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学案
展开随堂练习
1、歌曲《大中国》歌词:“家里盘着两条龙,是长江与黄河啊…”根据你所学的知识,指出长江与黄河注
入的海洋分别是( )
A. 黄海、渤海 B.东海、渤海 C.东海、黄海 D.渤海、黄海
2、下列关于塔里木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大 B.河流汛期主要在冬季
C.河流年径流量小 D.河流属于内流河
3、长江经济带能够实现东部沿海与中西部地区良性互动,是因为长江流域具有( )
A.丰富的水资源 B.巨大的航运价值
C.丰富廉价的水能 D.丰富的矿产资源
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读下图完成4-5题
4、长江、黄河共同流经的地形区是( )
A.青藏高原 B.柴达木盆地
C.内蒙古高原 D.四川盆地
5、在黄河流域的开发与治理过程中,合理的是( )
A.河套平原利用冰雪融水发展灌溉农业,成为“塞上江南”
B.中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应采取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进行治理
C.下游“地上河”易发生洪水灾害,应开挖新河
D.黄河水运价值巨大,已成为北方地区东西运输的大动脉
读长江水系示意图,完成 6-7题
6、长江上游河段水能资源丰富,主要是因为该河段( )
A.结冰期短 B.水位变化大 C.地势落差大 D.径流量小
7、为防治长江洪涝灾害,在下游地区可采取的措施是( )
A.修建水利枢纽 B.加固堤坝 C.退耕还湖 D.裁弯取直
8、我国对长江、黄河的开发利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长江、黄河治理关键都在中游高原区 B.长江、黄河的上游水力资源都丰富
C.长江、黄河航运发达地区都在下游 D.长江、黄河都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带
长江和黄河均发源于青藏高原,滚滚东去,注入海洋。完成9-10题
9、根据长江、黄河的流向,判断我国的地势( )
A. 东高西低 B. 东西高,中间低
C. 西高东低 D. 北高南低
10、黄河、长江共同的水文特征是( )
A. 下游都有凌汛现象 B. 夏季水位上涨,形成汛期
C. 下游水能资源很丰富 D. 结冰期长
下图为黄河干流泥沙沿途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
11、图中各水文站的含沙量数据,含沙量增加最大的河段是( )
A.源头—兰州 B.兰州—河口
C.河口—陕县 D.陕县—入海口
12、该河段含沙量剧增的主要原因是( )
A.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B.气候干旱,土地荒漠化严重
C.工业发展快,土壤污染严重 D.建设用地增多,耕地面积减少
13、读黄河水系示意图,对各河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河段①流经内蒙古高原,水土流失最严重 B.发生凌汛的是②③河段
C.水能集中在①②河段,图中水利枢纽是葛洲坝 D.河段③已成为“地上河”
读长江、黄河干流简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15题
14、长江、黄河相比较,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长江的汛期短于黄河 B.黄河的流量小于长江
C.长江的流域面积大于黄河 D.两河均属于外流河
15、关于长江、黄河流域开发利用方式的叙述,合理的是( )
A.长江上游陡坡垦殖 B.长江中游洞庭湖围湖造田
C.黄河中游地区植树种草 D.黄河下游修建水库,灌溉农田
我国近年来积极采取包括发展新能源在内的措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木薯是喜高温,不耐霜雪作物,也是生物质能源燃料乙醇(新能源)的重要原料。每生产燃料乙醇1吨需要消耗鲜木薯约7.5吨。下图是某省级行政区年均温分布图,读图和材料回答16-19题
16、图中所示区域最适宜种植木薯的地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7、与化石能源相比,种植木薯、发展木薯燃料乙醇的优点是( )
A.节约土地资源 B.原料有可再生性
C.减少原料运输量 D.原料可长期储存
18、该区域地势总体特征是( )
A.西北高东南低 B.东高西低
C.中间高四周低 D.南高北低
19、该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是( )
A.地下水 B.大气降水 C.湖泊水 D.冰雪融水
20、读右图关于长江、黄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长江的水能资源集中在中下游河段 B.长江航运价值高,誉为“黄金水道”
C.黄河下游流经黄土高原,含沙量大 D.三门峡、小浪底工程位于黄河上游
读我国某地景观示意图。读图,完成21-22题
21、关于该地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南方地区 B. 气候湿热,农作物一年收获2至3次
C.①地降水比②地少 D. 地形是造成①②两地植被差异的主要因素
22、关于图中河流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含沙量大 B. 无结冰期
C. 自北向南流 D. b曲线反映了④河段流量变化特点
下图是黄河流域水系略图,据图回答23-24题
23、河流在地域经济发展中有重要的作用,但这种作用在不同的河流、不同的河段表现不同。在黄河流经宁夏和内蒙古时,它的主要作用是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 )
A.电能 B.航运 C.灌溉水源 D.养殖
24、图中显示黄河下游流域面积十分狭窄,这种现象的出现可能是因为( )
A.黄河穿行于峡谷中 B.黄河穿行于山岭上
C.该地降水少 D.黄河是“地上河”
