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版物理八年级下册专题复习《运动和力》(含答案)
展开人教新版物理九年级专题复习《运动和力》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2020•宜州区三模)关于力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不相接触的两个物体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C.既然是施力物体,它就不是受力物体
D.相接触的两个物体一定有力的作用
2.(2021•方城县模拟)下列情境中,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用力把皮球压扁
B.用力把静止的足球踢飞
C.坐在皮沙发上,沙发会向下凹
D.熊猫把竹子拉弯
3.(2021•肇庆一模)用扳手拧螺钉,手握在扳手的末端比握在扳手的中部省力,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
A.与力的大小有关 B.与力的方向有关
C.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D.与受力面积有关
4.(2020•红桥区模拟)一物块放在斜面上保持静止不动,图中关于该物块受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A. B.
C. D.
5.(2021•长汀县校级一模)如图所示,乒乓球是我国人们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下列关于乒乓球受力及运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球拍击球时,乒乓球和球拍都会发生弹性形变
B.球拍击球时,球拍对球的力与球对球拍的力是相互作用力
C.击打球的不同部位,球的旋转方向不同,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D.运动的乒乓球在碰到桌面后会改变运动方向,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6.(2021•市北区模拟)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台面上,一轻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连接一金属小球,点是弹簧保持原长时小球的位置。开始时通过小球压缩弹簧到位置(已知,释放小球,研究小球在水平方向上的受力和运动情况,则
A.小球从运动到的过程中所受弹力方向向右、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B.小球从运动到的过程中所受弹力方向向左、速度不断减小
C.小球运动到点时将停止运动并保持静止
D.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弹力的方向保持不变
7.(2020•禅城区校级模拟)足球场上,小明一脚把足球踢向空中,如图所示。若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表示足球离开脚后在空中飞行时的受力示意图中表示重力,表示脚对球的作用力),正确的是
A. B. C. D.
8.(2021•青白江区校级模拟)如图所示,铅球由处向右上方推出,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后落到地面处。当铅球在飞行过程中,运动到最高点时,一切外力消失,则小球将会
A.竖直掉下来 B.静止在该点
C.仍会掉在点 D.沿着水平方向运动
9.(2021•河东区模拟)锤子的锤头变松了,人们常用撞击锤柄的方法使锤头紧套在锤柄上,如图所示,这是利用了
A.锤柄的惯性 B.锤柄的重力 C.锤头的惯性 D.锤头的重力
10.(2020春•开江县期末)如图所示,一个小钢球用细线悬挂在列车的顶棚上,如果小钢球突然向右摆动,则列车的运动状态可能是
(1)列车突然向左启动;
(2)列车突然向右启动;
(3)列车向左运动时,突然刹车;
(4)列车向右运动时,突然刹车。
A.(1)和(4) B.(1)和(3) C.(2)和(3) D.(2)和(4)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1.(2011•宁河县一模)踢球时,球受到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这时 也受到球的作用力。
12.(2021•仙游县一模)狂风把小树吹弯了腰,把落叶吹得漫天飞舞。从力的作用效果分析,风力不仅使小树发生了 ,还使落叶的 发生了改变。
13.(2020•三明模拟)如图所示,将一个弹性较好的钢片固定在桌边,在钢片上用细线挂钩码,使钢片受力而发生如图甲、乙、丙、丁的4种形变。
(1)通过比较图甲和图乙中钢片的形变程度,可以发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
(2)通过比较图甲和图丁中钢片的弯曲方向,可以发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
(3)在图甲与图丙的实验中,控制 不变,研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之间的关系,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在物理学上叫作 法。
14.(2020•越秀区校级三模)如图,粗糙的传送带逆时针以恒定的速度运动,将一小物块无初速地放在传送带上点,在小物块刚刚放上点的瞬间,若以传送带为参照物,小物块将 运动(选填“沿传送带的斜面向上”或“沿传送带的斜面向下” ,作出小物块的受力分析图。
15.(2021•青秀区校级模拟)如图为一种“水上飞行器”的精彩表演,其原理是“飞行器”喷射水柱的同时,水柱同时对人也有力的作用,说明力的作用是 的;通过操纵水柱喷射的方向,人可以实现悬停、翻滚、飞行等各种复杂的动作,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
16.(2021•获嘉县模拟)小欣给爸爸拿图中所示的茶杯,不小心失手,茶杯盖和茶杯同时掉落地上。若忽略空气阻力,茶杯盖和茶杯在空中自由下落的过程中,二者之间 (选填“有”或“没有” 弹力,理由是 。
17.(2021•克东县二模)学校科技节同学们准备自己动手制成弹簧测力计,他们选了甲,乙两种规格不同的弹簧进行测试,绘出如图所示的图象,图象中只有段和段是弹性形变,若他们要制作量程较大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弹簧 ;若要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弹簧 。(选填“甲”或“乙”
18.(2020•湘西州)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 状态或 状态。
19.(2019•洛阳模拟)物体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当它持续受到一个沿水平向右的力的作用时,它的速度将 ,撤去此力后,它的速度将 。
20.(2021•新都区模拟)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抛出后小球由于 会继续向上运动,然后下落,若小球上升到最高点时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小球将 (选填“掉下来”、“停在空中”、“匀速上升” 。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21.(2021•启东市模拟)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弹簧的伸长跟拉力的关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他先在木板上标上的刻度。把木板竖直放置,在弹簧下端挂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为。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钩码个数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弹簧长度
2.00
2.50
3.00
4.00
4.50
5.00
5.0
6.00
6.0
7.00
弹簧的伸长
0
0.50
1.00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5.00
(1)当挂三个钩码时,指针所对刻度如图乙,请在表中填写此时弹簧的长度和弹簧的伸长量 。
(2)分析表中弹簧的伸长跟拉力的数据,你能得到的结论是 。
(3)小明想用该装置设计一个直接测量液体密度的“密度秤”,他找来一个质量为的小桶,挂在弹簧下面的挂钩上,测量时,在桶中加满待测液体,根据指针指示的刻度,就能直接读出液体的密度。
①该“密度秤”的零刻度线应在 刻度处;
②在桶中加满水,指针指在刻度处,如图丙,则该小桶的容积是 ;
③该“密度秤”能测量的最大的密度是 ;
④利用现有的长度刻度线作为该“密度秤”的刻度线,则该“密度秤”的分度值是 ;
⑤小明想增大该“密度秤”的量程,在不更换弹簧的前提下,你的办法是 。(只要写出一种即可)
22.(2019•河北)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它的重心在它的 上。图所示为质量分布均匀但形状不规则带有小孔的薄木板,请用细棉线、刻度尺、笔和铁架台来确定它的重心。
(1)操作方法: 。
(2)判断方法: 即为薄木板的重心。
(3)实验中没有利用到的物理知识: (填写序号)
①二力平衡的条件
②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③重力的大小跟物体质量成正比
23.(2021•铁东区模拟)小川利用如图的装置,探究在水平面上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进行如下操作:
如图甲,将毛巾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如图乙,取下毛巾,将棉布铺在斜面和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如图丙,取下棉布,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1)实验中需要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开始静止下滑,目的是使小车到斜面底端的 相同,这种实验方法叫做 法(选填“控制变量”或“转换”
(2)以上操作中错误的一次是 (选填“”、“ ”、“ ” 。
(3)纠正错误后,小川发现三次实验时小车都会滑出木板,无法记录其滑行距离,在不更改实验器材的基础上,可以通过 (选填“升高”或“降低” 小车在斜面上滑下时的高度,使其不再滑出水平表面。
(4)纠正错误,进一步分析实验可知:运动的物体不受外力时,将保持 状态。
、匀速直线运动 、静止 、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四.计算题(共3小题)
24.(2021•岳阳模拟)某中学组织学生进行郊游,队伍要经过一大桥,该桥的两端有类似如图的标志是“吨”的符号,表示桥梁最大能承受质量为的物体)。试求:
(1)根据标示牌所示,桥梁最大能承受的物体的重力。
(2)若一辆小汽车在水平桥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它的牵引力为则它所受阻力是多大?
(3)若一辆自身质量为的卡车,装有的砖,已知砖,通过计算判断卡车能否通过这座桥?
25.(2019•肥城市二模)月球对它表面附近的物体也有引力,这个引力是地球对地面附近同一物体引力的.若一根质量是的金属杆被宇航员从地球带到月球,则:
(1)金属杆在地球表面时受到的重力是多少?
(2)金属杆在月球表面时的质量是多少?
(3)金属杆在月球表面时受到月球引力大约是多少?
26.(2018•巢湖市模拟)在物理上,可以用公式来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其中表示摩擦力,表示压力,叫动摩擦因数。如图所示,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木板上质量为的滑块通过轻绳绕过定滑轮,绳的另一端悬挂托盘,已知托盘质量为,当添加的砝码质量达到时,滑块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
(1)请证明滑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砝码盒托盘的总重力.(提示:绳对滑块的拉力和绳对托盘拉力大小相等,记为。
(2)求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大小。
专题 运动和力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2020•宜州区三模)关于力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不相接触的两个物体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C.既然是施力物体,它就不是受力物体
D.相接触的两个物体一定有力的作用
【考点】:力的概念
【专题】12:应用题
【分析】根据力的概念、力的产生、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对各选项进行逐一分析,得出符合题意的选项。
【解答】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故选项说法正确。
、不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可能存在力的作用,比如不相互接触的磁体之间存在力的作用;故选项说法错误;
、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因此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不一定存在推或拉的作用,比如教室中并排放着的桌子,相互接触,但没有力的作用;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点评】本题考查了力的概念和力作用的相互性,力的作用方式包括接触和不接触。
2.(2021•方城县模拟)下列情境中,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用力把皮球压扁
B.用力把静止的足球踢飞
C.坐在皮沙发上,沙发会向下凹
D.熊猫把竹子拉弯
【考点】:力的作用效果
【专题】34:比较思想;572:运动和力;49:顺推法;62:应用能力
【分析】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即使物体发生形变;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发生变化、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解答】解:力的作用效果表现为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简称形变),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用力把皮球压扁、坐在皮沙发上沙发会向下凹、熊猫把竹子拉弯为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用力把静止的足球踢飞是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故选:。
【点评】本题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考查力的作用效果的应用,注重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考查,是中考的热点。
3.(2021•肇庆一模)用扳手拧螺钉,手握在扳手的末端比握在扳手的中部省力,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
A.与力的大小有关 B.与力的方向有关
C.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D.与受力面积有关
【考点】: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
【专题】572:运动和力
【分析】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时,动力臂越长越省力。
【解答】解:扳手是个杠杆,是省力杠杆,手握在扳手的末端和握在中部的作用点不同,握在末端的动力臂比握在中部的动力臂更长,更省力。
故选:。
【点评】掌握杠杆的平衡条件、掌握杠杆的三种分类。
4.(2020•红桥区模拟)一物块放在斜面上保持静止不动,图中关于该物块受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A. B.
