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化学模考分类冲刺小卷(福建版)(共8份资料) (1)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07447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年化学模考分类冲刺小卷(福建版)(共8份资料) (1)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07447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年化学模考分类冲刺小卷(福建版)(共8份资料) (1)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07447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年化学模考分类冲刺小卷(福建版)(共8份资料) (1)
展开
这是一份2020年化学模考分类冲刺小卷(福建版)(共8份资料) (1),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A.氮气作保护气B.氢气作高能燃料
C.氖气管通电会发红光D.墨汁作画久不变色
【答案】C
【解析】A、氮气用作保护气,利用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B、氢气作高能燃料,利用了氢气的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C、氖气管通电会发红光,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
D、墨汁作画久不变色,利用碳的化学性质稳定,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2.(2020•福州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用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加热粗铜丝一段时间后,白磷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该实验过程只发生一个化学变化
C.玻璃管中液面从实验开始持续上升至约“刻度1”处
D.氮气不与磷反应且难溶于水是设计该实验的依据之一
【答案】D
【解析】A、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没有雾,故错误。
B、实验过程中铜在加热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白磷与氧气反应,故错误。
C、白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装置内空气受热膨胀,玻璃管中液面先下降;白磷燃烧消耗装置内的氧气,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则后上升至刻度1处,故错误。
D、氮气不与磷反应且难溶于水,是设计该实验的依据之一,否则不能测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故正确。3.(2020•漳州九年级上学期期末).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不对应的是( )
A.氢气用作燃料——可燃性
B.石墨用于制铅笔芯——导电性
C.干冰用作制冷剂——升华时会吸热
D.稀有气体用于制霓虹灯——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答案】B
【解析】A、氢气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故选项说法正确。
B、石墨在纸上划过能留下痕迹,因此石墨可用于制铅笔芯,故选项说法错误。
C、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故选项说法正确。干冰是固体的二氧化碳,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于人工降雨,故选项说法正确;
D、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例如霓虹灯等,故选项正确。
4.(2020•漳州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时,连接好装置并检查不漏气后进行后续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用红磷要过量,以保证集气瓶内空气里的氧气能充分反应
B.在空气里点燃红磷后,应缓慢把燃烧匙伸人瓶内并塞紧橡胶塞
C.该实验可以测得氧气占空气体积的21%
D.仍用本装置,把红磷换成硫,能更精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答案】A
【解析】A、所用红磷要过量,以保证集气瓶内空气里的氧气能充分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B、在空气里点燃红磷后,应迅速把燃烧匙伸入瓶内并塞紧橡皮塞;缓慢伸入,会使集气瓶中的气体受热排出一部分,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大,故选项说法错误。
C、红磷熄灭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沿导管流入集气瓶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五分之一,由此可知,空气中氧气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20%,不能精确到21%,故错误。
D、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虽除去氧气,而增加了新的气体,没有形成压强差,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故选项说法错误。
5.(2020•漳州上学期期末)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主要生成白色固体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答案】C
【解析】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光,选项错误。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在空气中是淡蓝色火焰,选项错误。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主要生成白色固体,同时放出大量的热,选项正确。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选项错误。
