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复习:简单的机械运动(基础)知识讲解
展开2、理解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并且能够运用速度公式解决问题;
3、理解路程—时间图象。
【知识网络】
【考点梳理】
考点一 、 机械运动
1、概念:在物理学中,我们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要点诠释:
(1)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做机械运动,机械运动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运动形式。
(2)判断物体是否做机械运动关键是看物体是否发生“位置的变化”。
2、 参照物
描述物体的运动,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运动还是静止),需要选定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就叫做参照物,参照物是我们假定为不动的物体。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我们就说物体是运动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我们就说物体是静止的。
要点诠释:
(1)参照物可以选取研究对象以外的任何物体,它既可以是运动的也可以是静止的,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2)同一物体,由于参照物选择不同,对其运动状态的描述也往往不同。
(3)通常我们研究地面上物体运动的情况较多,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常选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的参照物。
(4)如果处在运动的物体中,人们描述物体的运动时,一般习惯选择运动物体本身作参照物。如人坐在行驶的火车上,一般会选火车为参照物来描述其他物体的运动情况。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我们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而言的。
要点诠释:
(1)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
(2)判断物体运动或静止的方法:选定参照物,分析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
考点二、直线运动
1、匀速直线运动
(1)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2)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①匀速直线运动是运动状态不变的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②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物体的运动方向和运动快慢都保持不变。
③在任意一段相等的时间内和任意一段路程内速度都是相等的。
2、 速度(高清课堂《机械运动的描述和测量》363809运动的快慢(速度))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大的物体运动一定快。
要点诠释:
(1)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物体运动越快速度越大;物体运动越慢,速度越小。
(2)定义: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3)公式:,s表示物体通过的路程,t表示物体通过相应路程所用的时间,v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速度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矢量,只是说某物体的速度是10m/s,不能够全面表示物体的运动情况,,要想全面反映物体的运动还要说明它是向什么方向运动的。
(4)速度的单位及换算关系:国际单位:米/秒(或)
常用单位:千米/小时(或)
换算:1m/s=3.6km/h
3、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高清课堂《机械运动的描述和测量》363809用图象描述物体的运动)
图象法是描述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的有效手段,在物理学里经常用到。
要点诠释:
1、s-t图象:用横坐标表示时间t,纵坐标表示路程s,就得到了物体运动的s-t图象,如下图(1)所示是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象。
2、v-t图象:用横坐标表示时间t,用纵坐标表示速度v,就得到了物体运动的v-t图象,如下图(2)所示是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
【典型例题】
类型一、机械运动
1、下列关于机械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
B.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
C.运动和静止是机械运动的两种形式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思路点拨】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和参照物及其选择的角度去分析,即可作出判断。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对运动状态的描述是相对的。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
【答案】A
【解析】A.运动是宇宙中普遍的现象,地球及其它一切天体都在不断的运动和发展当中,该选项说法正确;
B.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是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来说的,该选项说法错误;
C.严格说来,机械运动的形式只有一种,那就是运动,该选项说法错误。
【总结升华】本题主要考查机械运动,以及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等知识点,虽然难度不大,但需要对基本概念理解透彻,才不容易出错。
举一反三:
【变式】下列现象不属于机械运动是( )
A.一江春水向东流 B.星光闪闪
C.海水奔腾 D.春风拂面
【答案】B
2、乘客坐在奔驰列车里:①若选车厢为参照物,他是运动的;②若选车厢为参照物,他是静止的;③若选地面为参照物,他是静止的;④若选地面为参照物,他是运动的。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思路点拨】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保持不变,物体是静止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断变化,物体是运动的,据此分析答题。
【答案】D
【解析】 (1)乘客相对于车厢位置保持不变,若选车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故①说法错误,②说法正确;
(2)乘客相对于地面位置不断变化,若选地面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故③说法错误,④说法正确。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根据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是一道基础题,知道根据参照物判断物体运动状态的方法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举一反三:
【变式】一个人坐在行驶的船舱里,他说自己是静止的,他选的参照物是( )
A.河岸上的树 B.河水 C.船舱 D.正在天上飞的鸟
【答案】C
类型二、运动的快慢
3、(•海南校级二模)有一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4s内通过的路程是10m,这个物体在2s内的速度一定是( )
A.2.5m/s B.5m/s C.20m/s D.40m/s
【思路点拨】知道路程和时间,根据速度公式求出速度大小;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何时间内物体的速度都是相同的进行判断。
【答案】A
【解析】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4s内通过的路程是10m,物体的运动速度:v=S/t=10m /4s =2.5m/s。
因为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何时间内物体的速度都是相同的,所以,该物体在2s内的速度一定是2.5m/s。
【总结升华】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运动速度都是相等的。
举一反三:
【变式】一列200m的火车以10m/s的速度,匀速通过700m长的山洞,求:从火车头刚要进山洞到火车尾刚离开山洞共需要多少分钟?