C. D.
【考点】:力的示意图与图示
【专题】:图析法;:图象综合题
【分析】首先对物体受力分析,物体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作用;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摩擦力沿斜面向上,支持力垂直于斜面向上;重力、摩擦力以及支持力的作用点都在物体的重心。根据力的示意图的画法确定正确的选项。
【解答】解:物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根据四个选项可知,正确、错误。
故选:。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重力、支持力、摩擦力的画法,关键是确定这几个力的方向。
5.(2021•长汀县校级一模)如图所示,乒乓球是我国人们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下列关于乒乓球受力及运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球拍击球时,乒乓球和球拍都会发生弹性形变
B.球拍击球时,球拍对球的力与球对球拍的力是相互作用力
C.击打球的不同部位,球的旋转方向不同,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D.运动的乒乓球在碰到桌面后会改变运动方向,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考点】:力的作用效果;:力作用的相互性
【专题】572:运动和力
【分析】解答此题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是力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二是力可改变物体的形状。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3)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有关。
【解答】解:、球拍击球时,乒乓球和球拍都会发生弹性形变。故正确。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球拍击球时,球拍对球的力与球对球拍的力是相互作用力。故正确。
、击打球的不同部位,球的旋转方向不同,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故错误。
、运动的乒乓球在碰到桌边后,受到了桌边给的力后改变了运动方向,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正确。
故选:。
【点评】本题考查了多个力学的相关知识点,熟知力的三要素,力的作用效果,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判断等,可顺利解答此题。
6.(2021•市北区模拟)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台面上,一轻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连接一金属小球,点是弹簧保持原长时小球的位置。开始时通过小球压缩弹簧到位置(已知,释放小球,研究小球在水平方向上的受力和运动情况,则
A.小球从运动到的过程中所受弹力方向向右、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B.小球从运动到的过程中所受弹力方向向左、速度不断减小
C.小球运动到点时将停止运动并保持静止
D.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弹力的方向保持不变
【考点】71:弹力
【专题】12:应用题;573:重力、弹力、摩擦力
【分析】(1)小球从运动到的过程中,弹簧恢复原状,将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此时小球所受弹力方向向右、速度不断增大;
(2)小球从运动到的过程中,弹簧被拉开,球的动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此时小球所受弹力方向向左、速度不断减小;
(3)小球运动到点时,由于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直到速度为零,因此会停止运动但不会保持静止;
(4)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弹力的方向先向右后向左,是变化的。
【解答】解:、小球从运动到的过程中,弹簧恢复原状,将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此时小球所受弹力方向向右、速度不断增大,故错误;
、小球从运动到的过程中,弹簧被拉开,球的动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此时小球所受弹力方向向左、速度不断减小,故正确;
、小球运动到点时,由于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直到速度为零,因此会停止运动,但是由于弹簧恢复原状所以不会保持静止,故错误;
、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弹力的方向先向右后向左,是变化的,故错误。
故选:。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于物体运动中受力的分析和理解,注意逐项分析。
7.(2020•禅城区校级模拟)足球场上,小明一脚把足球踢向空中,如图所示。若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表示足球离开脚后在空中飞行时的受力示意图中表示重力,表示脚对球的作用力),正确的是
A. B. C. D.
【考点】:力的示意图与图示
【专题】61:理解能力;573:重力、弹力、摩擦力
【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任何在地球周围的物体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
【解答】解:因不计空气阻力,所以空中飞行的足球只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根据四个选项可判断出只有符合题意;
故选:。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特别注意足球已经被踢出去,不再受到脚的作用力,又忽略空气的阻力,所以只受到重力的作用。
8.(2021•青白江区校级模拟)如图所示,铅球由处向右上方推出,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后落到地面处。当铅球在飞行过程中,运动到最高点时,一切外力消失,则小球将会
A.竖直掉下来 B.静止在该点
C.仍会掉在点 D.沿着水平方向运动
【考点】:牛顿第一定律
【专题】12:应用题;572:运动和力
【分析】物体不受力时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解答】解:当铅球在飞行过程中,运动到最高点时,铅球在水平方向上有一定的速度,一切外力消失,则小球将会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故正确。
故选:。
【点评】本题考查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属于基础知识。
9.(2021•河东区模拟)锤子的锤头变松了,人们常用撞击锤柄的方法使锤头紧套在锤柄上,如图所示,这是利用了
A.锤柄的惯性 B.锤柄的重力 C.锤头的惯性 D.锤头的重力
【考点】:惯性
【专题】572:运动和力;31:定性思想;12:应用题
【分析】应用惯性知识解释生活中现象的步骤是:先分析物体的原来的运动状态,当受到力的作用,物体的一部分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没受到力的那部分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解答】答:因为锤头与柄原来都向下运动,柄撞在硬物上受到阻力作用,改变了它的运动状态,就停止了运动;锤头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继续向下运动,这样锤头就紧套在锤柄上了。故错误,正确。
故选:。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用惯性知识解释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能力,体现了从物理走向生活,是一道基础题。
10.(2020春•开江县期末)如图所示,一个小钢球用细线悬挂在列车的顶棚上,如果小钢球突然向右摆动,则列车的运动状态可能是
(1)列车突然向左启动;
(2)列车突然向右启动;
(3)列车向左运动时,突然刹车;
(4)列车向右运动时,突然刹车。
A.(1)和(4) B.(1)和(3) C.(2)和(3) D.(2)和(4)
【考点】:惯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分析】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原来静止的物体具有保持静止状态的性质;原来处于运动的物体,具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
【解答】解:一个小钢球用细线悬挂在列车的顶棚上,如果列车原来是静止的,那小钢球也是静止的,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这时小钢球如果突然向右摆动,说明列车相对小钢球向左运动,那就是此时列车突然向左启动;如果列车原来是运动的,那小钢球就具有和列车一样的速度,由于惯性要以原来的速度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时小钢球如果突然向右摆动,说明列车的向右的速度小于小钢球向右的速度,所以也可能是列车向右运动时,突然刹车。故选项正确,、、选项均错误。
故选:。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惯性在实际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只要把本题中的小钢球和平时坐在行驶的客车中的自己进行类比,解决此类问题应该不是难事。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1.(2011•宁河县一模)踢球时,球受到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脚 ,这时 也受到球的作用力。
【考点】:力的概念
【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时,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解答】解:踢球时,脚对球施加一个力的作用,但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脚也受到了球的反作用力。
故答案是:脚;脚。
【点评】该题考查了力的概念,要明确一个物体不可能产生力的作用,在一个力产生时,每个物体既是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
12.(2021•仙游县一模)狂风把小树吹弯了腰,把落叶吹得漫天飞舞。从力的作用效果分析,风力不仅使小树发生了 形变 ,还使落叶的 发生了改变。
【考点】:力的作用效果
【专题】572:运动和力
【分析】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是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解答】解:狂风把小树吹弯了腰,使小树的形状发生了改变;风把落叶吹得漫天飞舞,风力改变了落叶的运动状态。
故答案为:形变;运动状态。
【点评】本题考查了力的作用效果,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13.(2020•三明模拟)如图所示,将一个弹性较好的钢片固定在桌边,在钢片上用细线挂钩码,使钢片受力而发生如图甲、乙、丙、丁的4种形变。
(1)通过比较图甲和图乙中钢片的形变程度,可以发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大小 有关。
(2)通过比较图甲和图丁中钢片的弯曲方向,可以发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
(3)在图甲与图丙的实验中,控制 不变,研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之间的关系,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在物理学上叫作 法。
【考点】力的三要素
【专题】控制变量法;定性思想;运动和力
【分析】(1)力的作用效果: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本题中力的作用效果是通过钢片的形变来体现的;
(2)这是一道实验分析题目,用到的方法为控制变量法,对比分析图中的相同因素和不同因素,就可以得出相应的结论。
【解答】解:(1)通过比较甲和乙中钢片的形变程度,可以发现:甲中一个砝码弯曲程度比乙中两个砝码弯曲程度小,故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2)通过比较甲和丁中钢片的弯曲方向,可知,同样大小的力向上拉和向下拉效果不同,故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3)甲和丙力的作用点不同,在同样力的作用下效果不同,所以研究的是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之间的关系,此种方法物理学上称之为控制变量法。
故答案为:(1)大小;(2)方向;(3)力的大小和方向;作用点;控制变量。
【点评】(1)当一个问题与多个因素关系时,探究该问题与其中某个因素的关系时,通常采用控制变量法;
(2)本题中力的作用效果有是通过钢片形状的改变体现的,属于转换法的思想。
14.(2020•越秀区校级三模)如图,粗糙的传送带逆时针以恒定的速度运动,将一小物块无初速地放在传送带上点,在小物块刚刚放上点的瞬间,若以传送带为参照物,小物块将 沿传送带的斜面向上 运动(选填“沿传送带的斜面向上”或“沿传送带的斜面向下” ,作出小物块的受力分析图。
【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力的示意图与图示
【专题】作图题;应用能力;运动和力
【分析】(1)根据题意分析物块刚放到点时,相对参照物的位置变化情况从而确定其运动情况;
(2)分析物块的受力情况,再画出其受力示意图。
【解答】解:
(1)传送带逆时针转动,将一小物块无初速地放在传送带上点的瞬间,物块相对传送带沿传送带的斜面向上运动;
(2)物块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因物块相对于传送带向上运动,所以物块受到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作用点可都画在物块的重心上,由此画出物块的受力示意图如图所示:
【点评】本题考查了根据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以及力的示意图的画法,特别要注意物块受到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15.(2021•青秀区校级模拟)如图为一种“水上飞行器”的精彩表演,其原理是“飞行器”喷射水柱的同时,水柱同时对人也有力的作用,说明力的作用是 相互 的;通过操纵水柱喷射的方向,人可以实现悬停、翻滚、飞行等各种复杂的动作,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
【考点】力作用的相互性;力的作用效果
【专题】应用题;运动和力;应用能力
【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解答】解:在喷射水柱的同时,飞行器对水柱有力的作用,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会给飞行器一个反作用力,所以飞行器上的人可以实现悬停、翻滚、飞行等各种复杂的动作;
