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三化学每天练习20分钟——金属及其化合物(详细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04417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届高三化学每天练习20分钟——金属及其化合物(详细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04417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届高三化学每天练习20分钟——金属及其化合物(详细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04417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届高三化学每天练习20分钟——金属及其化合物(详细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化学每天练习20分钟——金属及其化合物(详细解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已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
A.NaHCO3(s)eq \(――→,\s\up7(△))Na2CO3(s)eq \(―――――→,\s\up7(饱和石灰水))NaOH(aq)
B.Al(s)eq \(――――→,\s\up7(NaOHaq))NaAlO2(aq)eq \(―――――→,\s\up7(过量HClaq))Al(OH)3(s)
C.AgNO3(aq)eq \(――→,\s\up7(氨水))[Ag(NH3)2]+(aq)eq \(――――→,\s\up7(蔗糖aq))Ag(s)
D.Fe2O3(s)eq \(――→,\s\up7(Al),\s\d5(高温))Fe(s)eq \(―――→,\s\up7(HClaq))FeCl3(aq)
答案 A
解析 B错:NaAlO2(aq)与过量HCl(aq)反应,生成AlCl3;C错:蔗糖(aq)中无醛基,不能与[Ag(NH3)2]+(aq)反应生成Ag(s);D错:Fe(s)与HCl(aq)反应生成FeCl2(aq)。
2. 在给定的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
A.Naeq \(――→,\s\up7(O2),\s\d5(点燃))Na2O2eq \(――→,\s\up7(CO2))Na2CO3
B.FeS2eq \(――→,\s\up7(O2),\s\d5(煅烧))SO3eq \(――→,\s\up7(H2O))H2SO4
C.NaCl(aq)eq \(――→,\s\up7(电解))Cl2eq \(――――→,\s\up7(过量Fe),\s\d5(点燃))FeCl2(s)
D.SiO2eq \(――→,\s\up7(H2O))H2SiO3eq \(―――――→,\s\up7(NaOHaq))Na2SiO3
答案 A
解析 B项,FeS2与O2反应生成SO2,错误;C项,Fe与Cl2反应生成FeCl3,错误;D项,SiO2不与H2O反应,错误。
3.(2019·江苏,9)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
A.NaCl(aq)eq \(――→,\s\up7(电解))Cl2(g)eq \(――→,\s\up7(Fes),\s\d5(△))FeCl2(s)
B.MgCl2(aq)eq \(――→,\s\up7(石灰乳))Mg(OH)2(s)eq \(――→,\s\up7(煅烧))MgO(s)
C.S(s)eq \(――→,\s\up7(O2g),\s\d5(点燃))SO3(g)eq \(――→,\s\up7(H2Ol))H2SO4(aq)
D.N2(g)eq \(―――――――→,\s\up7(H2g),\s\d5(高温高压、催化剂))NH3(g)eq \(―――→,\s\up7(CO2g),\s\d5(NaClaq))Na2CO3(s)
答案 B
解析 A项,Cl2与Fe发生反应生成FeCl3,错误;B项,MgCl2与Ca(OH)2发生反应生成Mg(OH)2沉淀,煅烧Mg(OH)2生成MgO固体,正确;C项,S在O2中燃烧只能生成SO2,错误;D项,NH3、CO2和NaCl溶液反应生成NaH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3+CO2+NaCl+H2O===NaHCO3↓+NH4Cl,错误。
4.(2019·天津,3)下列有关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应用不合理的是( )
A.将废铁屑加入FeCl2溶液中,可用于除去工业废气中的Cl2
B.铝中添加适量锂,制得低密度、高强度的铝合金,可用于航空工业
C.盐碱地(含较多Na2CO3等)不利于作物生长,可施加熟石灰进行改良
D.无水CCl2呈蓝色,吸水会变为粉红色,可用于判断变色硅胶是否吸水
答案 C
解析 将废铁屑加入FeCl2溶液中,可用于除去工业废气中的Cl2,发生反应2FeCl2+Cl2===2FeCl3、2FeCl3+Fe===3FeCl2,A项正确;铝中添加适量锂,制得的铝合金密度小、硬度大,可用于航空工业,B项正确;盐碱地中施加熟石灰,发生反应Na2CO3+Ca(OH)2===CaCO3+2NaOH,生成的NaOH为强碱,不利于作物生长,C项错误;无水CCl2吸水后会发生颜色变化,可用于判断变色硅胶是否吸水,D项正确。
5某白色粉末由两种物质组成,为鉴别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水仍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固体全部溶解;