故选C。
6.(2020•福州上学期期末)下列物质用途主要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A.氮气作保护气B.氢气作高能燃料
C.氖气管通电会发红光D.墨汁作画久不变色
【答案】C
【解析】A、氮气用作保护气,是因为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是由化学性质决定的,不符合题意。
B、氢气做高能燃料,是因为氢气具有可燃性,是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不符合题意。
C、氖气管通电会发红光,是因为电子由激发态向基态跃迁时以光的形式释放能量,是由物理性质决定的,符合题意。
D、墨汁作画久不变色,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是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2020•福州九年级上学期期末)雾炮车向空中喷水净化空气,主要除去的污染物是
A.固体颗粒物B.一氧化碳C.二氧化碳D.臭氧
【答案】A
【解析】雾炮车又称“多功能抑尘车”,主要针对的污染物是固体颗粒物。故选A。
8.(2020•厦门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在玻璃管中放入过量铜粉,管中的空气体积为50mL,将活塞拉至30mL刻度处的注射器和瘪的气球接在玻璃管的两端,点燃酒精灯,反复推拉注射器和挤压气球,待充分反应后,冷却至室温,将气球中的气体全部挤入玻璃管,此时注射器的活塞停在14mL刻度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用硫粉代替铜粉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铜粉过量是为了使装置内的氧气完全反应
C.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7.5%
D.未冷却至室温即读取注射器读数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小
【答案】C
【解析】A.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装置内的压强几乎不变,所以不能用硫粉代替铜粉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正确。
B.实验操作中铜粉过量是为了使装置内的氧气完全反应,故正确。
C.注射器内气体减少的体积即为消耗的氧气体积,即:30mL﹣14mL=16mL,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故错误。
D.未冷却至室温即读取注射器读数,读数偏大,测得的氧气体积偏小,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小,故正确。
9.(2019•岳阳九年级中考模拟)下列知识的归纳正确的是( )
A.煤、石油、天然气均属于化石燃料
B.过滤和煮沸均可使硬水转化为软水
C.农业上使用滴灌和漫灌均可节约用水
D.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均属于空气污染物
【答案】A
【解析】A、石油与煤、天然气均属于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该选项归纳正确。
B、过滤不能除去硬水中的钙离子和镁离子,因此过滤不能降低水的硬度,加热煮沸时,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能够以碳酸钙沉淀、氢氧化镁沉淀的形式从水中析出,从而降低水的硬度,该选项归纳错误。
C、农业上改漫灌为滴灌可节约用水,该选项归纳错误。
D、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二氧化碳不属于空气污染物,该选项归纳错误。
10.(2019•天津九年级中考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B.海洋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氯
C.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碳
D.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钙
【答案】A
【解析】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是元素是氧元素,故A正确。
B.海洋中含量最多的是氧元素,故B错误。
C.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氮元素,故C错误。
D.人体中含量最多的是氧元素,故D错误。
11.(2019•天津九年级中考模拟)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是( )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答案】C
【解析】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产生热量,生成白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C、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实验结论,不是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故选项说法正确。
二.填空题(共1小题)
12.(2020•仙游县校级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氮气、氧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氢气等五种气体中,按要求将相应物质的化学式填写在题中的空白处:
(1)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气体是 。
(2)能做燃料的的气体是 。
(3)焊接金属时常用作保护气的是 。
(4)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气体是 。
(5)用作医疗救护的气体是 。
(6)属于氧化物的有 、 。
【答案】(1)SO2(2)H2(3)N2(4)CO2(5)O2
(6)CO2SO2
【解析】(1)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气体是二氧化硫,其化学式为SO2。
(2)氢气具有可燃性,是能做燃料的的气体,其化学式为H2。
(3)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焊接金属时常用作保护气,其化学式为N2。
(4)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其化学式为CO2.