通过操纵水柱喷射的方向,人可以实现悬停、翻滚、飞行等各种复杂的动作,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故选:相互;方向。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是基础题。
16.(2021•获嘉县模拟)小欣给爸爸拿图中所示的茶杯,不小心失手,茶杯盖和茶杯同时掉落地上。若忽略空气阻力,茶杯盖和茶杯在空中自由下落的过程中,二者之间 没有 (选填“有”或“没有” 弹力,理由是 。
【考点】弹力
【专题】应用题;重力、弹力、摩擦力
【分析】通过“茶杯盖和茶杯同时掉落地上”去分析物体受力情况;
【解答】解:茶杯盖和茶杯在空中自由下落的过程中,它们是相对静止的,二者只接触了,但没有发生挤压(即没有发生弹性形变),所以二者之间没有弹力;
故答案为:没有;二者是相对静止的,只接触了,但没有发生挤压。
【点评】本题考查对弹力概念的理解,关键是将课本知识记忆清楚,仔细分析即可。
17.(2021•克东县二模)学校科技节同学们准备自己动手制成弹簧测力计,他们选了甲,乙两种规格不同的弹簧进行测试,绘出如图所示的图象,图象中只有段和段是弹性形变,若他们要制作量程较大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弹簧 乙 ;若要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弹簧 。(选填“甲”或“乙”
【考点】弹簧测力计及其原理
【专题】应用题;重力、弹力、摩擦力;应用能力
【分析】本题是考查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在施加相同拉力的情况下,弹簧的伸长量越大,弹簧测力计越灵敏,弹簧伸长量越小,一般量程会越大,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制作弹簧测力计的材料。
【解答】解:
由图象可知,在相同拉力作用下,甲的伸长量大,弹簧较灵敏,可以用来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
在相同拉力作用下,乙的伸长量小,劲度系数较大,适合制作量程较大的弹簧测力计。
故答案为:乙;甲。
【点评】本题要根据图中图象数据分析得出答案,学生要提高分析图象的能力,并真正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18.(2020•湘西州)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 静止 状态或 状态。
【考点】:牛顿第一定律
【专题】12:应用题;572:运动和力
【分析】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进行解答,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解答】解: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故答案为:静止;匀速直线运动。
【点评】本题考查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一道基础题目。
19.(2019•洛阳模拟)物体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当它持续受到一个沿水平向右的力的作用时,它的速度将 变大 ,撤去此力后,它的速度将 。
【考点】:牛顿第一定律;: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判断
【分析】物体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当它持续受到一个沿水平向右的力的作用时,这个力就是物体的合外力,撤掉此力后,物体的合外力为零。
【解答】解:原来静止的物体如果合外力不为零,那么它将做加速运动。当物体的合外力为零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物体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当它持续受到一个沿水平向右的力的作用时,它的合外力就是该水平力,而且不为零,所以物体的速度将变大,撤去此力后,物体已经具有一定的速度,而且此时它的合外力为零,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物体的速度将不变。
故答案为:变大;不变。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及牛顿第一定律。特别是要理解好牛顿第一定律,原来静止的物体合外力为零会继续静止,原来运动的物体合外力为零的时候会保持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20.(2021•新都区模拟)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抛出后小球由于 惯性 会继续向上运动,然后下落,若小球上升到最高点时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小球将 (选填“掉下来”、“停在空中”、“匀速上升” 。
【考点】惯性现象;牛顿第一定律
【专题】运动和力;应用能力;应用题
【分析】(1)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即任何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2)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解答】解: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小球原来处于运动状态,抛出后小球由于惯性会继续向上运动一段距离;
小球上升的过程中,速度逐渐变小,上升到最高点时速度为0(可认为这一瞬间处于静止状态),若此时受到的力全部消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小球将处于静止状态,即停在空中。
故答案为:惯性;停在空中。
【点评】本题考查了惯性、牛顿第一定律等知识点,难度不大。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21.(2021•启东市模拟)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弹簧的伸长跟拉力的关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他先在木板上标上的刻度。把木板竖直放置,在弹簧下端挂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为。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钩码个数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弹簧长度
2.00
2.50
3.00
4.00
4.50
5.00
5.0
6.00
6.0
7.00
弹簧的伸长
0
0.50
1.00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5.00
(1)当挂三个钩码时,指针所对刻度如图乙,请在表中填写此时弹簧的长度和弹簧的伸长量 、 。
(2)分析表中弹簧的伸长跟拉力的数据,你能得到的结论是 。
(3)小明想用该装置设计一个直接测量液体密度的“密度秤”,他找来一个质量为的小桶,挂在弹簧下面的挂钩上,测量时,在桶中加满待测液体,根据指针指示的刻度,就能直接读出液体的密度。
①该“密度秤”的零刻度线应在 刻度处;
②在桶中加满水,指针指在刻度处,如图丙,则该小桶的容积是 ;
③该“密度秤”能测量的最大的密度是 ;
④利用现有的长度刻度线作为该“密度秤”的刻度线,则该“密度秤”的分度值是 ;
⑤小明想增大该“密度秤”的量程,在不更换弹簧的前提下,你的办法是 。(只要写出一种即可)
【考点】73:探究弹簧测力计原理的实验
【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66:科学探究能力;32:定量思想
【分析】(1)先判断出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再读出弹簧原长和弹簧的伸长量;
(2)分析表中数据得出弹簧的伸长和拉力成正比;
(3)①由甲乙知弹簧伸长时的拉力判断出该“密度秤”的零刻度线;
②算出指针指在刻度处的拉力,算出水的重力和质量,根据密度公式算出小桶的容积;
③④根据刻度尺的量程判断出该“密度秤”能测量的最大的密度和该“密度秤”的分度值;
⑤根据测量原理分析增大量程的方法。
【解答】解:(1)由图中额定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为,弹簧的原长为,现在弹簧的长度为,故弹簧的伸长为;
(2)分析表中数据得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拉力成正比;
(3)①由甲乙知当挂3个钩码时即时弹簧伸长,,即伸长时物体的质量为;
故当质量为的小桶挂在弹簧下面的挂钩上时,弹簧伸长,长度变为,即该“密度秤”的零刻度线在处;
②在桶中加满水,指针指在刻度处,伸长,故桶中水的质量为;
根据得
;
③该“密度秤”能测量的最大质量为,
该“密度秤”能测量的最大的密度为:;
④由图知之间有40个格,故该“密度秤”的分度值是:;
⑤在测力计刻度一定的情况下,减小桶的质量,可增大该秤的称量范围。
故答案为:(1)、;(2)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拉力成正比;(3)①3.00;②100;③4;④0.1;⑤减小桶的质量。
【点评】本题重点考查测量液体密度实验步骤和原理,关键是平时要注意知识的积累,记忆测量的方法和原理;重点是记住测量密度的原理和测量步骤。
22.(2019•河北)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它的重心在它的 几何中心 上。图所示为质量分布均匀但形状不规则带有小孔的薄木板,请用细棉线、刻度尺、笔和铁架台来确定它的重心。
(1)操作方法: 。
(2)判断方法: 即为薄木板的重心。
(3)实验中没有利用到的物理知识: (填写序号)
①二力平衡的条件
②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③重力的大小跟物体质量成正比
【考点】79:重心
【专题】31:定性思想;65:实验基本能力;573:重力、弹力、摩擦力;23:实验探究题;46:实验分析法;13:实验题
【分析】物体的重心就是物体所受的重力集中的作用于一点;重心分布与质量、几何形状有关。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
(1)(2)悬挂法找重心的过程,主要步骤是要在物体的不同点上悬挂并画线,最后取交点便是要找的重心;
(3)悬挂法是寻找不规则物体的重心的最简便实用的方法,其主要依据是二力平衡条件和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
【解答】解:形状规则且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其重心才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
(1)①用细棉线系住小孔将不规则的薄木板悬挂起来,当木板静止时,用笔和刻度尺在木板上画出重力的作用线;
②利用同样的方法再画出另一重力作用线;
(2)、的交点就是薄木板的重心。
(3)木板静止时,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可知,受到的拉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由于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这样可保证重心一定在所画的线上,而两条线的交点就是重心的位置。
综上所述,本实验没有用到的物理知识的③。
故答案为:几何中心;
(1)用细棉线系住小孔将不规则的薄木板悬挂起来,当木板静止时,用笔和刻度尺在木板上画出重力的作用线;
②利用同样的方法再画出另一重力作用线;
(2)、的交点;
(3)③。
【点评】本题是利用悬挂法来寻找不规则物体的重心,考查重心、找重心的操作方法及所用到二力平衡等的知识,有一定难度。
23.(2021•铁东区模拟)小川利用如图的装置,探究在水平面上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进行如下操作:
如图甲,将毛巾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如图乙,取下毛巾,将棉布铺在斜面和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如图丙,取下棉布,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1)实验中需要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开始静止下滑,目的是使小车到斜面底端的 速度 相同,这种实验方法叫做 法(选填“控制变量”或“转换”
(2)以上操作中错误的一次是 (选填“”、“ ”、“ ” 。
(3)纠正错误后,小川发现三次实验时小车都会滑出木板,无法记录其滑行距离,在不更改实验器材的基础上,可以通过 (选填“升高”或“降低” 小车在斜面上滑下时的高度,使其不再滑出水平表面。
(4)纠正错误,进一步分析实验可知:运动的物体不受外力时,将保持 状态。
、匀速直线运动 、静止 、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考点】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
【专题】控制变量法;推理法;运动和力;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实验基本能力
【分析】(1)由控制变量法,在实验中,要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初速度,故应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
(2)根据控制变量法分析;
(3)小车滑出木板,说明其初始速度太快,可降低小车在斜面上的高度来减小其到水平面的速度大小;
(4)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得越远,据此推理得出结论。
【解答】解:(1)实验中需要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开始静止下滑,目的是使小车到斜面底端的速度相同,这种实验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
(2)实验中,应控制小车从相同的斜面的相同高度滑下,中在斜面上铺上棉布改变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就不能保持初速度相同了,故中的操作是错误的,不应该把棉布铺在斜面上;
(3)为了不使小车滑出木板,可适当降低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初速度,所以可以降低小车在斜面上的下滑高度,使其不再滑出水平表面;
(4)从毛巾、棉布到木板,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变小,小车运动时受到的阻力越小,由上图可知,小车运动的越远;若表面绝对光滑,则小车不受摩擦阻力作用,小车将运动得无限远,即运动的物体不受外力(在水平方向上)时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选。
故答案为:(1)速度;控制变量;(2);(3)降低;(4)。
【点评】本题探究在水平面上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要注意控制变量法、科学推理法在实验中的运用,也是对科学探究的能力的考查。
四.计算题(共3小题)
24.(2021•岳阳模拟)某中学组织学生进行郊游,队伍要经过一大桥,该桥的两端有类似如图的标志是“吨”的符号,表示桥梁最大能承受质量为的物体)。试求:
(1)根据标示牌所示,桥梁最大能承受的物体的重力。
(2)若一辆小汽车在水平桥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它的牵引力为则它所受阻力是多大?
(3)若一辆自身质量为的卡车,装有的砖,已知砖,通过计算判断卡车能否通过这座桥?
