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第八章 第2讲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 第3课时讲义(考纲+知识点+检测)学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第八章 第2讲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 第3课时讲义(考纲+知识点+检测)学案第1页
    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第八章 第2讲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 第3课时讲义(考纲+知识点+检测)学案第2页
    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第八章 第2讲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 第3课时讲义(考纲+知识点+检测)学案第3页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第八章 第2讲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 第3课时讲义(考纲+知识点+检测)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第八章 第2讲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 第3课时讲义(考纲+知识点+检测)学案,共19页。
    第八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2讲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第三课时[考纲要求]1了解水的电离、离子积常数。2.了解溶液pH的定义。了解测定溶液pH的方法,能进行pH的简单计算。3.能根据中和滴定实验试题要求,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考点三 酸碱中和滴定1知识梳理1.实验原理(1)概念: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________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________的方法。(2)计算公式:c(以一元酸与一元碱的滴定为例)2酸碱中和滴定的关键(1)准确测定参加反应的酸、碱溶液的________(2)选取适当指示剂,准确判断________3仪器与试剂(1)主要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铁架台(带滴定管夹)______、大烧杯。(2)试剂标准液、待测液、指示剂、蒸馏水。4中和滴定实验操作(1)滴定前的准备。(2)滴定。(3)终点判断:等到滴入最后一滴反应液,指示剂变色,且在________内不能恢复原来的颜色,视为滴定终点,并记录标准液的体积。(4)数据处理:按上述操作重复23次,求出用去标准盐酸体积的平均值,根据原理计算。5常用酸碱指示剂及变色范围 指示剂变色范围的pH石蕊<5.0红色5.08.0__>8.0蓝色甲基橙<3.1__3.14.4橙色>4.4黄色酚酞<8.2无色8.210.0____>10.0__[思考]下列滴定中,写出指示剂和滴定终点颜色变化已知:2KMnO45K2SO33H2SO4===6K2SO42MnSO43H2OI2Na2S===2NaIS 选项滴定管中的溶液锥形瓶中的溶液指示剂滴定终点颜色变化(1)NaOH溶液CH3COOH溶液________________(2)HCl溶液氨水________________(3)酸性KMnO4溶液K2SO3溶液________(4)碘水亚硫酸溶液________________[判断]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滴定终点就是酸碱恰好中和的点(  )(2)滴定管盛标准液时,其液面一定要调在0刻度(  )(3)用碱式滴定管量取20.00 mL KMnO4溶液(  )(4)滴定管在加入反应液之前一定要用所要盛装的反应液润洗23(  )(5)若用标准盐酸滴定待测NaOH溶液,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则测定值偏大(  )(6)中和滴定操作中所需标准溶液越浓越好,指示剂一般加入23 mL(  )(7)中和滴定实验中,必须用待装标准液润洗滴定管,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  )(8)中和滴定时,眼睛必须注视滴定管中的液面变化(  )[提醒]选择指示剂的三个标准 (1)变色范围与终点pH吻合或接近;(2)指示剂变色范围越窄越好;(3)指示剂在滴定终点时颜色变化要明显,容易观察判断。 2对点速练练点一 中和滴定基本操作1用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测定某H2SO4溶液的浓度(如图所示),下表中正确的选项是(  ) 2.