽、物产丰盛、生活宁静、村民勤劳的环境里,“东邻西舍”自然相安无事,过着“无相侵”的睦邻生活。没有强凌弱、众暴寡、尔虞我诈、互相争夺等社会现象。很明显,通过农家宁静生活的描写,诗人作为佛门人士,也不免寄托了诗人自己的理想和情趣,这自不待言。
诗的后四句,一口气写了包括作者在内的四个人物,在同类唐诗中,这还是不多见的。这四句从生活在这一环境中人物内心的恬静,进一步展示出山家的可爱。寥寥几笔,把茧白、水碧、瓜香、豆熟以及笛声悦耳的客观景致,写得逼真如画;蚕娘、牧童、山翁的形象,勾勒得栩栩如生,宛然在目,呼之欲出。令人不难想见,蚕娘喜获丰收,其内心之甜美;牧童和衣而浴,其性格之顽皮:“山翁留我宿又宿”,其情谊之深厚。加上“笑指”等词语的渲染,更把山翁的动作、情态、声音、笑貌及其淳朴善良、殷勤好客的性格进一步显现出来;而诗人“我”,处在这样的环境里,不待言,其流连忘返的心情可想而知。更妙的是,诗在末尾用一“熟”字状“西坡瓜豆”,绘出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象,回应上文满塘黑压压的蒲与到处都是的桑柘,真叫人见了喜煞。全诗至此戛然而止,却留下耐人回味的余地。
【考点】
古诗词比较阅读
【解析】
(1)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考生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把握诗中形象特点与诗人感情。在仔细理解尾联的基础上分析“山翁”形象,进而把握诗人感情。
【解答】
D.没有运用对比手法。这里主要是采用动作描写展现了蚕娘、牧童、山翁的行为,没有将他们进行对比。
尾联“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大意是山翁非常热情好客,热心地挽留我住了一宿又一宿,还笑着指点西坡说种的瓜豆就要成熟了,想留下我一同品尝,言语中展现出山翁的热情好客、淳朴善良而且勤劳能干,种了那么多瓜豆。“宿又宿”生动地展现了山翁的热情以及对诗人真挚的情谊,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这种淳朴自然、宁静闲适的乡村生活的喜爱与向往之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7分)
【答案】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羽扇纶巾,樯橹灰飞烟灭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考点】
名篇名句默写
【解析】
该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对于文质兼美的名句,多数同学能熟读成诵,但在考试中却得不到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生僻字、难写字书写有误。一字之差,导致丢分,实在遗憾。这就要勤于动笔,重点突破。
【解答】
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重点字:衿)
羽扇纶巾 樯橹灰飞烟灭(重点字:橹)
元嘉草草 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重点字:赢)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答案】
B
D
B
【考点】
综合读写
【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和辨析近义成语的能力。要注意区分近义词中不同语素的含义,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看是否使用合适。
(2)本题考查辨析语病的能力。要结合常见病句类型来分析语句。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如果遇到难以辨别错误类型的句子,可以按病句类型一一衡量,也可以通过划分句子结构来辨明错误类型,同时结合语感以及一些常见语病的特征进行判断。
(3)本题考查句子归位,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要注意结合语境进行探究,注意表述的先后对应与叙述对象的一致性。
【解答】
第一空,俯拾即是:只要弯下身子来捡,到处都是。形容地上的某一类东西、要找的某一类例证、文章中的错别字等很多。 层出不穷:意指接连不断地出现,尚未穷尽。此处强调劳动片段多,使用“俯拾即是”恰当。