②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振荡后仍有固体存在。
该白色粉末可能为( )
A.NaHCO3、Al(OH)3 B.AgCl、NaHCO3
C.Na2SO3、BaCO3 D.Na2CO3、CuSO4
答案 C
解析 A项,NaHCO3、Al(OH)3 中加入足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生成硫酸钠、硫酸铝、二氧化碳和水,最终无固体存在,错误;B项,AgCl不溶于酸,固体不能全部溶解,错误;C项,Na2SO3、BaCO3中加入足量水时,碳酸钡不溶于水使部分固体不溶解,加入稀盐酸,碳酸钡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二氧化碳和水,固体全部溶解,再将样品加入足量稀硫酸中,稀硫酸和碳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二氧化碳和水,正确;D项,Na2CO3、CuSO4中加入足量稀硫酸,振荡后无固体存在,错误。
6.(2016·全国卷Ⅲ,7)化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答案 B
解析 A项,Al2(SO4)3和小苏打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生成Al(OH)3、Na2SO4和CO2,可以用于泡沫灭火器灭火,正确;B项,FeCl3和Cu反应生成FeCl2和CuCl2,只能说明Cu的还原性比Fe2+强,并不能说明铁比铜金属性强,错误;C项,次氯酸盐可以转化为氧化性更强且具有漂白性的HClO,故漂白粉可以漂白织物,正确;D项,氢氟酸中的HF可与玻璃中的SiO2反应生成SiF4气体,所以可用于在玻璃器皿上刻蚀标记,正确。
7磷酸亚铁锂(LiFePO4)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之一。采用湿法冶金工艺回收废旧磷酸亚铁锂电池正极片中的金属,其流程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
B.从“正极片”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Al、Fe、Li
C.“沉淀”反应的金属离子为Fe3+
D.上述流程中可用硫酸钠代替碳酸钠
答案 D
解析 Li2SO4易溶于水,用硫酸钠代替碳酸钠,不能形成含Li沉淀,D项错误;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A项正确;LiFePO4中含有Li和Fe元素,正极片碱溶所得滤液中含有Al元素,B项正确;Fe2+能被HNO3氧化为Fe3+,Fe3+遇到碱液后沉淀,而另一种金属离子——锂离子遇到碳酸钠后沉淀,C项正确。
8.海水开发利用的部分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向苦卤中通入Cl2是为了提取溴
B.粗盐可采用除杂和重结晶等过程提纯
C.工业生产中常选用NaOH作为沉淀剂
D.富集溴一般先用空气和水蒸气吹出单质溴,再用SO2将其还原吸收
答案 C
解析 A项,向苦卤中通入Cl2 时发生反应:Cl2+2Br-===2Cl-+Br2,故其目的是为了提取溴,正确;B项,可将粗盐溶解、过滤除去难溶性杂质,然后向滤液中加入沉淀剂,过滤后调节滤液pH以除去可溶性杂质,最后重结晶可得精盐,正确;C项,工业生产常选用廉价的Ca(OH)2作为沉淀剂,错误;D项,由于通入Cl2后所得溶液中Br2的浓度很小,因此利用Br2的挥发性,可先用空气和水蒸气吹出Br2,再用SO2将其还原为HBr进行富集,正确。
9.碱式氯化铜[CuaClb(OH)c·xH2O]是一种重要的无机杀虫剂,它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制备。
步骤1:将铜粉加入稀盐酸中,并持续通入空气发生反应生成CuCl2。已知Fe3+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其催化原理如下图所示。
步骤2:在制得的CuCl2溶液中,加入石灰乳充分反应后即可制备碱式氯化铜。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a、b、c 之间的关系式为:a=b+c
B.图中M、N分别为Fe2+、Fe3+
C.步骤1充分反应后,加入少量CuO是为了除去Fe3+
D.若制备1 ml的CuCl2,理论上消耗11.2 L O2
答案 C
解析 A项,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0,可知:2a=b+c,错误;B项,根据题干叙述可知反应的方程式2Cu+O2+4HCl===2CuCl2+2H2O,M是Fe3+,N是Fe2+,错误;C项,Fe3+水解使溶液显酸性,CuO与H+反应产生Cu2+和水,当溶液的pH增大到一定程度,Fe3+形成Fe(OH)3沉淀而除去,从而达到除去Fe3+的目的,正确;D项,制备1 ml的CuCl2,转移2 ml电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需要消耗0.5 ml O2,由于不清楚氧气所处的条件,所以不能确定气体的体积,错误。
10.已知:2Fe3++2I-2Fe2++I2,用KI 溶液和FeCl3溶液进行如下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i中现象说明有Fe2+生成
B.实验ⅱ中现象说明反应后溶液中含有Fe3+
C.实验ⅲ水溶液中c(Fe2+)大于i中c(Fe2+)