关于下列各实验或装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实验可用于测溶液pHB.实验是用酸性KMnO4溶液滴定C.装置是滴定操作时手的操作D.装置中最后一滴NaOH标准液使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即达到滴定终点3.某学生用0.150 0 mol·L1NaOH溶液测定某未知浓度的盐酸,其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  )A.用蒸馏水洗净滴定管B.用待测定的溶液润洗酸式滴定管C.用酸式滴定管取稀盐酸25.00mL,注入锥形瓶中,加入酚酞D.另取锥形瓶,再重复操作23E.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F.取下碱式滴定管用标准NaOH溶液润洗后,将标准液注入碱式滴定管0刻度以上23 cm处,再把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液面到0刻度或0刻度以下G.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下面,瓶下垫一张白纸,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直至滴定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所在刻度完成以下填空:1)滴定时正确操作的顺序是(用字母填写):        F            D2)操作F中应该选择如图中滴定管    (填)。3)滴定时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眼睛应注意观察                。滴定终点溶液颜色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滴定结果如表所示: 滴定次数待测液体积/mL标准溶液的体积/ mL滴定前刻度滴定后刻度125.001.0221.03225.000.6020.60325.000.2020.19计算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精确至0.000 1)。 练点二 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4.实验室用标准盐酸溶液测定某NaOH溶液的浓度,用甲基橙作指示剂,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测定结果偏低的是(  )A.用量筒量取NaOH溶液时仰视读数B.滴定结束后,滴定管尖嘴处有一悬挂液滴C.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由黄色变橙色,立即记下滴定管液面所在刻度D.盛NaOH溶液的锥形瓶滴定前用NaOH溶液润洗235.欲测定某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可用0.100 0  mol·L1的盐酸标准溶液进行中和滴定(用甲基橙作指示剂)。请回答下列问题:1)滴定时,盛装待测NaOH溶液的仪器名称为    2)盛装标准盐酸的仪器名称为    3)滴定至终点的颜色变化为    4)若甲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记录滴定前滴定管内液面读数为0.50 mL,滴定后液面如图,则此时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为    5)乙学生做了三组平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序号待测NaOH溶液的体积/mL0.1000mol·L1HCl溶液的体积/mL滴定前刻度滴定后刻度125.000.0026.29225.001.0031.00325.001.0027.31选取上述合理数据,计算出待测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保留四位有效数字)6)下列哪些操作会使测定结果偏高    (填字母)。A.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待测液润洗B.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标准液润洗C滴定前酸式滴定管尖端气泡未排除,滴定后气泡消失D.滴定前读数正确,滴定后俯视滴定管读数 练后归纳1.滴定管读数要领以凹液面的最低点为基准(如图)正确读数(虚线部分)和错误读数(实线部分)。2.酸碱中和滴定中常见误差分析方法1)误差分析的方法依据原理c(标准)·V(标准)=c(待测)·V(待测),得c(待测)=,因为c(标准)与V(待测)已确定,所以只要分析出不正确操作引起V(标准)的变化,即分析出结果。