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学反思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0课 《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教学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0课 《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教学反思,
本课的编写依据是《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主题五“我们的国家”第9条“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掌握应有的历史常识,了解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珍爱我国的文化遗产。”此外,《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着力完善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品质,培育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养。”这也是本课编写的重要依据。本课的三个话题“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立已达人的仁爱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就是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的“人格修养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家国情怀教育”相对应的。
在教学中的活动方法:
教学环节一: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
教师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志向或理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和讨论的兴趣。引导学生阅读《乘长风破万里浪》,并说说自己的感受。3.教师请学生说一下“有志者事竟成”“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的大意。教师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志向或理想,如是否要坚持自己原有的志向或理想,自己是否坚定不移地朝着它前进。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苏武牧羊》,观看与故事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并说说印象最深刻的内容。结合《盂子》中的话,让学生举例说说,中国历史上还有哪些人物的事迹,体现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引导学生阅读《范式赴约》,让学生说说,这则故事反映了范式怎样的品质。让学生说说,自己所理解的诚信是什么意思,并举例说出诚信包括哪些方面。
教师可以把活动园中的间题,改造成表格的形式,让学生回顾自己上周的表现,就是否做到诚信,填写表格,然后进行分析和自我评价。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有关求新的正文、阅读角,然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生活中,有没有不断求新的表现,如果有,表现在哪里。
引导学生阅读第一个活动园中的格言,让学生说说这些格言的大意,然后让学生回答活动园中的问题。学生完成第二个活动园的活动后,教师让学生思考两个问题:学完本话题后,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故事是什么?你愿意把哪则格言作为你人格修养的座右铭?并说说理由。教师对“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这一话题进行归纳总结。
教学环节二: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
学生读完阅读角后,完成活动园中的问题。教师可以把教材第87页的阅读角《将心比心》与本页的活动园结合在一起设计教学活动,比如,可把它作为活动的资料;活动园中的第三个问题是个开放性的问题,学生分组,相互交流自己的答案,然后思考同组的同学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答案。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要学会换位思考由此,进一步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教师引导学生读完阅读角《朱冲还牛》后,完成活动园中的问题;《朱冲还牛》的故事在教学中可以灵活处理。学生可能在阅读《朱冲还牛》的故事后,提出质疑:难道宽容对方是朱冲的唯一选择吗?他不可以直接诉诸法律手段或行政手段解决吗?假设朱冲的宽容始终无法感化对方,他会怎么做呢?这些问题背后隐含的是道德与法律的不同功用问题,以及宽容的
限度问题,等等。一旦学生提及,不要回避,可以让学生自由探讨,不要指向固定的结论,重在提升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知道,处理冲突有多种选择,在具体的情境下,应该做出理性的最优化的选择。如果学生有兴趣,可以建议他们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展示自己的思考。但是活动不能偏离主线,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朱冲宽容的美德。
教师可以将中国传统文化中“推己及人”的思维方式用下面图式呈现,帮助学生理解,并让学生结合活动园的问题设计,列举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爱家人、爱他人(社会)、爱自然的事例。
教学环节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阅读角《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补充说明性资料,不用展开讲解,学生能明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大意即可;活动园的教学要注意引导学生结合现在一些学生的生活实际,如生活围绕成绩或升学转,不过问家事和国事等,进行探究、辩论,不能仅就格言讨论格言。
90页下面的活动园的教学,可以采取“爱国故事会”的形式。课前,学生查阅中国古代忧国忧民的故事,选取一个最能打动自己的故事,摘录下来,并说明自己选择的理由。课上,学生进行相互交流。课后,学生将作品进行展示。
91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话题结束后,教师要注意从宏观上对本课做简明扼要的总结。
如何把握教学重点,是本课教学的个挑战。 从学科知识的角度看,本课主要讲述了传统伦理思想的特点和主要内容。从道德教育的角度看,本课内容涉及众多德目,如明志、持节、守信、求新、好学、仁爱、宽容、爱国,等等。如果从这两个角度看,本课的知识量巨大,在有限的三课时里,讲好这些内容是十分困难的。
但是,本课是作为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依照社会学习的框架建构起来的。因此,本课内容既不是传统意义上历史教材的内容,也不是传统意义上修身教材的内容。这就决定了本课的教学重点,既不在于讲授学科知识,如传统伦理思想,也不在于围绕具体德目,让学生记忆相关德目的内涵。本课教学重点,是力图通过教材中丰富的经典故事、经典格言以及精心设计的探究活动,让学生从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和爱国情怀几个角度,体会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进而认同和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总之,本课的教学,要跳出学科本位的条条框框,不必每个具体德目都面面俱到地予以讲解。教材中的具体德目和材料是组织教学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教材选取的经典故事、经典格言和活动设计都是案例式呈现,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核心观点,根据实际情况,选取不同的经典故事和经典格言,灵活运用、改造教材的活动设计,甚至可以重新设计探究活动。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驾驭本课的教学,名实一致