第二空,不值一提:指不值得提起,形容事情很轻微或者不重要。微乎其微:形容非常小或非常少。此处意为劳的份额所占甚少,应选“微乎其微”。
第三空,滚瓜烂熟:像从瓜蔓上掉下来的瓜那样熟。形容读书或背书流利纯熟。 炉火纯青:比喻学问、技术等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地步。此处意为背得熟,应选“滚瓜烂熟”。
第四空,不稼不穑:稼,播种,穑,收获谷物。泛指不参加农业生产劳动。不辨菽麦:菽,豆子。分不清哪是豆子,哪是麦子,形容愚笨无知。后形容缺乏实际知识。 此处意为“不参加劳动”,应选“不嫁不穑”。
故选B。
A.句式杂糅,应为“根据统计”或“统计显示”;成分赘余,“平均”和“左右”矛盾,删去“作用”;B.句式杂糅,应为“根据统计”或“统计显示”;C.多层定语顺序不当,应为“平均每天”。
故选D。
这里根据语境应是强调劳动是“青少年的一种必备经历”,应是否定劳动是“一种简单的形式”,突出强调是一种必备经历。应用“不是……而是”。A.表递进关系;C.表并列关系;D.不能承上启下,“是青少年的一种必备经历”应放在后面启下。
故选B。
答案:(1)B(2)D(3)B
【答案】
其实二者并不相同,都要创造意象,意境的内涵要大于意象
【考点】
表达得体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此类型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
【解答】
语段介绍了诗歌的意象、意境的相关知识。第一空,根据“其实二者并不相同”,可知此处应是认为意象和意境含义相同,故可填“常把‘意境’和‘意象’,混为一谈”;第二空,根据“意象的基本规定是情景交融”,“任何艺术作品都要创造意象”可知此处应填“都要追求情景交融”;第三空,根据“意境的内涵要大于意象”,可知此处应是说“意境的外延要小于意象”。
【答案】
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革命忠诚精神、国际主义精神,锻造了抗美援朝精神。抗美援朝精神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
【考点】
一句话概括内容
【解析】
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概括材料的主要信息,要把握文段语意,抓住关键词,从中筛选出关键信息,然后用简明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
【解答】
本新闻的主要内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始终发扬……精神,锻造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包括分别是“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革命忠诚精神”“国际主义精神”。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的影响是“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压缩成不超过80个字即可。
四、写作(60分)
【答案】
劳动教育了我 劳动使我懂得了很多。
以前,我不论在家还是学校,只要一听到打扫卫生的风声,撒腿就跑。老师说我不爱劳动,父母说我光吃不干,我说我是懒的劳动。
我不但不爱劳动,而且经常浪费粮食。
每次吃饭,我都会把一些不喜欢吃的菜扔到地上,吃不完时,我就把饭倒了;有时馒头,我是吃一半,扔一半。父母总说我浪费粮食,不尊重劳动人民。我却反驳说我浪费自家粮食,又不管劳动人民的事。
父母拿我没办法,经过和朋友商量,他们终于想出一招杀手锏--我体验劳动--去锄地。说得出做得到,他们让我马上去。
于是我被押到“刑场”受刑。即使我有万般不愿,也无济于事啊。只好乖乖的“受刑”--锄地。干了没多久,就把我累得气喘吁吁。回想起每当当打扫卫生时,我便逃跑,让别人帮我干,别人该有多累啊真想给他们说声:“对不起”!回想起我平时浪费粮食,浪费广大劳动人民的辛苦和汗水时,他们如果知道,该有多伤心啊真想给他们说声:“对不起”!这时,我的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流,终于,我失声痛哭,扑向父母的怀里,发自内心地说:“我错了”!
