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藤野先生》教案(第三课时)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14837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藤野先生》教案(第三课时)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14837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八年级上册6 藤野先生第三课时教案设计
展开教学流程:
一、教师概述,导入课题。
本文是篇回忆性散文,虽然篇幅较长,但脉络十分清晰,很多地方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那么,文中究竟有哪些内容值得让我们来继续回味呢?
二、重点赏析,合作探究。
(一)探究重点内容。
1.浏览第二部分第一层后,思考下列问题:
初到仙台的“我”受到优待。究其缘由是“物以希为贵”。那么句中的“大概”可以用“因为”替代吗?
2.同桌小声讨论后得出结论:
“大概”表示似有此事,但不完全肯定。与句末语气的“罢”合用,更加强了不肯定语气。作者用诙谐的口气猜测他在仙台受“优待”的原因,有点自谦、自喜,还有点隐含的感激之情。作者把初到仙台受到的优待,推断为“物以希为贵”,包含着一个弱国国民的辛酸。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而“因为”则表达不出这层意味。
3.快速浏览第二部分第二至四层后,思考下列问题。教师运用多媒体显示思考题。
⑴怎样理解“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这句话?
⑵“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作者为什么要这样特意写明呢?
⑶“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句中“何尝”是什么意思?
⑷匿名信和看电影事件促成作者弃医从文的转变,对这两件事的叙述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来源:z#zstep%.&c~m^]
4.学生分小组集体讨论后,依次指名小组代表发言,教师评价。
明确:
⑴这是在考试风波一事使作者的民族自尊心和人格受到极大伤害后写下的一句极为愤慨的话。这句话不是直接、正面表述作者的愤慨,而是以歧视中国的日本人的心理来写的:在他们看来,贫弱中国的国民是低能儿,分数六十分以上,是老师漏题,而不是个人能力所能达到的。这种出于偏见而武断作结论,侮辱人格的做法引起作者极大愤慨,这种愤慨不仅是因个人的人格遭到侮辱,更因民族衰弱在列强面前遭到歧视而产生的悲哀。所以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极强的民族自尊心和忧盼祖国强盛的愿望。
⑵文中看电影事件中所叙述的中国人的情形,是依着一个要被枪毙的中国人、一群围着看枪毙的中国人和一个“我”的次序来说的。特意写明:“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说明作者没把自己看做局外人,旁观者。[来源:~zzst@ep^.cm]
⑶“何尝”与“不”连用,以反诘的语气加强肯定,说明他们无一例外的幸灾乐祸.麻木不仁,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人们精神麻木的极其沉痛的情感。“酒醉似的喝采”原指日本学生看到枪毙中国人时兴高采烈的表现。句中的“他们”指麻木的中国人。
⑷匿名信事例中作者有意揭示日本“爱国青年”的荒谬逻辑,表现在遭受屈辱后极为辛酸和愤懑的感情。看电影事件反映作者难以抑制的激愤。这两件事各有侧重,第一件事侧重写弱国国民受人歧视,从而激发作者立志使自己祖国富强的志向,第二件事写中国国民的不觉悟——这是造成民族衰弱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两件事促使作者弃医从文。[来源@*~^:中教网&]
(二)探究思想主题。[中#@国教%育&出^版网]
1.教师提问:
关于课文主旨的理解,分争颇为热烈,对于下面的说法,你更倾向于哪一种?
第一种:表现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第二种:主要是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其次也赞扬了藤野先生。第三种:怀念歌颂藤野先生。第四种:主要是怀念歌颂藤野先生,其次也写了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
2.教师提示:
分歧点主要是:这篇文章是怀念歌颂藤野先生,还是写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或者二者兼有的问题。
(三)探究语言特色
①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分析:这里综合运用了夸张和反语的修辞手法,把“学生制帽”顶得像“富士山”;“除下帽来,油光可鉴”,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形象地勾勒出那些“清国留学生”不务正业,荒废学业,游山玩水的丑态,再用“标志”这一反语作结,使讽刺意味达到巅峰。
②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分析:“时事”原本是政治术语,这里运用的是反语,指那些与学业无关的闲聊事情。前面用“精通”一词来修饰,就更具讽刺效果了,极力讽刺了那些不务正业的“清国留学生”醉生梦死的丑恶行径。
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分析:这是讲的“看电影”事件,尽管是虚拟的东西,可作者并没有排除子自己的“罪过”。“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虽然不是作者的本意,可他就是把自己“强塞”其中,不推卸责任,表现了“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爱国热情。
(四)探究写作特色。[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1.教师提问,学生讨论。[来%#源*:中^&教网]
本文的写作特色是怎样的?[w&ww.zzst%~ep.c#m^]
2.指名回答,教师点拨。[中%国^教*#育~出版网]
⑴围绕中心意思选择和组织材料。
⑵明线和暗线同进的叙述方法。
⑶通过几件事表现人物的思想品格。
⑷语言冷峻、犀利、幽默,具有独特的风格。[来#&@源:~中*教网]
三、课堂训练,巩固加深。
1.结合句意解释加点的词。[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⑴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⑵实在标致极了。
⑶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2.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⑴这篇文章题为“藤野先生”,但有一半以上的篇幅没有直接写藤野,而是写了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写了从东京到仙台途经的日暮里和水户;写了仙台医专的职员对他的优待;还写了日本“爱国青年”的寻衅和看电影事件。这些事情与写藤野先生有什么联系?