言行一致
表里一致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周六
周日
本课的编写依据是《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主题五“我们的国家”第9条“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掌握应有的历史常识,了解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珍爱我国的文化遗产。”此外,《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着力完善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品质,培育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养。”这也是本课编写的重要依据。本课的三个话题“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立已达人的仁爱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就是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的“人格修养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家国情怀教育”相对应的。
在教学中的活动方法:
教学环节一: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
教师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志向或理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和讨论的兴趣。引导学生阅读《乘长风破万里浪》,并说说自己的感受。3.教师请学生说一下“有志者事竟成”“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的大意。教师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志向或理想,如是否要坚持自己原有的志向或理想,自己是否坚定不移地朝着它前进。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苏武牧羊》,观看与故事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并说说印象最深刻的内容。结合《盂子》中的话,让学生举例说说,中国历史上还有哪些人物的事迹,体现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引导学生阅读《范式赴约》,让学生说说,这则故事反映了范式怎样的品质。让学生说说,自己所理解的诚信是什么意思,并举例说出诚信包括哪些方面。
教师可以把活动园中的间题,改造成表格的形式,让学生回顾自己上周的表现,就是否做到诚信,填写表格,然后进行分析和自我评价。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有关求新的正文、阅读角,然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生活中,有没有不断求新的表现,如果有,表现在哪里。
引导学生阅读第一个活动园中的格言,让学生说说这些格言的大意,然后让学生回答活动园中的问题。学生完成第二个活动园的活动后,教师让学生思考两个问题:学完本话题后,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故事是什么?你愿意把哪则格言作为你人格修养的座右铭?并说说理由。教师对“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这一话题进行归纳总结。
教学环节二: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
学生读完阅读角后,完成活动园中的问题。教师可以把教材第87页的阅读角《将心比心》与本页的活动园结合在一起设计教学活动,比如,可把它作为活动的资料;活动园中的第三个问题是个开放性的问题,学生分组,相互交流自己的答案,然后思考同组的同学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答案。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要学会换位思考由此,进一步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教师引导学生读完阅读角《朱冲还牛》后,完成活动园中的问题;《朱冲还牛》的故事在教学中可以灵活处理。学生可能在阅读《朱冲还牛》的故事后,提出质疑:难道宽容对方是朱冲的唯一选择吗?他不可以直接诉诸法律手段或行政手段解决吗?假设朱冲的宽容始终无法感化对方,他会怎么做呢?这些问题背后隐含的是道德与法律的不同功用问题,以及宽容的
限度问题,等等。一旦学生提及,不要回避,可以让学生自由探讨,不要指向固定的结论,重在提升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知道,处理冲突有多种选择,在具体的情境下,应该做出理性的最优化的选择。如果学生有兴趣,可以建议他们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展示自己的思考。但是活动不能偏离主线,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朱冲宽容的美德。
教师可以将中国传统文化中“推己及人”的思维方式用下面图式呈现,帮助学生理解,并让学生结合活动园的问题设计,列举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爱家人、爱他人(社会)、爱自然的事例。
教学环节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阅读角《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补充说明性资料,不用展开讲解,学生能明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大意即可;活动园的教学要注意引导学生结合现在一些学生的生活实际,如生活围绕成绩或升学转,不过问家事和国事等,进行探究、辩论,不能仅就格言讨论格言。
90页下面的活动园的教学,可以采取“爱国故事会”的形式。课前,学生查阅中国古代忧国忧民的故事,选取一个最能打动自己的故事,摘录下来,并说明自己选择的理由。课上,学生进行相互交流。课后,学生将作品进行展示。
91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话题结束后,教师要注意从宏观上对本课做简明扼要的总结。
如何把握教学重点,是本课教学的个挑战。 从学科知识的角度看,本课主要讲述了传统伦理思想的特点和主要内容。从道德教育的角度看,本课内容涉及众多德目,如明志、持节、守信、求新、好学、仁爱、宽容、爱国,等等。如果从这两个角度看,本课的知识量巨大,在有限的三课时里,讲好这些内容是十分困难的。
但是,本课是作为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依照社会学习的框架建构起来的。因此,本课内容既不是传统意义上历史教材的内容,也不是传统意义上修身教材的内容。这就决定了本课的教学重点,既不在于讲授学科知识,如传统伦理思想,也不在于围绕具体德目,让学生记忆相关德目的内涵。本课教学重点,是力图通过教材中丰富的经典故事、经典格言以及精心设计的探究活动,让学生从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和爱国情怀几个角度,体会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进而认同和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总之,本课的教学,要跳出学科本位的条条框框,不必每个具体德目都面面俱到地予以讲解。教材中的具体德目和材料是组织教学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教材选取的经典故事、经典格言和活动设计都是案例式呈现,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核心观点,根据实际情况,选取不同的经典故事和经典格言,灵活运用、改造教材的活动设计,甚至可以重新设计探究活动。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驾驭本课的教学,名实一致
言行一致
表里一致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周六
周日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