我要感谢这次“受刑”,正因为这次“受刑”,才让我感受到劳动的艰辛;才让我知道每个人都应该承担自己的那份劳动,逃避劳动是可耻的。不尊重劳动人民,浪费粮食也是可耻的。只有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珍惜粮食的中学生才是一名合格优秀的中学生。
学校放假,一个骄阳似火的夏天,我和家人去地里摘花椒,刚走到地里我就渴了,喝完后的我一看其他人已经摘了不少,豆大的汗珠从他们的脸颊流下,看着他们辛苦的样子,我良心不安,便开始摘花椒,谁知才摘了3小时的我即渴又饿,而其他人却从头到尾,至始至终都没有说话,没有休息,摘了一下午我就休息了好多次,最后我干脆躲在树荫下,父亲终于说话了:“没有耐心,决心,信心的人是永远都不会有所成就的。”这句话让我深思了很久,红着脸便去去摘花椒,天仍是这么热,我依然汗流浃背,可是从始至终我再也没有休息,因为我决心从摘花椒中培养我的耐心,有了耐心它为我做任何事都插上了一双梦幻般的翅膀。
劳动使我懂得,只有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珍惜粮食的中学生才是一名合格优秀的中学生;只有通过劳动,人才会对生命、对生活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考点】
材料作文
【解析】
本题通过材料考查学生的分析、整合、写作能力。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材料的核心要义为劳动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教育和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牢固树立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观念,教育学生勇于砥砺奋斗、善于吃苦耐劳,在劳动中创造财富和价值,体现自身的精神追求和人生价值,激发永远奋斗的精神。写作任务是“上面的一段话,引发你想起了什么切身经历的故事,故事中有怎样的成长体验?请把你的经历和体验写成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写作的时候要紧扣这一具体要求,准确写作。
参考立意:
1.开展劳动教育,塑造美好人生。
2.开展劳动教育,塑造美好人生。
3.开展劳动教育,激发奋斗精神。
【解答】
劳动教育了我 劳动使我懂得了很多。
以前,我不论在家还是学校,只要一听到打扫卫生的风声,撒腿就跑。老师说我不爱劳动,父母说我光吃不干,我说我是懒的劳动。
我不但不爱劳动,而且经常浪费粮食。
每次吃饭,我都会把一些不喜欢吃的菜扔到地上,吃不完时,我就把饭倒了;有时馒头,我是吃一半,扔一半。父母总说我浪费粮食,不尊重劳动人民。我却反驳说我浪费自家粮食,又不管劳动人民的事。
父母拿我没办法,经过和朋友商量,他们终于想出一招杀手锏--我体验劳动--去锄地。说得出做得到,他们让我马上去。
于是我被押到“刑场”受刑。即使我有万般不愿,也无济于事啊。只好乖乖的“受刑”--锄地。干了没多久,就把我累得气喘吁吁。回想起每当当打扫卫生时,我便逃跑,让别人帮我干,别人该有多累啊真想给他们说声:“对不起”!回想起我平时浪费粮食,浪费广大劳动人民的辛苦和汗水时,他们如果知道,该有多伤心啊真想给他们说声:“对不起”!这时,我的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流,终于,我失声痛哭,扑向父母的怀里,发自内心地说:“我错了”!
我要感谢这次“受刑”,正因为这次“受刑”,才让我感受到劳动的艰辛;才让我知道每个人都应该承担自己的那份劳动,逃避劳动是可耻的。不尊重劳动人民,浪费粮食也是可耻的。只有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珍惜粮食的中学生才是一名合格优秀的中学生。
学校放假,一个骄阳似火的夏天,我和家人去地里摘花椒,刚走到地里我就渴了,喝完后的我一看其他人已经摘了不少,豆大的汗珠从他们的脸颊流下,看着他们辛苦的样子,我良心不安,便开始摘花椒,谁知才摘了3小时的我即渴又饿,而其他人却从头到尾,至始至终都没有说话,没有休息,摘了一下午我就休息了好多次,最后我干脆躲在树荫下,父亲终于说话了:“没有耐心,决心,信心的人是永远都不会有所成就的。”这句话让我深思了很久,红着脸便去去摘花椒,天仍是这么热,我依然汗流浃背,可是从始至终我再也没有休息,因为我决心从摘花椒中培养我的耐心,有了耐心它为我做任何事都插上了一双梦幻般的翅膀。
劳动使我懂得,只有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珍惜粮食的中学生才是一名合格优秀的中学生;只有通过劳动,人才会对生命、对生活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2020-2021学年河北省邯郸市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人教版人教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河北省邯郸市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人教版人教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河北省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人教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河北省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人教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人教版无答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人教版无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