2)误差分析结论以标准酸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碱(酚酞作指示剂)为例,常见的因操作不正确而引起的误差有:步骤操作V(标准)c(待测)洗涤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溶液润洗变大偏高碱式滴定管未用待测溶液润洗变小偏低锥形瓶用待测溶液润洗变大偏高锥形瓶洗净后还留有蒸馏水不变无影响取液放出碱液的滴定管开始有气泡,放出液体后气泡消失变小偏低滴定酸式滴定管滴定前有气泡,滴定终点时气泡消失变大偏高振荡锥形瓶时部分液体溅出变小偏低部分酸液滴出锥形瓶外变大偏高溶液颜色较浅时滴入酸液过快,停止滴定后反加一滴NaOH溶液无变化变大偏高读数酸式滴定管滴定前读数正确,滴定后俯视读数(或前仰后俯)变小偏低酸式滴定管滴定前读数正确,滴定后仰视读数(或前俯后仰)变大偏高 练点三 滴定曲线分析6.常温下,用0.10 mol·L1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 mL 0.10 mol·L1HCl溶液和20.00 mL 0.10 mol·L1CH3COOH溶液,得到两条滴定曲线,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2是滴定盐酸的曲线Bab的关系是abCE点对应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可能为cCH3COO)>cNa)>cH)>cOHD.这两次滴定都可以用甲基橙作为指示剂7.取未知浓度的硫酸、盐酸和醋酸各25.00 mL,分别用0.10  mol·L1NaOH溶液或0.10  mol·L1的稀氨水滴定得到如图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图可知曲线cNaOH滴定硫酸B.由图可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大于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C.曲线bc的滴定实验可用酚酞作指示剂D.由图可知滴定前醋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6 mol·L18.室温下,用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分别滴定浓度均为0.1 mol·L1的等体积的三种酸(HAHBHD)溶液,滴定的曲线如图所示: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三种酸的电离常数分别为KHAKHBKHD,其中最大的是    2)当滴定至P点时,该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由大到小依次是            3)若分别滴定pH7,此时三种溶液中的主要阴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           4)当中和百分数达100%时,所需nNaOH)的大小关系是    ;若将此时的三种溶液混合,其中的cOH)=        (用溶液中其他粒子的浓度表示)。方法技巧中和滴定曲线分析技巧 首先看纵坐标,搞清楚是酸加入碱中,还是碱加入酸中,然后看起点,起点可以看出酸性或碱性的强弱,这在判断滴定终点时至关重要;再次找滴定终点和pH7的中性点,判断滴定终点的酸碱性,然后确定中性点(pH7)的位置;最后分析其他的特殊点(如滴定一半点,过量一半点等),分析酸、碱过量情况。本讲真题研练1.[2020·全国卷13]以酚酞为指示剂,用0.100 0 mol·L1NaOH溶液滴定20.00 mL未知浓度的二元酸H2A溶液。溶液中,pH、分布系数δ随滴加NaOH溶液体积VNaOH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曲线代表δH2A),曲线代表δHAB.H2A溶液的浓度为0.200 0 mol·L1C.HA的电离常数Ka1.0×102D.滴定终点时,溶液中cNa<2cA2)+cHA2.[2020·浙江1月,23]室温下,向20.00 mL 0.100 0  mol·L1盐酸中滴加0.100 0 mol·L1 NaOH溶液,溶液的pH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如图。已知lg 50.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OH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 pH7B.选择变色范围在pH突变范围内的指示剂,可减小实验误差C.选择甲基红指示反应终点,误差比甲基橙的大D.VNaOH)=30 mL时,pH12.33.[2020·江苏卷,18]次氯酸钠溶液和二氯异氰尿酸钠(C3N3O3Cl2Na)都是常用的杀菌消毒剂。NaClO可用于制备二氯异氰尿酸钠。1NaClO溶液可由低温下将Cl2缓慢通入NaOH溶液中而制得。制备NaClO的离子方程式为                ;用于环境杀菌消毒的NaClO溶液须稀释并及时使用,若在空气中暴露时间过长且见光,将会导致消毒作用减弱,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二氯异氰尿酸钠优质品要求有效氯大于60%。通过下列实验检测二氯异氰尿酸钠样品是否达到优质品标准。