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江苏省盐都县中兴初级中学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诗歌赏析材料(二)素材人教部编版(2016)

    江苏省盐都县中兴初级中学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诗歌赏析材料(二)素材人教部编版(2016)第1页
    还剩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江苏省盐都县中兴初级中学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诗歌赏析材料(二)素材人教部编版(2016)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盐都县中兴初级中学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诗歌赏析材料(二)素材人教部编版(2016),文件包含2021-2022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11我与社会课件pptx、六度空间理论mp4、暖00后小伙为聋哑人科普德尔塔病毒贡献自己的力量mp4、杨倩夺冠mp4、郑在归来献给每一个热爱这座城市的你mp4等5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0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峨眉山月歌》(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译文:秋天的夜晚,峨眉山月色特别明朗;月影映入平羌江,又伴随着我顺流而下。
    夜里我从清溪出发,向三峡驶去;到了渝州就看不到你了(月亮),使我思念不已。
    赏析:
    1. 这首诗连用五个地名 “峨眉山—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峡” 有何作用?
    五个地名连用,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造成空间的迅速转换之感,让人感觉到行船之快,这样精巧的点出行程,既有豪迈之情,也有思乡的情怀。这也是本诗歌构思精巧的体现。
    2.“影入平羌江水流”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入”、“流”有何表达效果?
    画面:皎洁的月影倒映在平羌江面上,江水流动,月影也随着江水前行。
    “入”、“流”效果:两个动词,不仅写出了月影映入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
    3.《峨眉山月歌》借哪两个景色写尽对故乡故人的眷恋的?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
    借“山中月”和“江水流”来表达眷念之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诗歌意境优美,自然天成,写尽对故乡故人的眷恋。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么样的情感?
    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即将外出闯荡,内心的憧憬和喜悦之情;对故乡的依依惜别之情。
    (二)《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译文: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
    没有想到,在这风景一派大好的江南;正是落花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熟。
    赏析:
    1.落花时节有什么特殊含义?
    (1)点明暮春时令,(2)隐喻着彼此身世飘零、年老漂泊。(3)隐喻社会动乱、国运衰败、民生凋敝。
    2.“寻常”、“几度”两个词有什么好处?
    “寻常”和“几度”都是经常的意思,写出了诗人与李龟年正值人生盛时,同处权贵之家的经历,表达了诗人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
    3.赏析后两句诗的表现手法及思想感情。
    以乐景衬哀情,用江南美景反衬离乱世事和沉沦身世。抒发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对国运衰微的感慨和对自身身世飘零的无限感伤。
    4.诗人是用什么手法表现“世运之治乱,年华之盛衰,彼此之凄凉流落”这个意思的?
    对比手法。通过今昔对比,将昔日安逸、热闹的生活和现在的颠沛流离进行对比,表现个人身世之悲和国家动乱人世沧桑的感慨。
    5.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①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②对国运衰微的感慨;③对自身身世飘零的无限感伤。
    (三)《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 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译文:勉强地想要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却没有像王弘那样的人把酒送来。
    我在远方想念长安故园中的菊花,这时应正寂寞地在战场旁边盛开。
    赏析:
    1.首句的“强欲登高去”作用是什么?
    “登高”二字点明写作时间,“强欲”二字,表现出诗人强烈的无可奈何的情绪,此句流露出诗人的思乡情绪。
    2.第二句“无人送酒来”有什么作用?
    运用典故,借陶渊明与王弘的典故,写重阳节却无人送酒,勉强登高,表现诗人内心的凄凉孤独和无奈,暗寓着“行军”的特定环境。
    3.赏析第三句诗“遥怜故园菊”中的“遥”“怜”二字。
    “遥”是遥远的意思,是渲染自己和故园长安相隔之远,烘托深切的思乡之情。“怜”是爱惜、怜爱的意思,不仅写出诗人惜花和思乡,更寄托着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
    4.最后一句的手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运用想象的手法,想象故乡的菊花此刻应正在战火中绽放,表达作者对故园的思念和对国事的忧虑,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以及对和平的渴望。
    5.本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诗人的惜花、思乡之情,寄托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对饱经战乱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
    (四)《夜上受降城闻笛》(李 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译文:回乐峰前的沙地白得象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秋霜。
    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一夜间征人个个眺望故乡。
    赏析:
    1.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乡情的诗作,从多角度抒发了戍边将士(包括吹笛人)浓烈的乡思和满心的哀愁之情。
    2.诗歌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赏析一下前两句诗?
    ①前两句描写了一幅边塞月夜图:举目远眺,蜿蜒数十里的丘陵上耸立着座座高大的烽火台,烽火台下是一片无垠的沙漠,在月光的映照下如同积雪的荒原。近看,高城之外月光皎洁,如同深秋的寒霜。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