(5)氧气能供给呼吸,是用作医疗救护的气体,其化学式为O2。
(6)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属于氧化物,其化学式为CO2、SO2。
13.(2019•河南九年级中考一模)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中燃烧匙内的白磷用电加热装置点燃,瓶内气压用气体压强传感器测定,其变化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t1时刻后的一段时间能观察到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从瓶内气压达到最高点直至t2时刻,瓶内温度始终保持不变
C.根据t2时刻瓶内的气压值,可以计算出氧气占空气体积的百分比
D.t3时刻后的一段时间内瓶内气压又显著增加,其原因是温度又升高了
【答案】C
【解析】A、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小颗粒,产生大量的白烟,选项A不正确。
B、从瓶内气压达到最高点直至t2时刻,瓶内温度由低到高,然后慢慢降低至室温,选项B不正确。
C、通过t2时刻瓶内的气压值,可以计算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00%=20%,选项C正确。
D、t3时刻后的一段时间内瓶内气压又显著增加,其原因是液体进入瓶内后,瓶内气体体积减小,导致气压显著增大,而不是由温度升高造成的,选项D不正确。
故选C。
14.(2019•福州九年级中考质检)为了更好的理解使用燃烧红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可以利用传感器技术实时测定图1实验装置内的压强、温度和氧气浓度变化,三条曲线变化趋势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X曲线表示的是温度变化
B.Y曲线表示的是氧气的浓度变化
C.图2中CD段对应的变化进程是红磷燃烧
D.图2中DE段对应的变化进程是水倒吸进广口瓶
【答案】C
【解析】磷燃烧能够消耗空气中的氧气,氧气消耗后,容器中的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水进入容器,进入容器中的水的体积即为容器中空气中的氧气体积,进一步可以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A、X曲线先升高后降低至原刻度,表示的是温度变化,不符合题意。
B、Y曲线逐渐降低,表示的是氧气的浓度变化,不符合题意。
C、图2中BD段对应的变化进程是红磷燃烧,符合题意。
D、图2中DE段对应的变化进程是水倒吸进广口瓶,这是因为随着水的进入,瓶内气压增大,不符合题意。故选C。
15.(2019•福建九年级中考模拟)某兴趣小组开展“测定密闭容器中某种气体的体积分数”的探究实验。
【实验1】按图1所示装置,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实验2】按图2所示装置,在集气瓶内壁用水均匀涂附铁粉除氧剂(其中辅助成分不干扰实验),利用铁锈蚀原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1)实验1中,红磷燃烧的主要现象是 。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K,水能倒吸入集气瓶的原因是 。
(2)为提高实验的准确性,以上两个实验都需要注意的事项是 (写一点)。
(3)实验过程中,连接数字传感器,测得实验1、实验2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分别如图3、图4所示。依据图3,图4信息, (填“实验1”或“实验2”)的测定方法更准确,判断依据是
(4)结合你的学习经验,若要寻找红磷或铁粉除氧剂的替代物,用图1或图2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该替代物应满足的条件是 (写两点)。
【实验3】测定用排空气法收集到的集气瓶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
(5)甲同学设计图5所示装置进行测定。浓NaOH溶液的作用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6)乙同学提出,仅利用图6所示装置,在不添加其他试剂的前提下,也能测得集气瓶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为达到实验目的,操作方法是 。
【答案】(1)产生了大量的白烟;氧气被消耗,集气瓶内气体压强小于大气压
装置的气密性要良好
实验2;反应后,实验1集气瓶内剩余氧气的体积分是8.6%,实验2集气瓶内氧气几乎要耗尽
能够和氧气反应,生成物不是气体;(5)2NaOH+CO2=Na2CO3+H2O
(6)用冰水冷却集气瓶,打开K
【解析】(1)实验1中,红磷燃烧的主要现象是:产生了大量的白烟等。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K,水能倒吸入集气瓶的原因是:氧气被消耗,集气瓶内气体压强小于大气压。
(2)为提高实验的准确性,以上两个实验都需要注意的事项是装置的气密性要良好等。
(3)实验过程中,连接数字传感器,测得实验1、实验2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分别如图3、图4所示。依据图3,图4信息可知,实验2测定方法更准确,判断依据是:反应后,实验1集气瓶内剩余氧气的体积分是8.6%,实验2集气瓶内氧气几乎要耗尽。
(4)用图1或图2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该替代物应满足的条件是能够和氧气反应,生成物不是气体;
(5)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是:2NaOH+CO2=Na2CO3+H2O;
(6)由于密封装置内气体的压强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为达到实验目的,操作方法是用冰水冷却集气瓶,打开K,瓶内为温度降低,压强减小,氢氧化钠溶液被吸入,吸收了二氧化碳,可以测定出集气瓶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0年化学模考分类冲刺小卷(福建版)(共8份资料) (8),共5页。
这是一份2020年化学模考分类冲刺小卷(福建版)(共8份资料) (4),共9页。
这是一份2020年化学模考分类冲刺小卷(福建版)(共8份资料) (6),共9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