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 高中语文 二轮复习 杜甫诗歌讲评新课件(30张)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14222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 高中语文 二轮复习 杜甫诗歌讲评新课件(30张)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14222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 高中语文 二轮复习 杜甫诗歌讲评新课件(30张)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14222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 高中语文 二轮复习 杜甫诗歌讲评新课件(30张)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142225/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 高中语文 二轮复习 杜甫诗歌讲评新课件(30张)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142225/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 高中语文 二轮复习 杜甫诗歌讲评新课件(30张)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142225/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 高中语文 二轮复习 杜甫诗歌讲评新课件(30张)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142225/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 高中语文 二轮复习 杜甫诗歌讲评新课件(30张)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142225/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 高中语文 二轮复习 杜甫诗歌讲评新课件(30张)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 高中语文 二轮复习 杜甫诗歌讲评新课件(30张),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怎样读懂诗歌,最权威的方法,典型错误,先总后析是为规范,沉郁顿挫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 置身诗境 緣景明情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
1、读标题,明内容2、读注释,抓暗示信息 3、读作者,知人论世 4、读字眼,把握情感关键字5、读意象,把握特定含义。6、读典故,取用原来意义7、参照选择题与主观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至后① 杜甫冬至至后日初长,远在剑南思洛阳②。青袍白马有何意,金谷铜驼③非故乡。梅花欲开不自觉,棣萼④一别永相望。愁极本凭诗遣兴,诗成吟咏转凄凉。【注】①这首诗作于“安史之乱”后的第二年冬至后,当时诗人正在蜀地做严武的幕僚,而且与严武发生了一些不愉快,心情十分低落。②思洛阳:诗人青少年时期在洛阳度过。③金谷铜驼:指金谷园、铜驼陌,皆洛阳胜地。④棣萼:出于《诗经·小雅·常棣》“常棣之华,萼不韡韡(wěi,光明华美的样子)。凡今之人,莫如兄弟。”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冬至之后,白日渐长,诗人身在蜀地,心思洛阳,于是作诗遣怀。B.“青袍白马”代指叛军。诗人思念洛阳,不禁想到叛军攻入洛阳的情景。C.金谷园、铜驼陌皆是洛阳胜地,但因受到战争破坏,早已物是人非。D.“棣萼”句运用典故,以“棣萼”喻兄弟,引发读者联想,增强诗歌的韵味。
青袍白马”代指幕府生活,此句表现了诗人身居闲官卑位的不得志的处境。
至后①杜甫冬至至后日初长,远在剑南思洛阳②。青袍白马有何意,金谷铜驼③非故乡。梅花欲开不自觉,棣萼④一别永相望。愁极本凭诗遣兴,诗成吟咏转凄凉。
诗人在尾联直抒胸臆,写自己心境“转凄凉”,请结合全诗分析其原因。
①身处闲官卑位,有志不得伸,心情落寞。②眷恋故乡。有乡不得归,身在蜀地,心在洛阳。③国家局势动荡,故乡物是人非,心感悲哀。④思念远在洛阳的兄弟朋友。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成都府①(节选) 杜甫曾城②填华屋,季冬树木苍。喧然名都会,吹箫间笙簧。信美无与适,侧身望川梁。鸟雀夜各归,中原杳茫茫。初月出不高,众星尚争光。自古有羁旅,我何苦哀伤。【注】①乾元二年(759年),肃宗初立,局势未稳。诗人举家从同谷出发,艰苦跋涉,终于在年底到达成都。本诗作于诗人初到成都之时。②曾城:重城。成都有大城、少城,故云。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二两句写成都城市风貌、物候特征,表现了城市的富庶繁华与气候的温和。B.三、四两句从听觉角度写城市的声色之娱,喧嚣嘈杂令诗人心生不悦,无所适从。C.结句诗人联想到自古就有的羁旅之人,将自己置于时间洪流之中,扩宽了诗歌的意境。D.全诗时空交错,既有城郭、星空等空间景物,也使人觉察到黄昏至月升的时光流逝。