25、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2015年6月1日,从南京驶往重庆的“东方之星”游轮突遇龙卷风,在长江湖北荆江段倾覆。
(1)长江发源于 山脉,东流注入 海。因航运价值高,被誉为“ ”。
(2)“东方之星”游轮倾覆地位于 省境内的长江 游河段,这里江宽水深不利于救援工作。
(3)救援期间,该地区正处于 (气候特点)的季节,使得长江 上涨,流量增大。为此,国家对长江干流上目前最大的 水利枢纽进行了调度,为救援创造了有利条件。
(4)浑浊的江水也给救援带来困难,这表明长江 (水文特征)较大,主要是由于长江中上游地区植被破坏带来严重的 (生态问题)所致。
26、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黄土高原是中国四大高原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积最大的黄土区。
(1)黄土高原位于第 阶梯,包括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 以北,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
(2)黄土高原地处沿海向内陆的过渡地带,它的降水空间总趋势是 。
(3)黄土高原是世界上 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为改善自然环境,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如 等。
(4)图中R河为 ,流经黄土高原后,使其成为世界上 量最大的河流。
(5)黄土高原孕育了黄土地独特的文化,图中所示的 是当地特有的传统民居。
参考答案
1-5:BBBAB 6-10:CBBCB 11-15:CADAC 16-20:DBABB 21-24:DDCD
25题:(1)唐古拉 东 黄金水道
(2)湖北 中
(3)高温多雨 水位 三峡
(4)含沙量 水土流失
26题:(1)二 秦岭
(2)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3)水土流失 打坝淤地
(4)黄河 含沙量
(5)窑洞长 江
黄 河
长度
6300千米
5500千米
发源地
唐古拉山
巴颜喀拉山
特点
呈“V+W”字形,是我国第一长河,世界第三长河。
呈“几”字形,是我国第二长河,是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上、中、下游的分界点
宜昌、湖口
河口、孟津
流经省区
青、藏、川、云、渝、鄂、湘
、赣、皖、苏、沪(11个)
青、川、甘、宁、内蒙古、陕、晋、豫、鲁(9个)
流经地形区
青藏高原、横断山脉、四川盆地、巫山、长江中下游平原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主要支流
嘉陵江、汉江、湘江、赣江
湟水、汾河、渭河
开发
①“水能宝库”,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著名水电站:三峡、葛洲坝。
②“黄金水道”,干流横贯东西,终年不冻,宜宾以下四季通航。
①中上游利用水能发电。著名水电站:龙羊峡、三门峡、小浪底。
②引黄灌溉:塞外江南——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华北平原重要的引用水源。
忧患
①长江上中游湖泊面积缩小,森林和草地植被遭到破坏,自然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②宜昌以上的干支流,洞庭湖和鄱阳湖两大水系,北岸的汉江,是中下游平原地区洪水的三个主要来源。
③川江滩多流急,荆江河段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泥沙淤积。
①上游:气候趋于干旱,草地退化、荒漠化严重。宁夏、内蒙古境内初春时节易形成凌汛。
②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成为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③下游:河道变宽,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沉积,使河床抬高,成为“地上河”,洪水威胁严重,水污染加重。山东境内初春时节易形成凌汛。
治理措施
①兴建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保持水土;兴建分洪、蓄洪工程。(蓄)
②整治河道,退耕还林。(导)
③加固江防大堤。(防)
①上游:合理放牧,恢复林草植被,改善生态环境。修建水库、水电站。
②中游: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打坝淤地,保持水土。
③下游:加固加高黄河大堤,疏浚河道,治理水污染。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导学案: 这是一份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导学案,文件包含《第3课时》导学案ppt、《第1课时》导学案ppt、《第2课时》导学案ppt、八上复习题23《中国的河流》湘教版doc、《第1课时》导学案doc、《第2课时》导学案doc、《第3课时》导学案doc、八年级地理上册23中国的河流练习题无答案新版湘教版doc等8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湘教版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地理湘教版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学案设计,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自主学习,学习过程,归纳总结,达标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自主学习,学习过程,归纳总结,达标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