实验检测原理为C3N3O3CH2H2O===C3H3N3O32HClOHClO2IH===I2ClH2OI22S2===S42I准确称取1.120 0 g样品,用容量瓶配成250.0 mL溶液;取25.00 mL上述溶液于碘量瓶中,加入适量稀硫酸和过量KI溶液,密封在暗处静置5 min;用0.100 0  mol·L1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黄色,加入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O3溶液20.00 mL通过计算判断该样品是否为优质品。(写出计算过程,该样品的有效氯=×100%若在检测中加入稀硫酸的量过少,将导致样品的有效氯测定值    (填偏高偏低)。 4.[2019·全国卷11]NaOH溶液滴定邻苯二甲酸氢钾(邻苯二甲酸H2AKa11.1×103 Ka23.9×106)溶液,混合溶液的相对导电能力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b点为反应终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和种类有关B.NaA2的导电能力之和大于HAC.b点的混合溶液pH7D.c点的混合溶液中,cNa>cK>cOH5.[2019·北京卷,26]化学小组用如下方法测定经处理后的废水中苯酚的含量(废水中不含干扰测定的物质)。.用已准确称量的KBrO3固体配制一定体积的a mol·L1 KBrO3标准溶液;.V1 mL上述溶液,加入过量KBr,加H2SO4酸化,溶液颜色呈棕黄色;.所得溶液中加入V2 mL废水;.中加入过量KI.b mol·L1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中溶液至浅黄色时,滴加2滴淀粉溶液,继续滴定至终点,共消耗Na2S2O3溶液V3 mL已知:I22Na2S2O3===2NaINa2S4O6Na2S2O3Na2S4O6溶液颜色均为无色1中配制溶液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和    2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中加KI前,溶液颜色须为黄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KIKBrO3物质的量关系为nKI6nKBrO3)时,KI一定过量,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中滴定至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废水中苯酚的含量为    g·L1(苯酚摩尔质量:94 g·mol18)由于Br2具有    性质,中反应须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否则会造成测定结果偏高。               第八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2讲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第三课时答案考点三1知识梳理1(1)(或碱) 碱(或酸)2(1)体积 (2)滴定终点3(1)酸式滴定管 碱式滴定管 锥形瓶4(1)漏水 0 (2)控制滴定管的活塞 锥形瓶 锥形瓶内溶液的颜色变化 (3)半分钟5.紫 红 粉红 红思考 答案:酚酞 无色浅红色 甲基橙 黄色红色 无色浅红色 淀粉 无色蓝色判断 答案:(1)× (2)× (3)× (4) (5)× (6)× (7)× (8)×2对点速练1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酸、碱式滴定管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指示剂的变色范围。酸式滴定管不能盛放碱,而碱式滴定管不能盛放酸,指示剂应选择颜色变化明显的酚酞或甲基橙,不能选用石蕊。答案:D2解析:ABC三项均正确;装置中最后一滴NaOH标准液使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半分钟不恢复成原来的颜色,即达到滴定终点,D项错误。答案:D3答案:(1)E A B C G (2)乙 (3)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锥形瓶内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4)0.120 0 mol·L14解析:NaOH溶液仰视读数,会使NaOH溶液的体积偏大,造成消耗盐酸的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高,A错误;滴定结束后,滴定管尖嘴处有一悬挂液滴,会使消耗的盐酸的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高,B错误;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由黄色变橙色,立即记下滴定管液面所在刻度,会造成滴定终点的误判,使消耗盐酸的体积偏小,测定结果偏低,C正确;盛NaOH溶液的锥形瓶滴定前用NaOH溶液润洗23次,会使NaOH溶液的体积偏大,造成消耗盐酸的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高,D错误。