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沪科版必修1 第2章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章末综合练习(解析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210092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沪科版必修1 第2章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章末综合练习(解析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210092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沪科版必修1 第2章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章末综合练习(解析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210092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沪科版第二章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综合与测试课后测评
展开
2021-2022学年沪科版必修1
第2章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章末综合练习(解析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选对的得4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以下关于重力加速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重力加速度g只有大小没有方向,通常取9.8 m/s2
B.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g的大小不同,但两者相差不是很大
C.重力加速度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D.在地球上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加速度都相同
解析:选A.重力加速度g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是指向竖直方向的加速度,C对,A错.在同一地点的g相同,不同地点的g值相差不大,B、D对.
2.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末速度一定与时间成正比
B.物体的位移一定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C.物体的速度在一定时间内发生的变化与这段时间成正比
D.若为匀加速运动,速度和位移都随时间增大;若为匀减速运动,速度和位移都随时间减小
解析:选C.根据v=v0+at和s=v0t+at2,A、B选项不正确.由加速度公式知,选项C正确.当物体做匀减速运动时,速度减小但位移可以增大.
3.某汽车在刹车后10 s内停下,现测得该车在停下前1 s内的位移为2 m.由此可以估算出该车刹车时的速度为( )
A.20 m/s B.30 m/s
C.40 m/s D.50 m/s
解析:选C.将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运动看成反向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由s=at得a== m/s2=4 m/s2.因此刹车时的初速度v=at=4×10 m/s=40 m/s.
4.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s与时间t的关系为s=5t+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 )
A.第1 s内的位移是5 m
B.前2 s内的平均速度是6 m/s
C.任意相邻的1 s内位移差都是1 m
D.任意1 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 m/s
解析:选D.对比匀变速运动的位移公式s=v0t+at2可以知道:v0=5 m/s,a=2 m/s2.第1 s内的位移为6 m,故A错误.前2 s内的平均速度= m/s=7 m/s,故B错误.相邻1 s内位移差Δs=aT2=2 m,故C错误.任意1 s内的速度增量Δv=a·Δt=2 m/s,故D正确.
5.一个小球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经3 s进入一个水平面,再经过6 s停下,斜面与水平面交接处是小的光滑弧形槽,则小球在斜面上和水平面上的位移大小之比是( )
A.1∶1 B.1∶2
C.1∶3 D.2∶1
解析:选B.小球从静止开始下滑,做匀加速运动到交接处时速度达到最大v,这一段的平均速度为1=,后一段由速度最大达到零,平均速度也是2=,由s= t即可求得===.
6.如图所示,某“闯关游戏”的笔直通道上每隔8 m设有一个关卡,各关卡同步放行和关闭,放行和关闭的时间分别为5 s和2 s.关卡刚放行时,一同学立即在关卡1处以加速度2 m/s2由静止加速到2 m/s,然后匀速向前,则最先挡住他前进的关卡是( )
A.关卡2 B.关卡3
C.关卡4 D.关卡5
解析:选C.同学加速到2 m/s时所用时间为t1,由v1=at1,得t1==1 s,通过的位移x1=at=1 m,然后匀速前进的位移x2=v1(t-t1)=8 m,因x1+x2=9 m>8 m.即这位同学已通过关卡2,距该关卡1 m,当关卡关闭t2=2 s时,此同学在关卡2、3之间通过了x3=v1t2=4 m的位移,接着关卡放行t=5 s,同学通过的位移x4=v1t=10 m,此时距离关卡4为x5=16 m-(1+4+10) m=1 m,关卡关闭2 s,经过t3==0.5 s后关卡4最先挡住他前进.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7.一物体在某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中物体运动的位移为x、加速度为a、速度为v、运动时间为t,则下列图像一定正确的是( )
解析:选ABC.加速度a恒定不变,D图错误;v=at∝t,A图正确;x=∝t2,B图正确;v2=2ax∝x,C图正确.
8.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先后经过A、B两点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有( )
A.物体经过AB位移中点的速度大小为
B.物体经过AB位移中点的速度大小为
C.物体通过AB这段位移的平均速度为
D.物体通过AB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中间时刻的速度为
解析:选BCD.设中间位移的速度为v,则对前半段的位移,有:2a·=v2-v12,对后半段的位移,有2a·=v22-v2,由这两式得:v=,所以A错误,B正确;取整个过程2as=v22-v12,故s=,又因为t=,所以平均速度==,所以C正确;设这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速度为v,取前半段时间v=v1+a·,取整段时间v2=v1+at,消去at,得v=,所以D正确.
9.如图是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时的位移—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 )
A.乙开始运动时,两物体相距20 m
B.在0~10 s这段时间内,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增大
C.在10 s~25 s这段时间内,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减小
D.两物体在10 s时相距最远,在25 s时相遇
解析:选BCD.由图像可知,乙在10 s时开始运动,此时两物体间的距离已超过20 m.在0~10 s这段时间内,两物体纵坐标的差值逐渐增大.说明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增大.在10 s~25 s这段时间内,两物体纵坐标的差值越来越小,说明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减小.因此两物体在10 s时相距最远,在25 s时,两图线相交,两物体纵坐标相等,说明它们到达同一位置,即相遇.故B、C、D正确.