D.实验ⅲ中再加入4 滴0.1 ml·L-1 FeCl2溶液,振荡、静置,CCl4 层溶液颜色无变化
答案 D
解析 A项,实验i向混合液中加入K3[Fe(CN)6]溶液产生蓝色沉淀,说明混合液中有Fe2+,说明FeCl3与KI反应生成Fe2+,正确;B项,实验ii向混合液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血红色说明混合液中含有Fe3+,正确;C项,实验i中加入K3[Fe(CN)6]溶液发生反应:3Fe2++2[Fe(CN)6]3-===Fe3[Fe(CN)6]2↓,Fe2+浓度减小,实验iii中加入CCl4,CCl4将I2从水溶液中萃取出来,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Fe2+浓度增大,实验iii水溶液中c(Fe2+)大于实验i中c(Fe2+),正确;D项,实验iii中再加入4滴0.1 ml·L-1 FeCl2溶液,Fe2+浓度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I2浓度减小,振荡静置,CCl4层溶液颜色变浅,错误。
11.硫酸亚铁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碱式硫酸铁水解能产生Fe(OH)3胶体,可用作净水剂,该过程仅发生物理变化
B.该温度下,(NH4)2Fe(SO4)2在水中的溶解度比FeSO4的大
C.可用KSCN溶液检验(NH4)2Fe(SO4)2是否被氧化
D.为防止NH4HCO3分解,生产FeCO3需在较低温度下进行
答案 AB
解析 A项,碱式硫酸铁电离产生Fe3+,Fe3+能发生水解生成Fe(OH)3胶体,Fe(OH)3胶体具有吸附性,可用作净水剂,在此过程中,既发生物理变化,又发生化学变化,错误;B项,(NH4)2Fe(SO4)2在水中的溶解度比FeSO4的小,所以FeSO4才能与(NH4)2SO4反应生成(NH4)2Fe(SO4)2,错误;C项,KSCN溶液遇Fe2+溶液无现象,(NH4)2Fe(SO4)2若被氧化则生成Fe3+,KSCN溶液遇Fe3+溶液变红,正确;D项,NH4HCO3不稳定,受热易分解,所以为防止NH4HCO3分解,生产FeCO3需在较低温度下进行,正确。
12. 利用下图装置检验FeSO4受热分解产生的气体(已知2FeSO4eq \(=====,\s\up7(△))Fe2O3+SO2↑+SO3↑),供选试剂为H2O2、BaCl2的混合溶液及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以上试剂均为足量),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开始实验时,先通入N2,后加热装置a
B.b检验的是SO3,加入的是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
C.b、c中均有沉淀,且沉淀的成分不相同
D.实验中不断通入N2,可以防止b、c装置中溶液倒吸
答案 C
解析 装置中含有空气,会干扰二氧化硫的检验,因此开始实验时,先通入N2,后加热装置a,A正确;三氧化硫会干扰二氧化硫的检验,所以b检验的是SO3,加入的是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B正确;双氧水具有氧化性,能把二氧化硫氧化为硫酸,因此b、c中均有沉淀,且沉淀的成分相同,均是硫酸钡,C错误;由于气体易溶于水,因此实验中不断通入N2,可以防止b、c装置中溶液倒吸,D正确。
13. 硫酸铁铵[NH4Fe(SO4)2·xH2O]是一种重要铁盐。为充分利用资源,变废为宝,在实验室中探究采用废铁屑来制备硫酸铁铵,具体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的目的是去除废铁屑表面的油污,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②需要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温度保持80~95 ℃,采用的合适加热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铁屑中含有少量硫化物,反应产生的气体需要净化处理,合适的装置为________(填标号)。
(3)步骤③中选用足量的H2O2,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批加入H2O2,同时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液要保持pH小于0.5。
(4)步骤⑤的具体实验操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干燥得到硫酸铁铵晶体样品。
(5)采用热重分析法测定硫酸铁铵晶体样品所含结晶水数,将样品加热到150 ℃时失掉1.5个结晶水,失重5.6%。硫酸铁铵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碱煮水洗
(2)加快反应 热水浴 C
(3)将Fe2+全部氧化为Fe3+;不引入杂质 防止Fe3+水解
(4)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
(5)NH4Fe(SO4)2·12H2O