诗人只是认为成都虽好但并非故土而已。
成都府①(节选)杜甫曾城②填华屋,季冬树木苍。喧然名都会,吹箫间笙簧。信美无与适,侧身望川梁。鸟雀夜各归,中原杳茫茫。初月出不高,众星尚争光。自古有羁旅,我何苦哀伤。
2.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诗人的情感变化。
①初到成都的欣喜:诗人举家迁徙,暂得栖身之所,成都城市的繁华、气候的温和,都令他心感欣慰。②局势动荡,故土难回的忧伤:成都虽美,终非故土,鸟雀犹归巢,而茫茫中原,关山阻隔,他不知道自己何日才能回去。③试图摆脱忧思的宽慰:诗人遥望星空,愁思怅惘,又想到羁旅之愁自古难消,安慰自己不必长久萦怀。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对雪 杜甫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长安失陷时,诗人逃到半路被叛军抓住,解送回长安。②原指晋人殷浩 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划字。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A、诗人用“多”写“安史之乱”带来的悲惨景象;用“独”写老翁一家只剩一人的情境,抒发了诗人的悲凉之情。B、“瓢弃樽无绿”一句写出了诗人在苦寒中找不到一滴酒的窘态,表现了诗人困居长安生活的艰苦。C、“炉存火似红”中的“红”字写出了炉火熊熊燃烧的情景,火光照亮室内,写出了诗人对温暖的渴望。D、第四联,诗人以殷浩自比,因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写着字,以此表达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离散的亲人深切牵挂而又无从着力的苦恼心情。E、诗歌塑造了因国家动乱而滞留京城的一位贫寒交困、牵挂亲人、愁苦无奈、忧伤国事而又壮志难酬的诗人形象。
用“独”写诗人自己(“老翁”)的处境。
诗歌的第二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诗歌第二联描写了黄昏云乱、风急雪紧的景象。诗人借景抒情,通过描写飞雪的状态,表现自己在战乱之中内心的悲凉;同时呼应诗歌标题“对雪”为下文描写室内景象和抒发诗人感情做铺垫,有利于突出诗歌忧国忧民的主旨。
颔联在整首诗中起了怎样的作用?答:描写了傍晚浓云往低处移动,急雪在风中飞舞的情形,营造了一种压抑,紧张的氛围,烘托了诗人的孤独和忧伤。
诗歌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诗人形象,结合全诗分析作答?
诗歌塑造了因国家动乱而滞留京城的一位因贫寒交困而愁苦无奈,牵挂亲人,忧国伤事的诗人形象。(3 分)前三联写诗人独对炉火,室外云低雪急,无限愁苦;最后一联通过“数 州消息断”,表达对亲人的牵挂和对国事的担忧之情。(3 分)
贫寒交困,孤苦伶仃,牵挂亲人,关心国事,愁苦无依,百无聊奈
下列对这首诗颔联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A.本联描述了长安黄昏时分从乱云低垂到风急雪紧的天气变化,暗示时间的推移。B.诗人借景抒情,通过描写乱云和飞雪的状态,表达自己在战乱之中内心的愤怒。C.侧面照应标题“对雪”,诗人独坐斗室,反复愁吟,从乱云欲雪一直到急雪回风。D.营造了一种冷清而萧索的氛围,为下文描写室内的景象和抒发诗人感情做铺垫。E.“乱云低”“风雪舞”又暗指社会的混乱动荡,有利于突出诗歌忧国忧民的主旨。
本诗的颈联中,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分析其表达效果。
①借代的修辞手法,将“樽无绿”中的“绿”代表酒,②以虚写实(或者想象,以幻作真)的方法,“炉存火似红”,好像炉中还有火,还非常温暖。③酒没有,炉火也只是想象,只是幻觉,写出了诗人当时战乱之下生活的艰辛和内心的凄苦。(要点:借代,以虚写实(或者想象,以幻作真),分析,感情。)
本诗的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①这首诗表现了杜甫对国家和亲人的命运深切关怀忧虑而无从着力的苦恼心情。②深切关怀忧虑体现在“数州消息断”,诗人身陷长安,前线战况和妻子弟妹的消息都无从获悉。③愁苦又无从着力主要从后一句“愁坐正书空”看得出来,“书空”是晋人殷浩的典故,意思是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划着字。诗人以此表达相似的心境。(要点:对国家和亲人的命运关心或者忧虑;愁苦而无从着力、无奈,分析。)
西阁夜 杜甫恍惚寒山暮,逶迤白雾昏。山虚风落石,楼静月侵门。击柝可怜子,无衣何处村。时危关百虑,盗贼尔犹存。【注】766年,诗人移居菱州,初寓山中客堂,秋后,离西阁。诗写于移居西阁时。击柝,敲梆子巡夜。《易》:“重门击柝,以待暴客。”《诗·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首联描绘江上初夜景色,颔联描绘山上夜中见闻,动静结合,景色相映成趣。B.前两联“暮”“昏”着眼时间,“风”“月”着眼景物,内容富有层次感。C.诗歌善用修辞,如“白雾昏”“风落石”采用了比拟手法,使景物描写形象生动。D.诗歌尾联直抒胸臆,安史之乱虽已结束,诗人却关注纷乱时局,担心百姓。E.诗歌前四句写西阁夜景,景致清新雅致;后四句感时伤怀,虑时危,忧盗贼。