答案:C5解析:(1)待测NaOH溶液盛放于锥形瓶中。(2)盛装标准盐酸的仪器名称为酸式滴定管。(3)待测液是NaOH溶液,甲基橙在NaOH溶液中呈黄色,随着溶液的pH减小,当滴到溶液的pH小于4.4时,溶液颜色由黄色变成橙色,且半分钟不复原,滴定结束。(4)滴定前滴定管内液面读数为0.50 mL,滴定后液面读数为27.40 mL,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为27.40 mL0.50 mL26.90 mL(5)三次实验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依次为26.29 mL30.00 mL26.31 mL,第2组数据误差较大,舍去,则13组平均消耗V(盐酸)26.30 mLc(NaOH)0.105 2 mol·L1(6)A项,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会使锥形瓶内溶质的物质的量增大,造成V(标准)偏大,c(待测)偏高,正确;B项,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标准液润洗,对V(标准)无影响,c(待测)不变,错误;C项,滴定前酸式滴定管尖端气泡未排除,滴定后气泡消失,造成V(标准)偏大,c(待测)偏高,正确;D项,滴定前读数正确 ,滴定后俯视滴定管读数,造成V(标准)偏小,c(待测)偏低,错误。答案:(1)锥形瓶 (2)酸式滴定管 (3)黄色变为橙色(4)26.90 mL (5)0.105 2 mol·L1 (6)AC6解析:如果酸为强酸,则0.10 mol·L1酸的pH1,根据酸的初始pH知,图1为盐酸的滴定曲线,故A错误;根据图1知,a点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是20.00 mL,酸和碱的物质的量相等,二者恰好反应生成强酸强碱盐,其溶液呈中性;醋酸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醋酸钠溶液呈碱性,所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小于20.00 mLab,故B错误;E点溶液的成分为醋酸钠和醋酸,溶液呈酸性,说明醋酸的电离程度大于醋酸钠的水解程度,盐类水解程度较小,则溶液中离子浓度可能为c(CH3COO)c(Na)c(H)c(OH),故C正确;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反应呈中性,可以选择甲基橙或酚酞;氢氧化钠和醋酸恰好反应生成醋酸钠溶液呈碱性,只能选择酚酞,故D错误。答案:C7解析:A项,由图像可知加入NaOH溶液或氨水时,apH在开始阶段变化较大,应为碱滴定弱酸的变化曲线,则bc为硫酸和盐酸的滴定曲线,由于浓度未知,则不能确定bc,错误;B项,硫酸、盐酸都为强酸,题图中纵坐标为pH,不能确定浓度的大小,错误;C项,如用氨水和,滴定终点时溶液呈现酸性,应用甲基橙为指示剂,错误;D项,开始时醋酸的pH3H浓度为0.001 mol·L1,滴定终点时消耗NaOH的体积为15 mL,则有c×0.025 L0.10  mol·L1×0.015 L,解c0.06  mol·L1,正确。答案:D8解析:(1)根据图像可知,在未滴加NaOH溶液时,0.1 mol·L1的三种酸(HAHBHD)溶液的pH均大于1,说明三种酸均为弱酸,且HApH最小、酸性最强,HDpH最大、酸性最弱,因酸性越强,电离常数越大,故KHA>KHB>KHD(2)滴定至P点时,溶液中未反应的HB与生成的NaB的浓度相等,且溶液呈酸性,说明HB的电离程度大于B的水解程度,故c(B)>c(Na)>c(HB)>c(H)>c(OH)(3)pH7时,根据电荷守恒,三种离子的浓度分别等于c(Na),然而三种溶液中阴离子水解程度不同,pH7时加入的NaOH的体积不同,即酸性越强,加入氢氧化钠越多,钠离子浓度越大,所以c(A)>c(B)>c(D)(4)中和百分数100%指的是三种酸恰好完全反应,根据酸的物质的量相同,所以需要氢氧化钠的量完全相同;根据质子守恒即可得出,完全中和后的三种溶液混合后溶液的质子守恒关系:c(HA)c(HB)c(HD)c(H)c(OH)答案:(1)KHA(2)c(B)>c(Na)>c(H)>c(OH)(3)c(A)>c(B)>c(D)(4)相等 c(HA)c(HB)c(HD)c(H)本讲真题研练1解析:由题图可知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为40 mL时,溶液pH发生突跃,达到滴定终点,溶质为Na2A,故有n(H2A)20.00 mL×c(H2A)n(NaOH)×0.100 0 mol/L×40 mL,则c(H2A)0.100 0 mol/L,而起点时pH约为1,故H2A的电离过程应为H2A===HAHHAA2H,故曲线表示δ(HA),曲线表示δ(A2)AB项错误;由KaVNaOH等于25 mL时,pH2.0,且c(A2)c(HA),可知Ka1.0×102C项正确;以酚酞作指示剂,滴定终点时的溶质为Na2A,溶液呈碱性,根据电荷守恒c(Na)c(H)c(OH)c(HA)2c(A2),结合c(H)<c(OH),可知c(Na)>c(HA)2c(A2)D项错误。