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思品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综合与测试复习练习题
展开1.生活中有些约定,告诉人们可以喝不可以做什么,应该和不应该做什么,可以和应该怎么做,不可以和不应该怎么做,我们将其统称为( )
A. 风俗习惯 B. 社会风貌 C. 规则 D. 乡规民约
2.某县人民法院不公开审理未成年人杨某打砸、损毁他人杂货店一案,该县人民法院的做当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A. 家庭保护 B. 学校保护 C. 社会保护 D. 司法保护
3.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法院少年法庭实行“圆桌审判”方式。这种法庭设计有利于减轻未成年被告人的恐惧与抵触心理,更好地贯彻对未成年被告人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这说明( )
A. 未成年人违法不受法律制裁 B. 未成年人只享有权利不履行义务
C. 司法机关对未成年人实施特殊保护 D. 未成年人应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4.下列行为属于侵犯姓名权的是( )
A. 小刘常给同学起外号,以此取乐 B. 小宋偷看别人的日记,将笔记中的内容向班上同学传播
C. 小王的继父任某强迫他改姓任 D. 刘田私拆同学的信件,并将邮票占为已有
5.学校食堂打饭时要自觉排队;观看电影时,不要大声喧哗。以上说明( )
A. 社会公共秩序只有靠强制命令才能维持 B. 社会公共秩序是靠社会舆论来维持的
C. 社会公共秩序需要大家共同维护 D. 社会公共生活中的秩序是自然形成的
6.在法律上,“不作为”行为的实质在于( )
A. 放弃应当享有的权利 B. 不做法律鼓励的事 C. 做了法律禁止的事 D. 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7.违法行为是指( )
①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②不履行法律规定义务的行为
③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④会受到道德舆论谴责的行为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8.现代社会生活中.没有法律是难以想象的,生活离不开法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
②法律已经深深地嵌入我们的生活之中
③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是我们应尽的责任
④互以守法为荣,以违法为耻是我们应树立的价值标准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9.下列做法中能体现对未成年人生命健康进行特殊保护的是( )
①学校门口禁止停放任何机动车辆
②学校定期举行紧急疏散演练
③学校周边摆设很多零食摊位
④在学校设立“校园警务室”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0.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权利,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依照规定接受义务教育,不得使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这是对未成年人实施( )
A. 社会保护 B. 学校保护 C. 家庭保护 D. 司法保护
11.作为中学生,我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当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是( )
A. 学校规范 B. 社会公德 C. 乡规民约 D. 职业道德
12.在学校,我们既要遵守《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也要时常检查自己的行为,反思我们的言行是否妨碍了他人。这说明( )
A. 公共生活规则有有形和无形两类 B. 在公共生活中人们没有自由
C. 服从公共生活的规则是一种被迫行为 D. 公共生活的规则使人的生活变得不方便
13.为减少雾霾对学生身体健康的危害,南通市教育局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在雾霾天气暂停学生户外活动。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
A. 学校保护 B. 家庭保护 C. 司法保护 D. 社会保护
14.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这是未成年人保护法关于 的内容之一。( )
A. 家庭保护 B. 司法保护 C. 学校保护 D. 社会保护
15.校园拒绝欺凌,和谐需要守护。为有效预防中小学生欺凌行为发生,2017年底教育部等十一部门印发了《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此举主要体现了对中小学生的( )
A. 家庭保护 B. 社会保护 C. 司法保护 D. 学校保护
16.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社会公共秩序是人类共同生活的需要
B. 法律法规是人们同违反公共秩序行为作斗争的有力武器
C. 只有成年人才需要在公共场所遵守社会公共秩序
D. 公共秩序是社会文明的标志,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基础
二、非选择题
17. 在公共场所、交通道口等地方,我们经常会看到各种警示图标(如下图所示),它是有关部门为维护公共秩序而设立的提醒过往司机、群众注意的标志,并据此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可以说,在我们日常工作、学习、生活、娱乐中,社会公共秩序无处不在。
请问:
(1)社会公共秩序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2)为什么要遵守社会公共秩序?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言有物而行有格也。”“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材料二:孔子说:“行已有耻。”朱熹说:“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材料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材料四:独善其身,方能“止于至善”。一个人以宽广的胸襟、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格行事,无论何种境遇都不弃善从恶,即使他普普通通,我们能说他一事无成吗?
(1)你怎样理解材料一语句中的“格”?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遵守哪些规则?
(2)你怎样理解材料二中的两句话?
(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句名言,要求我们要达到“止于至善”的境界,应该怎样去做?说说榜样具有怎样的力量?
(4)一个人怎样才能达到“止于至善”的境界?
19.以为北大副校长发微博:“你是北大人,看到老人摔倒了你就去扶。他要是讹你,北大法律系给你提供法律援助,要是败诉了,北大替你赔偿!”这一被网友誉为“撑腰体”的表态,火爆网络。他们认为“撑腰体”实际上是“扶德体”,蕴含着“扶起道德”的意味。我们是要“扶起摔倒的道德”。
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请你为“撑腰体”献计献策。
(2)“你爱,中国便不冷漠!”。你打算怎样去奉献爱心?
20. 16岁的中学生陈某,最早是在教室里偷拿同学的书本文具,由于未被发现,胆子变大,后来发展到在社会上不断地干些小偷小摸的事,被发现后送去劳教,出来后又重蹈覆辙,终因拦路抢劫罪,故意伤害罪和盗窃罪,被依法判刑。
根据上述案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找一找:
陈某的不良行为是 :
严重不良行为是 :
犯罪行为是 :
(2)想一想:陈某一步步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说明什么?
(3)做一做:作为中学生,你认为应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预防违法犯罪呢?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C 2. D 3. C 4. C 5. C 6. D 7. B 8. A 9. C 10. C 11. B 12. A 13. D 14. C 15. B 16. C
二、非选择题
17.(1)社会公共秩序通常是指为维护社会公共生活所必需的秩序,主要包括工作秩序、教学秩序、营业秩序、交通秩序、娱乐秩序、网络秩序等。
(2)在当代社会,公共生活有序化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愈加突出:
①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②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③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
④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18.(1)“格”是指规则、规范等。应遵守道德、法律、纪律、学生守则或具体的行为规范。
(2)略
(3)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榜样是一面镜子、一面旗帜;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向榜样学习,我们的社会、国家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4)从点滴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少成多,积善成德;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检视自身的不足,端庄自己的行为。
19.(1)实行以德治国,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实行依法治国,对好人好事表彰奖励,对诬陷救人者进行惩罚;建立诚信记录卡,让不诚信者到处碰壁;发放功德卡等。
(2)积极参加义务劳动;到敬老院看望老人;自愿清理社区卫生死角;主动给老人让座;无偿献血;为困难的人捐款捐物等。
20.(1)不良行为是偷拿同学的书本文具,严重不良行为是在社会上不断地干些小偷小摸的事,犯罪行为是拦路抢劫,故意伤害和盗窃。
(2)许多违法犯罪行为都是沾染不良习气开始的,小恶到大恶再到犯罪,其实只在一步之遥。不良行为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障碍。
(3)增强辨别是非能力;树立自尊,自律,自强意识完善人格;加强道德修养,遵守社会公共道德;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提高自控能力,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及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和侵害等。
2021学年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综合与测试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综合与测试课后作业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简答题,辨析题,材料分析题,活动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综合与测试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综合与测试复习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实战演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政治思品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综合与测试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思品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综合与测试当堂检测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