颔联和颈联在抒情手法上有何不同?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说明。
①颔联借景抒情,借山风落石、静月侵楼,营造清冷寂静的氛围,委婉地表达了诗人寓居他乡的痛苦之情。②颈联借典抒情,重门击柝,暗喻战事;“无衣”“同袍”以待战事,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纷乱的忧虑。(每点3分)
西阁夜 杜甫恍惚寒山暮,逶迤白雾昏。山虚风落石,楼静月侵门。击柝可怜子,无衣何处村。时危关百虑,盗贼尔犹存。【注】766年,诗人移居菱州,初寓山中客堂,秋后,离西阁。诗写于移居西阁时。击柝,敲梆子巡夜。《易》:“重门击柝,以待暴客。”《诗·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送路六侍御入朝 杜甫 童稚情亲四十年, 中间消息两茫然。 更为后会知何地? 忽漫相逢是别筵! 不分桃花红似锦, 生憎柳絮白于棉。 剑南春色还无赖, 触忤愁人到酒边。
此诗作于杜甫避乱流寓四川梓州时,此时安史之乱告一段落。路六侍御是杜甫儿时旧友。①不分:犹言不满,嫌恶的意思。“分”,一作“忿”。②生憎:犹言偏憎、最憎。
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这是一首送别诗,整首诗的主旨是作者借聚散离合之情,写迟暮飘零的身世之感。 B. “童稚情亲四十年” “四十年”,不仅点明分别的时间,更主要的是表明童年时代的友情不因时间久隔而淡薄。 C. “中间消息两茫然”中的“两茫然”与苏轼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中的“两茫茫”有异曲同工之妙。 D. 作者描绘桃花红似锦,柳絮白于棉,诗人用正衬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态度和情感。 E. 作者送路六而内心悲愁的主要原因是剑南春色触动了作者伤春的情怀。
作者送路六内心悲愁的主要原因久别重逢,乍逢又别,后会无期。
颈联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以乐景写哀情(反衬)。诗人描绘桃花盛开红似锦,柳絮纷飞白于棉的春天美丽景象,而面对乐景,诗人却表现出“不分”“生憎”等反感态度,可见诗人是用乐景来反衬与路六侍御离别的悲哀。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但又不单单抒发离别之情,结合诗歌一,二联,分析这首诗都抒发了哪些情感。
首句表现童年伙伴之间特有的亲切的感情和重逢的喜悦。第二句写出了在兵戈满地,流离转徙的动乱年代里,朋友间失去联系的茫然之感和感伤离乱的情怀。第三四句写出了当故交叙旧之日,即离筵饯别之时,使相见的欢娱立即转化为别离的愁思和人生苦短的迟暮飘零之感。
例(2010·安徽卷) 岁暮① [唐]杜甫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问题: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答案】边境发生战争,时局艰危,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岁末暮年,漂泊异乡,政治上被冷落,孤独寂寞;诗人崇高的责任感、强烈的爱国感情与其艰难的处境,报国愿望难以实现形成巨大反差。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悲 秋 杜 甫凉风动万里,群盗尚纵横①。家远待书日,秋来为客情。愁窥高鸟过,老逐众人行。始欲投三峡,何由见两京②。 ①此诗作于宝应元年(762)。当时蜀地发生多处叛乱,杜甫滞留梓州(今四川三台)。②两京:长安和洛阳,诗中代指朝廷。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首句写秋景,点明时令,富有夸张意味,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B.“群盗尚纵横”叙写社会现实,“尚”字表达出作者对动乱的厌烦。C.第三句承接第二句来写,家书迟迟不能到达,使作者心中悲情加重。D.第五句以“高飞的鸟”喻“愁”,形象生动,显示出作者愁绪极深。E.尾联用反诘的语气结句,写作者愁绪无法排解,打算以死报效朝廷。
D E 【解析】诗歌第五句写作者心中满怀愁情,从纷乱的愁绪缝隙中看到飞鸟高翔而过,并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所以D项分析错误。诗歌尾联写诗人本来打算离蜀投奔三峡,可遇到叛乱,滞留在梓州,以反诘语气感叹如何才能回到京城呢!E项中“作者愁绪无法排解,打算以死报效朝廷”理解错误。
15.本诗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悲情?请简要分析。(6分)
①凉风万里,表达了作者对秋景的悲伤之情;②叛乱未平,表达出作者对国家安危的担忧之情;③远待家书,表达出作者对家人的思念之情;④秋来为客,高鸟飞过,隐含着自己漂泊的感伤之情;⑤老逐众人,表达出作者年老体衰的喟叹之情;⑥难见两京,表达出作者难以报国的沉痛之情。评分细则:每点2分,答到其中三点可得6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再泛吴江 [宋]王禹偁 二年为吏住江滨,重到江头照病身。 满眼碧波输野鸟,一蓑疏雨属渔人。 随船晓月孤轮白,入座晴山数点春。 张翰精灵还笑我,绿袍依旧惹埃尘。①本诗写于诗人第二次遭贬之时。②张翰,吴郡人,西晋文学家,齐王司马囧执政时,任大司马东曹掾。后知司马囧将败,又因秋风起,思念故乡鲈鱼脍,遂辞官归吴。③绿袍,古代低级官员的官服。
