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期末检测卷九+答案
展开期末检测卷九
(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智能机器人已经走进千家万户,它能够与人进行智能的对话。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机器人是高科技产品,它发出的声音不是由振动产生的
B.机器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我们能够辨别机器人发出的声音,主要利用了它的音色
D.将机器人的音量调小以免干扰周围邻居,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2.下列物态在形成过程中吸热且保持温度不变的是( )
A.蜡烛流的“泪” B.冰雪融化
C.清晨的露珠 D.霜打枝头
3.中国的诗词歌赋蕴含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酒中明月倒影是光的折射
B.“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阴晴圆缺的月亮是自然光源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共赏的天上明月是平面镜所成的像
4.如图所示,为近期流行的一种“自拍神器”,这给旅行者自拍带来了方便。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自拍可以( )
A.增大镜头中凸透镜的焦距
B.增大像距
C.增大物距
D.增大像的清晰度
5.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普通教室门的高度约为4m
B.普通课桌的高度约为0.8m
C.一张A4打印纸的厚度约为0.1m
D.人平时走路时的步幅约为3m
6.我国技术人员在研发高铁时,要进行风洞测试,即将高铁列车模型放在风洞中固定,让风高速迎面吹来,模拟高铁列车在空气中高速行驶的情形,在风洞测试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高铁列车模型相对于风洞是运动的
B.高铁列车模型相对于风是运动的
C.风相对于风洞是静止的
D.高铁列车模型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
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道路旁植树可以有效地减弱噪声传播
B.震耳欲聋是形容发出的声音音调很高
C.正常的人耳只能听到 20Hz~20000Hz 之间的声音
D.声音不仅可以在空气中传播,还可以在液体和固体中传播
8.水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下列关于地球的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水吸热,汽化形成水蒸气
B.水蒸气与冷空气接触,熔化形成小水滴
C.小水滴遇到更寒冷的气流。凝华形成小冰珠
D.小冰珠在降落过程中,液化形成雨水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空2分,共36分)
9.(6分)一个同学迟到了,走到门外听到上课老师的声音,就知道正在上物理课。他除了根据讲课内容外还可以根据声音的 来判断。教室外面出现嘈杂的声音,关上门窗是为了在 减弱噪声。学校大门外设有噪声监测设备。某时刻该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49.20的数字,这个数字的单位是 。
10.(4分)从冰箱冷冻室里拿出的冰糕包装纸表面很快形成一些“白粉”,即小冰晶,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形成的(选填物态变化名称),它与自然界中的 (选填“雾”、“露水”、“霜”或“河面上的冰”)成因相同。
11.(4分)雨后晴朗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人们根据生活经验判断: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的是水。这是因为月光照在地面上发生 反射,月光照在水面上发生 反射的缘故。
12.(4分)小鸟在平静的湖面上飞过,当它距水面4m时,该“倒影”距小鸟 m.如果它向湖面俯冲下来,则像的大小将 。
13.(6分)电视机的遥控器能发射一种不可见光,即 ,以实现对电视的控制,此不可见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 m/s。用高倍放大镜观察正在播放节目的彩色电视机屏幕,你会看见排列有序的红、 、蓝三色点状或条状发光区域。
14.(4分)如图所示是近视眼的成像示意图,与视力正常的眼睛相比,近视眼的晶状体对光线的 能力较强;矫正近视眼所配戴眼镜的镜片应是凹透镜,其作用是将光线 一些,使像成在视网膜上。(选填“会聚”或“发散”)
15.(4分)开普勒望远镜又称天文望远镜,它的物镜是一个 透镜,它的目镜是一个 透镜。
16.(4分)小明和爸爸在假期乘车出行,他看到路旁的路灯杆向后退,这是以 为参照物的;行驶中小明从车经过第一个路灯杆开始计时,发现到第四个路灯杆用时10s,每个路灯杆与相邻路灯杆的距离为30m,则车行驶的平均速度约为 km/h。
三、作图题(本题包括2小题,每图4分,共8分)
17.(4分)如图所示,已知点光源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通过作图作出点光源S的位置。
18.(4分)在如图所示的光路图中,分别填入合适的透镜。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3小题,每空2分,每图3分,共26分)
19.(10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并将它们的中心调节到同一高度。
(1)某同学选用焦距为12cm的凸透镜,应该选用 (选填“A“或“B”)。
(2)如图乙所示,保持蜡她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左右移动光屏,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呈现一个清晰的像;若在光屏一侧用眼睛透过凸透镜观察,会看到一个烛焰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像。
(3)当烛焰距凸透镜2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日常生活中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光学仪器是 。
20.(10分)小阳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本实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温度和 。
(2)加热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刻温度计的示数是 ℃。
(3)实验中通过 现象判断水已经沸腾了。
(4)当水温到达90℃后,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了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水的沸点为 ℃,原因可能是该处大气压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标准大气压。
21.(6分)小明利用图装置做“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让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方向射向镜面,在纸板B上可看到光线沿OF方向射出,用笔在纸板上描出光线EO和OF的轨迹,EO与垂直镜面的直线ON的夹角i是 角(选填“入射”或“反射”)。
(2)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测得实验数据如表
序号 | ∠i | ∠r |
1 | 30° | 30° |
2 | 45° | 45° |
3 | 50° | 50° |
分析数据可得: 。
(3)以直线ON为轴线,把纸板B向前或向后折多个角度,在纸板B上都看不到反射光线OF,由此说明: 。
五、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6分)
22.(6分)一列长360m的火车以108km/h的速度匀速驶过隧道,测得火车完全通过隧道需要72s,求:
(1)隧道的长度;
(2)火车全部在隧道内运动的时间。
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B 4.C 5.B 6.B 7.B 8.A
二、填空题
9. 音色 传播过程中 分贝 10. 凝华 霜 11. 漫 镜面 12. 8 不变
13. 红外线 3×108 绿 14. 会聚 发散 15. 凸 凸 16. 自己(或车) 32.4
三、作图题
17. 18.
四、实验探究题
19.(1)A (2)不能 正 (3)放大 投影仪
20.(1)时间 (2)86 (3)有大量气泡冒出水面 (4)97 小于
21.(1)入射 (2)光发生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五、计算题
22. (1)1800m (2) 48s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期中检测卷九+答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本册综合说课ppt课件,共7页。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期末检测卷一+答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本册综合图片课件ppt,共6页。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期末检测卷四+答案: 这是一份2021学年本册综合教学ppt课件,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