【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重力的计算
【专题】计算题;密度及其应用;重力、弹力、摩擦力
【分析】(1)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成正比,比值;
(2)由平衡条件可以求出车的牵引力;
(3)车总重等于车和砖的总重,根据公式可求总重力,再与桥能承受的最大重力相比较,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
(1)根据图示可知,桥梁最大能承受物体的重力:
;
(2)汽车在水平桥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所受阻力与牵引力是一对平衡了,所受阻力:
;
(3)由得,砖的质量:
,
砖所受的重力:,
车所受的重力:,
车的总重:;
因为,所以汽车能通过这座桥。
答:(1)桥梁最大能承受物体的重力为;
(2)小汽车在水平桥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它的牵引力为,则它所受阻力是;
(3)汽车能通过这座桥。
【点评】本题考查重力、密度公式的应用,熟练掌握相应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25.(2019•肥城市二模)月球对它表面附近的物体也有引力,这个引力是地球对地面附近同一物体引力的.若一根质量是的金属杆被宇航员从地球带到月球,则:
(1)金属杆在地球表面时受到的重力是多少?
(2)金属杆在月球表面时的质量是多少?
(3)金属杆在月球表面时受到月球引力大约是多少?
【考点】22:质量及其特性;78:重力的计算
【专题】11:计算题;573:重力、弹力、摩擦力
【分析】(1)已知金属杆的质量,根据求出金属杆在地球上的重力;
(2)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和位置而改变;
(3)根据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与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关系求出金属杆在月球上受到的引力。
【解答】解:
(1)金属杆在地球上的重力:
;
(2)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只有在所含物质的多少发生变化时才会改变,如果只是改变了位置则质量不会发生改变,即金属杆的质量仍然为。
(3)由题意知,金属杆在月球上的引力:
。
答:(1)金属杆在地球表面时受到的重力是;
(2)金属杆在月球表面时的质量是1.5;
(3)金属杆在月球表面时受到月球引力大约是。
【点评】本题考查了重力公式的应用以及对质量的概念的理解,属于基础题目。
26.(2018•巢湖市模拟)在物理上,可以用公式来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其中表示摩擦力,表示压力,叫动摩擦因数。如图所示,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木板上质量为的滑块通过轻绳绕过定滑轮,绳的另一端悬挂托盘,已知托盘质量为,当添加的砝码质量达到时,滑块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
(1)请证明滑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砝码盒托盘的总重力.(提示:绳对滑块的拉力和绳对托盘拉力大小相等,记为。
(2)求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大小。
【考点】:摩擦力的大小
【专题】573:重力、弹力、摩擦力;12:应用题
【分析】(1)当滑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时,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此时滑块受到的摩擦力等于绳子的拉力,即托盘和砝码的总重力;
(2)根据公式求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大小。
【解答】解:
(1)当滑块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滑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和水平向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
砝码和托盘也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绳对托盘的拉力和砝码和托盘的总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即;
已知绳对滑块的拉力和绳对托盘拉力大小相等,所以滑块所受摩擦力;
(2)滑块对水平木板的压力为:;
滑块受到的摩擦力为:;
由可得,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答:
(1)见解答过程;
(2)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
【点评】本实验根据物体受平衡力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原理测量摩擦力,平时训练中一定要加强应用基本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调知识的活学活用。
考点卡片
1.质量及其特性
【知识点的认识】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通常用字母m表示,是度量物体在同一地点重力势能和动能大小的物理量,是描述物体的惯性的物理量,是决定物体受力时运动状态变化难易程度的唯一因素.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温度、所处的空间位置的变化无关.单位不同于重量.质量大,物体含有物质多;质量小,物体含有物质少.
【命题方向】
质量的属性,质量是描述惯性的量度,以及质量对物理量的影响是中考命题关键.
例1:夏天,从冰箱内拿出一瓶结了冰的矿泉水.一段时间后,瓶内的冰全部化成了水.瓶内的冰化成水的过程中,不变的是物理量是( )
A.体积 B.质量 C.密度 D.比热容
分析:一瓶矿泉水放入冰箱结冰后,密度变小,体积变大,比热容也变化,故当冰化成水的过程是体积变小、密度变大、比热容变大,只有质量是不变的.
解:A、体积变小,故本选项错误;
B、质量不变,因为,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不随物质状态的改变而改变.
C、密度变大.故本选项错误.
D、比热容变大.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密度和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的物体这二者一般是不同的.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状态的改变而改变.
例2:一块铁块的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情况是( )
A.将它熔化成铁水 B.磨掉铁块一个角
C.把它轧成薄铁片 D.从地球运到月球
分析:物质质量的大小与外界条件无关,只取决于物体本身所含物质的多少.据此对四个选项逐一分析即可解答此题.
解: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位置、温度和状态的改变而改变.
将它熔化成铁水是状态变了;把它轧成薄铁片是形状变了;从地球运到月球是位置变了;
但铁块所含铁的多少没有改变,所以其质量不会改变.
磨掉铁块一个角,铁块所含铁物质减少了,所以质量变了.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质量及其特性的了解和掌握,难度不大,是一道基础题.
【解题方法点拨】
要牢牢的记住质量的物理属性及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2.密度公式的应用
【知识点的认识】
利用公式ρ=及它的变形公式V=,m=ρV,可以解决一些实际应用中的问题。
(1)根据公式ρ=来鉴别物质。测出物体的质量和体积,运用公式ρ=求出物质的密度,然后对照密度表就可以知道该物质的种类。
(2)利用公式V=计算不便测量的物体的体积。测出物体的质量,利用密度表查出该种物质的密度,利用公式V=就可以计算出物体的体积。
(3)利用m=ρV计算不便测量的物体的质量。测出物体的体积,利用密度表查出该种物质的密度,利用公式m=ρV就可以计算出物体的质量。
(4)空、实心的判断:通过对物体的密度、质量、体积的比较,可判断物体时空心的还是实心的,即当ρ物=ρ为实心,ρ物<ρ为空心;m物=m为实心,m物<m为空心;V物=V为实心,V物>V为空心。
【命题方向】
利用密度知识直接求物体质量,求物体的体积。对一些体积庞大的物体,质量不便测量。可以测量出它的体积,从密度表中查出它的密度,最后计算出它的质量;有的物体、体积不规则,不便于直接测量,可以测出它的质量,从密度表中查出它的密度,最后计算出它的体积。判断这个球是空心还是实心问题。
例1:图所示三个规格相同的杯子里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水、盐水和煤油。(盐水的密度1.1×103kg/m3,煤油的密度0.8×103kg/m3)根据杯中液面的位置可以判定( )
A.甲杯是水,乙杯是盐水
B.甲杯是盐水,乙杯是煤油
C.乙杯是盐水,丙杯是水
D.乙杯是水,丙杯是煤油
分析: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大小与体积成反比。据此分析判断。
解:
已知三种液体的质量相同,由图知:甲液体的体积最大,乙液体的体积最小,丙液体的体积居中,根据公式ρ=得:甲液体密度最小,为煤油;乙液体密度最大,是盐水;丙液体密度居中,是水。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对密度公式的理解和应用。对同种物质,密度与质量、体积无关;对不同物质,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例2:我省富“硒”的矿泉水资源非常丰富,如果要将其开发为瓶装矿泉水,且每瓶净装550g,则:
(1)每个矿泉水瓶的容积至少要多少mL?
(2)若用该矿泉水瓶来装家庭常用的酱油,装满后至少能装多少mL的酱油?(ρ矿泉水=1.0×103kg/m3,ρ酱油=1.1×103kg/m3)
分析:瓶子能装液体的体积是相同的,利用密度公式的变形公式V=求出能装水的体积(瓶子的容积),能装酱油的体积就等于瓶子的容积。
解:(1)V水===550cm3=550mL,
(2)∵瓶子能装液体的体积是相同的,
∴V酱油=V水=550mL。
答:(1)每个矿泉水瓶的容积至少要550mL;
(2)若用该矿泉水瓶来装家庭常用的酱油,装满后至少能装550mL的酱油。
点评: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计算时注意单位换算:1cm3=1mL,1×103kg/m3=1g/cm3。
【解题方法点拨】
熟练运用密度公式及其变形进行计算。判断这个球是空心还是实心有密度比较法、质量比较法、体积比较法三种。
3.参照物及其选择
【知识点的认识】
(1)参照物:
要描述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先选定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选定的标准物体叫参照物.
(2)参照物的选择:
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既可以选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也可以选运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可本着便于研究的原则,选取合适的参照物,如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通常选取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被研究的物体本身不能选作参照物,因为以此研究对象为参照物,研究对象永远都是静止的.
(3)参照物概念的理解:
参照物的选定是为了研究机械运动中物体的运动或静止的.所选定的参照物是一个假定不动的物体,有了它作比较再看被研究的物体跟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就比较方便了.因此,参照物一旦被选定,我们就假定该物体是静止的.
(4)参照物的判断方法:
方法指南:①要明确研究对象;②明确物体的运动情况;③如果研究对象是运动的,哪个物体相对于它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哪个物体就是参照物;如果研究对象是静止的,哪个物体相对它的位置没有改变,哪个物体就是参照物.
【命题方向】
参照物的选取是中考的必考知识点.
例1:在平直轨道上行驶的火车中,放在车厢内的小桌上苹果相对于下列哪个物体是运动的( )
A.这列火车的机车 B.坐在车厢椅子上的乘客 C.从旁边走过的列车员 D.关着的车门
分析:在研究机械运动时,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相对于哪一个物体在运动,就要看这个物体相对于哪个物体位置发生变化.
解:
A、放在车厢内的小桌上苹果相对于这列火车的机车,位置是固定的,即处于静止状态.不符合题意;
B、放在车厢内的小桌上苹果相对于坐在车厢椅子上的乘客,位置是固定的,即处于静止状态.不符合题意;
C、放在车厢内的小桌上苹果相对于从旁边走过的列车员,位置是变化的,即处于运动状态.符合题意;
D、放在车厢内的小桌上苹果相对于关着的车门,位置是固定的,即处于静止状态.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选择的参照物,参照物不同,物体运动状态也不一样.
例2:诗句“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仰,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船 和 山 .
分析:本题中研究的分别是山和船的运动状态,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
解:以船为参照物,山和船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山是运动的,所以“看山恰似走来迎”;
以山为参照物,船与山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船是运动的,所以“是船行”.
故答案为:船;山.
点评: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因此,解答中要抓住“参照物”这个中心,认真分析,灵活处理.
【解题方法点拨】
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视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例如:在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状态时,通常选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研究行驶的车辆上的物体的运动时,可以选车厢为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能是被研究物体本身,否则,研究对象永远是静止的,是没有意义的.