【答案】∵s=vt ∴
4、公共汽车从甲站经乙站开到丙站,甲、乙两站相距S1=1200m,乙、丙两站相距S2=2160m。汽车从甲站开到乙站经历时间t1=2min,在乙站停车t0=1min后开往丙站,再经t2=3min到达丙站,求:汽车从甲站到乙站,从乙站开到丙站,从甲站开到丙站这三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
【思路点拨】(1)已知甲站开到乙站的时间和距离,根据速度公式求出此段量程的平均速度;
(2)已知乙站开到丙站的时间和距离,根据速度公式求出此段量程的平均速度;
(3)由题意可得,从甲站开到丙站的时间和距离,根据速度公式求出平均速度。
【答案与解析】
从甲站开到乙站的平均速度
从乙站开到丙站的平均速度
全程的距离:s=s1+s2=1200m+2160m=3360m
全程所用时间(包括停车时间)
t=t1+t0+t2=120s+60s+180s=360s
所以从甲站开到丙站的平均速度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计算,关键是知道平均速度是指总路程除以总时间,最容易出错的是时间的计算。
5、火车在钢轨上作匀速运动,钢轨每根长12.5m,车轮滚过钢轨接头处要发生一次撞击声,通过数撞击声的次数就可测得火车行驶的速度,某人从听到第一次撞击声时开始计时,25s内共数得51次撞击声,则该火车速度应为多少?
【思路点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火车在25s内所走的路程,在25s内听到车轨与钢轨接头处的撞击声51次,此时火车所走的路程是12.5m×(51-1),再根据速度公式即可求出答案。
【答案与解析】
因为听到第二次撞击声时,火车轮子只滚过一根钢轨,听到51次撞击声时,车轮只滚过50根钢轨,即火车行驶的距离是:S=12.5m×(51-1)=625m
∴
【总结升华】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的理解和掌握,解答此题时注意火车实际走了50根钢轨的路程这一条件。
6、小明和小华在操场上沿直跑道跑步,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前2s内,小明跑得更快
C.8s内,小明的速度是5m/s
D.8s内,小明跑的路程更长
【思路点拨】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与时间是成正比的,在图象上表现为一条直线;
要判断前2s内谁跑得快,我们可采取相同时间比较路程,谁在相同时间内运动的路程长,谁就跑得快;
用8s通过的路程除以8s,即得到两人的平均速度,从而进行比较。
【答案】C
【解析】A、由图象可知,小明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图象是一条直线,表明路程和时间成正比,所以小明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而小华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图象是一条曲线,表明路程和时间不成正比,所以小华做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选项A错误;
B、分析图象可知,在前2s内,小华运动的距离比小明长,所以小华跑得较快,故B错误;
C、时间t=8s,由图象可知,路程s=40m,故小明的速度是,故C正确;
D、由图象可知,两人在8s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为40m,故D错误。
【总结升华】解答本题时,可采用控制变量的思想和比较的思想去进行分析,比较时要在相同条件下去进行比较。
举一反三:
【变式】(•邹平县模拟)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两物体在0~10 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
B.两物体在15~20 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
C.两物体在15 s相遇,且0~15 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D.两物体在20 s相遇,且0~20 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答案】C
总复习:简单的机械运动(提高)巩固练习(1): 这是一份总复习:简单的机械运动(提高)巩固练习(1),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巩固练习,答案与解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总复习:简单的机械运动(提高)知识讲解: 这是一份总复习:简单的机械运动(提高)知识讲解,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考纲要求,知识网络,考点梳理,典型例题,思路点拨,总结升华,答案与解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总复习:电压电阻(基础)知识讲解: 这是一份中考总复习:电压电阻(基础)知识讲解,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考纲要求,知识网络,考点梳理,典型例题,思路点拨,总结升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