⑵作者为什么要离开东京来到仙台?为什么又告别藤野离开仙台?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是如何表现的?
3.阅读《藤野先生》选段“中国是弱国……我的意见却变化了。”,回答⑴~⑸题。
⑴选段主要记述了一件什么事?
⑵选段中“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两处“他们”分别指哪些人?[中国@^*%教育出#版网]
⑶“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的原因是什么?
⑷“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⑸阅读选文,请你试对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原因加以概述与评论。[来@&^%源:#中教网]
1.【答案】
⑴“无非”,“没有特殊的”“只不过”的意思。这里表达了对东京的失望之情。[中&国教育*%出@~版网]
⑵“标志”,原指漂亮。这里用的是反语,意思是“丑陋”,讽刺“清国留学生”的丑态。[www.zzs&@t#%ep.^cm]
⑶“正人君子”原指品德高尚的人。这里用的是反语,讽刺那些装腔作势的反动官僚和文人墨客。
2.【答案】
⑴课文通过写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的不正当行经,说明东京不是求学的好环境,不是久留之地,这正是作者离开东京去到仙台和藤野先生相识的原因。“日暮里”不禁让作者想到“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诗句;“水户”又和“水浒”谐音,这两样都牵扯着作者思国思乡的情感。课文还写到了仙台医专职员对他的优待,这里的“优待”是相对而言的,尽管是“优待”,可每天都要喝“难以下咽的鱼羹汤”;晚上“需用棉被包了头脸”才能睡安稳觉,说明这里的学习条件还是很艰苦的。写日本“爱国青年”的寻衅和看电影事件,这是作者民族自尊心受到刺激,离开藤野先生以致后来对他怀念的直接原因。
⑵作者抱着求学的愿望来到东京,但看到“清国留学生”的表现后,觉得东京乃是非之地,于是离开东京到仙台学医,可是后来“看电影”事件使作者的民族自尊受到强烈刺激,便改变了思想,异医从文,准备用文学来唤起国民的思想,这样又告别藤野离开仙台。文章以作者的行经路线(其中和藤野的相识、相知以及相处)为明线,以爱国情感为暗线(字里行间蕴含着爱国情感)贯穿全文,两条线索并排发展。
3. 【答案】
⑴“看电影”事件使“我”产生了“弃医从文”的想法。(或:改变了“我”的思想。)
⑵前一个指日本所谓的“爱国青年”;后一个指电影里闲看枪毙“犯人”的中国人。
⑶作者的民族自尊心受到强烈刺激和伤害。
⑷本无因果关系,荒谬的表达含有极高的讽刺意味,表达了作者在遭受屈辱之后极为辛酸和愤懑的情感。
⑸原因:“看电影”事件使作者觉醒:学医只能医治国民肉体,而不能医治心灵上的疾病,只有文学,才能唤醒国人的思想。评价:这是作者崇高精神境界的反映,表现了他站在国家与民族利益的制高点,将自己的人生与祖国的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具有极强的爱国精神和民族自尊心。
[来源@~^%:中教网*]
[来^@源:zz#ste&%p.cm]
语文八年级上册藤野先生一等奖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上册藤野先生一等奖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学目标,交流点拨,附: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6 藤野先生优秀第3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6 藤野先生优秀第3课时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检查,赏读语段,课堂总结,课堂检测,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6 藤野先生精品第2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6 藤野先生精品第2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堂检测,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31c23b6141fe3610b7ae5ce90bd68e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