10.从同一地点出发,甲、乙两个物体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 )
A.两物体相遇的时间是2 s和6 s
B.乙物体先向前运动2 s,随后向后运动
C.两个物体相距最远的时刻是4 s末
D.4 s后甲在乙前面
解析:选AC.前2 s甲、乙位移均为4 m,前6 s甲、乙位移均为12 m,故A正确;乙前6 s一直向前运动,故B错误;由题图可知,前4 s内两图线与坐标轴所围面积差最大,4 s末甲、乙相距最远,C正确;4 s后乙在甲前面,直到6 s时两物体相遇,故D错误.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52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1.(4分)如图是小球自由下落的频闪照片图,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是 s.如果测得s5=6.60 cm,s6=7.68 cm,s7=8.75 cm.请你用s7和s5计算重力加速度g=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解析:s7-s5=2gt2
g= m/s2=9.68 m/s2.
答案:9.68 m/s2
12.(8分)某同学利用电火花计时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他把重锤固定在纸带下端,让纸带穿过电火花计时器,然后把纸带的上端用铁夹子固定在铁架台上.先调整电火花计时器的放电频率为50 Hz,再接通电源使它工作起来,然后释放纸带,重锤带动纸带自由下落,纸带上被电火花打出一系列点迹,如图所示.其中0,1,2,3,4是连续打出的几个点,每两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 s,相邻两点间的距离x1=6.04 cm,x2=6.42 cm,x3=6.80 cm,x4=7.18 cm.
(1)由题中所给数据可求得纸带上打“1”“3”两点时重锤的速度分别为v1=________m/s,v3=________m/s.
(2)根据这条纸带的数据可求出当地重力加速度g的数值是________ m/s2.
(3)由以上数据可求得纸带上打“0”点时重锤的速度v0=________ m/s.
解析:(1)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变速直线运动,所以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一过程的平均速度,在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里位移之差为一定值.
v1== m/s=3.115 m/s
v3== m/s=3.495 m/s.
(2)用逐差法求得重力加速度
g=
= m/s2
=9.5 m/s2.
(3)由公式v1=v0+gT可得
v0=v1-gT=3.115 m/s-9.5×0.02 m/s=2.925 m/s.
答案:见解析
13.(8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速度为10 m/s,关闭发动机后前进42 m时速度降为4 m/s,若再经过6 s汽车又能前进多远?
解析:由v-v=2as得汽车关闭发动机后的加速度a== m/s2=-1 m/s2
汽车再经过时间t停下t== s=4 s
再经过6 s汽车前进的位移就是经过4 s汽车的位移s′=t=×4 m=8 m.
答案:8 m
14.(10分)汽车由车站开出后一直做匀加速运动,用10 s时间通过一座长140 m的桥,过桥后速度达到16 m/s,求:
(1)汽车刚开上桥时的速度大小.
(2)车站离桥头多远?
解析:(1)设汽车加速度为a,刚开上桥时速度为v0,根据平均速度的公式得
==.
即 m/s= m/s,解得v0=12 m/s.
a== m/s2=0.4 m/s2.
(2)汽车从车站开到桥头的时间
t1== s=30 s.
车站离桥头的距离
s1=t1= m/s×30 s=180 m,
或s1=at12=×0.4×302 m=180 m.
答案:(1)12 m/s (2)180 m
15.(10分)一列货车以v1=28.8 km/h的速度在平直铁路上行驶,由于调度失误,其后方有一列客车以v2=72 km/h的速度在同一铁轨上驶来.在相距s0=600 m处客车司机发现货车后立即紧急制动.为避免相撞,客车的制动加速度至少多大?
解析:为避免两车相撞,客车追上货车的速度应不大于货车的速度.
设客车制动经时间t时,客车追上货车恰好未发生碰撞.则
货车的位移为s1=v1t
客车的位移为s2=v2t-at2
根据题意有:s1+s0=s2,
v1=v2-at
代入数据解得a=0.12 m/s2
即客车的加速度至少为0.12 m/s2.
答案:0.12 m/s2
16.(12分)如图所示,水池正上方有一小球,球距水面h1=3.2 m,池水深h2=1.6 m,小球从静止释放后落入水中做匀减速运动,到池底的速度恰好为零.(取g=10 m/s2)求:
(1)小球运动的最大速度?
(2)从开始到落到池底所用的时间?
解析:(1)小球下落到水面时速度最大,v-0=2gh1
即vm== m/s=8 m/s.
(2)小球下落到水面的时间为t1,h1=gt
解得:t1= = s=0.8 s
在水池中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由速度位移关系知:0-v=-2ah2
减速运动的时间为t2,则有0=vm-at2
由以上两式代入数据可解得:t2=0.4 s
运动时间t=t1+t2=1.2 s.
答案:(1)8 m/s (2)1.2 s
高中物理沪科版必修1第一章 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综合与测试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沪科版必修1第一章 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综合与测试同步测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沪科版选修3-4第五章 新时空观的确立综合与测试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沪科版选修3-4第五章 新时空观的确立综合与测试同步测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沪科版选修3-4第四章 光的波动性综合与测试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沪科版选修3-4第四章 光的波动性综合与测试同步测试题,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