14.下列对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首联既交代了被贬吴地、疾病缠身的写作背景,也照应了“再泛吴江”的诗题,还与尾联的“绿袍”呼应。B.颔联以“碧波”“疏雨”设喻,并恰到好处地运用“输”“属”二字,表达了诗人对仕途坎坷的无奈与不满。C.颈联以移动的视角写景,照应了题目“泛吴江”;再以晓月孤轮、春山数点,表达了诗人泛舟时的心境。D.尾联运用典故,以“张翰还笑我”与“依旧惹埃尘”形成对照,表达了诗人对张翰的否定与自己的执著。E.本诗是一首七言律诗,严守格律,音韵和谐;颔联和颈联对仗工整,融情于景的写法运用得当;抒情委婉含蓄。
BD(B.“碧波”“疏雨”没有设喻;诗句也并非表达“无奈与不满”,而是表达对山野生活的向往,对官场生涯的厌弃。D.并非“对张翰的否定”,恰恰是对张翰追求的肯定。)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再泛吴江 [宋]王禹偁 二年为吏住江滨,重到江头照病身。满眼碧波输野鸟,一蓑疏雨属渔人。 随船晓月孤轮白,入座晴山数点春。张翰精灵还笑我,绿袍依旧惹埃尘。
15.本诗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①诗人第二次遭贬,又疾病缠身,因此,当看到江上自由飞翔的野鸟、江边优游垂钓的渔人,好生羡慕,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厌弃之情,并萌生了想像张翰一样辞官归隐之意。②但是他又无法脱下绿袍、真正遁世,不惹埃尘,表达了一种对入世的执著。③同时,自己的执著入世,却仅换来“绿袍”之身、一贬再贬的遭遇,流露了对仕途坎坷的不满与自嘲。
例(2008·福建卷) 绝句漫兴九首(其三) 杜甫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注]这首诗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公元761年)。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答案】这首诗景中含情。诗人从燕子落笔,细腻逼真地描写了它们频频飞入草堂书斋,“点污琴书”、“打着人”等活动。这些描写既凸现了燕子的可爱之态,又生动传神地表现出燕子对草堂书斋的喜爱,以及对诗人的亲昵。全诗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给人自然、亲切之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在草堂安定生活的喜悦和悠闲之情。
审题不准、术语不清忽视整体、理解错误滥用术语、不求精准没有总说、欠缺规范以译代析、分说肤浅
一位迟暮之人一位十足的离乱之人一位天涯游子身体和心情十分恶劣国家依旧是兵祸连结,民不聊生 ---秋兴
肺病糖尿病疟疾风痹风湿耳聋
沉郁:思想内容。 “沉”即“深”——深刻、深广、深厚 “郁”即“积”——真实、凝重、含蓄顿挫:艺术形式。 字面上指遣词用句的停顿转折。 情感的千回百折、 节奏的徐疾相间、 音调的抑扬顿挫、 旋律的跌宕起落
杜甫夔州时期诗歌思想内容小结
1.孤独寂寞悲伤凄凉百感交集2.时光流逝,壮志未酬2.思念家乡亲朋3.对时局国家前途的担忧,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生活的向往4.对贤臣良将一挽危局早日平息战乱的渴望,对自己年老体衰不能为国效力的遗憾与愧疚5.对战争给人民带来苦难的同情6.对自己身世的感慨:抒发自己长期漂泊他乡,兄弟离散,无家可归,有家难归,华发早生,年老体衰,百病缠身,老病孤独,命运坎坷等的悲哀7.其它:比如根据具体语境题材,也会有愉悦,伤春悲秋,离愁别绪,朋友情谊,对友人赞美安慰劝勉,对某人的仰慕等等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 高中语文 二轮复习诗歌的体裁课件(20张),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近今体诗,近体诗中的绝句,律诗的结构,汉字声调,给这首诗表上平仄符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 高中语文 二轮复习诗歌比较鉴赏课件(18张),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复习-古代诗歌鉴赏,[比较鉴赏题型],学习目标,解题思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 高中语文 二轮复习鉴赏诗歌形象课件(38张),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鉴赏诗歌形象,古代诗歌鉴赏2,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形象鉴赏,如何分析人物形象,意象与意境的关系,答题步骤,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具有特定含义的形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