4.力的概念
【知识点的认识】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这种作用,前者是施力物体,后者是受力物体。如马拉车时,马是施力物体,车是受力物体。
(2)力不能离开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而单独存在;只要有力的作用,就一定有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我们平常所说,物体受到了力,而没指明施力物体,但施力物体一定是存在的,不管是直接接触的物体间的力的作用,还是非接触的物体间的力的作用。也不管是宏观物体间力的作用,还是微观物体间力的作用,都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
(3)力的作用:物理学中,通常将物体之间的推、拉、提、压、排斥、吸引等叫做力的作用。
(4)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这是为了纪念英国科学家伊萨克•牛顿而命名的。
【命题方向】
从力的定义方面出题,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找出施力物体或受力物体是本知识点的命题方向。
例1:关于力的认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会产生力的作用
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好力的概念,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作用在物体上能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解: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没有物体,力是不会单独存在的,所以A正确;
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既能使物体发生形变,也能改变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所以B正确;
C、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也受到另一个物体力的作用,所以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选项C正确;
D、两个磁铁尽管没有接触,两个磁极间仍然有磁力作用。空中飞翔的小鸟仍受重力作用,所以D错误。
故选D。
点评:此题综合性很强,既考查了学生对力的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也考查了对力的作用效果和力作用的相互性的理解和掌握。这是学习物体受力分析的基础,同学们应联系实际,认真分析和领会。
例2:用绳子系住水桶,手握住绳子从井中提水,手受到竖直向下的拉力,此拉力的施力物体是( )
A.地球 B.水桶 C.绳子 D.手
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分析拉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就可以得出答案来。
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拉力是绳子和手之间的相互作用。受力物体是手,施力物体是绳子。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找到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解题方法点拨】
(1)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可能有力的作用,如用手提水桶;不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可能有力的作用,如磁铁和铁钉相隔一定距离也会有吸引力。
(2)在分析物体受力时,一定要找出施力的物体,如果没有施力体,这个力就不存在。如:正在空中向前飞行的子弹,受到重力和空气的阻力,地球和空气是施力体,子弹是受力体。有人说,因为子弹正在向前飞行,所以它还应受到一个向前的推力作用,这是不对的,因为找不出推力的施力物体。
5.力的作用效果
【知识点的认识】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①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一是指物体运动速度大小发生了改变.如物体从快到慢、从慢到快、从静止到运动和从运动到静止都是速度大小在改变;二是指物体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如左转弯、右转弯等都是说明其运动方向在改变;三是指物体运动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同时发生了改变.
②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并不是说物体只要受力,其运动状态就一定要改变,“可以”不是“一定”.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用手拉弹簧使弹簧变长了;揉面时,面团形状不断变化;刀片能划破纸等,都表面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命题方向】
生活中力的作用效果的现象有哪些,判断其是改变运动状态还是形状都是中考的命题方向
例1:下列过程中,有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个不同类,它是( )
A.把橡皮泥捏成不同造型
B.进站的火车受阻力缓缓停下
C.苹果受重力竖直下落
D.用力把铅球推出
分析;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速度大小的改变和运动方向的改变.
解:A、把橡皮泥捏成不同造型,橡皮泥的形状发生变化,所以选项A属于力改变物体的形状;
B、进站的火车受阻力缓缓停下,速度在减小,所以选项B属于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苹果受重力竖直下落,苹果在重力作用下,速度越来越快,所以选项C属于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用力把铅球推出,铅球在重力作用下,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都在发生改变,所以选项D属于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力的作用效果,力的这两个作用效果有明显的不同,比较容易辨别.
例2:下列事例中,在力的作用下使物体的形状发生变化的是( )
A.紧急刹车
B.骑自行车加速前进
C.做直线运动的足球,碰到球员后,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D.两手用力扳竹条,使其弯曲
分析: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物体的形变包括:形状的变化和体积的变化.
解:A、紧急刹车时,刹车皮和轮胎内圈之间的摩擦力使轮胎由运动变为静止,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
B、骑自行车加速运动,对自行车施加的作用力改变了自行车的运动速度,速度的改变是运动状态改变的一种;
C、运动方向的改变就是运动状态改变的一种;
D、两手对竹条的作用力是竹条的形状变弯了.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是一道基础题.
【解题方法点拨】
(1)一个物体只要发生了运动状态的改变或形状的改变,这个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2)一个物体若受到了力的作用,则物体要么改变了形状,要么改变了运动状态,要么两者都发生了改变,要根据题意判断是哪一种情况,不能盲目地下结论.
6.力的三要素
【知识点的认识】
物理学中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取决于力的三要素(当其中一个因素改变时,力的作用效果就会改变).
【命题方向】
(1)力的作用效果的变化是那个要素造成的,(2)与力的示意图或力的图示结合作图,(3)与二力平衡结合例如:一个力的三要素相同它们是一对平衡力吗?
例1:下课时,有同学用力推课桌的下部,课桌会沿地面滑动;而推课桌的上部,课桌可能会翻到,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 )
A.与力的大小有关 B.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C.与力的方向有关 D.与受力面积有关
分析:力的三要素分别是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三要素都可以影响力的作用效果,需要根据题目条件进行分析.
解:推课桌下部和上部,是力的作用点不同,使课桌发生了不同的运动情况,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故选B.
点评:本题要求学生理解力的三要素会对力的作用效果产生影响.
例2;如图所示,A、B为门上的两点.
(1)用较大的力在A点推门与用较小的力在A点推门相比,用 较大 的力容易推开门,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 大小 有关.
(2)用适当的力在A点推门与用相等的力在A点拉门,力的大小没变,但力的 方向 改变了,力的作用效果改变了.
(3)用适当的力在A点推门,与用相等的力在B点推门,力的大小、方向均相同,但力的 作用点 不同,所以力的作用效果不同.
(4)以上事实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 力的三要素 都有关系.
分析:(1)根据生活经验判断推门和拉门的情况.
(2)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是力的三要素,力的三要素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解:(1)用较大的力在A点推门与用较小的力在A点推门相比,用较大的力容易推开门,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有关.
(2)用适当的力在A点推门与用相等的力在A点拉门,力的大小没变,但力的方向改变了,力的作用效果改变了.
(3)用适当的力在A点推门,与用相等的力在B点推门,力的大小、方向均相同,但力的作用点不同,所以力的作用效果不同.
(4)以上事实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三要素都有关系.
故答案为:(1)较大;大小;(2)方向;(3)作用点;(4)力的三要素.
点评:力的三要素任何一者的变化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解题方法点拨】
注意和生活中联系力的作用效果的改变是那个要素造成的,注意归纳知识点的连接.
7.力的示意图与图示
【知识点的认识】
(1)力的示意图指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2)画力的示意图的步骤:
①确定受力物体;
②在受力物体上画出力的作用点;
③确定力的方向后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
④在线段的末端标箭头,在箭头旁标出所画力的符号、数值大小和单位。
【知识扩展】
力的图示:
(1)为了形象、直观地表示力,我们可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即力的三要素)。这种表示力的方法叫做力的图示。沿力的方向所画的直线叫力的作用线。
(2)画力的图示的步骤:
①选定标度(用多少毫米表示多少牛的力);
②从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根据选定的标度和力的大小按比例确定线段的长度,并在线段上加上刻度;
③在线段的末端加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箭尾在力的作用点上,如图所示。
(4)力的图示与力的示意图不同,力的示意图侧重于力的方向,它在力的大小、标度上没有力的图示那么严格。
【命题方向】
初中段重力、浮力、压力、支持力、摩擦力、拉力、推力这些力的示意图的作法是中考的重点。与二力平衡等知识点相结合也是命题方向。
例1:如图,物体沿粗糙水平面向右运动。画出该物体所受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图。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力的示意图的画法。同时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分析出物体所受到的力:确定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方向。
解: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向右运动,所以受地面对它向左的摩擦力。
同时受到重力作用,方向竖直向下。受到地面对其向上的支持力。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重力、支持力、摩擦力的画法,关键是确定这几个力的方向。
例2:在图中,重为200牛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在图中用力的图示法中画出它所受的支持力F。
分析:要画出其受到的支持力的图示,首先要求出其受到的支持力的值;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结合物体的重力即可求得其受到的支持力,从而可以用力的图示法表示出物体受到的支持力。
解: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受到的重力和桌面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两者大小相等,所以支持力等于重力等于200N,支持力的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竖直向上。由此可以用力的图示法表示出物体受到的支持力。答案如下图所示:
点评:力的图示的画法与示意图不同,它要求更精确。在画力的图示时,一定要附上标度。
【解题方法点拨】
一、怎样画力的图示:
(1)明确图示对象,根据题意,明确要描述的是哪个力,这个力的三要素,即大小时多少,方向如何,作用点在哪里,如题中只有文字描述,没有给出实物图,一般还要用示意图或小方框来表示受力物体,以便作图。
(2)确定标度。标度是可以任意选取的,但其大小要适当,应使图示中力的大小是标度大小的整数倍。若要在同一受力图上同时画几个力的图示,这几个力必须采用同一标度,这样各力的大小才能一目了然。
(3)在受力图上标出力的作用点(实心小圆点)。如题中没有指明力的作用点时,一般以物体的重心为力的作用点。重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几何中心)上。若要在同一受力图上同时画出几个力的图示时,这几个力的作用点一般要画在同一点上。
(4)从力的作用点起,沿力的方向画出力的作用线,根据力的大小和标度的大小,确定线段的长度,并在线段的末端画出箭头表示力的方向。若力的方向与水平或竖直方向有夹角时,还要用(虚)线表示水平面或竖直面,并标出角度的大小。如已知一个物体的质量,还要根据公式G=mg求出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
二、怎样画力的示意图:
首先,应弄清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然后从力的作用点开始,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末端画上箭头,在箭头旁标明该力的字母符号,在同一图上画几个力的示意图时,力越大线段应越长,大小相同的力线段长度应相等。
8.力作用的相互性
【知识点的认识】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由于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因此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当我们讨论某一个力时,一定涉及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施力物体在施力的同时也受到受力物体对它的作用,即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3)当受力物体受到一个力的作用时,同时也给施力物体一个力,这两个力互称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命题方向】
找出施力物体及受力物体,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是中考命题点.
例1:在湖水中划船时,使船前进的动力是( )
A.桨对水的推力 B.水直接对船的推力 C.人对船的推力 D.水对桨的推力
分析:依据力的相互作用去解释,即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
解:在湖水中划船时,浆向后拨水,对水有一个向后的力,同时水也会对浆有一个向前的推力,使船前进;
故A、B、C都不符合题意,只有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此类题目考查两个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即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例2:我们常用“鸡蛋碰石头”来形容对立双方的势力悬殊非常大,鸡蛋(弱者)很容易被碰的“头破血流”,而石头(强者)却完好无损,对此现象的正确解释是( )
A.鸡蛋受到力的作用,而石头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B.鸡蛋受到较大的力的作用,石头受到较小力的作用
C.它们相互作用力大小一样,只是石头比鸡蛋硬
D.以上说法都不对
分析: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且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相等的.