解析 (1)除去铁屑表面油污的方法是用热纯碱溶液清洗铁屑,再用水洗。(2)铁与稀硫酸反应时加热,可提高反应速率。温度低于水的沸点,可以用热水浴加热,受热均匀且便于控制。含少量硫化物的铁屑与稀硫酸反应有H2S生成。氢气不与碱溶液反应,而硫化氢能与碱溶液反应,而H2S在水中溶解度小,故氢气中混有的硫化氢用烧碱溶液除去,又因为硫化氢与碱反应较快,容易引起倒吸,C装置倒置漏斗能防倒吸。故宜选择C装置吸收硫化氢。(3)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加入足量双氧水的目的是将Fe2+全部氧化为Fe3+,发生反应为2Fe2++H2O2+2H+===2Fe3++2H2O,从生成物看,又不引入杂质。铁离子对双氧水分解起催化作用,分批加入双氧水,避免反应过快、放出热量较多,减少双氧水分解,以免造成氧化剂损失;铁离子易水解,保持溶液呈强酸性,避免铁离子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铁。(4)步骤⑤是要从溶液中得到硫酸铁铵晶体,故实验操作有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5)失重5.6%是质量分数,设结晶水合物的化学式为NH4Fe(SO4)2·xH2O,由题意知eq \f(1.5×18,266+18x)=eq \f(5.6,100),解得x≈12。
14. Li—CuO二次电池的比能量高、工作温度宽,性能优异,广泛应用于军事和空间领域。
(1)Li—CuO电池中,金属锂做 极 。
(2)比能量是指消耗单位质量的电极所释放的电量,用来衡量电池的优劣。比较Li、Na、Al分别作为电极时比能量的大小: 。
(3)通过如下过程制备CuO。
①过程Ⅰ,H2O2的作用是 。
②过程Ⅱ产生Cu2(OH)2CO3的离子方程式是 。
③过程Ⅱ,将CuSO4溶液加到Na2CO3溶液中,研究二者不同物质的量之比与产品纯度的关系(用测定铜元素的百分含量来表征产品的纯度),结果如下:
已知:Cu2(OH)2CO3中铜元素的百分含量为57.7%。
二者比值为1:0.8时,产品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 ,产生该杂质的原因是 。
④ 过程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Li—CuO二次电池以含Li+的有机溶液为电解质溶液,其工作原理示意如下。
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
答案(1)负
(2)Li>Al>Na
(3)① 氧化剂
② 2Cu2+ + 2CO32- + H2O == Cu2(OH)2CO3↓ + CO2↑
③ Cu(OH)2或4 Cu(OH)2·CuCO3 等
当Na2CO3用量减少时,c(CO32-)变小,CO32-水解程度变大,c(OH-)/ c(CO32-)增加,
c(OH-)对产物的影响增大。
④Cu2(OH)2CO3 2CuO + CO2 + H2O
(4)CuO + 2e- + 2Li+ == Cu + Li2O
解析:(1)Li﹣CuO电池中,Li失去电子,金属锂做负极,故答案为:负;
(2)比能量是指消耗单位质量的电极所释放的电量,设质量均为m,则>>,则Li、Na、Al分别作为电极时比能量的大小为Li>Al>Na,
故答案为:Li>Al>Na;
(3)①Cu元素的化合价升高,O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H2O2的作用是氧化剂,故答案为:氧化剂;
②过程Ⅱ产生Cu2(OH)2CO3的离子方程式是2Cu2++2CO32﹣+H2O═Cu2(OH)2CO3↓+CO2↑,故答案为:2Cu2++2CO32﹣+H2O═Cu2(OH)2CO3↓+CO2↑;
③Cu2(OH)2CO3中铜元素的百分含量为57.7%,二者比值为1:0.8时,Cu元素的百分含量大于57.1%,可能不含C,则产品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Cu(OH)2,因当Na2CO3用量减少时,c(CO32﹣)变小,CO32﹣水解程度变大,c(OH﹣)/c(CO32﹣)增加,c(OH﹣)对产物的影响增大,
故答案为:Cu(OH)2;当Na2CO3用量减少时,c(CO32﹣)变小,CO32﹣水解程度变大,c(OH﹣)/c(CO32﹣)增加,c(OH﹣)对产物的影响增大;
④过程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u2(OH)2CO32CuO+CO2↑+H2O,故答案为:Cu2(OH)2CO32CuO+CO2↑+H2O;
(4)由Li+的移动方向可知,CuO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则正极反应为CuO+2e﹣+2Li+═Cu+Li2O,故答案为:CuO+2e﹣+2Li+═Cu+Li2O.
化学性质
实际应用
A
Al2(SO4)3和小苏打反应
泡沫灭火器灭火
B
铁比铜金属性强
FeCl3溶液腐蚀Cu刻制印刷电路板
C
次氯酸盐具有氧化性
漂白粉漂白织物
D
HF与SiO2反应
氢氟酸在玻璃器皿上刻蚀标记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三化学每天练习20分钟——Si、N、P、As等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制备流程与实验探究(有答案和详细解析),共6页。
这是一份高三化学每天练习20分钟——金属及其化合物(有答案和详细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已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三化学每天练习20分钟——化学平衡综合训练(有答案和详细解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对可逆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14 ml·L-1,已知,对可逆反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