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六年级上册13 桥课堂检测
展开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桥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B.成长是跌跌撞撞还依然向前的勇气。
C.老师对成天不专心读书、不求上进的同学指手画脚。
D.当救援者从废墟中救出一名女孩时,在场的许多父母潸然泪下。
2.下面句子没有使用排比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
A.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
B.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
C.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
D.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3.下列三个句子中,画横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选项是( )
A.垂直绿化工程成了北京新奇观。
B.瀑布、山川、河流构成了十分壮观的景色。
C.海上日出是伟大的景观。
4.下面四句话中不是拟人句的是( )。
A.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B.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C.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D.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
5.下列作品不属于《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写的是( )
A.《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B.《竞选州长》 C.《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二、填空题
6.写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
(1)他像一座山。( )
(2)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
(3)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 )
(4)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
7.她来祭奠两个人。
她丈夫和她儿子。
①“她丈夫”指的是__________,“她儿子”指的是_________。
②读到此处,你有什么感受?课文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充词语。
水波( )( ) 人声( )( ) ( )( )细流
千( )百( ) 不容( )( ) 逃之( )( )
9.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惊慌——( ) 痛苦——( ) 乱哄哄——( )
10.理清故事的发展
全文共27段,根据下面已经分好的段落,写出各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1--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5--13):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14--23):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部分(24--27):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桥(节选)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的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
她来祭奠两个人。
她丈夫和她儿子。
11.“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所表达的意思是_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
12.“一片白茫茫的世界”是怎样的景象?联系上下文,在文中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话,使其与上下文意思连贯。
13.“老汉似乎要喊什么”,如果浪头没有把他吞没,他有可能会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关于《桥》一课的写作特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构思新颖别致,设置悬念,前后照应。 B.通过心理描写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
C.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表现力。
15.文章以“桥”为题目,说说你对文题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感动
去年冬天,沈阳某商厦突发大火,三层楼都被滚滚的浓烟和熊熊的烈火围住了,大火逐渐向上蔓延,即将吞噬着商厦三楼趴在窗口呼救人的性命,有的人不顾危险选择跳楼逃生,有的渐渐被浓烟熏倒了,正在这危急时刻,一位头戴坦克帽的叔叔不顾消防队员的劝阻,身穿厚厚的皮袄硬是闯进了随时都会爆炸的火海中。据 一位被救者回忆,当她感觉自己离鬼门关不远时,忽然看见一个模糊的身影——“坦克帽”来 。“坦克帽”背起她,探索着向外走去。在“坦克帽”的背上,她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因为她知道,自己有救了!当她被消防员接过时,心想:我一定要报答我的救命人。可是,等她转过身准备问问“坦克帽”姓什么,住在哪儿时,却看见“坦克帽”又冲进火海中,只留下那永远印在她心里的背景。就这样,“坦克帽”一次又一次地深入火海,先后从鬼门关抢回11条性命。
当“2005——中国骄傲”节目主持人将“坦克帽”叔叔请上台时,我才发现他是那么瘦弱、矮小,可是他留给我的形象却是无比崇高、伟大。虽然电视画面上我们只看到了冲天的烈火、滚滚的浓烟,还有一个头戴坦头帽的瘦弱背影,但正是这样一个瘦弱的背影不顾个人安危,从大火中连续救出了11个人;正是这样一个瘦弱的背影用并不宽阔的肩膀,托起了这11个人希望的明天;正是这样一个瘦弱的背影,在救过人后,选择了默默离开,默默地忍受着救人时吸入大量有害气体而引起的肺部后遗症。
他接过主持人的话筒,没有任何豪言壮语,但那番朴实的话语,却令我感动得热泪盈眶:“当我冲进去救人时,并没有多想,我知道,危险的确存在,可我只要多进去一趟,就能多救一个人的性命,多出一个完整的家庭。”
是啊,中国需要感动,但更需要有“坦克帽”这样奋不顾身、全身为人民的好叔叔,他们,正是我们中国的骄傲!
16.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吞噬:_____________ 豪言壮语:_______
17.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叠词。
(_____)的浓烟 (_____)地承受
(_____)的烈火 (_____)地蔓延
(____)的皮袄 (_____)地摸索
18.用横线画出文中的排比句。
19.“坦克帽”叔叔为什么一次又一次地冲入火海?从中可以看出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写出本文的中心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书面表达
21.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在灾难面前,一座窄窄的木桥让人们走过了危险,走向安全。后来,这一座木桥倒塌了,但是一座高大雄伟的桥在人们心中立起来了,那就是老支书。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支书在生死攸关的时刻,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想象在洪水过后,祭奠时,老太太会在坟前说些什么,那些搀扶着老太太前来祭奠的乡亲们会怎样哭诉。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员,你又会说些什么?
参考答案
1.C
2.B
3.B
4.D
5.C
6.(1)比喻 (2)拟人 (3)比喻 (4)拟人
7.老汉 小伙子 这样安排,使人读来觉得很震撼,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效果。
8.水波不惊 人声鼎沸 涓涓细流 千姿百态 不容忽视 逃之夭夭
9.惊慌——(镇定) 痛苦——(幸福) 乱哄哄——(静悄悄)
10.黎明时分,村庄突然遭遇洪灾,人们慌忙逃命。
老支书在危急时刻组织群众有序撤离。
桥塌了,老支书以身殉职,小伙子也失去生命。
洪水退后,老太太祭奠她的丈夫和孩子。
11. 桥快要断了 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洪水的猛烈及桥的摇摇欲坠
12.天上地下只剩下了洪水。
13.孩子,我对不起你!但是党员就要有党性,遇到危险要先让群众撤离。
14.B
15.“桥”不只是指那座被洪水冲毁的桥,还有老支书这座伟大的“桥”,用“桥”来形容他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16. 吞食;并吞。 气魄很大的话。
17. 滚滚 默默 熊熊 悄悄 厚厚 慢慢
18.虽然电视画面上我们只看到了冲天的烈火、滚滚的浓烟,还有一个头戴坦头帽的瘦弱背影,但正是这样一个瘦弱的背影不顾个人安危,从大火中连续救出了11个人;正是这样一个瘦弱的背影用并不宽阔的肩膀,托起了这11个人希望的明天;正是这样一个瘦弱的背影,在救过人后,选择了默默离开,默默地忍受着救人时吸入大量有害气体而引起的肺部后遗症。
19.因为“坦克帽”叔叔想到只要多进去一趟,就能多救一个人的性命,多出一个完整的家庭。舍己为人,无私奉献。
20.是啊,中国需要感动,但更需要有“坦克帽”这样奋不顾身、全身为人民的好叔叔,他们,正是我们中国的骄傲!
21.老太太,节哀吧,人死不能复生,但是生者要坚强,您的丈夫和儿子一定希望您能够好好的活下去,活出滋味,这样,身在天堂的他们也会高兴的!您不再是为您自己活下去了,您还要为他们坚强,有味的活下去。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桥精品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桥精品随堂练习题,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看拼音写词语,按课文内容补充词语,按课文内容填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13 桥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2021学年13 桥同步达标检测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现代文阅读,书面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13 桥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2021学年13 桥当堂检测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现代文阅读,书面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