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两个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相等、方向相反的;
A、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鸡蛋受力的同时,石头也受到鸡蛋对它的作用力;故A错误;
B、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相等、方向相反的;即鸡蛋和石头受的力是相等的;故B错误;
C、鸡蛋和石头受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其大小是相等的,之所以鸡蛋破是因为石头比鸡蛋硬;故C正确;
D、因为C是正确的;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解决此类题目要结合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考虑,即一个物体在施力的同时必然也受力,另一个物体在受力的同时必然也是施力物体;且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相等的.
【解题方法点拨】
(1)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有以下特点:
①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但是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②同时产生,同时消灭,同时增大,同时减小.
③性质相同,如小孩对墙的力是推力,墙对小孩的力也是推力.
④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必须成对出现
(2)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只要有力的作用,就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加了力,它同时也受到其他物体对它的反作用力.
9.牛顿第一定律
【知识点的认识】
(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的运动是不需要力来维持的即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此外,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就必须对物体施加力的作用,即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定律,而是通过分析实验,再进一步概括、推理得出的并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
【命题方向】
(1)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出题:例如教室里静止的吊灯当它不受任何外力时将保持的状态?
(2)与一对平衡力结合出题:一个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平衡力原来物体的运动状态将会怎样变?
例1:小雨同学通过绳子拉着一石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假设它受到的力全都消失,则该石块将( )
A.做匀速直线运动 B.继续做匀速圆周运动 C.落到地面上 D.立即停止运动
分析:本题需要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去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就是要知道并理解牛顿第一定律.
解: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石块做匀速圆周运动,它的运动方向不停的在改变,这是因为它一直在受到一个向心力的作用,如果它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则就再也没有力能改变石块的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所以此时石块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选 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和掌握,牛顿第一定律是力学的基本定律之一.
例2:一个物体在一对平衡力的作用下,沿光滑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当这对平衡力突然消失,则物体将( )
A.立即停止运动 B.运动速度越来越快 C.速度减慢,最后停止 D.仍做匀速直线运动
分析:根据牛顿第一定律进行分析,即当物体受到的力突然消失,物体还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运动下去.
解:因为物体原来在一对平衡力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平衡力突然消失后,物体在水平方向不再受任何外来作用,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得,物体将保持原来的速度继续作匀速直线运动.
故选D.
点评: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会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解题方法点拨】
应注意从以下四个方面理解牛顿第一定律:
(1)“一切”是说定律对所有物体普遍适用.
(2)“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是指定律成立的条件,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理想情况,即物体确实没有受到任何外力作用;二是物体所受各力的合力为零.
(3)“总”指的是总这样,没有例外.
(4)“或”即两种状态居其一,不能同时存在.定律表明:物体不受力时,原来静止的物体将永远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考虑问题也应从这两方面来考虑,首先判断物体原来的运动状态,然后再根据牛顿第一定律来解答.
10.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判断
【知识点的认识】
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1)速度大小变化或运动方向变化都是运动状态变化。物体由静到动、由动到静、由慢到快、由快到慢都是速度大小的变化;圆周运动、拐弯运动都是运动方向的变化。
物体运动状态如果变化,一定是受力的结果,而且所受力不是平衡力。
(2)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都是运动状态没有变化。
物体运动状态如果不变,或者受平衡力,或者不受任何力。
【命题方向】
此知识点从这方面出题,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学生往往理解成物体的运动得需要力来维持。
例1:以下所给出的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的是( )
A.在弯曲的路上汽车匀速转弯
B.小孩沿笔直的滑梯匀速下滑
C.熟透的苹果从树上下落
D.行驶的火车开始进站
分析:所谓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指的是运动速度的改变,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速度大小发生改变而方向不变;
(2)速度大小不发生改变而方向改变;
(3)速度大小以及方向都发生改变;
结合四个选项进行判断。
解:A、在弯曲的路上汽车匀速转弯,速度的方向时刻在变,即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不符合题意;
B、小孩沿笔直的滑梯匀速下滑,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即运动状态不变,符合题意;
C、熟透的苹果从树上下落,速度的大小时刻在变,即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不符合题意;
D、行驶的火车开始进站时,速度的大小变小,即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解决此类题目可从结果出发进行判断:当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时,即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
例2: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事例是( )
A.水平抛出的皮球成一条弧线落回地面
B.在足球场草坪上滚动的足球越滚越慢
C.从山上滚下的石块越滚越快
D.用力拉弓,把弓拉弯
分析:物体速度大小和方向的变化都属于运动状态的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解:A、水平抛出的皮球,由于惯性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但是皮球还受到重力作用,重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使皮球进行弧线运动。不符合题意。
B、足球在草坪上,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摩擦力改变了足球的运动状态,越滚越慢。不符合题意。
C、从山上滚下的石块受到重力作用,重力改变了石块的运动状态,越滚越快。不符合题意。
D、用力拉弓,把弓拉弯,力改变了弓的形状。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力有两种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解题方法点拨】
理解牛顿第一定律与平衡力方面的知识:物体运动状态如果不变,或者受平衡力,或者不受任何力。
11.惯性
【知识点的认识】
(1)惯性是一切物体的固有属性,无论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无论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都具有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2)惯性定义:我们把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属性叫做惯性.惯性代表了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大的物体运动状态相对难于改变,也就是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运动状态相对容易改变,也就是惯性小.
(3)当你踢到球时,球就开始运动,这时,因为这个球自身具有惯性,它将不停的滚动,直到被外力所制止.任何物体在任何时候都是有惯性的,它要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
(4)惯性的应用与防止:在日常生活中惯性现象对我们既有有益的一面,又有有害的一面.有益的要加以利用,例如利用惯性使锤头套紧;有害的要加以防止,例如汽车不能超速超载.
【命题方向】
命题方向有以下方面:(1)惯性的认识;(2)影响惯性的因素;(3)惯性的应用与防止.
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受到的动力越大,惯性也越大
B.骑自行车的人上坡前加紧蹬几下,这是为了增大惯性
C.足球越滚越慢,是因为受到了球场对它施加的力的作用
D.若运动的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它的速度将慢慢变小,最终停下来
分析:根据:惯性的知识及力的作用效果分析解答此题.
解:A、物体的惯性取决于物体的质量,与物体速度无关,故A错误.
B、骑自行车的人上坡前加紧蹬几下,是为了获得更大的速度,自行车惯性不变,故B错误.
C、足球越滚越慢,是因为受到了球场对它施加的阻力作用,阻力改变了足球的运动状态,使它停下来,故C正确.
D、若运动的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则物体由于惯性要继续运动下去,不会停止,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体的惯性、力的作用效果.应记住: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取决于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受力情况无关;力的作用效果有:使物体发生形变;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例2:由于不遵守交通法规酿成的交通事故频繁发生,国家加大了对违反交通法规的处罚力度.关于汽车安全行驶的规定和措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限制汽车最大行驶速度,是为了减小汽车的惯性
B.安全带主要是在汽车突然启动时对驾乘人员起到保护作用
C.冬天汽车在冰雪路面上行驶时,轮胎上装防滑链,是为了减小摩擦
D.严禁酒后驾车.主要是因为饮酒后驾驶员反应迟钝,更容易出现交通事故
分析:(1)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其大小只取决于物体的质量;
(2)安全带是为了防止在紧急刹车时人会前冲而带来的伤害;
(3)冰雪天因为路面结冰,而使摩擦力减小,故为了增大摩擦可以在轮胎上装防滑链;
(4)汽车的刹车距离取决于汽车的运行速度及人的反应时间,而酒后人的反应时间增长,故可以分析为什么不能酒后驾驭.
解:A、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惯性大小与速度大小无关;限制速度的目的是为了减小刹车距离,故A错误;
B、根据惯性可知突然启动时人是向后仰的,安全带不起任何作用,故B错误;
C、防滑链可以增大轮子与地面间的摩擦力,防止交通事故的产生,故C错误;
D、人饮酒后,由于反应变慢,则反应时间变长,则刹车距离变大,极易造成交通事故,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物理知识在交通法规中的应用,在生活中要注意体会物理知识的应用.
【解题方法点拨】
(1)惯性不等同于惯性定律.惯性是物体本身的性质,而惯性定律讲的是运动和力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
(2)惯性是物体固有的一种属性,不能说“由于惯性的作用”“获得惯性”.正确的是“具有惯性”.
12.惯性现象
【知识点的认识】
惯性现象就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一种作用,不论这种运动状态是静止还是平动,或是转动.最初是由惯性原理揭示出物体的惯性.惯性是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状态(包括保持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一种性质.我们把更容易保持原来状态的物体,称其惯性大.惯性原理可以表述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者静止状态.
【命题方向】
解释生活中的惯性现象:例如1.拍打衣服上的尘土;2.套紧松动了的锤把;3.甩干洗手后水份;4.用扬场机优选种子.
(1)现代汽车除了前、后排座位都有安全带外,还安装有安全气囊系统,这主要是为了减轻下列哪种情况出现时,可能对人身造成的伤害( )
A.汽车速度太慢 B.汽车转弯 C.汽车突然启动 D.汽车前端发生严重撞击
分析:气囊的作用是急刹车时对司机和乘客起一个保护作用.由于任何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利用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以及安全气囊位置进行分析.
解:汽车急刹车、急剧减速或前端发生严重撞击时,人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向前运动,就会撞在前面较硬的物体上,对人身造成伤害.装有安全气囊系统的汽车,安全气囊在此时自动充气弹出,增大了受力面积,从而减小了对人的压强,避免造成人体伤害.
故选D.
点评:首先要明确安全气囊的位置是由于惯性当人体向前运动时的整个过程,然后在此基础上利用惯性知识进行分析.
例2:乘坐公共汽车时,如果车没停稳就往下跳,是否安全?若不安全,易往前摔还是易往后摔?为什么?
分析:分析惯性现象要分析原来物体怎么运动,哪部分受力改变运动状态,哪部分由于惯性继续运动.
解:车没停稳就往下跳,人由于惯性具有和车相同的速度,脚着地时,脚受力改变运动状态,而身体由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会向前摔.
故答案为:不安全;易往前摔;由于惯性.
点评:此题考查惯性在生活当中的具体应用.
【解题方法点拨】
解释常见的惯性现象的四个环节:
(1)确定研究对象,即明确研究对象是哪一个物体或同一个物体的哪两个不同部分.
(2)弄清该物体原来处于什么状态,是运动还是静止.
(3)什么原因使该物体(或物体的哪个部分)改变了原来的运动状态.
(4)该物体(或物体的另一部分)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状态,出现了怎样的现象.
13.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
【知识点的认识】
设计实验:取一辆小车,使它三次都在斜面上的同一高度处从静止开始沿斜面运动到水平面上.每次水平面表面的粗糙程度都不同,第一次在水平面上铺毛巾,第二次换成棉布,第三次去掉所铺棉布,比较小车每次在水平面上的运动情况有什么不同.
实验现象:按以上设计进行实验,实验现象如图所示,并将实验的结果填在下表中.