答案:C2解析:本题考查酸碱中和滴定过程中溶液pHNaOH溶液体积变化的关系。由题图可知,甲基橙变色范围在突变范围之外,甲基红变色范围在突变范围内,接近反应终点,甲基橙误差会更大,C错误;因为是一元强酸与一元强碱之间的反应,恰好完全反应时pH7A正确;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应该在中和滴定pH突变范围内,这样的误差较小,B正确;当消耗NaOH溶液体积为30 mL时,反应后溶液中c(OH)0.02   mol·L1pH约为12.3D正确。答案:C3解析: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书写、次氯酸的性质、滴定计算等。(1)Cl2NaOH反应生成NaClNaClOH2OHClO的酸性弱于H2CO3,则NaClO溶液露置于空气中,与空气中CO2反应产生HClOHClO见光易分解,故会导致消毒作用减弱。(2)依据三个反应得出关系式:C3N3O3C2HClO2I24S2,根据Na2S2O3的消耗量,可以计算出测定中转化为HClO的氯的物质的量,进而得出氯元素的质量,再由有效氯的计算公式×100%,可计算出有效氯。加入的稀硫酸的量过少,则生成的I2少,消耗Na2S2O3的量减少,则计算出的HClO的量偏少,导致样品的有效氯测定值偏低。答案:(1)Cl22OH===ClOClH2O NaClO溶液吸收空气中的CO2后产生HClOHClO见光分解(2)n(S2)0.100 0 mol·L1×0.020 00 L2.000×103 mol根据物质转换和得失电子守恒关系:C3N3O3C2HClO2I24S2n(Cl)0.5n(S2)1.000×103 mol氯元素的质量:m(Cl)1.000×103 mol×35.5 g·mol10.035 50 g该样品的有效氯为:×2×100%63.39%该样品的有效氯大于60%,故该样品为优质品偏低4解析:KHANaOH反应的过程中引入了NaHA转化为A2,由图像可知ab过程中导电能力逐渐增强,AB项正确;b点时,KHANaOH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正盐,A2水解使溶液呈碱性,C项错误;b点时,NaK浓度相等,继续滴加NaOH溶液至c点,c(Na)增大,由图可知c(OH)小于c(K)D项正确。答案:C5解析:(1)配制标准溶液用到的玻璃仪器除了给出的三种仪器外,还有容量瓶。(4)溶液为黄色说明仍有Br2存在,此时废水中的苯酚已完全反应。(5)假设废水中没有苯酚,KBrO3KBr反应生成的Br2完全和KI反应时,消耗KI的物质的量刚好是KBrO36倍。实际上苯酚一定会消耗一定量的Br2,所以当n(KI):n(KBrO3)6:1时,KI就已经过量了。(7)KBrO3KBr反应生成的Br2的物质的量的计算:Br5Br6H === 3Br23H2O1 mol  3 mola mol·L1×V1×103 L  3aV1×103 mol与废水反应后剩余的Br2的物质的量的计算:Br2  ~  I2  ~  2Na2S2O31 mol  2 molbV3×103 mol  b mol·L1×V3×103 L与苯酚反应的Br2的物质的量为(3aV1×103bV3×103) mol设废水中苯酚的物质的量为x解得x(aV1bV3)×103 mol所以废水中苯酚的含量为 g·L1(8)Br2挥发掉后,在步骤中消耗的Na2S2O3的量减少,即V3减小,导致测定结果偏高。答案:(1)容量瓶(2)Br5Br6H===3Br23H2O(3) (4)Br2过量,保证苯酚完全反应(5)反应物用量存在关系:KBrO33Br26KI,若无苯酚时,消耗KI物质的量是KBrO3物质的量的6倍,因有苯酚消耗Br2,所以当n(KI)6n(KBrO3)时,KI一定过量(6)溶液蓝色恰好消失(7)  (8)易挥发

    相关学案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品学案 第9章 第52讲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品学案 第9章 第52讲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含解析),共15页。

    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49讲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 学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49讲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 学案(含答案),共11页。

    人教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9章第2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课时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9章第2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课时学案,共35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