接触面
小车受到阻力的大小
小车运动的距离
毛巾
最大
最短
棉布
较大
较短
木板
最小
最长
现象分析:小车分别滑过毛巾、棉布、木板表面时,由于毛巾表面最粗糙,阻力最大,使小车很快就停下来,运动的距离最短;而木板表面最光滑,阻力最小,小车运动的距离最长.通过小车在不同表面运动的距离不同,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改变越慢,小车越不容易停下来.
实验结论: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大,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
实验推理:如果水平面表面绝对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为0,速度不会减小,小车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运动下去.
【命题方向】
本实验探究的问题,实验探究过程中用到的物理学方法:控制变量法、推理法等是命题方向.
典例:在探究“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在水平桌面上分别铺上分别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棉布、玻璃,让小车自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滑下,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在不同物体表面上运动的距离如图所示.
(1)实验时小车每次都从斜面顶端滚下,是为了让小车在这些物体表面开始运动的 速度 相同.
(2)由图示可知,小车在玻璃上运动的距离最 远 ,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 小 ,速度减小得越慢.
(3)根据这个实验推理:若水平物体表面绝对光滑(即小车不受任何阻力作用),那么小车将一直保持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
分析:实验中要求从同一点滑下,是为了保证小车到达水平面时有相同的速度,从而看出在不同材料上的滑行的距离.而这三种材料我们非常熟悉,从而比较出受阻力的不同,然后我们可以猜想如果没有任何阻力的话,物体的速度将不会改变
解:我们让小车从顶端滚下目地是为了让小球每次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都相同,便于比较.
而明显由图示看出,在玻璃板上小车滑行的距离是最远的,我们知道在玻璃板上小车受阻力最小;
速度减小的慢,所以我们想到如果没有阻力的话小车将会滑行将会一直进行下去,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答案为:(1)速度;(2)远、小;(3)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点评:本题考查理想实验内容,解此类问题一定要注意思考实验的意义.
【解题方法点拨】
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要明白:
(1)小车从斜面上滑下后,为什么最终会在水平面上停下
(2)如果水平面铺的材料不同,小车在平面上减小的速度一样吗?
(3)用所给器材,怎样验证你的想法
(4)在实验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样的问题.
14.惯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知识点的认识】
物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社会,与实际生活有关的物理知识,已经成为各种物理考试的热点,关于惯性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的事例很多,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
常见的惯性应用有:(1)电动机固定在质量大的底座上,增加质量增大惯性.
(2)铁锤的质量大,惯性大容易将钉子钉进木板.
(3)煤块由于惯性被送进了炉里.
(4)篮球由于惯性被投进篮筐中.
(5)飞机抛掉副油箱,减少质量减少惯性增加作战灵活度.
(6)跳远时利用助跑,使自己跳得更远.
(7)锤头松了,只要把锤柄在固定的物体上撞几下,锤头就牢牢地套在锤柄上了.
(8)用“拍打法”除去衣服上的灰尘.
【命题方向】
解释生活中惯性的事例是命题的重点.
例1:下列事例中,属于避免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
A.拍打刚晒过的被子,灰尘脱落
B.锤头松了,将锤柄在地面上撞击几下,锤头就紧套在锤柄上
C.汽车在行驶时要保持一定的车距
D.跳远时,助跑能使运动员跳得更远
分析: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利用惯性为我们服务,也能更好的防止它带来的危害.
解:A、手虽然停止拍打,但灰尘由于惯性会继续运动,从而脱落,这是利用惯性,故A不符合题意;
B、锤柄虽然停止了运动,但锤头由于惯性会继续运动,从而套在锤柄上,这是典型的利用惯性,故B不符合题意;
C、汽车行驶中如遇刹车,汽车由于惯性不会立即停止,而是滑行一段距离,如果不保持车距,会发生车祸,这是典型的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例子,故C符合题意;
D、跳远助跑使自己具有一定的速度利用惯性跳得更远,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重在考查学生对惯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与防止,让学生们知道惯性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例2:下列事例中利用惯性的是( )
A.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来
B.车辆在进站前提早刹车
C.乘客在车辆急刹车时要朝前冲
D.自行车在上坡前要多蹬几下
分析:(1)物体具有保持原来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原来静止的物体具有保持静止状态的性质;原来处于运动的物体,具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
(2)有些惯性是有益的,要加以利用,有些惯性是有害的,要注意防止别造成危害.
解:A、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后,速度还比较大,由于惯性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因此不能立即停下来,故该选项不是利用惯性,而是惯性现象,不符合题意.
B、车辆进站时,速度比较快不会立即停下来,由于惯性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因此会提早刹车,是防止惯性不是利用了惯性,不符合题意.
C、车辆急刹车时,乘客的脚已随车静止,而身体上部由于惯性会继续向前运动,因此乘客的身体会向前冲,故该选项不是利用惯性,而是惯性现象,不符合题意.
D、自行车上坡前多蹬几下,具有了很大的速度,在上坡时由于惯性车子会保持原来的速度前进,这样上坡就比较容易了,是利用了惯性,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有时我们要利用物体的惯性,有时我们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多注意哪些现象是利用惯性,哪些是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
【解题方法点拨】
首先分析物体原来的运动状态,接着分析物体在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变化,最后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按这样的分析思路.
15.弹力
【知识点的认识】
(1)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发生的形状或体积改变叫做形变。在外力停止作用后,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会对跟它接触且阻碍它恢复原来形状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即在弹性限度范围之内,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做弹力。
(2)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相互作用,无论是推、拉、提、举,还是牵引列车、锻打工件、击球、弯弓射箭等,都是在物体与物体接触时才会发生的,这种相互作用可称为接触力。接触力按其性质可归纳为弹力和摩擦力,它们本质上都是由电磁力引起的。
(3)弹力是接触力,弹力只能存在于物体的相互接触处,但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并不一定有弹力的作用。因为弹力的产生不仅要接触,还要有相互作用。
(4)弹力产生在直接接触而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之间。通常所说的压力、支持力、拉力等都是弹力。弹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压力或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被压或被支持的物体。通常所说的拉力也是弹力。绳的拉力是绳对所拉物体的弹力,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弹力产生的条件:
1.两物体互相接触
2.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包括人眼不能观察到的微小形变)
【命题方向】
从弹力的区别去命题:弹力是按照力的性质命名的。而压力,支持力,拉力则是由力的效果命名的。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因此,弹力和压力,支持力,拉力之间没有明确的关系。弹力不一定是压力,支持力,拉力。不能笼统地说,弹力就是压力,支持力,拉力。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题目意思来定。
例1:关于弹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产生弹力
B.弹力仅仅是指弹簧形变时对其他物体的作用
C.弹力是指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接触它的物体产生的力
D.压力、支持力、拉力都属于弹力
分析;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平时所说的推、拉、提、压、支持等力,都属于弹力。
解:A、两个物体相互接触,若没有相互挤压,不会产生弹力,故A说法正确;
B、各种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都可以产生弹力作用,例如竹竿、弹簧片、塑料尺发生弹性形变时,可以产生弹力作用,故B说法错误;
C、弹力是指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接触它的物体产生的力,C说法正确;
D、压力、支持力、拉力都属于弹力,D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对弹力概念及产生的认识,弹力是由于物体间相互挤压或拉伸而产生的力,原因是发生了弹性形变。
例2:下列结果不是由弹力产生的是( )
A.撑杆跳高运动员飞越横杆
B.装有弹簧的门被推开,放手后自动关上
C.玩具手枪将“子弹”射出去
D.手中的石块释放后会下落
分析:根据弹力的概念进行分析,即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产生的力。
解:因为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产生的力,而A、B、C均是由于弹力产生的效果,而D是由于重力产生的。
故选D。
点评:知道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产生的力,知道弹力和其他力的不同之处。
【解题方法点拨】
从弹力的本质去理解,本质是:分子间的作用力。当物体被拉伸或压缩时,分子间的距离便会发生变化,使分子间的相对位置拉开或靠拢,这样,分子间的引力与斥力就不会平衡,出现相吸或相斥的倾向,而这些分子间的吸引或排斥的总效果,就是宏观上观察到的弹力。如果外力太大,分子间的距离被拉开得太多,分子就会滑进另一个稳定的位置,即使外力除去后,也不能再回到复原位,就会保留永久的变形。这便是弹力的本质。
16.弹簧测力计及其原理
【知识点的认识】
(1)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是测力计.常用的测力计是弹簧测力计,它可以用来测量物体的重力、拉力等,它的示数表示的是对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的拉力大小.
(2)主要结构:主要是一根弹性很好的钢质弹簧,还有挂钩、指针、刻度及外壳.同学们常用的两种弹簧测力计如图所示.
(3)原理:首先任何测量都是将某一个物理量与标准(即单位)比较的过程,力的测量就是将力的作用效果与已知力的作用效果比较的过程.如果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1牛力的作用效果相同,这个力的大小就是1牛.其次弹簧的伸长与所受力的大小成正比,在确定1牛力的作用效果以后,容易确定更大的力和更小的力的作用效果.另外,弹簧的稳定性较好,可以重复使用.故可以运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命题方向】
此知识点命题方向有三点:(1)弹簧测力计是测量什么的工具(2)结构是什么(3)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例1:测量力的常用工具是( )
A.刻度尺 B.天平 C.微小压强计 D.弹簧测力计
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知道测量力的常用工具是弹簧测力计.
解:A、刻度尺是测量长度的工具,不符合题意;
B、天平是测量质量的工具,不符合题意;
C、微小压强计是测量压强的工具,不符合题意;
D、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常用工具,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知道各测量工具的用途.
例2:一根长8cm的弹簧,当所受拉力8N时,长度变为12cm,当长度变为14cm时所受拉力是( )
A.10N B.12N C.14N D.20N
分析:弹簧测力计是根据弹簧在一定的弹性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弹簧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制成的.
解:原长为8cm,受到8N的拉力时,弹簧长为12cm,则8N的拉力伸长4cm,所以1N拉力伸长0.5cm.
当长度变为14cm时,伸长6cm,因为1N拉力伸长0.5cm,因此所受拉力为12N.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解题方法点拨】
结合图象来理解结构,理解记住原理.
17.探究弹簧测力计原理的实验
【知识点的认识】
(1)如下图甲是一根弹簧在拉力的作用下被拉伸的实验示意图,先读出在不挂钩码时弹簧下端指针所指的刻度值,然后在弹簧下端挂上钩码逐个增加钩码个数,测出指针所指的刻度值,所得的数据填入设计的表格如下:(重力加速度g取10Kg/N)
钩码质量m/Kg
0
0.1
0.2
0.3
0.4
0.5
0.6
0.7
拉力F/N
0
1
2
3
4
5
6
7
刻度值l/cm
15.00
18.94
22.82
26.78
30.66
34.60
42.00
54.50
(2)根据所测量的数据进行描点,在用平滑的曲线或直线连接各点,在连结时应让尽量多的点落在线上,偏差比较大的点舍去.不在线上的点尽量平均分布在线的两侧,如图乙:
(3)从图乙中可以看出,在0至4N的范围内,图象是一条过坐标原点的直线,说明弹簧的伸长长度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当拉力大于4N时,伸长长度与受到的拉力不成正比关系.
(4)其实,在拉力超过4N时,弹簧发生的是塑性形变,这种情况称为超出了弹性限度.
(5)从而得出实验结论:在弹性限度范围内,弹簧伸长或压缩的长度与受到的拉力或压力成正比.根据这一原理,制成弹簧测力计.
【命题方向】
请你分析一些表中的数据,你能得到的一个结论是什么是中考命题方向.
例:某同学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将弹簧悬挂在铁架台上,刻度尺固定在弹簧一侧,弹簧轴线和刻度尺都在竖直方向上,在弹簧下端依次增加相同规格钩码的个数,数据记录如表:
所挂钩码数量N(个)
0
1
2
3
4
5
6
弹簧长度L(cm)
12.56
13.11
13.65
14.2
14.73
15.29
伸长量△L(cm)
0
0.55
1.09
1.64
2.17
2.73
(1)在数据记录表中,有一个记录不规范的数据是 14.2 ;根据记录的数据可知,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1mm .
(2)请在如图所示的坐标图中画出弹簧的伸长量△L与所挂钩码个数N的关系图象.根据图象可知,当挂6个钩码时,弹簧的伸长量 3.28 cm(未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
分析:(1)长度的测需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根据所给数据,利用描点法即可画出图象;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拉力成正比.
伸长与所受拉力成正比.
解:(1)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是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第3次测量记录数据中的数字无估读值,记录不规范,最后一位是估读的,故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长为1mm;
(2)①根据表格中数据描点连线可作出图象;②因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拉力成正比,由表格中数据可知,每增加一个钩码,弹簧的伸长约增加0.55cm,故当挂6个钩码时,弹簧的伸长量:△L6=△L5+0.55cm=2.73cm+0.55cm=3.28cm.
故答案为:(1)14.2,1mm; (2)弹簧的伸长量△L与所挂钩码个数N的关系如图所示;3.28.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数据的处理能力和归纳、分析、总结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描点法画图象的能力.以及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解题方法点拨】
利用归纳法来分析表中的数据找出它们的规律是解题的关键.
18.重力的计算
【知识点的认识】
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公式G=mg,其中G表示重力,单位是N;m表示质量,单位是kg;g取9.8N/kg,粗略计算时,可取g=10N/kg.
【命题方向】
中考命题方向:(1)公式的表述:重力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不能反过来表述:物体的质量跟重力大小成正比.(2)直接利用公式进行重力、质量的计算.(3)由质量计算出重力或直接计算重力做功或克服重力做功.(4)与力的合成或平衡力结合出题.
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G=mg”表明: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B.“m=”表明:物体的质量跟它的重力成正比
C.“g=”表明:g值大小等于物体受的重力跟它质量的比值,且是一个恒定的值
D.上述说法都正确
分析:理解重力公式及其变形的物理意义;对各个选项逐一分析.
解:A、公式G=mg表示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正确;
B、物体的质量是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与重力没有关系,故B错误;
C、g在地球上不同的位置,大小不同,所以不能说是一个恒定的值,故C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重力、质量、g的含义,关键是明白他们所表示的物理意义.
例2:甲、乙两人受到的重力之比是5:4,甲的质量是60kg,则乙的质量和重力分别是( )
A.48kg,470.4N B.470.4kg,470.4N C.48kg,48N D.75kg,735N
分析:重力大小跟质量的关系是: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知道甲、乙两人受到的重力之比,从而可以计算甲、乙两人的质量之比,又知道甲的质量,可求乙的质量,再利用公式G=mg计算乙的重力.
解: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甲、乙两人受到的重力之比是5:4,
∴甲、乙两人的质量之比是5:4,
又∵m甲=60kg,
∴==,
从而可知,m乙=48kg,
∴乙的重力为:G乙=m乙g=48kg×9.8N/kg=470.4N.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重力公式的应用,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而且比值是个定值,等于9.8N/kg.
【解题方法点拨】
理解公式的含义,注意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19.重心
【知识点的认识】
(1)重心:一个物体的各部分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2)重心的位置:质量均匀分布的物体(均匀物体),重心的位置只跟物体的形状有关.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它的重心就在几何中心上,例如,均匀细直棒的中心在棒的中点,均匀球体的重心在球心,均匀圆柱的重心在轴线的中点.不规则物体的重心,可以用悬挂法来确定.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3)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重心的位置除跟物体的形状有关外,还跟物体内质量的分布有关.载重汽车的重心随着装货多少和装载位置而变化,起重机的重心随着提升物体的重量和高度而变化.
【命题方向】
重心的考查一般有两点:(1)与力的示意图结合找到作用点(2)站着人、物怎样增加物体的稳定性﹣降低重心.
例1: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任何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它的几何中心必然与重心重合
B.重心就是物体内最重的一点
C.重心总是在物体上,不可能在物体之外
D.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分析:解答本题应掌握: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重心只是重力在作用效果上的作用点,重心并不是物体上最重的点;重心的位置可以在物体之外;
解:A、只有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才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故A错误;
B、重心只有在作用效果上的一个点,该点并不是物体上最重的一点,故B错误;
C、重心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在物体之外,如空心的球体重心在球心上,不在物体上,故C错误;
D、重心是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重心的定义、规则物体重心的确定方法和不规则物体重心的确定方法的掌握情况.
例2:在用背囊背重物上楼时,背囊中有轻重不同的物体,为了使人上楼时不易倾倒,则轻重不同的物体在背囊中的摆放最合理的是( )
A.把重的物体放在背囊的上部
B.把重的物体放在背囊的下部
C.把重的物体放在背囊的中部
D.随意摆放都可以
分析:上楼时,为了使人不易向后倾倒,背囊中的重物到人的重心的竖直线的距离最短.
解:人上楼时,人的重心前移,为了使人不易向后倾倒,背囊中的重物到人的重心的竖直线的距离最短,应把重的物品放在背囊上部.
故选A.
点评:人在行走时和站立时,重心是变化的,本题体现了物理和生活的密切关系.
【解题方法点拨】
找物体的重心一般分两种情况:规则物体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它的重心就在几何中心上;不规则物体的重心找法:
(1)悬挂法
将不规则的薄板,在某点A悬挂起来,当薄板静止时沿悬线方向在薄板上画出竖直线AB,然后另选一点C再次悬挂,再次在薄板上画出竖直线CD,如图所示,薄板重心即在AB线上,又在直线CD上,由此可知重心必在两直线的交点上.
(2)支撑法
只适用于细棒(不一定均匀).用一个支点支撑物体,不断变化位置,越稳定的位置,越接近重心.
一种可能的变通方式是用两个支点支撑,然后施加较小的力使两个支点靠近,因为离重心近的支点摩擦力会大,所以物体会随之移动,使另一个支点更接近重心,如此可以找到重心的近似位置.
(3)针顶法
同样只适用于薄板.用一根细针顶住板子的下面,当板子能够保持平衡,那么针顶的位置接近重心.
与支撑法同理,可用3根细针互相接近的方法,找到重心位置的范围,不过这就没有支撑法的变通方式那样方便了.
(4)用铅垂线找重心(任意一图形,质地均匀)
用绳子找其一端点悬挂,后用铅垂线挂在此端点上(描下来).而后用同样的方法作另一条线.两线交点即其重心.
20.摩擦力的大小
【知识点的认识】
对于初中摩擦力的大小不需要利用公式计算,摩擦力大小只要求求出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这两种摩擦力一般与平衡力相结合出题,例如:静摩擦力,要根据受力的情况来分析,而不要想当然或跟着思维定势走.
例:用手握住一个瓶子静止不动,随着手的握力的增大,瓶子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如何变化?
讲解:此时瓶子处于静止状态,在竖直方向上除受一个重力之外,还受到一个竖直向上的摩擦力作用,且摩擦力的大小与重力大小相等.由于瓶子的重力大小是不变的,所以瓶子静止不动时摩擦力的大小是不变的,它不随握力的变化而变化.不能认为所有情况都是“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例: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某人用10牛的力拉木块在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若改用15牛的水平拉力拉木块,仍使木块在水平桌面上运动,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应如何变化?
讲解:当木块受10牛的力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摩擦力与拉力二力平衡,大小为10牛.当木块受15牛的拉力作用时,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没改变,所以摩擦力的大小不变,只是此时,也正是摩擦力没有改变而拉力变大,所以导致的结果必然是木块在做加速运动,这也跟生活经验相吻合.不少同学认为“拉力越大,摩擦力越大”是没有根据的.
【命题方向】
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与平衡力相结合出题是中考命题方向.
例1:一物体以1m/s的速度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为40N,若物体运动的速度增加到3m/s时仍在该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它受到的摩擦力( )
A.大于40N B.小于40N C.等于40N D.无法确定
分析:(1)首先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判断出摩擦力的大小;
(2)掌握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根据影响因素判断摩擦力的变化情况.
解:一物体以1m/s的速度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摩擦力与拉力是一对平衡力,f=F=40N,方向与拉力方向相反;
物体运动的速度增加到3m/s时仍在该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未变化,所以摩擦力仍不变,为40N.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及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在解析摩擦力的变化时,关键是分析影响因素是否变化,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无关.
例2: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物体A和B,在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图中A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均为F
B.甲、乙两图中B物体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均为F
C.甲图中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0,物体B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F
D.乙图中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F,物体B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F
分析:在分析时,分别以整体、A、B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且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受平衡力的作用.
解:乙图,AB同时向前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AB之间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A不受摩擦力的作用,AD错误;
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在水平方向受地面的摩擦和拉力F,这两个力相互平衡,则f=F,两种情况下B受到的摩擦力相等,B正确;
甲图以A为研究对象,A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水平方向受拉力F和B对它的静摩擦力作用,且f=F,C错误.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摩擦力大小的判定,将甲乙两图相互对比,关键是能够对整体和部分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力的知识进行判断,对学生来说应属于难题.
【解题方法点拨】
摩擦力的大小计算应当联系二力平衡的知识与力的合成(当物体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受力一定受平衡力).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21/6/29 10:20:03;用户:JY-雾离;邮箱:zybzb2@xyh.com;学号:40292133
初中物理第八章 运动和力综合与测试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第八章 运动和力综合与测试课后测评,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填空,画图与实验探究,解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年新初三人教新版专题复习《运动和力》: 这是一份2021年新初三人教新版专题复习《运动和力》,共6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力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新版物理八年级下册专题复习《功与机械》(含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新版物理八年级下册专题复习《功与机械》(含答案),共9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力臂的画法正确的是,,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